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峨眉山地質災害

峨眉山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1-24 18:27:55

1. 主要的氣象災害有哪些

1、熱抄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在熱帶海洋大襲氣中形成的中心溫度高、氣壓低的強烈渦旋的統稱。造成狂風、暴雨、巨浪和風暴潮等惡劣天氣,是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因其造成的損失年平均在百億元人民幣以上,像2004年在浙江登陸的「雲娜」,一次造成的損失就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2、風雹

風雹災害是指在對流性天氣控制下,積雨雲中凝結生成的冰塊從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災害。冰雹常常砸毀大片農作物、果園,損壞建築物,威脅人類安全,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通常發生在夏、秋季節里。

3、低溫冷凍

低溫冷凍災害主要是冷空氣及寒潮侵入造成的連續多日氣溫下降,致使作物損傷及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嚴重凍害年如1968、1975、1982年因凍害死苗毀種面積達20%以上。

4、雪災

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危害有:嚴重影響甚至破壞交通、通訊、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對人民生產、生活影響巨大。

5、乾旱

是在足夠長的時期內,降水量嚴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發而水分虧損,河川流量減少,破壞了正常的作物生長和人類活動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結果造成農作物、果樹減產,人民、牲畜飲水困難,及工業用水缺乏等災害。

2. 四川省峨眉山市高橋鎮萬槽4組地質災害有嗎

當然會有地質災害位於山區的話,主要的地質災害還是泥石流滑坡,這一類的還有就是如果你選的y容易形成
洪澇災害

3. 地震災害會給國家帶來什麼影響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7.8級地震,華北,華東地區均有明顯震感。13日川渝上市公司共有66家停牌,14日約半數公司發布消息並復牌。對此,《證券日報》特約國泰君安研究所分十一大行業對相關上市公司影響做出分析。

保險:負面影響有限 長遠發展可期

地震通常被列為產險的除外責任,除非單獨購買,保險公司不負賠付責任,因此產險的賠付支出不會很大。

壽險需承擔賠付責任,但覆蓋率較低。此次災難造成的人員傷亡,壽險需要承擔賠付責任。壽險的賠付取決於傷亡人數、投保比例及投保金額。由於震源在比較偏遠的鄉鎮,投保比例及投保金額都比較低,雖然傷亡人數巨大,但保險公司承擔的賠付責任依然有限。

受災地區的保險市場份額很小。四川壽險佔全國的5.2%,產險佔4.3%。震源中心阿壩州的保費只佔四川的0.17%,其中壽險保費為0,意外和健康險也不到45萬。兩大重災區德陽和綿陽合計的市場份額也不到10%。
對各公司影響存在差別,中國平安要略小些。從保險公司來看,四川省保費的佔比在3%-5%之間,與行業大體一致。壽險方面,中國太保的比例稍高,而中國人壽的鄉鎮市場份額較高,因此,兩者受到的影響相對比較大。中國平安的市場主要集中在較發達地區,受到的影響相對小些。響應政府號召可能增大賠付,但仍受商業原則的限制。雖然保險公司可能為了響應政府號召而適當放寬賠付標准,但終究還得遵循商業原則,賠付金額不會超出應賠金額太多。

負面影響有限,長期有助於保險業發展。我們判斷,此次地震災害增加保險公司的賠付支出,對保險股影響有限;長期來看,自然災害有助於提高人們保險意識,對我國保險業長遠發展是有利的。

醫葯:短期刺激 難得超預期收益

除止血葯等傷科用葯需求放大外,抗感染葯物及預防性產品將更值得關注。由於本次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巨大,止血葯、血液製品等傷科用葯已經成為首要緊缺物資,這將會給雲南白葯(000538)、美羅葯業(600297)等相關公司帶來一定的影響。通常在重大災難性事件發生後,對於災區爆發疫情的防範將成為重中之重,各類抗感染葯物及疫苗需求量將快速放大,這可能會給大型普葯生產企業如華北制葯(600812)、魯抗醫葯(600789)、S哈葯(600664)、白雲山(000522)、麗珠集團(000513)、雙鶴葯業(600062)、一致葯業(000028,子公司致君制葯是重要的抗感染葯物生產企業)等公司,以及疫苗供應商天壇生物(600161)等帶來正面的影響。常見病如感冒、腹瀉等治療葯物需求同樣會快速增長,S三九(000999)等以OTC類產品為主的公司可能會受到正面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我們認為在重大災難突襲時,醫葯企業很有可能並不會獲得超預期收益。這主要是因為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國家對於重要的物資很有可能會採取特殊的管制方式,諸如採取非市場化的手段以成本加成法進行大規模集中采購、徵用,另外,我們預計將有大量的醫葯企業採取葯品捐贈等措施,協助救災。

國家基本用葯制度很有可能藉此突發事件得以凸顯,進給對全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地震發生後,國家基本用葯制度的重要性將進一步被突顯出來,已經被列入第一批城市社區、農村基本用葯定點生產企業目錄的公司,很有可能將成為國家采購的重要對象。相關產品的銷售量將快速放大。進入第一批城市社區、農村基本用葯定點生產企業目錄的上市公司包括:雙鶴葯業(600062)、華北制葯(600812)、西南葯業(600666)、美羅葯業(600297)、上實醫葯(600607,常州制葯廠母公司),上述公司值得關注。

食品飲料:生產大省 影響難免

四川是糧食、生豬的生產大省,地震對於糧食生產的影響取決於地震的受災面積,不過目前看應該影響比較有限。生豬產量會有負面影響,尤其是在震中附近的生豬生產企業。我們擔心生豬的供給減少可能使生豬價格的回落時間推後。不過四川地區由於受到藍耳病的影響,生豬出欄量已經大幅下降了,價格也比較高,去年已經是生豬的輸入省,加上地震的區域也不是特別大,影響應該還是在可控范圍內,但是心理影響可能會比較大。

高金食品已經公告受到負面影響,雨潤表示在都江堰的廠已經停產,不過當地屠宰量僅為公司總屠宰量的1%,不會對公司全年業績有重大影響,而內江的工廠並沒有受到影響。雙匯發展表示從工廠安全形度考慮,集團在四川的廠已經停工,等待情況明朗,不過對股份公司基本沒有影響,公司表示目前產品價格會保持穩定。四川是國內白酒大省,五糧液、瀘州老窖都已公告有明顯震感,但是廠房、生產等均未受到影響。我們分析認為,兩公司所在地與震中距離比較遠,生產上沒有大的影響是正常的。但是成都市的水井坊可能會影響正常的生產。從銷售看,目前是白酒銷售的淡季,應該影響也非常有限。不過當地的二線白酒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可能會有受到影響。

華潤雪花啤酒短期可能受影響大。作為當地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啤酒企業,華潤雪花的銷售在短期內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本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對生豬的價格也有些負面影響,對當地的屠宰企業會有短期的業績壓力,不過雙匯發展影響比較有限,對五糧液、瀘州老窖影響也有限。

天然氣:調配有序 無須擔心

四川省各項主要的石油化學品產量,除天然氣外,天然原油、汽油、柴油等在全國的佔比非常小,對於全國的供應平衡影響甚微。

四川的天然氣主產區在靠近重慶市的川東地區,生產主要依賴自噴井。第一條「川氣出川」管道??「忠武線」由中石油建設,起點也是在重慶忠縣。中石化的普光氣田還在建設期,川氣東送管道也是剛開始建設,受地震的影響較小。天然氣輸送管道都是由特種鋼材製造,抗震級別很高。中石油已經建立了全國聯網的油氣輸送系統,可以在國內調配資源。因此,我們對天然氣管輸業務完全不擔心。

