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勘察規范

地質災害勘察規范

發布時間: 2021-01-26 17:31:21

地質災害勘察

現在地質災害防治已經進入實踐階段。這項工作怎麼做?當前呈現的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生動局面。現根據著者十餘年來參與這方面工作的經驗總結,粗淺地論述一下這個問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地質災害勘察。

1.地質科學實踐領域

首先談一下地質災害防治在地質工作中的地位。1983年著者在河南省地質學會年會的學術會議上曾提出,地質科學有兩大實踐領域,第一個是找寶,這是地質科學從它的形成開始到今天一直進行的一項工作,包括固體礦產資源、液體礦產資源及氣體礦產資源;第二個是防災,防治多種形式的地質災害包括三方面內容:①工程活動中誘發的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建設中的設計就是防災措施;②自然地質災害防治,這方面內容很多;③環境破壞和惡化防治,這是一種慢性危害,但是它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也需要進行防治。隨著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的發展,地質災害發生愈來愈嚴重,具有成倍增長的趨勢,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可以主動地進行防治,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著者在1989年曾經提出「減災就是增產」,只搞有形的增產,不搞無形的防災,有形的增產就被抵消了。所以說,防災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減災就是增產」。減災事業,現在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地質工程學原理

2.地質災害的定義

什麼是地質災害?有這樣那樣的定義,其說不一。著者給的定義是: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的地質事件為地質災害,其不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的地質事件那隻是地質作用,構不成地質災害,自然地質作用它本身就在不斷地發展著,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的地質事件才構成地質災害。我們的任務就是通過我們的工作避免地質災害的危害和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要認識地質災害,只有認識了地質災害,才能防治地質災害,也就是說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才能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勘察就是為認識地質災害工作的。不做這項工作,就去治理地質災害,很可能無的放矢,事倍功半。

3.地質勘察類型及服務對象

為了認識地質災害,我們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地質災害勘察工作,探討了地質災害的形成規律、機制、理論,為鑒別地質災害提供理論依據。我們要充分利用已取得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來鑒別是不是地質災害、地質災害形成過程、機制、危害及防治方案。我們怎樣開展這一系列工作呢?主要的手段是進行地質災害勘察。要認識地質災害,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勘察,但是目前的地質災害勘察報告是五花八門的,很多是不符合地質災害勘察要求的。為了弄清地質災害勘察概念,我們必須弄清地質勘察類型和內容,為了簡明地闡述這個問題,歸納如表14-1。

表14-1 地質勘察類型及內容

表14-1所列的區域地質勘察又叫做區域地質普查,這項工作是探討地質構造區域規律,為規劃服務,為找礦規劃也好,為工程建設規劃也好,為國土整治規劃也好,都必須在認識區域地質構造發育規律基礎上來做;礦產資源勘察工作目標是為尋找某一種礦產資源,評價礦產資源賦存條件、儲量及開采條件,它是為工業建設服務的;工程地質勘察是工程地質工作者最熟悉的一項工作,它的工作內容是勘察工程地質條件,特別是不良的工程地質條件,為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和施工服務,防止工程建設人工誘發地質災害;最近提出來的地質災害勘察是為地質災害防治服務的。

4.地質災害勘察的基本內容

地質災害勘察的基本內容包括6種:

(1)調查地質災害和孕災體分布范圍及規模;地質災害已經發生了,它的分布范圍和規模可以直接調查。對於已經有前兆,還沒有發生的應該作出預測,如果發生時,它的影響范圍和規模可能有多大為災情評估和預測做准備。

(2)已產生的地質災害災情調查及將要產生的地質災害災情預測和評估;

(3)地質災害產生原因、變形體或災害體結構、運動機制、變形趨勢預測(穩定性、影響范圍)調查研究;

