長清地質災害
1. 區域穩定性綜合分析與評價
一、定量化評價指標的選定與分級
本次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採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以孫葉、譚成軒所著《區域地殼穩定性定量化評價》所列評價指標為依據,選擇6項評價指標,按照定量化判別要求,總得分均為10分,分別分配權重、分檔取值,確定其得分標准和劃分等級(表2-3)。
表2-3 評價指標權重、分數線與相對穩定的等級劃分綜合
續表
(據孫葉等,2001,略加修改)
二、區域穩定性特徵分析
1.表層地殼結構與岩土力學性質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殼由魯東、魯西兩大地質塊體組成,其分界位於著名的郯廬深大斷裂中段沂沭斷裂帶。東部的魯東斷塊主要為山區、丘陵地貌,西部的魯西塊體主要由魯中的泰、沂、蒙山區和華北平原東北緣的魯西沉積平原構成。從現代構造性質分析,西部及北部(主要是渤海及其西南沿岸區)的華北平原斷陷區是現代裂谷構造,而且魯中、魯東上升的山區為裂嶺構造。雖然兩大地質塊體有著不同的發育歷史和結構特徵,但其地殼厚度、深部介質層狀結構及其物性條件並無很大差異。在上述區域構造應力場作用下,東、西兩大塊體沿著尚未癒合的沂沭斷裂帶擠壓扭動,並伴隨不均勻的升降差異活動。同時塊體內部產生不同程度的破裂,引起已有的或正在產生的北西與北東向兩組斷裂的新生活動,兩組斷裂構成一幅網格狀圖像,在兩組斷裂交叉部位的一側還形成了一些三角形斷陷盆地。
2.深部地殼結構構造與深斷裂
該地區大致以沂沭斷裂帶為界,魯東地區為重力高值區,魯西地區為以泰安、沂源為中心的重力低值區,沂沭斷裂帶總體處於魯東重力高和魯西重力低的交接部位。總體處於重力高值區,濰坊以北則顯示重力高背景上的局部重力低值異常,重力異常總體展布方向和形態與濟陽盆地相同。
3.地塊升降與現今地殼活動速率
魯西、魯東隆起部位仍以上升為主,上升速率一般為1~2mm/a,膠東半島榮成-青島間上升速率較大,為3mm/a。沿沂沭斷裂帶為一相對下沉凹槽,年速率為0~1mm/a,並在沂水一帶形成鞍部。
4.斷裂及其活動性
由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主要斷裂構造形跡分布圖(圖2-1)和半島城市群地區主要斷裂構造表(表2-1)可以看出:
濟南一帶有長清斷裂、蒙山斷裂、文祖斷裂、白泉庄-五色崖斷裂、金山-姚家峪斷裂等,其中以文祖斷裂為主要斷裂,影響范圍較大。
淄博一帶有金山-姚家峪斷裂、淄河斷裂、上五井斷裂、九山斷裂、益都斷裂,還有摩天嶺-大山背斜、送樹崗-大羅聿復向斜、魯山-黑坊-快堡復向斜、魯山-石槽-張家哨向斜(局部)。其中對該區起關鍵影響的斷裂有淄河斷裂、上五井斷裂、益都斷裂。地面表層有明顯的鑲嵌結構,構造較復雜。
濰坊一帶集中了山東半島幾個較重大的斷裂,即沂水-湯頭斷裂、安丘-莒縣斷裂、昌邑-大店斷裂、安丘-莒縣坳陷。主幹斷裂帶與結構復合部位,構造復雜。
青島、日照一帶有山相家-郝官莊斷裂、百尺河-廿五里夼斷裂、瓦店銓園斷裂、張倉斷裂、市美-日照斷裂,其中以後者影響為最,表層屬碎塊結構,構造中等發育。
5.現今地應力與能量
現代構造力場是地殼構造活動和地震活動的基礎,華北地區現今處於以北東東向主壓應力、北北西向主張應力近水平作用的應力場之中,且應力場方向和狀態基本穩定。華南地區應力場方向有所不同,以北西西向擠壓和北東東向引張作用為其基本特徵,力的作用方式亦近乎水平。華東地區介於華北、華南之間,主壓應力場方向為近東西向,主張應力場方向為近南北向,力的作用方式接近水平且比較穩定。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位於華北地區南部、華東地區北緣,應力場主要沿襲華北地區特點,但已受到華東應力場的某些影響,主張應力場方向較華北北部地區稍向東偏,主壓應力軸平均為80°左右,而主張應力軸約350°,應力狀態基本穩定,作用方式接近水平。現今最大主壓應力方向與區域主幹斷裂的交角均大於55°。
6.主要內動力地質災害
地震烈度是評定地震震動和破壞強弱程度的綜合性指標,其影響因素多而復雜,但主要是受地震震級、震中距離及地基等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震源深度、錯動方式、地質結構、地形及地下水埋深等也影響和控制著地震烈度。
從國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區劃(表2-4)上可以看出,研究區烈度區劃為Ⅵ度和Ⅶ度,其中墾利—東營—博興—周村一線西北為Ⅵ度區,該線西南至高密以西位於郯廬強震構造帶上,為Ⅶ度區;萊州—招遠—福山—乳山一線東北地區為Ⅶ度區,該線西南至高密地區為Ⅵ度區。
表2-4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各市地震烈度分布
三、區域穩定性模糊綜合分析與評判
1.評價對象集、因素集和評價集
以主要構造斷裂與新構造運動為分界線,將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劃分出19個區域作為評價單元(圖2-5)。
圖2-5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區域地殼穩定性模糊綜合評判分區略圖
2.評價因素的權重向量
評價因素集中每個因素在「評價目標」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各個評價因素在綜合評價中佔有不同的比重即權重,根據《區域地殼穩定性定量化評價》(孫葉等,2001),對評價指標權重分配如下:
1)表層地殼結構與岩土力學性質(F1),權重分配為17%。
2)深部地殼結構構造與深斷裂(F2),權重分配為13%。
3)地塊升降與現今地殼活動速率(F3),權重分配為10%。
4)斷裂及其活動性(F4),權重分配為20%。
5)現今地應力與能量(F5),權重分配為15%。
6)主要內動力地質災害(F6),權重分配為25%。
因此,權重向量為:A={0.17,0.13,0.10,0.20,0.15,0.25}。
3.各指標隸屬度的確定
在對地殼穩定性評判中,採用0~1之間的數來反映第j個影響因素對評價集中不同級別的影響程度(隸屬度)。同一指標隨數值變化,其隸屬同一級別的隸屬度也隨著變化,而同一指標數值隸屬於不同級別時隸屬度也不同,由此,建立了代表隸屬度和指標數值之間的函數關系,即隸屬函數。評價指標中的連續變數的分布特徵確定所採用的隸屬函數應為正態分布函數。
根據6項主要評判指標,按照判分標准分別獲得各個評價區的總體質量矩陣及得分,見表2-5。
表2-5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地殼穩定性待評區總體質量矩陣一覽
4.區域穩定性模糊評判
按照不同穩定等級的隸屬度值,進行區域地殼穩定性級判定,見表2-6。根據各評價區相對穩定性模糊評判計算結果,繪制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圖,見圖2-6。
依據最大權重原則,計算地殼穩定性各等級在8城市行政區域中所佔的比例,從而得到山東半島城市群8城市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圖表,見圖2-7和表2-7。
表2-6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殼穩定性等級判定
Ⅰ:穩定區;Ⅱ:基本穩定區;Ⅲ:較不穩定區;Ⅵ:不穩定區。
表2-7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8城市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
圖2-6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
圖2-7 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8個城市區域穩定性綜合評價
四、區域穩定性評價結果
歸納以上分析,可獲得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震環境及其區域地殼穩定性的總體評價結論如下:
(一)區域地震環境綜合分析與評價
1)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位於華北地震區東南隅,主要處於郯廬地震帶內,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達7級。
2)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遭受的地震破壞和影響既來自本區5級以上地震,也來自周圍地區,特別是郯廬地震帶的7、8級地震有波及,歷史上個別地區的最高地震影響烈度達Ⅹ—Ⅺ度,部分地區達Ⅷ—Ⅸ度,其他大部分地區達Ⅶ度,是地震影響烈度較強的地區。
3)預測該區未來50年內仍有發生5、6級地震的可能,局部地區最高地震烈度可達Ⅶ度。
4)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的中部、北部是未來地震加速度峰值的高值地區,相對於其他地區來講是具有更高地震破壞力的地區,應該在經濟建設的城市規劃中特別重視防震抗震工作。
(二)區域地殼穩定性綜合分析與評價
在對該區域地震環境與地殼穩定性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影響和控制該區地殼穩定性的六大因素,運用模糊數學理論,對該區域地殼穩定性進行了綜合分析與評價。
1.區域地殼穩定區(Ⅰ)
區域地殼穩定區為濟南市。濟南市位於泰山山脈以北,在大地構造上南部為魯西台隆魯西拱斷束,北部為華北台坳濟陽凹陷。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低山丘陵區,海拔高程一般為500~1000m,北部為山前平原區,海拔高程為25~32m。分布有廣饒、肥城斷裂,西鄰聊考斷裂帶,處於濟南單斜斷塊構造內,基底為泰山群變質岩,蓋層為古生代地層,斷層不太發育。濟陽以北為坳陷區,沉積較厚的新生代鬆散層,僅分布有古近-新近紀活動斷裂。區內除在長清、平陰發生過5、5.5級地震外,地震較少。因此認為,濟南總體為一穩定區,長清-平陰、濟陽附近為基本穩定區。
2.區域地殼基本穩定區(Ⅱ)
區域地殼基本穩定區的城市包括青島、煙台、威海和淄博。
青島地區新構造時期的斷裂活動強度與幅度隨著時代變新愈來愈弱,第四紀以來,在總的間歇性上升的背景上,北東向斷裂某些段落在中更新世產生較弱的運動。根據歷史地震資料和現代地震資料的分析研究,在青島市地區沒有發生過MS≥5級地震,而弱震在市區周圍零散,均為一些2.0≤ML≤2.9的地震。因此,本區總體斷裂構造活動水平不高。
煙台周邊(含海域)地區NNE和NWW向兩組新生代以來的活動斷層發育;第四紀活動斷裂以魯中NE向沂沭斷裂及NWW向海域煙台-長山島-渤海斷裂規模大、活動性大。而煙台周邊隆起區內第四紀活動斷層規模較小。根據新構造運動的性質及所反映的地貌形態、物質組成的特點,除黃縣斷陷盆地外,煙台地區大部分為較穩定的緩慢上升的低山丘陵區,其南部、北部在運動形式及活動幅度上又有所不同。煙台地區的新構造運動基本上繼承了以東西背斜為基礎長期上升的特點,但北側較南側上升強烈,並因北西向斷裂的活動,使整個地區由北東向南西掀斜式上升。沿海地區海蝕台地、夷平面的多級性,說明了這些掀斜式上升具有間歇性和顫動性的特點。
威海市和淄博市總體上新生代活動斷裂不發育,弱震密度低。
3.區域地殼較不穩定區(Ⅲ)
區域地殼較不穩定區為東營市與濰坊市地區。該區大部分地區屬魯西北平原。區內發育數條古近-新近紀、第四紀活動斷裂,相互切割、交匯、錯開,如廣南斷裂、益都斷裂、淄河斷裂等。區劃地震裂度Ⅵ,局部Ⅶ,歷史上發生過5級地震,弱震密度高。
4.區域地殼不穩定區(Ⅳ)
區域地殼不穩定區域為日照市地區。該地區受郯廬斷裂帶的影響,弱震活動頻繁,預測有6級地震發生,地震區劃烈度為Ⅷ度。區內包括昌邑-大店斷裂、沂水-湯頭斷裂、安丘-莒縣斷裂,總體呈NNE向展布,且存在第四系隆起或斷裂水平與垂直位移現象,有第四紀活動斷層,局部地殼莫霍面埋深較淺。
2. 化石產地保護
我國現行的古生物化石保護工程,大致可分為化石產地保護工程和化石標本保護工程兩個大類。其下又可分類、亞類,各包括若干具體保護工程項目(表5.1)。
表5.1 化石保護工程分類一覽表
山東省對古生物化石產地保護主要是採取設立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建立地質公園、申報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等形式加以實施。同時,對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集中產地進行勘界,劃定保護級別。
按照古生物化石保護循序漸進的原則,到2020年山東省將建成2個世界級保護區、4個國家級保護區或地質公園、12個省級保護區(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或地質公園和15個地市級保護區。
表5.2 山東省規劃主要古生物化石保護區(地質公園)
續表
續表
已設立的保護區、地質公園,均成立了專門管理機構,配備了管理人員,加大了地質遺跡保護和公園建設的投入。
圖5.16 萊陽恐龍化石賦存層位——紅土崖組
圖5.17 棘鼻青島龍
萊陽市人民政府、萊陽市國土資源局高度重視境內化石資源的保護工作,2010年申報建立萊陽金崗口恐龍遺跡省級地質公園。在重要化石點建立了保護標志,在化石等集中分布的典型產地——金崗口設置了臨時性的防護棚,進行原地保護,對面臨自然風化遭受破壞的化石,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保護。2010年,萊陽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對萊陽境內的恐龍骨骼及恐龍蛋化石進行科考保護,對金崗口面臨風化破壞的恐龍化石點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並在發掘點建立了原址保護場館。
圖5.18 萊陽金剛口2號點恐龍化石搶救發掘現場
2011年11月,金剛口、將軍頂等地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
諸城,因盛產恐龍化石被中國地調局授予「中國龍城」稱號,被國土資源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命名為「野外觀測基地」、「恐龍科研科普基地」、「地質科研科普基地」。2009年8月,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山東省諸城恐龍國家地公園」,地質公園內典型恐龍化石產地有庫溝恐龍化石長廊、恐龍澗化石隆起帶,臧家莊恐龍化石層疊區和皇龍溝恐龍化石足跡群。
圖5.19 萊陽金剛口2號點恐龍及恐龍蛋遺址保護場館
圖5.20 萊陽金崗口2號點恐龍化石原址保護棚
圖5.21 萊陽金崗口1號點棘鼻青島龍遺址保護館
庫溝化石長廊在13500平方米的含化石層面上集中分布有多達7933塊恐龍骨骼化石,皇龍溝有11000多個恐龍足跡密集分布於4800平方米的岩層面上。諸城是我國重要的大型鴨嘴龍為代表的恐龍化石群分布地,裝架了巨型山東龍、巨大諸城龍等數架恐龍骨架,還發現有虛骨龍、甲龍、腫頭龍、角龍類骨骼化石。