對行業影響最大的依然是不斷創新高的原油價格。WTI期貨價格已經創出126美元/桶的新高。我們對8月份後颶風季節可能帶給原油市場的沖擊非常擔心。維持中國石油「謹慎增持」評級。

電力:水電佔比高 影響難估料

四川省是水利發電大省,全國規劃的十三個水電基地中有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位於四川境內。全省河流密布,各大中小型河流流域水電站星羅棋布。2007年底四川省水電裝機容量1880萬千瓦,佔全省總裝機容量比例約62%,佔全國水電總裝機比例約13%(並且多個大、中型水電站仍在建設之中)。2007年全年四川省水電電量佔全省總發電量比例約63%,是全國水電佔比最高的省份。

本次強烈地震災害震中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岷江沿岸的汶川,目前重災區岷江中上游沿岸的災情仍未充分了解。根據地理位置判斷,岷江中上游干、支流上的中、小型水電站難免受到震災影響,但主要發電設施受損程度難以准確判斷。位於川西、川南地區的水電站受影響可能相對較小。阿壩州應急辦主任表示:「岷江上游一個重要的水庫圖龍水庫已出現險情」(註:沒有該水庫位置、庫容等相關資料)。如果該水庫出現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岷江幹流中下游水電站的人員、發電設施安全。

電力板塊上市公司中,主要發電資產位於岷江干、支流上的公司主要為岷江水電。

岷江水電半數發電資產位於岷江中游右岸一級支流草坡河及雜谷腦河上,另外占公司總權益裝機近一半並貢獻可觀投資收益的參股項目福堂水電站位於汶川境內的岷江幹流上,預計本次震災中將很可能受到較大影響。桂冠電力子公司天龍湖、金龍潭電站(占公司裝機比例近20%)位於岷江上游,距震中較近,預計生產經營也將受到影響(根據公告,截至5月13日公司仍未能與天龍湖、金龍潭電站取得聯系)。華能國際參股的四川水電所屬太平驛電站亦距離震中較近,發電設施及人員安全均有可能受到較嚴重影響,但由於裝機容量占公司比重極小,預計對華能國際收益不會帶來顯著影響。

另外,川投能源控股的新光硅業公告近期停產,預計對當月產量有較大影響,但對全年產量影響有限。

本次震災對四川境內各水電站發電設施的影響仍有待進一步統計分析(火電受影響較小),預計對省內局部地區短期電力供應將產生明顯沖擊。鑒於四川省內水電佔比較大、煤炭產量較小、煤炭外購通道有限,且災後重建等將可能帶動電力需求,如果災後大面積出現水電站因檢修、維護或水庫無法正常蓄水等原因(包括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無法正常發電,將有可能形成省內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水泥:延續加速發展勢頭

目前四川省水泥有企業310家,平均企業規模20萬噸,低於全國平均24萬噸的規模,前10大企業產量佔比為27%,企業規模眾多、行業集中度不高、企業平均規模小,屬於競爭相對激烈的區域。07年新干法水泥產量佔比33%,低於全國55%的水平,屬於落後產能佔比較大區域。

目前新干法熟料產能最大為拉法基388萬噸,其次是金頂78萬、亞東130萬噸。成都有616萬噸、攀西471萬噸、川南332萬噸、川東北177萬噸熟料產能。距離地震區汶川縣最近的是都江堰拉法基、雙馬水泥、亞東水泥和德陽利森,前兩者部分設備受損、目前已經停產。

對水泥產能的降低不大,目前我們無法獲知具體破壞程度以及對水泥需求量,但從邏輯上講災後重建在中期內將增加該區域水泥需求量,但我們並不認為這會在短期內大幅拉升水泥價格,災後重建將含有更多人道和政治性責任,但對提升開工率從而降低單位成本確實有益處。

川內兩家水泥上市公司*ST雙馬、四川金頂無疑將擔負起更多責任,而四川周邊地區水泥亦將會加大流入川內供應量,相對加大該類企業的銷量並提升其開工率,周邊企業有甘肅祁連山、湖北華新水泥,從企業質地和發展前景看,我們更看好華新水泥,相對更有投資價值。

地震災害將改變短期供需關系,但影響四川水泥長期發展前景的更多是對於巨大規劃產能的控制。因水泥行業是區域性產品,運輸半徑在300公里左右,因此,地震對其他區域水泥企業沒有影響。從全國性角度考量並不是決定行業發展關鍵變數,更多是概念多於實質的心理影響。

關於整體行業我們認為:(1)08-09年上半年水泥價格仍處於加速階段,此時的水泥價格上升對水泥股估值具有提振作用;(2)因淘汰落後產能政策和行業結構本身變化,本輪通漲和緊縮政策對水泥盈利影響不會像04-05年那樣巨大。08年水泥行業仍具備投資價值。

就08年全年而言,我們仍然相對更為看好以下區域水泥價格表現:(1)京津唐地區2008年價格存在超預期可能;(2)華東地區2008年價格決定因素將面臨諸多轉折性變化;(3)新疆、寧夏、四川價格2008年仍將高位運行。依然重點推薦「全國經營」、 「區域龍頭」兩個組合。

建材:需求將會增加

震災對鋼鐵產量影響輕微。四川、重慶地區2007年生產鋼材2026萬噸,僅佔全國總產量的4%。當地主要大型鋼鐵企業為攀鋼集團和重慶鋼鐵,其中攀鋼鋼釩13日已發布公告,說明震災對公司生產無影響,據了解,重慶鋼鐵生產一切正常。有消息稱,攀鋼集團下屬攀成鋼、攀長鋼等單位受地震影響,發生人員傷亡及設備、廠房損壞。攀成鋼目前擁有鋼產能180萬噸,攀長鋼以特鋼生產為主,產能僅30餘萬噸,我們認為這兩家企業停產對全國鋼鐵產品的總供給量影響甚微。

震災對鐵礦石產量影響不大。四川、重慶地區2007年生產鐵礦石4802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7%。四川省主要鐵礦石產區位於攀西地區,距離此次地震震中汶川縣較遠,基本沒有受到影響。但由於部分鐵路、公路運輸中斷,鐵礦石外運可能一定程度上受阻,西南地區鐵礦石價格未來可能因此小幅上漲。

災後重建將會促進建築鋼材需求。目前四川省共有十一個市州受災,汶川縣、北川縣、彭州市、德陽市等受災嚴重地區多數房屋倒塌受損。因救災工作還在進行中,全部受災建築損失還難以估計,但預計將大大超出目前50 萬間的數量。災後重建開始後,短期內大規模的新建及維修房屋將會增加當地對建築鋼材的需求。與年初的雪災相比,震災受損房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多層建築數量更多,對鋼材的需求量也會更大一些。考慮到建築鋼材有一定的運輸半徑,安陽鋼鐵、馬鋼股份、華菱管線幾家公司距離四川較近,受災後重建需求影響,建築鋼材銷量有望增加。另外,災後重建的集中需求在短期內可能對國內建築市場價格形成一定刺激,八一鋼鐵、唐鋼股份、馬鋼股份等建材生產比例較大的鋼企值得關注。

旅遊:當地公司直接受損

影響分為兩方面:

1)四川作為旅遊目的地直接受到負面影響,由於四川旅遊資源豐富,是我國的旅遊大省,07年四川旅遊總收入達到了1217億元,接待國內遊客數1.86億人次,接待入境遊客171萬人次。四川的旅遊業上市公司只有峨眉山(000888)一家,由於目前前往成都的旅客實行了流量限制,而成都是前往峨眉山的中轉站,因此短期內將對其產生負面影響,負面影響的程度和持續時間還需觀察。

2)四川作為旅遊出發地的影響。地震發生後,必定會影響到當地人的出遊熱情,考慮到人們一年中出遊的次數有限、直接受災地區范圍有限等因素,我們認為對全國旅遊業的影響十分有限。

