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論文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2-02 08:53:39

❶ 求一篇3000字水利水電工程導論的論文

其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去確定一個方向,然後再具體的去找下資料和範文,
先不著急去寫,然後再定題目,最好要根據題目去找找資料和文獻,
具體的看題目了,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要求的。

❷ 關於水利工程的論文

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細微的震撼過你,讓你心情波專動過的事情,我們覺得生活屬平淡只是因為缺乏觀察,缺乏用心體會;更經常的是,即使我們身邊出現了讓你為之一動的事情,由於缺乏記錄的習慣,我們常常讓好的材料擦肩而過;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實,我們可以從別人寫人的文章中獲得靈感

❸ 我需要一份水利水電專業的(專科)的畢業論文。內容要詳實的。好的話會有追加分數,路邊貨就算了。呵呵

水利水電工程論文:關於現代水利水電施工技術思考

摘要:論文主要從現代水利水電施工技術角度介紹了水電施工總體的要求、技術要點、施工周期等相應技術環節。論文通過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要求水利水電技術人員經過認真學習熟練掌握,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以確保施工質量,加快工程進度,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水利工程;保護水資源;水工建築;施工技術;施工周期

引言
在現代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除水害、興水利,並且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為前提,努力為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創造必要的條件。它是一項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因此,在施工中必須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嚴把質量關,並努力加大科學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運用,提高生產效率。
1現代水利水電施工技術更注重技術含量
水利水電施工長期以來,由於在行業特點的制約下,勞動力密集,技術更新速度非常慢,從業人員科技文化素質也比較低。長期以來一直在沿襲老制度老辦法,在當前市場經濟的前提下,科技產能大發展,提高工程單位每位技術人員素質,加大從業科技人員的知識更新能力,強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注重科技創新,並從政策上加以引導,勢在必行,堅持下去,收效顯著。在水電工程中開展快速測量技術的應用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內容,必將促進工程進展,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為企業掌握核心競爭力和創造品牌做出重要的貢獻。
1.1高科技產品
GPS定位技術應用於水利水電施工伴隨著GPS定位技術的出現和不斷發展完善,不僅為工程測量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並且讓測繪定位技術發生了徹底的變革。多年來用測角、測距、測水準為主體的常規地面定位技術,正在逐步被GPS技術所代替,GPS技術具有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特點,同時定位范圍已擴大到整個宇宙。它的定位方法已從靜態擴展到動態,定位服務領域已從導航和測繪領域擴展到國民經濟建設更加廣闊的領域。GPS接收機已漸漸成為一種通用的定位儀器,在工程測量中得到廣泛應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2 AtuoCAD輔助設計技術
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 Design簡寫CAD)是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型應用軟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今在各個領域均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尤其在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它大大提高了工程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利用AutoCAD配合AutoLisp語言,可以編制一些常用的計算程序,得到定製的計算結果。這為工程施工提供的更加准確的科學依據。在水利水電工程上有許多復雜的計算,尤其是各種不同體形銜接處的相交線,需要用空間解析幾何的方法解算。單靠計算器手工計算,非常繁瑣,工作量大,准確性無法保證,長期以來一直靠老技工的經驗,如今利用Auto-CAD建立數字化模型,執行點坐標查詢功能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AutoCAD的特性提供了測量內業資料計算的另外一種全新直觀明了的圖形計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種工程橫斷面、縱斷面圖的繪制,以及斷面面積的計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圖紙的繪制。從而大大減輕工程測量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