圖5.22 諸城恐龍化石修復裝架館——龍立方
圖5.23 裝架的恐龍化石
圖5.24 對化石採取打膠、加固等保護措施
圖5.25 諸城庫溝化石長廊保護大棚
圖5.26 諸城皇龍溝恐龍足跡保護大棚
圖5.27 諸城中國暴龍館
自2008年以來,諸城市人民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大恐龍化石保護力度,先後投入資金達1.5億元修建了臧家莊恐龍化石原產地保護場館—暴龍館,庫溝恐龍修復裝架間,對化石長廊、化石隆起帶、足跡化石群產地也都搭建了大棚,採用大型隔防水工程進行了保護。
除了萊陽、諸城,山東省在莒南、臨沭、新泰等地也發現有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現已建立地質公園加以保護。
圖5.28 臨沭馬庄保護剖面
山東長清張夏—崮山地區是華北寒武系標准剖面所在地,為加強該區的寒武系剖面和所賦存的三葉蟲化石保護,2000年,該地區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先後在保護區內豎立了各種保護標志,採取了若干加固保護工程。2004年又被批准建立省級地質公園,相繼成立了管理機構,對公園建設進行了近期和遠期規劃,同時對地層剖面和諸多地質遺跡景觀點進行了清理,對重要化石層採取了必要的防水、排水加固保護措施。並加快了地質公園的配套建設。
圖5.29 饅頭山剖面(全貌)
圖5.30 饅頭山剖面(局部)
圖5.31 范庄剖面
山東古生物化石
圖5.32 山東張夏—崮山地質公園牌坊
圖5.33 山東張夏—崮山地質公園主碑
山旺是我國首批被批准建立的國家級地質公園,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好被稱為「萬卷書」的山旺組地層剖面和「化石寶庫」,這是地球給人類留下的極其寶貴的自然資源。山旺保護區地質條件非常復雜,古生物化石賦存的硅藻土極易風化。前些年,為保護古生物化石資源,已投入了較大的資金和物力,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對原開采礦坑進行了搶救性治理保護,大規模組織開展了山旺地層層型剖面修復工作,對剖面周邊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了集中有效治理。2002年以來,共實施保護治理項目7個,通過實施這些保護治理項目,共清挖坍塌土石方20多萬立方,排除積水30多萬立方,打混凝土樁205根,建成混凝土擋土牆138m,建成排水管溝600多米,栽植各類綠化苗木5萬多株,整修道路3.4公里,有效地保護了古生物化石等地質遺跡。
圖5.34 已保護的山旺剖面
公園建立後,採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對含化石的岩層剖面進行了加固,重要化石點豎立了保護標志,健全了保護機構,完善了各項制度。
3.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主要地質災害
在上面論述地區穩定性時,已涉及地震的災害。地震也是地質災害的一個重要災種。在有關水資源的討論中,也已經分析了山東半島的旱澇災害問題。這節著重討論山東半島存在的其他主要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自然界不可避免的現象,人類的不當開發,或未能對其很好地進行防治,都會激發、加速或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與發展,增大其危害性。自然界中的地質災害,有緩變性地質災害,如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沉陷等,也有急變性地質災害,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下面分別簡略分析。
1.海水入侵災害
在海岸帶地區,經常會產生海水入侵使陸地地下水被海水浸染,增大含鹽度,會失去作為飲用及工農業供水的價值。海水入侵也會破壞岩體的力學性質,增大產生滑坡等災害現象的危險性。海水入侵還會增強對碳酸鹽岩的岩溶作用,等等。
環渤海地區,海水入侵是廣泛的現象(圖18)。實際上,除少數為海水完全入侵地帶外(圖18中1區),多數是海水入侵與地下水相混合地區,形成鹹水-微鹹水的混合帶,其影響寬度在1km至15km以上。
圖18 環渤海地區海水入侵現狀圖(據孫曉明,2005)
萊州是重要的海水入侵地區,其地下水礦化度可由150g/L,經32km的滲流途徑,與入侵地下海水不斷匯合相混後,變成礦化度為2g/L的微鹹水(圖19)。大王—羊口地下水礦化度變化見圖20。
圖19 萊州灣南岸固堤—央子地下水礦化度變化剖面(據徐建國,2005)
圖 20 大王—羊口地下水礦化度變化剖面( 據徐建國,2005)
萊州灣南岸海水入侵始於 20 世紀 70 年代末,當時是局部地區發生海水入侵,後來由於 80 年代初濰坊、昌道、庫克等地加強了地下水資源開采,另外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庫,使地表水補給量減少,而誘發了海水大量入侵,使咸 ( 海水) 與淡 ( 地下水) 界面向陸地遷移,形成大寬度的海水 - 淡水混合帶,原先淡地下水的礦化度一般在 500mg/L 以下,少數達 1000mg/L。
萊州灣地下水超采與海水入侵關系見表 29。
表 29 萊州市地下水超采量與海水入侵
( 中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研究所)
萊州市1976年海水入侵面積為15.8km2;至1989年,海水入侵面積已佔全市面積的11.12%,入侵速度由46m/a增至404.0m/a;至2001年,萊州市海水入侵已達260km2(李萍,2004);目前海水入侵面積為304km2。據1976~1989年的初步統計,萊州灣地區累計開采地下水38×108m3,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m左右,地下水漏斗面積達2000km2,低於海平面的負值區有1600km2。
龍口市海水入侵面積為78.4km2。煙台市從70年代起開采地下水,由於海水入侵,地下水氯離子含量由0.13g/L至1981年已變為1.7g/L,1989年,海水入侵線已達850m。
青島地區海水入侵面積達95.6km2,也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1981~1988年,大沽河流域海水入侵峰面內移750m。1981年開始開采地下水資源,在李哥庄一帶形成面積約100km2的地下水降低漏斗,中心最低水位-8.13m。1990年由於引貴濟青工程輸水,地下水開采減少,1994年豐水期漏斗平復。
青島其他地區,如白沙河—城陽河下游、黃島辛安等地,也有海水入侵,加上膠南市、膠州市和平度市,這幾個地方海水入侵面積已達159km2。
渤海的海水總礦化度為34.4g/L,黃海為33.33g/L,在大連地區海水與岩溶含水層中總礦化度為0.62g/L的淡水混合後,形成的地下鹹水總礦化度為8.14g/L,是由76.78%的岩溶淡水和23.22%的海水相混形成的(盧耀如,1999),則: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式中:Vf、Vb、Vs———形成體積為Vb的鹹水時,相應地下水和鹹海水的體積為Vf和Vs(L);CClf、CClb、CCls———分別為地下淡水、混合後鹹水和海水中Cl-離子含量。
在山東半島萊州灣地區,鹵水礦化度達50~150g/L,這不是海水的自身總礦化度,實際上是經蒸發、濃縮的鹽鹵水,就是說海水入滲後,經過自然和人工蒸發濃縮,使地下水中礦化度達到50~220g/L,其中包括了古海水入侵後,經過地下蒸發不斷聚集的鹵水。從這個數值上看,萊州灣海水入侵是疊加了古海水入侵的影響。
萊州灣東南岸地區海水入侵面積於1979~1993年是急劇增加的,近幾年面積擴大率稍有所下降(圖21)。
圖 21 萊州灣東南岸地區海水入侵面積變化( 據徐建國等,2005)
海水入侵,在世界濱海城市也多有發生,地下水中所含 Cl-離子含量可作為海水入侵強度的一個指標,前面已討論了環渤海北岸大連地帶海水入侵的強度,下面將國外一些地區海水入侵、造成 Cl-離子增多的情況列於表 30。
表 30 世界部分沿海國家 ( 地區) 海水 Cl-含量
萊州灣地區海水入侵是嚴重的,其中也包括高濃度鹽鹵水入滲形成的地下水。
2. 地面沉降災害
在萊州灣地帶的東營市,由於開採油氣資源及地下水資源,於 1985 年發現了地面沉降。地震部門曾用大面積精密水準測量復測了地殼形變規律,結果表明,丘陵區、萊州灣南岸及魯北平原埕寧隆起的東部,幾十年來處於抬升狀態,最大抬升區在膠北斷塊隆起區,上升速率為 4 ~8mm/a,東營—墾利地面沉降量最大達 80mm,利津縣以北地帶,沉降速率為 4 ~8mm/a,壽光西部地區,沉降速率也是 4 ~8mm/a。2000 ~2003 年,對該地進行了復測,發現地面沉降量為248 ~397mm。2002 ~2003 年,東營地面沉降觀測點有43個,沉降量在 10 ~30mm 以上。
地面沉降,必定會誘發或加劇海水入侵,萊州灣其他地區存在的地下水大降落漏斗,也存在著加劇海水入侵的問題。
3. 礦區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相對是個緩慢形變的過程,而地面塌陷,主要是由礦山開采引起的,有緩變發展的過程,也有突然發生的現象。山東半島地區採煤、金、鐵等礦產資源引起了較多的地面塌陷現象,特別是大面積煤田採用冒落式方法開采,引起地面塌陷、沉降現象更加嚴重。山東半島城市群礦區地面沉降概況見表 31。
表 31 山東半島城市群礦區地面沉降概況
(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
目前已閉礦的礦山,有的進行了復墾。礦山開采過程中,尾礦、排土廠等對環境影響較大,尚需治理。總的看來,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煤礦、金礦及鐵礦的礦山環境問題,相對影響的地域比環渤海北翼這一帶要小些,但也是今後需予以關注的地質災害現象。
對山東半島地區開采地下水誘發地質災害、影響地質環境的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見圖 22。
4. 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
滑坡、崩塌與泥石流是常見的地質災害,山東半島地區也常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多是突發性的,易造成突發性災害,但是,多有相應的早期形變跡象,如後沿岩土體開裂,滑坡前沿的擠壓、隆起,或有少量塌方、崩落等前兆現象。
圖 22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下水誘發災害對環境質量影響評價( 山東國土資源廳供圖)
1648年,郯城-莒縣地震,誘發了體積為480×104m3的滑坡;近期有濟南長清馬山滑坡、崩塌群,長600m,寬500m,平均厚15m,體積近300×104m3,都是規模較大的滑坡。濟南歷城區西營鎮十崖村,於2000年8月暴雨後山體坡面出現35處滑塌點,形成泥石流,毀農田4hm2,牲畜死亡50頭,沖垮橋梁7座、樹木3000多棵。1998年,淄博山區也發生了泥石流,20多公頃耕地被毀,270hm2農作物被毀,並毀壞光纜、供電線路。
山東半島城市群發生滑坡等地質災害的情況見表32。山東半島地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規模比中國西部地區小得多,最主要的是減輕及避免這類災害,需要及早監測發現,以便提供適時的依據,採取相應措施予以防治。最主要的一點是,工程建設中,特別注意不要隨意開挖施工,避免天然狀態下穩定的岩體坡角被破壞而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表 32 山東半島城市群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概況
(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
5. 岩溶塌陷災害
在碳酸鹽岩分布區,長期超量開采岩溶地下水,會使岩溶地下水位持續下降,並導致岩溶水與上覆第四系孔隙水水動力條件發生變化,並對岩土體穩定性產生影響,從而誘發岩溶塌陷的發生。目前,魯中南地區岩溶塌陷主要發生在泰安、棗庄、萊蕪等地,危害性非常突出。
(1)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
主要發生於泰安舊縣、鐵路三角區及東郊訾灌庄一帶。1970~1994年,在25km2范圍內,共發生塌陷152處。塌陷直徑一般1~6m,最大16m,深度在鐵路三角區為4~8m,訾灌庄一帶為2~5m。舊縣地面塌陷造成9個村莊房屋開裂倒塌。20世紀90年代初期,京滬鐵路行經本段列車車速限在5km/h。後來,經過勘測處理,如採用旋噴樁、灌漿、連鎖鐵軌及控制地下水開采等途徑,使這一帶岩溶塌陷的災害得到控制。
(2)棗庄市岩溶地面塌陷
主要發生在十泉水源地、丁庄—東王莊水源地及薛城區大呂巷等地,1980~1996年累計產生塌陷200處,目前塌陷分布面積達25km2。塌陷多為點狀橢圓形,直徑3~10m,東王莊西橋附近一處最大塌陷坑,長80m,寬60m,深1.5m。
塌陷的發生使部分村民住房的地面、牆壁開裂,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威脅。同時,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又導致順河道排放的污水滲入地下,使岩溶水遭受污染。
(3)萊蕪市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主要發生在陣公清—西泉河一帶鐵礦區,由於鐵礦生產和當地工農業生產長期大量采排岩溶地下水而引起。1973~1997年間,共發生岩溶塌陷139處,塌坑最大直徑35m,最大深度13m,累計塌陷面積6435.0m2。
在這個岩溶塌陷區范圍內,共有13個村莊的民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199戶的1001間房屋破壞嚴重,裂縫寬度超過4cm,被迫搬遷。
此外,在臨沂市區、沂源縣、平陰縣、蒙縣及蒙陰縣等地,亦有一定規模的岩溶塌陷發生,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4. 礦床實例——昌樂縣青上銅礦
(一)交通位置
礦區位於昌樂縣鄌郚鎮東南1.5km處,青上南東側,交通便利。平面直角坐標:4035050,Y:20667200。
(二)礦區地質特徵
區域范圍內地層出露齊全,以前寒武變質岩系為基底,相繼沉積了古生代及中新生代地層。區域地質的地層主要包括寒武紀長清群和九龍群,寒武-奧陶紀三山子組,白堊紀青山群、萊陽群、大盛群,古近紀臨朐群,新近紀五圖群及第四紀臨沂群。
1.地層
(1)寒武紀長清群
寒武紀長清群主要包括饅頭組和硃砂洞組。硃砂洞組:以砂屑灰岩、鮞狀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白雲質灰岩為主,中部夾紫紅色鈣質粉砂岩及粉砂質頁岩,底部常見有含燧石結核灰岩。
