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250萬中國地質圖

250萬中國地質圖

發布時間: 2021-03-14 16:14:01

Ⅰ 地質資料匯交與圖文數字化

部、省兩級館藏地質資料日益豐富

全國地質資料館共接收成果地質資料3669種,保存地質資料累計達108559種。各省(區、市)地質資料館開展涉密地質資料清理工作,部分省(區、市)開展了實物地質資料清理工作。

國家基礎地質圖件空間資料庫體系基本形成

建立全國1∶250萬、1∶50萬、1∶25萬和1∶20萬等一批國家基礎地質圖空間資料庫。1∶5萬區域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已完成400餘幅地質圖的數字化。此外,全國1∶20萬區域地球物理調查、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資料庫、自然重砂資料庫、中國岩石地層資料庫、全國同位素地質年齡資料庫等一系列基礎地質資料庫也相繼建成,基本形成國家基礎地學資料庫體系,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信息服務奠定了基礎。

中比例尺基礎地質空間資料庫全面開放

在2007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1∶20萬、1∶25萬、1∶50萬中比例尺中國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及中國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庫全面開放,提供全社會使用,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公益性地質資料的開放程度,對促進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發、改善我國礦業投資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地質災害信息系統

整理集成全國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和研究成果,編制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圖層30個,建立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系統。

5.2.1 信息圖層編制原則

在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圖層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影響地質災害發生的各種地質環境背景條件因子、歷史地質災害點分布、社會經濟條件、人類工程設施等因素。依據如下幾個原則:

1)全面性。將目前能夠收集到的影響地質災害發生的各種因素,盡可能地考慮全面,至於每種因素的影響貢獻大小在權重計算部分考慮。

2)時效性。每個信息圖層的編制中,盡可能以最新最翔實的數據資料為基礎,從而保證對最新資料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及時利用和更新。

3)適用性。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根據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的具體工作實際需要,進行相應的改編處理。

4)最大可能使用數據。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的基本比例尺定位為1∶100萬,一些關鍵的圖層數據,如地理底圖、地質底圖、土地利用底圖均可達到1∶100萬的比例尺需求,但部分信息圖層無法達到1∶100萬的比例尺,本項目本著最大可能使用數據的原則,暫且採用小比例尺的圖層直接投影變換代替,以後工作中再逐步更新。

5.2.2 信息圖層概況

信息圖層的投影參數如下:

比例尺:1∶100萬

投影類型:亞爾博斯等積圓錐投影坐標系;坐標單位:mm

第一標准緯度:25°00༼″;第二標准緯度:47°00༼″

中央子午線經度:105°00༼″;投影原點緯度:0°00༼″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圖層基本情況見表5.1。

5.2.3 信息圖層說明

各信息圖層編制按照各因子的分布特點進行分級。

5.2.3.1 年均雨量

全國年均雨量分為11個級別,各級別年均雨量分段:<50mm,50~100mm,100~200mm,200~400mm,400~600mm,600~800mm,800~1000mm,1000~1200mm,1200~1600mm,1600~2000mm,>2000mm。

5.2.3.2 年均氣溫

根據《中國自然地理圖集》(2004),將全國年均氣溫分為9個級別,各級別年均氣溫分段如下:<-4℃,-4~0℃,0~4℃,4~8℃,8~12℃,12~16℃,16~20℃,20~24℃,>24℃。

5.2.3.3 年蒸發量

根據《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圖集》(2004),將全國年蒸發量分為10個級別,各級別分段如下:<500mm,500~600mm,600~800mm,800~1000mm,1000~1200mm,1200~1400mm,1400~1600mm,1600~2000mm,2000~2400mm,>2400mm。

表5.1 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圖層簡表

5.2.3.4 年乾燥度

乾燥度,又稱乾燥指數或乾燥因子。描述氣候乾燥程度的指數,與濕潤系數互為倒數,一般用水分的可能消耗量與收入量的比值表示。它是表徵一個地區干濕程度的指標。

根據《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圖集》(2004),將全國年乾燥度分為12個級別,各級別分段如下:<0.5,0.5~0.75,0.75~1.0,1.0~1.5,1.5~2.0,2.0~3.0,3.0~5.0,5.0~10,10~25,25~50,50~100,>100。

5.2.3.5 地震烈度

採用第三代《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1990),將全國地震烈度按5級區劃:Ⅴ度區、Ⅵ度區、Ⅶ度區、Ⅷ度區、Ⅸ度區。

5.2.3.6 歷史地震點

來源於科學數據共享工程,中國地震局共享數據網,近年來(1999年1月1日至2006年11月2日)的已發地震點數據,共203個。

5.2.3.7 地層岩性

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100萬地質圖」重新進行編制劃分。

(1)劃分原則

地質災害的產生與地層岩性關系密切。地層岩性是地質災害形成的內在因素,對地質災害的產生起著主導和控製作用,岩性及其組合特徵的控製作用決定著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從沿海向內陸,地層岩石由火成岩為主變為變質岩、碎屑岩相間分布,進而變為碳酸鹽岩、碎屑岩、變質岩相間分布。

斜坡岩土體的性質及其結構是形成滑坡、崩塌的物質基礎。一般易形成滑坡、崩塌的岩體,大都是碎屑岩、軟弱的片狀變質岩,岩性多為泥岩、頁岩、板岩、含碳酸鹽類軟弱岩層、泥化層、構造破碎岩層。這些軟弱岩層經水的軟化作用後,抗剪強度降低,容易出現軟弱滑動面,形成崩滑體。

黏性土滑坡在四川分布密集,在中南、閩、浙、晉西、陝南、河南等地也較密集,在長江中下游、東北等地也有一定分布;半成岩類粘土岩滑坡在青海、甘肅、川滇地帶、山西幾個斷陷盆地中分布密集;黃土滑坡在黃河中游、青海等省較密集;泥岩、千枚岩、砂質板岩形成的滑坡在湖南、湖北、西藏、雲南、四川、甘肅等地十分發育。

泥石流主要發育在變質岩區和黃土區,火成岩區和碎屑岩地區次之,碳酸鹽岩地區泥石流相對不發育。

根據全國地質災害發育的普遍規律並結合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發育的特殊性,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劃分地質災害敏感性岩組。

1)地層岩性與地質災害分布的關系;

2)地層岩性的成因、物質組成與空間分布特徵;

3)地層岩性的時代;

4)岩土體(不同時代地層)的工程地質性質;

5)水岩相互作用的敏感性;

6)1∶100萬中國地質圖的精度。

(2)劃分方案

根據地質災害發育的普遍規律以及地層岩性對地質災害的敏感程度,將地質災害敏感性岩組劃分為10種類型。敏感性指數值越高,則相應的岩組對地質災害的發生也越敏感。

Ⅰ類:主要為水體、粉砂質食鹽、食鹽殼、鹽鹼殼、風積物砂等區域,這些區域不會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Ⅱ類:主要是火成岩類。岩性為閃長岩、石英閃長岩、輝長岩、花崗岩、輝綠岩等,岩性堅硬,力學強度大,是很好的地基和建築材料。

Ⅲ類:主要是火成岩類。岩性為鉀長花崗岩、二長花崗岩、鹼長花崗岩、片麻狀花崗岩、斜長花崗岩、紫蘇花崗岩、正長岩、石英正長岩、煌斑岩、白崗岩、花崗閃長岩、英雲閃長岩、輝石閃長岩、輝長閃長岩、花崗斑岩、英安斑岩、輝綠岩、橄欖岩、橄欖輝綠岩、玄武岩、橄欖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石英二長岩、石英二長斑岩、輝石岩、角閃正長岩、閃長玢岩、英安玢岩、輝綠玢岩、苦橄玢岩、安山玢岩、超基性岩、安山岩、鹼性岩、英安岩、粗面岩、科馬提岩、雲輝二長岩、白榴岩、霓霞岩、碎斑熔岩、細碧岩、石英鈉長斑岩、霏細斑岩、輝長蘇長岩等,岩性堅硬,力學強度較大。

Ⅳ類:主要是變質岩類和部分火成岩及沉積岩。岩性為白雲質灰岩、灰岩、白雲岩、黑雲母花崗岩、白雲母花崗岩、黑雲斜長花崗岩、二雲母花崗岩、流紋岩、變粒岩、片麻岩、角閃岩、砂礫岩、礫岩、變質橄欖輝長岩、糜棱岩、蛇紋岩、大理岩、珍珠岩、硅質岩、蛇綠岩、淺粒岩、岩溶角礫岩、鋁鐵岩系、黑雲角閃閃長岩、斑狀雲母橄欖岩、榴輝岩、黑雲母霞石白榴岩、霏細岩等,岩性較堅硬,力學強度較大。

Ⅴ類:主要是沉積岩類。岩性為頁岩、夾頁岩、火山碎屑岩、生物碎屑岩、片岩、千枚岩、板岩、砂岩、粉砂岩、碳酸鹽岩、凝灰岩、糜棱岩等,半堅硬岩組,力學強度較低,易風化,遇水軟化,是地質災害較易發生的地層。

Ⅵ類:主要是沉積岩類。岩性為泥岩、鈣質泥岩、泥灰岩、夾泥岩、粘土岩、泥頁岩、煤系、泥質粉砂岩、冰磧泥礫岩等,半堅硬岩組,力學強度低,遇水泥化,是地質災害容易發生的地層。

Ⅶ類:岩性為黃土、黃土狀土,黃土的地層年代為Q1p,Q2p,滲透性弱、抗剪強度高。

Ⅷ類:主要為沖海積物、海積物、沖湖積、湖積、沼澤堆積、石英斑岩風化層、花崗斑岩風化層等鬆散層。

Ⅸ類:主要是沖積物、沖洪積物、洪沖積物、殘坡積物、坡沖積物、冰磧物、苦橄玄武岩風化層、輝綠岩風化層、花崗岩風化層、冰積物等鬆散堆積物,是產生地質災害的主要物源。

Ⅹ類:岩性為黃土,地層年代為Q3p,Qh,疏鬆、大孔隙,垂直節理發育,滲透性強、抗剪強度低、具濕陷性(表5.2)。

5.2.3.8 斷裂分布

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100萬地質圖」編制。考慮到網格單元的大小和斷層斷裂的影響范圍,計算時採用網格區內斷層斷裂的密度進行計算。

5.2.3.9 第四系成因時代

根據1∶250萬第四紀地質圖編制,將第四系的成因時代分為7類:N2-Q1p,Q,Qp,Q1p,Q2p,Q3p,Qh。

5.2.3.10 岩土體類型

來源於1∶400萬岩土體類型圖,將岩土體類型分為7類:火成岩、變質岩、碎屑岩、碳酸鹽岩、砂質土、黃土、其他土。

5.2.3.11 第四系成因類型

根據1∶250萬第四紀地質圖編制,將第四系成因類型分為19類:冰磧、冰水沉積、冰水-洪積、冰水-湖積、洪積、殘積、殘坡積、沖積、沖積-洪積、沖積-湖積、寒凍風化殘坡積、紅土化殘積、黃土堆積、風積、湖積、坡積、岩溶化殘坡積、火山堆積、海陸交互相及海相堆積。

表5.2 中國工程地質岩組劃分表

5.2.3.12 水文地質類型

將水文地質類型分為5大類、18亞類:

