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楚雄州地質災害

楚雄州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1-31 11:47:59

㈠ 楚雄州2015年11月9日地震震中心在什麼地方

11月9日20時抄28分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發生3.8級地震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2015年11月9日20時28分,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北緯25.5度,東經101.9度)發生3.8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

地震震中心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羊街鎮西南方向約2公里。

㈡ 有誰知道上次地震,雲南楚雄州南華縣有沒有被地震受到影響

基本沒有

㈢ 楚雄州2012年2月3日地震

呵呵我也對地震信息比較關注,這個官網上的信息數據:
基本信息

發震時刻專:2012年02月03日 09:33:16

緯度:屬25.3°

經度:101.5°

深度:13 千米

震級:3.0

參考位置: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

㈣ 雲南楚雄州祿豐縣發生4.1級地震

07月02日14時34分在雲南楚雄州祿豐縣(北緯25.12度,東經101.71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截止到2013年,祿豐縣總面積為3536平方千米,國內生產總值為128億元,總人口為42.7萬人。祿豐縣境內有"世界恐龍谷"、黑井古鎮、五台山等旅遊景點。

該地今日14時34分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目前損失情況暫不清楚。

㈤ 楚雄到底是州還是市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楚雄州是地級,楚雄市是縣級市;

㈥ 楚雄州昨晚上那裡地震了

沒有.永善.3.2級:23:12分

㈦ 楚雄州11.02特大自然災害!

不同的自然災害有不同的防治方法,總的來說有開展災害預警系統的研究,提高災害預測預報能力,重視環境影響和生物抗逆性的同步研究等。

㈧ 楚雄地震 楚雄經常發生地震嗎

聽說楚雄州的大姚縣位於地震帶上。在楚雄市地震的比較少。都是發生在各縣的比較多。特別是靠近大姚縣的周邊幾個縣。

㈨ 雲南楚雄乾旱背後的真想,另人深思!!!!

首先,你這東西發這里不合適,這里提問題,別人幫助你解決問題的地方。
其次,你所謂要政府查實的是什麼事情?你想表達的是不是你覺得有人干壞事,把本來應該下在你家那裡的雨下到別處去了?
………………要解決乾旱、洪水、地質災害等問題,少砍點樹,少燒點荒,保持和恢復植被才是最根本的。
不知道我這么說你明白了沒有?
我覺得你分析的不是很對!你應該上訪才對!

回答者: lichao99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覺得這個問題發出來讓大家了解一下是非常好的,這其中包括了氣象問題,行政管理等等問題,難道在「網路知道」不能提這些問題?
正因為不明白才上網問,不要得不得就把人推向上訪一條路,誰都知道那幾乎不是條人走的路。

關於人工影響天氣這點,lichao9988說的有道理,這個工作由政府部門統一考慮安排,但有一點,如果政府也很擔心烤煙呢?要知道,烤煙經濟是當地的支柱經濟,如果支柱經濟受到影響,即使保險公司不急當地政府也會急的。據我所知,打防雹彈(就是樓主所說的什麼散雨彈),是在去年年中些的事情,也就是乾旱還沒有真正形成時,也許當時沒人想到後面會有那麼大的乾旱。結果,夏秋少雨,最後就是求雨也沒了。保了一樣。丟了一樣。

對於說是為保航空影響錯失時機,俺就不太同意了。聽起來這句話沒錯,但問題是對航空影響那麼大嗎?想雲南全省乾旱時,那是只要見有雲、有些些可能降雨的條件,那個降雨彈打的,四處齊發啊,就昆明周邊來說,一次就打了兩百餘顆,催下幾滴雨來,昆明的上空應該比楚雄上空更忙碌吧。

誰都知道種樹是根本,但這是個長期的過程,農民的生活可等不了那麼久。

就像樓主所說的,問題既然提出來了,各地的政府都有網路輿情監控,如果真是負責任的政府官員,就會當回事去查,而不是堵上你的嘴或是置之不理。接著發吧,希望能引起有責任官員的注意。

㈩ 雲南有哪些自然災害和資源優勢

自然災害:東方網6月6日消息:昆明四日公布的二00二年《雲南省環境狀況公報》說,去年,該省相繼發生了冬春乾旱、倒春寒、初夏乾旱、洪澇、大風冰雹、雷擊、夏季低溫冷害、秋季連陰雨等多種氣象災害,與氣象因素密切相關的森林火災、農作物病蟲害、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重大山地災害亦明顯偏多,受災面積廣、災情嚴重,經濟損失巨大、人員傷亡慘重。

