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武漢地質災害

武漢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1-24 17:00:32

A. 武漢有哪些常見的自然災害

自然地理嗎?
氣象災害有 洪澇 乾旱 寒潮
地質災害沒有

B. 武漢市夏季最容易遭受的災害天氣是,並從氣候.地形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武漢市夏季最容易遭受的災害天氣是陰雨連綿帶來的洪澇和伏旱天氣。
武漢位於專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屬,6月份夏季風移動到這里與北方冷空氣之間形成的鋒面,控制這一帶,由於鋒面在這里徘徊的時間比較長,降雨量大,可能出現洪澇災害。七月份以後隨著夏季風向北移動,武漢所在地受單一的副熱帶高壓中心控制,容易出現伏旱。伏旱期間前往很高,降水比較少,周圍地區農業灌溉用水很緊張。

C. 在武漢哪裡收向地震災區捐贈的物資

目前其實不建議向災區捐物資,因為現在交通完全沒打通,至少汶川現在還是採用空投,所以暫時捐錢比較實際!

確實要捐物的話,可以直接跟你們學校的團委或者學院系部的團委聯系,老師會幫你們安排的~

D. 武漢市夏季最容易遭受的災害的是哪裡並從氣候地形水文三個方面分析原因

洪澇災害
原因:
①氣候:武漢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且降水集中;
②地形: 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③水文: 河流、湖泊眾多,來水量大。

E. 武漢地質災害的類型

洪水吧,一般沒什麼災害,而且洪水的地方也組要偏重西邊荊州沙市地區,總的說武漢不錯。

F. 武漢地質災害易發區這張圖的真實性有多大,照這畫的

北部在圖上范圍外,中部就是中間那條。

南部就是白沙洲這條。

其中北部中部沒怎版么發生過地質災害。

主要是權南部白沙洲。

2000年左右司法一代發生過一次嚴重的災害。

至於說這個圖嘛,很清楚,容易發生的一代基本是以南湖為邊界延長過來的。也就是南湖大道延長到白沙二路。

看起來呢,這一代白沙二路以南比較安全,安全等級還高過漢陽武昌核心。

災害發生等級較高的是:長江紫都,復地,復地旁邊的保利上城,

佳兆業貌似在魔鬼和天使之間游盪。

忽悠城市忽悠府,清江看起來都是比較安全的。

G. 考研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科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環境工程 領域工程碩士
環境 學院培養方案
一、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研究方向名稱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1 水污染防治技術與方法 研究水體污染敏感性的分析、評價方法以及內在凈化機理,提出可有效降低或去除污水中污染物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方法與技術。特色在於以地下水污染防治為主。意義在於研究成果可直接用於實踐。
2 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技術與方法 研究對不同類型固體廢物進行安全資源化處理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方法,及經濟可行的海洋與陸地處置技術;特色在於以核廢物地質處置為主。意義在於研究成果可直接用於實踐。
3 環境監測與評價 研究環境變化的敏感指標及其監測技術,提出評價環境現狀與變化趨勢的科學方法。對環境尤其是地質環境的演變,開發進行評價和管理,研究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環境規劃和環境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為基於可持續發展觀的自然資源利用提供理論指導。
4 地質災害評價與預測 對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震、水庫滲漏等地質災害進行環境監測、地質災害災情風險性評估以及治理的理論和技術研究。
5 新型環保及地質災害防治材料 以現代先進的生物、化學、納米等材料科學技術為依託,研發用於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的新材料。
6 環境管理與環境規劃

二、課程設置

課程類型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英文名稱) 學分 學時 備注
學位課
(不少於22學分) S16001 政治(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自然辯證法概論) 4 80
S16002 外語(含專業外語) 6 160
S16004 應用數學(多元統計分析、數值分析、數理方程) 3 60
S16003 計算機語言及程序設計與應用 3 60
S16029 環境化學 3 60
S16030 分析化學 3 60
S16019 環境工程學 3 60
S16006 環境地質學 3 60
S16031 環境微生物工程學 3 60
S16007 環境地球化學 3 60
S16032 環境經濟學 3 60
S16005 地理信息系統 3 60
S16033 數值模擬技術 3 60
S16020 網路信息技術 3 60
選修課
(至少修10學分) S16012 地下水污染與防治 3 60
S16034 環境微生物技術 3 60
S16035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技術 3 60
S16036 高等分析化學 2 40
S16037 環境質量評價理論及應用 3 60
S16038 現代管理學理論 3 60
S16039 現代測試技術、方法及儀表 3 60
S16040 地質災害 3 60
S16041 環境同位素理論及應用 3 60
S16042 環境工程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學科前沿 3 60
S16043 環境遙感 3 60

地大的

其他的在各自學校的學院主頁有的

參考資料:http://ses.cug.e.cn/126/rcpy/ShowInfo.asp?InfoID=157

H. 武漢市地面塌陷災害調查與監測預警項目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湖北省國土資源廳

一、概況

武漢市從北向南分布有6條岩溶帶,隨著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岩溶區城市建設人類活動作用不斷增強,由此引發的岩溶塌陷災害頻繁發生,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20世紀70年代至今,市域內共發生岩溶塌陷20餘起,直接經濟損失近億元(圖1和圖2)。近年來,岩溶塌陷發生頻率逐年增高,危害程度也越來越大,岩溶塌陷已成為武漢市的主要地質災害,嚴重地妨礙了其經濟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圖1 光霞村塌陷