1.3資料庫技術與GIS技術實現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高效應用
隨著測量數據採集和數據處理的逐步自動化、數字化,測量工作者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好長期積累或收集的大量測繪信息,更好地為工程建設服務,其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資料庫技術或GIS技術建立資料庫或信息系統。這樣做的目的是把大量的測量數據或信息進行科學的存儲,建立三維數字地形模型,提高測量數據利用率,減少人力勞動的重復,以便於檢索、分析、分發和利用,實現管理和服務的科學化、現代化。將GIS應用於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也是近幾年來才應用於水利水電工程中,用三維全景虛擬顯示施工總布置,直觀反映組成部分在空間上和時間上的相互關系,並實現各種信息可視化查詢、分析、統計計算,實現建築物施工全過程動態模擬演示。以信息的數字化、直觀化、可視化為出發點,直觀清晰地描述復雜工程建設的施工動態過程。
2現代水利施工更要強化傳統施工技術
2.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預應力錨固施工
預應力錨固技術是一項潛力很大的工程措施,它效益顯著,適應面較廣,既可對原有建築物進行加固、補強,又可在新建工程中顯示其獨特的功能。由於預應力錨固具有傳遞拉應力的特殊優點,在國內外業界受到各部門的重視。預應力錨固是預應力岩錨與混凝土預應力拉錨的總稱,是在預應力混凝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錨固技術。這項傳統技術結合GPS定位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可以更加有效的按照設計要求的方向、大小及錨固深度,預先對基岩或建築物施加主動的預壓應力,從而達到加固或改善其受力條件的目的。
2.2大體積碾壓混凝土的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碾壓混凝土是近20多年興起並得到迅速發展的一項築壩新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是使用填築土石壩的大型運輸,振動碾壓機械,壓實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採用大體積,薄層碾壓上升的澆築方法。這種施工方法速度快,投資省,經濟效益高。最適於大體積和大面積(如路面,飛機跑道等)混凝土施工。世界上第一個大量使用碾壓混凝土的工程是1975年美國陸軍工程師承包巴基斯坦的塔伯拉壩泄洪隧洞修復工程。我國開展碾壓混凝土試驗研究適於1978年。碾壓混凝土有別於常規混凝土的主要特徵是:拌和物干硬,坍落度為零。施工方法更接近於土石壩的填築方法,採用通倉薄層鋪料,振動碾表面壓實:而常規大壩混凝土施工採用柱狀分塊,插入式搗固。工程實踐顯示了碾壓混凝土的優越性是施工速度快,經濟效益高。
2.3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在水利水電電施工中的應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修建閘壩工程所特有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施工導流。選定什麼樣的導流方案,關繫到整個工程的工期、質量、造價和安全度汛,事先設計要做到周密謹慎。在水域上進行水利工程施工,要解決施工導流問題,通常採取的辦法都是修築圍堰。施工導流是一場為水工建築物施工,而進行的與河水爭地、爭時的斗爭,它與施工總進度是密切相關的。導流時段的劃分、導流流量的選擇、導流方案及措施的擬定等,均應按國家建設計劃的要求為標准,按水工建築物主體工程的控制進度作為主要依據。控制性施工總進度實際就是壩和導流工程在洪水賽跑中所必須達到的時間指標,如何安全度汛在施工中是最關鍵的,導流工程必須最大限度地滿足施工總進度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工期,熟悉地理知識,在設計中做到細致有度。
3現代水利水電施工技術把保護環境作為自己的應盡責任
舊的施工方法常常對環境是有污染的。結合高科技的手段,對舊的施工方法進行改進,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進度,制定嚴格的環保標准刻不容緩。而嚴格的執行監督在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為子孫謀福利的事業,是創造和諧社會的前提。
結束語
以上闡述了幾種水利水電施工技術,還有很多種施工技術,例如微電子技術、空間技術、激光技術也在施工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些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成熟地應用才能使水工建築更加穩定與安全。也要求我們的相關技術人員把新技術和老技術的結合應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相互滲透,相互提高,更深入了解和學習這些施工技術,並應用到工作當中。

參考文獻
[1]王沖.預應力錨固的施工[J].水利技術監督,2001,1.
[2]蔣元駒.混凝土的砂石骨料[J].水利技術,2001,12.
[3]丁朴榮.水工瀝青混凝土材料選擇與配合比設計[J].小水電.2002,3.
[4]吳紹章.胡玉初.水工混凝土外加劑的選擇與應用[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1.
[5]魏朝坤.大體積碾壓混凝土[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3.