饅頭組:以灰黃色、灰褐色薄層—中厚層條帶狀泥質灰岩、粉屑灰岩、灰紫色粉砂質頁岩及中粒長石石英砂岩為主,次為鮮紅色易碎頁岩、雲泥岩、泥灰岩、鮞狀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2)寒武紀九龍群
寒武紀九龍群包括張夏組和炒米店組。張夏組:劃分為三段。上灰岩段:厚層藻灰岩夾少量鮞狀灰岩、薄層生物碎屑灰岩;盤車溝頁岩段:以灰綠、黃綠色頁岩為主夾少量薄層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下灰岩段:以厚層鮞粒灰岩為主夾藻凝塊灰岩及生物屑灰岩。炒米店組:薄層泥質條帶灰岩及竹葉狀礫屑岩灰夾疊層石藻礁灰岩。
(3)寒武-奧陶紀三山子組
三山子組東厚西薄,岩性以褐灰色厚層窩卷狀中細晶白雲岩及灰白色中厚層細晶白雲岩為主,上部含有較多的燧石結核及條帶。
(4)白堊紀青山群
青山群八畝地組主要分布於沂沭斷裂帶安丘-莒縣斷裂西部,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為主,局部地段夾砂礫岩及細砂岩。
(5)白堊紀萊陽群
白堊紀萊陽群曲格庄組:出露范圍較小,僅在普查區北部零星發育。岩性以黃綠色粉砂岩及細粒岩屑長石砂岩為主,岩性較單調,並普遍含有安山質岩屑。
(6)白堊紀大盛群
白堊紀大盛群包括馬朗溝組和田家樓組。馬朗溝組:岩性以灰色礫岩與紫紅色安山質岩屑凝灰岩及紫紅色細砂岩互層為特徵。田家樓組:岩性以砂岩、粉砂岩及頁岩為主。
(7)新近紀臨朐群
新近紀臨朐群堯山組:橄欖粗玄岩,氣孔-杏仁狀橄欖玄武岩。
(8)第四紀臨沂組
第四紀臨沂組為沖積相含礫粉砂質黏土及細砂。
2.構造
礦區內主要發育鄌郚-葛溝斷裂和沂水-湯頭斷裂,鄌郚-葛溝斷裂活動性質以左行扭動為主,產狀110°∠80°。沂水-湯頭斷裂與鄌郚-葛溝斷裂共同控制了馬站地塹。活動性質為左行斷層,產狀105°∠70°,對青上銅礦的空間展布有控製作用。
3.侵入岩
礦區位於魯西地塊,侵入岩形成的時代主要為新太古代晚期。
主要為五台期嶧山岩套,岩性為片麻狀細粒石英閃長岩。另外一種為傲徠山岩套的杜家岔河、條花峪和松山三個岩體,該岩套的主體岩性為二長花崗岩,呈岩株狀產出,平面形態多呈條帶狀。
其次還有中元古代的牛嵐岩套,岩性為輝綠岩,零星分布全區,分布面積約1.2km2,呈岩脈產出。
4.岩漿岩
礦區岩漿活動強烈,岩漿侵入的時代為呂梁期。本區的岩漿岩為中酸性中淺成小型侵入體,岩體剝蝕強,對銅、鉛、鋅成礦專屬性強。岩漿活動不僅為成礦作用提供了能量,而且為形成銅氧化物提供了礦源。
(三)礦體特徵及礦石特徵
礦區有3個礦體,礦體的走向與斷裂走向一致。Ⅰ號礦體似層狀,南段傾角小,頂板與斷面吻合,長300m,垂直厚24.9m;Ⅱ號礦體透鏡狀,位於Ⅰ號礦體之下,兩者最小間距約3m,礦體的最大平面近於水平,長約150m,垂直厚度約18m,埋深10~100m;Ⅲ號礦體透鏡狀,傾向南西,傾角約20°,長400m,寬100m,最大厚度6m,埋深150~300m;青上銅礦Ⅰ、Ⅱ號礦體剖面見圖2-3-3、青上銅礦孫家莊礦體42勘探線剖面見圖2-3-4。
圖2-3-3 昌樂縣青上銅礦Ⅰ、Ⅱ號礦體剖面圖
1—第四系;2—大盛群砂頁岩;3—二長花崗岩;4—破碎帶;5—礦體;6—鑽孔及編號
礦石具細粒、鑲邊和膠狀構造,主要是浸染狀構造,見塊狀構造。金屬礦物有斑銅礦、輝銅礦、黃銅礦、藍銅礦和孔雀石等。5.64%的Cu品位為0.3×10-6~50×10-6,Ag最高品位為100×10-6,Ⅲ號礦體的Cu品位平均為0.56%,最高品位為1.02%。
圍岩具強烈的硅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和絹雲母化。礦體上盤的砂岩和頁岩蝕變輕微。
圖2-3-4 青上銅礦孫家莊礦體42勘探線剖面圖
1—第四系;2—礫岩;3—頁岩;4—泥岩;5—二長花崗岩;6—輝綠岩;7—斷層;8—礦體
(四)成因類型及成礦時代
區內青上銅礦床(點)位於沂水-湯頭斷裂帶上,含銅礦物主要為輝銅礦、斑銅礦,有時為黃銅礦。斑銅礦及輝銅礦呈細脈狀、薄膜狀或浸染狀不均勻的分布於蝕變破碎帶岩石中,黃銅礦僅在礦體底部或個別地段有所分布。青上銅礦有以下成礦規律:
1)礦床明顯受斷層破碎帶控制,礦體走向均與斷裂帶走向一致,礦體的寬度限定在破碎帶內或破碎帶附近碎裂二長花崗岩中。
2)礦體一般賦存於斷裂帶產狀較緩的地段或裂隙發育的二長花崗岩中。
3)礦體的頂板一般為大盛群泥岩、頁岩。
4)礦體以20°左右的傾伏角向SSW傾伏。反映礦液沿斷裂帶運移,在礦體SSW端首先沉澱或遇到阻擋。
5)礦石含銅礦物具垂直分帶性,由地表至地下深部分為氧化礦石帶——氧化礦、原生礦過渡帶——原生礦石帶。反映深部為還原成礦環境,淺部為氧化環境。
6)礦體圍岩具強烈的綠泥石化、較普遍的硅化、碳酸鹽化、絹雲母化,均為中低溫蝕變,蝕變寬度可達200m,深度達150m。
7)礦床底部,含浸染狀黃銅礦化的輝長岩(或輝綠岩脈),其形成時代可能為元古宙。
(五)工作程度及評價
山東省冶金局第一勘探隊1959年經過勘探,提交了《山東昌樂青上銅礦地質勘探總結報告》,為小型礦床。Ⅰ、Ⅱ號礦體采空,1978年閉坑,Ⅲ號礦體尚難開采。
(六)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1.水文地質條件
區內地形為丘陵,年降水量618.5mm,年蒸發量1800mm。礦區地勢較高,排泄流暢,普查區受地表水或雨季影響小。第四系覆蓋層薄,基岩風化裂隙含水層富水性弱,對礦坑影響小,探礦工程不受基岩風化裂隙含水層的影響;構造含水帶透水性和富水性一般,水量較小。因此,工作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
2.工程地質條件
本礦體為一條緩傾斜隱伏礦體,控礦層位是泰山群變質岩系,礦層及圍岩結構緻密,裂隙不發育,穩定性較好。施工時需要預防可能存在的隱伏構造或破碎帶對礦體的破壞,使岩石抗壓強度及穩定性降低,在施工過程中需及時採取可行的防護措施。
3.環境地質條件
礦區位於沂沭斷裂帶東側,地震烈度6~8度,第四系覆蓋層較薄,一般不會出現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礦石難溶於水,也無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有害氣體成分,不會造成地下水嚴重污染,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礦石開采、加工、運輸過程中易產生粉塵,所以設計礦石加工廠設在礦區以外,加大措施,搞好防塵,路面經常灑水,粉塵能夠控制。因此將該礦區劃為環境地質條件簡單類型。
5. 地理國情具備的空間分析包括有哪些
地理國情是國情的一部分。狹義來看,是指與地理空間緊密相連的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基本情況和特點的總和;廣義來看,是指通過地理空間屬性將包括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科技教育狀況、經濟發展狀況、政治狀況、社會狀況、文化傳統、國際環境和國際關系等在內的各類國情進行關聯與分析,從而得出能夠深入揭示經濟社會發展的時空演變和內在關系的綜合國情。
地理國情監測的具體內容方方面面,也正在實踐中探討。例如,重要地理信息的監測,土地資源利用監測、環境監測、農情監測、森林和濕地監測、災害動態監測、水文監測、海洋監測、礦產資源監測、氣象監測等。下面舉一些具體的內容供參考。[1]
1. 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監測
重要地理信息數據是地理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嚴格的政治性、嚴密的科學性、嚴格的法定性。依法測繪、公布國家重要地理信息數據是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的職責。
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了第一批名山高程測量。2007年4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一批19座名山和高程數據,2008年9月28日又公布了第二批31座名山的高程數據。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新疆測繪局開展重新測定中國陸地最低點新疆吐魯番艾丁湖窪地海撥高程工作.2008年9月28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經國務院授權公布中國陸地最低點高程新數據,成為繼承2005年發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新高程後的又一重大數據發布。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國家文物局聯合啟動長城資源調查與測量工作。2009年4月18日,兩局在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聯合公布了首次獲得的明長城長度精確數據:8851.8千米。
2008年青海省測繪局負責實施了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工作,利用測繪高新技術,科學確定了長度、黃河、瀾滄江源頭地理位置,准確測定了坐標和高程等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建立了國家地理標志。
邊界測繪是地理國情監測的重要內容。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先後參與了中巴(基斯坦)、中阿(富汗)、中蒙(古)邊界勘界,歷時18年完成了中越(南)陸地邊界勘界測繪保障任務,目前正在開展中尼(泊爾)邊界聯檢測繪工作;為劃界談判,邊界管理等提供了及時、精確、可靠的地理信息數據支持。
針對我國西部200餘萬平方千米的國土沒有1:5萬地形圖,嚴重製約西部大開發的現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組織實施了西部測圖工程,並在五年時間里圓滿完成了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地形圖測圖及數據建庫任務,為服務西部大開發,開展我國西部地區地理國情監測儲備了豐富的數據資源。
對地區的重要地理信息統計分析方面,如「十一五」期間,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開展了多項地理國情監測工作,包括:全省國土面積量算,運用現代測繪技術量算出浙江省陸域面積、全省不同高程分級和不同坡度分級的面積、內海面積和領海面積,界定了主要河流的省內流域邊界范圍,並量算了流域面積,單獨量算了八大水系的水域面積、長度,以及四大名湖與千島湖的面積,同時對全省11個設區市、90個縣(市、區)的面積進行了量算和統計,全面清查了全省灘塗資源總量、近期可圍墾的資源數量以及地理分布情況,建立了灘塗資源資料庫和圍墾管理信息系統,並分析、總結了全省不同區域的灘塗淤漲規律,為制定灘塗圍墾規劃和年度計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又例如,山西省為了大幅度提高煤炭資源執法監察效率,該省遙感中心建設了山西省煤炭資源執法監察遙感動態監測系統,於2010年12月正式運行,該系統可對全省非法採煤活動實施全方位動態監測,並通過全省范圍的衛星遙感監測及不定期的重點區域航空攝影及無人機遙感監測,實現了由傳統人工監管向信息化監管的轉變,為煤炭開采監管部門指揮決策提供了平台。
2. 資源生態環境監測
為了評價三峽工程建設對周邊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測繪地理信息部門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了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通過採用先進測繪技術,結合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站網,提供了三峽庫區土地利用、植被覆蓋、水環境、滑坡等生態環境的現勢性地理信息。
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2010年6月,青海省測繪局建成了青海湖面積遙感動態監測地理信息系統,本系統利用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影像,每年在5月(枯水期)、9月(豐水期)分兩期對青海湖面積進行監測,定期將監測成果向全社會公布,並提供多年數據的查詢統計、面積及水位變化對比、影像變化對比、湖區動態變化展示等服務。此外,該局還建立了三江源區生態環境遙感動態監測地理信息系統,實現了三江源區生態環境監測成果發布、快速查詢與綜合分析,為宏觀決策提供依據,並在三江源生態環境監測及應急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
2007年,江蘇省測繪局組織開發太湖藍藻水華遙感動態監測預警系統,並於2009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此系統主要基於衛星影像,對太湖藍藻水華的發生、發展與空間分布變化實施動態監測,為農業、漁業生產、人民生活用水等提供預警信息。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和省測繪局聯合實施了甘肅省退耕還林還草監測應用系統建設項目,該系統實現了精確監測的目標,監測對象是上一年度確定的退耕規劃圖斑,監測內容包括圖斑的上報面積退耕前作物種類、退耕與否、同一區域重復上報情況,荒山育林誤報為退耕還林等情況,促進了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信息化管理。
3. 災害動態監測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2010年甘肅丹曲山洪泥石流災害、2011年雲南盈江地震發生後,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快速獲取和集成災後最新影像數據,通過與歷史資料進行比對,確定了受災范圍、受災面積、道路房屋等設施的損毀程度、地形地貌變化情況等,為搶險救災、災害評估和災後重建提供了及時准確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
測繪地理信息部門通過對汶川地震災區的52個堰塞湖進行持續監測,為堰塞湖風險評估和應急處置提供了測繪地理信息保障。
2010年6月,內蒙古、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發生歷史罕見的火災。在撲滅林火戰役中,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向省委省政府、軍區、武警總隊提供各類圖件50多套,研製了黑龍江森林防火電子沙盤指揮系統,火場前線測繪人員隨時利用無線網路獲取衛星拍攝的火場信息,做好火點標繪標注,及時更新電子沙盤指揮系統,為撲火指揮決策提供了保障。
2010年6月,貴州省關嶺縣崗烏鎮大寨發生特大地質災害。貴州省測繪局利用無人機航攝系統,快速獲取了清晰的低空航攝遙感影像資料,並在1小時內提供給搶險救災指揮部,滿足了搶險工作的急需。
