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工程地質大會
① 關於工程地質考研的問題
看你的選什麼復方向了,如果是地質災制害、工程之類的可以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的性價比不錯,考起來不算太難,並且專業不差;還有南京大學的地質工程是偏岩土工程和建築相關的比較多,也有老師是搞邊坡的;而西北大學和長江大學的地質工程都偏資源的,主要是石油方向的!其他學校的我也不太了解,你再查查看吧!只是個人看法,具體自己多看看!
② 成都理工大學 地質 2016期末試題
地質必需考數學二,沒有選擇的,專業課:土力學,工程與環境地質學,基礎工程力學.三個中選擇一個,沒有區別。
③ 中國地質大學工程學院2016接受推免研究生多少
為做好接收2016年推免生來工作,加強科自學選拔,規范工作程序,保證公平公正,根據教育部有關推免生工作管理辦法,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章程。
接收專業、人數及學制:
2016年中國地質大學在理、工、文、管、經、法、教、哲、藝9個學科門類的58個學術學位專業和資產評估、法律、翻譯、工程、會計、藝術6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18個領域)接收推免生800人左右,學制2-3年。
其中國家重點學科可接收本科直博生,學制5年。
詳情請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接收2016年推免生專業目錄》。
④ 最高科學技術獎2020
截止抄到2020年10月,2020年最高科學技術獎還沒有頒發。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負責,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官網顯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頒發榮譽證書、獎章和800萬元獎金。截至2020年1月,共有33位傑出科學工作者獲得該獎。
(4)2016全國工程地質大會擴展閱讀:
申報條件
1、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
2、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3、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
4、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⑤ 關於工程地質勘查專業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培養具有地質學、岩上鑽掘工程學等知識,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及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門人才。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主幹課程:
普通地質學、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岩體力學、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查、土木工程制圖、計算機工程地質應用、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三維虛擬現實等。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專業課程:
礦物岩石學,礦山力學,礦山測量學,煤田地質學,古生物地史學,構造地質學,潔凈煤技術,地質災害防治,水文地質學,地質勘探,岩土工程勘察及施工,地質工程制圖及CAD,礦井地質學,採煤概論,工程地質新技術概論/地質學基礎、構造地質、水文地質概論、工程與環境物探、工程地質與土力、鑽探工程概論、地基基礎、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等。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主要課程:
工程地質、土力學、構造地質、計算機文化基礎、VB語言、勘察CAD、礦床學、礦物學、岩石學、水文地質、遙感地質、數學地質、古生物地史、礦產資源勘察、礦產資源經濟與管理、煤礦地質、煤田地質勘探、大地構造學、應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工程地質學、工程力學、岩土工程學、勘察技術工程學、勘察信息採集及處理等。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實踐課程:
地質認識實習、地質測量實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地質資料庫設計、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實訓、水文地質條件分析實訓等。
工程地質勘查專業可報考的資格證書:
工程資料員證書、質檢員證書、AutoCAD證書、土建施工員證書等。
⑥ 2016年中國地質大學安全工程保研是什麼大學
保研保本校多,相對比較容易。外推比例看各個學院安排,需要你成績非常優秀。
⑦ 誰能介紹一下(ICCE2016)第三屆土木工程國際學術交流會議的具體情況
會議簡介
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武漢工程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湖北省眾科地質與環境技術服務中心將於2016年11月-20日在中國江城——湖北武漢聯合主辦「2016·第三屆土木工程國際學術會議」(ICCE 2016)。
本屆會議旨在為土木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工程人員提供一個分享研究成果與經驗,探討該領域所面臨的問題與動態,就相關科技發展的前沿展開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研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搭建國際性合作交流平台。是展示土木工程領域創新性、基礎性最新研究進展的重要國際學術會議,會議同時可促進在土木工程相關技術領域內具有相同興趣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實踐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屆時,來自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工程單位的土木工程專業人士將就相關科技發展的前沿展開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研討。
論文徵文范圍為土木工程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新進展、科研成果、技術創新及工程應用實例等。熱忱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踴躍投稿。
所有會議錄用的論文,作為會議文獻將將由澳大利亞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出版,並將被EI Compendex 和SCOPUS檢索。同時,為了提高論文的被引用度,專刊將被發行到世界150個高校與研究機構.
⑧ 土木工程專業有哪些重要的學術會議
會議簡介
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武漢工程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湖北省眾科地質與環境技術服務中心將於2016年11月18-20日在中國江城——湖北武漢聯合主辦「2016·第三屆土木工程國際學術會議」(ICCE 2016)。
本屆會議旨在為土木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工程人員提供一個分享研究成果與經驗,探討該領域所面臨的問題與動態,就相關科技發展的前沿展開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研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和搭建國際性合作交流平台。是展示土木工程領域創新性、基礎性最新研究進展的重要國際學術會議,會議同時可促進在土木工程相關技術領域內具有相同興趣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實踐人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屆時,來自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工程單位的土木工程專業人士將就相關科技發展的前沿展開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研討。
論文徵文范圍為土木工程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新進展、科研成果、技術創新及工程應用實例等。熱忱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踴躍投稿。
所有會議錄用的論文,作為會議文獻將將由澳大利亞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出版,並將被EI Compendex 和SCOPUS檢索。同時,為了提高論文的被引用度,專刊將被發行到世界150個高校與研究機構.
