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基礎實習實驗教程
1. 誰有四川大學 工程訓練課程 實習一 實驗指導書(一)的答案啊
額。。復印店裡都有。兩元一本。
2. 工程地質的實習報告怎麼寫才能的高分那
找份報告把實習內容套進去就可以了,再提出自己的看法見解就能得高分
3. 實習,實驗,實訓和實踐教學的區別是什麼
我覺得實習和實踐最大的區別是實習生在公司里一般接觸不到核心業務,基本上都是打雜的活,等你真正和單位簽約,進而實踐的時候,才能真正接觸到實質性的工作,不知道這個答案你滿不滿意!社會實踐一般是一個項目,有明確的方向,經常是一個調研課題,如新農村建設情況的社會實踐等。實踐報告要寫清楚該項實踐的意義、實踐前准備、實踐過程以及最後實踐結果。而實習報告需要寫你所在實習單位的簡介、實習時間段、實習過程中做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實習小結。這兩個還是不太一樣的。
一、實踐教學內容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學年論文等,也包括軍訓、創業活動以及納入教學計劃的社會調查、科技製作、學科競賽活動等。上述內容要形成科學合理的體系,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有重要作用。實踐教學是評估中的關鍵性指標。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還應注意學生素養的提高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全面實施實踐教學體系:一要以競賽帶動實踐教學,二要實踐教學與崗位技能培訓相結合,三要產學研合作,促實踐教學的發展,四要實踐教師隊伍的建設。
4. 區域地質調查實驗教程教學大綱
四年制本科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用
40學時,2學分
一、本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區域地質調查是適應區域地質填圖的改革與要求,全面培養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及其相關專業學生擴大地學知識面、提高專業素質、適應社會需求的一門綜合性、基礎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
其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全面了解區域地質填圖的基本方法、技術要求,掌握當前區域地質填圖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進展,將大學期間所學岩石學、礦物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遙感地質學、水文工程學、地球化學、環境學、災害學、計算機技術等基礎理論課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並與野外區域地質填圖和綜合調查實踐等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綜合分析、實踐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也是為高年級學生生產實踐和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奠定基礎的必修課。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1.對能力培養的要求
系統掌握區域地質填圖的方法、技術要求,提高學生思維、綜合分析、實踐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基本掌握當前區域地質填圖的目的任務、項目管理及質量管理要求,掌握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尤其是「3S」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在區域地質填圖中的應用,提高當代大學生使用新技術開展區域地質填圖和綜合調查的能力。
2.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1)三大岩類區區域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技術要求;
2)新方法、新技術(尤其是RS、GPS、GIS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在區域地質填圖和綜合調查中的應用;
3)區域地質填圖中礦產資源調查的方法與技術;
4)區域地質填圖的程序與主要過程、區域地質填圖設計書、區域地質調查(填圖)報告、區域地質圖說明書編寫的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地質圖編繪的主要方法與技術。
3.選修課程及基本要求
本課程具有重要的理論學習與方法實踐性,是高年級學生開展生產實踐、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不可缺少的課程,因此確定為必修課。
三、課程內容
1.教學基本內容