就上市公司而言,對景點類上市公司影響程度按距離地震災區遠近排序,峨眉山首當其沖,桂林旅遊、麗江旅遊受影響程度應非常有限,而黃山旅遊、首旅股份等應無影響。

交運設備:盈利空間有限

載貨汽車(含半掛牽引車及底盤):由於地震後道路(公路、鐵路等)、房屋(民房、校舍、廠房等)等嚴重被毀,未來救援物資運送、災區重建等對載貨汽車都有一定的需求,對於工程建築機械也有需求,因此諸如濰柴動力、中國重汽、上柴股份、東風汽車、福田汽車等重型載重車和發動機生產企業應該存在一定的機會。不過鑒於目前災區情況尚未完全明朗,未來恢復重建還需在摸清災情的狀況才能做出決定,所以短期看並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

客車:大地震後未來對於公交客車的更新有一定的需求,但是由於其公益性所決定的盈利能力較弱,因此對相關客車企業來說不能指望公交等車輛的更新來提升業績。而四川作為旅遊大省,此次包括都江堰在內的景點、道路等損毀嚴重,甚至使得相關景點因此面目全非,因此短期內旅遊業將會陷於停滯(國家旅遊局也已發出相關通告),這樣的話對於旅遊用客車的需求將會受到影響。所以此次大地震對於客車業來說是個不利的消息。

乘用車:成都作為西部重鎮,對於乘用車的需求較為旺盛,是6大主要銷售地之一,不過主要以中低檔車型為主。此次大地震後,隨著抗震救災的深入和家園的逐步恢復,未來對乘用車有一定的需求(更新被毀車輛),但是畢竟檔次偏低,所以對相關企業來說無法進一步提升盈利水平。

對於飛機製造業來說,主要是成飛集團(包括所屬的成發科技),可能會影響到風洞試驗基地和製造基地,進而影響到包括大飛機、重點軍機等的發展進程,鑒於大飛機等本來短期內就無法貢獻盈利,因此只要人員和隊伍還在,那麼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

由於目前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了四川,但是強地震所波及的范圍較廣,未來重慶、陝西等周邊省市受災情況如何同樣需要予以密切關注。大地震後由於運輸不便等原因可能會引發包括生活必需品在內的物價水平的提升,並波及到周邊,因此也是需要密切關注的。

有色金屬:中期供需關系不改

與此次地震重建相關的建築、交運行業佔主要有色金屬的消費比例如下:

銅:下游應用領域主要有建築(25%-30%)、電力電子(55%-60%)、交通(5%)。目前國內建築中使用銅比例較高的集中在於沿海城市的賓館、酒店和高檔建築中;同時電力設備用銅多數可以回收。因此此次事件性的用銅需求總量並不會造成全國需求的顯著上升。

鋁:其中下游消費中建築(18%)、交通運輸(31%)與災後重建有關。雖然結構鋼型材與板材的基建投資費用比較低,但考慮工程的結構特點、質輕和抗腐蝕性,金屬鋁在橋梁、公路護欄、交通塔、圍欄,以及其他公用工程的結構型材和特殊擠壓型材均有廣泛應用。但總量看,地區性的一次性需求對於全國鋁消費的影響也不大。

鋅:主要還是鍍鋅板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其中建築(40%)、交通運輸(10%)、基礎設施及其他(4%)。

供給方面,江西銅業下屬子公司康西粗煉廠由於產能較小(2 萬噸),即使停產而實質影響可忽略;四川電解鋁產能約為70萬噸(其中啟明星鋁業2×12.5萬噸和峨眉山鋁業15萬噸)多數未停產,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於運輸和電力供應;2007年四川地區鋅產量為20萬噸,佔全國產量的5.4%。四川地區幾個主要礦區由於地震和輸運不便造成鋅金屬的停減產(會東大梁子、會理天寶山、白玉呷村礦區),短期看來會造成國內的供需會暫時性的收緊,也對於持續下滑的鋅價予以適度的支撐。

總體上看,我們認為地震災害對於金屬僅存在短期的影響而不改變中期的供需關系。相關上市公司中,我們認為無論從估值比較、基本面的趨勢以及事件性的負面影響考慮,仍建議迴避宏達股份。

機械製造:地方性擴張明顯

建築拆除主要用設備是配備破碎炮、液壓剪的挖掘機,以及用於清理廢物的推土機,轉運廢物的裝載機和重型卡車,如果有大型架構需要吊起、移動,還需要汽車、履帶起重機。近期,地震災區以清理倒塌房屋,營救為主,對上述幾類設備需求量會比較大。目前用於拆解的挖掘機還是以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的為主,國內品牌受益不大,當然,如果國內企業能夠迅速介入,會是個不錯的品牌推廣時機,國內廠商主要有柳工、三一、山河、玉柴;推土機方面,國內的廠商競爭實力強,主要是山推股份;裝載機和重卡,應以國內產品為主,廠商主要有柳工、廈工、徐工、常林,其中,徐工在重慶有裝載機工廠;汽車起重機,以國內中聯重科、徐工重型的產品為主。

危機結束後,如果進入重建階段,大量的房屋和公路、橋梁等需要修建。這會帶動土方、混凝土、起重機械的需求。主要相關設備除了上述的裝載機、挖掘機、起重機,還需要壓路機、樁工設備、泵車、拖泵等。相關的廠商主要包括徐工科技(壓路機),三一、山河(樁工,旋挖鑽等),中聯、三一(泵車、拖泵、混凝土基站、履帶吊)。

到目前本次地震災害波及地區與影響程度尚無准確評估,拆除和重建的工作量尚不能確定,因此,對設備的需求量也不好確定。不過,整體看,應該只是個地方性的需求,對廠商全年銷售的影響有限。

4. 城市面臨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哪些

我國氣象災害的種類
◆旱災 是我國一種主要的氣象災害。在一些地區雖有一定的水分條件,甚至降水豐富,能夠滿足大量人口與經濟的需要,但是若在一段較長的時段(幾個月甚至幾年)降水異常偏少,以致於不足以維持該地區人們的生活與生產需要,造成經濟損失,甚至人員死亡的事件,這就是旱災。旱災分布很廣,不僅是多雨地區的嚴重自然災害,甚至在半乾旱地區也是嚴重的自然災害。
旱災是我國占第一位的氣象災害,影響面最廣、最為嚴重。旱災在我國分布雖廣,但程度並不同。相對來說,我國華北地區、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等旱災最為頻繁。
旱災還可引起一些次生災害,如引起農林災害中的森林及草原火災和病蟲害;地質災害中的土壤沙化。
◆雨澇 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我國古代典籍中通常將連續的大、暴雨記為「霖雨」、「淫雨」。「霖雨如注」、「淫雨不絕」即為連續的大暴雨。雨澇是氣象災害之一,它是長期降水或瞬時大量降水(如暴雨、大雨)而產生的大量積水造成山洪暴發、河流泛濫、內澇洪水,從而使莊稼歉收或絕收、交通及通訊受阻、海難、人畜疾病及傷亡,這種災害叫做雨澇。
我國是世界上出現暴雨較多的國家之一,降雨量集中且強度較大。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往往在幾天內降雨量就達到或超過常年平均降雨量。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大部分地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因此雨澇的分布有明顯的地域性和時間性。雨澇主要影響我國的東部和南部,尤其是大興安嶺——太行山——武陵山以東地區。我國西部少雨,僅四川是雨澇多發區。我國雨澇時間分布特點是南部早,北部晚。
雨澇的次生災害有:農林災害中病蟲害;地質災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災害中的洪水、內澇、巨浪、風暴潮。
◆熱帶氣旋 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它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空的氣旋性渦旋。因發生的地域不同,名稱也不同。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叫「台風」;發生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叫「颶風」;發生在印度洋、孟加拉灣的叫「熱帶風暴」;澳大利亞稱熱帶氣旋為「威力·威力」。根據中國氣象局的規定,我國把「台風」改稱為「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盡管在各地的名稱不同,但造成的危害卻是相同的。它不僅以巨大的風速人類的生命財產,而且它的巨浪、暴雨和風暴潮也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因此它是一種破壞力極強的天氣系統。
全球每年的熱帶風暴(包括台風和颶風等)大約有60多個,其中約76%發生在北半球。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旋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約有7個熱帶氣旋在我國登陸,主要影響太行山——武夷山以東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及海域。
我國古代把台風稱為「颶風」。它是我國沿海地區降水的主要來源,也是風災、澌潮災和水災的主要來源。因此,熱帶氣旋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是,一次熱帶氣旋過程可以帶來豐沛的降水,可以使局地的旱情得到緩解。害的一面是,熱帶氣旋有許多次生災害,如地質災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災害中的洪水、內澇、巨浪、風暴潮。
◆寒潮與冷凍災害
·寒潮: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它是聚積在高緯度地區的強冷空氣,迅速南下,入侵我國,造成大范圍的劇烈降溫,並伴有大風、雨雪、冷凍等災害發生。這類天氣過程稱為寒潮或強冷空氣。寒潮是從9月至來年5月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而災害嚴重的季節是春、秋二季。
·冷凍災害:當氣溫異常降低時,往往造成人及動植物的傷亡和許多物體的變形、斷裂等而引發一些故,並導致人畜傷亡及經濟損失,這種現象稱為冷凍害。
冷凍害也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它可分為冷害和凍害