(4)工程治理可能性研究(外動力作用——可治;內動力作用——難治)。

地質工程學原理

著者看到有一些地質災害勘察報告,特別是地質部門提供的地質災害勘察報告,在災情評估和預測問題上說不準,有的做得很大,有的做得很小,現在我們對變形體穩定性如何評價還有一些辦法,但是將來它一旦成災時的影響范圍有多大,這個問題目前研究還不多,這就影響到災情調查和預測,所以說災害產生的規模和影響范圍是地質災害勘察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災情調查和預測評估工作是地質災害勘察與其他類型的地質勘察的主要區別之處,是地質災害勘察的重要內容之一。沒有災情不好說該防治還是不該防治。災情包括經濟損失、社會影響及對環境的破壞,即常說的三大效益,災情評估應該包括這三個方面內容,這是地質災害勘察的獨特的地方,一定要認真做好。

第三方面內容是孕災條件、孕災體特徵、成災原因分析、變形體或災害體結構、運動機制、變形趨勢預測(穩定性、影響范圍)的研究。這是地質災害勘察的核心工作,這對研究防災方案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有了這方面內容,我們才能進行工程治理可能性研究。工程治理可能性應該分別看待,比如說,外動力誘發的,包括人類活動和地質外營力誘發的地質災害,工程可以治理;內動力造成的,比如斷層活動,地震誘發的地質災害,一般來說是很難治理的,有的是無法治理的,可以採取躲和抗的辦法來防災,如地震,躲,有時也沒有辦法躲,我們可採取抗震設防來防災。外動力作用形成的地質災害也不都是要治理或值得治理的,防災方案有兩種,一種是抗和躲,進行工程加固和居民點搬遷,這種情況一般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很低,治理投資很大還不如搬遷和適當地加固,如四川省雲陽縣東大井滑坡,災情很嚴重,但是治理的效益很低,而且三峽水庫建成2000年蓄水時,這個村子就要淹沒,顯然,治理是不合理的,還不如提前投資搬遷,這是合理的。搬遷、躲避和工程治理主要決定於防治效益。防治效益,前面已經提出過,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經濟效益比較具體,好論證。社會效益比較復雜,牽扯到政治和文化,比如說,西藏有一個瓊結縣,正在受到泥石流的威脅,但是防治的經濟效益不大,可是社會效益很大,藏族的很多名勝古跡在那兒,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合葬的大墓也在那兒,社會效益很重要,這個點就必須防治。還有環境效益,也很重要,要綜合判斷來確定該不該治。

另外一項勘察內容是變形監測。著者多次談到過這個問題,著者的意見是在地質災害勘察伊始就要把這項工作做起來。地質災害勘察工作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我們利用這一年時間進行變形監測、收集變形資料,對評價災害體或變形體的活動性是非常寶貴的。著者遇到很多情況是,根據計算結果,它是穩定的,可是觀測結果是裂縫還在發展。如鏈子崖危岩體的穩定性,有的計算得出的安全系數是3.7,有的計算得的安全系數是1.7,誰也沒有計算出它不穩定,可是觀測結果是變形繼續在發展。原因在於你的計算模型和計算參數很難選准。計算結果只能做參考,那怎麼辦?我們要尊重監測結果。變形還在發展,說明它是不穩定的,這個結論是可靠的,這說明變形監測是很重要的。第二個變形監測的重要性是監測施工過程的安全性,防止施工過程中產生意外事故。第三個重要意義是檢查治理效果。你說治理好了不行,要看治理的實際效果。效果檢驗不是一年半年就行的事,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檢查。比如說,豆芽棚滑坡經過治理後變形明顯減小,但是還在微弱地活動,現在又在產生反彈,是否是變形就完了呢,還要繼續進行觀測。韓城電廠治理完工了以後,確實是不動了,後來又動了,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這是地質災害勘察的基本內容。

下面再談一下地質災害勘察報告編寫內容。1995年著者審查了6個地質災害勘察報告,比較合乎要求的只有一個,原因是沒有規范,著者認為地質災害勘察報告基本內容還是可以提出來的,有下面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闡述地質災害發生過程及歷史,災情調查及預測評估結果(直接的和間接的損失,經濟、社會和環境損失和破壞);

