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事故

地質災害事故

發布時間: 2021-01-27 18:05:14

A. 礦山工程地質災害是礦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內因。對嗎

礦山工程地質災害是導致礦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內因。
礦山工程地質災害主要是指因開采引起礦山地應力重新分布,導致岩移和岩體破壞等災變狀況。這些災害隱患可以通過礦山岩石力學工程設計和礦山安全監控與防治技術來消除。但金屬礦山的地質條件惡劣,地壓災害隱患大,影響因素復雜。礦床地質構造、地應力環境條件、岩層軟弱帶、岩體裂隙、地下水、地熱,以及開挖影響等各方面,均相互制約著采礦工程和圍岩的穩定性。
礦山工程地質災害類型
金屬、非金屬礦山除地表邊坡和尾礦壩可能的滑坡等工程災害外,由於地壓引起的地質災害類型還包括:
(1)地表塌陷。由於淺部空區或較大范圍采動的影響,在近地表的岩石移活動中,有可能對地表建築和道路等構成一定危害,有些甚至引起山體滑移。地表塌陷在金屬礦中較為普遍,造成危害較大。當爆破誘發或岩層移動到一定程度時,將爆發采空區大范圍塌落。由於空區的突發性崩塌,還會產生巨大的地震波、 空氣沖擊波等災害。
(2)采場冒頂。冒頂事故是地下礦山最為普遍,也是事故率最高的災害之一,冒頂包括岩層脫落、塊體冒落、不良地層塌落,以及由於采礦和地質結構引起的各種垮塌。特別是礦岩穩定性差的難采礦體及軟弱夾層,易發生較大規模的垮落,引起采場和巷道冒頂事故。
(3)深部岩爆。近年,部分金屬礦山進入了1000 m以下深部開采,高壓力條件下的硬岩層往往會發生岩爆。冬瓜山銅礦開拓達1100m,深部有岩爆聲和岩石彈射現象;紅透山銅礦開拓達1337m,在采深達1100m

左右,大片采區花崗岩柱及上下盤發生多次大的岩爆,地表聽到響聲如雷,井巷工程嚴重破壞,給生產造成危害;大廠105#礦體埋深1000m,民采開挖形成高大的采空區,2001年3、4
月發生多次巨大的岩爆和微震,震動地表,深部民采區段發生大垮塌。
(4)地下水穿透和突發涌水。突發性大量涌水雖然不是直接由地壓引起,但與采礦作業密切關聯,一旦接近積水的巷道和采空區,或遇到溶洞和地下暗河等,在隔離岩層突然失穩的情況,易造成災害。
(5)非正常生產引起的災害事故。許多民采違反規程,不遵循客觀條件,亂采亂挖,不處理空區,打亂開采順序,破壞隔離和保安礦柱等,引發災害事故。如1998年銅坑礦細脈帶火區水平隔離礦柱被民采破壞後,引起民采作業面大塌方事故,並冒通地表,火區復燃,造成資源損失並構成極大危害

B. 近年來,湖南發生了哪些地質災害

我國湖南省東西南三面環山,中北部地勢較低,且錯落分布著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大主要河流,北部為洞庭湖平原。這一地形特點在很大程度上給湖南帶來了地質災害隱患,主要災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下面對湖南省近年來發生的地質災害事件進行一個大致的盤點,幫助人們對湖南省地質災害有一個更為清晰的了解,能夠做出准確的分析並做好以後的預防工作。
泥石流
2016年7月4日,湖南懷化駐地漵浦縣大江口鎮土橋鄉白水溪村因山洪引發泥石流,數十名群眾被困,其中一戶人家共5口人全被掩埋在泥石流中,後經過武警懷化支隊的緊張救援,成功轉移受困群眾15人,成功解救被泥石流掩埋人員4名,但仍有1人不幸遇難。
2016年6月20日,湖南湘西龍山縣,在經歷強降雨之後,引發山洪泥石流,整個縣城被圍困在洪水泥淖之中,逾4萬多人受災。
2016年5月9日,湖南安化縣仙溪鎮一載有3名小學生的校車在途徑大橋村和山漳村交界處時突遇山體滑坡,校車被泥石流推入河床,3名學生和1名司機順利救出,僅1名學生受輕微傷。照管員殷勝群因保護學生不幸去世。

