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2015年會

中國地質2015年會

發布時間: 2021-01-26 01:15:26

1. 中國地質大學2015屆開學時間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5級校本部新生(業余)入學須知

祝賀您成為中國地質大回學(北京)繼答續教育學院的學生,報到前請仔細閱讀如下報到須知。

一、報到時間、地點

1、報到時間:2015年 1 月11 日(周日),上午9:30 至下午4:00點

2、報到地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綜合辦公樓一層

3、乘車路線:

(1)乘26、331、375、392、398、438、478、484、490、632、656、743、753、810、836、運通103路公共汽車到成府路口南(學校東門)下車

(2)乘307、331、375、630、656、690、743、957路公共汽車到北京語言大學(學校北門)下車

望您採納……謝謝咯……

2. 2015年國際地質分析會議 在哪開

2015年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將於中國台北召開
2014-10-10 來源:7樓網 點擊:43 次
一、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13-14日會議,15-19日地質考察)
二、地點:中國台灣台北
三、研討會目的:
在過去二十年中,海峽兩岸舉辦過許多有關地質科學領域的研討會。1995年3月在中國台北召開了海峽兩岸地質學術研討會,與會人數達四百餘人,開啟了兩岸開放人員往來以後地球科學領域大規模之學術交流活動。其後自1999年8月起,陸續在北京、美國斯坦福大學、香港大學、南京大學、台灣龍潭科學園區、內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學等分別舉行了七次世界華人地質大會,使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的華人學者有了一個常規性的交流管道。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有感於身為全球華人地質大家庭一分子的責任,聯合大陸和海內外地學單位,誠摯的邀請全球華人地質學者踴躍參加2015年在中國台北舉辦的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讓大家攜手並進,共創華人地球科學的新紀元。
四、大會研討專題(待學術委員會討論以後最後確定)
(1) 地層古生物與氣候變遷
(2) 大地構造及亞洲地體構造帶演化
(3) 東亞及其它地區造山帶多學科研究
(4) 地球化學
(5) 地球物理及地震
(6) 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及能源
(7) 地質災害與防災
(8) 礦物岩石與礦床
(9) 大陸及海洋鑽探
(10) 新期構造與第四紀地質
(11) 海洋油氣勘察
(12) 地質生物學
五、主辦單位:(排名不分先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學會、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協辦單位:(排名不分先後)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地震研究中心、國立台灣博物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國立台灣師范大學地球科學系、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國立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國立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國立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國立東華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地質學系、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資源所、中央氣象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三亞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香港地質學會、海外華人地球科學技術協會(OCESTA)、(美國)中國地球科學促進會(IPACES)
六、研討會組織:
主席團:
李羅權(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主席)
孟憲來(中國地質學會) (主席)
周義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主席)
朱立新(中國地質學會) (副主席)
董樹文(中國地質科學院)(副主席)
羅清華(國家實驗研究院) (副主席)
劉忠光(Stanford Univ.) (副主席)
鄧屬予(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副主席)
胡興台(中油公司) (副主席)
辛在勤(中央氣象局)
張培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鄧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張立飛(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陳曉非(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朱延祥(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鄧茂華(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黃庭芳(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總幹事: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趙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顧問委員會:
鄧大量(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毛河光(Geophysical Lab)
陳正宏(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吳大銘(SUNY, Binghamton)
江博明(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李太楓(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劉紹臣(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王寳貫(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王汝成(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孫和平(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孫文科(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周美夫(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陳龍生(香港地質學會)
籌備委員會:
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趙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吳逸民(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顏宏元(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詹瑜璋(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郝梓國(中國地質學會)
周義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馮夏紅(IPACES, Dartmouth College)
張素菁(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學術委員會:
鍾孫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主席)
陳於高(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馬國鳳(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戴昌鳳(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米泓生(台灣師范大學地球科學系)
饒瑞鈞(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
石瑞銓(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
劉瑩三(東華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
陳明德(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
林慧玲(中山大學海洋地質及化學研究所)
吳樂群(中國文化大學地質學系)
徐錫偉(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陳曉非(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黃清華(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王汝成(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宋曉東(Univ. of Illinois、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鄧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孫文科(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李一良(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劉琳(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洪陽(IPACES, Univ. of Oklahoma)
尹安(UCLA)
張有學(Univ. of Michigan)
Wendy Mao (Stanford Univ.)
聯系人:
趙里(台灣)電話:(886)2-27839910 ext.320 傳真:(886)2-278398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周義明(北美)電話:(1)703-648-6169 傳真:(1)703-648-6252
e-mail: [email protected]
郝梓國(北京)電話:(86)10-68999023 傳真:(86)10-68995305
e-mail: [email protected]
張素菁(香港)電話:(852)28578577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七、徵文要求:摘要格式如附件,中英文皆可,繳交摘要時請附上電子檔案(Microsoft WORD 格式)。
八、發表方式:投稿者可以自行選擇口頭發表或是板報展出(板報規格寬90cm*長180cm),中英文皆可。
九、大會論文專輯:所有大會論文摘要將匯集成大會論文專刊,並將與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及TA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 d Oceanic Sciences商討出版會議專輯。
十、會後地質旅行:地質考察路線有如下三條路線可供選擇:
路線一:大台北地區及北部海岸,一天行程。
包括大屯火山野柳地質公園及北部沿岸地質地貌考察。
路線二:太魯閣,一天行程。
中部橫貫公路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灣地區的基盤岩層。
路線三:台北-南投-天祥-太魯閣-池上-台北,三天兩夜行程。
「車籠埔斷層」是二十世紀末活動最劇烈和紀錄最詳細的地震活動帶;中部橫貫公路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灣地區的基盤岩層;東部縱谷的池上斷層是台灣東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動斷層。
路線四:台北-南投-墾丁-池上-海岸山脈-太魯閣-台北,五天四夜行程。
「車籠埔斷層」是二十世紀末活動最劇烈和紀錄最詳細的地震活動帶;墾丁有大量第四紀平台;東部縱谷的池上斷層是台灣東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動斷層;「海岸山脈」更是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接觸帶,是全世界研究弧陸碰撞學者們最感興趣的地區;中部橫貫公路上壯麗的「太魯閣峽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灣地區的基盤岩層。
十一、注冊費:暫定美金300元(或新台幣9000元),學生與博士後減半。
含大會手冊、論文集,會議期間之茶點、餐飲,開、閉幕晚宴及會議期間交通。最終注冊費、地質考察費用及隨行人員費用將在第二號通知公布。
十二、住宿:籌備委員會將在第二號通知中詳細說明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之住宿資料。
十三、請於2014年10月31日前將參會意願回執寄至: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籌備委員會 收
(11529)台灣台北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地球所
或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十四、重要時程:
收到所有回執 2014年10月31日前
寄發第二號通知 2014年11月30日前
大陸學者來台申請書收件截止 2014年12月31日前
論文摘要投稿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飯店預定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野外考察報名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注冊繳費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
寄發第三號通知 2015年 3月31日前
附件:摘要格式【摘要頁面為A4一頁,上下邊界2.54cm,左右邊界3.17cm,內容包含題目、作者單位及內文;中英文皆可】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
8th World Chinese Geological Congress
【題目居中,固定行高18 pt,16號中文楷體粗體或Times New Roman粗體】
劉忠光(美國斯坦福大學);陳正宏(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鍾孫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作者單位左右對齊,固定行高18 pt,12號中文楷體或Times New Roman】
在過去二十年中,海峽兩岸舉辦過許多有關地質科學領域的研討會。1995年3月在台北召開了海峽兩岸地質學術研討會,與會人數達四百餘人,開啟了兩岸開放人員往來以後地球科學領域大規模之學術交流活動。其後自1999年8月起,陸續在北京、美國史丹佛大學、香港大學、南京大學、台灣龍潭科學園區、內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學等分別舉行了七次世界華人地質大會,使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的華人學者有了一個常規性的交流管道。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成立32年,有感於身為全球華人地質大家庭一分子的責任,特別聯合台灣地質及地球物理學界同仁,誠摯的邀請全球華人地質學者踴躍參加2015年於台北舉辦的第八屆海峽兩岸三地暨世界華人地質科學研討會,讓大家攜手並進,共創華人地球科學的新紀元。
【內文第1行縮排0.85cm,左右對齊,固定行高24pt;12號中文楷體或Times New Roman】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回執
姓名:
單位:
隨行人員數目:
參加地質考察人數及路線(見大會第一號通知):
聯絡地址:
E-mail:
註:大會日期:2015年5月13-19日
(星期三至星期二,其中13-14日會議,15-19日為地質考察)。
大會地點:中央研究院,台北,台灣。
請於2014年10月31日前將回執寄至:
第八屆世界華人地質大會籌備委員會 收
(11529)台灣台北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地球所
或e-mail至: [email protected]
中國地質學會秘書