第二部分:闡述地質災害形成的環境地質條件(氣象、水文、地理地貌、地質等);

第三部分:地質災害區域特徵、可能產生的地質災害規模、孕災體(變形體)結構、邊界條件、物理力學參數,地質災害成因、成災因素、變形機制、穩定性分析、運動過程和影響范圍預測;

第四部分:論述治理的必要性:根據治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分析論證;論述治理的可能性;論證防災方案;

第五部分:結論。

㈡ 水文地質現行規范有哪些所有的,越詳細越好啊!!急要~

DL/T 5034-2006 火力發電廠供水水文地質勘測技術規范 電力行業標准
SL 373-2007 水利水電工程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水利行業標准(SL)
《鐵路工程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城鎮建設工程行業標准
EJ/T 1194-2005 地浸砂岩型鈾礦水文地質勘查規范
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GB50027-2001
GB 12719-1991|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范
其中GB標准更新了好幾次。另外還有關於地質鑽孔的規范:
DZ-T0047-1993_水文水井鑽機技術條件
DZ/T0181—1997 水文測井工作規范

突然找到一個之前下載的表格,也給你吧
標准編號 標准名稱
HG/T 20578-1995 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施工技術規程
HG/T 21587-1995 岩土工程勘察資料整理標准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CJJ16-88
CJJ 56-1994 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56-94
CJJ 57-1994 城市規劃工程地質勘察規范CJJ57-94
CJJ 61-1994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94
CJJ/T 76-1998 城市地下水動態觀測規程CJJ/T76-98
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94
GB 50218-1994 工程岩體分級標准
GB 50307-1999 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規范
GB/T 50266-1999 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
GBJ 27-1988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GBJ27-88
GBJ 112-1987 膨脹土地區建築技術規范
GBJ 123-1988 土工試驗方法標准GBJ123-88
GBJ 145-1990 土的分類標准
JGJ 69-1990 PY型預鑽式旁壓試驗規程JGJ69-90
JGJ 72-1990 高層建築岩土工程勘察規程JGJ72-90
JGJ 83-1991 軟土地區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GJ83-91
JGJ 84-1992 建築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術語標准JGJ84-92
JGJ 87-1992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JGJ87-92
JGJ 89-1992 原狀土取樣技術標准JGJ89-92
JGJ/T 8-1997 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
GB/T 18507-2001 城鎮土地分等定級規程
GB/T 18508-2001 城鎮土地估價規程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GB 50324-2001 凍土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SL 299-2004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測繪規程 SL 299-2004
SL 286-2003 地下水超采區評價導則 SL 286-2003
SL 245-1999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觀測規程 SL 245-1999
SD 128-1987 土工試驗規程(第三冊)
DL/T 5034-1994 火力發電廠供水水文地質勘測技術規范
DL/T 5074-1997 火力發電廠岩土工程勘測技術規程
DL/T 5096-1999 電力工程地質鑽探技術規定
DL/T 5102-1999 土工離心模型試驗規程
DL/T 5104-1999 火力發電廠工程地質測繪技術規定
DL/T 5109-1999 水電水利工程施工地質規程
DL/T 5125-2001 水電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體測試造孔規程
SL 326-2005 水利水電工程物探規程
DZ/T 0223-2002 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程
DZ/T 0227-2002 滑坡、崩塌監測測量規范
DGJ 08-3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附條文說明)(附圖A、B、C、D)
CJJ 61-2003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附條文說明)
CECS 34-1991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遙感技術規程
CECS 99-1998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准(附條文說明)
DBJ 08-37-1994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
DBJ 08-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附條文說明)
DLJ 206-1982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物探規程 (電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測部分、測井部分)
DZ 44-1986 城鎮及工廠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DZ/T 0017-1991 工程地質鑽探規程
JG/T 5061.7-1995 黃土取土器
JTJ 269-1996 水運工程混凝土質量控制標准(附條文說明)
JTJ/T 320-1996 疏浚岩土分類標准(附條文說明)
SDJ 24-1988 火力發電廠工程地質勘測技術規程
SL 237-20001-1999 土的工程分類(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2-1999 土樣和試樣制備(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3-1999 含水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4-1999 密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5-1999 比重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6-1999 顆粒分析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7-1999 界限含水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8-1999 濕化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09-1999 毛管水上升高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0-1999 相對密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1-1999 擊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2-1999 承載比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3-1999 回彈模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4-1999 滲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5-1999 固結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6-1999 黃土濕陷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7-1999 三軸壓縮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8-1999 一個試樣多級加荷三軸壓縮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19-1999 孔隙水壓力消散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0-1999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1-1999 直接剪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2-1999 排水反復直接剪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3-1999 無粘性土休止角試驗