第一章 區域地質調查概述,區域地質調查基本概念、區域地質圖的比例尺及其精度;中國區域地質填圖工作的現狀;區域地質填圖的基本方法與技術、工作程序等;本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方法及有關要求。
第二章 沉積岩區區域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沉積岩的產出特點;沉積岩區多重地層單位的建立;現代地層學填圖理論與方法;沉積岩區的基本層序調查方法;沉積岩填圖單位建立實例。
第三章 花崗岩類區區域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花崗岩與廣義花崗岩類的概念;花崗岩類的產出與分布特點;花崗岩類的分類方案與填圖單位的建立;岩石譜系單位的填圖單位建立方法;花崗岩類的接觸關系和地質填圖界線;花崗岩類的地質填圖主要內容和要求;岩漿混合花崗岩類的區域地質填圖;花崗岩類區域地質填圖實例:①復式岩基的解體,②空間共生成因相關岩體的歸並。
第四章 火山岩區區域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火山岩的產出與分布特點;火山岩的雙重填圖單位建立;火山機構調查填圖方法;火山岩相調查與填圖方法;火山岩地質圖的圖面表達主要內容。
第五章 變質岩區區域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變質岩的主要類型與產出特點;當代變質岩區區域地質填圖的理論要點;變質岩的區域地質填圖單位與填圖方法。
第六章 第四紀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第四紀地層的基本概念及產出特點;第四紀地層單位及沉積類型;第四紀沉積物填圖方法。
第七章 蛇綠構造混雜岩帶及韌性剪切帶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蛇綠構造混雜岩帶的主要組成及填圖單位;蛇綠構造混雜岩帶填圖方法;韌性剪切帶的主要類型;韌性剪切帶的地質填圖理論與方法。
第八章 區域地質填圖中的礦產資源調查方法。區域地質填圖中礦產調查的目的與任務;區域地質填圖中礦產調查的方法與手段;區域地質填圖中的礦產調查重點;成礦模式與區域地質填圖;控礦因素與成礦規律研究。
第九章 區域地質填圖主要手段。剖面調查方法與技術、路線調查方法與技術、專門性調查方法與技術;區域地質圖編繪方法與技術。
第十章 遙感區域地質填圖方法。遙感區域地質填圖的目的與任務;遙感地質填圖的優點與特點;區域遙感地質填圖的主要方法與輔助填圖方法。
第十一章 數字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數字區域地質填圖系統的功能與特點;數字地質填圖PRB過程與方法。
2.課外作業
1)根據教學進度,對本課程重點內容安排數次課外作業;
2)地形圖國際分幅原理及實踐作業;
3)以田家莊地區為例,安排不同類別區地質填圖項目工作部署。
3.實驗課
1)沉積岩區、花崗岩類區、(陸相)火山岩區、變質岩區、造山帶區地質填圖讀圖實驗;
2)RS解譯系統上機觀摩學習;
3)MapGIS成圖過程、流程上機觀摩學習;
4)不同時代、不同比例尺模式地質圖參觀學習。
4.集中實驗安排
本專業建議不安排集中實驗,但安排系統大型作業一套,由學生系統復習與實踐。
四、使用大綱說明
1.學時分配表
區域地質調查實驗教程
續表
2.教學方法提示
1)課堂教學多以實例或國內外典型圖幅為例講述某一方法的有關要求;
2)「3S」學習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考核方式
1)課堂出勤、問答內容記錄、上機操作熟練程度各佔10%,共30%;
2)作業佔70%。
五、課程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李永軍等編著.2008.國土資源調查方法(第二版).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李永軍等編著.2008.國土資源調查方法實驗指導書.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3)魏家庸等編著.1991.沉積岩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4)高秉璋等編著.1991.花崗岩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5)房立民等編著.1991.變質岩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6)周維屏等編著.1992.1∶50000區域地質調查方法.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7)國土資源部宣傳中心.1998.國土資源知識讀本.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8)董國臣等著.1998.計算機輔助1∶5萬區調工作方法.北京:地質出版社.
9)李超嶺,於慶文著.2003.數字區域地質調查基本理論與技術方法.北京:地質出版社.
10)中國地質調查局.2003.二十世紀末中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新進展.北京:地質出版社.
11)李永軍主編.2014.區域地質調查導論.北京:地質出版社.
12)李永軍,楊高學,佟麗莉等編著.2014.區域地質調查實驗教程.北京:地質出版社.
