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國地質大學貼吧
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怎麼樣
要一個比較好的,他和北京這個地質大學是一樣的,應該來說是有利於我們的發展,應該是非常好的,這種學校是可以滿足我們的相關的要求的
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的回顧與展望
雖然我不算老貨,但是在貼吧的時間也說短不短了,從前的排骨小學弟也漸漸成為了學長。專老地大吧、屬南吧會永遠存在我們的心裡,眾多吧友對老吧都有著難以忘懷的感情,雖然現在貼吧環境已變,很多老貨都不在了。。。曾經,有那麼一個地方,寄託著我們的情感,我們曾在那裡歡樂過,悲傷過。。。每每想到這里,說不出的滋味湧上心頭。很多時候,我們懷念的或許只是一種感覺。但是地大吧終究是要向前發展的,衷心祝願新地大吧越做越好,線下活動越來越多,能夠繼承老吧友的遺志。除了吧聚等活動外,還可以舉辦更多的線上活動,依然繼承老吧的優良傳統。
Ⅲ 武漢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那個好
大學和專業哪個更重要,個人認為還是大學更更要點,大學會跟著你一輩子,以回後人們時常會問你答哪個學校畢業的,至於專業只要不是很坑爹,都是可以接受的,即便是牛校的坑爹專業把你錄取了大學還是有機會轉專業的。武漢大學時985 ,地大隻是211,誰厲害就不用說了,地大其實地學及其服務的相關工程類 專業最強,你要是去地大學地學,放棄 武大倒是講的通,跑地大學環境專業就有點不值了。
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好不好
非常好
地質學科名校
東鄰華中科技大學
南靠武漢魯巷光谷
西靠東湖
學校氛圍也很好
畢竟附近學校
華科是一流的學府
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的前世今生
由於老地大吧被封,南望山吧由可可怪在2009年向網路申請並成立。南望山吧繼承了老吧的功能,成為了一個自由開放的網上交流平台,成為了老地大吧的替代吧,會員數也是在這一時間內得到激增。雖然可可怪、西區小樹林、格子、江城三月等著名老吧友入住南望山吧,但很遺憾的是,南望山吧還是失去了很多老地大吧的吧友。創建伊始,知道南吧的人很少。但經過眾吧友的努力,大量宣傳,終於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南望山吧,並加入到了這個集體之中。吧聚也是在這一段時間內大量發展起來,喝奶茶、三國殺、狼人等吧聚主要活動逐漸興盛,午夜感情貼也成為了一項優良傳統,直播貼也更多了。在歷代吧主的不懈努力之下,南吧終於越辦越好,成為了比侏羅紀更為知名的網上交流平台。網路貼吧也在此期間改版,由會員制改為等級頭銜制,雖然水貨增加了不少,但是南望山的知名度也大幅提高,更加適合新人融入。在吧友的組織下,足球賽、華師聯誼等大型活動也成功得以舉辦,南望山吧吧友與武漢其他高校吧友聯系也愈加緊密。
終於,南望山吧也要離我們而去,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關於搬入貼吧的名字是中國地質大學吧還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曾經展開過激烈的爭論。可是,最終還是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再也回不到從前的老中國地質大學吧了。成立之初,貼吧面臨嚴峻的重建工作,精品被取消,需要恢復,現在精品數較以前的南吧也少了好多。老吧刊也只能去精品貼里翻,新貼吧成立後不久便發布了新吧刊南望山吧——2009.12.30—2012.7.6。新地大吧繼承了南望山吧的會員,截止至2012年10月,會員已接近一萬五千。地大吧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吧聚熱情不減當年。每天吧內都有眾多吧友進行信息交流和感情直播。新地大吧也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發展。
Ⅵ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教授
作為馬院同學,來回答一下我接觸過的地大優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個門類的文科老師基本集中在馬院哦~)
嚴世雄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倫理學,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造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師非常的和善,對同學總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麼問題或者說疑惑,嚴老師總是鼓勵學生勇於和他交流。他還提倡學生要敢於質疑、勤於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進步。可以說,他手下的學生總是能從他那兒獲益良多。
Ⅶ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全國排名
樓上說的39是把武漢和北京的加起來算作一所學校排的。但現在北京和武漢已經基本上分開了。單說武漢地大的話,這幾年60-70之間吧,綜合實力。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與地質相關的專業是其他學校很難望其項背的。
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吧的友情貼吧
華中師范大學吧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吧
武漢工程大學吧
中國礦業大學吧
華中科技大學吧
Ⅸ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好嗎
是個很好的學校
Ⅹ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211里算什麼水平值得報考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里算上游水平,值得報考,特別是地質專業全國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
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湖北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1人(長期項目8人、青年項目3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講座教授16人,楚天學子44人)。
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