SL 237-20024-1999 自由膨脹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5-1999 膨脹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6-1999 收縮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7-1999 膨脹力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8-1999 靜止側壓力系數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29-1999 彈性模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0-1999 土的變形參數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1-1999 單軸抗拉強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2-1999 振動三軸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3-1999 共振柱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4-1999 凍土含水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5-1999 凍土密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6-1999 凍結溫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7-1999 凍土導熱系數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8-1999 未凍含水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39-1999 凍脹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0-1999 凍土融化壓縮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1-1999 原位密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2-1999 原位滲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043-1999 原位直剪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4-1999 十字板剪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5-1999 標准貫入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6-1999 靜力觸探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7-1999 動力觸探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8-1999 旁壓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49-1999 載荷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0-1999 波速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1-1999 原位凍脹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2-1999 原位凍土融化壓縮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3-1999 粗顆粒土的試樣制備(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4-1999 粗顆粒土相對密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5-1999 粗顆粒土擊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6-1999 粗顆粒土的滲透及滲透變形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7-1999 反濾料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8-1999 粗顆粒土固結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59-1999 粗顆粒土直接剪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0-1999 粗顆粒土三軸壓縮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1-1999 化學分析試樣風干含水率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2-1999 酸鹼度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3-1999 易溶鹽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4-1999 中溶鹽石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5-1999 難溶鹽碳酸鈣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6-1999 有機質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7-1999 游離氧化鐵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8-1999 陽離子交換量試驗(附條文說明)
SL 237-20069-1999 土的礦物組成試驗(附條文說明)
SLJ 7-1982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物探規程 (電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測部分、測井部分)
SYJ 58-1989 靜力觸探技術規定(含條文說明)
TB 10014-1998 鐵路工程地質鑽探規程
TB 10017-1999 鐵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規范
TB 10042-1995 鐵路工程地質膨脹土勘測規則
TB 10055-1998 鐵路工程地質黃土地區勘測規則
YBJ 31-1986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YBJ 42-1992 土工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TBJ 37-1993 靜力觸探技術規則
TD/T 1004-2003 農用地分等規程
YB/T 9009-1998 岩土工程勘察結果檢查驗收和質量評定標准
YB/T 9033-1998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和供水管井工程檢查、驗收和質量評定標准(附條文說明)
YS 5205-2000 岩土工程現場描述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06-2000 工程地質測繪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07-2000 天然建築材料勘探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08-2000 鑽探、井、槽探操作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13-2000 標准貫入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14-2000 注水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15-2000 抽水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16-2000 壓水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18-2000 岩土靜力載荷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19-2000 圓錐動力觸探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20-2000 十字板剪切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21-2000 現場直剪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22-2000 動力機器基礎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23-2000 靜力觸探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24-2000 旁壓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SJ 225-1992 土工試驗規程(附條文說明)
YB 9010-1998 岩土工程驗收和質量評定標准(附條文說明)
YS 5227-1995 濕陷性土起始壓力測試規程(附條文說明)
JGJ/T 143-2004 多道瞬態面波勘察技術規程(附條文說明)
YS 5229-1996 岩土工程監測規范
YS 5230-1996 邊坡工程勘察規范(附條文說明)
DL/T 5074-2006 火力發電廠岩土工程勘測技術規程
DL/T 5034-2006 電力工程水文地質勘測技術規程
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設規劃設計規范
HG/T 20691-2006 高壓噴射注漿施工操作技術規程
HG/T 20693-2006 岩土體現場直剪試驗規程設計規定
HG/T 20694-2006 振動沉管灌注低強度混凝土樁施工技術規程
CECS 55-1993 孔隙水壓力測試規程
DBJ 08-19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附條文說明)
DL/T 5385-2007 大壩安全監測系統施工監理規范
TD/T 1009-2007 城市地價動態監測技術規范
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DZ/T 0220-2006 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
DZ/T 0222-2006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監理規范
JGJ 8-2007 建築變形測量規范(附條文說明)

