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礦產局

中國地質礦產局

發布時間: 2021-02-02 04:29:20

㈠ 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關系

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來責自土地、礦產、海洋等資源的調查評價、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包括一部(國土資源部)、三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局)、六方面工作(土地管理、礦產勘查開發管理、地質找礦、地質災害防治、海洋工作、測繪工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隸屬於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為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一個職能,但也有例外,如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與贛州市國土資源局是並列同級別的,兩個單位沒有合並。

㈡ 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主要公司

甘肅秦祁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隸屬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具獨立法人資格,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 該公司在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地質勘查、環境地質調查、災害地質勘查及
治理、各種礦產開發、礦產選冶研究、岩礦石分析測試等領域具有很強的技術基礎和施工能力。專業配套、手段先進、資金雄厚,具有豐富的基礎地質、礦產資料及多種先進的勘探、測試儀器設備。該公司控股敦煌金地釩業公司、酒泉金鷹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先後參股甘南刀扎金礦、甘南棗子溝金礦、德融蒙古有限公司、肅北七角井釩礦等多個礦山的勘查及開發,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先後與英國力拓礦業有限公司、加拿大帕格斯勘查公司、聯合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特拉維斯特公司、德融蒙古有限公司等多家國內外公司合作進行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引進外資1.1億元,實現勘查投入3600萬元。並樹立了良好的國際信譽。 甘肅地質賓館隸屬於甘肅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培訓中心,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紅星巷121號,曾作為第四屆中國藝術節和首屆中國絲綢之路節重點接待單位,受到中外賓客的好評。
賓館現有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停車場2000平方米,是一家集住宿、餐飲、商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企業。40年的建館歷史和地質人質朴善良的性格、堅毅不屈的創業精神,鑄就了地質賓館「溫馨細微,物有所值」的服務理念和和諧奮進的團隊精神。2003年賓館按國家星級飯店標准裝飾,環境幽雅清新。賓館設有各類套間、標准間129間/套,大小會議室6個,超大型多媒體會議廳1個;餐廳主營:粵菜、川菜、揚州菜,設有各類風格各異的包房8個,宴會廳1個,可同時供260人就餐。商務服務由東方航空公司代辦各項票務服務。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甘肅省地礦局控股的國有綜合性勘查施工企業,甘肅省第二大對外工程承包企業,公司總資產1.2億元。2006年8月甘肅省地礦局、甘肅省地礦局第二勘查院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依據《公司法》完成了甘肅地質工程總公司股份制改造,三方共同出資5000萬元成立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內、國外設有八個分支機構。其中五個法人單位:蘭州地質技術開發公司、喀麥隆中國地質工程公司、中國甘肅工程尚比亞有限公司、中國甘肅工程馬拉維有限公司、中非中國地質工程公司;三個分公司:上海分公司、武漢分公司、重慶分公司。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建設部頒發: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土石方工程專業承包一級、水工建築物基礎處理專業承包二級、隧道工程專業承包二級資質證書;商務部頒發: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對外援助成套項目B級實施企業資質證書;國土資源部頒發: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甲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乙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地質勘查工程施工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查、液體礦產勘查丙級資質證書;甘肅省文物局頒發:文物保護施工二級證書。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局長孫礦生在地礦局審計工作會議上講話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專業配套齊全,同時擁有先進的機械裝備和高超的勘查施工技術。現有各類技術和管理人員121人,其中教授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19人,中級職稱56人。項目經理32人,其中一級建造師7人、二級建造師18人。裝備完好的各類水井鑽探設備、樁基施工設備、基礎處理設備、災害防治設備等二百多台套。 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憑借先進的勘查施工技術和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在國內、外承擔了一批有影響的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國內項目先後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中國市政工程「金杯」獎;上海市建築工程「白玉蘭」獎;甘肅省文物局「優質工程」獎;甘肅省地礦局工勘項目成果評比「實施科技進步」一等獎、「實施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重大項目」二等獎、「完成重大項目」三等獎等榮譽。國外項目受到有關國際金融組織、項目業主和喀麥隆、尚比亞、馬拉維、辛巴威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贊譽,並獲得了喀麥隆共和國「騎士功勛」勛章。因此甘肅地質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被甘肅省商務廳多次授予「對外經營先進企業」。

㈢ 中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地質科學院物理地球化學勘探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英文名稱是什麼

