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災害
Ⅰ 《自然地理》美國的自然災害厲害還是中國的自然災害厲害
人類目前的科技還干不過自然災害,即使是美國也沒用,每年美國山火,颶風海嘯洪水等,相對中國還更多。
Ⅱ 美國是個多自然災害的國家,暴風雪、龍卷風、地震、旱災等災害頻發。讀圖回答問題。(共10分)美國平均每
小題抄1: 氣象、氣候災害大平原襲(2分) 小題2: 甲位於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處在板塊的消亡邊界,地殼活躍易發生地震。(2分) 山脈縱列分布,有利於冷空氣南下;冬季寒潮南侵,使越冬作物受到凍害。(2分) 小題3:成因:海水溫度高,蒸發旺盛,大量的濕熱空氣膨脹變輕,急速上升,形成強大的氣旋行渦旋。(2分) 源地:乙地:熱帶大西洋洋面;我國:菲律賓以東洋面(熱帶西太平洋洋面)(2分) Ⅲ 一部美國片描述美國地震災難片 《2012》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
傑克遜·柯蒂斯(約翰·庫薩克飾)帶著孩子去黃石公園度假,卻發現曾有美好回憶的湖泊已經乾涸,而這個地區也成為了禁區。充滿疑惑的他在黃石附近的營地偶然認識了查理。查理告訴他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被人類掠奪性破壞,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統已經面臨崩潰,人類即將面臨空前的自然災害。查理說有些國家已經在聯合秘密研製並建造可以躲避這個災難的方舟。傑克遜以為他是個瘋子,就一笑而過走開了。 然而第二天,災難就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發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地獄。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爆發。傑克遜和眾多家庭一樣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對全球性自然災害不知何去何從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過的方舟和地圖,於是決定前往諾亞方舟基地尋找生存的機會。 在尋找和前往諾亞方舟基地的過程中,傑克遜一家經歷了生死考驗。最終他們終於到達方舟基地。然而已經製造完成的方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從世界各地聞訊涌來的受災人群。誰去誰留已然成為挑戰整個人類的道德抉擇。面對災難,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類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擇:「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機會!」最後人們終於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繁衍和發展的希望。 Ⅳ 一部美國地質災難片
《地心搶險記》或者《地心末日》 Ⅳ 美國地震災難片 <<後天>>(<<They Day After Tomorrow>>),本片描繪了溫室效應造成氣候異變,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紀的故事。丹尼斯·版奎德扮演研權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家霍爾教授,他根據觀察和研究史前氣候的規律,提出嚴重的溫室效應將造成氣溫劇降,地球將再次進入冰河時候的假設。結果,這個預言變成了現實,龍卷風、海嘯和暴風雪接踵而至,人類陷入了一場空前的末日浩劫。哈爾教授告訴美國總統向全球宣布北緯30度以南的居民從赤道附近撤離,以北的居民要做好保暖。與此同時,哈爾得知他的兒子山姆不顧危險居然一個人前往天災侵襲中的紐約營救女友,他也奮不顧身地前往冰雪覆蓋下的北方地區進行救援,在救援與被救的過程中,電影細膩地交織了父子之間的動人情感和大災難下人們所表達出來的真摯感情。 Ⅵ 美國和日本等國地質災害預警服務 目前,實現地質災害預警的國家和地區,一般具備如下條件: 1)模型方法方面:對降雨和地質災害的發生進行深入研究,獲得了地質災害預警的理論模型方法。 2)降雨監測和降雨預報方面:一是降雨預報數據,能夠實現區域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降雨預報;二是實時降雨監測數據,該數據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獲得: a)雨量計,通過在區域上埋設一定數量的雨量計,實時精確掌握點上的降雨情況,從而實現區域上實時降雨的獲得。