┄凍害:指近地面空氣溫度從0?C以上驟然降到0?C以下,或者在冬季或早春相當一段時間的平均最低溫度低於多年平均值,而造成動植物傷亡和經濟損失。
凍害包括積雪(雪災和白災)、凍雨(雨凇)、霜凍害、積冰、凍害等5種。
┄冷害:指農作物在生育期間遭受低於其生長發育所需的環境溫度(但仍在0?C以上)的侵害,引起農作物生長期延遲,導致農業減產。冷害包括低溫害、倒春寒、寒露風等。
我國冷凍災害的特點:發生范圍廣、季節性和時段性強、地域性強。主要有南方春季低溫連陰雨,又稱「倒春寒」;東北地區夏季低溫冷害;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寒露前後低溫冷害,又稱「寒露風」。
冷凍害的次生災害有農林災害中的作物、林木疾病;水文災害中的水污染;地質災害中的沙漠化。
◆風颮災害
風颮災害是我國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它是指冰雹、雷雨、大風、龍卷風、雷暴等強對流性天氣造成的災害。這種災害易引起山洪暴發、交通通訊受阻、人畜傷亡、交通事故、災難和火災等問題。
風颮災害的特點是突然出現狂風暴雨或冰雹,來勢迅猛,危害時間短,影響范圍小(有的人也稱它為局地風暴),但破壞性很大。
風颮災害造成的災害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風災(包括雷雨大風和龍卷);二是雹災;三是暴雨洪澇。當形成災害時常常都有,但造成災害的主要原因不同,有時三並重,有時二種或一種災害為主。
除了旱災、雨澇、熱帶氣旋、冷凍和風颮等主要災害外,我國還有一些危害僅次於上述災害的氣象災害。
暴雨是種重要的氣象災害。它不僅是產生洪水災害的原因,而且還是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原因。我國是一個暴雨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一般說,年雨量較大的南方的暴雨頻次遠高於北方,但是北方植被條件不如南方,雨水匯流速度很快,造成的災害也更為嚴重。
我國的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風盛行期間。特別是冬、夏季風的鋒面的雨帶和台風是直接引發暴雨的重要天氣系統。
高溫和乾熱風
我國夏季比同緯度地 區氣溫明顯偏高,高溫也常常是一種嚴重的災害。如果把氣溫大於35?C作為炎熱日,那麼我國東部各地都有可能出現炎熱日。其中東北平均每年不到1天,河北平原在10天以上,北緯26~30?之間一些地方大都在30天以上,許多地方超過40天。特別是在南方,盛夏高溫高濕往往同時出現,這就更加阻礙人體汗液揮發,因而更覺悶熱難當。近幾十年來,城市的熱島效應更增加了熱害的嚴重性。
高溫天氣容易讓人感覺不舒服,以至引發多種疾病,尤其是對露天作業和年老多病的人來說危害更大。容易造成中暑、機體失調,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高溫對農作物生長發育所造成的危害稱為熱害,這種危害常常造成農作物減產。
乾熱風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熱害,它是高溫低濕與一定風力組合而成的綜合性農業氣象災害。乾熱風一般出現在春末夏初我國北方麥區小麥灌漿乳熟階段至臘熟前期,可以造成農作物減產或品質下降。
白災與黑災是我國冬季北方牧區嚴重的自然災害。白災是降雪過多,掩埋了牧草,使牲畜無法放牧就食而引起的災害。黑災是降雪過少,乾旱無水所產生的災害。
我國牧區白災主要發生在10月至次年4月份,尤以11月份和3~4月份發生頻次多,危害重。而它影響的牧區主要有內蒙古高原牧區、青藏高原牧區、新疆北部山區和祁連山牧區。
黑災主要發生在我國牧區的無水冬牧場。這種牧場因牧草生長季節無水飲用而無法利用。只有在冬季形成穩定積雪後才能利用。因此無積雪或少積雪的年份,因牲畜吃不上雪,在這里放牧會遇到災害,就形成了黑災。黑災發生的牧區以我國西部的牧區居多。
霧是由於大氣中水汽凝結成的小水滴(直徑2~15微米)匯集在帖地面氣層中,使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00米在下的水汽現象。在大霧出現時,空氣中的相對濕度達到100%。因此,我國有霧的地區大都在東南部降水較多的濕潤與半濕潤地區,西北的乾旱與半乾旱區則很少見。

我國霧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而四川省重慶市是多霧的城市,每年平均有69個霧日,最多一年達148天,被稱為「霧都」。
由於我國主要霧區位於人口較多的濕潤與半濕潤地區,這里也是交通運輸最為頻繁的地區,這就使得霧成為因能見度下降而發生交通事故的最嚴重的氣象災害。
大沙暴是大風造成的惡劣天氣現象。大沙暴使大量的塵土捲入空中,能見度急劇下降,幾米外不辨人影。它是嚴重的自然災害,能捲走表土,破壞農田,吹走人畜,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
大沙暴屬於風沙的一種。風沙包括沙塵暴(能見度小於1公里,大氣混濁)、揚沙(能見度在1~10公里之間,大氣混濁)、浮塵(是塵土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日色晦暗,無災害的大氣現象)。大沙暴多以乾旱地區為主。風沙吹走地表肥沃的表土,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大雪暴在我國除南嶺以南及雲南大部分地區外,各地都可能出現。出現大雪暴時,滿天雪花,能見度下降到1公里以下,加上地上積雪一時無法融化,嚴重影響交通運輸。此時,不僅機場關閉,公路、鐵路運輸也可能中斷,城市內的交通運輸也要受到嚴重影響。牧區若發生大雪暴,往往造成與外界的聯系及供應中斷,人畜缺少食物,因飢寒導致疾病甚至死亡,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
近些年來,由於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及不正常地使用化學物品(如氟,各種農葯),從而又出現一些新的氣象災害,如酸雨、大氣污染;加重了一些已有的氣象災害,如溫室效應、城市熱島、El Nino和La Nina、高溫熱浪、紫外線輻射等。

