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岩溶工程地質

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岩溶工程地質

發布時間: 2021-02-01 14:46:45

『壹』 初步設計階段的第一期工程地質勘察工作

1954年2月馮景蘭、姜達權、錢學溥等隨中蘇專家查勘團,查勘了三門峽河段。

同年5~12月,由地質部工程地質管理處鄧林、姜達權、閻錫嶼等組成的黃河中下游隊和電力工業部水電總局張鑒新等(包括水電豐滿鑽探機組)組成的鑽探隊共同對三門峽壩址進行了初步設計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和初步鑽探工作,這一次的勘探任務是在黃河水利規劃委員會所組成的黃河查勘團到三門峽查勘後,初步決定了三門峽可能選為黃河中下游第一期開發工程。之後,由蘇聯地質專家奧加林布置了不同比例尺的地質測繪以及鑽孔、試坑、探槽、土鑽等勘探工作。其主要內容如下:

(1)水庫區進行了比例尺1:50000(精度為1:100000)的綜合性工程地質測繪,工作面積為7800km2(包括涑水盆地);

(2)在黃河及渭河兩岸測繪了20個黃土坍岸剖面;

(3)在壩址區分別進行了比例尺1:10000,與1:2000的地質測繪工作;

(4)同時對壩址進行了勘探工作,計鑽孔30個、探槽4個、試坑3個(詳見圖4);(5)對建築材料產地亦進行了地質調查工作,並對5個產地進行了少量的勘探與試驗工作;

(6)工作完成後提交了文字報告及各種平面圖、剖面圖與柱狀圖。

通過上述勘探工作,對三門峽壩址區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做了進一步的闡述,給1954年以後的勘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搜集的資料成為三門峽初步設計的重要依據。但是由於勘探時的技術經濟調查報告還沒有編出,勘探和設計未能銜接。此外,當時工作中還沒有統一的規程和規范,所提供的資料,還不能完全滿足初步設計的要求。

同年,鐵道部第三設計院在庫區隴海鐵路的大營至零口間,作了水庫坍岸和黃土濕陷預測等工程地質工作。

在這期間,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961隊在庫區的渭河南北兩岸進行了1:20萬比例尺的綜合性水文地質測繪。

在1954年到1957年間,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劉東生等及北京地質勘探學院普地教研室杜恆儉等,對潼關到三門峽地區第四紀地質與地貌進行了研究,並提交了部分地區的文字報告與全區比例尺1:200000的第四紀地質圖與地貌圖。

1955年3月,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岑嘉法、董志良、藍朝玉等,對會興鎮到三門峽地區鐵路專用線進行了路線的草測與初測工作,並提交相應的文字報告與線路地質圖。

1955~1956年為配合三門峽工程建設,地質部同黃河水利委員會共同組建的「941隊」對伊、洛、沁三河進行了技術經濟報告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在選定的第一期壩址(洛河的故縣、伊河的東灣)進行了初步設計階段的工程地質勘察,並提交了成果資料。

1955年6月,地質部從「941隊」抽調了陳祺江等6位同志,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對前人在三門峽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果資料進行了清理和核實,為新一輪工作做了認真的准備。

圖4 三門峽計劃壩址初步勘探工程示意圖

『貳』 岩溶區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有三類:滲漏問題;地基穩定性問題;地下洞室穩定和突然涌水、涌泥問題.

『叄』 岩溶地區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什麼

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有三類:滲漏問題;地基穩定性問題;地下洞室穩定和突然涌專水、涌泥問題。
研究屬意義:岩溶地區有許多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如地下蘊藏豐富的喀斯特水資源;地下洞穴中富集石油、天然氣、砂礦及礦泉資源;各種奇特的地貌現象常是很好的旅遊資源;喀斯特洞穴曾是人類祖先的棲居地,蘊藏著寶貴的考古資源。但是,岩溶也帶來許多問題,如喀斯特山區耕地少、地表水少,窪地易積水成災;采礦、地下開挖工程會遇到喀斯特涌水;地面工程建設中會遇到工程地基的地面塌陷、水庫漏水和喀斯特氣爆水庫地震、壩基溶蝕引起潰壩等,這對工農業建設是不利因素。總之,對岩溶地區工程地質研究有利於人們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盡量保證工程安全等。

『肆』 鐵道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勘察設計院分別在什麼地方

第一 在西安 第二 在成都 第三 在天津 第四 在武漢

『伍』 岩溶塌陷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狀態

岩溶塌陷發育的廣泛性與危害性,已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召開了多次與塌陷有關的國際會議,使世界各國的研究者有機會交流和商討解決這一地質災害問題的經驗與方法。我國曾在桂林舉辦了首屆「地面塌陷及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與防治」學術討論會。岩溶災害問題也隨之越來越受到重視。長期以來,許多學者就岩溶塌陷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2.2.1 項目與專著