通過安裝自動遙測雨量監測儀(截至1995年,在舊金山灣地區安裝了60台),當雨量每增加1mm時,通過電波自動傳送數據到任何可接收到信號的地方(要求有接收器、計算機、數據接收分析顯示的軟體)。 b)降雨雷達,通過多普勒雷達(通過降雨雲層上反射的雷達波)數據來進行降雨實時監測,該方法的難題在於,雷達回波值與地面上的降雨自動遙測值之間的關系確定上。原因有二:一是冰的反射能力遠遠大於水滴,因此溫度成為一個關鍵的因素,且雲中水滴的大小與溫度、高度都相關,同時,除了水滴外,粉塵、昆蟲、鳥等都能反射雷達的能量,都有回波;二是地面發散,即接近地面的雷達回波存在問題,特別是受到地形的影響。因此,將雷達回波值轉換到降雨強度難度較大,且不同地區轉換關系又不一樣。 3)預警系統:根據降雨引發災害的理論模型方法,實時進行分析預警。 4)預警信息發布平台:一般通過廣播電台或電視台,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 存在不足:理論模型方法需要更多的校驗;缺乏有關斜坡岩土體方面的實時監測。 1.4.1 美國 美國是最早開展區域泥石流災害預警的國家之一。 1.4.1.1 舊金山海灣地區 1985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和美國氣象服務中心(NWS)聯合在舊金山海灣地區正式建立了泥石流預警系統。該系統於1986年2月12~21日在舊金山海灣地區的一次特大暴雨災害中用於滑坡預報,並得到檢驗。由於技術復雜、機構變動和人員變動等方面原因,該預警系統在1995年被迫停止運行。 基於1982年1月3~5日在美國舊金山海灣地區發生的一次特大暴雨所引起的滑坡災害數據,這次特大暴雨持續了34h,降雨量616mm,引發了大量的滑坡,造成25人死亡和超過66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Mark&Newman通過對1982年1月的降雨情況分析得出,當前期雨量超過300~400mm,暴雨量超過250mm,即超過年平均降雨量的30%時,滑坡將大規模發生。該系統的基本原理是考慮了臨界降雨強度和持續時間,並且考慮地質條件、降雨的空間分布,以及地形條件。美國地質調查局和美國氣象服務中心在整個舊金山海灣地區共設計了45個自動降雨記錄點,當降雨每增加1mm時,降雨觀測點就通過自動方式將數據傳送到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接收中心和計算機系統。同時,為了監測降雨期間地下水壓力的變化,工作人員還設置了若干個孔隙水壓力計以觀測斜坡中地下水壓力變化。當降雨量和降雨強度將要超過臨界值時,提前進行滑坡災害的預報,以減少滑坡災害的損失和可能的人員傷亡。 舊金山海灣地區實時區域滑坡預警系統包括降雨與滑坡發生的經驗和分析關系式,實時雨量監測數據,國家氣象服務中心降雨預報以及滑坡易發區略圖。 1986年2月12~21日的滑坡災害預警首先由美國地質調查局決定,通過當地電台、電視台以及美國氣象服務中心的特別預報的方式來進行的。這次滑坡災害的預警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月14日的6h災害危險期;第二階段是17~19日之間的60h的災害危險期。由於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和地形條件的變化,這兩次預報主要是針對整個舊金山海灣地區,而不是某一個特定的滑坡災害地點。根據滑坡災害發生後的調查,10處滑坡災害點有目擊者能提供精確的時間,其中有8處滑坡所發生的時間與預警的時間段是完全一致的(圖1.17)。 圖1.17 累計降雨量、滑坡預警時間(水平線段)、滑坡發生時間空心三角為滑坡;實心三角為泥石流 進一步研究要點: a) 降雨—滑坡關系需精練,要考慮長期中等強度的降雨影響,使降雨與滑坡發生之間有更准確的模型,同時要針對滑坡的臨界值,而不僅僅是泥石流; b) 土體含水量和孔隙水壓力的測量方法要更精確、有效; c) 預警系統需要模式化和自動化,以便在暴雨期能夠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數據; d) 與滑坡有關的地形、水文和地質條件等內容,需進一步考慮,以使今後的預警更准確、有效。 作為第一個預警系統,從 4 個方面保證運行: a) 降雨方面: 國家氣象服務中心降雨預報( 未來 6h 預報) ,降雨實時連續監測( 多於 40個實時雨量計) ; b) 預警方法方面: Canon and Ellen( 1985) 的臨界降雨判據; c) 預警運行上: 美國地質調查局根據降雨預報和實時降雨監測,實時預警系統進行分析; d) 美國地質調查局和氣象服務中心共同確定預警,並向社會發布。 1.4.1.2 俄勒岡州 1997 年,美國的 Oregon 政府建立了泥石流預警系統。該系統,由林業部的氣象學家、地調系統( DOGAMI) 的地質學家、交通部( ODOT) 的工程師一起創建的。預警信息和建議通過 NOAA 天氣節目和 Law Enforcement Data System 進行廣播發布。