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學會金銀錘獎

中國地質學會金銀錘獎

發布時間: 2021-03-15 00:26:28

1. 新華聯科技獎

2014年,評選出13位第三屆中國地質科學院新華聯科技獎獲得者,其中楊經綏、趙一鳴、楊振宇、董樹文4人獲得傑出成就獎,獎金每人10萬元;王登紅、姚建新、張勤、張兆吉、章程、肖克炎、張永雙、楊永亮、郝梓國9人獲得突出貢獻獎,每人獎金5萬元。

國土資源部相關司局、新華聯集團和院領導為第三屆中國地質科學院新華聯科技獎傑出成就獎獲獎者頒獎

1.中國地質科學院新華聯科技獎——傑出成就獎

楊經綏: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和造山帶的岩石學和大地構造學研究。在青藏高原的地體邊界、蛇綠岩、活動陸緣板塊體制、地幔岩、周緣造山帶隆升和建立青藏高原地體構造格架以及中國超高壓變質帶等方面取得一些創新性研究成果,並有諸多重要發現:建立和釐定中國西部柴北緣和東秦嶺兩條超高壓變質帶,提出沿中央造山帶存在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和兩期超高壓變質事件的重要認識;在青藏高原南部拉薩地體中新發現二疊紀高壓/超高壓榴輝岩帶,改變了青藏高原地體格架認識,提出古特提斯洋盆深俯沖的新認識;在西藏、俄羅斯烏拉爾和緬甸等地發現金剛石等深部礦物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金剛石產出類型,將其命名為蛇綠岩型金剛石。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於2011年當選美國地質學會會士和美國礦物學會會士。

楊經綏在俄羅斯極地烏拉爾蛇綠岩和鉻鐵礦區開展野外調查

趙一鳴: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研究,是我國鐵礦床和矽卡岩礦床學科帶頭人。通過對十餘個典型鐵礦床解剖研究,並和程裕淇先生等多次合作對中國鐵礦床進行全面深入的總結研究,把我國鐵礦研究提高到國際水平。對我國數十個矽卡岩礦床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首次在湖北大冶鐵礦內接觸帶發現廣泛的鈉交代現象,提出鈉交代現象是矽卡岩鐵礦床的重要找礦標志;發現了岩漿期鎂矽卡岩;首創錳質矽卡岩和鹼質矽卡岩兩類新的交代建造;在我國首次發現了鋁透輝石、含水槍晶石、鎂鐵礦、錳熱臭石等十餘種罕見的交代礦物。主編出版Fe、Cu、Pb-Zn等單礦種資源圖八幅。近年來,在內蒙古正藍旗主持發現、勘查和研究了一個新類型大型銳鈦礦礦床。有關成果獲5項地礦部科技成果和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優秀圖書獎。曾獲「全國地礦系統勞動模範」稱號。

趙一鳴(右)在內蒙古正藍旗磨石山銳鈦礦礦床勘探現場

楊振宇在俄羅斯Norilsk考察西伯利亞二疊紀大火成岩省

楊振宇: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大地構造與古地磁學研究,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和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前期(973預)科研項目等。對亞洲東部和東南亞三大地塊(中國華北、華南地塊、印度支那地塊)的構造遷移、碰撞和拼合過程,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及擠壓過程中印支地塊早第三紀向東南方向滑移等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從寒武系—奧陶系界線及部分奧陶紀磁性地層學研究,對華北和華南地塊的起源及與岡瓦納大陸的關系進行研究;從下侏羅統磁性地層研究,分析古地磁場倒轉頻率的周期性變化和地核/下地幔的耦合作用等,獲得大量科研成果,產生了重要影響。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國外核心期刊論文68篇。曾獲中國地質學會首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

董樹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德國艾爾福特科學院院士,美國地質學會榮譽會士。時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博導,院科技委副主任、學術委副主任;兼任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執委、執行局司庫;國際IGCP科學執行局委員、中國IGCP全委會秘書長、《地球學報》主編等。揭示了長江中下游成礦帶深部控礦規律,指導了深部找礦並取得重大突破;系統提出晚侏羅紀板塊匯聚觀點,重新詮釋「燕山運動」概念;將構造地質與地球物理密切結合,探測造山帶深部結構,揭示深部過程;發起並主持深部探測計劃,開啟我國入地計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在國際上為中國贏得榮譽和地位。共發表論文180餘篇,其中被SCI收錄71篇,出版專著4部。先後獲國土資源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野外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獎、安徽省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地質學會金錘獎等。

董樹文在祁連山野外

2.中國地質科學院新華聯科技獎——突出貢獻獎

王登紅: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第一批人選。主要從事礦產地質工作。較為系統地釐定了中國的礦床成礦系列,與課題組同志一起在國內率先系統研究並建立了「中國成礦體系」。出版《地幔柱及其成礦作用》等專著10部,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00多篇。先後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屆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等。

王登紅在雲南會澤鉛鋅礦考察

姚建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研究,在牙形石生物相及地層對比、青藏與華南高精度定量地層對比、二疊紀—三疊紀之交地質事件與生物大規模更替關系、二疊紀—三疊紀不同相區地層對比、三疊紀地層建階以及造山帶地層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曾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

姚建新在西昆侖考察

張勤研發新型全自動氣體發生原子熒光光譜儀

張勤: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分析儀器研發、標准物質研製、地球化學樣品分析測試方法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工作。研製了勘查地球化學樣品中76種元素的配套分析方案及分析質量監控系統,為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等大項目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成果被全國多家地質實驗室推廣採用。發表論文90餘篇,參加制定國家標准1項,行業標准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6項,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