㈢ 求一份關於油氣,區域地質,地質災害的地質勘察報告或者防災設計報告


作者
沈茂丁 , 王峰 , 徐文毅 , 趙慶磊
摘要
中緬油氣管道沿線地質災害發育,為了確保管道施工、運營

㈣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驗收規范有哪些

這個涉及的比較多了,你可以去論壇上找找!我只曉得可以參考工程地質手冊!還有推薦論壇:岩土勘察和地信網!

㈤ 地質災害勘察都用到哪些儀器

不同地質災害需要抄不同的儀器進行襲勘察。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
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岩土膨脹、砂土液化,
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
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地質災害勘察一般採用野外踏勘,輔助非侵入式儀器。
如面波儀,聲波儀,可以大致確定
1.滑坡面,前沿的位置
2.地裂縫位置,寬度
3.地面沉降,塌陷後地層形態
濕陷黃土主要還是靠室內固結試驗確定濕陷系數等參數。
砂土液化用標貫和靜力觸探判別。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上應該都有。
其他再高級的就沒有了`基本都是靠兩條腿+羅盤儀+皮尺

㈥ 崩塌地質災害勘查需要哪些規范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102I9—2006) 泥石流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z/170220—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Dz/17022-2006) 地質災害

㈦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規范的內容簡介

本規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發布的《規范》的適用范圍、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作了局部調整。現分為14章: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勘察分級和岩土分類;4.各類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9.勘探和取樣;10.原位測試;11.室內試驗;12.水和土腐蝕性的評價;13.現場檢驗和監測;14.岩土工程分析評價和成果報告。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有:1.適用范圍增加了「核電廠」的勘察;2.增加了「術語和符號」章;3.增加了岩石堅硬程度分類、完整程度分類和岩體基本質量分級;4.修訂了「房屋建築和構築物」以及「樁基礎」勘察的要求;5.修訂了「地下洞室」、「岸邊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處理」勘察的規定;6.將「尾礦壩和貯灰壩」節改為「廢棄物處理工程」的勘察;7.將「場地穩定性」章名改為「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8.將「強震區的場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為一節,取名「場地與地基的地震效應」;9.對特殊性土中的「濕陷性土」和「紅黏土」作了修訂;10.加強了對「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層載荷試驗」和「扁鏟側脹試驗」等。同時壓縮了篇幅,突出勘察工作必須遵守的技術規則,以利作為工程質量檢查的執法依據。

㈧ 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勘查檔案立卷歸檔規則》徵求意見稿的幾點意見

梁其華

(河北省環境地質勘查院,石家莊050021)

摘要 本文主要闡述了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勘查檔案立卷歸檔規則》 徵求意見稿的五點看法和修改建議。

關鍵詞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分類;意見及建議

1 對徵求意見稿的看法

地質原本檔案是地質科技檔案的一部分,是地質資料開發利用的基礎,服務於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目前,隨著地質檔案管理技術含量的提高和社會對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提出的全新要求,地質檔案管理方法和理論應用的內容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充實和提高,把地質檔案管理流程規范化、程序化、數據化和標准化。筆者根據幾年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情況淺談對國土資源部下發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勘查檔案立卷歸檔規則》徵求意見稿的幾點看法。