2015年11月16日,雲南錫業郴州礦冶有限公司屋場坪錫礦尾礦庫因連日來持續強降雨導致山洪暴發,並引發泥石流,山洪直泄尾礦庫,致使尾礦庫排水豎井上部坍塌,庫內積水及部分尾礦經排洪涵洞下泄,致使排洪出口楊家河兩岸居住人員4人失聯。
2015年7月7日,湖南特大暴雨導致懷化、湘西州、邵陽、婁底、衡陽、株洲、郴州7市州50縣區約109萬人因暴雨洪澇受災,死亡2人(瀘溪縣1人,南嶽區1人,均為滑坡泥石流掩埋),緊急轉移安置人口2.6萬餘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萬餘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7千公頃,絕收8.2千公頃,倒塌房屋596戶1670間,嚴重損房1028戶2211間,一般損房2261戶5306間,直接經濟損失12.5億元。
滑坡
2016年7月8日,邵陽市隆回縣金石橋鎮樹仁村3組出現重大滑坡險情,威脅29戶105人。隆回縣政府、國土資源局和地勘局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置。經認定,險情有繼續發展擴大的趨勢。
2016年7月3日,湖南安化縣由於連降暴雨致使原BOT常安公司管理建設的仙溪洢水1號特大橋部分橋體被巨大山體滑坡沖垮,臨近的207國道也被水流沖毀。所幸此次山體滑坡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設備受損。

2016年3月21日,新邵縣大新鄉磁溪村集市附近一處山體突然滑坡,土石迅速掩埋了正停在山腳下的四台車輛。所幸的是,當時車內並無人員,此次山體滑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崩塌
2016年7月4日,長沙寧鄉縣雙江口鎮槎梓橋村澗溪、槎子片區1500畝農田瞬間被漫過路面的洪水淹沒,且造成河堤崩塌,原本就洶涌的「翻堤水」更加肆意的翻越堤岸經堤外的低窪田注入下游的團頭湖,造成湖水迅速上漲,危及望城區格塘鎮的柏葉、青山、和平等村數千畝稻田和數十棟民房。次日,在經過奮戰搶險之後,河堤已經成功合攏。

2016年5月31日,湖南省新寧縣安山中學發生水塔坍塌事故,造成2死4傷,死傷人員均為在校學生。
2016年3月28日,湖南省邵陽市湘西南物流中心一建築物發生坍塌事故。該建築目前尚在施工階段,事故導致13名施工人員受傷送醫。
塌陷
2016年7月7日,湖南長沙書香路與黑石鋪路的十字路口發生塌陷,路面出現一個直徑近5米的大洞,一輛吉普車正好經過此處,輪胎報廢,司機成功逃生。經過市住建委專業人員通過現場勘測,初步分析造成塌陷原因主要是深埋於道路交叉口以下的東西向農排老管道塌陷所致,並指導天心區市政部門制定維修施工方案,確保現場安全。
2015年12月21日,湖南邵東縣黃陂橋鄉出現「天坑」,並伴隨有房屋開裂傾斜、橋體塌陷、池塘水井乾涸等一系列地質異常現象,其中坍塌點共50多處,總面積超90畝,原因疑石膏礦開采所致。

C. 駭人聽聞的海洋地質災害是怎樣的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和海洋工程建設的迅速發展,由海洋地質因素造成的災害事故也不斷發生。

據美國對海洋鑽井設備事故的統計,海洋平台損壞中的40%、海底管道損壞事故的50%是由於海底不穩定造成的;而由於海上風暴引起的損壞數只佔28%。在風暴破壞的平台中,究其根源,也大都與海底沉積物的不穩定有關,風暴只不過是外界誘發因素而已。