2006~2008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實施了「武漢市地面塌陷災害調查與監測預警」項目,該項目從分析武漢市岩溶地面塌陷發生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以及岩溶地質條件入手,研究了武漢市岩溶塌陷區可溶岩的分布范圍、岩溶發育規律、岩溶塌陷災害的形成機理、影響因素及致塌模式,進行了岩溶塌陷危險性分區評價。通過室內模擬試驗、數值模擬、物理力學分析等對區內岩溶地面塌陷的發生發展過程、誘發因素及其所起的作用分量進行了研究(圖3至圖6)。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武漢市地面塌陷災害監測網路及監測預警系統,初步確定了武漢市岩溶塌陷預警判別模式,為武漢市岩溶地面塌陷災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據。

圖2 漢南1號塌陷

圖3 核磁共振探測岩溶發育情況

圖4 自動水位監測孔

圖5 自動土壓力監測點

圖6 自動雨量監測站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查明了武漢市岩溶塌陷所發生的地質環境背景條件及誘發因素,提出了致塌模式及地質概化模型

武漢市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上覆蓋層鬆散,具「上粘下砂」二元結構;下伏基岩可溶性碳酸鹽岩淺部岩溶發育;孔隙水與岩溶水水力聯系密切。其誘發因素主要包括長江水位變化、降雨、開采地下水以及人工載入等。塌陷產生的動力機制主要為潛蝕、滲壓、真空吸蝕以及重力作用。致塌模式為潛蝕—吸蝕—重力致塌和潛蝕—滲壓—重力致塌。地質概化模型為單一透水蓋層型及阻-透蓋層型。

2.通過模擬實驗、數值模擬等多種方法,研究了武漢市岩溶地面塌陷的發生發展過程,確定了岩溶塌陷發生的土洞極限拱高,並通過高頻度誘發因子自動監測進行了實例驗證

武漢市岩溶地面塌陷的發生發展過程實質上是上覆蓋層中土洞的發展過程,土洞的破壞是以拱形方式逐漸向上發展的。依據上覆蓋層結構,土洞塌陷可分為類砂性土塌陷和類黏性土塌陷兩種模式。烽火村區土洞極限拱高為1.34~12.12米,毛坦港為9.45米,阮家巷為6.06~13.73米,陸家街為13.94米,中南軋鋼廠為9.77~10.47米。

降雨對岩溶地面塌陷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改變上覆蓋層土體的物理力學參數和引起地下水位波動來進行的。在這兩種作用下,上覆蓋層中的隱伏土洞會進一步發展及破壞,導致地面塌陷。在相同時間下,降雨強度越大,土洞變形破壞程度越大;如降雨強度較小,但持續時間較長,也會導致土洞的變形破壞。

開采地下水對岩溶地面塌陷的影響與開采層位、開采量、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以及補給條件有關。開采孔隙水時,開采量越大、補給越不充分,土層破壞情況越嚴重,越容易形成土洞,造成塌陷;開采岩溶水時,當水位下降速率大於1厘米/秒時,上覆砂層即發生破壞,產生塌陷。

3.對武漢市岩溶地面塌陷重點區進行了危險性分區預測評價

工作區岩溶地面塌陷的危險性可分為4個區:其中易危險性大區,分布面積約1.28平方千米;危險性中等區,分布面積約3.70平方千米;危險性小區,分布面積約4.09平方千米;基本安全區,分布面積約27.88平方千米。

4.建立了城市區岩溶地面塌陷自動實時監測預警系統

監測預警系統共包括各類監測點91個,監測因子主要為隱伏土洞、地下水、地表水、降雨、地表形變等。其中地質雷達固定剖面掃描監測24條,土體壓力監測點13個,地下水位水溫監測點21個,地下水質監測點21個,地下水流向流速監測點21個,地表水監測點1個,降雨量監測點1個,地面形變監測點28個,裂縫監測點3個。監測網採用實時自動監測與人工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運行(圖7),為武漢市岩溶地面塌陷災害的防治提供了決策依據。

圖7 實時監測數據所反映的岩溶塌陷發展過程

三、成果應用

項目自2008年年底結題後,作為項目成果之一的「武漢市地面塌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已交付給武漢市國土資源局使用,為確保監測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武漢市每年投入70多萬元用於系統的運行與維護。同時,參照項目監測預警系統,在武漢市漢南區也建立了相應的岩溶塌陷監測預警網路,一並納入該監測系統。2009~2010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共撥付經費600萬用於武漢市周邊岩溶塌陷調查研究,使項目成果等到了更進一步的應用與推廣。

隨著武漢市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武漢市多項重點工程高速推進,天興洲大橋、武漢火車站、長江隧道、輕軌一號線二期、岳家嘴立交橋、范湖地鐵站等工程相繼開展,武漢市中央文化旅遊中心、武漢市國際貿易中心等也即將開始建設,項目成果在上述各項工程中均可得到較好的應用,其應用前景廣闊,經濟、社會效益可以預期。

四、社會效益

(1)項目查清了武漢市岩溶塌陷成生的基本條件、誘發因素及致塌機理,為武漢市岩溶塌陷的防治提供了技術支撐與理論依據。

(2)項目對武漢市重點塌陷區進行了岩溶塌陷危險性分區評價,對於指導武漢市城市建設規劃及重大工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項目對岩溶塌陷監測預警指標、監測手段及預警方法等進行了探索性研究,為今後岩溶塌陷監測預警提供了參考模式與示範。

(4)項目建立的武漢市岩溶塌陷重點區監測預警系統,可以對岩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進行監測預警,從而有效地避免或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和對公共基礎設施的破壞,對穩定民心、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通過項目監測系統的長期運行,可掌握岩溶塌陷的發展趨勢和可能的危害,及時提出有效的防治對策,對於促進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土地資源應有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I. 誰有武漢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地圖

武漢市地質災害分布與易發區圖

http://gwww.wpl.gov.cn/kczygl/yffq.htm

上面的網址有時候能打開,有內時候打不開…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