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學報版面費

工程地質學報版面費

發布時間: 2021-01-29 18:35:44

『壹』 工程地質學報的編委會

名譽主編:張咸恭
主編:王思敬
副主編:伍法權 黃潤秋殷躍平 胡瑞林 宋玉專環(專職)
編委:屬(按姓氏筆劃)
化建新 王思敬 王恩志 王 清 蘭恆星 孫進忠 馮夏庭 伍法權 李廣誠 李國敏 李天斌 李 曉 朱合華 劉大安 劉傳正 劉漢東 許再良 許 強 宋玉環 吳青柏 吳樹仁張 煒 張永雙 陳劍平 汪 稔 胡卸文 胡瑞林 尚彥軍 尚岳全 武 強 施 斌顧國榮 秦四清 聶德新 殷躍平 唐輝明 常 旭 崔 鵬 黃潤秋隋旺華閻長虹 韓文峰 彭建兵 戴福初名譽編委:張倬元 孫廣忠 黃鼎成 陳德基 顧寶和 肖樹芳 李毓瑞羅國煜 張蘇民 楊志法
海外名譽編委:H.Brian 趙 堅(J.Zhao) 李焯芬(C.F.Lee)
海外通信編委:盛祝平(Zh.P. Sheng) 岳中琦(Z.Q.Yue) 王功輝(G.H.Wang)
中文編輯:宋玉環 劉 英
英文編輯:岳中琦 盛祝平

『貳』 工程地質學報是ei嗎

是中文核心期刊,但是還不是EI期刊。

『叄』 工程地質學報的投稿須知

1、《工程地抄質學報》雜志社要求襲來稿請註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電子郵箱、郵政編碼。來稿文章字數以6000-8000為宜,摘要字數控制在300-500字左右,英文摘要控制在300 words左右。關鍵詞3-5個。2、 圖/表格:圖最好為黑白色,表用三線表。圖內、表內漢字為六號宋體,數字、字母為六號新羅馬體。通欄圖、表寬不超過15cm,半欄圖、表不超過7.5cm。圖、表的中英文題目齊全,小五號字。坐標軸上的刻度線朝內。如:3、單位:有關記號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准,例如:sin-1應為arcsin, ctg應為cot, tg應為tan, ppm等表示法已要求停止使用;除特徵數外,變數應使用單個字母表示(或帶下標的單字母,否則由多個字母表示單個變數,易被誤解為多個變數相乘)。4、《工程地質學報》編輯部提示注釋主要用於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進一步的解釋或說明,文中以注號(例①、②)表示。5、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排列,並在文中相應處用上角標註明,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請勿引用。

『肆』 工程地質學報中文版被ei檢索么

不是

《工程地質學報》是我國工程地質學科綜合性的高級學術期刊。1993年批准創刊發行。現版為季刊,大16開本,權每期112頁,國內外公開發行。
《工程地質學報》辦刊宗旨是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工程地質科學的了理論、應用和技術的發展,使工程地質學科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工程地質學報》著重於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的結合。學報主要介紹當前規劃、設計和在建國家重點工程的工程地質和地質環境實例及其論證;討論理論進展和方法創新;討論在土木、水電、鐵路、公路及礦山建設、城鄉規劃、地質環境和災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業採掘等方面的新技術和經驗。適用於科研工作者、高校師生和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閱。

『伍』 工程地質學報審稿費不交論文可以被錄用嗎如果通知錄用了再與版面費一起交可以嗎

呵呵 這個刊物不交審稿費 還能出通知 不錯了 一般如果雜志社要求審稿費的話 不交文內章是不給審核的容 你是直接通過雜志社投稿呢 還是聯系的代理呢 如果安全性方面的問題都不存在了 就跟雜志社的流程走吧 畢竟雜志社有雜志社的規章流程 不可能因為某個人改變 安全性方面確認好 畢竟現在網上詐騙的比較多 需要謹慎。

『陸』 《工程地質學報》投稿系統作者中心中顯示文章錄用可刊,但沒通知交版面費,也不給錄用通知。

你可以主動在網上聯系他們,或者打電話聯系他的負責人,這樣應該會有結果。

『柒』 工程地質學報增刊都這么難發嗎

好像沒那麼誇張吧?你說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增刊比較難發我還相信?只能說專你水平還沒能上升到屬一定程度,還是好好練練內功吧。記得當時第一次發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正刊(建築水利行業排名第一,EI核心收錄期刊,正刊增刊100%EI收錄)也是很痛苦,但是第二次發的時候就要簡單得多了。發文章關鍵看你有沒有好的idea,還有就是你自己的論文寫作水平了。多寫幾篇好點的論文,循序漸進,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我相信你能成功的!

『捌』 請問各位大神,工程地質學報增刊怎麼樣,算核心嗎,是不是比普通期刊還次

增刊 ,從來沒有核心之說,增刊 的確是連 最最普通的省級期刊都不如的!!

『玖』 劉春平的詳情

1999-2000年在中科院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做高級訪問學者。2004-2005在英國Cranfield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曾任湖南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受聘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碩士點領銜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現為防災科技學院副院長、教授,《防災科技學院學報》主編、《工程勘察》編委,受聘湖南師范大學和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多地下水資源利用與保護、多孔介質流體動力學、地震地下流體等方面教學研究。曾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及教育部高級訪問學者基金等多項課題研究;在國內主流刊物《水利學報》、《土壤學報》、《工程地質學報》、《水土保持學報》和英文刊物《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Soil Science》、《Pedosphere》等發表論文60多篇;在國家核心期刊《工程勘察》上發表「地下水系統規劃與管理」學術講座4講(1995);出版專著《地下水系統規劃與管理優化模型》(中南大學出版社,1995)和大學教材2部;主編全國高中實驗教材《環境保護》(2004);曾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南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以及中國地理學會、水利學會等多項獎勵。現參與科技部支撐項目、主持科技部行業專項。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於2013年2月1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防災科技學院副院長劉春平教授當選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拾』 工程地質學報的期刊簡介

《工程地質學報》是我國工程地質學科綜合性的高級學術期刊。1993年批准創刊發行回。現為雙月刊,大答16開本,每期112頁,國內外公開發行。《工程地質學報》辦刊宗旨是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工程地質科學的了理論、應用和技術的發展,使工程地質學科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工程地質學報》著重於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的結合。學報主要介紹當前規劃、設計和在建國家重點工程的工程地質和地質環境實例及其論證;討論理論進展和方法創新;討論在土木、水電、鐵路、公路及礦山建設、城鄉規劃、地質環境和災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業採掘等方面的新技術和經驗。適用於科研工作者、高校師生和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閱。《工程地質學報》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由中國科學院工程地質力學重點研究實驗室、協同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及國際工程地質學會中國國家小組編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前主席王思敬研究員任本刊主編。編輯委員會由國內外知名的工程地質學家和工程師構成 。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