1)鬆散沉積孔隙水(濱河平原沖海積層孔隙水、堆積平原沖洪積層孔隙水、黃土高原黃土層孔隙水、內陸盆地沖洪積層孔隙水、沙漠風積沙丘孔隙水、山間盆地沖積層孔隙水);

2)基岩裂隙水(丘陵高原碎屑岩裂隙水、熔岩孔隙裂隙水、山地丘陵岩漿岩裂隙水、山地變質岩裂隙水);

3)多年凍土凍結層上水(高緯度山地基岩凍結層上水、中低緯度高原基岩凍結層上水、中低緯度高原鬆散沉積凍結層上水);

4)碳酸鹽岩裂隙溶洞水(峰叢峰林裂隙溶洞水、岩溶丘陵裂隙溶洞水、岩溶山地裂隙溶洞水);

5)其他(湖泊、雪被)。

5.2.3.13 海拔高度

從1∶100萬地理地貌底圖中提取,將海拔高程分為6類:極高海拔(>6000m)、高海拔(4000~6000m)、中高海拔(2000~4000m)、中海拔(1000~2000m)、低海拔(<1000m)、其他(非山地丘陵)。

5.2.3.14 起伏程度

從1∶100萬地理地貌底圖中提取,將地形起伏分為6類:極大起伏(>2500m)、大起伏(1000~2500m)、中起伏(500~1000m)、小起伏(200~500m)、丘陵(<200m)、其他(非山地丘陵)。

5.2.3.15 地貌類型

從1∶100萬地理地貌底圖中提取,並重新歸類,將地貌類型分為11類:山地、黃土梁峁、黃土台塬、黃土塬、風蝕地貌、台地、平原、沖積扇平原、低河漫灘、現代冰川、湖泊。

5.2.3.16 土壤侵蝕

根據「中國土壤侵蝕圖」,將土壤侵蝕類型及侵蝕強度分為3大類、15亞類:

1)水力侵蝕(劇烈侵蝕、極強度侵蝕、強度侵蝕、中度侵蝕、輕度侵蝕、無明顯侵蝕、微度侵蝕);

2)凍融侵蝕及冰川侵蝕(強度侵蝕、中度侵蝕、輕度侵蝕、微度侵蝕);

3)風力侵蝕(極強度侵蝕、強度侵蝕、中度侵蝕、輕度侵蝕)。

5.2.3.17 水系

從1∶100萬地理底圖中提取的線形河流。實際計算時,採用網格單元內水系密度參加計算。

5.2.3.18 植被

從1∶100萬地理地貌底圖中提取,將植被覆蓋分為6類:紅樹林灘、森林、經濟林與竹林、灌木林、草地、其他。

5.2.3.19 土地利用

根據「1∶100萬土地利用類型圖」編制,將土地利用類型分為6大類、13亞類。分別是:①耕地(水田、旱地);②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他林地);③草地(高覆蓋度草地、中覆蓋度草地、低覆蓋度草地);④水域;⑤城鄉工礦居民用地(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其他建設用地);⑥未利用土地。

5.2.3.20 公路

從1∶100萬地理底圖中提取的線形公路,又分為5類,即高速公路、主要公路、一般公路、大路、小路。實際計算時,採用網格單元內所有公路密度參加計算。

5.2.3.21 鐵路

從1∶100萬地理底圖中提取的線形鐵路,補充青藏鐵路線路。實際計算時,採用網格單元內鐵路密度參加計算。

5.2.3.22 礦山點

全國礦山調查點共11萬多個。

5.2.3.23 分縣人口密度

根據2003年人口普查數據,分縣計算人口密度,分為5類:>750,450~750,150~450,50~150,<50。單位:人/km2

5.2.3.24 水壩分布

從1∶100萬地理底圖中提取,水壩工程點共885個。

5.2.3.25 塔廟宇文化要素分布

從1∶100萬地理底圖中提取,包括塔、廟宇和其他文化設施,計193個點。

5.2.3.26 災害點—滑坡

2005年以前的數據來源於700個縣市調查數據,2004~2007年數據來源於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收集的較大的滑坡災害點數據。合計45917個點。隨著更新的數據成果,將繼續更新。

5.2.3.27 災害點—泥石流

2005年以前的數據來源於700個縣市調查數據,2004~2007年數據來源於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收集的較大的泥石流災害點數據。合計9253個點。隨著更新的數據成果,下一步將繼續更新。

5.2.3.28 災害點—崩塌

2005年以前的數據來源於700個縣市調查數據,2004~2007年數據來源於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收集的較大的崩塌災害點數據。合計13094個點。隨著更新的數據成果,下一步將繼續更新。

5.2.3.29 地震動參數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圖GB18306-2001」,分為7個級別:≥0.40,0.30,0.20,0.15,0.10,0.05,<0.05。單位:g。

5.2.3.30 中國第四紀岩性圖

根據1∶250萬第四紀地質圖編制,將第四系岩性分為11類:

礫質土;砂質土;黏質土;黃土類土;鹽類為主;礫質土、黃土類土;黏質土、砂質土、礫質土;砂質土、黏質土;黏質土、礫質土;砂質土、礫質土。

Ⅲ 那裡有1:250萬中國地質圖的免費下載

怎麼象是復中國地質大學周口店實制習時學生發的那張?
這個也不是地質圖,是地形圖,地支圖上便是有地層和岩體的。你要大部分地質圖是保密的,不過你要是一般要求的話。
就去這里下載http://gsd.cgs.cn/default.asp

