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地質編錄
『壹』 水文地質鑽探的編錄工作
編錄工作以鑽孔為單位,要求隨鑽進陸續地進行,終孔後完成。主要內容包括:
(1)岩心編錄。認真整理岩心,排放整齊,並准確地進行記錄、描述和測量,勘探結束後,重點鑽孔的岩心要全部長期保留,一般鑽孔則按規定保留縮樣或標本。
(2)將取得的各種資料,用准確、簡練的文字,詳細地填寫於各種表格之中(包括鑽探編錄表和各種觀測記錄表)。
(3)編繪水文地質鑽孔綜合成果圖表(圖3-9)。內容包括:鑽孔位置、標高、鑽孔施工技術資料、地質剖面、鑽孔結構、地層深度及厚度、岩性描述、含水層與隔水層、岩心採取率、沖洗液消耗量、地下水水位、電測井曲線、孔內現象等。多數情況下,還包括抽水試驗、水質分析等。
(4)對勘探線上的所有鑽孔編制出水文地質剖面圖。
(5)對調查區所有水文地質鑽孔的成果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水文地質規律。作出有關地質剖面圖及平面圖。
小結
本章的重點是:①水文地質鑽孔的布置原則;②水文地質鑽孔的技術要求:如孔深、孔徑、過濾器、鑽孔止水等;③水文地質鑽探過程中的觀測與編錄:主要是鑽探過程中的水文地質觀測內容及水文地質鑽孔綜合圖表的編制。
復習思考題
1.水文地質鑽探的任務是什麼?水文地質鑽孔及鑽進方法有何特點?
2.水文地質鑽孔布置的一般原則是什麼?
3.山前沖洪積平原、河谷地區和山間盆地水文地質勘探鑽孔如何布置?
4.裂隙岩層分布區、岩溶地區水文地質勘探鑽孔如何布置?
5.試述供水勘探孔的結構?
6.水文地質鑽孔對孔深、孔徑、過濾器有什麼要求?
7.過濾器的作用、組成及類型?過濾器的長度如何確定?
8.試述鑽孔止水部位、止水方法、止水材料?
9.對鑽探沖洗液有什麼要求?水文地質鑽孔對孔斜有什麼要求?
10.水文地質鑽孔設計書一般都包括哪些內容?
11.岩心觀測內容有哪些?什麼是岩心採取率、裂隙率、岩溶率?
12.試述水文地質鑽探中的觀測內容與要求?
13.試述水文地質鑽孔綜合成果圖表的內容?
14.某鑽孔在鑽進過程中,鑽機某回次進尺5.0m,提取岩心長4m,並已知上回次殘留岩心進尺為0.2m,本回次殘留岩心進尺0.3m,求該回次岩心採取率。
『貳』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些,具體一些,謝謝...
水文、工程地質編錄
一、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1、岩心塊度的劃分:大於20厘米為長柱狀;10—20厘米為短柱狀;小於10厘米為扁柱狀;大於5厘米為塊狀;2---5厘米為碎塊狀;小於2厘米為碎屑狀、粉末狀。若為塊狀,需對塊體形態做大致描述,如楔塊狀、菱塊狀、團塊狀等。
2、
表1 岩石堅硬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定性鑒定
代表性岩石
硬
質
岩
堅硬岩
擊聲清脆,有回彈,震手,難擊碎;浸水後,大多無吸水反應
未風化-微風化的;花崗岩,正長岩,閃長岩,輝綠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岩,硅質板岩,石英岩,硅質膠結的礫岩,石英砂岩,硅質石灰岩等
較堅硬岩
擊聲較清脆,有輕微回彈,稍震手,較難擊碎;浸水後,有輕微吸水反應
1.弱風化的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熔結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雲岩,石灰岩,鈣質膠結的砂岩等
軟
質
岩
較軟岩
錘擊聲不清脆,無回彈,較易擊碎;浸水後,指甲可刻出印痕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的較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凝灰岩,千枚岩,砂質泥岩,泥灰岩,泥質砂岩,粉砂岩,頁岩等
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凹痕,易擊碎
浸水後,手可掰開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強風化的較堅硬岩;
3.強風化的較軟岩;
4.未風化的泥岩等
極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後,手可捏成團
1.全風化的各種岩石;
2.各種半成岩
對軟岩和極軟岩,應注意是否具有可軟化性,膨脹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質。