2010年8月,雲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貢縣突發泥石流災害。雲南省測繪局立即派出無人機航攝應急小分隊,拍攝了148張7平方千米的0.3米高解析度影像圖,及時、全面、真實地反映了災情。
4. 土地利用動態監測
及時准確掌握土地利用變化情況,是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必要前提,為此,測繪地理信息部門長期以來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99年以來,測繪地理信息部門配合國土資源部門,大范圍大批量應用高解析度衛星遙感數據,對全國66個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進行了監測,佔全國土地面積7.4%。通過對全部直轄市、省會和自治區首府城市的監測,全面了解了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這些城市的擴展規模、用地面積等,並分析了這一擴展過程的時間特點及區域差異。
遙感監測還是土地執法監察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與土地執法動態巡查相結合,可以及早發現土地違法行為,特別是能夠及時發現因執法監察工作不到位而遺漏,以及因交通不便不易通過巡查發現的土地違法行為。
5. 城鎮建設管理監測
測繪地理信息部門採用遙感等技術,快速、持續地監測城鎮建設的宏觀發展情況,包括城市擴展規模、擴展方向、配套設施建設等。通過持續不斷的影像監控成果和分析成果,實現對城鎮化發展情況的總體把握,預測城鎮化發展趨勢,從而推動城鎮的科學規劃與管理。
「十一五」期間,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連續多年開展了重慶主城區城市建設用地動態監測工作,找出了重慶城市建設發展特徵,有力支持了城鄉總體規劃實施評估、規劃編制及城市管理。中心還開展了重慶主城區內森林資源監測,每年為重慶市規劃局提供監測結果,及時掌握城區內森林資源的變化情況,保護好城市「肺葉」。
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中,北京市測繪地理信息部門配合相關部門,利用「北京一號」小衛星和航空遙感技術,開展了全市地表河湖水系及濕地動態監測,水土侵蝕調查,森林資源統計調查等工作,准確掌握了城市地表資源現狀和發展趨勢。
6. 農林水利監測
測繪地理信息部門配合農業部門,對全國小麥、稻米、玉米、大豆等農作物進行估產及長勢監測,為國家掌握糧食生產、糧食儲運、糧食調配和糧食安全情況提供了重要依據。
多年來,測繪地理信息部門配合林業部門,通過綜合運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對國家級和區域級林火監測和管理進行了系統研究,特別是在森林火險預報、林火衛星監測、林火信息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科技成果,在歷年林火監測、防治與撲救中提供了技術服務,在2011年4月發生的威脅泰山安危的濟南長清區山火撲救中,山東省國土測繪院採用無人機遙感技術,對火情進行實時監測,並將最新影像疊加到三維地理信息系統中,用於領導指揮決策。
2010年9月至10月,海南遭遇49年不遇的強降雨,引發大面積洪澇災害。災情發生後,海南測繪地理信息局迅速以災區進行航空攝影,實時獲取災區最新影像資料,製作並提供了高解析度影像圖,有力保障了防汛救災工作的急需。
地面沉降監測
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發生地面沉降現象最具典型意義的地區之一。為應對地面沉降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影響,上海、江蘇、浙江等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建立了覆蓋長江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實現了監測數據自動採集、傳輸。區域地面沉降每年監測一次,中心城市每年至少監測一次,從而為城市規劃、建設提供了及時、准確的地面沉降信息,為制定科學的地面沉降防控措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6. 濟南市地震歷史紀錄有哪些
1、1347年(元朝至正七年)4月,平陰4.5級地震
據史料記載,5月份臨淄又發生了地震,復震七天,河東地裂,城倒,屋陷傷人。
澄波湖公園應急避險標識
濟南地區地質構造簡析
特點:被擠著、被護著
濟南構造的穩定性。
坐落在渤海以西的陸地,濟南本身處於一個直徑大約150公里的隱形盆地中心區,正圓形盆地中心區構造通常有大面積的花崗岩山根,這奠定了她地質穩定性偏高的基礎。
而在其最靠近渤海海岸的東面,有一個小型盆地,緩沖著來自海洋對其岩層的正面沖擊。
濟南構造的活動性。
濟南的中心區構造雖然比較穩定,但她有較大的裂帶穿越,同時還被兩個中等盆地的環邊區裂帶穿越中心區局部地區,它們在濟南幾乎擠在一起,削減濟南中心構造地盆,形成了一個對沖的關系。
它們,一個是以臨沂為中心,另一個是以石家莊為中心的盆地。
這兩個盆地對濟南來說,有利也有弊。
利者,它們可破壞穿越濟南及其附近的有關較大裂帶構造,緩沖其對濟南的直接沖擊。它們本身的裂帶規模不大,不會對濟南造成震級6級以上活動性的隱患。
弊者,任何一條裂帶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傳輸流體影響濟南,甚至可以在對沖部位交換這些影響。如果同時發生影響,還可以形成「共振」。(例如圖2紅色箭頭所示)。
因此,濟南難免常常被其擾動,在地質和氣象方面都會有所反應。
總體來看,濟南的構造具有震級6級以下活動性基礎。是一個適宜建設中等以上規模城市的地方。
但在具體布局城市基礎建設項目的時候,最好能夠規避一些具有隱型裂帶的地方(例如圖3虛線所示),和裂帶流體進出口(例如圖3箭頭所示)等敏感區域。
此外,其東南面郊區存在一些活動性比較高的岩層,它們是來自臨沂盆地中心區的沖擊波,在該盆地構造形成時、或大地震時沖擊形成的(例如圖2藍色小弧線所示)。這一帶如果規劃和活動不當的話,比如,村莊不可以設置在岩層翻卷的山腳哦。這比較容易導致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如有這樣的情況,就要排查遷移啦!
7.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生態環境及有關經濟指標評判
(一)山東半島城市群地質-生態環境總質量評判
前面已對山東半島城市群水-土資源進行了綜合承載力評判,作出相應的排序。參考國家統計局有關公報資料,在能源、礦產資源及生物資源上,也可作出相應的排序。其中,能源主要是油氣和煤炭能源,兩者可一並評判,見表37。
表37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能源-礦產資源綜合評判排序
有關生物資源情況的評判,主要根據2005年的農林牧漁等總產值進行,見表38。
表38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生物資源產值評判
大農業生產的總產值,反映了山東半島8個城市的農、林、牧、漁生物資源的開發條件,其排序為:濰坊;煙台;青島;濟南;威海;日照;淄博;東營。
據國土資源部門對山東半島城市群主要地質災害的評判(表39),災害排名(災害由少到多)為:濟南;濰坊;青島和淄博;日照;威海;東營;煙台。
表39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災害綜合評判略表
地質-生態環境總質量評判,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能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以及地質災害等因素,由下式計算: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式中:AE———地質-生態環境總質量;Ai———地質災害各因素評判值;pi———i因子的權值,通常取1,對水資源和災害均取2。
山東半島城市群綜合評判結果列於表40。
表40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質-生態環境總質量評判
如果強調水資源和災害因子,則山東半島城市群地質-生態環境總評判值AE為:濰坊,7.8;煙台,7.6;濟南,7.2;淄博,6.6;青島,6.4;威海,5.6;日照,5.0;東營,4.8。
如果不強調水資源和災害因子,則AE值為:濰坊,6;煙台,5.8;濟南,4.8;青島和淄博,4.4;東營,4;威海,3.6;日照,3。
在地質-生態環境的總質量評判基礎上,再考慮目前已發展的經濟狀況及地質-生態環境可支撐的能力,以進行多因素評判。多因素評判有以下一些指標:
Z1:包括水資源利用率、人均GDP值、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消費品零售額數、千人擁有醫生數、萬人擁有電話數、科技支出占財政收入比重、城鎮化水平等。
Z2:包括人均生態指標,涉及人均糧食產量、人均綠地面積、人均用水量、人均工業廢水排放量、人均SO4排放量。
Z3:反映人口、經濟增長與自然資源保有量之間的關系,化學需氧量(COD)濃度,森林覆蓋率等,以及環境對人口的承載力。
Z4: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間指標。
山東半島城市群運用上述指標評判的結果見表41。
表41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生態環境有關可支撐能力的評判
續表
在上述評判的基礎上進而考慮地質災害(Z5)情況進行評判,結果見表42。
表42 山東半島城市群可持續發展因子綜合評判排序
根據上述結果再進行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綜合評判,見表43。
表43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判
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判,採用下式計算: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地質-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式中:ST———地質-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評判數值;
Ai———地質-生態環境主要i因子;
Ej———環境可支撐的j因子組;
pi———i因子組的權重。
通過評判表明,煙台、濰坊、淄博、濟南、青島居於可持續發展的前列,當然,這幾個城市,也有重要的不良條件存在,因而,仍然需要分別予以考慮其最佳發展途徑與應採取的措施。其他城市也有可持續發展的前景,由於有的自然條件差、災害多,或者目前已發展的基礎條件還差些,因而評判分值低。整個山東半島城市群間,需要聯合協作,這樣才能相互取長補短,以共同取得可持續發展。
(二)山東半島地區主要城市的地質-生態環境問題
下面對山東半島城市群幾個重要城市地質-生態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作些概略討論。
1.濟南市
濟南市(全市面積8227km2,人口642.88萬人(2005年底))是山東省省會,主要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經濟與商業的重要城市,濟南市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水資源及地下空間開拓問題。
(1)水資源問題
有關濟南市水資源的情況見表44。
表44 濟南市和山東省水資源總量對比
濟南市水資源量佔全省比例是比較少的。地下水資源主要是碳酸鹽岩中的岩溶裂隙水。濟南市開發利用岩溶水資源,涉及魯中南山地的岩溶水資源問題(圖25)。
魯中南岩溶水富水地段的面積為3062.90km2,佔全區碳酸鹽岩分布范圍的13.9%,而其中的岩溶水開采資源量佔全區岩溶水開采資源量的75.6%。岩溶水富水地段多位於人口密集和工農業發達地區,為滿足當地工農業生產和生活需求,魯中南岩溶水被大量開發。
在20世紀50年代,魯中南岩溶水以泉水排泄為主。那時,流量在10000m3/d的岩溶大泉就有36處,泉水流量(30~35)×104m3/d,大的達50×104m3/d。70年代以來,隨著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用水的增加,岩溶水人工開采量逐年增多。1972年枯水期,泉水出現了斷流。
近年來,魯中南岩溶水開采量已超過17×108m3/a,佔全區岩溶水開采資源總量的60%以上。可見,岩溶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非常高,而全部岩溶水資源量的75%左右的實際開采資源量集中在岩溶水富水地段內。也就是說,魯中南岩溶水富水地段,人為集中了近80%的岩溶水開采資源量。
圖25 山東濟南岩溶泉分布及剖面示意圖(據山東省801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資料)
濟南是以岩溶泉著名的泉城,由於大量開采岩溶水資源,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發生過岩溶泉水斷流的現象。80年代初,曾在濟南市召開全國水文地質學術會議,重點討論濟南泉水斷流問題。當時專家們的一致意見是,應當節省與減少在泉水所在地城市區內直接開采岩溶水資源,可在濟南西部地區勘探研究以作開辟新開採的水源地,也可使抽降地下水形成的漏斗西移。至於目前濟南市和西部岩溶含水層是否為不同泉域,或一個大泉域具有一些分支流域,需要作進一步調查研究,也可為合理開發利用濟南岩溶泉水資源提供有力的論證依據。但此項建議一直未能很好開展。因此,氣候乾旱時期,濟南泉水不斷出現斷流現象,最長斷流達926d。要使濟南泉水不斷流,據多年地下水監測資料,應當使濟南市泉水排出地帶的岩溶水頭值,保持在27.9m高程以上,因此,保證泉水的不斷流,需要綜合管理濟南岩溶泉水的開發與利用。濟南岩溶泉水與水位、降水量的關系見圖26。
圖26 濟南市有關岩溶泉水資源變化(據山東省地質環境監測院)
1999~2001年,中國工程院擔負國務院重大咨詢項目「中國可持續發展與水資源戰略研究」,也曾在研究岩溶水資源中初步研究了濟南水資源問題,研究結果提出以下意見(盧耀如等,2002):
據以往調查成果分析,魯中南地區2010年時,若地下水和地表水資源能夠合理調配,尚可滿足需求。但如遇枯水年份,一些重要城市如濟南、淄博等均有供水缺口。2030年人口數量將達到高峰,人民生活水平亦大幅度提高,工業也將相當發達,國民經濟發展各部門需水要求將是非常高的。就魯中南水資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供水能力而言,要滿足本地區2030年的需用水要求,是有很大難度的。為此,對魯中南岩溶水今後合理開發利用途徑提出如下建議:
1.挖掘岩溶水開發潛力,增大岩溶水供水量
前已述及,目前魯中南岩溶地區岩溶水資源雖然開發利用程度較高,但在不同地區,開發利用程度卻有很大差別。通過對有供水意義的富水地段進行水均衡計算可發現,有開發遠景(剩餘開采資源量大於2000×104m3/a)的富水地段仍有多處。
2.合理調整岩溶水開采布局和開采量,保護好岩溶水環境
岩溶地區的岩溶塌陷、泉水斷流等地質環境問題,主要是由於長期超量開采岩溶水所導致。因此,為防止岩溶地區地質環境問題的發生與發展,合理調整開采布局和開采量,是非常直接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針對目前岩溶地區環境地質問題比較突出的濟南市,就合理調整岩溶水開發的具體對策,作些探討。
濟南素以「泉城」聞名於世,「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自然景觀和「趵突騰空」的壯觀景象,使濟南成為北方重要旅遊城市。但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泉水斷流甚至乾枯,嚴重損壞了濟南市的美好形象。因此,進行濟南保泉供水對策研究,對保護濟南市旅遊資源、發展本市經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建議:
(1)調整開采布局,壓縮泉區附近地下水開采量
在泉區建設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是導致濟南「四大泉群」出現斷流現象的直接原因。自1959年至1981年,泉區地下水開采量由7.21×104m3/d增至31.22×104m3/d,地下水位從31m下降至26.73m,1997年泉區地下水開采量17.4×104m3/d。據分析,如保證泉水常年出流,泉區平均地下水位必須保證在27.9m以上,相應泉流量為14×104m3/d;如保證泉水常年「噴涌」的景觀,則地下水位必須保證在28.3m以上,相應泉流量為17.49×104m3/d。目前泉區地下水開采量為17.48×104m3/d,如維持「噴涌」,在現狀開采條件下,泉城內自來水廠必須全部停采。
(2)泉水「先觀後用」
對於泉區泉水可以在觀賞後,再抽取凈化以繼續開發利用。這條措施是比較經濟可行的。因為在泉區內原本就有3家自來水廠,供水管理是現成的,只需稍加改造即可投入運營。
根據泉水排泄情況,在泉水匯集處興建泉水處理廠,沿途要嚴禁污水排入。如果泉水可利用率達到80%,則每天可增加(10~14)×104m3/d的供水量,相當一個大型供水水源地。
(3)興建地下調蓄水庫
在濟南單斜山前地帶各個河流沖積扇區,分布有面積廣、厚度大的粗砂及砂礫岩層,可充分利用其較大的儲水空間及與岩溶水水力聯系密切的特點進行人工回灌,將地表淡水及未被利用的地表水部分轉入地下,增加地下水儲量。
據分析,通過興建地下水庫,可增加1.54×104m3的開采資源量。同時,將地表水轉入地下儲存,可減少水面蒸發並有利於水資源保護;調蓄水庫建成後可抬高區域地下水水位,對保泉供水非常有益。
(4)合理調配濟南市各區縣間水資源
濟南市轄市內五區(市中、歷下、天橋、槐蔭、歷城區)、四郊縣(商河、濟河、平陰、長清等縣)及一市(章丘市),鑒於供水需求和可供水量分配不均,可以在各區縣間合理地進行各種水資源調配,使其發揮更大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
(5)污水利用資源化
污廢水處理後分質供水,是擴大水資源量的又一途徑。就濟南市五區而言,目前污水年排放量為1.4×104m3/d,利用率僅為4%,故該區污水資源化大有可為。
3.地表水和地下水合理調蓄,聯合調度
魯中南地區地下水和地表水資源豐富,鑒於目前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較高,而地表水利用率尚很低的情況,進行地下水和地下水合理調蓄,可以使本區水資源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對一些地區,地表水和地下水已有初步調蓄,應進一步深入規劃相應措施,以取得更好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調蓄效果,解決水資源緊張問題,這些地區包括:萊蕪地區喬家店水庫、楊家橫水庫和鵬山水源地和淄河的太河水庫與大武水源地。
當然,需要強調,進一步開發利用岩溶水資源需要防治誘發不良的地質環境問題,如岩溶塌陷等。而目前,首先需要開展研究的,仍是濟南市東西部岩溶水文地質條件和相應的岩溶水資源的系統劃分及合理開發途徑問題。
濟南市,除了岩溶水資源外,在濟南市歷城區東北部至章丘市中部的山前沖積平原,面積為453km2,第四系厚40~80m的砂礫石含水層,單井涌水量達100t/d以上,開采條件良好。但是,由於多年超采地下水資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地下水埋深達30m,也引起地下水的污染。山前沖積扇砂礫石層中地下水,除了大氣降水補給外,也與山區含水層中岩溶水動力條件與排泄關系密切相關。所以,山前砂卵石層地下水位的下降與山區岩溶含水層的水資源變化,也有密切關系,應統一分析與研究。
如玉符河沖積扇和山區岩溶含水層的關系見圖27。
圖27 玉符河沖積扇縱剖面示意圖和石灰岩地下水補給關系分析(據濟南市水利部門有關資料)
(2)地下空間開拓問題
濟南市是聞名國內外的岩溶泉城,是必須予以很好地保護的。隨著濟南城市的發展,人口也不斷增多,因此解決市區交通發展空間,也是濟南市突出的問題。
根據城市有關交通部門的規劃,濟南市客流發展情況見表45。
表45 濟南市中心區相應年限交通需求量
1999年濟南市軌道交通籌建處根據濟南的交通狀況,提出了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初始方案。線網初始方案由3條線路組成。
當時,有關方面專家曾進行了交流與討論。從地質上看,我們認為(盧耀如,2000;賀可強,2005):
第一,濟南市發展地下交通,應當深入調查地質-岩溶發育情況,結合城市今後發展的情況,認真地從地質條件上考慮地下空間的規劃。
第二,濟南市進行地下空間開拓,應當把保護濟南市的岩溶泉作為首要的評價准則,線路的規劃與工程的設置,必須密切根據岩溶條件考慮,需有深入研究的科學依據。
第三,濟南地區修建地鐵交通網,應當根據地質與保泉的要求,採用合理的適應當地岩溶情況的設計方案,合理地安排地下與地表輕軌連接的布局。
第四,濟南市地下空間的開拓,應當根據長時間的工程地質環境效應,來決定建設的方案與有關措施,因為如不考慮長時間的效應,可能會在今後引起難以挽回的損失,特別要注意建成運行後對泉水的不良效應與誘發塌陷等災害問題。
一方面,修建軌道交通,是建設地面輕軌,還是進行地下空間開拓,以地鐵為主,或者地表輕軌與地鐵相結合,是一個重要問題。如果以地下空間開拓為主,必須研究對濟南城市岩溶含水層中地下水的運動與補給途徑及地下岩溶水的水質的影響。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對濟南市各泉的流量與水質的影響。另一方面,城市的發展要解決交通問題,也需要發展軌道交通。
綜合這兩個有矛盾的因素,從保護岩溶泉城這一基本原則出發,為使今後濟南市交通建設能夠滿足城市發展需要,特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控制泉水出露老城區的發展。老城區已封閉了二環路以內自備水井及自來水供水井,實行了統一管理。這對減少老城區亂開采岩溶水是有好處的。此外,老城區內不能再發展耗水企業,便於減少老城區對水資源的需求。
其次,老城區以發展地上軌道交通為主。在老城區,有人主張軌道交通埋深在8m以內。即使如此,也仍是會破壞岩溶水的排泄運動路線的,因為岩溶水是湧出濟南市地表的有壓水流,淺埋的隧道仍會對岩溶的排泄產生重要影響。其他城市已證明,深入含水層中的混凝土樁及地下建築,對地下水的滲流及滲流量有很大的影響,而且也明顯影響到地下水的水質。
再次,軌道交通線應以泉城西部新區為主。在新發展的濟南西部地區,可較多考慮軌道交通,盡量建設在第四系及非碳酸鹽岩地帶,以和東部城區相連接,但深入地下深度也應當以不影響岩溶水排泄運動的規律為主。西部的軌道交通,也可盡量建在第四系與石灰岩界面以上地帶。
總之,濟南市城市建設需要軌道交通,但從保護濟南岩溶泉水這一珍貴資源出發,應當更多深入地研究濟南市地質-生態-環境以及地下空間開拓的綜合效應。
2.青島市
青島市面積10655km2,人口819.55萬(2005年底),主要的地質-生態環境問題是水資源、鎘污染和海平面上升。
(1)水資源問題
青島市的水資源匱乏問題,20世紀60年代初就已存在,後來引黃入青,才緩解了供水困難的局面。青島水資源情況見表46。
表46 青島2005年水資源總量
青島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3.91×108m3/a,P50%時為9.7×108m3/a,P95%時水資源量只有7478×104m3/a。2005年青島市用水量已超過10×108m3/a,而當年水資源量達23.70×108m3/a,但考慮到生態水流量只應占當地水資源量的40%左右時,則2005年青島市用水量已達當年水資源量的42.6%。如遇上旱年,青島市的水資源將很緊張。
青島市水資源的水質不是很好。青島市評價河段數為915.2km,而全年超標河段長達660.2km,超標率為72.2%。青島地區水庫的水質,在10個水庫中,有4個水庫為Ⅱ類水,2個水庫為Ⅲ類水,4個水庫為Ⅳ類水。青島不同季節水庫水質列於表47。
表47 青島地區水庫水質類型
就地下水而言,青島市濰彌白浪的平原區和膠萊大沽平原區,地下水水質為HCO-3-SO2-4-Na2+-Ca2+型水,作為飲用水,水質不好。
青島市地下水污染情況見表48。
表48 青島市地下水污染狀況統計單位:km2
V類水在平原區占平原面積的21.6%。所以,從水資源數量及質量上看,青島市水資源仍是制約青島市發展的首要問題。
(2)鎘污染問題
在環境污染中,需要提及毒性排名第三的鎘(Cd)的污染問題,鎘克拉克值為0.2×10-6,岩石中平均含量為0.058×10-6。
鎘在工業上有重要經濟價值,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正是這種原因,導致了鎘的環境污染。對於人體而言,鎘是一種僅次於黃麴黴素和砷的有害元素。人的體內本身不存在該元素,也就是說,鎘不是人體內必須元素。它的存在無論多少,都是一種禍害,只不過是當攝入量少時,對人體影響小一些,攝入量多時,危害嚴重一些。鎘對人體的危害表現在干擾人體對銅、鈷、鋅和鈣等有益元素的代謝,抑制激活酶系統,從而造成對腎臟、骨骼及肺部的損害。所以,國家在對鎘的環境問題上有嚴格要求,對大氣和煙塵等的工業排放都有限定標准,特別是對人們每天的必需品(如食品、水、肉類和魚類)含量有嚴格要求。青島地區岩石、土壤及海水中鎘的含量及國家標准(GB18668—2002)見表49。
表49 青島地區岩石、土壤、海水中鎘含量及國家標准
(據徐建民,2005)
由表49可見,岩石、土壤、海水中都含有鎘,但含量並不是太高。檢測發現,海洋貝類中鎘的含量已較高,見表50。
表50 海洋生物鎘含量及國家標准單位:10-6
注:*指菲律賓蛤。(據徐建民,2005)
已有研究表明,人體中鎘含量相對較低,青島市各水體中鎘含量列於表51。表51說明,只有膠州灣內孔隙水鎘含量較高,為0.023×10-6,其他都小於0.n×10-9。
表51 青島地區水體中鎘含量 單位:10-9
(據徐建民,2005)
青島地區鎘主要集中在膠州灣東部表層沉積物中,最大為1×10-6,高含量集中於大港口北側、海泊河口北側和李村河口南側。
目前,青島蔬菜中鎘含量為(0.004~0.045)×10-6,相對在允許值之內。只是海洋貝殼、魚類中鎘含量較高,故食用海產品還是要有控制。海底沉積物中鎘含量高,主要是污染物中鎘的累積所致。
青島地區含鎘高的土壤———褐土,與形成土壤的母質———變質岩一樣,分布范圍小,其含量雖然還不到影響植物生長的程度,但也應引起重視。一是今後需提高精度進行調查,應在現有區調的基礎上,在以人居環境為目的的重點地區開展詳細調查,將含鎘高的植物及農作物檢析出來,將造成鎘污染的化肥、農葯、飼料查清,分門別類進行有效的治理;二是在已查明的鎘高值(如褐土壤)區,禁止進行農墾、放牧和養殖,可人為地進行植物栽種,如種植加拿大楊、旱柳、白榆和桑等木本植物,在水量充沛的水田區可種植薴麻,讓這些植物進行自身的土壤修復,可避免有毒的鎘通過食物鏈進入到人體內;三是在鎘含量較高的地區進行封閉的酸鹼調和沉澱,施用促進還原的有機物質使鎘形成硫化物沉澱而降低土壤鎘含量,例如,施有磷酸鹽類物質可使鎘形成難溶的磷酸鹽沉澱。
(3)海平面上升問題
青島是濱海的城市,有岩石海岸,也有平緩的灘塗與平原海岸帶。
青島海水入侵始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最嚴重,由於採取控制開采濱海地帶地下水資源措施,90年代相對穩定。
青島市海水入侵總面積為159.64km2,占青島市總面積的2%左右,主要是在人口集中、工業發達的濱海地帶,如大沽河下游、白沙河—柳陽河下游、洋河下游、黃島辛安等,因而危害極大。
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暖,海平面還會上升,將會對青島市的發展構成重重危害。前已論述,第四紀末次冰期時,渤海以及黃河的海平面,比目前海平面要低百米以上,而在全新世暖期時(距今5千至7千年),海平面迅速上升,平均上升速度為0.02m/a。在21世紀,海平面可能由於溫室效應而上升0.5~1m,21世紀末可能上升3m,有的人認為可達6m,這樣將會對青島的海港和濱海平地區的工農業都構造嚴重威脅。
在1880~1998年,全球溫度變化有兩個顯著的增溫期,1910~1942年全球溫度上升0.4℃,1976~1998年全球溫度上升了0.35℃。
1971~1975年,中國海平面從-3.9m上升到7.5m,上升了11.4m。
隨著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風暴潮的災害也將加劇。因此,應當未雨綢繆,在青島今後的發展中,需考慮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影響。
此外,根據調查,青島地區花崗岩體中x射線輻射水平基本上是正常的本底值,平均為9.36×10-8GY/h,人工放射性污染不明顯,天然輻射為本底值。此外,在x射線輻射水平較高的燕山晚期花崗岩體上,全國x劑量率平均為6.2×10-8GY/h,山東省平均為(6~7)×10-8GY/h,偏高,但仍在天然輻射本底外輻射的變化范圍內。
對青島地區放射性地面核素(238U、232Th、40K)濃度的詳細測量結果顯示,238U濃度平均為28.60Bq/kg,略低於全國平均值33.0Bq/kg和全省平均值30.9Bq/kg。放射性232Th濃度平均為60.25Bq/kg,明顯高於全國平均值41.0Bq/kg,是山東省平均值25.6Bq/kg的兩倍多。放射性核素40K濃度平均值為1083Bq/kg,是全國平均值440Bq/kg和全省平均值599.2Bq/kg的兩倍多。232Th放射性核素偏高與青島-李村斷裂帶有關,而40K偏高與花崗岩體的鉀化程度成正比,雖然數值偏高,但未形成放射性核素高濃度背景區。
3.淄博市
淄博市面積有5938km2,人口442.44萬(2005年)。淄博市處於魯中南山地,主要有煤炭資源,石化工業、陶瓷工業發展較好。淄博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及礦山環境與地質災害。