Ⅳ 怎麼才能看到1:20萬地質圖

都是機密~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資料館里有。

先查看地質圖編號,然後把版編號告訴管理員權。要用學生證押在那。在閱覽室觀看。不得帶出去(否則罰款100)。准許復印。

非學生不清楚了。不過也是能借的。
具體借取方法那邊有帖出來的。

如果不是武漢的,可以考慮周邊的有地質專業的學校。

Ⅳ 中國地質結構圖

http://gsd.cgs.cn/default.asp
這里有1:250萬 1:500萬的都有

Ⅵ 誰能分析一下中國的地質

中國地質構造的基本格局
關於中國地質構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73)、黃汲清等(1977)、任紀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別從構造體系和構造域兩個方面進行過概括和客觀描述。借鑒前人成果,結合此次編圖所取得的資料,認為中國的地質構造格局主要是板塊間相互作用與陸內構造活動的綜合反映,而板塊活動與陸內塊體再活動總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從而形成一定的構造體系域。這與構造體系和構造域的原義和范疇已不盡相同。強調板塊相互作用與板內構造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現從構造形變的綜合形態、主體構造帶展向、復合關系及其動力體系角度,將全國劃分為古亞洲、特提斯、華夏—濱西太平洋、賀蘭—康滇等4個主要的構造體系域,它們東西橫亘、南北縱貫,東西約略對稱,並以上揚子地塊為中心構造結,構成了一幅大中華構造格架。
我國地質構造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斷裂構造十分發育,所編1:250萬地質圖上最主要的區域斷裂(表5-1)計89條(圖5-2),有45條屬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的活動性斷裂,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構造體系域,其中包括6條板塊結合帶和6條重要的微板塊結合帶和10條地殼拼接帶,多數有蛇綠岩帶、構造混雜岩帶發育。不少伴有規模較大的韌性剪切帶,其中有16條已發現有藍片岩帶。而含柯石英榴輝岩的超高壓變質帶主要在中央造山系發現。由於絕大部分具有較長的發育歷史和復雜的力學轉變過程,地質圖未能區分其屬性。
古亞洲構造體系域
該域包括任紀舜(1997)所劃分的古亞洲構造域,但范圍、時限更為廣泛,主要是還考慮了板塊拼合後的陸內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劃分的3條巨型緯向帶為主體,還包括其間所鑲嵌的東西向排列的陸塊或地塊。這些構造形體總體循近東西向展布,中部約略向南彎曲或形成規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彎滑構造,如淮陽弧、廣西弧等,並相伴有NEE、NWW向一對X型剪切構造。
該體系域主要發育於我國中北部,包括發育於晚元古代以來,定型於華力西期的天山—興蒙造山系和定型於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帶以及其間的塔里木、華北陸塊。形成於燕山期發育於特提斯與華夏構造域之上的南嶺構造帶也是該域的新成員,以隆起—花崗岩帶為特徵,是陸內造山的產物。除此尚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構造帶。
特提斯構造體系域
特提斯構造體系域為華力西、印支、燕山、喜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關閉,岡底斯—印度板塊多次相對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個主體為NW向、中段為近EW向、東南段約略向南東撒開的反S狀弧形擠壓地帶,是總體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邊界條件下發生的構造畸變。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帶之南,揚子陸塊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區,NW向的右江造山帶也屬該域組成部分。主體由一系列造山帶間夾羌北—昌都、羌南、岡底斯等長條狀弧形微陸塊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斷裂帶,亦呈反S狀,長達1 000~3 000 km余,多數伴有蛇綠岩帶、外來混雜岩塊或藍片岩帶,他們一般具有拉張、逆沖擠壓等復性特徵。東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轉,南段顯示右行,其間的塊體有向SE擠出的趨勢。多數斷裂活動性較大,為地震多發帶。
金沙江-紅河斷裂帶全長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為兩支:一支為羊湖—金沙江斷裂,發育西金烏金蛇綠岩帶,並有榴輝岩分布,在蛇形溝新發現有早二疊世深海放射蟲硅質岩;另一支為郭扎錯—若拉崗日斷裂,在藏北青南沿帶發育二疊—三疊系復理石、硅質岩、基性火山岩及二疊系灰岩外來岩塊,且有蛇綠岩殘塊及藍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向,由金沙江蛇綠岩及含志留系—二疊系灰岩外來岩塊的泥礫混雜岩組成寬達30~40 km的強變形帶,以逆沖兼有右行剪切為特徵。南段經哀勞山延出國境,與越南黑水河消減帶相連,以逆沖兼有左行剪切為主,是一條對接於印支期的微板塊結合帶。甘孜-理塘斷裂帶為金沙江-紅河斷裂帶的NNW向分支,北段為逆沖左行剪切,南段以右行剪切為主,帶內有理塘蛇綠混雜岩和藍片岩、志留系二疊系灰岩的外來岩塊。
龍木錯—瀾滄江斷裂帶:西起龍木錯,過青海後轉沿瀾滄江南下,出境後與泰國清萊—馬來西亞結合帶連接。境內長2 800 km。西段於藏北加錯見蛇綠岩;雙湖地區也有藍片岩帶發育,南段有昌寧—孟連二疊紀蛇綠岩帶。可能是一條二疊紀晚世微板塊結合帶。
班公錯—怒江斷裂帶:前已述及,該斷裂帶西起班公錯,經改則、丁青轉怒江南下出境,中國境內長2 500 km。北西段分布有班公錯、改則、丁青、碧土、滇西三台山等三疊紀—白堊紀蛇綠岩帶和改則藍片岩帶;南段與瀾滄江之間的昌寧—孟連二疊紀蛇綠混雜岩帶,現歸於瀾滄江帶,但與怒江帶有何聯系,還值得研究。除此,伴有木嘎崗日群(J)含放射蟲硅質岩—復理石,顯示洋殼自北而南俯沖,岡底斯向北仰沖。結合帶最終對接於侏羅紀至早白堊世初。該斷裂帶南側此次新釐定的噶爾—納木錯斷裂帶,沿帶有6處蛇綠混雜岩和放射蟲硅質岩—復理石分布(K1),還可能與波密地區迫龍藏布蛇綠岩帶相連。小洋盆閉合於早白堊世末,斷裂帶顯示自南向北俯沖。
雅魯藏布江斷裂帶:沿印度河—雅魯藏布江河谷展布。自薩嘎以西分為南北兩支。東端在墨脫形成大拐彎出境,中國境內長1 700 km,寬幾至幾十千米。其北為岡底斯白堊紀—始新世火山弧,以南發育弧前盆地復理石楔。有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放射蟲硅質岩、泥礫混雜岩和藍片岩分布。最近在林芝玉門有三疊紀蛇綠岩帶發現,說明洋盆在三疊紀已經出現,對接於白堊紀未。斷裂帶為自南向北俯沖。
道孚—康定、紫雲—南丹、右江等NW向斷裂以擠壓兼有左行走滑為特徵。道孚-康定斷裂帶也稱鮮水河斷裂帶,自二疊紀以來長期活動,中新世後左行走滑總距達80~100 km(許志琴,1997),南延有可能與小江斷裂帶相接,是一條地震活動頻發帶。
在喜馬拉雅造山帶有定日—洛扎斷裂、喜馬拉雅主中央斷裂和主邊界斷裂,為一組向南凸出的逆沖推覆斷裂系。喜馬拉雅主中央斷裂向北緩傾,傾角30°左右。主邊界斷裂帶北側的古老地層向南逆沖於山前的西瓦里克群(N+Q)之上,顯然是印度陸塊向北俯沖的產物,其形成時代為10 Ma~22 Ma(潘桂棠面告)。同時伴有強烈的伸展作用:高低喜馬拉雅之間的藏南拆離帶,大規模向NE滑脫,向東至墨脫與雅魯藏布江斷裂帶疊接,形成時代為12 Ma~21 Ma(潘桂棠面告)。沿北喜馬拉雅構造帶由拉軌崗日群組成一條穹隆群,最近區調證實是伸展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一串變質核雜岩構造。在岡底斯地區垂直造山帶有多條近於等距的SN向地塹或張裂帶,最近區調發現,其中當窮錯—許如錯地塹有中新鹼性世火山岩、侵入岩(26.1 Ma),申扎打個隆弄巴溝口SN向斷裂,為一強地震活動帶,它們也與印度陸塊的嵌入、高原隆升背景下的陸內伸展有關。
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
任紀舜等將中國東部劃歸由在太平洋—太平洋動力體系形成的環太平洋構造域。程裕淇等則分為由揚子、華夏兩個古板塊相互作用形成的古華夏構造域和燕山期以來由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形成的濱西太平洋構造域。根據1∶250萬地質圖編圖資料,對古太平洋構造所知尚少,故在前人劃分基礎上稱為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華夏構造域地域限於中國東南部地區,濱西太平洋構造域則擴及整個東亞地區。華夏古板塊與揚子古板塊的相互作用,主要由南向北和由東向西以及由南東向北西的擠壓碰撞,自四堡運動至加里東運動完成拼合。印支、燕山運動時期兩個古板塊又發生強烈的陸內擠壓嵌合作用。加里東造山運動時期華南造山帶先自南向北不均一仰沖推覆,後自東向西仰沖拼貼,奠定了該區構造輪廓。形成了總體為NE向、中段為EW向的反S狀的江南地塊和反S狀欽—杭結合帶以及反S狀羅霄—北武夷—會稽山加里東期前緣褶沖帶,也可能是EW向構造帶在特定條件下的一個變種。除此,還發育有稍晚的近南北向疊加褶皺和一些更晚的NE向的褶皺帶、斷裂帶。該構造體系域的NE向反S構造帶與特提斯構造域的NW向反S構造帶在中國南部圍繞四川盆地,約略呈犄角之勢,只是前者規模略小,不完全對稱。
燕山運動以來,由於陸內收縮和歐亞板塊與古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形成了東亞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主要包括遼闊的中國東部陸緣活化帶、完達山造山帶和台灣造山帶以及東南海域,在東部陸區疊加改造中國東部的華夏構造體系域與古亞洲構造體系域,形成了一系列NNE向的隆起—岩漿帶和松遼、華北等大型盆地,其間發育一系列的NNE向巨大的斷裂帶,包括大興安嶺—太行山、嫩江—青龍河、濟寧—團風、鎮江—廣州、麗水—海豐、長樂—南澳、台東縱谷、台灣中央山脈、台西山麓等斷裂帶,也捲入了狼山、彌勒—師宗、撫州—遂川等NE向斷裂,重要的有30條,不少斷裂的一些段落並不連續,呈左行側列排列,其性質以逆沖兼有左行走滑為主,且以自SE向NW仰沖居多。他們在晚白堊世時大部分轉化為正斷層,局部發生位移不大的右行走滑,其中以汾渭斷裂帶控制的「之」字狀地塹系最為特徵。台灣的一束NNE向斷裂在新近紀以來作疊瓦式向西逆沖,至今仍有活動。
該域著名的郯廬斷裂系縱貫中國東部,它是中生代以來在一些古斷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郯廬斷裂帶為主幹,南北均有一些分支,形成一個具有成生聯系的斷裂系統。居於中段的郯廬斷裂帶由一束平直的走滑斷裂組成,斷面向E陡傾,在其兩側變形特點有明顯不同。東盤以長距離牽引拖曳為主,斷續出露的青白口紀張八嶺群、南華—震旦系及古生代地層,在廬江、張八嶺一帶呈NNE走向,向北逐漸向東偏轉,至蘇北宿遷—泗洪、響水—淮陰一帶轉為NE、NNE向。總體呈NE—NNE向大型弧形構造,其間可能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拉斷現象,顯然具牽引弧特點。至於肥東地區出露於郯廬帶中的闞集岩群、肥東岩群等中深變質構造岩片,這些古老硬脆的塊體,很可能是走滑錯斷的碎片。還需要說明的是在郯廬斷裂帶的南部廣濟、宿松等地斷裂兩側的震旦紀及早古生代地層大致呈由NWW向轉為NE向的弧形,平移錯動不顯著,說明郯廬斷裂帶南部是在一個向南凸出的弧形構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大走滑拖曳部位在郯城、廬江一帶,向南逐漸減弱消失。郯廬斷裂帶的西盤構造帶與構造線主要為NWW至EW向,與走滑斷裂帶直交,不具拖曳特點,出現巨大斷距。郯廬斷裂帶南端達長江北岸,與揚子陸塊北緣逆沖斷裂帶以及大別推覆體前緣斷裂帶同時終止廣濟附近,即他們具有共同終點。由此不難設想郯廬斷裂帶西側的深層俯沖和大推覆與郯廬斷裂帶的大平移有密切的成生聯系。平移作用導致和加強了西側華北陸塊的深層俯沖和大別塊體向南擠出與推覆效應。而推覆與俯沖是以郯廬斷裂帶為邊界條件,並使走滑斷裂帶隨推覆同步發展延伸。這種走滑與推覆的聯動現象在中國東南部已有多處見到。郯廬斷裂系南延部分的廬江—懷寧斷裂,平移距離很小,該斷裂在湖口與贛江斷裂帶相接後,因九嶺疊瓦式逆沖推覆帶沿其西側向SSW方向推移,使其平移特徵得到顯著加強,以後形跡斷續零星,至粵西地區主要是遷就利用了較古老的四會—吳川斷裂帶,又有所加強。郯廬斷裂系北段為舒蘭—依蘭斷裂帶和敦化—密山斷裂帶,斷裂走向也向NE偏轉,左行走滑作用明顯減弱,敦化-密山斷裂後期右行走滑則比較明顯。根據地質依據和大量定年數據,郯廬斷裂帶啟動於三疊紀末(2088Ma~245 Ma)(王小風等,2000),強烈走滑於侏羅紀—早白堊世(100 Ma~208 Ma),晚白堊世至古近世為伸展期,新近紀又有一些擠壓或右行走滑。斷裂帶西側大約也在印支期發生了華北陸塊向南俯沖,處於中下地殼的大別山「山根」受到擠壓深層發生超高壓變質,開始擠出,在中部層次形成低溫高壓藍片岩帶。於侏羅紀時岩塊大規模向南逆沖推覆,在白堊紀時大別山體開始隆升,周邊斷陷。東南沿海的長樂—南澳斷裂帶走滑剪切的時限集中於100 Ma~120 Ma(舒良樹,2000)。所以中國大陸東部的NNE向走滑作用啟動時間有所不同,但均結束於100 Ma前後。
除此,在東南陸緣還發育一組NW向張裂帶,斷裂形跡斷斷續續,向陸內逐漸閉合,沿帶發育中新生代火山、斷陷盆地和成串的火山機構及小型侵入體,沿九江-寧德、會昌-雲霄斷裂帶有中酸性同熔型斑岩、次火山岩或晶洞花崗岩分布,具深張斷裂特點。沿海的晶洞花崗岩沿九江-寧德斷裂帶達贛東北的靈山。
賀蘭—康滇構造體系域
該域主體縱貫我國中部,包括賀蘭山、康滇、黔中一帶的褶皺帶和斷裂帶,以及近SN向的鄂爾多斯盆地,松潘—甘孜造山帶東部以及四川盆地。該體系域居我國地質構造的中軸,而上揚子古陸塊(現四川盆地),則是多體系聚合施壓的穩定核心,構成中國的中心構造結。其西面是「北、西雙向」擠壓而成倒三角形的松潘—甘孜褶皺區(許志琴,1997),北、東、南三面為大巴山、江南、川南等弧形褶皺帶所圍繞。從深部構造看我國地殼西厚東薄,西南特厚、東南特薄,而該域地殼厚度為38~45 km,大致代表我國地殼的平均厚度,恰為「中性」的過渡帶(程裕淇,1994)。
該域有7條重要的斷裂帶,均為地震活動的敏感地帶。北端的鄂爾多斯斷裂帶,走向SN,向西陡傾,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時向E逆沖,東部相對下降,最大降幅可達800 m。中南段有著名的龍門山、箐河和小金河逆沖推覆斷裂帶,屬松潘—甘孜造山帶的前陸逆沖推覆系統。南段於康滇地塊發育3條近SN向斷裂帶,長度均為500~600 km。自西向東依次為綠汁江、安寧河以及小江斷裂帶,同為左行逆沖推覆斷裂帶,都是二疊紀玄武岩的噴溢通道,地震活動由西而東依次減弱。
上述格局說明該構造體系域主要是陸內近東西向擠壓和特提斯構造動力體系與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動力體系復合聯合作用的結果,同時還受到了古亞洲構造動力體系的復合影響。
以上四大構造體系域各具特點,同時又互相遷就、互相改造、互相干涉、互相疊加,形成我國復雜而有規律的構造面貌。
除此,近期限的一些調查資料表明千山帶內部先後的褶皺變形可以平行造山帶發生疊加,但也可以近乎直交。如江南地區四堡期限第1期褶皺帶為近SN向,第2期即主體褶皺為近EW向;贛中武功山區加里東期第1期褶皺帶為近EW向,第2期即主體褶皺為近SN向;湯家富也報導了(2003)安徽滁州、和縣、巢湖一帶印支期限早期褶皺為NWW向,後期為NE向,均近直交。這也可從板內構造活動和板塊碰撞兩種作用得到期解釋,是否如此,值得進一步研究。

漂移的大陸(2)(圖)