張兆吉: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對華北平原地下水系統、地下水形成和演化、土地與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演化、地下水污染特徵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均取得了新進展,部分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果被評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和中國地質學會十大科技進展,得到同行專家的認同,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和河北省科技技術二等獎各1項。

張兆吉在雅安震區現場勘查

章程: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岩溶碳循環與全球變化、岩溶地球化學和岩溶作用對比研究等,提出岩溶作用是一種參與短時間尺度碳循環的特殊地質作用;論證了植被恢復(石漠化治理)可顯著改善表層岩溶動力系統條件,為可干預岩溶碳匯潛力估算奠定科學基礎;證實岩溶區地表河流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是岩溶碳匯的重要組成。獲多項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和中國地質調查成果獎。

章程考察西班牙南部岩溶

肖克炎: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礦產資源定量預測及勘查評價研究。發展了成礦系列綜合信息礦產預測方法體系,有效指導西藏甲瑪、東天山彩霞山找礦突破;研製了礦產預測評價方法指南和技術要求,指導完成了全國25種礦產潛力預測評價;開發了國內領先礦產預測評價系統,成為礦產預測科技人員和學生標准軟體工具。獲多項國家和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部百名跨世紀科技人才及新世紀千百萬人才工程等獎項和榮譽。

肖克炎考察新疆庫姆塔格鉬礦

張永雙: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工程地質地質災害研究。結合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重大工程規劃和建設,提出了區域構造尺度的地殼穩定性與工程尺度的工程地質穩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思路;提出的工程判別指標得到推廣應用。近年來,探索了內外動力耦合作用成災機理,對高烈度山區防災減災理論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曾獲省部級科技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黃汲清青年地質科技獎,並榮獲「全國抗震救災模範」等榮譽稱號。

張永雙在龍門山地區野外考察

楊永亮: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研究員。長期從事海洋同位素地球化學和環境地球化學研究。首次在國內開展中國近海海洋環境中二A英類、多溴聯苯醚和多氯萘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生態地球化學研究以及東亞季風區宇宙射線成因核素7Be和10Be地球化學示蹤方法研究,提出末次冰期時黑潮仍流經沖繩海槽的10Be同位素證據以及東亞季風區近地表大氣氣溶膠中7Be濃度年平均值的緯度分布呈現正態分布模式,且在我國中緯度地區達到極大值的觀點。

楊永亮在四川巴郎山高海拔地區採集水樣品

郝梓國: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長期從事地質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管理工作,所辦刊物《地質學報》中英文版先後榮獲國家期刊獎、建國60年有影響力的科技期刊等榮譽稱號20餘項;開創性地建成了《中國地學期刊門戶網站》,帶動了我國一批單學科網站的建設,為推動我國地學科技期刊國際化、精品化、網路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先後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新聞出版總署第五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建國60年有影響的期刊人和新聞出版行業第二批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郝梓國在阿斯哈圖石林考察

2. 請問有誰知道天津地礦所的情況!謝謝!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始建於1962年,其前身為地礦部所屬華北地質科學研究所,根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1999]181號文件,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整體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按照地區地調中心的要求進行了改組,改組後的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是集承擔地調、科研、地質項目管理任務的綜合性地質事業單位,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直屬單位。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17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24人。在技術人員中高級技術人員80人(研究員17人),中級技術人員34人,初級技術人員10人;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110人,其中博士後2人,博士5人,碩士13人,本科生71人,專科生18人,中專生3人。從事地質調查及相關工作的87人。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設置辦公室、財務處、人事處、黨群處、技術處、經濟處, 6個綜合管理部門;下設地調部、經營開發部、物業管理部3個二級管理機構和華北地區項目管理辦公室。華北資料分館、信息網路中心和實驗測試室承擔華北地區的資料、信息和分析測試服務工作。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的專業特點是"一老一新",在解決前寒武紀地質、第四紀地質以及大區礦產資源潛力綜合評價和重大水資源、環境地質問題方面富有經驗並有相當優勢。在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岩礦實驗測試、計算機軟體研製與開發、地理信息系統(GIS)、出版制圖和質量管理等方面人員配套。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九五"以來,承擔完成了各類地質項目43項,其中國家10項、部9項;提交各類地質報告24份,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獲國家、省部級各種獎勵45項,其中省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34項。21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被評為天津市授銜專家。8人被評為地調局中青年優秀人才,1人為部跨世紀人才,3人獲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學家銀錘獎。在開展的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中,承擔了重要的基礎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的礦產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及其綜合研究項目,已完成5幅1:5萬地質填圖,其中3幅獲優秀圖幅。 目前,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建立實施了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制定了"從老到新、雕琢地學精品,持續改進、服務社會需求"的質量方針;提出了"以人為本、尊重唯先、誠實信用、敬業勤奮、崇尚學習、一個團隊、全面交流、奉獻社會"的單位文化建設目標,爭取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3. 周永章是