DOGAMI 負責向媒體和相關地區提供關於泥石流的追加信息; ODOT 負責在更風險時段向機動車輛提供預警,包括在高泥石流風險路段安裝預警信號。 1.4.1.3 夏威夷州 1992 年建立了類似的 I-D 的預警模型,並進行了數次實時預報( Wilson 等,1992) 。 1.4.1.4 弗基尼亞州 2000 年建立了類似的 I-D 的預警模型,並進行了數次實時預報( Wieczoic 等,2000) 。 1.4.1.5 波多黎各島 1993 年,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島建立了與舊金山海灣類似的 I-D 的預警模型,並進行了數次實時預報( Larsen & Simon,1993) 。 1.4.2 日本福井縣 Onodera et al.( 1974) 通過研究發現,在日本,累計降雨量超過 150 ~ 200mm,或每小時降雨強度超過 20 ~30mm 時,大量滑坡將發生滑動。 日本在泥石流預警系統研製和開發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以發展具體一條或相鄰溝的小規模地區的泥石流預報系統為主,通過上游泥石流形成區降雨資料的統計分析,確定臨界雨量值和臨界雨量報警線,通過上游雨量實時數據採集、演算和比較判別,自動發出報警信號。 山田剛二等( 1977) 通過滑坡的位移和地下水壓力的監測,認為滑坡位移速率以及地下水壓力不僅與當天降雨量有關,而且還與以前的降雨量有關,所以用有效雨量來表示雨量,有效雨量可以從下式求得: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式中:Rc為有效雨量;R0為當天降雨量;Rn為日前降雨量;α為系數;n為經過的天數。通過對山陰干線小田—天儀之間403km,400km附近的滑坡研究發現,日有效降雨量、位移速率、地下水壓力隨時間而變化的曲線,位移速率v,Rc與地下水壓力(p)之間關系分別是二次曲線和直線: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目前,日本在福井縣開展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以點代面,根據區域地形、地貌和環境地質特徵以及災害可能發生的危險程度,在全縣范圍內布設了 66 個預警預報監測點,實現了定點、定時和災害程度的預警預報。同時通過該系統還可以了解過去某一時間的雨量情況和發布情況等內容。 1.4.3 巴 西 Guidicini and Iwasa( 1977) 通過對巴西 9 個地區滑坡記錄和降雨資料的分析,認為降雨量超過年平均降雨量的 8% ~17%,滑坡將滑動; 超過 20%,將發生災難性滑坡。 1996 年,里約熱內盧( Rio de Janeiro) 州建立了預警系統( Geo-Rio) 。由地質力學所設計並安裝了 30 台自動雨量計,向中心計算機( Geo-Rio) 發送數據。中心計算機接收數據,並發布預警。2001 年滑坡災害中,對里約熱內盧的部分地區發布了預警,但在向北 60 km 處的 Petropolis 損失慘重。由於火災,Geo-Rio 系統於 2002 年 11 月被迫停止。 Ⅶ 美國墨西哥哥倫比亞的西部多什麼地質災害 原因
這個句子有點歧義呵,是美國、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西部 還是美國、墨西哥以及哥倫比亞三國的內西部多地質災害呢容? Ⅷ 讀圖,完成下列要求下圖示意美國本土颶風、地震災害的空間分布。 (1)判斷甲、乙自然災害的種類並
Ⅸ 美國地震災難片有哪些 《2012》《末日崩塌》算算比較經典的兩部,《紐約大地震》《浩劫驚魂》《加州大地震》 Ⅹ 美國夏威夷州地震災情如何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地震信息網消息,美國夏威夷州北京時間5日6時32分發生6.9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19.61度,西經155.00度。 當地居民傑里邁亞·奧蘇納用無人駕駛飛機攝像頭捕捉到熔岩流在林間穿行、鋪出一路「火光地毯」的畫面。他告訴檀香山市KHON電視台,熔岩流不僅造成視覺沖擊,還發出驚人聲音,「好比把一堆石塊扔進烘乾機里,再開到最大功率。」 民防局5月1日即下令封閉火山口附近區域,禁止私營旅行社帶遊客前往,警告居民注意落石和森林火災等風險。3日下午,附近地面出現更多裂縫,高溫氣體和熔岩隨之噴出。美國地質勘探局下屬夏威夷火山監測站說,無法判斷這次噴發會延續多長時間。當時,地方政府下令強制疏散「莉拉妮地產」小區全部居民大約1700人,其他居民區大約1萬人可能受影響,可自願疏散。疏散人員可前往帕霍阿鎮體育館和周邊社區活動中心等安置點避險。 基拉韋火山大多數噴發並非「爆炸式」。從1983年1月開始,這座火山30多年來斷斷續續噴發數十次,熔岩流總計覆蓋大約125平方公裡面積。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