擴張的海底和活躍的板塊
30年後,隨著人類認識大陸向大洋挺進,地質學在洋底資料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進展。大陸漂移學說也從中獲得了強大的生命力,以新的姿態煥發青春,終於戰勝了固定論,成為現代地質學的理論支柱。
50年代以來,科學家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海底地貌進行了廣泛而精確的測量,發現大洋底並不像以前所想像的是平坦的,而是在存在著貫穿洋底的巨大海底山脈即洋中脊,它綿延各大洋達幾萬公里。在洋中脊的頂部為一連續的破裂帶。此外還發現了深海溝、斷措帶、海底平頂山及其分布特徵:深海溝與洋中脊大致平行,斷措帶垂直切割洋中脊,海底平頂山則按年代在垂直洋中脊的方向上排列成行。
面對這些新發現的科學事實,美國地質學家赫斯和迪茨分別於1961年和1962年借用地幔對流理論提出了海底擴張學說,認為地幔物質從洋中脊的破裂帶上涌冷卻形成了洋中脊。由於地幔對流,牽引著大洋地殼從破裂帶兩側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擴張,當遇到大陸地殼時就插入大陸地殼底下重又形成地幔物質,參加下一個循環的運動。當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碰撞下插時,使大洋地殼消減而形成深海溝,使大陸前緣受擠壓抬升而形成山脈或島嶼。據推測,大洋地殼全部更新一次約需1.5億年時間。所以海洋不是永存的,大陸也並非固定不動。比如,大西洋就是形成於聯合古陸內部的新生大洋,擴張著的洋底推動鄰接大陸向兩側漂移,大西洋便不斷展寬。而太平洋原來是聯合古陸以外的古老大洋,岩石圈一邊在脊頂生長,一邊在海溝俯沖潛沒,不斷的更新。古老的太平洋具有年青的洋底。聯合古陸的的分裂與大陸四散漂移,實際上是大西洋、印度洋新生和擴張的結果。大陸不是獨立地沿著洋底漂移,洋底與大陸一樣也在移動。海底擴張是大陸漂移的新形式。
對於這種學說,洋底廣泛發育的條帶狀磁異常現象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對古地磁的研究,是五十年代後期興起的一門新學科。它是從在億萬年前形成的岩石中保存下來的剩餘磁性,分析出大量有價值的地球運動資料。因為磁性有穩定的方向性和強度,對它的研究可以推斷出遠古時地塊的位置。1963年,科學家瓦因和馬修斯在海底擴張說的基礎上提出解釋海底條帶狀磁異常的新模式。他們認為在地幔物質沿著脊軸上涌,冷凝成新洋底的過程中,新生岩石圈會沿當時地球磁場的方向被磁化。大量調查表明,洋底正、負磁異常條帶的寬度與地磁場轉向年表中正極向、反極向期的時間間隔成正比關系,從而證實了海底擴張學說與他們自身提出的模式的正確性。
海底擴張說的提出,不僅使大陸漂移學說以新的形式重新活躍起來,而且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興趣。它為大陸漂移提供了動力的解釋。海底擴張說的提出以及深海溝的事實向人們提示,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即地殼並不是完整的連續體,而被分隔成若干塊體。1965年,加拿大科學家威爾遜建立了「轉換斷層」概念,並首先指出,連綿不絕的活動帶網路將地球表層劃分為若干塊剛性的板塊。1967年到1968年期間,法國地質學家勒皮維和美國的摩根、麥肯齊及帕克將轉換斷層概念外延到球面上,定量的論述了板塊運動,確立了板塊構造說的基本原理。1968年,美國的艾薩克斯、奧利弗和塞克斯進一步闡述了地震與板塊活動之間的聯系,並將這一新興理論稱作「新全球構造」。按照這種學說具體說來,板塊是指由地震帶所分割的內部地震活動較弱的岩石圈單元。由於板塊的橫向尺度比厚度大的多,因此而得名。狹長而連續的地震帶勾劃了板塊的輪廓,它是劃分板塊的首要標志。全球地殼共分為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有人將它進一步劃分為北美板塊和南美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板塊(或稱為印度洋板塊、澳大利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同時,根據地震帶的分布及其它標志,人們還繼續劃分了納斯卡板塊、科科斯板塊、加勒比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等次一級板塊。板塊的劃分並不遵循海陸界線,也不一定與大陸地殼、大洋地殼之間的分界有關。大多數板塊都包括大陸和洋底兩部分。太平洋板塊是唯一基本上由洋底岩石圈構成的大板塊。
板塊學說較為成熟的解釋了一些原先大陸漂移學說面臨的難題。板塊底下是處於半熔融狀態的上地幔物質,稱為「軟流層」,「軟流層」的對流為板塊運動提供了動力。當兩個板塊相遇碰撞時就擠壓隆起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就是古印度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隆起而形成的。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全球地殼構造運動的基本原因。板塊構造理論認為,不同的板塊可以結合為一體,同一板塊也可以分裂向不同方向移動,中間形成新的大洋,例如大西洋就是這樣形成的,而且人們預測,紅海、東非裂谷和加利福尼亞灣都在不斷分裂,正孕育著新的大洋,而太平洋則正在縮小。
實質上,板塊構造理論就是大陸漂移理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的表現形式,它為經典大陸漂移學說提供了新的理論根據。它從大陸和大洋的全球規模來研究地球歷史,將人們傳統上加以割裂的大陸和海洋研究統一起來,不再是單一的以大陸的研究來推測海洋的發展,克服了經典理論的局限性。板塊構造理論能夠很好的解釋一些地質現象,不僅在說明地球基本面貌的形成和發展中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為人們建立新的地球史觀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最終確定了人們地球史觀的活動論,徹底摧跨了固定論的束縛,成為現代地質學和地球史觀的理論基礎。
有力的證據
大陸漂移學說、海洋擴張學說和板塊學說事實上是辨證統一的學說。作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學說之一,它們從問世至今雖然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肯定,但仍受到少數人的質疑。然而有許多的發現可以為它們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
首先是這一學說較好的解釋了地震的成因,即岩石圈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造成了地震。地震活動也似乎支持這種觀點。科學家們認為,太平洋板塊向周圍大陸板塊的俯沖,印度和阿拉伯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形成了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喜瑪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事實上,全球發生的大地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來自於這兩大地震帶。
其次,這一學說還可以用來解說其它地質現象。如本世紀日本和菲律賓的火山爆發,科學家們就說都是由地殼板塊運動引起的。大洋板塊同大陸板塊在太平洋的邊緣部分發生碰撞,大洋板塊被推向地殼下面,而大洋板塊里的固體物質被地幔里的高溫熔化或煮沸而變輕,再被推向上面以灰塵、煙霧和熔岩噴發到大氣里。還有,科學家們通過測定發現了一些數據。比如,科學家們發現,大陸板塊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在移動著,並且這一速度可以達到每年20厘米;還有我國和日本應用發自宇宙的電波進行的聯合研究揭示,日本茨城縣鹿島町與中國上海市的距離,由於地殼變動每年縮短2.9厘米;而科學家們發現歐亞大陸板塊在與鄰近板塊互相碰撞、擠壓作用下,每年平均上升約0·2——0·5厘米。據此可以推測,台灣海峽約在1.5萬年後變為陸地,祖國的寶島台灣將與祖國大陸在地理上合為一體!
世紀末的1999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首次發現了一種環境敏感度極強的甲殼動物--新型介形蟲活體。介形蟲具有不遷移性,特定的介形蟲只適合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而這些被稱為「馬氏唐古拉介」的小蟲被發現的位置,正好位於青藏高原的第二縫合帶——班公錯-怒江縫合帶上,這條縫合帶是大約在1億多年前的大陸碰撞、小洋盆地消亡後形成的,橫亘在西藏中部。因此,新型介形蟲的發現,很可能是大陸碰撞的「活證據」。也就是說,1億多年前,這些現存介形蟲的「祖先」就隨著印度板塊從非洲大陸分離並來到這里「定居」。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大陸漂移理論從其經典形式到海底擴張說,再發展成為板塊構造理論,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走過了大半個世紀,完成了它理論發展的三部曲,終於實現了地質學和地球史觀的偉大變革。它在探討山脈和海洋的成因、地震活動、礦帶分布、古氣候狀況、生物演化等各個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指導作用。然而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人類在其短暫的歷史中無法親歷地球上動輒上億年形成的地質現象。站在青藏高原這一世界屋脊上,我們感慨曾經波濤洶涌、一望無際的大海在地殼劇烈運動中一去不復返,只能通過一塊塊海洋生物化石,一群群斷裂扭曲的山脈和一堆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來領略昔日大海的風采。
面對滄海桑田的變遷,人類不能不為大自然的力量所折服。大自然用它的巨筆不停的在地球上作出了一幅幅令人嘆為觀止的畫卷,無時不刻的改變著地球的容顏。誰能知道,明天的地球將會是怎樣的呢?

Ⅶ 中國區域地質特徵概述

馬麗芳閔隆瑞丁孝忠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100037)

摘要中國疆域遼闊,地質構造復雜。40多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中國在區域地質調查和地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有必要編制一張縱覽全國地質總貌的大型掛圖。1:250萬《中國地質圖》是6張超全開拼幅大掛圖,分中、英文版出版,以促進國際交流。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我國40多年來,尤其是近20年來區域地質調查和地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除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質志和新編的第二代《中國地質圖集》為基礎資料外,盡可能補充了1990年以來地學部門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資料,如地層清理和地層典的研究成果等[1,2],資料截止到1996年。因此,該圖全面、清晰地展示我國各時代地質體的展布和區域地質構造特徵的總貌。通過地質圖的編制與研究不僅進一步系統總結和提高了對我國區域地質特徵及地殼發展演化規律的認識,同時也為國土整治與規劃、資源調查、地質災害事件預測和環境保護等項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地質資料。

該圖強調資料性與科學性的緊密結合,以新全球構造理論為主導學術思想,對不同區域的地層、火成岩、構造和變質作用等內容作了時空三維演變發展過程的總結,並汲取了世界各國地質編圖的長處,選擇說明區域構造發展關鍵性地層的沉積類型、火成岩的岩類和岩石組合、變質相組合以突出表示,使圖面在表示內容和表達方式上有所改革和創新。為增加與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和全球變化有關的地質信息,改變以往地質圖上只注重老地質體內容的做法,突出和加強第四紀以來的地質信息,反映第四紀地質體的形成過程和外動力條件。為反映上述內容,這次編圖除劃分時代外,還增加了成因類型代號和有關花紋,並標出第四系的等厚線及典型鑽孔位置。圖例是體現圖幅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邏輯性的標志。該圖打破了傳統的表達方式,首次嘗試按主要構造單元表示圖例,以便更清晰、更全面地反映不同地區三大岩類和地殼運動在時空等三維方面演化的過程。

該圖採用區域地質綜合分析和詳細專題研究相結合的手段,傳統手工編圖和計算機數字制圖技術相結合的新工藝流程,確保了成圖質量和水平;在工作站上採用先進的Intergraph軟體進行地理、地質內容的編輯,使地質圖信息化,並有利於圖件的共享和更新。

關鍵詞區域地質特徵前寒武系侏羅系—白堊系第四系構造分區板塊構造褶皺區(系)