岩石堅硬程度的確定;主要應考慮岩石的成分、結構及其成因,還應考慮岩石受風化作用的影響,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後的軟化等情況。在作定性劃分時,應注意作綜合評價,在相互檢驗中確定堅硬程並定名。
3
表2 岩石風化程度的劃分
名 稱
風化特徵
未風化
結構構造未變,岩質新鮮
微風化
結構構造,礦物色澤基本未變,部分裂隙面有鐵錳質渲染
弱風化
結構構造部分破壞,礦物色澤較明顯變化,裂隙面出現風化礦物或存在風化夾層
強風化
結構構造大部分破壞,礦物色澤明顯變化,長石,雲母等多風化成次生礦物
全風化
結構構造全部破壞,礦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風化成土狀
對泥岩和半成岩,可不進行風化程度的劃分
4、
表3 岩體完整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結構面發育程度
主要結構面的結合程度
主要結構面類型
相應結構類型
組數
平均間距(m)
完整
1--2
>1.0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節理,裂隙,層面
整體狀或巨厚層狀結構
較完整
1—2
>1.0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
塊狀或厚層狀結構
2--3
1.0-0.4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塊狀結構
較破碎
2--3
1.0-0.4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小斷層
裂隙塊狀或中厚層狀結構
>3
0.4-0.2
結合好
鑲嵌碎裂結構
結合一般
中,薄層狀結構
破碎
>3
0.4-0.2
結合差
各種類型結構面
裂隙塊狀結構
<0.2
結合一般或結合差
碎裂狀結構
極破碎
無序
結合很差
散體狀結構
5、按節理裂隙間距發育程度分級
表4
分級
Ⅰ
Ⅱ
Ⅲ
Ⅳ
間距
>2m
2—0.5m
0.5—0.1m
<0.1m
描述
不發育
較發育
發育
極發育
完整性
整體
塊狀
破裂
破碎
按裂隙率的裂隙發育程度分級
分級
Ⅰ
Ⅱ
Ⅲ
Ⅳ
裂隙率k(%)
<2
2--5
5---10
>10
描述
弱裂隙性
中等裂隙性
強裂隙性
極強裂隙性
裂隙開口寬度分級
分級
Ⅰ
Ⅱ
Ⅲ
Ⅳ
裂隙寬度(毫米)
<0.2
0.2--1
1---5
>5
描述
閉合
微張
張開
寬張
6、現場按以下順序描述;
1)、岩心形態,並說明主次,接回次統計大於10厘米總長,對極破碎岩體,應說明破碎原因,如斷層、全風化等。
描述裂隙發育程度(表5)、充填膠結情況(結合程度表7)裂面有無風化氧化現象。
7、結構面結合程度的劃分
表5
名稱
結構面特徵
結合好
1、張開度<1mm,無充填物;2、張開度1—3mm,為硅質或鐵質膠結;3、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為硅質膠結。
結合一般
1、張開度1—3mm,為鈣質和泥質膠結;2、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鈣質膠結。
結合差
張開度1—3mm,結構面平直,為泥質和鈣質膠結;2、張開度>3mm,多為泥質和岩屑充填。
結合很差
泥質充填和泥夾岩屑充填,充填厚度大於起伏差。
3、岩石硬度劃分(表1)重點用擊或吸水性區分硬質岩;浸水後用手捏 、掰、刻細分軟質岩。
4、當岩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時,可不進行堅硬程度的分類。
二、岩石的工程分類;地質名稱+風化程度(表2)+岩塊的堅硬程度(表1)+岩體的完整程度表(6)+岩體基本質量等級(表7)。
1、根據RQD值劃分岩石質量
表6
等級
RQD(%)
岩石質量描述
岩體完整性描述
Ⅰ
90—100
極好的(優)
岩體完整
Ⅱ
75—90
好的(良)
岩體較完整
Ⅲ
50—75
一般的(中等)
中等完整
Ⅳ
25—50
劣的(差)
完整性差
Ⅴ
<25
極劣的(壞)
岩體破碎
2、岩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
表7
完整性
完整
較完整
較破碎
破碎
極破碎
堅硬岩
Ⅰ
Ⅱ
Ⅲ
Ⅳ
Ⅴ
較硬岩
Ⅱ
Ⅲ
Ⅲ
Ⅳ
Ⅴ
較軟岩
Ⅲ
Ⅳ
Ⅳ
Ⅴ
Ⅴ
軟岩
Ⅳ
Ⅳ
Ⅴ
Ⅴ
Ⅴ
極軟岩
Ⅴ
Ⅴ
Ⅴ
Ⅴ
Ⅴ
描述舉例;
234.45----236.72m
灰色泥岩;岩芯主呈短柱狀,次呈塊狀,少量碎塊狀;岩石易風化、破碎;岩塊浸水後手可捏成團;岩石遇水易軟化、崩解,微具有膨脹性,為極軟岩。岩石質量優,岩體完整。