(1)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淄博地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2.4×108m3/a,2005年徑流深約190mm,比2004年的220mm低,但高於多年平均值130mm。2005年,地下水資源量有10×108m3,總水資源量約有15.55×108m3/a,而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只有16×108m3/a左右,地下水資源多年平均也有7×108m3/a左右。因此,對淄博市的水資源而言,地下水資源,特別是岩溶水資源,還是主要的。據水利部門計算,2005年除了排入地表、為地表水重復計算量以外,淄博地區地下水資源量只有5.38×108m3/a。應當從地下岩溶水資源量有10×108m3/a這個數據,考慮其合理的開發利用問題。
2005年,淄博市供水也是以地下水為主,全市全年供水10.2×108m3/a,其中地下水佔2/3。目前,淄博市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已經近於極限。以多年平均水資源量16×108m3/a,2005年供水量10.2×108m3/a計,2005年供水佔多年平均水量的63%。從上下游生態需求上看,不能再增大開發量。通過地下調蓄,及增加利用雨水資源和地下水庫儲集量(前已論述),以應對旱年對水資源的需求。
淄博市評價污染河段長148.8km,超標率為100%。據環保部門調查,淄博地區3個水庫,非汛期時水質為Ⅵ類水。
從目前水質情況看,淄博地區地下水質以Ⅰ—Ⅲ類為主,平原區有895km2為Ⅳ類(表52)。淄博市煉油化工廠,曾引起當地的地下水污染,後經處理,情況有些好轉。張店污水處理廠可進行17×104t/a污水的三級處理。
表52 淄博地區地下水水質類型統計 單位:km2
淄博市還存在超采地下水的問題。
淄博—濰坊采區地下水漏斗,分布於沂蒙山北翼沖洪積平原,自濱州市鄒平縣青陽鎮東至濰坊市東昌平縣卜庄,涉及濱州、東營、淄博、濰坊4市,總面積42891km2。淄博—濰坊地下水超采等值區劃見圖28。
地下水漏斗區位於孝婦河、淄河、濰河、彌河、白浪河及其沖洪積扇上,含水砂層厚度大於10m,有礫石—細砂層變化,單井涌水量達500~1000m3/d,有的地帶可大於3000m3/d。
由於超采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最大埋深達40m,濱海地帶也出現海水入侵,海水入侵區面積達482km2。
(2)礦山環境與地質災害
2000年淄博市開采固、液、氣礦產資源的礦業產值達16.47億元,排在以油氣為主的東營市和以固體礦為主的煙台市之後,位列山東半島地區的第三。2004年,礦產產值達31.94億元,仍居第三位。
淄博煤田、坊子煤田和龍口煤田,礦區塌陷面積已達42.113km2,塌陷中心深達0.1~12m,淄博和坊子煤礦的復墾率達84.0%~99.3%,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淄博黑旺鐵礦朱崖礦區廟子采空區,塌陷面長達310m,寬8~12m,深6~8m,曾陷入12家民房。今後這個鐵礦區的塌陷問題,是不可忽視的。
圖28 淄博—濰坊地下水位超采等值區分圖(據山東省地質環境檢測院)
4.其他城市
其他幾個城市,也都存在著重要的地質-生態環境問題。
東營,存在海水入侵、水資源不足、與存在有地下水漏斗,以及地面沉降、黃河變遷與風暴潮危害。
煙台,主要有海水入侵、風暴潮及地質災害。
威海,存在海水入侵、地震災害威脅及風暴潮災害。
萊州灣南岸,風暴潮的危害會更加嚴重,特別是今後全球溫室效應造成的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對東營、煙台、威海3市,都會構成嚴重的危害。
2005年8月9日「麥莎」台風在大連旅順口兩次登陸。為應對台風災害,山東省主要在萊州灣南岸轉移人口5.6萬(圖29)。今後這種情況還會加劇,結合威海的地震活動,渤海及黃海產生地震-風暴潮的災害是需要有力地防範的。雖然2005年山東沿海城市的台風及風暴潮沒有造成大損失,但這種危險性是不可忽視的。
日照、濰坊,也都存在水資源的問題。日照的海水入侵,濰坊的地下水過量開采產生的大漏斗,以及今後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都需要很好地考慮應對措施。
圖29 2005年登陸我國大陸的台風登陸地點和受災區分布(台灣資料暫缺)(據國家減災委公報,2006)
8. 通化市東風縣土地局基準地價表
省,市名稱(已滿)
117個自治縣,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845個市轄區,374個縣級市,1470個縣,49旗,3自治旗,森林面積?特區。在
省,市,縣名稱:
市政區:東城,西城,崇文,宣武,豐台區,朝陽區,海淀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
縣:密雲縣延慶縣
設區的市級天津:天津和平區,河西區,河東區,河北區,南開區,紅橋區,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
縣:寧河縣靜海縣薊縣
河北
石家莊市新華區:市轄區長安區,裕華區,橋東區井陘礦區正定縣,欒城縣鄧縣,深澤縣,高邑縣,壽縣贊皇縣的精神,平山縣元氏縣趙縣新樂,無極縣,晉州市,辛集市,藁城市,鹿泉市西井陘
魯南地區古冶區,豐潤區唐山市開平市豐南,灤縣,灤南縣音樂嗎?亭
區,遷安市海港區山海關區,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青龍滿族自治縣昌黎縣,撫寧縣盧龍
叢台邯鄲市,邯鄲市,遷西縣,玉田縣唐海縣遵化市,復興區市邯山區峰峰礦區臨漳縣成安縣,涉縣,磁縣飛,大名縣,許廣平縣,永年縣館陶縣,邱縣雞澤縣,魏縣曲周縣武安市
臨城縣,邢台市山?? ?縣柏鄉縣,市,河東區,城市西部地區的市,市轄區,邢台縣,南和縣,隆堯縣任縣寧津縣巨鹿新河縣廣宗縣縣威縣,清河縣,臨西縣南宮沙河
台北地方法院,望都,保定南市區,清苑縣淶水縣阜平縣,滿城縣設區的市,徐水縣,定興縣淶源縣城郡縣曲陽縣唐縣高陽文登市,榮成市,黟縣順平博野,蠡縣,雄縣,涿州市,定州市,安國市,高碑店市
城市花園面積:市轄區橋東區宣化區張家口市康保縣尚義縣,張北縣,宣化縣,沽源縣,蔚縣,陽原縣,明智的縣,萬全縣懷來縣涿鹿縣赤城縣崇禮縣西
承德市,雙橋區,承德雙灤鷹手營子煤礦,灤平縣隆化縣,平泉縣,興隆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河北省,河北滄州市,省會城市?市市分為區的市,市轄區,綠色縣,新華區,運河縣,硯山縣,滄縣海星蘇寧南皮縣吳橋縣獻縣泊頭市任丘市黃驊市,河間市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固安,霸州城區光陽,三河市,永清縣香河縣大廠回族自治縣文安縣區市,武義縣武城縣金縣,平谷區,縣阜城縣衡水市桃城區棗強縣
建立一個冀州,饒陽,深圳市BR />
陝西
太原市小店區迎澤杏花嶺區尖草坪區,晉源區,萬柏林婁煩縣,清徐縣,陽曲縣,古交市,的
城市的區分為區,市城市礦山在大同南郊區,新榮,陽高平順廣靈縣天鎮縣靈丘的李長治市在城市的郊區,屯留縣五鄉治襄垣縣,壺關縣,左雲縣大同縣,渾源縣
設區的市級礦山陽泉郊區平定縣盂縣的
縣,沁縣,沁源市鹿城區,溫州市轄區,
晉城市沁水縣:市轄區陽城縣靈川縣澤州縣高平 />朔州市:市轄區,右玉縣,山陰縣,朔城區平魯區,懷仁縣,應縣
旗縣市平遙縣,山西省太谷縣昔陽縣,壽陽縣,靈石縣,介休市,晉中市,榆次榆社縣左權縣和順縣
臨猗縣聞喜縣運城市鹽湖區,稷山縣新絳縣絳縣垣曲縣萬榮縣夏縣平陸縣,芮城縣,永濟研究,河津市市區<BR /繁峙縣忻州市五寨寧武,靜樂,神池,代縣,市轄區忻府區定襄縣五台縣,岢嵐縣河曲縣保羅德國偏關原平
臨汾市堯都區曲沃縣襄汾縣,臨汾市,翼城縣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福山縣大寧,吉縣,鄉寧縣,汾西蒲縣,侯馬,隰縣永和縣
市轄區離石文水縣交城縣興縣石樓臨縣柳林縣,呂梁市方山縣,交口縣孝義市,汾陽縣,宜蘭縣,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城市,城市的穆斯林在玉泉區,賽罕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BR />包頭市:城市的司法管轄權東河區昆都侖區,青山區石白雲礦水九原旗,達爾罕茂聯合旗,固陽縣土默特
區。烏海市,烏達區,海南區海勃灣
市轄區嗎?武漢市洪山區元寶山區,松山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克什克騰旗翁牛特旗Kelaqinqi寧敖漢旗
科爾沁區科爾沁左翼中旗,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BR /扎魯特旗霍林郭勒市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准格爾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錦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東勝區
阿榮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呼倫貝爾市海拉爾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 - 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新右旗,滿洲里嗎?它嗎?牙克石市扎蘭屯市,滿足城市埃爾金根河
磴口縣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旗烏拉特後旗杭錦後旗
烏蘭巴托的CHAB區臨河:濟寧市卓資縣,商都縣,區,縣,婺源縣區,右翼前旗興和縣涼城縣察哈爾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豐鎮
興安盟烏蘭浩特阿爾山科爾沁旗扎賚特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
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錫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東吳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太僕寺旗鑲黃旗正鑲白旗,正藍旗多倫縣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考斯比的額濟納旗
遼寧省BR /和平區,沉陽市,沉河區,沉陽市大東區,沉陽市皇姑區,鐵西區,於洪區,蘇家屯區東陵區新城子區,法庫縣,康平縣,遼寧省新民市
>大連市甘井子區大連市沙河口區,金州區,旅順口區長海縣瓦房店市普蘭店市庄河市區分為地區和直轄市山市西崗區
,泰安市,沉陽市鐵西區,鞍山市鐵東立山岫岩滿族自治縣潛山縣,海城市
撫順市轄區新撫區東洲區旺角花區順城區撫順縣賓滿族自治縣,清原滿族自治縣
區坪山新區,本溪市,明山區,湖區,南芬區桓仁滿族自治縣縣,丹東市元寶,本溪滿族自治縣
復興鎮安滿族自治縣東港,鳳凰城
在市區的市,市轄區,太和區,錦州市古塔區,凌河凌海北寧黑山義縣組
營口市分為區站西大石橋市鮁魚圈老邊蓋州
的阜新市轄區海州區,太平區,細河區彰武縣清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BR />聖白塔,遼陽市宏偉區,弓長嶺區,太子河區遼陽縣燈塔
盤錦市雙檯子區,興隆台區,大窪縣繞組BR />鐵嶺市,鐵嶺市,清河區設區的市,縣西峰昌圖縣調兵山市開元
雙塔區,建平縣喀喇沁左派分子的分子分子分子蒙古族自治縣北票市遼寧省葫蘆島市,遼寧省朝陽縣,遼寧省凌源市
綏中日出波縣,葫蘆島市,遼寧省,遼寧省,吉林省葫蘆島市連山區龍港區,南票區,興城,建昌縣
長春市寬城區,南關,朝陽區,位於9個市,綠園區雙陽區農安,榆樹,德惠市,
昌邑區,豐滿區舒蘭市,龍潭區船營區,樺甸市,蛟河市轄區市,永吉縣盤石的<BR /沉陽市鐵西區沉陽市四平市轄區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公主嶺市雙遼市鐵東區
遼源市:市轄區,龍山路東阿縣東遼縣
通化市:市輝南縣面積東昌區住之江區,通化市柳河縣,吉安2萬江區梅河口市
8區市靖宇縣,白山市白朝鮮族自治州,吉林省臨江市,江源縣撫松縣
前寧江宋平原縣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干安縣,扶余縣縣
白城市通榆縣,洮南市洮北鎮賚,大安市分為區,市
龍井市龍市,安圖縣汪清縣,敦化,琿春,圖們市延吉市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道里區香坊,南崗區道外區,東麗,在電子山寨宜蘭縣,北派創始人,呼蘭區,縣,賓縣,巴彥花木蘭,通河,長壽都市尚志五常市面積
齊齊哈爾市建華區,鐵鋒區龍沙,昂昂溪區,富拉爾基區碾子山區部落地區龍江依安縣
鶴崗甘廣播寬扎山克,東百泉,訥河市梅里斯達斡爾族的
恆山區的市分為區雞西市梨樹區雞冠區滴道,城子馬山密山,虎林市,雞東縣,扶余縣,泰勒水平的縣,陽光明媚的工人和農民,興安區,南山區,東山區興山區蘿北縣補貼
雙鴨山市尖山區,寶山區,嶺東區,四方台,薊縣的友誼縣寶清饒河
大慶市薩爾圖區龍鳳區讓胡路市林甸縣肇州縣肇源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紅崗區,大同區,
伊春市伊春區:市轄區,南岔友好西林區翠巒區新青美溪金山屯區?? ?五營,紅星嶺縣鐵力市烏馬河湯旺河烏伊嶺家庭
佳木斯市前進東風市轄區永紅陽光明媚的南郊區同江市富錦市樺川縣湯原縣撫遠縣
勃利七台河市新興區桃山茄子河
愛民區,牡丹江市,區,陽明區,分為區,市西安東安區東寧縣林口縣綏芬河市海林寧安穆棱
黑河市孫吳縣,北安市,五大連池地區的愛輝區嫩江縣遜克
綏化市望奎縣,青岡縣青肇東市綏棱縣安達海倫,明水
大興安嶺呼瑪縣塔河縣漠河縣
/>黃埔:蘭溪市北林區,盧灣區,靜安區,普陀區,徐匯區,長寧區,虹口區楊浦區,閘北區,閔行區,嘉定區,寶山區,浦東新區,金山區松江區,南匯區,奉賢區,上海青浦區< /縣:崇明縣
江蘇
南京:南京市建鄴區,南京市,鼓樓區,玄武區,白下區關雨花台,棲霞區,秦淮區,浦口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縣高淳
崇安區無錫市南長區,北塘區,錫山區,惠山區,無錫市,宜興市,江陰市在
新沂市,邳州市,縣沛縣銅山縣,鼓樓區,九里遂寧市
徐州市賈汪區天寧區鍾樓區常州市武進區,雲龍區,泉山區,常州,金壇,溧陽市戚墅堰北
滄浪區,金閶區虎丘蘇州市平江區,吳中區,蘇州市相城區,張家港市,常熟市,崑山,吳江,太倉市分為區,市
海安縣,區,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東,如皋,通州,啟東,海門
連雲區,海州區連雲港市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
江蘇省,清河區,淮安市清浦區,淮陰區,楚州區漣水縣洪澤縣??? ? ? ?