5. 年國家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服務

5.8.1 技術准備

5.8.1.1 工作情況

2008 年度國家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服務在 5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開展,每日一次。由於汶川地震和台風活動以及強降雨影響,2008 年加強並延續了預警預報值班。5月 13 日以後針對地震災區加密了預報頻次,由每日 1 次增加為 2 ~ 3 次,增加了 60 次。預警預報期也從 9 月 30 日延續到 10 月 4 日( 台風「海高斯」登陸) ,11 月 5 日又增加了 1次,增加了 6 天。

2008 年預警預報值班共 159 天,製作預警預報產品 213 份。在中央電視台發布地質災害預警預報信息 94 次( 其中 4 級 93 次,5 級 1 次) ,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布 94 次,在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發布 176 次( 3 級以上) ,在國土資源部政府網上發布 94 次。

由於汶川地震區山坡岩土體更加鬆散破碎、餘震不斷、強降雨天氣頻繁出現的情況,加強了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主要是加密了預報頻次,適度提高了地質災害預報等級。製作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產品的頻次從每日 1 次增加到每日 3 次,分別在中央電視台早晨 7 點、中午 12 點和晚上 7 點 30 分氣象節目發布,並在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隨氣象節目一起滾動播出,同時在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實時發布。警示當地居民和搶險救災人員注意防範地震餘震和降雨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警示臨時居住帳篷和救災場所的百姓要避開山體斜坡、河流溝口等易發地質災害的部位,提醒沿山路行駛的車輛和行人要注意山體滑坡、崩塌落石和泥石流。

適當增加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的頻次的工作流程為: 國家氣象中心提出,經與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會商後聯合發布。西太平洋洋面生成( 強) 熱帶風暴後,若預測可能影響中國大陸,國家氣象中心提前告知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以便針對東南沿海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做好前期准備工作。

5.8.1.2 預警產品計算

( 1) 集成了兩代預警模型

為了便於新舊預警模型並行使用、相互校驗,提高預警預報計算結果的精確性,新的預警預報系統軟體中將第一代預警模型( 臨界雨量模型) 、第二代預警模型( 顯式統計預警模型) 集成在同一系統中( 圖 5.35) 。

第一代預警模型( 臨界雨量模型) : 基於雨量站點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計算在雨量站點上完成,在雨量站點上生成不同等級的預警等級點。

第二代預警模型( 顯式統計預警模型) : 以剖分的網格( 10km ×10km) 為單位,在每個預警網格上計算預警產品值。

圖 5.35 兩代預警模型集成使用

( 2) 可採用分步式計算與一站式計算兩種計算方式

分布式計算主要是分為: 氣象數據自動導入-預報產品計算兩步進行,便於預警產品計算之前先完成下載雨量、數據導入、數據分布查看等操作( 圖 5.36) 。一站式計算: 將數據導入、產品計算從頭到尾一步完成,便於日常預警值班的方便快捷。

圖 5.36 分步式計算與一站式計算兩種計算方式

5.8.1.3 數據管理

( 1) 雨量數據自動下載

當氣象部門將前期實況雨量和次日的預報雨量上傳到 FTP 地址上後,無論是一站式計算,還是分布式計算方式,預報員使用預警軟體時第一步就是直接從 FTP 上下載數據,下載完畢後自動提示,並直接導入軟體系統參加計算。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 2) 數據自動備份

根據日常工作需求,軟體實現在計算完成後,完成原始雨量數據的自動備份、預警產品結果的自動備份( 圖 5.37) 。

圖 5.37 數據自動備份

原始雨量數據備份到目錄「D: 2008rain701」

Copy ftp: / /129.179.10.68 / c-cma / a-forecast /0701 / 整個文件夾。

預警產品結果數據備份到目錄「D: 2008results701」

Copy 「data publish 」下的 3 個文件:

gt080701.doc; gt080701.txt; 080701.bmp; 080701.jpg;

Copy 「data result 」下的 3 個文件 080701.w l; 080701.w p;

Copy 「data station 80701.w t」

5.8.1.4 數據查詢

數據查詢功能中,除地質背景環境條件查詢( 圖 5.38,首先在圖層管理欄內打開要查詢的地質環境條件數據,然後使用「查看屬性」來查看相應的地質環境條件) 外,本次軟體改進中主要增加了較強大的雨量數據的查詢功能。

雨量查詢功能主要是基於雨量站點的原始查詢、統計查詢以及數據導出等功能。通過右鍵點擊「站點查詢」,即可得到各雨量站點的信息,主要包括: 實況雨量、累計雨量、14 時雨量、條件查詢 4 個選項卡。

圖 5.38 地質背景環境條件查詢

實況雨量: 查詢結果是所選雨量站點的逐日 24h 雨量值( 圖 5.39) 。累計雨量查詢結果是所選雨量站點的逐日累計雨量,系統設計為累計 7d 的雨量。

圖 5.39 雨量查詢窗口

14 時雨量: 查詢結果是當前日期 8 時至 14 時的 6h 實況雨量、經過計算得到的當前日期 14 時至昨日 14 時的實況雨量。

條件查詢: 主要是一些較復雜的定製查詢功能和查詢結果導出功能。可以通過選擇站號、站名、起始日期、終止日期,進行不同時間段各個雨量站點的累計雨量查詢( 圖5.40) 。

圖 5.40 條件查詢

5.8.1.5 預警產品修正

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產品自動完成後,預報員可根據經驗或會商結果對預警產品進行修正。關於預警產品修正依據方面,增加了分省易發區圖; 產品背景數據補充縣界、縣名以及地貌簡圖。

( 1) 增加了分省( 區、市) 易發區圖( 圖 5.41)

圖 5.41 分省( 區、市) 易發區圖

( 2) 修正了產品背景數據( 圖 5.42,圖 5.43)

圖 5.42 中國地貌底圖

圖 5.43 預警區縣界縣名

5.8.1.6 軟體界面與顯示

軟體界面作了進一步的完善; 圖層顯示標准化等,如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顏色大小進行標記; 不同預警等級的顏色也給出相應的顏色顯示標准。

( 1) 軟體界面

從每日預警值班的角度,進一步完善和簡化了預警軟體界面,圖層控制管理窗口使用更加清晰方便( 圖 5.44) 。

圖 5.44 完善後的軟體界面

( 2) 圖層顯示標准化

不同雨量用不同的顏色大小進行標記。關於當日 8 點、14 點雨量顯示的相關約定根據雨量大小( 子圖號均為 34) ( 圖 5.45) :

圖 5.45 8 點實況雨量顯示標准化

≥250mm: 深紅色( 253) ,RGB 為 151 31 23;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60;

100 ~ 250mm: 粉紅色( 183) ,RG B 為 255 0 191;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50;

50 ~ 100mm: 藍色( 5) ,RG B 為 0 0 255;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40;

25 ~ 50mm: 淺藍色( 19) ,RG B 為 135 135 255;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30;

10 ~ 25mm: 綠色( 90) ,RG B 為 0 175 0;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20;

< 10mm: 淺綠色( 7) ,RG B 為 0 255 0; 子圖寬度和高度均為 10。

( 3) 預警等級顏色標准化

( RGB,圖 5.46)

圖 5.46 預警等級顏色標准化

5.8.1.7 矢量化網上發布

將發布的預警產品格式改為矢量化格式,從而實現預警產品查詢的方便快捷和精確定位( 可直接查詢到縣級行政區域) ( 圖 5.47) 。根據需要可實現雨量數據的實時顯示與查詢; 同時,能夠滿足每日多次預警產品的發布需求。