標准使用過程中,一些地質技術人員對原本資料分類認為比較繁瑣,在整理分類過程認為因分類多麻煩且又增加工作量,建議少分幾類。筆者認為:原本檔案分類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存、查詢和利用;重點既要保持資料內在聯系又要說明問題簡單。所以只要我們編目有序、有律、清楚,一份一號,少劃分幾個類對資料歸檔合理性並不受影響。

由於近幾年地質項目新增了質量認證資料和質量自護檢資料。這些資料怎樣歸類,試行辦法中沒有提到。

《地質檔案立卷歸檔備考表》中審查意見一欄是項目負責人簽名。因多數單位原本檔案地質資料初步驗收是由管理部門技術人員、項目負責人和資料管理人員組成,若單獨由項目負責人簽名不能反映出其他評審成員,筆者認為應改審核人簽名較為合理。

現執行的原本檔案立卷規則是地礦部1964年頒布的辦法相對滯後,已不能指導目前新增的資料類別歸類。致使在工作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法規依據,建議加快制定新標准。

對類目編排順序內容幾點不同看法一一列舉如下。

(1)A3地形測量類(代字:測)。

A3.1 成果底圖(此條和「底」字類第A1.3 條類似,在歸類時易混淆)

A3.3 各類地質觀測點、監測點、孔、坑、槽、硐等勘探工程點的三維坐標測量成果,勘探剖面起止坐標等(和「觀」字類第A4.3條中的「調查觀測點」有類似之處)

A3.4 質量檢查驗收意見(和「 物」字類第A8.7 條、「文」字類第A9.5 條類似)

A3.5 各種測量觀測記錄簿、計算簿、儀器檢查手簿(建議去掉「 觀測」兩字,觀測記錄簿歸入「觀」字類)

(2)A4地質觀測(調查)類(代字:觀)。

因為「監」和「觀」都是指野外的工作地質資料,在實際工作中也常把「監」類資料和「觀」類資料放在一起。為了保持資料內部的聯系性和減少歸類的難度、繁瑣,建議合並「觀」和「監」字兩類,統為「監」字類。

(3)A5勘探工程及現場試驗類(代字:探)。

A5.1.8 簡易水文地質觀測記錄;A5.1.9 地下水穩定水位觀測記錄(從概念上看水文地質觀測記錄建議歸「觀」字類)

(4)A8物探類(代字:物)。

A8.1 報告及其附圖、附表、附件(和「 底」類相似)

A8.2 實際材料圖(和「 觀」字類第A4.2 條類似)

實際工作中涉及此類資料並不多,建議刪去物探類。

2 原本檔案歸檔修改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按各類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實用性建議把地質科技文件材料類別歸為:文、底、測、監、遙、探、樣、物、設、研、機、實十二類。類的設置原則是:按本標准設類,有則設之,無則空缺,不得增設;類別不明確的科技文件材料應歸入相近的類別。新增的各類質量自護檢資料應歸入母本類中。

A1 技術文件類(代字:文)。包括上級下達的工作計劃、任務書、委託書、合同書、協議書、勘查申請登記材料、技術指示文件、專家建議、專家會議紀要、重要技術措施、技術請示匯報、技術總結、野外質量評審文件、質量認證資料、申報獎勵等。

A2 底稿、底圖類(代字:底)。包括最終成果報告及其附圖、附表、附件的底稿和最終成果評審、認定文據。

A3 地形測量類(代字:測)。包括地形測量成果底圖、實際材料點的測量成果、測量手簿、測量計算手簿和測量技術總結等。

A4 地質監、觀(調查)類(代字:監)。包括長期觀測點記錄、動態曲線、統計表及觀測收集氣象、水文、地震、工程活動資料。野外原圖、清圖、實際材料圖、實測剖面圖、觀測記錄簿(卡片)、照片、底片等。

