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學之父是誰

中國地質學之父是誰

發布時間: 2021-01-27 18:05:17

A. 誰是中國的石油之父

「中國石油之父」孫健初。

孫健初是第一個跨越祁連山的中國地質學家,探明並開發了玉門油礦,建成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是中國石油地質的奠基人。培養了中國第一批石油地質人才,對中國石油事業的籌劃亦有很多貢獻。因為中國第一個大型油田-玉門油田的發現者:孫健初。


(1)中國地質學之父是誰擴展閱讀:

1938年12月27日黃昏時分,孫健初等到達老君廟。他們在老君廟旁搭起蒙古包,開始了艱苦的勘測工作。他們每天都是白天在野外踏勘,晚上回到蒙古包里點上蠟燭繪圖計算。從石油河到干油泉、角塘溝、三橛灣、馬蓮泉、紅溝河壩,他們獲得的大量第一手資料,給資源委員會寫了報告,詳細述說玉門勘測的地質情況,並提出鑽井探油的具體計劃,定出鑽井井位。

1939年3月,經周恩來批准由陝甘寧邊區借來的第一部鑽機運抵老君廟,立即按孫健初所定井位鑽進。3月27日,挖方井導洞至23米處遇到石油。8月11日鑽至115.51米探得一個油層,孫健初為它定名K油層,每天可產油10噸。後來第2號井、3號井、4號井……相繼鑽到K油層。

1940年8月,從湘潭煤礦運來的鑽機到礦,決定加深4號井。11月2日開鑽,1941年4月21日凌晨3時鑽到439.17米發生強烈井噴,從而發現了玉門油田的主力油層L油層,證明玉門油田是一個儲量豐富、具有工業開采價值的油田。隨著情況的發展,孫健初對玉門油田的認識也在逐步加深。

1940年他寫成《修正甘肅玉門油田地質報告》,1941年1月再次修改。孫健初運用前人的知識積累,參照國內外有關資料,以玉門油田的地質為對象,開始探索石油生成、運移、儲集的規律。

1942—1944年孫健初在美國考察和進修,回國後,除主持玉門油田的地質勘探工作、繼續對祁連山北麓進行調查外,重點對青年地質人員進行培養,關心他們的成長。玉門油礦地質室有9名新來的大學生,孫健初幫助他們閱讀研討石油地質理論,結合實際遇到的問題,談自己在美國實習的體會。使這些青年人很快得到提高,出了不少成果。

B. 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誰

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應該是:一、丁文江;二、翁文灝;三、章鴻釗。
李四光對中國地質事業的貢獻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

C. 一篇介紹中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先生的英語作文

Li siguang (1889 October 26-1971 April 29),Mongolian,word,formerly known as LiZhong yu para-ammonium arch.Li siguang
In 1889 October 26,was born in huanggang city of hubei province (today TuanFeng huanggang county back a impoverished families LongShanZhen).Li siguang is world famous scientist,geologists,ecator and social activist,China's modern geosciences and geological work in one of the founders of and main leaders.He was studying in his father LiZhuoHou coached xue,at age 14 farewell parents,alone came to enter oneself for an examination of higher primary school hall wuchang.Fill in Chinese,he took the name column as age bar,wrote

D. 中國原油之父是誰

為蕭光琰。

蕭光琰為中國物理化學家;福建福州人;1942畢業於美國坡摩那大學化學系;1945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後任芝加哥大學研究員、美孚石油公司研究化學師;1951後任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石油研究所研究員。

建國後最早從事石油化學研究的科學家之一;在國內首次開展了頁岩油裂化催化劑氮中毒的基礎研究;開展金屬酸性催化劑雙重性的研究,為我國石油工業和催化科學的發展作出貢獻;在1968年的「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中被關押,在連續殘酷毆打後自殺身亡;3天後,他的妻子甄素輝和15歲的女兒蕭絡連一起自殺。

(4)中國地質學之父是誰擴展閱讀:

中國原油的相關情況:

1、我國石油需求量增長迅速,自1993年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年進口原油7000多萬噸,花費近200億美元,由於國際油價上漲多支付了數十億美元。

2、我國石油供求和價格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國內企業對恢復石油期貨交易的呼聲很高。其實我國在石油期貨領域已經有過成功的探索。

3、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貨交易。後來,原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繼推出石油期貨合約。

E. 中國地質學之父

一種說法是
A.W.葛利普(1870~1946)美國古生物學家,歷任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大學教授,有「中國地質學之父」之稱;另一種說法是李四光。