❹ 土木工程概論關於水利水電工程論文 3000字

水利工程變形監測技術探析
摘要:對水工建築物而言,對其採取安全變形監測工作尤顯重要,因為潰壩災害一般在10 min~20 min內造成,洪水巨浪所到之處,摧毀力極強,國內外無數實例令人觸目心驚。另外,由於設置了監測系統,通過長期觀測和資料分析,及時對工程進行加固,把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這種化險為夷的事例也很多。更多水利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水利論文
1)基準點。基準點為變形觀測系統的基本控制點,其是測定工作點和變形點的依據。基準點通常埋設在穩固的基岩上或變形區域以外,盡可能長期保存,穩定不動。每個工程一般應建立3個基準點,當確認基準點穩定可靠時,也可少於3個。沉降觀測的基準點通常成組設置,用以檢核工作基準點的穩定性,其檢核方法一般採用精密水準測量的方法。位移觀測的工作基準點的穩定性檢核,通常採用三角測量法進行。變形觀測中設置的基準點應進行定期觀測,將觀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判斷基準點本身的穩定情況。
2)工作點。工作點又稱工作基點,它是基準點與變形觀測點之間起聯系作用的點。工作點埋設在被監測對象附近,要求在觀測期間保持點位穩定,其點位由基準點定期檢測。對通視條件較好或觀測項目較少的工程,可不設立工作點,在基準點上直接測定變形觀測點。
3)變形觀測點。變形觀測點是直接埋設在變形體上的能反映建(構)築物變形特徵的測量點,又稱觀測點,一般埋設在建(構)築物內部,通過測定它們的變化來判斷建築物的沉降與水平位移。
1 水利工程變形監測精度和周期
1)變形監測精度。在制定變形觀測方案時,首先要確定精度要求。對於重要的工程,如大壩等,則要求「以當時能達到的最高精度為標准進行變形觀測」。由於大壩安全監測的極其重要性和目前測量手段的進步,加上測量費用所佔工程費用的比例較小。所以,變形觀測的精度要求一般較嚴。
2)變形監測周期。變形觀測的時間間隔稱為觀測周期,即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周期的測量工作。觀測周期與工程的大小、測點所在位置的重要性、觀測目的以及觀測一次所需時間的長短有關。一般可按荷載的變化或變形的速度來確定。根據觀測工作量和參加人數,一個周期可從幾小時到幾天。觀測速度要盡可能地快,以免在觀測期間某些標志產生一定的位移。
2 水利工程變形監測技術
2.1 垂直位移觀測
對建(構)築物及其基礎的代表性點位進行的垂直方向位移的測量。不均勻的垂直位移可能導致建(構)築物裂縫,垂直位移異常有可能是建(構)築物滑動、建(構)築物基礎失穩、局部破壞等險情的先兆和反映。因此,垂直位移觀測也是建(構)築物安全監測的重要項目。進行垂直位移觀測時,首先檢驗工作基點的穩定性,然後再由工作基點測定各觀測點的高程。將首次測得的觀測點高程與本次測得的高程相比較,其差值即為兩次觀測時間間隔內觀測點的垂直位移量。按規定垂直位移向下為正,向上為負表示。現設某建(構)築物觀測點在起始觀測周期的高程為H0,本次觀測周期的高程為Hi,則該點的沉降量δ為:δ=H0—Hi。如果建(構)築物上有n個沉降觀測點,則整個建築物的平均沉降量為:δ均=∑δ/n,某一時間段內變形值的變化用平均變形速度來表示。例如,在第n和第m觀測周期相隔時間t內,觀測點的平均沉降速度等於:v均=(δn—δm)/t。若t時間段以月份或年份數表示時,則v均為月平均變化速度或年平均變化速度。
從工程實踐情況來看,目前水利工程垂直位移常用的觀測方法主要如下:
1)幾何水準測量法,利用水準儀和水準尺從水準基點開始測量各觀測點高程的方法,通過各觀測點高程變化求得其垂直位移。
2)三角高程測量法。利用三角高程測量原理測定觀測點的高程,從而判定該點的變形情況,該法適用於高差較大的工程施工。
3)液體靜力水準法。利用連通管原理測量各觀測點容器內液面高差以測定各點垂直位移的觀測方法,適用於混凝土大壩基礎廊道和土石壩表面垂直位移觀測。
2.2 水平位移監測
水利工程建(構)築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構)築物的整體平面移動,其原因主要是基礎受到水平應力的影響(如地基處於滑坡地帶或受地震的影響)。目的是測定平面位置隨時間變化的移動量,以監視建(構)築物的安全或採取加固措施。設建(構)築物某個點在第n次和第m次觀測周期所得相應坐標為xn、yn 與xm、ym,則該點的水平位移Δ為:Δx=xn—xm,Δy=yn —ym。同樣也可以計算各觀測點的平均位移量和平均位移速率。對於水工建築物,水平位移常用的觀測方法主要有:
1)大地測量方法。是水平位移監測的傳統方法,主要包括三角網測量法、精密導線測量法、交會法等。另外,利用測量機器人自動觀測的特點,可實現變形監測的自動化。
2)基準線法。該方法是水利工程變形監測的常用方法,包括視准線法、引張線法、激光準直法、垂線法等。
3)專用測量方法。該方法即採用專門的儀器和方法測量兩點之間的水平位移,主要利用感測器設備,如多點位移計、光
纖等。
4)GPS測量。該方法通過利用GPS自動化、全天候觀測的特點,在工程的外部布設監測點,可實現高精度、全自動的水平位移監測,該技術已經在我國的部分水利工程中得到應用。
2.3 撓度監測
對水利工程撓度的變形檢測主要是測定建(構)築物受力後撓曲程度的工作,主要測定建(構)築物在鉛垂面內各不同高程點相對於底部的水平位移值。對內部有豎直通道的建築物,撓度觀測多採用垂線觀測,即從建築物頂部附近懸掛一根不銹鋼絲,下掛重錘,直到建築物底部。在建築物不同高程上設置觀測點,以坐標儀定期測出各點相對於垂線最低點的位移。比較不同周期的觀測成果,即可求得建築物的撓度值。如果採用電子感測設備,可將觀測點相對於垂線的微小位移變換成電感輸出,經放大後由電橋測定並顯示各點的撓度值,見圖1、圖2所示。
2.4 轉動角觀測
觀測建(構)築物或機械設備傾斜度的變化,計算其轉動角的工作。對水利工程中的建築物,如水壩,其轉動角的大小反映了它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同沉降觀測一樣,可用精密水準測量或液體靜力水準測量方法測定。對一些精密機械設備,則需採用專門的轉動角觀測儀。這類儀器主要由一個高靈敏度的氣泡水準和一套精密的測微儀器組成。當氣泡居中時利用測微儀器進行讀數,即得該處的傾斜度。比較不同周期的傾斜度,可以求得觀測周期間機械設備的轉動角。
2.5 裂縫觀測
對建(構)築物產生的裂縫進行位置、長度、寬度、深度和錯距等的定期觀測。對於土工建築物表面裂縫,可對全部裂縫或若干主要裂縫區的裂縫進行觀測。在觀測范圍內,以土石壩、土堤等建築物的軸線為基準線,可按堤壩樁號和距軸線的距離,畫出坐標方格,然後採取逐格量測縫的分布位置和沿走向的長度,裂縫寬度可在兩側設帶釘頭的小木樁作標點進行量測。裂縫錯距可作刻度尺直接量測。裂縫深度可選定若干適當位置,進行坑探、槽探或井探,探測前,最好從縫口灌入石灰水,以便觀察縫跡。
對於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建築物表面裂縫,裂縫分布位置和長度可仿照土工建築物的量測辦法進行量測。裂縫深度除可用細鐵絲等簡易辦法探測外,常採用超聲波探傷儀進行探測,也可採取逐步鑽孔進行壓氣或壓水試驗辦法探測。裂縫寬度除可用讀數放大鏡直接觀測外,常在縫兩側設金屬標點,用游標卡尺量測或將差動式電阻測縫計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縫的兩側,用電阻比電橋或其他檢測儀器觀測或自動遙測。貫穿性裂縫的錯距可在縫的兩側設三向測縫標點進行三個方向的量測。對於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或表面預計可能發生裂縫的部位,可在施工時埋設裂縫計定期進行觀測。
3 結束語
通過結合實踐經驗,總結了在水利工程變形監測中各種類型的變形監測方法及其技術的應用情況,表明所介紹方法在水利工程變形監測中應用的可行性。

❺ 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導論論文怎麼寫啊

小安子...... 這個 要結合 你所學 還有 你自己的觀點 再結合實例 論證 才算是寫出來了

❻ 關於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畢業論文要求 5000字以上 求大神幫弄一篇

您好,水利水電方面的可以安排,本、碩、博等各種級別的畢業論文,質量保證,信譽第一,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❼ 水利水電工程工程導論論文怎麼寫啊

自己找素材 拼湊吧! 你水院的吧?
我也是哦 哈哈!

❽ 需要一份水利水電工程論文(專升本)5000字。

論文都是固定的格式。 1 引言或者緒論 2國內外研究進展 3你的問題解決的方法 4結論 也就這個么個格式 不知道你是什麼專業的。具體要看你的要求和方向來定,,要的話我幫你搞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