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名單
①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教授
作為馬院同學,來回答一下我接觸過的地大優秀的文科教授。(地大各個門類的文科老師基本集中在馬院哦~)
嚴世雄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倫理學,在社會科學領域的造詣令我映像深刻。
但是老師非常的和善,對同學總是很友好。
要是有什麼問題或者說疑惑,嚴老師總是鼓勵學生勇於和他交流。他還提倡學生要敢於質疑、勤於思辨,要在自我探索中進步。可以說,他手下的學生總是能從他那兒獲益良多。
②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有幾個院士啊 學校有啥技術類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
學校能學的技術比較多。
最好的是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類。
相關信息,
可上學校官網查看。
有詳細介紹。
祝你好運。
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院士
礦產普查及勘探、數學地質學家趙鵬大
地質古生物學家殷鴻回福
地球化學學家答於崇文
地球化學學家張本仁
地球化學學家高山
礦床學家翟裕生
地球化學學家李曙光
構造地質學家金振民
岩石學家莫宣學
沉積學家王成善
④ 2020年院士增選名單
以202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為例,部分名單為:Howard Chang、程亦凡、黃永剛、華泰立、曹穎、楊麗笙。
當地時間2020年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本年度新增選120名院士和26名外籍院士。至此,美國國家科學院在職院士總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501人。
(4)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名單擴展閱讀
2020年歐洲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
2020年8月3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在日前公布的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中,該校管理學院中德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中歐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余翔教授當選。
此次歐洲科學院公布的新晉院士名單中,共有4名中國學者入選:香港理工大學曹建農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劉俊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余翔教授。
⑤ 中國地質大學院士名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葉大年 1939.7 礦物學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與控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共17名)
⑥ 博士生導師名錄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續表
中國地質大學年鑒.2013·北京
⑦ 中國地質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在這兒想給你介紹幾位來自我們學校的名人。
第一個是歐陽自遠院士。如果你對我國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麼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大名。
歐陽自遠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隕石學和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曾推動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指導制定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他把自己的醫生獻給了祖國,作為小學弟,我非常敬佩這位前輩。
除了這幾個人,地大還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們都秉承著「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在各個行業發光發熱。我也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⑧ 中國地質專家都有誰
姓名:李四光制
生卒:1889.10.26-1971.04.29職業:科學家,教授
姓名:萬天豐
生日:1938年4月職業:科學 構造地質學家
彭潤民,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礦床學專業。36屆岩石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金屬學會第四屆冶金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姓名:王鐵冠
生日:1937年12月職業:中國科學院院士
簡介:王鐵冠,石油地質學家。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
姓名:王成善
職業:教授
簡介:王成善,男,漢族,中國科學院院士,碩士。
陳岳龍,男,教授,1962年10月出生於湖南省岳陽市。1986年、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90年11月-1993年3月,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作地球化學博士後研究工作;1993年4月至今,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任教,2001年5月晉升為教授。
⑨ 歷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都有誰
劉型 1952
高元貴 1958
1972
王復煥 1976-
王鴻禎 1980
趙鵬大 1983
以上制為北京地質學院、湖北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歷任校長(即中國地質大學前身)
朱訓 1988.
趙鵬大 1994
2005年三月,撤銷中國地質大學總部,至此不再有中國地質大學校長,只有各校區的校長。
⑩ 中國所有211大學的名單
中國211大學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
211大學名單
北京(26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上海(9所)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天津(4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河海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4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1所) 廣西大學
四川(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農林科大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2所) 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
海南(1所) 海南大學
寧夏(1所) 寧夏大學
青海(1所) 青海大學
西藏(1所) 西藏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