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地空
①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物理學怎麼樣
如果你是男生,如果你家裡條件不好,如果你還是比較能吃苦。那麼我非常建回議你選擇這答個專業,你只要做的好,一般進的都是事業單位,以後無論是前途還是錢途都一片光明。不過在地大這個專業並非最暢銷,其他工程類,地質類相關專業更暢銷,一般都是艱苦專業。
總之,在地大選擇了工程類,地質類(包括地球物理學)這些理工科類的相關專業,找工作是不用愁了。
② 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研究特色
生物地質與來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自簡稱生環國重特色可概括為「一核心,兩結合,三尺度」。即:以地球表層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協同演化為研究核心,將生物地質和環境地質研究相結合,從重大地質轉折期和突變事件的三種時空尺度出發。具體開展重大地質突變期的地球環境和生命過程、晚新生代以來的環境事件和生命過程、人類活動的生物和環境效應等研究。將當代地球環境和生命過程置於地質歷史時空格架中,採取「將今論古」和「以古示今」的科學研究方法,探索地史時期生物與環境的協同演變,啟示當代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③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地空學院的 地球探測信息與技術遙感方向就業如何,可以進什麼單位
我就是這個學院的,武漢地大的地空學院里沒這個專業啊,你說的應該是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吧
④ 中國地質大學地空學院地信全名是什麼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是同一個 研究生只有地球物理學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地質工程(專碩)
⑤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空院寢室具體情況怎樣幾個人的
宿舍條件不好
8個人住一間。
我在那裡受了4年罪我會到處亂說……⊙﹏⊙b
地大畢業的
⑥ 請問,中國地質大學地空學院王賢敏教授帶地質工程專業空間物理的專碩么,是哪些老師帶呢,和學碩一樣么
首先,空間物理學是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值內得進入也很有前容途。其次,這老師是地空學院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系空間信息教學組組長,她自己是博士後,帶碩已經足夠了,個人學術怎麼樣就不用細談了,若真不行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混個教學組長也不是這么容易的,再次,若個人品質部怎麼的也不會有這么多年的研究團隊跟她了。最後,不知道你擔心什麼,去了,到學校,問問學長就知道了,這里的信息不會很全的了。學完了,這個比你的通碩強了去了。
⑦ 中國地質大學就業如何,什麼專業就業好
跟地質相關的。
什麼地質學啦,勘察技術與工程啦,等等等。
信工和地空學院的幾個專業也不錯好像。
還有珠寶學院。
⑧ 如何評價中國地質大學
作者:凡卡·茹科夫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418046/answer/10909556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到底是什麼關系,有什麼歷史沿革,我不想解釋和研究。但是這種雙校區平行發展的情況,極大的損害了地大的知名度和權威性。冠名相同但實質不同,我們地大人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給外人解釋起來就非常的吃力。在別人看來,北京和武漢應該有主次之分,好壞之分。親眼所見,很多求職的畢業生實在是不想應付北京和武漢校區有什麼區別的相關問題,乾脆在學校的後面把括弧去掉了,省去了回答HR提問時的不少麻煩。地大想提高知名度和公信力,這個雙校區的問題一定是一個很大的掣肘。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在哪的中字頭大學,是一個缺乏品牌建設能力的大學,損害了所有地大學生的無形資產。2.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學校是沒有圖書館的。北區閱覽室那麼丁點小,根本滿足不了全校同學的自習需求。我們這一屆到大四寢室才有空調,可想而知每年冬天夏天去閱覽室佔座位的情況是多麼的恐怖,6點以後去排隊,就很難說有沒有位置了吧。我覺得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一個211大學,在一整屆學生的就讀期間,沒有讓學生用上哪怕一次圖書館。這是一個笑話,是恥辱,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不遺餘力的去黑學校的原因所在。一個用四年時間建不好圖書館的大學反映出來的是什麼,是缺乏對學生最基本的關心和負責任的態度。3.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除了辯論隊之外,是沒有參加其他任何社團活動的。而辯論,在地大也是一個在夾縫中艱難生存著的社團活動。總體而言,地大的社團是缺乏多樣性和趣味性的,社團的設立和活動內容,感覺就像就是從90年代沿襲和繼承下來的一批遺產。沒有與時代進步相結合,沒有與學生興趣相匹配,死氣沉沉沒有生機。而地大辯論隊,在工程學院金鋆學長的努力下,差一點就成為了學校官方常設機構,有一定的自治權。但是僅僅過了兩年,地大校辯論隊就開始每年都要為自己的歸屬問題跑斷腿。比賽自己接,費用自己出,訓練場地自己找。我也曾為地大出戰過幾場比賽,作為四辯,在自我介紹的最後是要說「代表中國地質大學向各位問好」這句話的。代表完了,比賽打完了,目送各個學校的校車把各個學校的隊伍拉回去,然後我們幾個地大的像沒爹沒娘的孩子一樣去趕公交車…當然這也沒有什麼,校車接送不是學校的義務。但是,一個不注重發展社團活動,甚至打壓社團組織的大學反映出來的是什麼,是對學生豐富課餘生活的剝奪和個性的扼殺。4.本人就讀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四年間,一直在參與學院的黨建工作。由於資歷老(我是高中黨員),在黨建和學生工作中我一直處於一線位置,後來擔任兩個班的黨支部書記。