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敦煌世界地質公園
❶ 到今年為止,中國有多少個世界地質公園分別都有哪些
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已經有33個,它們的名稱如下:黃山世專界地質屬公園、廬山世界地質公園、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嵩山世界地質公園、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興文石海世界地質公園、泰山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房山世界地質公園、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自貢世界地質公園、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寧德世界地質公園、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三清山地質公園、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延慶世界地質公園、蒼山世界地質公園、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敦煌地質公園、織金洞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出,此計劃在2000年之後開始推行,目標是選出超過五百個值得保存的地質景觀加強保護。至2016年,中國已有33處地質公園進入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名錄。
❷ 敦煌旅遊景點有哪些門票都是多少啊好玩嗎
敦煌旅遊推薦之:莫高窟
門票(包含講解服務)
淡季:90元(11月1日-4月30日);旺季:180元(5月1日-10月31日);
開放時間:9:00-17:00
莫高窟又叫做千佛洞,被稱之為2世紀最具有加州的文化發現,現在擁有洞窟492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座,是現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也是內容最為豐富的佛教藝術勝地,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敦煌旅遊推薦之:鳴沙山.月牙泉
門票——淡季:55元(11月1日-4月30日);旺季:110元(5月1日-10月31日);
開放時間:全天
月牙泉從漢朝開始就是敦煌八景之一,因為彎曲像新月,所以得名如此,有著「沙漠第一泉」的稱號,鳴沙山和月牙泉是戈壁中的一對孿生姐妹,泉水在流沙當中,乾旱但是不枯竭,風吹沙不落,看上去甚是奇特。
敦煌旅遊推薦之:玉門關.漢長城
門票——淡季:20元(11月1日-4月30日);旺季:40元(5月1日-10月31日);
開放時間:全天
玉門關也叫做小方盤城,位於敦煌市西北90公里處,相傳在西漢時期西域和田的美玉,需要經過此關口才能進入中原,因此得名玉門關,來這里追尋千年的蒼涼悲壯是最為合適的。悅禾有一首中國的古詩也讓玉門關名聲大噪「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敦煌旅遊推薦之:雅丹魔鬼城
門票——淡季:25元(11月1日-4月30日);旺季:50元(5月1日-10月31日);
開放時間:全天
敦煌雅丹是因為風蝕作用形成的獨特的地理風貌,造型奇特猶如一座天然的雕塑博物館,被稱為敦煌的又一奇景,清晨站在高處眺望,金光四射,氣象萬千啊,傍晚時分,夕陽西下,頭頂霞光,真可謂是的大自然的饋贈。
❸ 敦煌有哪些景點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地處莫高鎮而得名。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布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一千六百米。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偉渾厚,小的精巧玲瓏,其造詣之精深,想像之豐富,是十分驚人的。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里處。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積而成,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數十米,山峰陡峭,勢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濕的沙土層,風吹沙粒振動,聲響可引起沙土層共鳴,故名。據史書記載,在天氣晴朗時,即使風停沙靜,也會發出絲竹管弦之音,猶如奏樂,故「沙嶺晴鳴」為敦煌一景。這是大自然現象中的一種奇觀,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月牙泉】月牙泉在鳴沙山下,古稱沙井,俗名葯泉,景區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葯材很多,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以傍晚、黃昏時分最佳。月牙泉有三寶:鐵背魚、五色沙、七星草,傳說鐵背魚和七星草一起吃可以長生不老!月牙泉南岸的小花羅布紅麻是泉邊獨特而唯一的保健中草葯,也有延緩衰老的功效,每年6,7,8月小花盛開,猶如夜幕中的點點繁星,根據老輩人的說法:敦煌特有的狗魚也許就是鐵背魚,月牙泉南岸的羅布麻就是傳說的七星草!