圖 5.47 改進的矢量化網上發布及放大後效果

5.8.2 5 級地質災害警報區

2008 年汛期,共發布了 1 次 5 級預警預報信息。我們對這次預報的地質災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

5.8.2.1 5 級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情況

2008 年 7 月 20 日下午,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收到中國氣象局的天氣預報: 未來 24 小時( 7 月 20 日 20: 00 ~7 月 21 日 20: 00) 甘肅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陝西西南局部、寧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響區,以及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有暴雨( 50mm) 。其中甘肅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以及吉林東南局部有大暴雨( 100mm) 。

針對氣象局降雨預報和預測暴雨地區的地質環境條件,經過與被預警區省級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技術單位和氣象局會商,我們發布了如下預警預報信息: 今日 20: 00 至明日 20:00,甘肅南部、四川中部和北部、陝西西南局部、寧夏南部局部等地震影響區,以及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局部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 3 級) 。其中,甘肅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災區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大或很大( 4 ~5 級) ( 圖 5.48) 。

圖 5.48 7 月 20 日降雨預報等值線和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區域

5.8.2.2 地質災害發生情況與地質環境條件

根據四川、甘肅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獲得反饋信息,7 月 20 日晚至 7 月 22 日期間,四川省東南部發生較大地質災害 47 處; 甘肅省南部發生較大地質災害 8 處。

四川省 7 月 20 ~22 日發生的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東部和中南部。在地質環境分區上分別屬於盆地東華鎣山平行嶺谷地質環境區和峨眉山高中山地質環境區。

盆地東華鎣山平行嶺谷地質環境區: 以剝蝕構造地形為主,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山高谷深,嶺谷相間,山嶺海拔 700 ~1700m,間以石灰岩槽狀谷地或山間小盆地,山間盆地一般海拔 300 ~500m,相對高差 100m 左右。地形坡度 30° ~35°,背斜山地區較陡。侏羅系分布最廣( 達 80%以上) 。地層岩性為泥岩、砂質泥岩、岩屑長石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層組成軟硬相間的岩體主要組合。構造呈北東—北北東走向,由一系列平行的狹長不對稱箱狀背斜組成,斷裂少見。區域地殼屬間歇性面狀抬升,地殼活動較強。區域最大地震震級為 5.75 級,地震基本烈度為Ⅵ-Ⅶ。

峨眉山高中山地質環境區: 以高中山地貌為主,地勢由北向南漸增,海拔 1000 ~3700m,切割深度 500 ~1000m,地形坡度15° ~40°,山坡上緩下陡,山頂圓緩,溝谷狹窄。地層包括下古生界的碳酸鹽岩、變質岩,以及中生界的砂岩、泥岩和火山噴發的玄武岩等。軟硬相間的岩體組合,類型較多,岩層較破碎。構造以南北向的褶皺、斷裂為主,兼有北東向、北西向斷裂切割,地層錯落,岩層破碎,地殼活動較強,地震烈度為Ⅷ度。滑坡、崩塌、泥石流較發育。

甘肅省發生的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隴南山地。該地區屬西秦嶺山地,地勢西高東低,海拔 2500 ~4500m,地形強烈切割,水文網發育,相對高差 1000 ~2000m,屬中高山地形。岩土體類型以變質岩岩組、碳酸鹽岩岩組為主,碎屑岩類和黃土零星分布。年平均降雨量一般為600mm,7 ~ 9 月 3 個月降雨量佔全年的 65% ,多暴雨。植被覆蓋率達 30% ~ 46% 。屬於滑坡、泥石流中等-高-極高發育地區。

5.8.2.3 預警預報效果分析

7 月 20 日對甘肅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災區發布了 4 ~ 5 級的地質災害預警預報。7 月 21 ~22 日,地質災害大量發生,實際發生區在四川東南部和甘肅南部。甘肅南部和中部局部的預報是准確的,四川北部沒有報準的原因是實際降雨發生了偏移。20 日預報的暴雨中心是南部局部、四川中部局部和北部局部等地震重災區,而實際暴雨中心卻落在了四川東南部和甘肅南部以及陝西西南部( 圖 5.49) 。

5.8.3 2008 年預警預報效果分析

本章選取 2008 年 7 月和 8 月的預報情況進行分析。

5.8.3.1 成功預報情況分析

實際計算時,如果當日僅有 1 個預報區,則按 1 個區計算; 如果有多個預報區,則按實際預報區個數計算,3 級、4 級和 5 級區共同參與計算。採用第 3 章 3.7 節建立的計算公式,計算出 2008 年 7,8 月預報准確率( 表 5.11) 。

圖 5.49 7 月 21 日預報降雨、實際降雨與地質災害點分布對比

表 5.11 2008 年 7,8 月預報准確率

表 5.11 列出 7 月共發布 93 個預報區,有 30 個准確預報區,平均預報准確率為32.26% 。8 月共發布 64 個預報區,有 14 個准確預報區,平均預報准確率為 21.88% 。每日預報准確率的變化從 0 ~100%均有,顯示地質災害發生的准確情況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同時與降雨量的情況有一定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造成預報准確率較低。遇到大范圍強降雨出現時,預報准確率會有所提高。

5.8.3.2 空報情況分析

實際計算時,如果當日僅有 1 個空報區,則按 1 個區計算; 如果有多個空報區,則按實際個數計算,三級、四級和五級區共同參與計算。空報率和准確率之和為 1。採用第 3 章 3.7建立的計算公式,計算出 2008 年 7,8 月空報率( 表 5.12) 。

表 5.12 2008 年 7,8 月空報率

根據表 5.12 空報率的計算結果,7 月的平均空報率為 67.74%,8 月的平均空報率為78.12% ,空報率較大,主要是因為預報降雨與實際降雨偏差較大所致。

表 5.13 2008 年 7,8 月漏報率

2008 年 7 月 20 日預報降雨和實際降雨情況可以看出,兩個預報 100mm 的地區,其中一個降雨量不到10mm,另一個區中最大降雨量僅為40mm,降雨中心完全偏離預報區域,且降雨中心最大降雨量為 73mm,與預報 100mm 相差 27mm( 圖 5.50) 。

圖 5.50 7 月 20 日預報雨量與實際雨量對比圖

5.8.3.3 漏報情況分析

採用第 3 章 3.7 建立的計算公式,計算出 2008 年 7,8 月漏報率( 表 5.13) 。

根據表 5.13 顯示的計算結果,7 月的平均漏報率為 66.87% ,8 月的平均漏報率為86.54% ,漏報率較大,主要是因為地質災害預報是針對比較大的雲團或台風等強對流天氣引起的地質災害的預報准確率較高,而對於局地暴雨等天氣情況引發的地質災害預測較低。

5.8.4 暴雨日數與地質災害

將汛期( 5 ~9 月) 全國暴雨日數與地質災害點分布疊加( 圖 5.51) 。

顯示暴雨日數較大的地區集中分布在廣東南部、廣西南部、湖北東部等地。圖 5.52 暴雨日數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災害點密度較大的區域集中在暴雨日數在 3 ~5 日之間,而在暴雨日數 >10 日的區域地質災害點密度並不是最大的,即總體上,暴雨日數分布與地質災害點密度分布對應關系不好。

圖 5.51 2008 年 5 ~9 月全國暴雨日數與地質災害點分布( 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圖 5.52 2008 年 5 ~9 月全國暴雨日數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5.8.5 強降水過程引發地質災害分析

2008 年汛期( 5 ~ 9 月) 全國共有 8 次強降水過程,在地質災害多發區引發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1)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強降水過程

2008 年 5 月 25 ~ 31 日,華南大部,特別是廣西、貴州、廣東局部發生一次強降水過程,過程降水量達 50 ~200mm。在全國多個省份引發了 365 處重大地質災害。其中: 湖南 206處,廣西 32 處,貴州 17 處等( 圖 5.53) 。