中國地質調查局來Chinese geological fbi
中國地自質科學院物理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 physics

地球化學勘探研究所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㈣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局和山東礦產地質勘查局 是一個單位嗎

不是,第一個是原來冶金部的下屬單位,後來冶金部撤銷,目前暫時保留事業編制不過在該企業,後者屬於國土資源部,屬於地勘單位的管理部門,具體屬於中國地質調查局管轄

㈤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截至2013年底,全所在職職工22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級職稱57人,副高級職稱63人,中級職稱101人;有博士學位的137人,碩士學位48人。內設機構包括6個職能處室、12個專業研究室、1個成果轉化中心,2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研究中心、核心期刊《礦床地質》和中國地質學會下屬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礦物學專業委員會和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掛靠資源所。

2013年,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橫向和其他類科研項目213項,總經費2.18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109項,經費3041萬元;部級項目95項,經費1.73餘億元;橫向項目12項,經費1275萬元;省級地勘項目3項,經費139萬元。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6篇,其中,SCI收錄國外論文33篇,SCI收錄國內論文17篇,EI收錄論文26篇,國內核心101篇;出版專著5部;榮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其中以第一單位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4項。

全國礦產資源利用國情調查獲2013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

所長、黨委副書記王瑞江(中),黨委書記、副所長張佳文(右二),副所長毛景文(左二),副所長王宗起(右一),副所長邢樹文(左一)

袁順達榮獲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

3人分別獲得中國地質科學院新華聯科技獎傑出成就獎、突出貢獻獎;1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人入選首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3人入選首批國土資源傑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西藏主要成礦帶大型—特大型礦床勘查評價科技創新團隊」入選首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2人分別獲得第14屆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和銀錘獎;4人入選第三批地調局地質英才計劃;1人獲得李四光優秀學生獎和程裕淇優秀學生論文獎;1人獲得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1人擔任經濟地質學家學會理事,1人擔任國際礦床成因研究協會稀缺金屬工作組秘書長,1人新擔任第六屆同位素專業委員會委員。

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所長、黨委副書記王瑞江,黨委書記、副所長張佳文,副所長毛景文,副所長王宗起,副所長邢樹文。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林西組上部發現含大量苔蘚蟲、海綿等典型海相生物格架的灰岩透鏡層和生物礁

興蒙地區晚二疊世林西組上部發現海相化石。古亞洲洋在興蒙地區的最終閉合、興蒙海槽褶皺隆起的時代是地學界長期爭論的重大地質問題,爭論的焦點是以林西組為代表的晚二疊世構造—古地理環境。本次研究在內蒙古東部林西縣官地剖面林西組上部首次發現多個海相灰岩透鏡層和厚層塊狀礁灰岩,其中含有大量苔蘚蟲、海綿、鈣藻等典型海相化石,氧碳同位素分析結果Z值平均為116.1,接近海相灰岩經驗值120,結合其他剖面相同層位發現的海相沉積,表明興蒙地區在晚二疊世晚期仍屬海相或以海相為主的沉積環境。這一發現對釐定興蒙海盆的最終閉合提供了新的可靠證據,並將促進東北—興蒙地區晚二疊世戰略接替新層系常規油氣、頁岩氣(油)和其他金屬、非金屬礦產勘查部署思路的調整。

西藏班怒成礦帶中段找礦取得新突破。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作為印度與亞洲大陸碰撞拼貼的兩條主縫合帶之一,不僅是研究全球大陸動力學的窗口,而且造就了極其優越的成礦條件,孕育了豐富的多金屬礦產資源。雄梅斑岩銅礦是近年來在藏北空白區開展遙感異常檢查時在成礦帶中段找到的地表露頭礦,通過礦區大比例尺填圖,初步查明了銅礦體的規模和形態,目前已控制地表銅礦(化)體東西長近1000米,南北寬近800米,具有大型礦床潛力。該礦床的發現和評價為班怒成礦帶中段地質找礦帶打開了新的局面。

雄梅銅礦含礦斑岩露頭及其銅礦化

華南西部地區晚白堊世成岩成礦作用深部背景與過程示意圖

西藏班公湖—怒江和雅魯藏布江兩條斑岩銅礦帶

雲南個舊超大型錫—銅多金屬礦床研究取得新認識與新進展。研究表明,在晚白堊世,個舊地區的地殼物質與地幔物質之間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區內錫多金屬礦集區的礦化與同期發生的岩漿作用存在密切成因聯系,提出礦床為岩漿熱液成因,而非同生成因。