【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地貌地處敦煌西200公里處,分布區長寬各10公里,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長200~300米。又名三隴沙的地名始見於漢代,位置在古玉門關外,絲綢之路北線由此通過。三隴沙雅丹地貌,其走向與盛行的西北風向垂直,而與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門關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區,因其怪異特點,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
位於敦煌市至陽關公路的南側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是1987年為中日合拍大型歷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仿造沙洲古城設計建造而成,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情,城開東、西、南三門,城樓高聳;城內由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街道兩邊配以佛廟、當鋪、貨棧、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被稱為中國西部建築藝術的博物館,具備拍攝古代西部國邊塞軍事片的獨特優勢,現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在這里已先後拍攝了《封神演義》、《新龍門客棧》等二十多部影視劇。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鄉境內,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
【三危山】敦煌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和莫高窟與佛為緣,相互輝映,在絲綢之路上形成了一道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旅遊風景線。
另外三危山還有紀念中國文化聖人孔子的「大成殿」,祭祀龍王山神的「龍王廟」,「山神廟」等廟宇這些建築與三危山對互對應,是為遊人提供修心養性的場所。老君堂附近的慈寺塔,據考證建於北宋早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塔,因其在中國建築史上的特殊價值,1981。
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誌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屹」。而三危聖境的開發與建設,特別是三危大銅佛的落成開光,使遊人參觀完千年佛教勝跡莫高窟後,再來大銅佛觀音殿前燒香拜佛了卻了心願,可以極大的滿足僧俗心中的願望。
❹ 敦煌四大必打卡的景點是什麼
敦煌位於青海、甘肅、新疆三地的交匯處。是一個藏滿故事的地方。
盛名在外的敦煌本質上仍然只是一小片被沙漠戈壁包圍的綠洲,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但蒸發量卻超過2500毫米,是中國最為乾旱的地帶之一。正是在這樣的地方,敦煌,依託著徑流量並不大的黨河,走過了數千年薪火不滅的歲月,還一度成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匯流中心。
被沙漠戈壁包圍的敦煌,這四大必打卡景點你一定知道
莫高窟
提及敦煌,很多人會馬上想到莫高窟,一眼千年,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有說不完的故事,始鑿於魏晉時期的敦煌石窟更是秉承了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從王公權貴到平民百姓,不論民族,不論階層,都可以成為石窟的開鑿者和供養人,所以石窟所展現的內容也包羅萬象。
石窟的造像和壁畫除美學和宗教價值外,還囊括了不同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歌舞、雜技、耕作、狩獵、營商、出行等歷史事件和生活場景。而浩如煙海的敦煌遺書,所涵蓋的范圍更加廣闊,內容也更加翔實。
這些寶貴的歷史遺贈是研究中古時期中國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歷史學、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以及文學史、藝術史、科技史、民族史最難得、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鳴沙山
離雅丹魔鬼城不遠的是絲綢之路西出玉門關,進入吐魯番的必經之地,古時候的商旅要拿出多少勇氣來抵抗這廓然無邊的蕭瑟。
在戈壁大漠上,玉門關,扼守在敦煌以西最重要的水源補給點上。
進出敦煌的商人、郵驛、使者,無論是走昆侖北麓,還是走天山南麓,都必須經過兩關。它們不僅護衛著河西走廊西大門的安危,同時也要負責為過往人員簽發“護照”。漢唐時期,這兩座在荒野上對峙而立的雄關一度熱鬧了數百年。
雖然現在玉門關就一個土樓,但是如果你來敦煌,包括玉門關這四大景點你一定要打卡,因為這是曾經是世界文明的匯集中心。
❺ 問敦煌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莫高窟
又稱「千佛洞」,位於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下,因地處莫高鎮而得名。它是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分布在鳴沙山崖壁上三四層不等,全長一千六百米。現存石窟492個,壁畫總面積約45000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1987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鳴沙山
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里處。古代稱神沙山、沙角山。 鳴沙山,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積聚而成,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沙嶺晴鳴」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
被鳴沙山環抱,長約150米,寬約50米,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在鳴沙山下,景區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葯材很多,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
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敦煌西200公里處,分布區長寬各10公里,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長200~300米。又名三隴沙的地名始見於漢代,位置在古玉門關外,絲綢之路北線由此通過。三隴沙雅丹地貌,其走向與盛行的西北風向垂直,而與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門關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區,因其怪異特點,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
位於敦煌市至陽關公路的南側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公里。是1987年為中日合拍大型歷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仿造沙洲古城設計建造而成,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情,城開東、西、南三門,城樓高聳;城內由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街道兩邊配以佛廟、當鋪、貨棧、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被稱為中國西部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玉門關
又稱小方盤城,建於公元前111年左右。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於敦煌城西北90千米處戈壁灘中。關城為正方形,黃土壘就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的城牆保存完好,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面積633平方米,西北各開一門。
陽關
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陽關鎮境內,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陽關名揚千古。
三危山
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三危山東西數十里,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雲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稱碑羽山、神羽山,從敦煌綠洲看,隱三峰崇之,如危欲墜,而得名三危。敦煌人稱三危山為坐鎮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將三危山列為敦煌第一景,稱做「危峰東峙」。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誌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屹」。
❻ 敦煌被譽為旅遊勝地,它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敦煌的旅遊景點有很多,並且大多數旅遊景點基本每一個人都聽說過,比如說敦煌古城、玉門關、漢長城遺址、雅丹地質公園等等,這些景點從名字上就能感覺到它的魅力,令人心生嚮往。不知道你們去沒去過敦煌,我有幸去過一次,那裡的景色與我之前旅遊見過的都不同,充滿了神秘,下面就講一下敦煌那些著名的景點。
敦煌還有很多很多美麗的地方都是言語所不能表達出來的,敦煌就像我們之前感受過的歌舞劇中的飛天形象,一層美麗的薄紗似有似無的遮住了她美麗的面孔,吸引你前去觀賞,但是當你真的揭開這層神秘面紗時,就已經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了。這就是我認為敦煌比較出名的景點,你還有添加的嗎?