1區域地質編圖概述

區域地質研究是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工作,區域地質圖是衡量一個國家區域地質研究程度和水平的標志。世界上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將地質圖的編製作為地質調查研究的基本任務之一,並且根據研究程度和新的進展定期地更新全國性的地質圖件。60年代,我國曾在全國1∶100萬套圖編制的基礎上編制了一幅1∶2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後因涉及國界及其它原因未能公開發行。70年代曾編制和公開出版了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有了極大進展,全國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已基本完成,1∶20萬綜合區域地質調查工作也完成了陸地面積的70%。1981年起在地質礦產部統一部署下,各省區市都陸續總結和編寫了《區域地質志》及與其相應的系列地質圖件[3~30],而且在此基礎上還綜合編制了1∶500萬《中國地質圖》並出版了相應的說明書[31]。最近幾年,各省區市的地質工作者又通過第二代《中國地質圖集》的編制進一步提高了綜合研究程度[32]。與此同時,隨著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的廣泛應用,我國地學各領域也獲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許多重大的基礎地質問題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新認識。但是,至今還沒有一幅縱覽我國地質全貌的大型掛圖。因此,編制一幅1∶250萬比例尺的全國性地質圖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現在編制這樣一幅圖件也是有扎實基礎的。

21∶250萬《中國地質圖》編制特點

在詳細研究和綜合分析資料的基礎上,以准確、清晰、簡明地反映我國區域地質特徵總貌為准則,以新全球構造理論為主導學術思想,區域地質綜合分析方法為手段,本次新版《中國地質圖》編圖工作對不同區域的地層、火成岩、構造和變質作用等內容作了以下幾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總結:

(1)不同構造單元在各地質時期的沉積組合特點和古地理演化及其與構造的關系;

(2)各區構造運動的發育過程、構造變動的類型及其構造演化的歷程;

(3)各區火成岩活動的性質和特點,及其與構造的關系;

(4)各區變質作用的期次,變質相組合及變質相系的特點,及其與構造的關系。

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全國性地層、火成岩、構造和變質作用的橫向分析對比與總結。

2.1地層

一般表示到統或階(組),研究程度較低或緊密褶皺區可以表示到系或群,甚至跨統或跨系。地層的劃分考慮了國際和國內的現狀進行劃分對比。地層的年齡值除國內已有比較確切的年齡值外,基本參照國際通用地質年代表。前寒武系的劃分對比一直是我國研究的重點,最近幾年來相繼在冀東發現了我國最古老的表殼岩曹庄群和鞍山附近花崗質古陸殼的殘塊。因此,將太古宇暫以3500Ma和3000Ma為界三分,包括古太古界、中太古界、新太古界。元古宇與太古宇以2500Ma分界。這些年齡數據只代表大致的分界年齡。本圖前寒武系的劃分對比見表1。

早寒武世仍以Anabarities trisulcatus帶作為底界;奧陶系四分,宜昌統(O1)與揚子統(O2)的分界置於大灣階含Azygograptus suecicus筆石帶底界;志留系亦四分,將原上志留統中含牙形石Ozarkodina remscheidensis eosteinhornensis帶的地層劃歸普里多利期,以S4表示,含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帶的劃歸拉德洛期,以S3表示;石炭系二分,上、下統界線劃在Eumorphoceras和Homoceras帶之間;與二疊系的界線劃在290Ma,即格舍爾期與阿瑟爾期之間;考慮國際上目前白堊系仍然二分,本圖亦採用二分,界線仍在阿爾必階和賽諾曼階之間。具體到我國東部侏羅系—白堊系陸相地層的劃分也是長期有爭議的問題。最近,隨著生物化石研究的進展和同位素年齡測定精度的提高,東部含熱河動物群地層時代的歸屬逐漸明朗,遼西北票地區原始鳥類化石的發現,也為這些地層時代的確定提供了新的證據,考慮到資料來源及認識的不統一,本圖將九佛堂組—阜新組均劃歸下白堊統,有爭議的義縣組以J3-K1表示。詳細劃分對比見表2。

表1中國前寒武系劃分對比簡表

第四系一般劃分為更新統(Qp)和全新統(Qh),對大面積第四系發育區盡可能區分出下更新統(Q1)、中更新統(Q2)、上更新統(Q3)。第四系在我國非常發育,占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尤其是近年來對全球變化、環境地質、青藏高原的抬升以及古人類的研究已引起廣泛的關注。第四紀已有古人類的活動,根據最近的研究,其底界為2.48Ma。主要依據有:①華北泥河灣組中含Equus sanmeniensis(三門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is(長鼻三趾馬)等和雲南元謀組中含Rhinoceros sinensis(中國犀),Equus yunnansis(雲南馬)等均為早更新世典型代表分子;②中國黃土的底界年齡為2.48Ma。黃土和古土壤系列氣候期可以與深海沉積物氧同位素氣候期對比(圖1)。

除太古宇、第四系和變質較深的地層外,為了有助於說明不同區域的研究程度和地殼發展歷史,要求在圖上選擇以下幾種關鍵性的、對說明區域構造發展有代表性的沉積類型加以表示:①代表穩定型的海綠石石英砂岩或碳酸鹽台地沉積;②代表活動型放射蟲硅質岩或深水濁積岩;③代表造山後的磨拉石粗碎屑沉積。火山岩類物質是區分穩定型和非穩定型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新世以前的火山岩由所屬時代地層用岩相界線圈出再加不同花紋表示其岩石類型。

為了更確切地反映第四紀地質體的形成過程和外動力條件,要求圖面上除劃分時代外,還需加成因類型代號。主要的成因類型有:殘坡積(eld)、冰磧(g)、冰水沉積(gf)、洪積(P)、沖洪積(fp)、沖積(f)、湖積(1)、沖湖積(fl)、海積(m)、沖海積(fm)、黃土(L)、風積(e)、生物堆積(b)、化學沉積(c)。成因類型代號寫在第四系代號右上角,如Qp1。在面積較大的第四紀地質體中要求表示與構造、氣候關系密切的成因類型花紋,計有:冰磧、風成砂、黃土、沖洪積、洪積、海積、沖海積等。同時,為了反映大面積第四系覆蓋區的基底概況,標出第四系的等厚線及典型鑽孔位置,並在鑽孔位置旁標出第四系厚度和下伏岩層時代,如

200m[33]

2.2火成岩

火成岩一般按岩石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劃分成超鎂鐵質岩類、鎂鐵質岩類、中性岩類、酸性岩類和過鹼性岩類等5大類,又按其產狀分成深成岩、淺成岩、潛火山岩和火山岩4類。詳細分類見火成岩分類表。潛火山岩一律按岩體處理,但為了突出其與火山岩的密切關系,再加相應火山岩類的花紋,這樣也解決了我國南方一些與火山岩關系密切的、具潛火山岩的性質的酸性和中性超淺成岩體的表示方法問題。為了突出與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有關的信息,該圖將上新世(含上新世)以來的火山岩及時代不明的火山岩均按岩體表示。

2.3變質岩

在變質岩發育區要求在圖面上區分出變質相。變質相劃分為綠片岩相、角閃岩相和麻粒岩相,分別用三種花紋表示。總之,變質相的花紋方向代表該地區片理和片麻理方向。另外,根據現有研究資料盡可能表示超高壓、高壓變質帶,動力變質帶和藍閃石片岩帶。

2.4構造

以清晰地反映區域構造特徵為目的,地質體的展布應符合客觀實際,接觸關系要表示清楚。對境內的主要斷裂要區分其性質,是平移、逆沖還是拉張的;不同時期構造運動所形成的斷裂方向及其相互間的切割關系要充分注意,並在圖上准確表示。為有助於全區地質構造的分析,對大型盆地、第四紀大面積覆蓋區下的主要隱伏斷裂亦加以表示。此外,在圖上盡量表示出構造窗、飛來峰、韌性剪切帶等。

表2中國東部侏羅系—白堊系劃分對比簡表

圖1中國黃土-古土壤系列氣候演化略圖

3中國區域地質特徵

中國大陸是在西伯利亞板塊、華北板塊、塔里木板塊、揚子板塊、華南板塊、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等長期相互作用下逐漸發展演化而成。其中華北板塊、塔里木板塊、揚子板塊和華南板塊是構成中國大陸的主體。根據沉積組合、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和構造運動等時空發育的總體特徵,中國大陸大致又可以劃分成地台區和褶皺區兩大類。地台區有華北地台、塔里木地台和揚子地台。褶皺區有準噶爾-內蒙古-興安嶺褶皺區、昆侖-秦嶺褶皺系、青藏-滇西褶皺區、岡底斯-喜馬拉雅褶皺區、華南褶皺區、完達山褶皺系、台灣褶皺系和南海褶皺區等(圖2)。

圖2中國大地構造分區略圖

(1)華北地台:構成華北板塊的主體,是呂梁運動後即已基本固結的穩定地塊。其太古宇是目前我國出露最全和發育最完整的地區,並已證實此時已有一些陸核存在。中新元古界主要由海相碎屑岩和鎂質碳酸鹽岩組成,發育在地台內部的裂陷帶內,在震旦紀晚期於地台西、南部發育冰磧岩。中奧陶世後,地台主體缺失晚奧陶世到早石炭世的沉積物。上石炭統—下二疊統為海陸交互相煤系地層,晚二疊世後進入陸相沉積。侏羅紀開始,受太平洋板塊的影響,在太行山以東廣泛發育燕山期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內蒙古南部蘇尼特旗至西拉木倫河以南是華北地台的北緣,主要為加里東褶皺帶。西南的柴達木地塊可能是新元古代晚期從華北地台西南緣分裂出來的塊體。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即是此時形成的海槽,於志留紀晚期褶皺隆起,中泥盆世堆積的磨拉石說明柴達木地塊於此時已與華北地台形成統一的大陸地殼區。

(2)塔里木地台:固結於850Ma的晉寧運動。第三紀以來,隨著青藏高原和天山的大幅度隆升,塔里木相對下沉形成了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其基底埋深約8~10km,西部隆起,東部為疊加式斷陷。最老的岩層為中太古界—古元古界[34],震旦系以發育冰磧岩為特徵,下古生界生物化石與揚子地台頗為接近,上二疊統全部為陸相沉積。中生界主要為山間盆地或山前坳陷型沉積,但盆地西部出現海相。老第三系在西部也為海相或潟湖相沉積,盆地四周有呂梁期和華力西期為主的中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類的侵入,南緣還有喜馬拉雅期的火山噴發[35]

(3)揚子地台:以山陽-桐城斷裂與秦嶺褶皺系相鄰,西以龍門山-紅河斷裂帶與青藏-滇西褶皺區分界,東南則以紹興-江山斷裂與華南褶皺系相接。該地台形成於晉寧運動後,但根據最近資料,川南康定群有2957Ma的年齡值,另外還有一批大於1700Ma的年齡數據,說明其中有些是呂梁運動固結的穩定區。鄂西的崆嶺群已解體為新太故界東沖河組和古元古界水月寺岩群。震旦系—中三疊統是典型蓋層沉積,其中湖北三峽是震旦系—寒武系的層型剖面之一。地台邊緣除有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類侵入外,地台內部還有過鹼性岩類侵入。