執筆人:李永軍 梁積偉
5. 求工程地質勘察實習日誌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論文報告 2008-01-11 14:35 閱讀57 評論3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 實習概述實習目的:工程地質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實習實踐教學和課堂理論教學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質實習的目的在於通過實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一的能力。實習任務:在實習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實際操作和直接感觀的體會和認識,如通過對實物標本、模型、圖件等的觀察與分析,是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理論課上所學的知識,並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區域地質、地形地貌、地震、建築材料等資料後,學生通過野外的實地勘察,進一步了解場地的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質、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質現象等。實習時間:一周實習地點: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教學樓、實驗室,廣州番禺蓮花山 二、實習內容成果 (一)、時間: 10月22日 星期一 晴地點: 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教學樓內容: 實習動員,地質圖閱讀、工程勘察講座。今天是我們班工程實習的第一天,一開始老師給我們開了一個簡短的實習動員講座,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情緒。稍後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地質圖的閱讀分析,學習不同傾斜程度水平、傾斜、直立)地層、褶皺構造和斷層在地質圖上的特徵,通過老師的講解,讓我們可以大概地從地質圖上分析各類的地質現象。在講解工程地質勘察的時候,老師以《中山市三角鎮蟠龍村工業廠房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為例,詳細地為我們講解了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分析工程地質條件,如何制定工程地質勘探的布置,如何閱讀已有的勘察報告和完成自己的勘察報告。由於老師的詳細講解,我們班的同學們對此次的工程地質實習充滿了熱情,大家在剩餘的時間里積極到圖書館查找相關實習資料,以求能夠更加好地完成此次的工程地質實習,掌握實習任務所要求的,為我們以後的工作關於地質這一塊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二)、時間:: 10月23日 星期二 晴地點:大學城廣東工業大學教學樓、圖書館。內容:閱讀收集整理資料,觀看影像資料—不良地質現象。今天老師安排我們在課室觀看影象資料—不良地質現象,基本上不良地質現象都是地殼上部岩土體受內外力地質作用的影響而發生變化,而在21世紀這個人類社會高度發展的時代,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對地質的影響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老師的播放的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類的不良地質現象。通過影片的觀看讓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不良地質現象的成因、過程和結果,聆聽專家是如何勘察地質現象和如果制定防治措施,這樣的教學比光坐在教室里看課本形象易懂。(三)、時間: 10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地點: 廣州番禺蓮花山內容: 蓮花山礦岩、構造及地貌參觀。今天我們的安排是進行野外實習:蓮花山踏勘,礦岩、構造及地貌參觀。早上8:30在學校出發,由於包車有延誤,時間推遲了一下,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的心情。大約一個小時我們到達位於珠江口獅子洋畔,獅子洋西岸制高點的蓮花山。早在很久前我就聽說過這座名山,這次終於一睹其風采,出發前我在網上找了些蓮花山的介紹: 蓮花山佔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廣州市區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陸交通十分方便,是一個溶古代粗獷和現代秀美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廣東省風景名勝區。「蓮峰觀海」2002年被廣州市政府列為新世紀羊城八景之一。蓮花山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歷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歷史的見證者。番禺區內的歷史文化遺跡很多,其中蓮花山上的古跡最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擁有國內罕見的、具有2000多年歷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採石場遺址,有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省會華表」蓮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間建造的蓮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觀音立像。到達蓮花山映入眼簾的風景簡直讓人如痴如醉,從停車場向東南方向走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寶相庄嚴、慈顏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觀音寶像屹立在廣場中央。