海底的不穩定,是指存在於海底之下淺層的各種地質地貌因素在某種條件作用下所發生的各種破壞性變化,或可能潛伏的危險,如海底隆起、移位、滑動或塌陷等。它能夠導致平台傾覆,海底輸油管道和海底通信電纜位移或斷裂,碼頭或其他海底設施倒塌等破壞性事故。1980年,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以南海域作業的一座自升式平台,因海底沉積物不穩定,一條樁腿突然沉陷,平台傾斜51°,另兩條樁腿扭彎,造成4800萬美元的損失。由此可見,海底的不穩定是海洋工程的大敵。正確認識和評價海底地質地貌環境,是海洋平台的設計和插樁、海底管道的鋪設、海底電纜路線的選址以及設置其他海上建築物需考慮的重大問題。任何對可能造成災害的海洋地質環境的忽視,都將給海上施工帶來嚴重危害。

為避免海洋地質災害事故的發生,必須預先調查要開發或施工的海區,研究產生海底不穩定的海洋地質地理背景、誘發條件(如水文、風暴和地震等)和內在因素(如海底淺層含氣沉積斷層、侵蝕作用和沉積作用等),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揭示形成各類地質災害的作用過程、規模和形態特徵。在積累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預測災害事件可能發生的位置,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

目前,美國各石油公司已把海底不穩定性的調查資料作為設計海上平台結構和選擇管道線路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政府的礦產管理部門也把石油公司預防海洋地質災害的措施作為批准海洋鑽井權的重要條件。石油公司申請對其海洋設備實行保險時,也必須首先交驗海底不穩定性的實際調查資料。

雖然我國的海洋油氣開發和海洋工程建設的歷史不長,但同樣遇到了許多海底不穩定因素,也發生過不同程度的事故。

D. 汛期為什麼會造成地質災害事故以及地質災害事故的危害性

水是泥石流形成的必備條件,而滑坡 崩塌有水的話會引發或加劇,其他的地質災害與水也有關系

E. 請問地質災害引發的事件誰負責

由於人類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事件(在此過程中再沒有人為因素)有當地政府負責,但在此期間加入了人為因素有行為人負責,例如在地震期間趁火打劫的不當要受到制裁而且還要加重處罰。

F. 工程地質災害

(1)工程地質災害的類型

國家建設中特別是西部地區,經常遇到滑坡、溶洞、地面下沉、水庫壩基漏水、軟土變形、水土突涌、水下砂體運移、淺層天然氣、岸帶沖淤、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質問題,查清引起這些災害的工程地質條件,制訂防治、整治措施,需要工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如南昆鐵路沿線、長江三峽庫區有很多滑坡需要治理,廣西岩溶地區水庫地下漏水問題等,都是工程地質災害。

越來越突出的工程地質災害問題不僅威脅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嚴重地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正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而加劇,中國每年因此而損失約300億元人民幣。近10年來,中國由於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造成了近萬人死亡,全國400多個市、縣、區、鎮受到嚴重侵害。在全國鐵路沿線分布的大中型滑坡達1000餘處,平均每年中斷交通運輸44次,鐵路沿線有泥石流溝1386條,受危害鐵路達3000km以上;全國有近千座水電站及數百座水庫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嚴重威脅,僅雲南省已毀壞水電站360座、水庫50座。由於礦山採掘造成的壓占、采空塌陷所損毀的土地面積超過3000hm2;全國共有16個省(區、市)的46個城市(地段)、縣城出現地面沉降問題,總沉降面積達到48700km2;地裂縫出現在17個省(區、市),總長超過346km。據統計,中國的地質災害共有30種,除火山外,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15種為主要災害。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建設的高度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對地質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中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都與人為因素有關。中國地質災害的成災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地質災害的損失與人口密度、經濟發達的程度呈現出正比。我國目前有400個地質災害重災縣(市),佔全國縣(市)的20%。每年地質災害(不包括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各種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20%~25%,年平均死亡近千人,受傷近萬人,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2)工程地質災害的特點

我國工程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是:種類繁多,破壞損失嚴重;分布零散而又十分廣泛;防治周期特別長。1998年我國共發生不同規模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發事件約18萬宗,造成1150人死亡,1萬多人受傷,毀壞房屋50多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15.9億元。我國政府對地質災害的危害問題處於極大關注,因此災害評估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研究內容也越來越廣泛,研究的手段也越來越豐富。但是我國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由於財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對所有工程地質災害進行全面治理,因而研究發展很不平衡,理論研究也非常薄弱,災害評估沒有得到充分的實踐應用。