周永章,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探查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政協常委。 prof.Zhou
[1]1978年考入中山大學,1993年晉升教授。加拿大Quebec大學博士(1992),美國Stanford大學客座教授(1996),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高級訪問學者(2004)。曾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中山大學科技處副處長。 目前兼任中國科學院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評獎委員會(IAMG Awards Committee)委員及2008-2012年IAMG換屆提名委員會委員,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中國地質學會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政府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專家,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廣州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常委兼參政議政委員會主任。 主要研究專長:環境地學與環境健康,資源地學,資源環境經濟學,區域可持續發展。 先後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項目、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廣東省科技攻關、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廣東省重大決策咨詢研究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60多項課題研究。 出版專(合)著6部,主編學術文集4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 獲中國地質學會銀錘獎(1993)、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侯德封獎(1994)、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勵(1995)、國際數學地質學會主席獎提名獎(1995)、「廣東省青年科技標兵」稱號(1997)、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2005;2009)、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參加,2005),入選國家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2000)、廣東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2002)、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001;2004年整合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王寬誠基金會(香港)(1995-1996)、嶺南基金會(美國)(2004)出國進修支持。 教授課程: 《地球化學》(本科生); 《環境地球化學》,《地質數學研究案列分析》,《廣東地質》,《地球資源與地球環境》,《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生)。 自199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以來,先後招收和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100多人。培養畢業的研究生中,不乏成為教授或所在行業的中堅力量。 承擔的代表性科研項目: ●社會科學項目: 珠江河口區人口資源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研究(國家水利部《珠江河口整治規劃》項目專題); 珠江三角洲地區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研究(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建設珠江三角洲區域和城市優質生活圈的研究(中山大學985-II期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重點項目); 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與其他法律法規的銜接、整合(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專題); 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發展模式、途徑與對策研究; 改革開放30年廣東科技發展軌跡與模式研究(廣東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 節約型社會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廣東省重大決策咨詢研究課題); 創新之路——廣東科技創新發展30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特別委託項目); 廣東發展低碳經濟研究(廣東省高校重大攻關課題招標項目)。 ●地球環境研究項目: 珠江三角洲肝癌-鼻咽癌高發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與人群健康調查研究;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農業地質與生態地球化學環境預警預測(國土資源部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專項); 若乾重要非平衡體系地球化學問題初步研究(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基金); 粵西河台金礦床礦山清潔生產示範研究; 熱濕地區含硫化物礦山環境地球化學效應與礦山清潔生產技術研究; 廣東大寶山礦山地區生態環境系統治理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廣東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 礦山污染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項目)。 ● 地球資源研究項目: 欽杭成礦帶龐西垌地區礦產資源遠景調查(中國地質調查局重大專項); 藏南伸展與拆離系統貴金屬和稀有金屬成礦作用; 西秦嶺造山帶硅質岩及富SiO2流體演化與成礦作用; 粵西超大型礦床形成的地質背景; 古海洋熱水流體沉積體系及其演化(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題); 雲開地區元古宙晚期熱水沉積作用; 華南三層位硅岩建造地球化學多樣性深度分析; 藏南中新生代硅質岩微組構信息提取及應用於含SiO2流體沉積體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古海洋熱水沉積及其金屬成礦作用(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 熱水沉積硅岩地球化學與古海洋流體地質作用示蹤(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華南低溫熱水沉積建造的地球化學及成礦作用; 印-亞大陸碰撞帶南段中新生代硅質岩沉積建造研究(全國高等學校博士學科專項科研基金)。

4. 一 科技活動

2004年11月23日,國土資源科技工作會議(地方)在江蘇徐州召開。鹿心社副部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切實加強地方國土資源科技工作。

2005年1月22日,中國地質科學院首批5個重點開放實驗室正式掛牌,分別是: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重點開放實驗室、地殼變形地表過程重點開放實驗室、應用地球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鹽湖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和地下水與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

2005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專家評審會在法國巴黎召開,中國申報的浙江雁盪山、福建泰寧大金湖、內蒙古克什克騰、四川文興4家地質公園通過評審。

2005年2月16日,由中國地質大學組建的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科技部審查。

竣工典禮現場

5. 王劍的個人簡介

1985年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地質系地質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學院沉積地質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沉積地質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國土資源部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地質調查局沉積地質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國地質調查局首批優秀中青年專家。成都市金牛區科協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沉積學會委員及前寒武沉積學科組組長、四川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副理事長、四川省礦物岩石及寶玉石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地球化學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第八、第九屆地質學科評審組成員等職。
多年來,主要從事沉積盆地分析、沉積能源(油氣)與環境、沉積能源地質及沉積大地構造學研究。先後以項目負責人組織完成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地質礦產部及四川省跨世紀人才基金及學術帶頭人基金項目、國家攀登項目二級課題、地質礦產部重點攻關項目、地質礦產部定向基金項目、國土資源部重點項目、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等。先後榮獲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成果獎--銀錘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四川省第五屆青年科技獎、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89年以來,以第一作者或主要作者共發表中英文論文、專著共60多篇(部),其中專著共7本,第一作者有2本,第二作者(英文專著)有3本。論文發表在包括:《Precambrian Research》、《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ondwana Research》、《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科學通報》、《地質學報》、《沉積學報》、《地球科學》、《礦物岩石》、《大地構造與成礦學》、《岩相古地理》等刊物上。

6. 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找礦成果屬於省部級獎項嗎

中國地質學會是抄於襲1922 年2月3日在北京成立,由中國地質科技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群眾團體,其主管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掛靠單位是國土資源部。學會辦事機構設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由秘書處和期刊處組成。
其掛靠單位才是省部級,所以比省部級要低,非常遺憾。