圖 5.53 2008 年 5 月 25 ~31 日強降水過程與地質災害點分布( 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從圖5.54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過程降水量在50~200mm范圍內,地質災害點密度均較大,特別是過程降水量大於2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廣西東北部、廣東中北局部地區,地質災害點分布更為集中,密度達7.4處/100km2;過程降水量為150~200mm的區域,覆蓋了貴州、廣西兩省(區)交界地區,密度也較大,達2.8處/100km2。從全國統計來看,5月25~31日88.8%的地質災害點位於累積雨量50~100mm范圍內,全國地質災害點主要是由本次強降水過程引發的。

圖5.54 2008年5月25~31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2)2008年6月6~19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6月6~19日,在我國的華南大部,特別是廣東、廣西、江西等地持續出現強降水過程,過程降水量達200~800mm。全國多個省份596處災害點。其中:江西147處,廣西126處,湖南88處,廣東55處,浙江33處,雲南23處等(圖5.55)。

圖5.55 2008年6月6日~19日強降水過程與地質災害點分布(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從圖5.56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過程降水量在200~800mm范圍內,地質災害點分布最多,佔全國災害點總數的70.5%。過程降水量大於8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南局部,為地質災害不易發地區,沒有災害點出現;過程降水量400~800mm的區域基本覆蓋了廣東、廣西、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區)的山地(地質災害高發區),地質災害分布最為廣泛,地質災害點密度為4.6~6.4處/100km2;過程降水量200~400mm的區域覆蓋了雲南、重慶、湖南等地,地質災害分布廣泛,災害點密度為6.4處/100km2。可見,本次大范圍地質災害的發生主要受到此次強降水過程的控制。

圖5.56 2008年6月6~19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3)2008年7月6~10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7月6~10日,華南大部、貴州東部、江南中西部、江漢東部、江淮西部、黃淮中東部、吉林北部等地出現了貫穿南北的強降水過程,全國多個省份共76處重大災害點,其中:廣東13處,湖北13處,安徽9處,廣西2處等。

從圖5.57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隨著過程降水量增大,地質災害點密度明顯呈現增多趨勢,特別是過程降水量介於100~300mm的區域,地質災害分布點密度為0.8處/100km2;過程降水量大於3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南局部,為地質災害不易發地區,沒有災害點出現;過程降水量在0~100mm范圍內,也有大量災害點分布。可見,此次強降水過程分布廣泛,除降水中心災害點個數較多外,在其他降水范圍內仍有很多災害點分布。

圖5.57 2008年7月6~10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4)2008年7月20~24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7月20~24日,四川盆地、黃淮、江淮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過程雨量50~200mm。在多處引發了大量地質災害,其中四川50處,湖北29處,湖南26處,陝西7處,重慶6處,貴州6處等。

從圖5.58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密度最大的區域過程降水量主要介於100~150mm之間,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質災害多發區,而在過程降水量更大(>200mm)的區域,災害點密度反倒相對較小,主要是因為這部分區域主要位於山東、河南、湖北等省份的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可見山區或者說地質災害多發區的災害發生,主要受到強降水過程的控制,也即只有強降水過程落在地質災害多發區時,地質災害才會大量發生。

(5)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安徽、江蘇局地出現強降水過程,累計降雨量50~200mm,局地250~530mm。最大降雨中心位於安徽的東北局部(>300mm),無災害點發生;次級降雨中心位於安徽南部,為災害多發區,引發災害10處。

圖5.58 2008年7月20~24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從圖5.59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也反映了這一特點,災害點主要分布在過程降水量100~300mm的區域。在10~100mm覆蓋的其他區域,有一些災害點零星分布。

圖5.59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6)2008年8月13~17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8月13~17日,長江中上游、江淮地區等地大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降雨量普遍在50mm以上,湖北南部和東部、湖南西北部、河南東南部、安徽西部等地有100~200mm,部分地區超過200mm。在湖北、湖南、重慶等地引發大量災害。其中湖南27處,湖北14處,四川12處,貴州6處,陝西3處,重慶2處。

從圖5.60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密度最大的區域主要集中落於降水量大於200mm的區域,因為該區域位於湖南西北局部地區,降水強度的大幅度集中[24h降水量湖南桑植(164.4mm)、通道(113.4mm)、平江(108.0mm)破歷史同期記錄],引發了大量的群發地質災害。

(7)2008年8月28~29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8月28~29日,湖北、安徽、重慶等地兩天累計雨量一般有50~250mm。在湖北引發了7處,重慶引發了4處地質災害。

從圖5.61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主要集中分布在過程降水量大於50mm的區域,該區域主要位於湖北、湖南北部、重慶大部兩日累積雨量基本都達到暴雨級別,降雨強度大,地質災害頻發。

圖5.60 2008年8月13~17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圖5.61 2008年8月28~29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8)2008年9月22~27日強降水過程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9個縣(市)降了大暴雨;北川縣連續5d出現暴雨;彭山和新都2個縣(市)日降水量突破9月歷史極值。地震災區部分地方道路中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頻發,重大災害點達40處(圖5.62)。地質災害點密度最大區域位於100~200mm降水量區域,其次為50~100mm區域。

從圖5.63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災害點個數統計來看,災害點主要集中分布在過程降水量100~200mm的區域,主要位於四川西部南北延伸地帶。

5.8.6 台風暴雨引發地質災害分析

2008年汛期(5~9月)全國共有6次台風登陸我國大陸,帶來了豐富強降水,對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起到了一定的引發作用。

(1)熱帶風暴「風神」(6月25~29日)

6號熱帶風暴「風神」6月25日清晨在深圳登陸。受其影響,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等地降大到暴雨,在廣東、江西、浙江、廣西等省(區)引發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

從不同降水量分段的災害點密度來看,過程降水量在50~400mm之間時,災害點分布較多,特別是100~200mm、300~400mm過程降水量時,災害點密度分別達到了1.2處/100km2和1.6處/100km2。而降水量大於400mm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廣東東南沿海局部地區,災害少發(圖5.64)。本時段的地質災害點主要是由於台風帶來的集中降水引發的。

圖5.62 2008年9月22~27日強降水過程與地質災害點分布(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圖5.63 2008年9月22~27日降水量分段與單位面積地質災害點統計

圖5.64 熱帶風暴「風神」(6月25~29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2)熱帶風暴「海鷗」(7月19~20日)

7號熱帶風暴「海鷗」7月15日下午在菲律賓以東海面上生成。17日在台灣省宜蘭縣登陸,18日在福建省霞浦縣再次登陸。受其影響,福建、廣東、浙江、江西等地相繼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在廣東、福建兩省引發了7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小型災害(圖5.65)。

圖5.65 熱帶風暴「海鷗」(7月19~20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本次降水過程具有降水面積相對集中的特點,過程降水量大於50mm的區域面積較小,災害點集中分布在過程降水量100~150mm的局部區域。

(3)熱帶風暴「鳳凰」(7月28日至8月2日)

第8號熱帶風暴「鳳凰」於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8日早晨在台灣省花蓮登陸,同日22時在福建省福清市再次登陸,登陸時為台風強度(中心附近風力12級)。受其影響,浙江東南部、福建中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長江口、福建、浙江等地出現8~10級大風,局部達14級。在安徽、福建、廣東、江西等省份引發了35處群發型地質災害。

過程降水量大於300mm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安徽東部與江蘇交界地區,屬地質災害不易發區,無災害點分布。而過程降水量在100~300mm的區域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安徽南部等地質災害多發區,降水集中,地質背景環境條件脆弱,地質災害大量發生(圖5.66)。