(3)工程地質災害的危害

由礦石開采後形成的采空區的突然冒落與塌陷屬於不連續下沉方式曾發生多起事故,造成人員和財產的重大損失。最早在世界上有報道,在1938年英國的一個錫礦山,由於采區冒頂產生沖擊地壓。1958年,德國維爾鉀鹽公司的台爾曼礦也曾發生采空區冒落。1960年1月20日在南非的科爾布魯克諾斯(Coalbrook North)煤礦曾發生一起災難性破壞,當時面積大約3km2左右的房柱法采空區突然陷落,造成了437人的死亡。1962年12月在南非遠西蘭德(FarWestRand)金礦區發生塌陷,當時一個三層的井下破碎硐室突然塌落掉進了一個下部滲坑,造成29人死亡。1970年9月25日,在穆福利拉礦區發生較嚴重的空區突然陷落,造成89人死亡,同時伴隨約45000m3尾礦泥漿淹沒了部分礦井。

我國工程地質災害分布十分廣泛,曾發生過多起地質災害事故。崩塌災害最典型的例子是湖北安遠縣鹽池河磷礦山崩。鹽池河磷礦區位於黃陵背斜東北翼,自1969年以來,在三面(東、西、北)臨空的陡崖下開采磷礦石約60×104t,采空面積達6.6×104m2。由於采空了山腳地區,改變了山體的應力狀態,引起山體開裂。終於在1980年6月3日凌晨發生大規模山崩。高100m的半壁山頭頃刻崩塌,激起巨大氣浪將礦務局建築物席捲而起,直撞到對岸陡壁,撞得粉碎,近100×103m3的碎石堆積在500m×478m左右的范圍內,將鹽池河河谷填埋,形成一座高20~42m的堆石壩,掩埋(死亡)了284人及礦務局的所有建築、機械設備。

據初步調查,全國有災害性泥石流溝1.2萬條,滑坡數萬條,崩塌數千處。1949~1996年共發生「崩、滑、流」災害4600次,其中造成嚴重損失達1001次。1983年3月在甘肅東鄉族發生過一次特大的滑坡,下滑物體總體積達3000×104m3,埋沒了苦順和新莊兩村和德勒村一部分,毀壞農田3000hm2,填埋水庫一座,造成巨大損失。1985年6月,長江西陵峽新灘鎮發生大岩崩,頃刻之間有300多年歷史的新灘古城整個被覆沒,滑坡體沖入長江中土石量約200×104m3,埋沒房屋1000多間,擊毀機帆船13艘,木船64隻,直接損失1000多萬元。由於湖北岩崩調查處預報及時,使1300多居民安全撤離無傷亡。

2010年8月,陝西省安康市普降大到暴雨,受強降雨影響,白河縣四新、卡子、茅坪、構扒4個鄉鎮受災嚴重,導致350戶800餘間房屋被淹,沖毀農田3000餘畝,特別是公路、電力、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其中四新鄉和茅坪鎮南貧溝流域通信、電力全部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200餘萬元。該區地質條件復雜,千枚岩等易滑地層分布較廣,同時,隨著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了人類工程活動的加劇,如開山採石、開荒種田、劈山修路等,嚴重地擾亂了自然地質環境,加劇了該區地質災害突發和群發。