⑨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評估體系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教科書
1.構建地質工科類專業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依據針對21世紀對地質工科類專業人才的要求,明確了地質工科類專業的教育培養目標後,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影響培養目標達成的主要因素,這將為建立評估系統的具體結構和指標內容提供依據。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因素是校園與學科基本建設、師資隊伍、管理水平、實習場地、實驗設備與圖書資料等。校園與學科基本建設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不言而喻。鑒於師資隊伍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因素,地質工程專業教育以培養能在資源勘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從事資源勘察與評價、管理各類工程建設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教師所在的社會崗位實踐經驗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過程中所應重視的主要環節之一。管理水平是管理者素質和管理規章制度完善程度的綜合表現,它既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可能起阻礙作用,這依管理隊伍的素質和管理制度的優劣而論。實踐表明,無論是辦學條件的改善,還是教師積極性的發揮,抑或是學生良好學風的形成,都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的聯系。實驗設施、實習基地是開展地學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條件,實驗設施包括基礎實驗和專業實驗的開設條件,實習基地則是指培養地質工程專業所面向的能夠承擔學生技能培訓任務的社會崗位或准崗位。此外,圖書資料、教學輔助工具等也是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構建地質工程專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過程中,上述因素都應該成為必須考慮的內容。
2.構建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原則
(1)完備性原則
根據評估學原理,一個評估系統的指標體系所反映的廣度和深度,應當包含或覆蓋評價對象的全部本質屬性。地質工科類專業教育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其質量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蘊涵的屬性范圍極為寬廣。對它的評估,不能只強調某一方面,而疏漏其他方面對其的影響。就評估內容來說,對目標所包含覆蓋的全部內容,要盡力反映,至少不能遺漏其主要部分。例如,評估一所大學的教學質量,就應同時從教學業績和教學過程兩個方面著手。這就是說,在評估過程中不能只看一些體現教學業績水平,如學生的學習質量等,還應看學校教學過程的質量,包括為確保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領導班子、教師隊伍、生源、經費、設備等。一般說來,教學業績是通過教學過程產生的,是教學過程全部的綜合反映。教學過程質量是源,教學業績質量是流,前者決定後者。如果忽視對教學過程質量的把握,那麼對教學業績質量的評估就難以做到客觀而准確。因此,在評估過程中,應將業績質量同過程質量緊密有機地聯系起來,使二者互為映照,彼此關聯,共同對教學質量做出切合實際而又全面的評估。
(2)實用性原則
對地質工科類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在理論上可以通過增加評估的維度和有用信息的提取量來做到使評估完備、精確,但這需要以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為代價。因此,所編制的評估體系,應在保證評估目標能夠得到體現的前提下,力求簡易,以較少的指標反映盡量多的信息,做到少而精,疏而不漏,並最大限度地少列主觀色彩濃厚的綜合性指標。這樣在評估過程中,就能做到收集信息方便,費時少,主評人員容易掌握,便於配合,減少誤差,從而既能保證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又使評估體系達到簡單、經濟、實用的要求。
(3)現實性原則
在編制全國地質工科類專業教育教學質量指標體系時,不能把視角局限在靜止的基本辦學條件和已有業績上,而應同時考慮動態的辦學資源的利用渠道和效率,使評估工作同地質工程專業教育發展的歷史現實相一致;同時,還應該考慮不同行業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要求,對於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認識,應本著發展的眼光,歷史地看待,並在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上有所反映,從而使教學質量評估能夠真正起到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提高的作用。
4.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專業人才需求與發展規模
盡管中國有幾十座大學設有地質工科類專業,各學校的招生規模在幾十至百餘名不等,但從社會需求來看,其數量根本滿足不了國家的需要,每年畢業生的供需比達1:2~5,特別是一些地勘基層單位多年沒有招收到地質類專業畢業生,地質技術人員奇缺,很多找礦工作都是返聘離退休人員在炒現飯,從而導致找礦工作長年沒有突破,中國資源的供需保證程度已滿足不了國家安全的基本要求。因此,當前特別需要擴大地質類專業的培養規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育部在下達招生計劃時,對設有地質類專業的學校可規定該校必須招收地質類專業學生的指標數,從而保證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
以上對地質類專業的社會需求情況大概是在2000年-2015年,其實目前(2016屆以後)的就業情況是地質隊都提高標准招收研究生(最後對一大把研究生還要挑選),一是相關人才供大於求,二是為了減少招生麻煩,就業豈止是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