圖5.66 熱帶風暴「鳳凰」(7月28日至8月2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4)強熱帶風暴「北冕」(8月7~9日)

強熱帶風暴「北冕」8月6日傍晚在廣東省陽西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並於7日下午在廣西東興市沿海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受其影響,華南大部以及雲南普降大到暴雨,局部降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過程最大降水量超過400mm。引發130處地質災害,其中:四川50處,湖北29處,湖南26處,陝西7處,重慶6處,貴州6處等。

從過程降水量分段的災害點密度來看,降水量大於200mm的區域分布在廣西南部的局部區域,地質災害低發。而降水量50~100mm的區域分布在雲南東部、廣西中部、廣東中部等災害多發區,災害點密度達1.4處/100km2(圖5.67)。

圖5.67 強熱帶風暴「北冕」(8月7~9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5)強台風「森拉克」(9月14~16日)

強台風「森拉克」於9月14日凌晨在台灣省宜蘭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5級(48m/s)。「森拉克」具有發展快、強度強,移動慢、路徑異常,正面襲擊台灣,影響台灣和東海時間長等特點,降水集中在福建東北沿海、浙江東南沿海局部,無典型的台風引發災害報告(圖5.68)。

圖5.68 強台風「森拉克」(9月14~16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6)強台風「黑格比」(9月23~27日)

強台風「黑格比」於9月24日晨在廣東省電白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達到15級(48m/s)。「黑格比」帶來的強降水過程與強熱帶風暴「北冕」相似,地質災害點密度最大的區域過程降水量介於100~200mm之間,在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引發了大量地質災害(圖5.69)。

圖5.69 強台風「黑格比」(9月23~27日)誘發災害點分布統計

5.8.7 第一代與第二代區域預警系統應用對比

以2007年7~8月和2008年7~8月空間預報准確率核算,前者約為40%,後者約為27%,但後者預警面積僅為前者的四分之一,大大減少了預警區域,等於減少了防災相應成本。

採用兩套系統以2008年5月1~15日實際預警情況開展了對比分析(表5.14)。

表5.14 2008年汛期第一代與第二代區域預警系統應用對比

結論是,第二代預警系統在繼承第一代系統臨界雨量判別優勢的基礎上,突出反映了區域地質環境條件,在預警准確度、精細度等多個方面有較大改進。

6. 為什麼峨眉山現在只能去金頂

其實峨眉山也只有金頂值得一去,運氣好,可以看雲海,日出,佛光,聖燈,很是狀觀,現在去享受半價哦,無地質災害,放心旅遊
景區有農家飯店和酒店,溫泉,餐飲,晚會,你都可以在嘻嘻團上面去查詢,上面有價格,圖片,以及文字介紹等,這個網預訂能為你省一大半錢。

7. 2016.7.29日至31日三天可以駕車到峨眉山嗎天氣如何下雨要引發地質災害嗎

乘車加步行精品3日游:
D1:到達峨眉汽車站後,轉乘公交或打的到峨眉山報國寺景內區(天下名容山牌坊)。晚上住報國寺片區。晚上還可以瀏覽一下報國寺片區的游覽秀甲天下大瀑布;第一山亭(免門票),推薦游覽;儒釋道文化長廊;迎賓灘,泡溫泉,看晚會。
D2:報國寺客運中心乘坐景區觀光車至萬年寺停車場,乘坐萬年索道到萬年寺,觀賞峨眉山古十景之一「白水秋風」,無梁磚殿,峨眉山鎮山之寶「普賢騎象銅像」 ,然後徒步到清音閣,沿途游覽白龍洞,清音閣、峨眉山古十景「雙橋清音」、 游覽一線天、黑龍江棧道、進峨眉山生態猴區觀猴、清音平湖、中日石碑亭,最後在五顯崗車站坐車到雷洞坪車站,住雷洞坪附近(有錢直接住金頂)
D3:早起徒步至接引殿坐纜車到金頂,金頂觀看日出(如果天氣條件許可),有機會觀雲海,還可以游捨身崖、觀景台、十方普賢像,從金頂徒步或乘坐金頂索道返回雷洞坪,坐車前往報國寺返回。
景區有農家飯店還有星級酒店,你都可以在嘻嘻團上面去查詢,上面有價格,圖片以及文字介紹,最重要的是價格很低,能為你省一半的錢;比如:景區豪華酒店帶空調68元/間(節日100多),溫泉90元/人,晚會80元,直升機760元,峨眉山漂流等

8. 峨眉山樂山大佛等地7月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嗎

近十多年來峨眉山只有一次在盤山公路上發生塌方事故,所以說,相對於版其他山區景區,峨眉山權市最安全的了,去年還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安全山」稱號呢。

至於從成都過來的途中,哈哈,全程高速,一個半小時,根本沒有山,哪裡來山體滑坡一說?

9. 峨眉山市國土局有姓朱的局長嗎

眉山市國土資源局領導分工
局長 楊武 主持全局工作。
局黨組書記 任冀萍內容 負責機關黨建、目標管理、綜治維穩、財務、人事、精神文明建設、群團工作、應急和礦產資源管理工作,分管辦公室、地質環境礦產資源勘察股(礦管)。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袁 勝 負責土地礦山執法、法規監察、行政審批及土地整理工作。分管執法監察大隊、法規股、行政審批股及土地整理中心。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伍國軍 負責信訪維穩、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分管信訪辦、地質環境礦產資源勘察股(地災)。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 建 負責地籍地政資產管理、土地礦權交易、土地收儲、土地利用、土地資產管理及對外新聞發布工作,協助做好土地規劃、耕地保護工作。分管地籍地政資產股、土地礦權交易中心、土地儲備中心、規劃耕保股及金地公司,協助分管規劃耕保股。
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羅 林負責紀檢監察工作,分管紀檢監察室。
國土管理事務所副所長 辜智泉 負責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分管國土管理事務所。
各分管領導在負責管理分管業務和部門工作的同時,負責分管業務、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安全生產及主要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10. 峨眉山七里坪需要買門票嗎

不用購買景區門票,因為七里坪不屬於峨眉山景區。

七里坪總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約18000畝,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70萬平方米。七里坪平均海拔約1300米,是最適宜人類生活的高度。地勢平緩,無地質災害風險,儼然天賜凈居修養的風水寶地。

清新的薄荷空氣,涼爽而四季分明的氣候、天然優質礦泉水、無污染有機腐殖土以及罕見陽山,成為七里坪「天賦五寶」,獨有的資源稟賦,讓她成為世人嚮往的大康養旅遊度假區。

(10)峨眉山地質災害擴展閱讀

當地產業:

1、抗衰康養產業。中國首個「國際抗衰老健康產業試驗區」,同時,七里坪也是四川省森林康養示範基地、全省乃至全國配套最齊全大康養旅遊度假區。全區圍繞康養產業著力打造半山康養小鎮、國際抗衰中心、中葯材種植園、智慧康養小鎮四大核心項目,重點打造「人體5S」抗衰理念。

2、休閑文旅產業。峨眉半山七里坪在2013年被四川省首批省級旅遊度假區、四川省文化藝術示範區。現已建成森林養生禪道、溪谷棧道、景觀大道、國際汽車露營公園、溫泉度假酒店、童話主題酒店、禪茶酒店等大型康養旅遊配套,著力打造基於全民休閑的體育旅遊產業、基於洪雅特色的文旅休閑產業。

3、半山有機農業。峨眉半山七里坪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建立四川有機農產品消費安全監管示範區,以「雅女湖、黑林有機農業體驗示範園區」為重點,體驗示範,建立「半山生態有機農業」標准,大力推進生態有機農業產業。依託「峨眉半山健康商城」電商平台,整合營銷洪雅縣、眉山市無公害、有機農產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