G. 地質災害有哪些是什麼

地質災害有哪些是什麼

地質災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地質災害具體以下幾種:
(一)崩塌和滑坡
1.什麼是崩塌
崩塌是岩土體的突然垂直下落運動,經常發生在陡峭的山壁。過程表現為岩塊順山坡猛烈翻滾,跳躍,相互撞擊,最後堆積在坡腳,形成倒石碓。
降雨、融雪、河流、洪水、地震、海嘯、風暴潮等自然因素,以及開挖坡腳、爆破、修築水庫、開礦泄洪等人為因素,都有可能誘發崩塌。
崩塌會損害農田、廠房、水利設施和其他建築物,導致人員傷亡。鐵路、公路沿線的崩塌,會造成交通堵塞、車輛損毀、行車事故。
2.什麼是滑坡
滑坡是岩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整體或局部向下滑動的現象。發生破壞的岩土體以水平位移為主,除滑動體邊緣存在為數極小的崩離碎塊和翻轉現象之外,其他部位相對位置變化不大。
滑坡受自然地質運動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會對城鎮建設、交通運輸、河運航道、工礦企業、農田村莊、水利水電建設等造成重大破壞。
3.崩塌和滑坡的前兆
·斷流泉水復活,或泉水井水忽然乾涸。
·滑坡體後緣的裂縫擴張,有冷氣或熱氣冒出。
·有岩石開裂或被擠壓的聲音。
·動物驚恐異常,植物變形。
4.緊急防護措施
(1)前期預防
·不在危岩下避雨、休息和穿行,不攀登危岩。
·夏汛時節去山區峽谷郊遊,要事先收聽天氣預報,不在大雨後、連陰雨天進入山區溝谷。
(2)危機救助
·行人:立即離開岩土滑行道,向兩邊穩定區逃離。切記不可沿著岩土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駕車者:應迅速離開有斜坡的路段。
(二)泥石流
1.什麼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種包含大量泥沙石塊的固液混合流體。常發生於山區小流域。
泥石流爆發過程中,常常伴隨著山谷雷鳴、地面震動、濃煙騰空、巨石翻滾,渾濁的泥石流沿著料峭的山澗峽谷沖出山外,堆積在山口。
由於突發性、兇猛性、迅時性以及沖擊范圍大,破壞力度強等特點,泥石流常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
2.泥石流前兆
·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並夾雜著較多雜草、樹枝;
·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
·溝谷深處忽然變得昏暗,並伴隨著輕微的震動感。
3.緊急防護措施
(1)前期預防
·泥石流多發區居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環境,熟悉逃生路線。
注意政府部門的預警和泥石流的發生前兆,在災害發生前互相通知、及時准備。
·去山地遊玩要注意收聽當地天氣預報,不在暴雨之後或持續陰雨天氣進入山區。
宿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低的凸岸。不要在溝道處或溝內的低平處搭建宿營棚。
·在溝谷遭遇暴雨、大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地或陡峭的山坡下避雨。
(2)危機救助
·發現有泥石流跡象,要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千萬不要沿著溝向上或向下奔跑。
·逃生時拋棄重物。
·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窪處,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三)火山噴發
1.什麼是火山噴發
地幔物質在地球內部動力的作用下不斷運動,當岩漿中氣體成分游離出來使內壓力增大到一定極限時,岩漿就會順地殼裂隙或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是一種嚴重的地質災害,從公元1000年以來,全球已經有幾十萬人死於火山噴發。
2.火山噴發的前兆
·火山活動增加。
·出現刺激性酸雨、很大的隆隆聲。
·火山上冒出縷縷蒸汽。
·附近的河流有硫磺味道。
3.緊急救護措施
·熔岩:迅速跑出熔岩流的路線范圍。
·火山噴射物:如果從靠近火山噴發處逃離,應佩戴頭盔,或用其他物品護住頭部,防止砸傷。
·火山灰:具有刺激性,會對肺部產生傷害。逃生時應用濕布護住口鼻,或佩戴防毒面具。當火山灰中的硫磺隨雨而落時,會灼傷皮膚、眼睛和黏膜。應戴上護目鏡、通氣管面罩或滑雪鏡——但不是太陽鏡。到庇護所後,要脫去衣服,徹底洗凈暴露在外的皮膚,用干凈水沖洗眼睛。
·氣體球狀物:火山噴發時會有氣體和灰球體以超過每小時160公里的速度滾下火山。可躲避在附近堅實的地下建築物中,或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鍾左右,球狀物就會滾過去。
·泥石流:火山噴發可能誘發泥石流,對此,可採用「泥石流自救互救方案」應對。