❼ 請問敦煌的大致景點有哪些
我剛從敦煌回來。可去雅丹一日游。可參觀的景點有:玉門關、漢長城、雅丹版魔鬼城(世界地質公園權丹霞地貌)、陽關、西千佛洞(可看6個洞窟)、敦煌古城(敦煌影視城)、白馬寺(鳩摩羅什喪馬處)、小雷音寺(北川佛教的發源地)。
❽ 世界地質公園的中國的世界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
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法國巴黎宣布,中國黃山等8處地質公園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單。
這8處第一批世界地質公園是:安徽黃山地質公園、江西廬山地質公園、河南雲台山地質公園、雲南石林地質公園、廣東丹霞地質公園、湖南張家界地質公園、黑龍江五大連池 地質公園和河南嵩山地質公園。
中國有45個國家地質公園,首次參加評選的8處國家地質公園經過國內專家的嚴格篩選和評審,在地質、地貌、地球科普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各具優勢。
2004年中國第一批八處國家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張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質公園(湖南)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巴黎宣布,我國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興文四家國家地質公園被評為第二批世界地質公園。
2005年中國第二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2006年9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英國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召開第二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會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專家對各國申報的第三批世界地質公園名單進行評審。
其中中國泰山(山東)、中國王屋山—黛眉山(河南)、中國雷瓊(廣東、海南)、中國房山(北京、河北)、中國鏡泊湖(黑龍江)和中國伏牛山(河南)地質公園被評定為世界地質公園。
2006年中國第三批六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
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2008年1月中國第四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2009年8月23日,世界地質公園舉辦第三屆國際地質公園發展研討會,陝西秦嶺地質公園和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第五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
2009年中國第五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陝西)
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2010年10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正式宣布,又有來自9個國家的11處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其中包含兩處中國地質公園,中國廣西樂業-鳳山地質公園和福建的寧德地質公園成功入選。
2010年中國第六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廣西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廣西)(2010)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兔耳嶺風景區(2010)
2011年中國第七批兩處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香港)
2012年中國第八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2013年中國第九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延慶世界地質公園、湖北神農架地質公園。
2014年中國第十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昆侖山地質公園、大理蒼山地質公園
2015年敦煌世界地質公園、貴州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
❾ 敦煌最值得去的六大旅遊景點,你去過幾個了
月牙泉
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長約150米,寬約50米,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在鳴沙山下,景區內的羅布麻、枸杞等葯材很多,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
雅丹地貌
敦煌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敦煌西200千米處,分布區長寬各10千米,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長200~300米。又名三隴沙的地名始見於漢代,位置在古玉門關外,絲綢之路北線由此通過。三隴沙雅丹地貌,其走向與盛行的西北風向垂直,而與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門關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區,因其怪異特點,故有魔鬼城。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位於敦煌市至陽關公路的南側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千米。是1987年為中日合拍大型歷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仿造沙洲古城設計建造而成,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情,城開東、西、南三門,城樓高聳;城內由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街道兩邊配以佛廟、當鋪、貨棧、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被稱為中國西部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玉門關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建於公元前111年左右。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於敦煌城西北90千米處戈壁灘中。關城為正方形,黃土壘就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的城牆保存完好,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面積633平方米,西北各開一門。
陽關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千米外的陽關鎮境內,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據兩關」的兩關之一,自古為絲綢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經關卡,西部邊境之門戶。唐代詩人王維「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使陽關名揚千古。
三危山
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千米處。三危山東西數十里,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雲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稱碑羽山、神羽山,從敦煌綠洲看,隱三峰崇之,如危欲墜,而得名三危。敦煌人稱三危山為坐鎮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將三危山列為敦煌第一景,稱做「危峰東峙」。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誌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