(4)准噶爾-內蒙古-興安嶺褶皺區:是西伯利亞板塊、塔里木板塊和華北板塊之間占亞洲陸緣增生褶皺帶的一部分,總體呈近東西向弧形展布,其中還散布著准噶爾、錫林浩特、佳木斯、額爾古納等小型地塊。陸緣的增生演化主要發生在加里東期和華力西早期。阿爾泰-額爾古納褶皺帶即是一條加里東褶皺帶。早石炭世,西伯利亞板塊與塔里木-華北板塊碰撞對接,致使區內褶皺斷裂發育,岩漿活動強烈,變質作用類型復雜多樣,構成我國重要的古生代構造岩漿帶。華力西期以後,西段受西伯利亞板塊、哈薩克板塊和印度板塊的擠壓,形成山鏈與盆地相間的構造構局,並伴有一系列逆沖推覆與大型走滑斷裂;東段除受西伯利亞板塊影響外,還多次受來自東南太平洋板塊的推擠,呈現EW向構造與NE、NNE向構造相互復合的構造格局。准噶爾屬穩定型內陸盆地,地層發育較全,主要為河湖相碎屑和煤系沉積;松遼盆地是從晚侏羅世發展起來的裂陷盆地。該區東部受太平洋板塊的影響,從燕山期開始發育了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斷陷型含煤盆地和沉積-火山岩盆地。燕山中期有強烈的火山活動和大規模的中酸性岩漿侵位。

(5)昆侖-秦嶺褶皺系:是介於塔里木板塊、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之間的一條消減帶,也是上述南北兩板塊之間的結合帶。因此,該系內部組成和構造非常復雜,尚有許多地質問題有待進一步查明。根據現有資料,它是晉寧、加里東、華力西、印支等造山運動所形成的復合造山帶。東段被郯廬斷裂帶截切,且平移到膠南,走向轉為NEE向;西段被阿爾金斷裂所截。昆侖褶皺系可以康西瓦—中昆侖斷裂劃分成南北兩部分。北昆侖是一條華力西褶皺帶,南昆侖是一條華力西、印支褶皺帶。伴隨華力西期中昆侖的疊接有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類的侵入活動。中三疊統仍保持島弧海環境,隨著古特提斯洋北支在中三疊世的閉合、造山,上三疊統出現夾陸相火山岩的磨拉石堆積,並不整合在前期地層之上,生物群已屬特提斯型。其後的侏羅系—白堊系均為陸相小型盆地沉積。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是其推覆、走滑和隆起的主要構造變動時期。秦嶺褶皺系位於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之間,以商丹斷裂帶作為南北秦嶺的分界。北秦嶺為加里東期造山帶,基底由新太古界和古元古界變質岩系組成,其上被中新元古界深水火山-沉積岩所覆蓋;寒武奧陶系仍為活動型火山-沉積岩系,含放射蟲硅質岩,並有數條蛇綠岩帶侵位於上述岩系之中。伴隨加里東末期至華力西早期的造山作用,此帶還有大量花崗岩類侵位。南秦嶺是華力西、印支褶皺帶。新太古界—中元古界構成該帶的基底,近來研究證實,基底與蓋層之間存在一條大的韌性滑脫剪切帶,同時伴有大量印支期花崗岩類的侵入。晚三疊世以後受古太平洋板塊向NNW方向的移動,致使秦嶺到大別山一帶繼續發生逆沖、滑脫和推覆。並有人認為,大別山群之下有年輕地層存在。

(6)青藏-滇西褶皺區:北以修溝—瑪沁斷裂與昆侖褶皺系分界,南以班公湖—怒江斷裂帶與岡底斯-喜馬拉雅褶皺區相接。該區由巴顏喀拉褶皺系和唐古拉褶皺系,以及若干中間地塊、推覆構造、蛇綠岩帶、混雜岩帶和構造岩漿岩帶所組成。兩個褶皺系之間以可可西里—金沙江斷裂帶分界。巴顏喀拉褶皺系原屬揚子板塊西部邊緣,是在晚古生代初期從揚子大陸開裂離散出來所形成的印支褶皺系。在巨厚的三疊系濁積岩之下有前古生代結晶基底的殘塊;震旦系—下古生界為一套夾火山岩的碎屑岩、碳酸鹽岩沉積,其生物特徵接近揚子區;泥盆系為穩定型碳酸鹽台地和台地邊緣沉積為主,晚石炭世開始受古特提斯洋的影響靠近東昆侖和金沙江一帶發育活動型火山-沉積岩系,其餘廣大地區仍屬穩定型沉積。二疊紀開始由穩定逐漸轉為活動,並有大量中基性火山噴發。早中三疊世該區隨著金沙江帶的打開而向北推移,同時接受了一套濁流沉積和混雜堆積;晚三疊世該區與北面的歐亞大陸拼合而褶皺成山。唐古拉褶皺系主要由上三疊統—侏羅系構成的褶皺帶、逆沖斷裂帶和蛇綠岩帶組成,並有一系列花崗岩類岩體貫穿其中。在巨厚的蓋層之下可能存在前寒武紀基底,晚三疊世金沙江向南俯沖、閉合,唐古拉褶皺系與巴顏喀拉褶皺系拼接在一起。侏羅紀時,南部為陸相沉積,北部為海相沉積。陸相沉積的白堊系不整合其上。

(7)岡底斯-喜馬拉雅褶皺區:是岡瓦納大陸北緣分離出來的一部分,可以雅魯藏布江帶為界劃分成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和喜馬拉雅褶皺系。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是燕山晚期褶皺系。其基底為元古宇的變質岩群,奧陶系—志留系為陸表海碳酸鹽和碎屑沉積,在雲南變質岩系之上直接被泥盆系所覆蓋。晚古生代出現具岡瓦納特徵的冰海沉積和冷水動物群。中生代分異明顯,三疊系具大陸邊緣裂陷槽特點,侏羅紀開始出現溝-弧-盆體系,沉積了巨厚的濁積岩,含大量超鎂鐵質岩-鎂鐵質岩、放射蟲硅質岩和混雜岩塊。著名的岡底斯火山-岩漿弧形成於燕山晚期和喜馬拉雅早期。喜馬拉雅褶皺系是新生代褶皺系,南以主邊界斷裂與印度地台相接。前寒武系結晶基底之上為一大套古生代碳酸鹽岩夾碎屑岩的地台蓋層沉積。二疊紀末、三疊紀初隨著雅魯藏布江特提斯海域的打開,在雅魯藏布江一帶發育活動型沉積,並有火山岩和外來岩塊。侏羅紀—早白堊世在喜馬拉雅一帶仍以陸棚細碎屑-碳酸鹽沉積為主,而至雅魯藏布江處則為深海洋盆的火山岩-含放射蟲硅質岩。晚白堊世印度板塊向北漂移,特提斯海逐漸關閉出現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

(8)華南褶皺區:主體屬加里東褶皺系,但受到華力西期、印支期,特別是燕山期構造岩漿活動的強烈影響,呈現多期構造相互疊加的復合構造格局。最早的岩石有中新元古界陳蔡群,震旦系—志留系以濁流沉積為主,經加里東運動褶皺和變質,伴有花崗岩類的侵入,與中新元古界一起形成了褶皺系的基底。泥盆系—中三疊統為地台型碳酸鹽岩夾砂頁岩和煤系地層,印支運動使其褶皺,並伴有花崗岩類的侵入,晚三疊世到新第三紀受太平洋板塊的影響,形成了一系列NE或NNE方向的斷陷盆地,伴有強烈的構造作用和岩漿活動。

(9)完達山褶皺系:屬錫霍特阿林褶皺帶的一部分,是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沿亞洲大陸東緣形成的陸緣增生帶。主要由石炭系—二疊系的灰岩和綠片岩、中上三疊統含放射蟲硅質岩、濁積岩、混雜岩,以及下中侏羅統的碎屑岩和火山岩組成。這些岩層有的以外來岩塊出現在晚侏羅世地層中。該區逆沖、推覆構造十分復雜,並有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崗岩類侵位。

(10)台灣褶皺系:是西太平洋島弧褶皺系的組成部分。該系可以台東大縱谷帶為界劃分成台西中央山脈褶皺帶和台東的海岸山脈褶皺帶。後者與菲律賓的呂宋島弧相聯,屬菲律賓海板塊;前者的中央山脈與北面的釣魚島隆起相接,屬歐亞板塊,大縱谷帶是一條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的地殼對接帶。中央山脈褶皺帶包括台灣島大部分和台灣海峽東部。主要為厚達萬米的第三紀濁積岩沉積。在大南澳變質帶中有玉里和太魯閣為代表的雙變質帶,前者有多期蛇綠混雜岩分布,後者捲入有屬於華南區的石炭系—二疊系岩塊。該帶西部是第三紀晚期—第四紀初期形成的坳陷帶,大部分為第四系所覆蓋。海岸山脈帶主要為第三紀碎屑岩、島弧火山岩組成,又可分東西兩部分。東部主要由中新世奇美火山岩和上新世至更新世濁積岩組成。東南側上新世的利吉蛇綠混雜岩帶為菲律賓海板塊俯沖碰撞時帶來的洋殼物質[36]

(11)南海褶皺區:屬印支地塊的一部分,曾經歷了古生代—中生代多次拼貼增生和新生代解體離散的復雜過程。海南島三亞地區的寒武系—奧陶系為穩定型碎屑和碳酸鹽沉積,中寒武統所含三葉蟲等化石與澳大利亞的Currant Bush組所含化石極其相似,同時在西沙群島曾鑽遇到前寒武系基底,這些資料說明早古生代時期該區曾與澳大利亞同屬於南大陸,具地塊性質。華力西期—印支期是南大陸解體離散和北大陸拼貼增生階段,從該區晚古生代的生物群已具岡瓦納冷水生物區與特提斯暖水生物區之間的過渡生物區性質可表明此時已從南大陸裂離出來。印支運動實質上反映了古特提斯海的消亡和滇-緬-泰與印支及華南陸塊三者碰撞過程,印支期後整個東亞已拼合成統一陸塊。南海的擴張起始於白堊紀末—古新世早期(63~70Ma),與印度陸塊與歐亞大陸碰撞密切相關,南海中部即中央海盆地區,具一般大洋地殼的三層結構(沉積層、大洋層2和大洋層3),北緯14°30′~15°30′之間近東西向分布的海山鏈即為殘留中心,直到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南海才與太平洋完全分開,形成現今的邊緣海性質。

參考文獻

[1]程裕淇等.中國區域地質概論.地質出版社,1994.

[2]《中國地層典》編委會.《中國地層典》.地質出版社,1996.

[3]江蘇省地質礦產局.江蘇省及上海市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4.

[4]江西省地質礦產局.江西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4.

[5]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4.

[6]福建省地質礦產局.福建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5.

[7]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安徽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7.

[8]貴州省地質礦產局.貴州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7.

[9]湖南省地質礦產局.湖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8.

[10]廣東省地質礦產局.廣東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8.

[11]吉林省地質礦產局.吉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8.

[12]浙江省地質礦產局.浙江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3]陝西省地質礦產局.陝西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4]遼寧省地質礦產局.遼寧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5]河北省地質礦產局.河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6]河南省地質礦產局.河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7]山西省地質礦產局.山西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8]甘肅省地質礦產局.甘肅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89.

[19]湖北省地質礦產局.湖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0.

[20]雲南省地質礦產局.雲南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0.

[21]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0.

[22]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四川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3]青海省地質礦產局.青海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4]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局.內蒙古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5]山東省地質礦產局.山東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6]北京市地質礦產局.北京市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1.

[27]福建省地質礦產局.台灣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2.

[28]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局.西藏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3.

[2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3.

[30]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黑龍江省區域地質志.地質出版社,1993.

[31]程裕淇等.1∶500萬《中國地質圖》(附《說明書》).地質出版社,1990.

[32]馬麗芳等.中國地質圖集,地質出版社(出版中).