H. 近三十年的地質災害

三十年前,交通工具很單調,市民出門一般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車。市內計程車僅強生一家,幾百輛車分布全市,不僅很難叫到,而且價格不菲,一般老百姓乘不起。大客車很少,根本沒有空調大客車,私人轎車更少,要搬場運送大件物品傢具等,全靠自行車、黃魚車、還有三輪摩托車。再有就是二噸、三噸、五噸的運輸卡車,加上蓬布載人,卸下蓬布載貨。坐公交的酸甜苦辣那年代的上海人都有親身體會,說來會讓外地人瞠目。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時段,車站上站滿候車人,那時還有可乘百來人的「巨龍」車,車到站點「刷」一下全擁上,下車的人還未下完,上車的人沖鋒一樣擠上車,鞋擠掉,背包拉斷帶子,鈕扣擠掉是常事,體弱多病者一輛擠不上要等上三、四輛車才能乘上車,乘上車的人象沙丁魚罐頭一樣,舉手抬足十分艱難,稍不留神踏痛別人腳,這下可好了,一場「吵相罵」如洪水決堤,甚至發展到動手。家住浦東的天不亮就出門,坐車到輪渡點,擺渡到浦西,還要換乘公交車,逢到刮風下雨或者下雪,真是叫苦不迭,得一早起來,到工廠往往已是午餐時間,可想而知當時的交通狀況多麼糟糕。那年代市內道路又彎又窄,僅淮海路、延安東路、肇嘉浜路等屈指可數的幾條道路整齊寬敞些。一般都是二車道,很少有四車道。而去市郊的道路更窄。許多道路無交通標志,無紅綠燈設施,亦無車道線,十分混亂。那年代工廠運輸卡車工作效率極低,一天出二次車已不錯了。去浦東僅有打浦橋一條隧道,黃浦江上無大橋,來往車輛都靠輪渡。那時不僅道路交通狀況差,管理落後,人們的文明交通意識也較差。卡車、機動車、自行車、行人,還有手扶拖拉機,都混雜在一條道路上,事故不斷,經常阻塞。落後的交通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三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除了自行車還有電動車、燃氣助動車,還有日益增多的自備轎車、公交車輛,公交車全裝上空調,冬暖夏涼。線路從原來只有幾十條猛增到近千條,遍及全市各區域,去大賣場超市也有空調車接送,再也見不到爭先恐後擠公交車的混雜現象,也聽不到吵罵聲,一派文明和諧的景象。出外旅遊,可坐舒適的高檔豪華大客車。十一條軌道交通四通八達,快捷便利,直達市郊各區域。如今上下班出行,有多種選擇。磁懸浮列車更是迅捷直達機場。如今,市內主要交通要道呈現二十一世紀現代風貌,呈立體型、全方位。延安路、西藏路、中山環路、肇嘉浜路,從原來四車道拓寬為八車道、十車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劃分清楚;紅綠燈電子路標等交通設施齊全,攝像監控全方位掌握交通動態,文明交通意識深入人心,沿路綠地成陰。特別是延安路可稱道路典範,除了地面有開闊的車道,上面還有高架道路,往東穿越到浦東。從虹橋機場開上延安路高架直駛向外灘,再穿過地下隧道到浦東世紀大道、陸家嘴金融中心,一路上可盡情飽覽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雄偉景象,如是夜晚更可領略燈火璀璨的不夜城風采。美麗的黃浦江分割浦東、浦西,楊浦、南浦、徐浦、奉浦、盧浦等五座大橋象彩虹一樣將浦東、浦西緊密聯結在一起。內環、中環、外環,加上延安高架、東西南北高架,從中貫通,使全市交通暢通無阻。沿江、蘇滬、滬杭、滬寧等高速公路和204、312、318、320等國道,加上新建的杭州灣大橋,使上海方便了與長三角地區、與華東地區乃至與全國各省、市的聯系與交往。從上述三十年來上海交通進步的小小側面,我們能深深體會到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我深感自豪和幸福。

I. 四川茂縣發生過地質災害事故嗎

據報道,6月24日四川阿壩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造成河道堵塞2公里回,100餘人被掩埋,答專家表示阿壩州茂縣位於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緊鄰汶川,歷史上曾經多次發生地質災害事故。

據了解目前,四川消防已調集成都、德陽、綿陽以及總隊醫院重型搜救隊、輕型搜救隊、醫療救護隊542人陸續到達現場,另有搜救犬23頭,生命探測儀16具,氣象台表示未來三天疊溪鎮仍有陣雨,將不利於救援工作開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