3. 中國地質大學網路教育2015年7月都畢業了,到現在還沒有拿到畢業證,什麼時候可以現在還沒有拿到畢業證

請先查詢一下學信網,查看你是否畢業,如果畢業請詢問學習中心,一般學習中心收到畢業證書後會通知你過來拿畢業證書的

4. 中國地質大學2015年廣東省錄取分數線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5年在全國各地錄取分數線統計如下表,其中廣東省文科最低分585分,理科最低分596分。

5. 中國地質大學附屬小學2015新生通過名單公示

既然已經內定,還裝模作樣考個什麼試?
你們對校外報名孩子的招生,是通過什麼版標准選拔?
對小孩子的面權試?還是家長的背景?
如果是家長的背景,你們還組織什麼考試,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組織了面試,實質還是根據家長背景,小孩被淘汰,對家長卻稱是小孩面試沒通過,因為小孩表現不好而沒有被錄取,這對小孩是不公平的!
你直接說小孩子其實面試不錯,就因為你們家長沒有領導介紹,這樣更好一些!把結果歸於小孩,明明小孩表現得非常好,你們卻因為家長原因將其淘汰,這很殘酷,你們是省心了,但對小孩非常不負責任,你們這種做法是自私的,是不人道的!
你們這樣做,體現了你們的教學水平和基本素質!我們不會選擇到你們學校讀書,這很危險,但我們要你們給個明確的說法,到底你們憑什麼標准選拔生源?

6.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報告,2015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多少次

v記者18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15日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召開汶川地震及其誘回發的次生地質災害情況分析會,答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地質力學所等單位專家根據調查監測和評價研究結果,對災情進行「會診」初步形成三個結論。 一是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 二是逆沖、右旋、擠壓型斷層地震。發震構造是龍門山構造帶中央斷裂帶,在擠壓應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東逆沖運動;這次地震屬於單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東遷移,致使餘震向北東方向擴張;擠壓型逆沖斷層地震在主震之後,應力傳播和釋放過程比較緩慢,可能導致餘震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 三是淺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屬於深板塊邊界的效應,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壞性巨大。

7. 2015年中國地質大學有幾個院士當選

目前2015年院士增選尚未完成,目前第一輪投票已經完成,我校王焰新校長和郝芳教授通過了第一輪,是否成功還有看後續的投票

8.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5年大一新生學費是多少錢

5500左右。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

9. 中國地質大學2015年高考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中國地質大學2015年高考在全國各地區錄取情況統計如下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