鹽城亭鹽湖區,盱眙縣金湖縣,阜寧縣濱海縣響水,射陽縣建湖東站,大豐市分為自治區,直轄市直屬中央政府
儀征地區,揚州市,江蘇省寶應縣,廣陵區邗江區,高郵,江都郊區
京口區潤州丹陽市,鎮江市,句容市,揚中
海陵區姜堰市,泰州市,興化市,泰興市,靖江市,港
宿遷市沭陽縣,泗陽縣宿豫泗洪
在杭州江干區,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濱江區,餘杭區,森林,建德市,富陽市,桐廬縣,淳安縣,西湖區,「一城
海寧波市,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寧波市鄞州區,寧波市海曙區,江東區,江北區寧海象山縣,餘姚市,慈溪市,奉化市
溫州市鹿城區,溫州市,溫州市,溫州市龍灣區,溫州市,溫州市甌海區洞頭縣永嘉縣,平陽縣,蒼南縣,文成縣泰順縣瑞安樂清
嘉興,嘉興地區,嘉善縣,海鹽縣,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
湖州市南潯區德清縣,湖州五星海星安吉縣,
城市嵊州,新昌,紹興市,諸暨市上虞市,紹興縣,
金華市轄區婺城區金東區武義縣,浦江縣磐安縣蘭溪市,義烏市東陽市,
區,永康市文明縣柯城區衢州市,江山市,常山縣龍游
區,普陀區,舟山市,岱山縣嵊泗縣在
市中心台州黃岩,台州,浙江台州市椒江區,天台縣,三門縣,玉環縣,台州市,溫嶺市,浙江省,仙居縣,臨海
蓮都區麗水市,縉雲縣,青田縣,慶元縣,龍泉市靜寧縣遂昌松陽雲,縣城市
安徽
合肥瑤海,蜀山,包河長,大學城區域廬陽縣肥東縣肥西縣
馬塘區的市,市轄區,蕪湖市,蕪湖縣,繁昌縣南陵縣鏡湖區九江無驅?
淮河蚌埠市龍子湖蚌山區,禹會區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區
大通在淮南市謝家集區,八公山,潘集區鳳台縣面積?
馬山市市,花山區金家莊區,雨山區當塗縣縣
淮北:香山區,烈山區遂溪縣潛山縣杜集
銅陵市銅官山的獅山郊區,銅陵縣
機盎司,太湖縣,望江縣,岳西縣,宿松縣,安慶市市,市轄區,郊區
屯溪區,黃山市休寧縣,祁門縣,黟縣
滁州市,懷寧樅陽區琅琊南譙安全辣椒和定遠,鳳陽縣,天長市明光
阜陽市,桐城市市轄區周潁東區潁泉區臨泉太和縣潁上縣界首市,阜南縣
靈璧,泗縣,蘇州市碭山縣的市轄區埇橋區蕭縣
廬江縣,
六安市設區的市級,巢湖市居巢區,無為縣,含山縣,和縣,晉安區壽縣霍邱縣,舒縣金寨縣,霍山縣
譙城區渦陽縣蒙城亳州市利辛縣
池州:價格昂貴市區呢?池東至縣,石台縣,青陽縣
大都市區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績溪縣,涇縣,旌德縣寧國市
福建:福州,市轄區鼓樓區宣布,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閩侯縣,市長晉安區,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連江縣,福清市,樂城
,思明區,廈門市區海滄區,湖裡區,集美區翔安區,同安區
市轄區,莆田市,涵江區,秀嶼區仙游縣鯉城區,
三明市,三元區明溪縣清流縣,市梅列區寧化縣,大田縣尤溪縣設區的市級樂縣,泰寧縣建寧縣永安市
漳州市龍文區雲霄縣漳浦縣,詔安縣,東山縣大縣,南靖縣平和縣華安縣龍海市
延平,沙縣南平建甌建陽松溪縣順昌縣,浦城縣,政和縣,武夷山市,邵武市WINNER分為區,市
永定縣,龍岩市新羅長汀縣上杭縣武平縣連城縣漳平市轄區
霞浦縣壽寧縣周寧縣柘榮縣福鼎市,古田縣,屏南縣寧德市蕉城區福安
江西
南昌西湖區:市轄區東湖青雲譜區,灣里區,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青山湖安義縣
景德鎮市昌江珠山浮梁縣,樂平市,
蘆溪縣,安源區,萍鄉市湘東
區修水縣,九江市廬山區蓮花縣上栗縣旬陽市婺城區永修縣德「?縣星縣,湖口縣,都昌縣,瑞昌市,彭澤縣
新余市渝水區分宜余江縣貴溪市,鷹潭市,西湖區下月
崇義縣吉安市,江西省大余縣,全南縣,寧都縣,於都縣Hichang九江縣章貢區,贛州市區上游尋烏縣,信豐縣,興國縣,隴南市,安遠縣,南豐縣,石城縣瑞金市,南康市
舟曲清遠市區區,吉安縣吉水峽江新干縣,泰和縣,遂川000腌安福縣永新縣井岡山市新城區,新城區
,宜春市萬載縣,宜豐縣,靖安縣,原州區奉縣銅鼓縣豐城市,高安市,樟樹市,市,區,政治
撫州市東鄉縣,臨四川,南城,崇仁縣,黎川縣,南豐縣樂宜黃縣金溪縣資溪縣廣場,設區的市級
廣豐,鉛山縣,上饒市,區,玉山縣,上饒市信州區,鄱陽我干縣萬年縣,橫峰縣,弋陽縣,婺源縣德興市
</市天橋,山東省歷城,長清平陰縣濟陽商河,章丘市濟南市槐蔭區,歷下區
李滄區:青島市市北區,四方區,嶗山區,青島市黃島區,城陽區,青島,膠州,即墨平度市膠南市萊西市面積的
周村區,淄博市淄川區張店區,區,博山區,臨淄區,桓台縣高青縣沂源縣的 BR />棗庄市山亭區滕州市區域薛城台兒庄
設區的市級,嶧城區,東營市,山東省,山東省,東營市,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東營區,東營市河口利津縣</牟平區,福山區,煙台市萊山區,長島縣,萊州市,萊陽市,龍口市,蓬萊市,棲霞市,招遠市
海陽市,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濰坊市寒亭區,臨朐縣,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青州市,諸城市,壽光市高密市安丘市昌邑市
分為區,市坊子區,濟寧市奎文它嗎?泗水縣,梁山縣,巍山縣汶上縣,魚台縣,金鄉縣,嘉祥縣,曲阜市,鄒城市,兗州市
區泰安市,山東省泰山區岱嶽區寧陽東平泰國新城市肥城市
威海地區環翠區,榮成市,文登,乳山
莒縣,五蓮縣,嵐山區,日照市東港區:設區的市級
鋼城
市轄區萊文,河東區,臨沂市,山東省萊蕪市,山東省,山東省,山東省,區,蘭山區羅庄區委區沂南縣郯城縣沂水縣蒼山縣費縣邑縣莒南縣蒙陰縣臨沭縣
平原縣,慶雲縣,德州,武縣,得克薩斯州,在臨邑縣,陵縣寧津縣齊河縣夏津縣樂陵市禹城市被劃分為城市行政區
陽谷縣,山東聊城,山東省冠縣,莘縣茌平高唐東阿縣臨清市市轄區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好處縣,山東省,中國,省,市,市轄區,陽信縣沾化縣博興縣鄒平縣
牡丹區,菏澤市,山東省,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定陶縣,曹縣,單縣成武縣東明市政
河南省
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塊,密西沙加,蟒山歌曲媽媽縣鞏義市,滎陽市,新鄭市,登封市,市轄區/>南門龍亭順河鼓樓區祁縣通許縣,尉氏縣,開封縣蘭考縣的郊區
吉利孟津縣新華區,平頂山市,澗西區洛陽市西工區瀍河,洛龍區,新安縣欒川縣嵩縣汝陽縣洛寧縣,弋陽縣,伊川縣偃師
老城區:市轄區,守護者?東銀都文峰區,安陽市北關區,龍安區,安陽液顯魯山縣,寶豐縣,郟縣,舞鋼市汝州市石龍區,湛河區
縣唐寅滑縣內黃縣林州市</區,鶴壁市山城區,
鶴山區淇濱區浚縣淇縣新鄉市紅旗豐泉牧野區新鄉縣,獲嘉縣元陽縣擴展封丘縣,長垣縣,輝縣市,衛輝市渭濱區焦作市市轄區解放區,中站區修武縣馬村三洋博愛縣武陟縣溫縣濟源市沁陽市孟州市
濮陽市,濮陽市,華龍區,縣的轄區范縣台前縣縣,清豐縣,南BR /市,市轄區,魏都區,許昌市,許昌縣,鄢陵縣襄城縣禹州市長葛市
區?鹽埕區昭陵區源匯區,漯河市舞陽縣臨潁縣
三門峽市澠池縣西湖區的
卧龍區,南陽市,西峽縣鎮地區莞城淅川縣,南召縣方城縣內鄉縣,鄧州市新,野桐柏縣,社旗縣,唐河縣
商丘市,靈寶市,盧氏縣義馬市,陝縣區遂寧市梁園區商丘市睢陽區民權縣靈縣,柘城縣,虞城縣,夏邑縣座城市
池河信陽市商城縣淮濱縣,潢川縣,羅山縣,光山縣,固始縣西</周口市:市轄區川匯區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沉丘縣鄲城縣淮陽縣,太康縣,鹿邑縣襄城
駐馬店市西平區平橋上蔡縣平輿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汝南遂平縣新蔡縣
湖北省
洪山區武漢市武昌區,青山區,漢陽區,武漢市江漢區,武漢市喬口,東,東,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市新洲區
黃時鐵山著陸區的城市Huangshigang Xiseshanqu大冶陽新縣
在海灣地區,該地區的黃陂區?重慶市雲陽縣,重慶市,重慶市房縣竹山竹溪縣,鄖西縣,十堰市茅箭區,丹江口
城市:點軍伍家崗區,小婷區宜昌市夷陵區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當陽市襄樊市,枝江市棗陽市襄城區樊城區向陽路漳縣谷城縣保康縣老河口市西嶺
鄂州市?在
梁子湖華融E區,沙洋縣,京山縣轄鍾祥市,東寶,掇刀區,設區的市級
,孝感市孝南區,孝昌縣大悟縣雲夢縣,市,安陸市 />漢川市沙市區,荊州市,荊州區,江陵縣,監利縣,公安縣石首市,洪湖松滋
觀瀾黃州風縣羅田英山浠水,蘄春黃梅吳邦國市,市轄區,紅安縣
,咸寧市通山縣,崇陽縣,通城縣,嘉魚縣赤壁
隨州廣水市地區所有地區巴東縣,恩施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建始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
直屬的省級行政單元: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神農架林區
湖南省
長沙:長沙市芙蓉區,長沙市天心區,嶽麓,開福區,雨花市長沙縣望城縣,瀏陽市,寧鄉/株?島市蘆淞區,天元區,株洲縣,區,市,山楂攸縣茶陵縣鄢陵縣,醴陵
湘潭市雨湖區,湘潭縣,湘鄉市岳塘區市,韶山 - <BR /衡陽市珠暉區蒸湘南嶽,石鼓衡陽市雁峰區,衡陽縣,衡南縣衡山縣衡東縣耒陽市,祁東縣,常寧市,
邵陽市雙長清區,北塔區邵東縣大祥隆回縣步苗族自治縣縣邵:城市縣,邵陽縣,洞口縣綏寧縣新寧縣城舞鋼
岳陽樓,君山區,岳陽市,雲溪,岳陽縣,華容縣湘陰縣平江縣汨羅市臨湘地區
常德市,安鄉縣,漢壽縣石門,澧縣,臨澧縣,桃園縣,津市市,市武陵地區分為
張家界市
縣南區的市,永定區,區的慈利縣桑植縣桃江縣安化縣沅江市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赫山區
宜章縣永興臨武縣桂東縣,桂陽縣縣嘉禾縣安仁資興市,汝城縣,郴州市蘇仙區,北湖區
永州祁陽縣設區,市的芝山冷水灘雙牌縣道縣江永縣寧遠縣嵐山新的大田縣江華瑤族自治縣
懷化市鶴城縣,沅陵縣辰溪縣,漵浦縣會同縣麻陽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芷江侗族自治縣縣面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道侗族自治縣洪江市
雙峰縣,婁底市婁星區,漣源市,新化縣,冷水江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瀘溪縣鳳凰縣保靖古丈縣永順縣龍山縣花垣縣
廣州:廣東省,市轄區東山區,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海珠區,芳村區,白雲區,番禺區區,黃埔區,花都區,增城市,從化學
韶關市曲江區,武江區,鎮江新區始興縣仁化縣翁源縣的奶源,縣新豐樂昌市南雄
深圳:深圳市羅湖區,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深圳市鹽田區的市,市轄區,
珠海市香洲區,珠海市,珠海市,珠海市斗門區,金海灣
金平,濠江區,朝陽湖區,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潮南區,南澳縣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佛山市三水,順德,佛山市高明區
江海區,新會區,江門市,鶴山市市,台山市,開平市,恩平市轄區
湛江市雷州,吳川市,遂溪縣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廉江市徐聞縣
電白縣茂名市,高州市江蘇省新沂市面積;茂南區茂港區區區委區區委區
肇慶市:市轄區端州區鼎湖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德慶縣高要市四會市
,惠州市,惠陽區,直轄市,設區的市級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在梅縣,梅州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興寧市梅江
海豐縣,陸河縣,汕尾市:城市,區,市,陸豐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城縣市場參與者龍川連平和平東源
陽西縣陽東縣,陽江市陽春區河市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海南
重慶
/ >>
。 。 。 。 。
9. 地質災害減災防災實例