首先,恕我直言,發展黨員=收獲果實。哪個同學條件成熟了,就發展成黨員。如果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沒有入黨意願,支部書記還要負有一定的責任。有這樣為一個政黨補充新鮮血液的嗎?其次,在最基層的學生黨建工作中,都很難確保民主集中制的貫徹落實。有一次在黨員大會上討論對我的處分方法時,居然要求我離開會場,不得參與討論過程,非常的令人氣憤和失望。最令人震驚的是,學生黨員居然有往蓋世太保方向發展的趨勢。清明,端午等小假期期間,學生不得私自離校,學生黨員要配合輔導員進行管理。當時輔導員的原話是:「要把所有學生圈養在學校」。特殊時期,例如12年反日本侵佔釣魚島的遊行活動中,學生黨員要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逐一查寢,掌握所有學生的動向。呵呵,大學是培養人才,而不是培養官僚。黨建是吸收有理想的青年,而不是收割成熟的水果。從一點一滴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可以清晰的透露出地大老師思想上根深蒂固的保守主義做派和官僚主義作風。最後分享一點。對一個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大學生,領導和同事們會做出這樣的評價:1.不愧是地大出來的學生。2.看來地大的學生相當的不錯。你們能看出這兩種評價的差別嗎?我聽到的都是第二種。
⑨ 中國地質大學就業怎麼樣
跟地質相關的。
什麼地質學啦,勘察技術與工程啦,等等等。
信工和地空學院的幾個專業也不錯。
還有珠寶學院。
人們的生產與生活都離不開能源。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的發展帶動了能源需求旺盛。我們生產生活常用的能源主要指礦物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礦物能源能夠進入生產生活,首先需要查找、評價和開采。地質工作者就是專門從事礦物資源查找、評價和開采工作的職業人群。
在我國高校中,地質類專業擔負著培養地質工作者的任務。我國的地質教育源於 19世紀末,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現在,各高校開設的有代表性的地質類專業主要有:地質學、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勘查技術。這幾個專業分屬理學與工學專業大類,涉及了礦物資源查找、評價、開采幾個階段。
地質學專業屬理學大類,是一個基礎性的專業。地質學的學習內容都是圍繞地球展開的,比如,地球的物質組成、構造、發育歷史,會涉及地球的圈層分析、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岩石性質、礦物成分等知識。地質學專業主要是在地質理論、知識方面為從事地質工作打基礎。 礦物資源的查找不僅需要基本的地質理論知識,還必須藉助勘查方法。早期的勘查方法只能找到埋藏很淺或直接暴露在地面的石油和煤炭資源,隨著人類對能源的不斷利用,人們對勘查方法要求越來越高了。
為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高校專門設立了資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側重於礦物資源的勘查、評價與管理方面。比如,了解能源的構成成分和形成年代;了解地球和一些能源的物理化學性質,根據這些性質尋找能源;對勘查到的能源進行評價,看看有多大開采價值等。資源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雖屬於工學類專業,但是較側重理論知識的學習。 查找礦物資源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查找方法,還需要藉助工程手段,做地質設計、施工工作。地質工程就是專門培養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管理領域從事勘查、評價和管理的工程型人才的專業。這個專業首先要學習地質學知識,了解影響礦物開採的基本因素;同時還要學習能源探測開採的工程學知識,學會解決各類施工中的地質問題、施工問題。 隨著地質條件的變化和開采條件的不同,查找礦物資源工作遇到很多技術難題。對勘查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勘查技術與工程就是逐步分離出來的,專門培養掌握勘查技術的地質工作者的專業。這個專業主要學習地球化學方法、地球物理方法兩大類勘查技術。
除學習必須的地質學方面的知識外,還會學習勘查工程技術課程,如鑽探工藝與設備、基礎工程施工、工程地質等,掌握基本的鑽探工藝、勘探工程施工方法等。 隨著高校擴招,地質類專業招生人數逐年增加。但是人才總量仍顯不足。各高校地質類專業就業率大都在90%以上,部分院校的供求比在1:10左右。地質類專業面向艱苦行業工作的比例大,這也使得很多考生不願報考。從近幾年的分配去向看,地質院校培養的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進入地質科研院所和效益較好的地勘單位和石油勘查單位工作。資源勘查、地質工程這類應用類專業到石油石化煤炭行業就業較多,平均達40%以上。本科生去野外工作的比例逐年減少,普通本科的野外工作率為20%左右,重點高校為5%左右。各高校地質專業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平均達到30%以上。很多研究生畢業後,選擇留在大中城市的研究院所工作。
根據教育部2005年統計資料,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地質類專業布點共有98個,其中地質學13個、資源勘查工程26個、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28個、地質工程專業18個。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南京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桂林工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是招收地質類專業的代表院校。南京大學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最高,約為80%;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約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