舉目瞻仰,湛藍的天空中一朵朵白雲飄浮天際,襯托著觀音菩薩好像騰雲駕霧,彩霞披身。觀音像高40.88米,用120噸青銅鑄成,外貼純金180兩,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觀音銅立像。觀音寶像面向東南,遙望浩瀚的獅子洋,「望海觀音」因而得名。再繼續向前走,走過約一百米由花崗岩鋪設成的台階,花崗岩:深成侵入岩。多呈灰白色、灰色、肉紅色;礦物成分以石英和正長石為主,全晶質等粒結構,塊狀構造。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路向飛鷹古道走去,古道是建在峭壁上的人工開鑿的隧道。古隧道的岩層是由紅色砂岩組成的,是典型的沉積岩,它形成於白堊紀上統時代。這些紅砂岩層狀構造,層理明顯,用小鐵錘可以敲出一塊岩石標本。由於它的分布很廣,易於加工開采,多數強度較高,耐風化,是工程上廣泛採用的建築石料。繼續前進可以見到由四塊相連的大岩石組成,兩側聳起的兩塊片岩如同飛鷹的兩翼,後部高聳的片岩如同飛鷹的翹起的尾巴,平鋪向外延伸的岩石如同飛鷹的頭部和嘴巴,岩石組的形狀如一隻遨遊天空的飛鷹,神威懍懍的飛鷹岩!再往回走就可以看見獅子岩。獅子岩位於蓮花山的東麓,一石酷似雄獅,盤踞山崖,面向東方,狀似向著珠江口吼叫,所以蓮花山也被稱「獅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稱為獅子洋。據考古學家分析,蓮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個小島,千萬年過去,滄海桑田,海水退去,陸地抬升,蓮花山成為陸地的丘陵,海底也變成了陸地。獅子石原來是小島邊上的一座岩石,千萬年來受海浪和海風的不斷拍擊、侵蝕、風化而成今天的形狀。它像蓮花山的忠實守護者,日夜守護著蓮花山。它也是蓮花山滄海桑田變化的最佳見證。獅子岩的岩層組成也是蓮花山典型的沉積岩中的砂岩和礫岩。 在獅子石後面有一個人工開鑿出來的岩洞叫作觀音岩,經人工開鑿後呈現水平層理。再往前走我們一路經過了八仙岩、浴仙池、劍門、百福圖、燕子岩、南天門、神仙橋。值得一提的是燕子岩。燕子岩是古採石場的精華所在。區內峭壁嵯峨,巨石橫空,或形成一線鳥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偉壯觀,氣勢巍然。從崖下向上仰望,只見四面崖壁連環對峙,奇峰突屹,廣闊的天空被縮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搖搖欲墜,令人驚心動魂,神搖目眩。在燕子岩景區,細聽岩上滴水聲,看著盤旋飛舞的燕子。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綠色的牆壁,每當春夏之交,花開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這里風景秀麗,山水相襯,成為許多電影、電視導演們首選的外景拍攝地。在蓮花山上你隨處都可以見到各類的花草樹木,有松樹、榕樹、菩提樹、熏衣草……全都是因為蓮花山是處於三角洲沖積地帶,在陸地上升的過程中,將海底肥沃的土地帶上,所以在山上能夠栽種各種類的花草樹木。也正是由於其地出珠江入海口,有充足的陽光和雨水,山腳的桑基魚塘也有很好的收益。此次野外實習—蓮花山之行,到此告一段落。這是一此很好的機會讓我們從煩喧的環境和沉重的學業中解放出來,融入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當然我們沒有忘記我們此行的目的,我們親臨野外環境,與山裡的岩石有了一個面對面的機會,讓我們能夠運用我們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去對一個沉積岩的礦物組成、結構構造進行分析。特別是蓮花山上最常見的棕紅色的砂岩,對它的層理、節理和工程地質性質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很多是在書本上所沒有的。由於蓮花山是一個古代的採石場遺跡,很多的岩層都經過了人工開鑿,破壞了原有的岩層地貌,會出現不良的地質現象,所以在開鑿的過程中注意防止不良地質現象的出現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四)、 時間: 10月25日 星期四 晴地點:廣工大地質實驗室內容:室內造岩礦物、岩石的認識,老師再次幫助重溫地質圖的閱讀,在給出的《中山市三角鎮蟠龍村工業廠房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的工程場地勘察數據,完成勘察報告的其它部分。 (五)、 時間: 10月26日 星期五 晴地點:學校內容:完成實習報告。 三、實習收獲、體會工程地質學的實習在於通過實習學習使學生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質問題。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對這門工程地質學的了解更深一層,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層理,結構構造,學會測量岩石的產狀。實習期間,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了解和認識了實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並且通過對已有地質圖閱讀及應用的講解,對以後更好地將地質學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工程建設中有很大的幫助。
6. 地質實訓實習心得
地質實訓心得:抄最關鍵是襲要寫出你針對於此次地質實訓你學到了什麼,認識到了什麼,還有就是關於你對於此次地質實訓的理解以及你掌握到的知識,最關鍵的還是從實際出發去進行總結,這樣就能結合你的專業知識說出你內心最真摯的心得感受。
7.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基本格式是什麼
第一部分.寫寫實習單位的狀況
第二部分.寫寫你實習的主要內容
第三部分.你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
第四部分.你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及建議
第五部分.總結一下你實習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