F. 中國鑽探之父,是誰

劉廣志。

劉廣志(1923.3.11-2014.11.19)探礦工程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新中國地質部內門探礦工程奠基人容,從事探礦工程58年,是我國涉足石油、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鑽探、掘進工程專家。白雲鄂博、銅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礦山,組織多工種綜合勘探,做出重要貢獻。

(6)中國地質學之父是誰擴展閱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經濟恢復時期,劉廣志在白雲鄂博、白銀廠、攀枝花、銅官山等大型礦區組織多工種綜合勘探工作,上技術課、抓管理、推廣快速鑽進規范等,鑽探水平迅速提高;

80年代,組織領導研究推廣受控定向鑽探高新技術,加速了中條山、銅官山等一大批重要礦區急需的深部後備資源的勘探,並將全方位受控定向鑽探高新技術用於水溶對接井采鹵;

80年代中期,由他倡議並擔任會議主席的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國際鑽探研討會,於1985年在中國無錫成功召開,17個國家23名外賓、約百名中國代表出席會議,這是聯合國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一次大型鑽探研討會,這是中國鑽探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鑽探邁出的歷史性的一步。

G. 中國海洋地質之父劉光鼎何時逝世

2018年8月7日下午18時,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劉光鼎院士於逝世。

1996年當選「863」「海洋探查與資源開發技術」專家組成員、2000年擔任「973」中「疊合盆地」與「邊緣海」兩個項目的專家。先後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中國科學院「竺可楨野外工作獎」、李四光科學榮譽獎、香港「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技術與進步特等獎等。

H. 誰是石油之父高爾基是哪國的人

第一個問題:誰是石油之父?
「中國石油之父」孫健初。另一說中國石油之父——黃汲清。

「中國石油之父」孫健初。是第一個跨越祁連山的中國地質學家,探明並開發了玉門油礦,建成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是中國石油地質的奠基人。培養了中國第一批石油地質人才,對中國石油事業的籌劃亦有很多貢獻。因為中國第一個大型油田-玉門油田的發現者:孫健初。

另一說中國石油之父——黃汲清。被譽為「一代宗師、地學泰斗」的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在新中國石油[0.00% 資金研報]系統有「中國石油之父」之稱,是發現大慶油田的功臣。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秘密檔案——大慶油田發現真相》指出,發現大慶油田的並非是被稱為「地質之光」的李四光,而是真正的「中國石油之父」黃汲清先生。黃汲清先生運用了他獨創的「大地構造理論」和「陸相生油論」,首先提出並堅持在東北松遼盆地進行勘探才最終發現的。

第二個問題:高爾基是哪國的人?
前蘇聯人,全名瑪克西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生於1868年3月16日,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活動家、詩人。

高爾基生於下諾夫哥羅德(曾名高爾基城)。1871年,高爾基3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寄居外祖父家。

1879年,高爾基11歲走向「人間」獨立謀生,曾當過學徒、搬運工、麵包工人等。

19世紀80年代,高爾基在喀山參加持民粹派觀點的知識分子秘密學習小組。

1883年,高爾基開始過流浪生活。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次漫遊俄國各地,廣泛了解民情;

1889年由於參加秘密革命組織被捕,獲釋後行動仍受憲警監視

I. 中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唯一的女兒,現狀如何

中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唯一的女兒,在2002年5月31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了。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黃岡。讀者可能不熟悉這個人。他曾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長、中國科學院院長、國務院科教小組組長。簡而言之,他在生活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同時,他也是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世界地質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李四光家族被稱為中國科學界獨一無二的院士家族。女兒和女婿都是優秀的科研人員,甚至是中國科學院的優秀院士。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風格可以使孩子成為更好的人才。現在李四光唯一的孫女也在為地質學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想李四光先生如果知道的話會很高興的。

J. 中國的科學之父有哪六個分別是哪方面的

中國的科學之父有李四光、錢學森、朱光亞、袁隆平、劉華清和王選;分別是地質學、導彈、原子彈、雜交水稻、航空母艦和激光照排印刷方面的。
1、地質學之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中國著名音樂家、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
2、導彈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3、原子彈之父朱光亞;
朱光亞(1924.12.25~2011.2.26),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4、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5、航空母艦之父劉華清;
劉華清(1916年10月-2011年1月14日),湖北省大悟縣人,已故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高層領導人暨上將
6、激光照排印刷之父王選。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於上海,江蘇無錫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他是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創始人和技術負責人。他所領導的科研集體研製出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為新聞、出版全過程的計算機化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