[33]張宗祜主編.1:2500000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毗鄰海區第四紀地質圖.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

[34]胡藹琴,格雷姆·羅傑斯.新疆塔里木北緣首次發現30億年的岩石.科學通報,1992,37,7.

[35]陳哲夫,吳乃元等.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圖.地質出版社,1985.

[36]何春蓀.台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1986.

Ⅷ 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的區別是什麼

地質圖是把地質信息按一定的圖例和比例尺標繪在地形圖上的圖件。在地質科學研回究中,地質答圖件是直觀地表示各種地質作用、地質現象和礦產資源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發展演化與分布的客觀規律及特徵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從1958年到1981年間,在地質部統一部署下地質研究所等單位通力合作,陸續編制出一系列全國性及區域性綜合地質、礦產圖件(包括掛圖和圖案)以及亞洲地質圖,並編纂了相應的說明書。論文和專著。其中影響較大的圖件16種,共341幅,說明書、專著、論文等163冊,共1250餘萬字。分階段地完成了「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項目的研究工作。

這一整套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踐意義,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地質礦產研究水平,加深了對我國地質、礦產特徵及其規律的認識;發展了我國地質科學,豐富了世界地質科學理論;為中國地質礦產工作、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礎地質資料;開展了國際交往,提高了我國國際聲譽。1976年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第25屆國際地質大會展覽會上,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和1:500萬《亞洲地質圖》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一致贊揚。

Ⅸ 中國地質的簡要介紹(最好是關於土質軟硬的)

中國地質構造的基本格局
關於中國地質構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39、1973)、黃汲清等(1977)、任紀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別從構造體系和構造域兩個方面進行過概括和客觀描述。借鑒前人成果,結合此次編圖所取得的資料,認為中國的地質構造格局主要是板塊間相互作用與陸內構造活動的綜合反映,而板塊活動與陸內塊體再活動總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從而形成一定的構造體系域。這與構造體系和構造域的原義和范疇已不盡相同。強調板塊相互作用與板內構造活動都具有重要意義。現從構造形變的綜合形態、主體構造帶展向、復合關系及其動力體系角度,將全國劃分為古亞洲、特提斯、華夏—濱西太平洋、賀蘭—康滇等4個主要的構造體系域,它們東西橫亘、南北縱貫,東西約略對稱,並以上揚子地塊為中心構造結,構成了一幅大中華構造格架。
我國地質構造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斷裂構造十分發育,所編1:250萬地質圖上最主要的區域斷裂(表5-1)計89條(圖5-2),有45條屬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的活動性斷裂,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構造體系域,其中包括6條板塊結合帶和6條重要的微板塊結合帶和10條地殼拼接帶,多數有蛇綠岩帶、構造混雜岩帶發育。不少伴有規模較大的韌性剪切帶,其中有16條已發現有藍片岩帶。而含柯石英榴輝岩的超高壓變質帶主要在中央造山系發現。由於絕大部分具有較長的發育歷史和復雜的力學轉變過程,地質圖未能區分其屬性。
古亞洲構造體系域
該域包括任紀舜(1997)所劃分的古亞洲構造域,但范圍、時限更為廣泛,主要是還考慮了板塊拼合後的陸內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劃分的3條巨型緯向帶為主體,還包括其間所鑲嵌的東西向排列的陸塊或地塊。這些構造形體總體循近東西向展布,中部約略向南彎曲或形成規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彎滑構造,如淮陽弧、廣西弧等,並相伴有NEE、NWW向一對X型剪切構造。
該體系域主要發育於我國中北部,包括發育於晚元古代以來,定型於華力西期的天山—興蒙造山系和定型於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帶以及其間的塔里木、華北陸塊。形成於燕山期發育於特提斯與華夏構造域之上的南嶺構造帶也是該域的新成員,以隆起—花崗岩帶為特徵,是陸內造山的產物。除此尚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構造帶。
特提斯構造體系域
特提斯構造體系域為華力西、印支、燕山、喜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關閉,岡底斯—印度板塊多次相對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個主體為NW向、中段為近EW向、東南段約略向南東撒開的反S狀弧形擠壓地帶,是總體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邊界條件下發生的構造畸變。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帶之南,揚子陸塊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區,NW向的右江造山帶也屬該域組成部分。主體由一系列造山帶間夾羌北—昌都、羌南、岡底斯等長條狀弧形微陸塊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斷裂帶,亦呈反S狀,長達1 000~3 000 km余,多數伴有蛇綠岩帶、外來混雜岩塊或藍片岩帶,他們一般具有拉張、逆沖擠壓等復性特徵。東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轉,南段顯示右行,其間的塊體有向SE擠出的趨勢。多數斷裂活動性較大,為地震多發帶。
金沙江-紅河斷裂帶全長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為兩支:一支為羊湖—金沙江斷裂,發育西金烏金蛇綠岩帶,並有榴輝岩分布,在蛇形溝新發現有早二疊世深海放射蟲硅質岩;另一支為郭扎錯—若拉崗日斷裂,在藏北青南沿帶發育二疊—三疊系復理石、硅質岩、基性火山岩及二疊系灰岩外來岩塊,且有蛇綠岩殘塊及藍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向,由金沙江蛇綠岩及含志留系—二疊系灰岩外來岩塊的泥礫混雜岩組成寬達30~40 km的強變形帶,以逆沖兼有右行剪切為特徵。南段經哀勞山延出國境,與越南黑水河消減帶相連,以逆沖兼有左行剪切為主,是一條對接於印支期的微板塊結合帶。甘孜-理塘斷裂帶為金沙江-紅河斷裂帶的NNW向分支,北段為逆沖左行剪切,南段以右行剪切為主,帶內有理塘蛇綠混雜岩和藍片岩、志留系二疊系灰岩的外來岩塊。
龍木錯—瀾滄江斷裂帶:西起龍木錯,過青海後轉沿瀾滄江南下,出境後與泰國清萊—馬來西亞結合帶連接。境內長2 800 km。西段於藏北加錯見蛇綠岩;雙湖地區也有藍片岩帶發育,南段有昌寧—孟連二疊紀蛇綠岩帶。可能是一條二疊紀晚世微板塊結合帶。
班公錯—怒江斷裂帶:前已述及,該斷裂帶西起班公錯,經改則、丁青轉怒江南下出境,中國境內長2 500 km。北西段分布有班公錯、改則、丁青、碧土、滇西三台山等三疊紀—白堊紀蛇綠岩帶和改則藍片岩帶;南段與瀾滄江之間的昌寧—孟連二疊紀蛇綠混雜岩帶,現歸於瀾滄江帶,但與怒江帶有何聯系,還值得研究。除此,伴有木嘎崗日群(J)含放射蟲硅質岩—復理石,顯示洋殼自北而南俯沖,岡底斯向北仰沖。結合帶最終對接於侏羅紀至早白堊世初。該斷裂帶南側此次新釐定的噶爾—納木錯斷裂帶,沿帶有6處蛇綠混雜岩和放射蟲硅質岩—復理石分布(K1),還可能與波密地區迫龍藏布蛇綠岩帶相連。小洋盆閉合於早白堊世末,斷裂帶顯示自南向北俯沖。
雅魯藏布江斷裂帶:沿印度河—雅魯藏布江河谷展布。自薩嘎以西分為南北兩支。東端在墨脫形成大拐彎出境,中國境內長1 700 km,寬幾至幾十千米。其北為岡底斯白堊紀—始新世火山弧,以南發育弧前盆地復理石楔。有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放射蟲硅質岩、泥礫混雜岩和藍片岩分布。最近在林芝玉門有三疊紀蛇綠岩帶發現,說明洋盆在三疊紀已經出現,對接於白堊紀未。斷裂帶為自南向北俯沖。
道孚—康定、紫雲—南丹、右江等NW向斷裂以擠壓兼有左行走滑為特徵。道孚-康定斷裂帶也稱鮮水河斷裂帶,自二疊紀以來長期活動,中新世後左行走滑總距達80~100 km(許志琴,1997),南延有可能與小江斷裂帶相接,是一條地震活動頻發帶。
在喜馬拉雅造山帶有定日—洛扎斷裂、喜馬拉雅主中央斷裂和主邊界斷裂,為一組向南凸出的逆沖推覆斷裂系。喜馬拉雅主中央斷裂向北緩傾,傾角30°左右。主邊界斷裂帶北側的古老地層向南逆沖於山前的西瓦里克群(N+Q)之上,顯然是印度陸塊向北俯沖的產物,其形成時代為10 Ma~22 Ma(潘桂棠面告)。同時伴有強烈的伸展作用:高低喜馬拉雅之間的藏南拆離帶,大規模向NE滑脫,向東至墨脫與雅魯藏布江斷裂帶疊接,形成時代為12 Ma~21 Ma(潘桂棠面告)。沿北喜馬拉雅構造帶由拉軌崗日群組成一條穹隆群,最近區調證實是伸展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一串變質核雜岩構造。在岡底斯地區垂直造山帶有多條近於等距的SN向地塹或張裂帶,最近區調發現,其中當窮錯—許如錯地塹有中新鹼性世火山岩、侵入岩(26.1 Ma),申扎打個隆弄巴溝口SN向斷裂,為一強地震活動帶,它們也與印度陸塊的嵌入、高原隆升背景下的陸內伸展有關。
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
任紀舜等將中國東部劃歸由在太平洋—太平洋動力體系形成的環太平洋構造域。程裕淇等則分為由揚子、華夏兩個古板塊相互作用形成的古華夏構造域和燕山期以來由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形成的濱西太平洋構造域。根據1∶250萬地質圖編圖資料,對古太平洋構造所知尚少,故在前人劃分基礎上稱為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華夏構造域地域限於中國東南部地區,濱西太平洋構造域則擴及整個東亞地區。華夏古板塊與揚子古板塊的相互作用,主要由南向北和由東向西以及由南東向北西的擠壓碰撞,自四堡運動至加里東運動完成拼合。印支、燕山運動時期兩個古板塊又發生強烈的陸內擠壓嵌合作用。加里東造山運動時期華南造山帶先自南向北不均一仰沖推覆,後自東向西仰沖拼貼,奠定了該區構造輪廓。形成了總體為NE向、中段為EW向的反S狀的江南地塊和反S狀欽—杭結合帶以及反S狀羅霄—北武夷—會稽山加里東期前緣褶沖帶,也可能是EW向構造帶在特定條件下的一個變種。除此,還發育有稍晚的近南北向疊加褶皺和一些更晚的NE向的褶皺帶、斷裂帶。該構造體系域的NE向反S構造帶與特提斯構造域的NW向反S構造帶在中國南部圍繞四川盆地,約略呈犄角之勢,只是前者規模略小,不完全對稱。
燕山運動以來,由於陸內收縮和歐亞板塊與古太平洋板塊相互作用,形成了東亞濱西太平洋構造體系域,主要包括遼闊的中國東部陸緣活化帶、完達山造山帶和台灣造山帶以及東南海域,在東部陸區疊加改造中國東部的華夏構造體系域與古亞洲構造體系域,形成了一系列NNE向的隆起—岩漿帶和松遼、華北等大型盆地,其間發育一系列的NNE向巨大的斷裂帶,包括大興安嶺—太行山、嫩江—青龍河、濟寧—團風、鎮江—廣州、麗水—海豐、長樂—南澳、台東縱谷、台灣中央山脈、台西山麓等斷裂帶,也捲入了狼山、彌勒—師宗、撫州—遂川等NE向斷裂,重要的有30條,不少斷裂的一些段落並不連續,呈左行側列排列,其性質以逆沖兼有左行走滑為主,且以自SE向NW仰沖居多。他們在晚白堊世時大部分轉化為正斷層,局部發生位移不大的右行走滑,其中以汾渭斷裂帶控制的「之」字狀地塹系最為特徵。台灣的一束NNE向斷裂在新近紀以來作疊瓦式向西逆沖,至今仍有活動。
該域著名的郯廬斷裂系縱貫中國東部,它是中生代以來在一些古斷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郯廬斷裂帶為主幹,南北均有一些分支,形成一個具有成生聯系的斷裂系統。居於中段的郯廬斷裂帶由一束平直的走滑斷裂組成,斷面向E陡傾,在其兩側變形特點有明顯不同。東盤以長距離牽引拖曳為主,斷續出露的青白口紀張八嶺群、南華—震旦系及古生代地層,在廬江、張八嶺一帶呈NNE走向,向北逐漸向東偏轉,至蘇北宿遷—泗洪、響水—淮陰一帶轉為NE、NNE向。總體呈NE—NNE向大型弧形構造,其間可能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拉斷現象,顯然具牽引弧特點。至於肥東地區出露於郯廬帶中的闞集岩群、肥東岩群等中深變質構造岩片,這些古老硬脆的塊體,很可能是走滑錯斷的碎片。還需要說明的是在郯廬斷裂帶的南部廣濟、宿松等地斷裂兩側的震旦紀及早古生代地層大致呈由NWW向轉為NE向的弧形,平移錯動不顯著,說明郯廬斷裂帶南部是在一個向南凸出的弧形構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大走滑拖曳部位在郯城、廬江一帶,向南逐漸減弱消失。郯廬斷裂帶的西盤構造帶與構造線主要為NWW至EW向,與走滑斷裂帶直交,不具拖曳特點,出現巨大斷距。郯廬斷裂帶南端達長江北岸,與揚子陸塊北緣逆沖斷裂帶以及大別推覆體前緣斷裂帶同時終止廣濟附近,即他們具有共同終點。由此不難設想郯廬斷裂帶西側的深層俯沖和大推覆與郯廬斷裂帶的大平移有密切的成生聯系。平移作用導致和加強了西側華北陸塊的深層俯沖和大別塊體向南擠出與推覆效應。而推覆與俯沖是以郯廬斷裂帶為邊界條件,並使走滑斷裂帶隨推覆同步發展延伸。這種走滑與推覆的聯動現象在中國東南部已有多處見到。郯廬斷裂系南延部分的廬江—懷寧斷裂,平移距離很小,該斷裂在湖口與贛江斷裂帶相接後,因九嶺疊瓦式逆沖推覆帶沿其西側向SSW方向推移,使其平移特徵得到顯著加強,以後形跡斷續零星,至粵西地區主要是遷就利用了較古老的四會—吳川斷裂帶,又有所加強。郯廬斷裂系北段為舒蘭—依蘭斷裂帶和敦化—密山斷裂帶,斷裂走向也向NE偏轉,左行走滑作用明顯減弱,敦化-密山斷裂後期右行走滑則比較明顯。根據地質依據和大量定年數據,郯廬斷裂帶啟動於三疊紀末(2088Ma~245 Ma)(王小風等,2000),強烈走滑於侏羅紀—早白堊世(100 Ma~208 Ma),晚白堊世至古近世為伸展期,新近紀又有一些擠壓或右行走滑。斷裂帶西側大約也在印支期發生了華北陸塊向南俯沖,處於中下地殼的大別山「山根」受到擠壓深層發生超高壓變質,開始擠出,在中部層次形成低溫高壓藍片岩帶。於侏羅紀時岩塊大規模向南逆沖推覆,在白堊紀時大別山體開始隆升,周邊斷陷。東南沿海的長樂—南澳斷裂帶走滑剪切的時限集中於100 Ma~120 Ma(舒良樹,2000)。所以中國大陸東部的NNE向走滑作用啟動時間有所不同,但均結束於100 Ma前後。
除此,在東南陸緣還發育一組NW向張裂帶,斷裂形跡斷斷續續,向陸內逐漸閉合,沿帶發育中新生代火山、斷陷盆地和成串的火山機構及小型侵入體,沿九江-寧德、會昌-雲霄斷裂帶有中酸性同熔型斑岩、次火山岩或晶洞花崗岩分布,具深張斷裂特點。沿海的晶洞花崗岩沿九江-寧德斷裂帶達贛東北的靈山。
賀蘭—康滇構造體系域
該域主體縱貫我國中部,包括賀蘭山、康滇、黔中一帶的褶皺帶和斷裂帶,以及近SN向的鄂爾多斯盆地,松潘—甘孜造山帶東部以及四川盆地。該體系域居我國地質構造的中軸,而上揚子古陸塊(現四川盆地),則是多體系聚合施壓的穩定核心,構成中國的中心構造結。其西面是「北、西雙向」擠壓而成倒三角形的松潘—甘孜褶皺區(許志琴,1997),北、東、南三面為大巴山、江南、川南等弧形褶皺帶所圍繞。從深部構造看我國地殼西厚東薄,西南特厚、東南特薄,而該域地殼厚度為38~45 km,大致代表我國地殼的平均厚度,恰為「中性」的過渡帶(程裕淇,1994)。
該域有7條重要的斷裂帶,均為地震活動的敏感地帶。北端的鄂爾多斯斷裂帶,走向SN,向西陡傾,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時向E逆沖,東部相對下降,最大降幅可達800 m。中南段有著名的龍門山、箐河和小金河逆沖推覆斷裂帶,屬松潘—甘孜造山帶的前陸逆沖推覆系統。南段於康滇地塊發育3條近SN向斷裂帶,長度均為500~600 km。自西向東依次為綠汁江、安寧河以及小江斷裂帶,同為左行逆沖推覆斷裂帶,都是二疊紀玄武岩的噴溢通道,地震活動由西而東依次減弱。
上述格局說明該構造體系域主要是陸內近東西向擠壓和特提斯構造動力體系與華夏—濱西太平洋構造動力體系復合聯合作用的結果,同時還受到了古亞洲構造動力體系的復合影響。
以上四大構造體系域各具特點,同時又互相遷就、互相改造、互相干涉、互相疊加,形成我國復雜而有規律的構造面貌。
除此,近期限的一些調查資料表明千山帶內部先後的褶皺變形可以平行造山帶發生疊加,但也可以近乎直交。如江南地區四堡期限第1期褶皺帶為近SN向,第2期即主體褶皺為近EW向;贛中武功山區加里東期第1期褶皺帶為近EW向,第2期即主體褶皺為近SN向;湯家富也報導了(2003)安徽滁州、和縣、巢湖一帶印支期限早期褶皺為NWW向,後期為NE向,均近直交。這也可從板內構造活動和板塊碰撞兩種作用得到期解釋,是否如此,值得進一步研究。