7. 中國第四屆十大科技英才獎

史漢祥,男,1956年12月生,寧波慈溪人,漢族,中共黨員,經濟師。北京漢祥環境生物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浙江省慈溪市漢祥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寧波太極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是寧波市第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慈溪市第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第四屆全國鄉鎮企業家,2004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作為科技型企業家,史漢祥始終堅定不移地走「以企業養科技,以科技促發展」的道路,自1996年至今,他累計投入億萬資金在科研領域頑強拼搏,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到目前為止,他擁有各種專利24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專利評估資產達185.8億元人民幣。他雖非體制內的專家教授,卻是罕見的科技英才。他勤於思考、刻苦鑽研,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勇於突破陳舊的思維模式,擅長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會貫通、創新發展、自成一家;他強調宏觀把握與微觀探索相統一,重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聯結。以其「世間萬物皆以平衡求存」之理念,長期致力於不同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並抓住源頭和規律解決攻克了許多世界性難題;他從創新「銅鋅物料分離冶煉工藝技術」到「治理工業煙氣的二氧化硫污染」,發展為全面解決當代社會的「立體污染」及恢復「土壤生態」等核心技術的成功開發,將產業鏈與生態鏈合理聯接,為國家大力倡導和構建的「循環經濟」、「和諧社會」做了生動的現實註解,提供了鮮活的案例;他以事物的辯證思維自治頭疼頑疾,進而創生物技術研究所潛心研究中醫學,同樣碩果累累。《非典病因探究和中草葯防治》處方備受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推崇;「史氏方」攻克惡性腫瘤治癒率達85.77%,使千萬死亡線上徘徊的生命得以延續,史漢祥因而獲得世界醫學組織頒發的「人類醫學功勛獎」;他觸類旁通,兼容並包,涉及冶金、環保、植物、土壤、中醫葯等多個學科領域,科研成果一個接著一個。而今,他嘗試用微生物淡化海水、治理二氧化碳以及改造鹽鹼地的研究又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並逐步破解了這一浩瀚的課題。他認定地球資源必須深入認識和科學開發,向微生物要資源是人類明智的選擇和根本出路。由此可見,他的研究方向已不僅僅局限於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更著眼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未來人類生存的長遠思考。1980年2月創慈溪市銅材廠;1993年著手「銅鋅物料鼓風爐熔煉銅鋅分離新工藝」工業試驗;1996年籌建東方冶煉廠,同年成立寧波東方銅業總公司;1998年創慈溪市漢祥生物技術研究所(2002年12月注冊);2000年成立慈溪市東方科技開發有限公司;2002年組建寧波東方環保設備有限公司;2004年組建太極環保設備有限公司。1988、89、91、92、93連續五年被慈溪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優秀廠長;93、94、95、96、97、2000年由慈溪市人民政府授予市先進工作者;其中90年被中共慈溪市委評為市優秀共產黨員;94年被寧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寧波市鄉鎮企業優秀廠長稱號;1993年8月擔任宗漢鎮史家村黨支部書記,同年當選中共慈溪市第九次代表大會代表;1994年宗漢被宗漢鎮黨委評為鎮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1997年、98年、99年作為「銅鋅物料鼓風爐熔煉銅鋅分離新工藝」技術第一完成者,分別榮獲寧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優秀工藝三等獎、浙江省冶金行業公室頒發的冶金科技技術進步二等獎和慈溪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9年當選為寧波市十一屆、慈溪市十三屆人大代表。2000年6月,「低硫銅鋅物料冶煉新技術開發」項目被國家經貿委授予「九五」國家技術創新優秀項目獎;他作為「銅鋅物料鼓風爐熔煉分離新工藝」第一完成者榮獲由寧波市人民政府頒發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1年7月8日被寧波市經濟委員會授予寧波市首屆工業系統技術創新帶頭人稱號;2001年12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授予的第四屆鄉鎮企業家稱號;2002年2月,再次被中共慈溪市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7月,榮獲寧波市第二屆工業系統科技創新帶頭人稱號;2002年12月,聘任為《中國環境報》理事會副理事長;2003年3月18日,再次當選為寧波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慈溪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2003年2月18日,他發明的「DS-二氧化硫煙氣處理法」被國家環保總局確認為二00三年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2003年11月21日,在人類新增及疑難疾病國際醫學大會上榮獲人類醫學功勛獎;2003年12月18日,他發明的「DS-二氧化硫煙氣治理技術」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005年4月,史漢祥因成功開發解決「立體污染」,恢復土壤生態核心技術而當選「2004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2006年3月,他發明的「DS-二氧化硫煙氣治理技術」被中共慈溪市委、慈溪市人民政府評為慈溪市重大科技項目;2007年3月,他發明的「二氧化硫煙氣治理設備—多相反應器」榮獲2006年慈溪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7年4月,他發明的「二氧化硫煙氣治理設備—多相反應器」榮獲2006年寧波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7年10月,他發明的「DS-多相反應器」被評為2007年浙江省加快發展裝備製造業重點領域首台(套)產品;2008年12月,他發明的「DS-多相反應器」獲國家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三等獎。