A5 遙感解譯類(代字:遙)。包括附有遙感解譯報告或說明書、解譯圖、航衛片、解譯卡片等。

A6 勘探工程及現場試驗類(代字:探)。包括鑽孔、各類野外試驗記錄及成果、坑槽、井的原始記錄、素描圖、柱狀圖、展示圖等。

A7 樣品實驗測試類(代字:樣)。包括岩、土、水的化學分析成果,岩礦鑒定成果,岩、土物理力學性質試驗成果,岩、土測年成果、樣品的採集存根及送樣單等。

A8 物探類(代字:物)。包括各類物探成果報告、實際材料圖、野外記錄簿、計算簿、儀器原始記錄圖紙、照片、電算數據處理成果圖等。

A9 技術設計類(代字:設)。包括勘查項目總體設計、各類不同專業等的設計及其附圖、附表的復制本。

A10 綜合研究類(代字:研)。包括各類專題性、綜合性研究成果資料,作為成果報告依據的中間性分析、計算成果。

A11 電子文件類(代字:機)。包括勘查過程中形成的以磁帶、磁碟、光碟為載體的文本、圖表、圖像等數據文件。

A12 實物地質資料類(代字:實)。包括重要建築物軸線或代表性勘查剖面的岩心樣及岩石(土)標本,不良地質體代表性標本,重要實驗、測試樣品副樣,重要礦物、化石標本及光片、薄片等。

㈨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規范的目錄

1 總則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2符號
3勘察分級和岩土分類
3.1岩土工程勘察分級
3.2岩石的分類和鑒定
3.3土的分類和鑒定
4各類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4.1房屋建築和構築物
4.2地下洞室
4.3岸邊工程
4.4管道和架空線路工程
4.5廢棄物處理工程
4.6核電廠
4.7邊坡工程
4.8基坑工程
4.9樁基礎
4.10地基處理
4.11既有建築物的增載和保護
5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
5.1岩溶
5.2滑坡
5.3危岩和崩塌
5.4泥石流
5.5采空區
5.6地面沉降
5.7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
5.8活動斷裂
6特殊性岩土
6.1濕陷性土
6.2紅黏土
6.3軟土
6.4混合土
6.5填土
6.6多年凍土
6.7膨脹岩土
6.8鹽漬岩土
6.9風化岩和殘積土
6.10污染土
7地下水
7.1地下水的勘察要求
7.2水文地質參數的測定
7.3地下水作用的評價
8工程地質測繪和調查
9勘探和取樣
9.1一般規定
9.2鑽探
9.3井探、槽探和洞探
9.4岩土試樣的採取
9.5地球物理勘探
10原位測試
10.1一般規定
10.2載荷試驗
10.3靜力觸探試驗
10.4圓錐動力觸探試驗
10.5標准貫人試驗
10.6十字板剪切試驗
10.7旁壓試驗
10.8扁鏟側脹試驗
10.9現場直接剪切試驗
10.10波速測試
10.11岩體原位應力測試
10.12激振法測試
11室內試驗
11.1一般規定
11.2土的物理性質試驗
11.3土的壓縮一固結試驗
11.4土的抗剪強度試驗
11.5土的動力性質試驗
11.6岩石試驗
12水和土腐蝕性的評價
12.1取樣和測試
12.2腐蝕性評價
13現場檢驗和監測
13.1一般規定
13.2地基基礎的檢驗和監測
13.3不良地質作用和地質災害的監測
13.4地下水的監測
14岩土工程分析評價和成果報告
14.1一般規定
14.2岩土參數的分析和選定
14.3成果報告的基本要求
附錄A岩土分類和鑒定
附錄B圓錐動力觸探錘擊數修正
附錄C泥石流的工程分類
附錄D膨脹土初判方法
附錄E水文地質參數測定方法
附錄F取土器技術標准
附錄G場地環境類型
附錄H規范用詞說明
條文說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