Ⅹ 境內外地質工作程度對比

三江-湄公河成礦帶中國境內的地質工作程度較高,全區已完成了1:100萬區域重力調查、1:100萬航磁調查、1:20萬區域地質調查、1:20萬區域礦產調查、1:20萬地球化學調查,部分地區完成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1:5萬礦產遠景調查。全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1:250萬地質圖(中國地質調查局,2004),北緯25°30′以北地區有青藏高原及鄰區1:150萬地質圖(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2004),雲南省礦產圖(1100萬,雲南省地質礦產局)等。從解放以來的六十年時間,隨著礦產勘查工作持續開展,先後發現和勘查了數百上千計的礦床,是我國礦產勘查和開發的重點區域之一。

三江-湄公河成礦帶境外各國的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低,其中,以越南和泰國的工作程度相對較高,其次為緬甸,而寮國和柬埔寨的最低。

中南半島地區19世紀前僅零星進行金、銀、銅、鐵、錫等礦產的採掘和冶煉,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前半葉,以英國、法國為主的地質學家在緬甸、泰國和印支地區(越南、寮國、柬埔寨)開展了地層、古生物、岩石、礦產等方面的地質調查。二戰後各國相繼獨立,成立自己的地質機構,才逐步開展較系統的地質、礦產調查工作,如開展了各種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先後運用地質勘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地質、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手段發現和探明了一定數量的礦產資源,並在區域構造、地層、岩石、成礦理論方面取得一定的認識。20世紀70年代末曾大規模地進行過以礦產評價為目的的陸地路線地質調查,海域部分進行過多條測線控制的地球物理測量。各國的地質工作程度概述如下:

越南國土面積33.1689萬km2,約佔中南半島五國面積的六分之一。1988年出版了1:50萬越南地質圖,1999年出版了全境56幅1:20萬地質圖,全國有1:100萬地質圖、1:50萬成礦規律圖。目前1:5萬地質圖估計覆蓋國土面積的50%,已完成1:20萬地球化學調查、航空磁測和1:50萬重力測量,更大比例尺的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調查正在進行。越南已知礦產百餘種,據掌握的資料,有礦產地452處,絕大部分礦產地已經過勘查確定為礦床。但礦產開發程度較低,一些礦床雖然勘查了多年,如南方紅土型鋁土礦資源儲量30億噸以上,但還沒有正式開發。

泰國國土面積51.31萬km2,佔中南半島五國面積四分之一強。全國已有1:100萬和1:50萬地質圖,1:2萬地5質圖;1:5萬地質圖已覆蓋國土面積的30%以上,航空磁測和放射性測量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部分地區開展了航空電磁測量。自1964年以來,通過國家多個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加強了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據掌握的資料,目前已知礦產47種,礦產地174處,近四分之一的礦產地已經過勘查被確定為礦床。泰國的優勢礦產是鉀鹽和鎢錫礦,鉀鹽資源儲量數百億噸,基本沒有開發,鎢錫礦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曾大規模開采,1985年以後,由於國際鎢錫價格下跌,礦山紛紛關閉,至2009年本專題成員赴泰國地質礦產考察時,僅有兩三個私營礦山在開采。

緬甸國土面積65.6577萬km2,約佔中南半島五國面積的三分之一,除北部和東部邊遠山區,60%以上的國土完成了1:63360比例尺(圖面1英寸等於實際1英里)的地質填圖。緬甸已知礦產60餘種,礦產地243處,只有近三分之一的礦產地經勘查被確定為礦床。

柬埔寨國土面積18.1035萬km2,不足中南半島五國面積的十分之一,只有1:100萬和1:50萬地質圖,有14幅1:20萬地質圖及各省地質圖,局部地區開展了地球物理調查。柬埔寨已知礦產17種,礦產地約100處,已被勘查確定為礦床的礦產地約佔四分之一。

寮國國土面積23.6800萬km2,約為中南半島面積的八分之一,全國有1:100萬地質圖和1:50萬地質圖。目前,1:20萬地質圖約覆蓋國土面積的66%;地球化學調查覆蓋國土面積的20%;地球物理調查覆蓋全國面積的比例為:航磁30%,放射性測量25%,地震調查20%,重力測量10%。寮國已知礦產43種,礦產地479處,約十分之一的礦產地被勘查確定為礦床。寮國目前已開發規模較大的金屬礦山只有兩個,一個為色潘(Sepon)銅金礦,另一個為普康(Phoukham)銅礦,鉀鹽、鋁土礦等剛開始建設礦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