20世紀80年代,岩溶地質研究所先後開展了「中國南方岩溶塌陷研究」、「長江流域岩溶塌陷研究」和「中國北方岩溶塌陷研究(「中國北方岩溶地下水資源及大水礦區岩溶水預測、利用和管理研究」子課題)」等項目。這是我國首次開展岩溶塌陷專門研究。在這些研究中,康彥仁等(1990)所著《中國南方岩溶塌陷》一書較全面地論述了岩溶塌陷的類型及成因機制,作為研究岩溶塌陷的經典,長期被人們引用。但此書在振動波的傳播規律及鐵路塌陷區土層的安全厚度等方面沒有深入地研究,對於人類活動引起的水位受迫下降所產生的力學效應的論述只針對基岩以上進行。80年代後期,鐵道部第二勘察設計院開展了「鐵路沿線岩溶塌陷及防治」項目的研究工作,對貴昆線小哨—秧田沖段、分宜車站、泰安車站等50餘處岩溶塌陷嚴重發育區進行了全面勘察、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鐵道部第二勘察設計院(1984)所著的《岩溶工程地質》一書以大量的實際資料,針對鐵路遇到的岩溶洞穴的靜力穩定問題進行論述,在鐵道建設方面做出了貢獻。陳國亮(1994)以岩溶塌陷模型試驗為基礎,在其《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與防治》一書中,對岩溶塌陷成因作了較為全面的闡述。2005年,賀可強等出版了《中國北方岩溶塌陷》,可算是目前較新的岩溶塌陷方面的著作。

通過這些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國岩溶塌陷的現狀和宏觀分布規律,確定了我國岩溶塌陷基本類型,提出了我國岩溶塌陷的基本分類方案,指出岩溶塌陷發育的多機制特性,並對我國岩溶塌陷危險性進行了宏觀區劃,編輯出版了1:600萬《中國岩溶塌陷分布圖》(雷明堂等,1998)。

1.2.2.2 岩溶塌陷試驗研究

20世紀90年代初,岩溶地質研究所在地質行業基金的資助下,建成了大型岩溶塌陷物理模型試驗室。通過模型試驗,可以再現岩溶塌陷發育的全過程,解決不同類型岩溶塌陷發育的機理、塌陷發育與主要影響因素的關系,以及岩溶塌陷發育的臨界條件等問題。在1993~1997年間,先後完成了武漢、唐山、湘潭、玉林、銅陵、桂林等6城市的岩溶塌陷試驗工作,為這些地區岩溶塌陷綜合治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此方面,陳國亮、雷明堂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

1.2.2.3 岩溶塌陷的探測方法

20世紀90年代,在國家支持下,有關部門先後進行了100多項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與沉降、地裂縫等重大地質災害的專門勘察工作。在岩溶塌陷的探測方法上,包括電阻率法、地震淺層折射波法、地質雷達(GPR)和電磁波、聲波透視(CT)等技術在內的綜合物探方法,在地礦部門組織實施的武漢、唐山、湘潭、玉林、桂林、深圳等城市的岩溶塌陷防治勘察及鐵道部門組織的貴昆、南昆線鐵路岩溶段岩溶塌陷試驗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國亮,1994;雷明堂等,1998;羅元華等,1998)。

1.2.2.4 岩溶塌陷預測

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的應用,使得岩溶塌陷危險性預測評價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國內先後有雷明堂、石建省、王洪濤、茹錦文等運用GIS的數據管理、分析處理和建模技術,對潛在塌陷危險性進行預測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外雖未見有直接運用GIS進行岩溶塌陷預測工作的報道,但在其他類型地質災害的預測方面已有較多研究實例(Tian,K.,1988;Xiang S.et al.,1988)。這些預測方法均局限於對潛在塌陷的危險性分區的研究上,未能令人滿意地解決塌陷時間和空間的預測預報問題(雷明堂等,1998)。張發旺等(1996)用灰色統計方法對岩溶塌陷的預測進行了研究。

1.2.2.5 岩溶塌陷地質災害信息管理

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在有岩溶塌陷問題的幾個州相繼建立了岩溶塌陷資料庫,大大提高了岩溶塌陷資料的利用率。國內這方面工作起步較晚,而且主要以Map Info桌面地圖信息系統為平台開發進行。如在環境地質所完成的「東南亞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中,岩溶塌陷作為一種災害類型被列入其中;1997年,在桂林市建設規劃局資助下,岩溶地質所塌陷組以Map Info為平台開發了「桂林岩溶塌陷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了相應的資料庫和圖庫,為桂林岩溶塌陷防治、塌陷搶險以及城市規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雷明堂等,1997、1998)。

1.2.2.6 岩溶塌陷監測預報

我國基本上沒有開展這方面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岩溶塌陷的產生在時間上具突發性,在空間上具隱蔽性,因此,普遍認為難以採用地面監測手段對塌陷進行監測和時空預測預報。國外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人嘗試過運用地質雷達進行潛在塌陷的監測工作。但由於地質雷達設備昂貴,探測成本較高,在深部岩溶的監測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1.2.2.7 岩溶塌陷的防治

綜合防治技術已提到議事日程。人們普遍認為,要從根本上減輕岩溶塌陷災害的發生,必須採取地下水優化開采與工程處理措施相結合這一「標本兼治」的方法。在工程處理上,鑽孔注漿技術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已被各地普遍採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