RQD(%)=1.01/1.1.=92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
鑽孔水文地質編錄內容包括:描述岩芯的岩性、結構、構造,裂隙性質,密度,岩石的風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態、大小、充填情況,發育深度,統計裂隙率,岩溶率。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內容;統計與描述岩芯塊度,繪制岩芯塊度柱狀圖;統計節理、裂隙;確定鑽孔中流砂層的、破碎帶、裂隙帶、風化帶與軟弱夾層、岩溶發育帶蝕變帶的位置和深度;並可按工程地質岩組用點荷載儀測定岩石力學指標。按鑽進回次測定岩石質量指標(RQD),確定不同岩組RQD值的范圍和平均值。RQD值一般按公式2計算確定:
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組大於10厘米完整岩芯長度之和,單位:m
Lt---某岩組鑽探總進尺,m
注;小於10厘米岩心若為鑽進過程中機械破碎,則應上、下對接,其長度大於10厘米時應參與計算。
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
觀測和詳細記錄鑽進中涌(漏)水、掉塊、塌孔、縮(擴)徑、逸氣、涌砂、掉鑽等現象發生的層位和深度,測量涌(漏)水量,有條件時,應觀測鑽進中動水位和沖洗液消耗量的變化,必要時應測量穩定水位並進行簡易放(注)水試驗。單一含水層(組)的鑽孔應測定終孔穩定水位。
『叄』 各位高手,急求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規程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的裂隙統計應該是用線裂隙率。不能僅僅憑借裂隙率的統專計來確屬定岩層含水性。在鑽孔岩芯一般很難統計裂隙的。節理裂隙往往不是僅有一組,當裂隙發育時,岩芯是很破碎的,很難復原岩芯面貌去統計的。就算是統計了,也是不準確的。在鑽孔岩芯描述裂隙方面,一般只能大概描述裂隙發育程度,統計RQD值,做到這些就可以了。
『肆』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
水文地質編錄主要指岩土層滲透系數及分布特性的現場分區域分層內次的描述;
地質編錄一般指容工程地質編錄,主要是對岩土層岩性的現場分布進行細致描述,為工程結構安全及完工提供基本工程地質資料,為工程後評價或各類地質隱患提供基礎資料。
『伍』 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做
參照《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個標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條,岩石的描述看3.2.5條。關鍵是檢查版好現場鑽探、權原位測試的真是程度,還有取樣是否合理等。
剛編錄是最好是定點看著鑽探,岩芯一上來就編錄,對於稠度、密實程度的經驗積累很有好處。
『陸』 水利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做
隱蔽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寫
『柒』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
水文、抄工程地質編錄區別:襲
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描述岩(礦)石名稱、礦化蝕變特徵、各種地質體產狀及形態變化、以及接觸關系、斷層構造及簡易水文地質鑽探工程編錄,應較詳細描述岩石組合特徵。
『捌』 水利水電工程一般哪些部位需要進行地質編錄
永久工程的地基都應做地質編錄。
『玖』 工程勘察地質編錄是做什麼的
地質編錄:
在地質勘查、勘探中,對各種工程的地質現象進行編繪、記錄的過內程。
技術要求:
需進行地質編容錄的工程主要有:探槽、淺井、鑽孔。
編錄要求現場記錄所見地質現象,其中探槽和淺井需在現在繪制工程素描圖。鑽孔可在完成現場記錄後室內繪制。
探槽、鑽孔素描圖的比例尺皆為1/100,淺井大多為1/100或1/50。
『拾』 水利施工地質編錄主要記錄哪些地質信息
主要記錄水利工程位置,工程規格及施工方位、工程揭露的地質現象(地層層位、產狀、構造、岩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