8. 青年地質科技獎的授予情況

到目前為止 ,475名優秀青年地質工作者獲此殊榮,其中授予金錘獎95名,銀錘獎380名。同時有21名金、銀錘獎獲得者榮獲了中國青年科技獎。「青年地質科技獎」已經成為中國地質學會的品牌,在地質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獲獎者絕大多數已成為地質科技工作的骨幹。(下附部分獲獎者名單) 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1989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5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毛景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石彥民 大港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 李建潮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高延林 青海省科學技術委員會 董樹文 安徽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銀錘獎 (17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王安建 長春地質學院 馬昌前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李小彥 西安煤炭科學研究院 李長江 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 李繼江 山東省第三水文工程地質大隊 李榮清 湖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朱玉磷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 汪振文 新疆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 張 韜 寧夏地礦局礦產地質調查所 張明泉 蘭州大學地質系 張哨楠 成都地質學院 張德潤 地礦部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楊閩中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院 羅 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黃紹甫 廣西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 聶風軍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康豹成 河北省綜合研究地質大隊 中國地質學會第三屆青年地質科技獎(1991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7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石崑山 河南省地礦廳第三地質探礦隊 湯良傑 地質礦產部西北石油地質局 吳景勤 核工業總公司華東地質勘探局 陳 駿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周國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徐學純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 晏建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西南地質勘查局 317 銀錘獎 (31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萬渝生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王會祥 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地質研究大隊 王英民 成都地質學院 王鶴齡 湖北地質實驗研究所 劉金山 湖南地礦局 405 隊普查分隊 劉蒙華 中國地質科學院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 華佑南 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研究所 朱筱敏 石油大學石油地質系 朱儒峰 內蒙古地礦局第二區調隊一分隊 阮利民 冶金部第一地質勘查局地質探礦技術研究所 吳澄宇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張超群 廣東茂名礦產公司 李乃勝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李兆慧 河南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第一勘探隊 周 翊 中南工業大學地質勘查及城鄉建設工程系 林暢松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羅先熔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 鄭國東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侯建軍 北京大學地質系 段太忠 江漢石油學院地質系 郝梓國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報編輯部 欒文樓 河北地質學院 殷躍平 地礦部環境地質研究所 秦克章 有色金屬總公司北京地質研究所 耿 弘 雲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閻子忠 寧夏地礦局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 黃建閩 建設部綜合勘查研究院 舒 航 冶金部第一地質勘查局地質探礦技術研究所 蔣少涌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潘 懋 北京大學地質系 戴鳳岩 中國地質科學院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四屆青年地質科技獎(1993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9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陳踐發 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龐忠和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熱研究室 侯增謙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胡雄健 浙江省地礦局第七地質隊 趙文智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徐錫偉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郭英廷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 黃潤秋 成都地質學院工程地質研究所 溫 寧 地礦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銀錘獎(30名以姓氏筆劃排列)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王 劍 地礦部成都地質研究所 王恩志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 王照林 山西省地礦局 215 隊物探分隊 韋星林 有色總公司江西地勘四隊三分隊 甘盛飛 沈陽黃金學院地質系 曲國勝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任書才 河北省地礦局第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劉代志 中南工業大學地球物理勘察新技術研究所 劉樹文 北京大學地質學系 杜楊松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研處 李延河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 邱小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區劃室 何思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探工系 汪東波 有色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張光輝 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 陳衍景 北京大學地質系 邵益生 建設部城市地下水資源研究中心 苗培森 山西省地礦局區調隊 羅 強 西南石油學院 周平根 地礦部環境地質研究所國土地質研究室 周永章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分部 胡 凱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郜建軍 地礦部石油地質研究所 賀安生 湖南省地質研究所 郭正堂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黃運飛 中國兵器工業部勘察研究院 藍先洪 地礦部海洋地質研究所 賴旭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古生物教研室 蔡耀軍 水利部能源部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 漆家福 石油大學 (北京)地球科學系 中國地質學會第五屆青年地質科技獎(1995年)金錘獎獲獎名單
(共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王宗起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朱立新 地礦部物化探研究所 吳吉春 南京大學 周瑤琪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鄭永飛 中國科技大學 姜欽華 北京大學地質系 胡聖標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郝 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秦四清 中航勘察設計院 舒 航 中國礦業大學 銀錘獎 (共4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萬 力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於青春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方維萱 有色西北地勘局物化探總隊 王 駒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王 清 長春地質學院 王京彬 有色北京地質研究所 馮慶來 中國地質大學 任戰利 西北大學地質系 劉 震 石油大學(北京) 劉小宇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劉曉春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孫曉明 中山大學地質系 許文良 長春地質學院 宋 彪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張正偉 河南地質科研所 張祖海 江西有色地勘局地研所 張曉培 長春地質學院 張獻民 河北地質學院 李江海 北京大學地質系 李建平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楊夕輝 雲南地礦局三隊 沈樹忠 中國礦業大學 邵龍義 中國礦業大學 陳松嶺 中南工業大學 周樂堯 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院 屈建軍 中國科學院沙漠研究所 施 斌 南京大學 閭國年 南京大學 唐金榮 冶金勘察研究院 唐勝利 煤炭科學院西安分院 賈愛林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章雨旭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續世朝 山西地勘局區調隊 銀劍釗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所 黃 海 地礦部地質技術勘查院 龔漢松 海南地礦開發局高新爆破技術公司 傅雪海 江蘇煤田地質勘探研究所 彭少梅 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蔣泰然 地礦部石油地質研究所 解習農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學會第六屆(1997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獲獎名單
(共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何慶成 地礦部環境地質所 李功伯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蘇俊青 大港石油地勘院 林承焰 石油大學 ( 華東) 范洪海 華東地質局 270 所 侯泉林 中科院地質所 徐義剛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高 俊 地礦部地質研究所 董國臣 河北地勘局 潘葆芝 長春科技大學 銀 錘 獎 ( 共 40 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 作 單 於學峰 山東省第二地勘院 毛先成 中南工業大學 王文武 化工部遼寧地勘院 王世澤 西南石油局 王建鋒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王春亮 山西地勘局 216 鄧吉牛 有色北京地質所 田昇平 化工部化學礦產院 全裕科 華北石油地質局規劃設計院 劉 傑 寧夏石炭井礦務局 劉再華 地礦部岩溶地質所 劉俊來 長春科技大學 孫友宏 長春科技大學 朱雲鶴 地礦部南京地礦所 湯 彬 華東地質學院 邢紅星 第三地勘局勘查院 吳培康 石油勘探開發中心 張立東 地礦部沈陽所 張伯友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張招崇 地礦部地質所 張振福 山西地礦局地調隊 李 曉 中科院地質所 李志群 有色西南地質所 李俊建 地礦部天津地礦所 楊學明 中國科技大學 楊忠芳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楊振宇 地科院地質力學所 肖舉樂 中科院地質所 陸建軍 南京大學地質系 陳遠榮 桂林礦產地質院 陳海弟 中南地勘局 侯恩科 西安礦業學院 施澤進 成都理工學院 柳建新 中南工業大學 趙 平 中科院地質所 徐貴來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聶高眾 國家地震局地質所 顧雪祥 成都理工學院 賴紹聰 西北大學地質系 薛良偉 河南省地科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七屆(1999年)青年地質科技獎獲獎名單
金錘獎8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 作 單 位 劉財 長春科技大學地球物理系 劉福來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 孫占亮 山西地勘局區調地質隊 陳國忠 甘肅地勘局第三地質隊 周翠英 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 秦克章 有色總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蔡忠 石油大學(華東)資源系油藏地質研究所 譚永傑 中國煤田地質總局 銀錘獎26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於海峰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王駿 中國新星石油公司規劃院勘探所 王常明 長春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 王登紅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所 劉國平 有色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李忠 中國科學院地質所 李國平 河南有色地勘局地質所 楊曉平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楊曉明 化工部遼寧地質勘查院 邱檢生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陳漢林 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 周訓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水資與環境工程系 周紹智 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 武威 建設部綜合勘察設計院 姜月華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賀文華 湖南省地勘局418隊 凌水成 湖南有色地質勘查局 徐揚青 煤炭部武漢設計研究院 徐旭輝 中國新星石油公司實驗地質研究院 康鳳新 山東省地勘局地礦處 麻土華 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 黃同興 廣西地質調查研究院 賴健清 中南工業大學地質系 譚承軍 中國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規劃設計院 黎良傑 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 魏祥榮 核工業華東地質局二七O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八屆(2001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
