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學斷層
Ⅰ 急求幾篇土木工程地質論文2000字,謝謝高手幫忙
淺談土木工程地質野外實習
工程地質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問題的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勘察和評價工程建築場地的地質環境和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和預測工程建設活動與自然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選擇最佳的場地位置;提出克服不良地質作用的工程措施;為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提供可靠的地質依據。因此,工程地質學是每一個土木工程人員所應掌握的課程。
在工程地質學教學過程中,主要學習了基礎地質和工程地質兩部分內容。基礎地質包括岩石和土的成因類型、地質特徵及其工程性質;地質構造基本類型及特徵、地史及地質圖的基本知識;水的基本類型和特徵等。基礎地質是解決好工程地質問題必不可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工程地質包括常見的各種地質災害;地下洞室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邊坡工程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地基工程常見的工程質問題等。這些知識要徹底掌握,必須作好野外實習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得到的知識,如果不能運用於實踐,這無疑於紙上談兵。而要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實踐知識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野外地質實習。在課本上學習的知識很多是概念化的,或者說是標准化的東西。比如斷層,在課本上是理想化的模型,斷層面是一個平面,上下盤的移動方向在圖上有標識,岩性差別也很明顯,因此在課本上很容易識別。然而在野外,斷層規模相差很大。小的斷層在手標本上可以識別,而大的斷層延伸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斷層是一種重要的地質構造,對工程建築的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地震與活動性斷層有關,隧道中大多數坍方、涌水均與斷層有關。野外實際的斷層不是課本上的模型,如何識別規模較大的斷層呢?這就要野外實踐知識。首先從地貌上識別,斷層通過地區通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現象,如斷層崖、斷層三角面、斷層湖、斷層泉等。其次岩層分布情況,往往斷層會造成部分地層的重復或缺失現象。第三可觀察斷層伴生現象,如擦痕、階步、摩擦鏡面、牽引現象等。再比如說岩石,室內實習時見到的手標本均是比較標準的樣本,而野外的岩石千差萬別,形態各異。
雖然在課本上也能學到這些,但必須通過野外現場觀察,親手觸摸、親身體會才能記憶深刻,也就能夠舉一反三,遇到類似情況知道是什麼,沒有現場的體會根本就不知道野外的地質現象是什麼樣子,更不用說到野外進行識別。通過野外實習,不但鞏固了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還能學到很多野外實踐知識,這將為以後參加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Ⅱ 工程地質學基礎的課程中怎樣鑒別活斷層
一般鑽孔的斷層是對比出來的,根據鄰井情況、區域地層情況,看本鑽孔地層是否連續,是否和區域地層一致,是否和鄰井地層一致,如果不一致,在哪個部位不一致,具體到深度多少米的地方,比如在X米深度的地方,上部與區域或鄰井的地層一致,到X米處不連續,下部與區域或鄰井其他地層一致,那麼我們可以認為在X米處存在斷層,與鄰井或區域地層相比,本井X米深度處地層缺失或重復了多少就是斷距。
工程地質學是研究與人類工程建築等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的學科。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工程地質學的研究目的在於查明建設地區或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分析、預測和評價可能存在和發生的工程地質問題及其對建築物和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質現象的措施,為保證工程建設的合理規劃以及建築物的正確設計、順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質科學依據。
工程地質學(engineering geology)研究與人類工程建築等活動有關的地質問題的科學。地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目的是查明建設地區或建築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預測和評價可能發生的工程地質問題及對建築物或地質環境的影響,提出防治措施,以保證工程建設的正常進行。
工程地質學產生於地質學的發展和人類工程活動經驗的積累中。17世紀之前,許多國家成功地建成仍享有盛名的偉大建築物,可是人們在建築實踐中對地質環境的考慮,完全依賴於建築者個人
工程地質學
的感性認識。17世紀以後,由於產業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出現並逐漸積累了關於地質環境對建築物影響的文獻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整個世界開始了大規模建設時期。1929年,奧地利的太沙基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工程地質學》;1937年蘇聯的薩瓦連斯基的《工程地質學》一書問世。50年代以來,工程地質學逐漸吸收土力學、岩石力學與計算數學中的某些理論和方法,完善和發展了本身的內容和體系。在中國,工程地質學的發展基本上始自50年代。
工程地質學主要研究建設地區和建築場地中的岩體、土體的空間分布規律和工程地質性質,控制這些性質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結構,以及在自然條件和工程作用下這些性質的變化趨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質分類。由於各類工程建築物的結構、作用、所在空間范圍內的環境不同,所以可能發生的地質作用和工程地質問題也不同。據此,工程地質學往往分為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學、道路工程地質學、采礦工程地質學、海港和海洋工程地質學和城市工程地質學等。工程地質學的研究方法有運用地質學理論和方法查明工程地質條件和地質現象空間分布、發展趨向的地質學方法;有測定岩、土體物理、化學特性,測試地應力等的實驗、測試方法;有利用測試數據,定量分析評價工程地質問題的計算方法;有利用相似材料和各種數理方法,再現和預測地質作用的發生、發展過程的模擬方法。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普及和發展,工程地質專家系統也在逐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