個舊超大型錫銅多金屬礦區礦床模型

蒙古—鄂霍次克洋構造演化與大興安嶺北段多金屬成礦關系。提出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帶可能在中三疊世末期碰撞閉合,大興安嶺北段早中生代期間(250~160Ma)的構造、岩漿與成礦作用主要受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的影響,自160Ma左右才轉為太平洋構造體系。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構造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並在不同的構造演化階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金屬礦床。即①250~225Ma(T1+2):興蒙造山後伸展,蒙古—鄂霍次克洋活動陸緣階段(代表性礦床如八大關斑岩型銅鉬礦);②225~190Ma (T3-J1):蒙古—鄂霍次克洋陸內俯沖,陸陸碰撞階段(代表性礦床如太平川斑岩型鉬礦、沙麥鎢礦);③190~175Ma(J2+3):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晚造山階段(代表性礦床如烏奴格吐山斑岩型銅礦,紅花爾基鎢礦,三礦溝矽卡岩型銅礦);④175~160Ma(J3):碰撞造山後伸展跨塌階段;⑤160~125Ma(J3-K1):造山後伸展垮塌與太平洋構造域陸緣岩漿作用聯合作用階段(斑岩型、矽卡岩型、熱液型鉬鉛鋅金銀多金屬礦成礦作用時期,如岔路口斑岩型鉬礦,二道河矽卡岩型鉛鋅礦、甲烏拉熱液脈型鉛鋅銀礦)。

瓊河壩覆蓋區實現找礦突破的第一孔(ZK01孔)

東准瓊河壩覆蓋區隱伏礦預測與找礦取得重要突破。開展了隱伏礦靶區優選和示範評價研究,識別並提出覆蓋區隱伏礦地球物理異常關鍵標志,在東准瓊河壩覆蓋區發現多處異常。採用研究項目確定找礦靶區,基金預查項目適時跟進的策略,對拉伊克勒克靶區進行了驗證,在厚覆蓋區成功發現了斑岩—矽卡岩銅礦,僅在局部勘查已獲得資源量(333+3341):鐵礦石量為245.4萬噸(平均品位50.4%);銅金屬量12.1萬噸,其中富銅礦4.4萬噸(平均品位2.35%),通過綜合資料分析,該礦成為大型銅礦的前景十分明朗,為東准地區找礦突破打開了新局面。

大瑤山地區與加里東期花崗閃長斑岩有關的鎢鉬銅成礦作用。提出大瑤山地區存在加里東期與花崗閃長(斑)岩有關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脈型鎢鉬銅成礦系列,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是今後大瑤山地區找礦的主攻方向之一。在此基礎上,提出古龍—倒水—夏郢和大黎斷裂帶兩個找礦遠景區,並在已知社垌大型礦床外圍新發現了3個斑岩型—矽卡岩—石英脈型鎢鉬銅鉍礦床,在成礦理論創新指導礦產勘查工作方面作出了新的成績。

廣西大瑤山地區主要礦床時空分布圖

石英大脈型礦體

㈥ 湖南國土資源信息中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礦產研究所哪個好,都不給編制

很難說,關鍵看職位,如果搞技術的話,個人認為還是去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礦產研究所,如果是行政等,那就去湖南國土資源信息中心,另外還要考慮離家的遠近、親戚或其它關系

㈦ 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什麼關系

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國土資源部的,屬部管局了,中國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應該沒有這個機構。各地方省里設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地方地質調查院,或歸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或歸國土資源廳

㈧ 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全稱是什麼

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包括1個部(國土資源部)、3個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局)、6個方面工作(土地管理、礦產勘查開發管理、地質找礦、地質災害防治、海洋工作、測繪工作)。所以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隸屬於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為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一個職能。好像但也有例外,在江西(呵呵,我就是江西的哦)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與贛州市國土資源局是並列同級別的,因為目前兩個單位沒有合並。

㈨ 中國地質礦產勘探局:我家山上發現大量黃黃鐵礦,底下是否存在金礦石礦產礦山長300寬150.

貌似跟金礦的關系不太密切,金礦一般都伴生黃鐵礦或者磁黃鐵礦,不過二者太多反而不容易有金礦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