(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化建新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王 成 核工業西北地質局二一六大隊 孫繼敏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自強 中南大學應用地球物理所 汪東波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周新源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鄭和榮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祝文亮 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油氣勘探開發技術研究中心 郝世俊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 廖立兵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銀錘獎(42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馬 明 長江委綜合勘測局長江岩土工程總公司 王惠初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 史長義 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 劉 敏 華東師范大學地理學系 劉長禮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劉傳虎 勝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劉貽燦 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地質研究所 劉海泉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山東總隊 匡立春 新疆油田公司測井總監 呂修祥 石油大學(北京) 呂曉光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呂新彪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源學院 紀友亮 石油大學(華東) 許強 成都理工大學 閆相賓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吳德文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張永波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張起鑽 廣西有色地質勘查總院廣西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張德民 廣東煤炭地質局(廣州中煤江南基礎工程公司) 李青 廣西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科技處 李曉昭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 楊計海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 汪時成 中國石化新星公司 陳占成 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 陳建文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周志芳 河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虎維岳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水文所 鄭建平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姜在興 石油大學(華東)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 趙英俊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唐書恆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第一勘探局 唐建明 中國石化新星公司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隊 唐輝明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徐學義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秦玉英 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華北石油局井下作業大隊 符鞏固 湖南省地質調查院湘東礦產地質調查所 曾義金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德州鑽井研究所 曾大乾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溫書亮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 董雲鵬 西北大學地質系 魯安懷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翦知湣 同濟大學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 中國地質學會第九屆(2003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名單
(7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鄧運華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劉四新 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 何宏平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尚彥軍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明寬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龔士良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謝用良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處主任工程師 銀錘獎名單(34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名 工作單位 萬余慶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 雲露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地勘所 毛德寶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王玉往 有色北京礦產地質研究所 韋國深 廣西地質勘查總院 丘學林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甘行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 劉亮明 中南大學地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劉繼東 甘肅煤田地質局 孫煥泉 勝利油田有限公司 況軍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吳文鸝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吳珍漢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張發旺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張光學 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李天斌 成都理工大學 李細根 核工業二一六大隊四分隊 邱楠生 石油大學(北京)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陸現彩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 陳昌彥 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 周建波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周荔青 中石化股份公司華東分公司 武恆志 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西部分院 侯讀傑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姚建明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185隊 徐貽贛 江西省地礦局贛南地質調查大隊 桑樹勛 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 袁訓來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郭建強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 焦鵬程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所 韓士洲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 韓穎 山西省地質調查院太原分院 雷從眾 新疆油田分公司採油二廠 譚成軒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屆(2005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獲獎名單
(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劉剛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研究所 劉志飛 同濟大學 江同文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李素梅 石油大學(北京)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苗愛生 核工業二0八大隊二分隊 夏群科 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 庹先國 成都理工大學科技處 鹿化煜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潘彤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 戴福初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銀錘獎名單(4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李文勇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礦產所 甘甫平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劉紅櫻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徐宏峰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浙江總隊 陳曉東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張元動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代世峰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陳正樂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趙志丹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學院 程國明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何高文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礦產地質調查所 張進德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張異彪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張守林 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 聶振龍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楊振京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程建遠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地震勘探研究所 覃建雄 成都理工大學地球學院 張生根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馬保松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楊文清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八六隊 於 軍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環境地質研究所 琚宜太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二局 沈春勇 中水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地質分院 楊自安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北京資源勘查技術中心 王文峰 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 王岳軍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劉光祥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 許以明 湖南省湘南地勘院地質調查所 陳志宏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胡新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 彭和求 湖南地質調查研究院 李國彪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研究院 陳仁義 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部 張延軍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馮亞生 海南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王秉璋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區調分院 王昆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地質分院 汪 珊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謝文衛 國土資源部勘探技術研究所 中國地質學會第十一屆(2007年)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獲獎名單
(1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於翔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王書來 北京礦產地質調查院 祁生文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三忠 中國海洋大學 周心懷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溫志堅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葛曉立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董月霞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 覃小鋒 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 韓忠 武警黃金部隊第六支隊 銀錘獎名單(40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姓 名 工作單位及職務 萬玲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豐成友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仇建軍 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 牛富俊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王之軍 中非地質工程勘查研究院 王清華 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葉曉濱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任雲生 吉林大學 劉東輝 福建省121煤田地質勘探隊 劉忠群 中國石化華北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劉陶勇 核工業二一六大隊 江山紅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鑽井研究所 閆臻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何衛紅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何黃生 江蘇煤炭地質局物測隊 張永雙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張禮中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張傳林 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 張吉壽 雲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 張家菁 江西省地礦局贛東北大隊 李連生 中國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李鐵軍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單玄龍 吉林大學 和志軍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南方地質調查所 林全勝 福建省閩西地質大隊 武雄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鄭元平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金勝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侯樹仁 核工業二〇八大隊 趙振宏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 徐品 山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晏鄂川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翁愛華 吉林大學 袁文偉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郭華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郭彥民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高文龍 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黃偉強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董瀚 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 廖忠禮 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

