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質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
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北京地質大學是同一所學校嗎急
北京只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這所高校,沒有聽說有北京地質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一本,教育部直屬,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㈡ 中國地質大學是北京的好還是武漢的好
總體來說,可能武漢的實力稍強一些 但是由於地理位置沒北京這邊好回 所以選擇北京的答還是多的。而且這兩所學校本是一家建校是在北京由3家當時的學校合並的北京地質學院。後來由於一些原因全部遷到武漢建校,在後來武漢那邊將研究生部又轉遷回北京,自此北京武漢倆部各自發展。到如今,北京這邊也已經發展成為綜合性大學,有13或者14個學院了吧 ,而且兩所學校現在都已經獨立 不屬於主分校的性質。
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區別
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是建國初期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位列國家「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2]、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學校是中國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地質學院,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1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繼續教育和網路遠程教育在讀生60000餘人。校友中有37人成為兩院院士,200餘人成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
(3)北京地質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擴展閱讀:
建校初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適應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1952年,中央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院校,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采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合並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前身——北京地質學院。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在講話中說:「現在新中國辦起了驚天動地的事業,北京航空學院是驚天,北京地質學院是動地。你們就是動地的勇士……你們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質部向你們祝賀。」領導的寄託,前輩的期望,使同學們對地質事業更加熱愛。學校決定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
1957年5月17日,劉少奇同志在中南海接見了學院畢業生代表,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親切交談。他說:地質工作者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要建設就要搞地質勘探,就要打「游擊」,你們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偵察兵和先鋒隊。
1960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並躋身國務院確立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列。
網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㈣ 中國地質大學中北京和武漢有什麼區別
一、學校的地址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29號。
二、學校的規模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截至2018年10月,學校佔地面積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積815074.58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有教職員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6103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截至2019年3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2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
三、學校的影響力不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㈤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哪個好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哪個好是要依照個人不同的觀點和角度來評價的,其二者各有各的特點,以下介紹一下二者的特點對比:
1、師資隊伍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各類教職工1045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80人,副教授228人;博士生導師192名,碩士生導師250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80%以上;教師隊伍中,有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4個,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5名,雙聘院士9名;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8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先後有8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4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8人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7人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7人分別獲孫越崎能源大獎,7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截至2016年10月,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繼續教育和網路遠程教育在讀生60000餘人;教職工135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00多人,高級職稱教師500多人,博士生導師200多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萬人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
「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5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項目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5人。
我校現有專任教師中3人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6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5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32人獲"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其中金錘獎7人,銀錘獎25人);
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6人;此外,150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被學校聘為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
2、學科建設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截至2016年12月,該校擁有2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涵蓋8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3個碩士學位一級授權點,116個碩士學位二級授權點,13個博士學位一級授權點,59個博士學位二級授權點,17個工程碩士領域和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3個博士後流動站。
(5)北京地質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擴展閱讀: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合作交流: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中國國內10所大學聯合發起成立"北京高科大學聯盟",與50 所世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校際合作協議,與百餘所中國國外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相關學科開展了學術交流;
多次舉辦了國際煤岩學委員會年會、國際有機岩石學年會(ICCP-TSOP)聯合會議、第一屆行為安全與安全管理國際會議、國際有機岩石學會(TSOP)年會、國際采礦科學與技術大會、國際采礦岩層控制會議等國際性學術會議。
㈥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211大學還是985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211大學,也是985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位列國家「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
(6)北京地質學院和中國地質大學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1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
㈦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的區別
武漢是中國地質大學的本部,教學設施更完備、師資更強。北京是分校,但有首都的地域優勢,一些專業取分並不低。
拓展資料:
1.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2. 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協議。
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腹地。作為是世界地球科學和資源環境領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中國地大在國際地質學界日益發揮著積極的影響,在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和滿足中國國民經濟建設對資源環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㈧ 北京地質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有什麼區別
首先糾正一下,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大學早就改名了 就是中國地質大學
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的哪個更好啊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全國一家獨大,並且遙遙領先。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高考報專業的時候有兩所中國地質大學,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所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很多同學都會困惑,這明明是同一所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怎麼兩個校區的分數線還是不一樣的,究竟哪所地質大學最好,我們今天就說一說中國地質大學的北京校區和武漢校區有什麼區別。
北京校區:2018全國大學綜合實力排名65位,211工程大學,985工程創新平台,由於文革遷校,1978年地質大學在鄧小平的關懷下在北京復校,我國首次試辦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經過幾十年不懈的艱苦奮斗,逐步形成以地質,資源,地學工程技術為主的專業特色大學。
3 各自優勢專業
武漢校區:武漢校區的地質學,煤與煤層氣工程,安全工程是國家級特色專業,也是地質大學最好的專業,資源勘察工程,地球物理學(全球特色專業),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都是地質大學武漢校區相當不錯的專業。
北京校區:北京校區的地球物理學是全國排名第一的專業,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土資源管理,地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都是相當不錯的專業,由於地理位置在北京,這也使得北京校區的就業要優於武漢校區。
4 分數線
兩所地質大學同根同源,由於分別獨立招生,兩所大學的分數線也有不小的差異,拿安徽省的錄取線為例,武漢校區2017年錄取線為582最低分,北京校區2017年錄取線為590最低分,由於北京校區的地理位置等原因的因素,北京校區的分數線稍微高於武漢校區,但是論實力,武漢校區還是強一些。
兩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因為地理原因才分開辦學導致如今的獨立,兩所大學如今的實力和特色都在我國是頂級的,可以想像當年如果不拆分,如今的實力要多麼強大。不免讓人覺得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