一、地質災害概況 二、地質災害危險區減災防災預案 三、地質災害易發區防災減災對策 四、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落實為切實做好2003年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35號)和《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第4號令)精神,特編制本預案。 一、地質災害概況 我市地處魯中山區北側,山區與平原交接地帶,地形地貌變化較大,地質構造復雜,黃河橫貫全區。受人類工程活動及自然因素的影響,區內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區內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有:岩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分為易發區和危險區。易發區包括歷城區西營、柳埠、高而、彩石、王舍人等鄉鎮的27個崩塌易發區、6處滑坡易發區、11個泥石流易發區和市區東郊1個地裂縫易發區。危險區包括歷下區燕翅山崩塌和滑坡、歷城區西營鎮林枝滑坡、歷城區西營鎮閣老滑坡、歷城區西營鎮積米峪滑坡、歷城區彩石鎮西嶺後滑坡、歷城區柳埠鎮杜家村滑坡、長清區張夏鎮梨棗峪滑坡、章丘市垛庄鎮上射垛泥石流、歷城區西營鎮八十崖村泥石流、槐蔭區濟南第二糧庫及附近居民房地裂縫。 二、地質災害危險區減災防災預案 (一)滑坡危險區防災預案 1.地質災害現狀。山體滑坡主要分布於南部山區,近年共發生滑坡18處,其中7處滑坡被劃為危險區。 歷下區燕翅山崩塌和滑坡:燕翅山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政府駐地南部,姚家鎮姚家村西南,東經117°04′15″—117°04′29″,北緯36°39′31″—36°39′40″山體呈北東—南西向。佔地面積約0.28km2,海拔高程198m,相對高差80多米。 燕翅山地貌類型屬剝蝕殘丘。主要岩性為:奧陶系石灰岩和燕山期侵入的閃長岩,山麓地帶堆積第四系坡殘積物和近期人工堆積的雜填土。山體上部為奧陶系石灰岩,閃長岩則以岩床的形式隱伏於石灰岩之下。在奧陶系石灰岩與閃長岩交接帶附近富集有矽卡岩型鐵礦礦床。奧陶系灰岩受火成岩侵入的影響,岩層產狀較為凌亂,總體岩層走向為250°,傾向340°,傾角34°—37°。在硯泉的東側發育有一條北北東—南南西向的正斷層。 由於歷史上采礦削坡等人為活動,1998年2月山體局部發生崩塌。目前山體西北側已形成滑塌體,滑塌體滑向320°,所處的山坡坡角37°,前緣扇面寬340m、扇面平均寬度210m、垂直高度67m、從前緣到後緣的水平距離88.9m、滑動距離0.45—1.3m,體積約21.10萬方。滑塌體前、後緣與滑塌體內已出現18條寬度不等的山體裂縫,其中:3條主裂縫長40—210m,裂縫最大寬度1.6m,最大可見深度9.4m。由於人工開挖山體坡角,在山體北、西、南3面均形成了臨空面(即:陡崖),山體北側高度40m、西側21m,南側(窯頭小學及西側民房(二層樓)的北部)9.1m。臨空面岩石風化強烈,節理裂隙發育,破碎。山體周圍5處礦渣、生活及建築垃圾堆,構成不穩定邊坡(其中:1號位於硯泉東,2號位於1號南鄰,3號位於姚家小學西南,4號位於窯頭小學北,5號位於省高檢院東),邊坡坡度34°—37°,邊坡高度12—26m不等。 受滑塌體與渣體滑坡威脅的單位有姚家村、窯頭村、警官學校、市城管局宿舍樓、省高檢院、省航空大廈和歷下區建委宿舍共涉及住戶210戶,1225人。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歷下區姚家鎮政府。 歷城區西營鎮林枝滑坡:位於林枝村東,東經117°1′4″,北緯36°30′43″,滑坡體由太古界變質岩風化殘坡積層組成,地形坡角42°。滑體後緣裂縫寬23cm,長約32m,走向NE48°,滑向SW240°,滑距0.40m。滑體長50m,寬52m,厚度20m,總體積約5萬m3。滑體前緣居民2戶,共計7人。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歷城區西營鎮政府。 歷城區西營鎮閣老滑坡:位於歷城區西營閣老村東南,東經117°3′41″—117°3′46″,北緯36°28′6″,滑體長370m,寬300m,厚度88m,總體積約880萬m3。滑坡滑動面大於30°動力以牽引式為主,滑動速度慢。初滑時間為1940年前後,當時滑坡後裂縫僅1m,到2001年4月已擴展至17.9m,平均擴展速度為0.26m燉a。滑體前緣居民17戶,共計69人。監測、預防責任單位:歷城區西營鎮政府。歷城區西營鎮積米峪滑坡:位於歷城區西營鎮積米峪村,滑坡體傾向北東,傾角35°,前沿滑距4.2m,滑坡體總體積30萬m3,首次滑動造成5間民房不同程度的破壞,受滑坡威脅的居民進行了搬遷避讓,現階段滑坡仍不穩定。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歷城區西營鎮人民政府。 歷城區彩石鄉西嶺後滑坡:位於東經117°16′13″,北緯36°33′27″,滑坡體屬變質岩風化坡,滑坡體總體積0.19萬m3,受威脅居民3戶,共計11人。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歷城區彩石鄉人民政府。 歷城區柳埠鎮杜家莊滑坡:位於杜家莊村北路東,東經117°14′56″北緯36°23′17″,該滑坡體由寒武系張夏灰岩組成,裂隙發育,滑向285°,滑體傾角70°-80°,滑坡後緣裂縫31cm,可見深度1.4m,滑距0.7m,滑坡體南北長50m,東西寬5—15m,厚25—30m,總體積約1.38萬m3。現在滑坡體前緣有居民1戶5人,滑坡除威脅這戶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外,還直接威脅著進出村的行人及車輛安全。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歷城區柳埠鎮人民政府。 長清區張夏鎮梨棗峪滑坡:滑坡體分兩個小滑坡,1號滑坡體長約30m、寬15m、厚5m、約0.225萬m3,滑坡底面為寒武系徐庄組紫色頁岩,滑坡體以較破碎的張夏鮞狀灰岩為主,滑向北西。2號滑坡長約100m、寬約70m、厚度大於5m、約3.5萬m3,滑坡體滑坡裂縫有內、外三條,呈三級滑坡台階,後緣裂縫0.3一1.0m不等,滑坡方向南西。現階段受滑坡威脅最嚴重的10戶居民已搬遷,如滑坡突然下滑,還將有30畝土地(包括作物)被破壞。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長清區張夏鎮人民政府。 2.滑坡致災原因分析。滑坡發生在寒武系徐庄組、饅頭組頁岩山體及上覆張夏組石灰岩地層或變質岩體風化層,屬順坡切層滑坡。滑坡前緣均有居民挖山平地建房或因修道路開挖山坡,據測量,滑坡前緣垂直挖坡3一10m不等,導致邊坡失穩產生拉張裂縫,降水隨裂縫滲入岩體,軟化頁岩,裂縫逐漸延伸擴大,形成滑動面,在連續降雨或大暴雨之後,山體自重增大,岩體軟化,沿潤滑的滑動面下滑,產生滑坡。 此類災害與人類工程活動緊密相關,臨坡挖坡建房、修路,破壞植被開墾是災害產生的前提條件,岩體自身物理力學特性(風化、軟弱夾層等)是災害產生的內在原因,大氣降水是災害產生的誘導因素。 3.減災防災對策。一是建立群測群防體系,定人定時監測,雨季加密監測;二是由於各滑坡體目前處於不穩定狀態,當地政府應迅速採取避讓措施,以免造成危害;三是堵塞滑坡裂縫,在後緣開挖排水溝,防止雨水沿裂縫下滲;四是加強防災教育,使受災群眾在災害突發時掌握自救方法;五是對滑坡實施24小時值班監測,並在滑波前緣設明顯警示牌,使過往行人、車輛等嚴加防範;六是在滑坡前緣堆石壓腳,嚴禁在滑坡前緣取土;七是在滑坡適當地段進行減荷卸載,降低滑坡規模。 (二)泥石流危險區防災預案 1.地質災害現狀。全市共發現13處泥石流隱患點,其中2處泥石流地質災害危險區:章丘市垛庄鎮上射垛泥石流危險區和歷城區西營鎮八十崖村泥石流危險區。 章丘市垛庄鎮上射垛泥石流:位於垛庄水庫上游射垛溝,溝底寬30一50m,多為楊、柳林或柴草堆積占據,溝坡為高陡的變質岩風化坡或殘坡積物堆積坡,溝谷源頭區低山環繞,構成一個近似封閉的匯水盆地,出口寬不足百米,下連深切谷(射垛溝),匯水面積約3km2,匯水區內大部分為砂礫質荒坡,西南隅為鑿山工程棄渣堆積,該危險區直接威脅著沿溝上、中、下射垛村的安全。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章丘市垛庄鎮政府。 歷城區西營鎮八十崖村泥石流:處於低山區,地理坐標:東經117°15′14″,北緯36°27′52″,地形坡度45°-52°,山勢陡峭。出露地層為太古界變質岩,岩體表面節理、裂隙發育,風化強烈,殘坡層厚度30厘米,局部厚度可達1米。由於村莊沿沖溝而建,房屋侵佔河道嚴重,因此,該村仍存在泥石流隱患。目前該村受威脅居民14戶,共58人,已基本搬遷完畢。 監測、預防責任單位:歷城區西營鎮政府。 2.致災原因分析。泥石流一般在具備一定匯水、碎泥石物質、較大勢能等條件下產生。如:章丘市垛庄鎮上射垛村泥石流形成區為四面環山近似封閉的匯水盆地,在匯水面積3km2范圍內僅有不足百米的出口,為泥石流的產生提供了場所條件;區內岩性為泰山群變質岩,岩石風化強烈,岩體破碎,植被稀少,且在西南隅為鑿山工程棄渣堆積,為泥石流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區內地勢陡峻,高差對比大,為泥石流提供強大的勢能。上射垛泥石流潛在區強烈的地表徑流,為泥石流的產生提供了動力條件,強烈地表徑流來源於暴雨。因此,該區若遇強的降水過程,將快速匯水至狹窄出口,產生泥石流。 3.減災防災對策。針對該泥石流形成條件應採取以下幾點防治措施:一是對陡坡地段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對坡度較小地段可改坡田為梯田;二是在山坡截水,修築分洪溝,支護易坍塌坡面;三是沿溝修建攔擋調節工程,延緩泥石流下瀉速度或徹底阻擋泥石流前進;四是建立泥石流預防、監測體系,建立群測群防監測網路和警報系統,明確汛期值班人員,對泥石流產生時間、空間、強度進行預報,加強行政管理,形成抗災、救災、執法行政管理系統;五是對難以實施治理工程的泥石流危險區,採取必要避讓措施。 (三)地裂縫危險區防災預案 1.地質災害現狀。今年在我市發現1個地裂縫危險點:槐蔭區濟南第二糧庫及附近居民房地裂縫危險區。 濟南第二糧庫及附近居民房地裂縫:位下濟南市槐蔭區槐蔭街69—143號。該區域地裂縫開始於5月中旬,到目前為止,濟南第二糧庫及附近居民房共計發現120處裂縫(其中濟南第二糧庫約100多處,附近居民房有20餘處)。所有裂縫的開裂狀態均為斜裂,呈雁行式平行排列,裂縫長1—6m不等,寬度在0.1—7.5cm,傾角60°左右。 2.致災原因分析。在濟南第二糧庫的東北鄰方向,有一處建築施工工地,在基礎施工中,經濟南水務局批准施工了20個降水井配合降水,5月13日開始降水,60日完成,總降水量24萬方。據初步分析,可能是由於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局部地段地基土的承載力下降,產生不均勻沉降所致。 3.減災防災對策。針對糧庫及居民房開裂的現狀,建議採取以下幾點防治措施:一是加強房屋裂縫的監測工作,特別是在汛期要加密觀測;二是在濟南第二糧庫院內進行第四系地下水的系統水位觀測;三是做好人員避讓及糧食的移倉工作;四是盡快對所涉及區域(槐蔭街69—143號)及其附近地區的地裂縫地質災害進行勘察論證。 三、地質災害易發區防災減災對策 (一)以崩、滑、流為主的地質災害 1.基本情況及威脅對象。目前已發現歷城區柳埠、西營、高而、彩石4鄉鎮共45處地質災害易發區,受威脅居民166戶,計652人。其中崩塌易發區27處,受威脅居民66戶,計263人;滑坡易發區6處,受威脅居民23戶,計94人;泥石流易發區11處,受威脅居民77戶,計295人(詳見附表)。該類地質災害致災地質條件已經具備,在汛期瞬時降水量較大及人為工程誘發條件下,有產生地質災害的可能。 2.預防措施。一是設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警示牌;二是建立群測群防體系,定人定時監測,雨季加密監測,發現險情及時上報;三是對小型崩塌、滑坡體實施人工排險;四是當地政府應迅速採取必要避讓措施,將附近居民搬遷至安全地帶,對於難以實施搬遷的,根據監測結果,制定好撤離計劃。 (二)市區東郊地裂縫 1.災害基本情況。1988年至1991年在濟南市東郊陳家張馬至冷水溝一線發生地裂縫,造成50間房屋破壞,導致直接經濟損失達50萬元以上;1997年5月23日15時,歷下區姚家鎮賢文庄一民宅發生嚴重沉陷,直接經濟損失達10萬元;1999年以張馬屯為中心,西起大辛庄—八間堡,南至工業南路,東到王舍人—裴家營一線,北到洪家園—孟家莊—西沙河,南北長8km,東西寬6km,面積約50km2范圍內的4500餘間房屋出現不同程度的開裂,受災居民1100多戶,經濟損失達數千萬元。 2.地質災害致災原因分析。該區是東郊水源地主要取水地段,日取水量達20萬m3燉d以上。過量開采地下水使本區地下水位變化頻繁且變幅較大,導致岩溶發育發展。另外,區內廣泛分布有黃土,因其具濕陷性造成地基沉降,兩者綜合作用,是產生塌陷或地裂縫主要原因,致使大面積民房開裂。 3.減災防災對策。根據災害發生發展規律應採取以下防災措施:一是加強區內地下水動態監測,掌握水位動態變化規律;二是加強對災害發生區的日常監測,包括房沿、路面裂縫、塌坑范圍變化等,結合地下水位動態,預測地質災害發生趨勢;三是調度地下水開采量、控制地下水位變幅;四是在災害發生區進行工程建設時,要事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充分考慮岩土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做到以防為主,盡量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四、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落實 (一)要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各有關縣(市)區政府要依據本預案,結合本轄區地質災害實際狀況,抓緊制定具體的汛期地質災害減災防災預案。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並層層建立和完善領導責任制,將災害危險區和易發區的監測和防治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具體負責人。 (二)落實汛期值班制度和災害速報制度。要認真執行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建立群測群防網路,落實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汛期值班等制度。對地質災害危險區和易發區,要指派專人監測,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防災意識。 (三)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執法力度。要加強對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險區和易發區跟蹤管理,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對在地質災害危險區、易發區進行的修路、建房、開礦、取土等工程活動,必須事先做好地質勘查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准進行設計、施工,杜絕人為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對已經修建的工程,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防止發生地質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