公報說,在氣象災害方面,去年雲南全省出現大風災害五十五縣(次),冰雹一百三十八縣(次);農作物受災面積四十六萬四千公頃、成災二十八萬六千公頃,絕收六萬公頃,民房倒塌五千零九十四間,因災死亡四十八人,直接經濟損失十二億二千萬元人民幣。

七至八月,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與南方暖濕氣流共同影響,全省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陰雨天氣,低溫寡照明顯,水稻受災面積達九萬一千五百公頃,成災面積五萬五千八百公頃,直接經濟損失一億三千萬元人民幣。

在洪澇災害方面,該省共有一百一十七個縣(市、區),一千三百零八個鄉(鎮),八百七十四萬人受災,十三個城市受淹,房屋倒塌五萬七千七百萬間,因災死亡三百五十一人,其中因洪水災害死亡九十二人。農作物受災四十四萬八千公頃,成災二十五萬九千公頃,絕收九萬二千三百公頃,減收糧食四十九萬五千八百噸。洪澇災害共造成全省直接經濟損失三十四億九千八百萬元,損失總體小於二00一年。

在乾旱災害方面,該省出現嚴重的冬春連旱,入汛後,局部地區還出現了嚴重的夏旱、插花旱。農作物受害面積達七十一萬六千一百公頃,因旱造成二百零二萬人和一百四十六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損失糧食七十一萬噸,經濟作物損失十六億三千九百元。

在地質災害方面,該省共發生地質災害四千一百五十起,其中滑坡三千零七十九起、泥石流八百三十六起、崩塌一百二十八起、地面塌陷一百零七起。共造成二百三十四人死亡和失蹤,四百一十八人受傷,毀壞農田九千二百五十公頃,交通、通訊、房屋和水利設施破壞嚴重,直接經濟損失十二億二千三百萬億元,屬地質災害重災年份。受災嚴重的地、州、市有怒江、迪慶、昭通、保山、楚雄、玉溪、臨滄和紅河。

昭通市鹽津縣、玉溪市新平縣和楚雄州武定縣等地相繼發生罕見的泥石流和山體大面積滑坡等自然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統計,全省受災人口2376萬人,其中1.5萬人無家可歸,2.2萬多人需緊急轉移
你去的地方應該不會
不過我的路可能會
因為我去的時候就不大好走
現在估計已經封路了

資源優勢:記者從近日召開的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研討會上了解到,雲南省正著力挖掘生物資源潛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加快全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步伐,力爭培育成為雲南省繼煙草、水電、礦產資源等5大支柱產業之後的又一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省財政廳負責人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是充分發揮雲南資源優勢,做大財政蛋糕,促進雲南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雲南省可用於發展生物質能源的原材料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生物質能源類農作物種植廣泛。針對雲南省生物多樣性、生物資源豐富的特點,省委、省政府按照國務院關於「早覺悟、早起步、早見效」的發展思路,在充分發揮全省資源優勢的前提下,從全省能源安全的角度合理規劃、合理布局,積極推進雲南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但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其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據統計,雲南省有高等植物17000多種,其中有利用價值的芳香油料植物種類達200多種,但尚無企業對其進行開發生產,生物質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雲南省現擁有普通乙醇生產企業420戶,2005年共生產酒精30萬噸,但產能不足,銷售渠道不暢通。此外,科研部門和企業尚未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科研成果未得到較好利用。

為積極推進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省財政廳已對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的潛力、現狀和困難進行了全面調查,形成專題報告報財政部,積極爭取中央支持。並計劃從省級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用於生物質能源的開發、研究和支持生物質能源企業的發展。

近期,省財政廳將組織有關人員赴安徽、廣西等在生物質能源發展方面具有較好經驗的省市進行調研,借鑒和學習外省的經驗和做法,在此基礎上制定有關政策措施。

目前,雲南省正立足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選擇建設條件好,積極性高,具有龍頭帶動性的企業做試點,在資金安排上對企業研發、產業化等環節給予重點扶持。鼓勵有專利技術的專家從實驗室「走出去」,與有關企業採取技術轉讓和入股等方式進行合作;鼓勵企業在充分做好項目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利用外部人才優勢,大膽「請進來」,實施科技成果的轉化,同時拓展產品銷售渠道,盡快實現生物質能源產業化。雲南省將力爭在產業布局上實現從普通種植向最佳種植區域轉變,從產品的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從產業的小規模向經濟規模轉變,從行政區劃向經濟區域轉變的「四個轉變」,積極促進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