9. 楊忠芳的人物成就

她先後為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講了9門課程,培養的在讀和已畢業的碩士研究生15名。
她主持和版參加了權多項國家級和部委級科研項目,其中她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沉積盆地油藏形成時期的伊利石定年研究」和「前寒武紀沉積岩地球化學特徵:地殼演化的證據」;主持的國土資源部地質大調查項目有:「北祁連高寒山區景觀尋找隱伏礦化探技術方法研究」和「四川成都地區區域地球化學環境評價應用研究」;主持的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項目:「中國北方侏羅系新區烴源岩生烴條件評價」。
此外,她還負責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子課題研究,以及國土資源部教育司、中國科學院礦床地球化學開放實驗室、南京大學金屬礦床開放實驗室等項目。
近年來,她主編或合編了《膠東地殼演化與金成礦作用》、《現代環境地球化學》等4部專著及教材,在《科學通報》、《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礦物學報》和《地質論評》等雜志上發表了40多篇論文。
曾先後獲得了中國地質學會第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地礦部優秀青年稱號、1992年度中國地質大學木村茨郎雄教育獎--優秀教師二等獎和首屆馮景蘭地質教學獎。

10.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截至2013年底,全所在職職工22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級職稱57人,副高級職稱63人,中級職稱101人;有博士學位的137人,碩士學位48人。內設機構包括6個職能處室、12個專業研究室、1個成果轉化中心,2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成礦規律與成礦預測研究中心、核心期刊《礦床地質》和中國地質學會下屬礦床地質專業委員會、礦物學專業委員會和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掛靠資源所。

2013年,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橫向和其他類科研項目213項,總經費2.18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109項,經費3041萬元;部級項目95項,經費1.73餘億元;橫向項目12項,經費1275萬元;省級地勘項目3項,經費139萬元。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6篇,其中,SCI收錄國外論文33篇,SCI收錄國內論文17篇,EI收錄論文26篇,國內核心101篇;出版專著5部;榮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項,其中以第一單位獲得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4項。

全國礦產資源利用國情調查獲2013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

所長、黨委副書記王瑞江(中),黨委書記、副所長張佳文(右二),副所長毛景文(左二),副所長王宗起(右一),副所長邢樹文(左一)

袁順達榮獲青年地質科技金錘獎

3人分別獲得中國地質科學院新華聯科技獎傑出成就獎、突出貢獻獎;1人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並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人入選首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3人入選首批國土資源傑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西藏主要成礦帶大型—特大型礦床勘查評價科技創新團隊」入選首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2人分別獲得第14屆中國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和銀錘獎;4人入選第三批地調局地質英才計劃;1人獲得李四光優秀學生獎和程裕淇優秀學生論文獎;1人獲得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1人擔任經濟地質學家學會理事,1人擔任國際礦床成因研究協會稀缺金屬工作組秘書長,1人新擔任第六屆同位素專業委員會委員。

領導班子由5人組成,所長、黨委副書記王瑞江,黨委書記、副所長張佳文,副所長毛景文,副所長王宗起,副所長邢樹文。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林西組上部發現含大量苔蘚蟲、海綿等典型海相生物格架的灰岩透鏡層和生物礁

興蒙地區晚二疊世林西組上部發現海相化石。古亞洲洋在興蒙地區的最終閉合、興蒙海槽褶皺隆起的時代是地學界長期爭論的重大地質問題,爭論的焦點是以林西組為代表的晚二疊世構造—古地理環境。本次研究在內蒙古東部林西縣官地剖面林西組上部首次發現多個海相灰岩透鏡層和厚層塊狀礁灰岩,其中含有大量苔蘚蟲、海綿、鈣藻等典型海相化石,氧碳同位素分析結果Z值平均為116.1,接近海相灰岩經驗值120,結合其他剖面相同層位發現的海相沉積,表明興蒙地區在晚二疊世晚期仍屬海相或以海相為主的沉積環境。這一發現對釐定興蒙海盆的最終閉合提供了新的可靠證據,並將促進東北—興蒙地區晚二疊世戰略接替新層系常規油氣、頁岩氣(油)和其他金屬、非金屬礦產勘查部署思路的調整。

西藏班怒成礦帶中段找礦取得新突破。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作為印度與亞洲大陸碰撞拼貼的兩條主縫合帶之一,不僅是研究全球大陸動力學的窗口,而且造就了極其優越的成礦條件,孕育了豐富的多金屬礦產資源。雄梅斑岩銅礦是近年來在藏北空白區開展遙感異常檢查時在成礦帶中段找到的地表露頭礦,通過礦區大比例尺填圖,初步查明了銅礦體的規模和形態,目前已控制地表銅礦(化)體東西長近1000米,南北寬近800米,具有大型礦床潛力。該礦床的發現和評價為班怒成礦帶中段地質找礦帶打開了新的局面。

雄梅銅礦含礦斑岩露頭及其銅礦化

華南西部地區晚白堊世成岩成礦作用深部背景與過程示意圖

西藏班公湖—怒江和雅魯藏布江兩條斑岩銅礦帶

雲南個舊超大型錫—銅多金屬礦床研究取得新認識與新進展。研究表明,在晚白堊世,個舊地區的地殼物質與地幔物質之間存在強烈的相互作用;區內錫多金屬礦集區的礦化與同期發生的岩漿作用存在密切成因聯系,提出礦床為岩漿熱液成因,而非同生成因。

個舊超大型錫銅多金屬礦區礦床模型

蒙古—鄂霍次克洋構造演化與大興安嶺北段多金屬成礦關系。提出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帶可能在中三疊世末期碰撞閉合,大興安嶺北段早中生代期間(250~160Ma)的構造、岩漿與成礦作用主要受蒙古—鄂霍次克造山作用的影響,自160Ma左右才轉為太平洋構造體系。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構造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並在不同的構造演化階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金屬礦床。即①250~225Ma(T1+2):興蒙造山後伸展,蒙古—鄂霍次克洋活動陸緣階段(代表性礦床如八大關斑岩型銅鉬礦);②225~190Ma (T3-J1):蒙古—鄂霍次克洋陸內俯沖,陸陸碰撞階段(代表性礦床如太平川斑岩型鉬礦、沙麥鎢礦);③190~175Ma(J2+3):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晚造山階段(代表性礦床如烏奴格吐山斑岩型銅礦,紅花爾基鎢礦,三礦溝矽卡岩型銅礦);④175~160Ma(J3):碰撞造山後伸展跨塌階段;⑤160~125Ma(J3-K1):造山後伸展垮塌與太平洋構造域陸緣岩漿作用聯合作用階段(斑岩型、矽卡岩型、熱液型鉬鉛鋅金銀多金屬礦成礦作用時期,如岔路口斑岩型鉬礦,二道河矽卡岩型鉛鋅礦、甲烏拉熱液脈型鉛鋅銀礦)。

瓊河壩覆蓋區實現找礦突破的第一孔(ZK01孔)

東准瓊河壩覆蓋區隱伏礦預測與找礦取得重要突破。開展了隱伏礦靶區優選和示範評價研究,識別並提出覆蓋區隱伏礦地球物理異常關鍵標志,在東准瓊河壩覆蓋區發現多處異常。採用研究項目確定找礦靶區,基金預查項目適時跟進的策略,對拉伊克勒克靶區進行了驗證,在厚覆蓋區成功發現了斑岩—矽卡岩銅礦,僅在局部勘查已獲得資源量(333+3341):鐵礦石量為245.4萬噸(平均品位50.4%);銅金屬量12.1萬噸,其中富銅礦4.4萬噸(平均品位2.35%),通過綜合資料分析,該礦成為大型銅礦的前景十分明朗,為東准地區找礦突破打開了新局面。

大瑤山地區與加里東期花崗閃長斑岩有關的鎢鉬銅成礦作用。提出大瑤山地區存在加里東期與花崗閃長(斑)岩有關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脈型鎢鉬銅成礦系列,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是今後大瑤山地區找礦的主攻方向之一。在此基礎上,提出古龍—倒水—夏郢和大黎斷裂帶兩個找礦遠景區,並在已知社垌大型礦床外圍新發現了3個斑岩型—矽卡岩—石英脈型鎢鉬銅鉍礦床,在成礦理論創新指導礦產勘查工作方面作出了新的成績。

廣西大瑤山地區主要礦床時空分布圖

石英大脈型礦體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