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成果展書

地質災害成果展書

發布時間: 2021-03-14 07:31:24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提綱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提綱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前言

主要介紹地質災害治理的任務依據———主管機關文件、文號;設計任務書及合同文號等;治理目標或目的與任務;治理的范圍、地質災害所處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交通及社會經濟狀況;前人的工作成果與本次設計工作經過等。

(二)地質環境條件

主要介紹地質災害點及其周圍(或編圖范圍內)氣象水文、地層與岩漿岩、地質構造、地震與地殼穩定性、岩土體類型及其工程地質特性、水文地質條件、地質災害發育情況、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等。

(三)地質災害的基本特徵及防治現狀

主要介紹地質災害的性質、類型、范圍、規模、機理、運動特徵、穩定性和發展趨勢,以及地質災害防治現狀、存在問題等。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

主要介紹設計的標准和設計的依據;設計方案及其比選;按最終確定的方案進行設計(包括防治工程的平面布置、結構構造、穩定性驗算、質量檢驗等);監測點的布設與監測內容、方法、手段、程序、時間、異常情況的處理等。

(五)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施工

主要介紹設計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技術要求及固定設備購置清單(名稱、規格型號及數量)、施工順序,以及施工的注意事項等。

(六)設計工作量及經費預算

根據防治工程的布置計算工作量,並按當地工程單價進行經費預算。

設計的附圖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平面布置圖、地質災害防治縱剖面圖、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各單項工程斷面圖或施工圖。

上述設計提綱反映的是地質災害治理設計的基本內容,具體編制時可根據不同的地質災害種類、防治工作目的與任務、防治工作階段等,進行相應的增減。

㈡ 全國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等級劃分與基本災情

2.1.1 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本書所指的地質災害種類主要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

根據地質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或環境造成明顯破壞的速度,通常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稱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將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稱為緩變性地質災害。

2.1.2 地質災害的等級劃分

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共分為4個等級。其主要依據是: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的大小。具體分級如下:

1)特大型:因災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2)大型:因災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

3)中型:因災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

4)小型:因災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災害等級的劃分只是以致災地質體所造成的災害損失為依據的。它與致災地質體的規模,比如: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變形岩土體的數量為依據進行劃分的規模,並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系。巨型滑坡體造成的災害並不一定就是大型或特大型的。但是致災地質體的規模與災害受體(廠礦、市鎮和基礎設施等)的人口密度、經濟價值、人群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措施等,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大型或巨型致災地質體分布的地區,如果人口稀少、沒有重要的工程設施,也不一定會造成高等級的地質災害。但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這樣的地區畢竟具有高地質災害風險,或者說具有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值得人們在進行經濟建設規劃中,在防災減災方面給予充分的注意。反之,在中小型致災地質體分布的地區,如果人口較為集中、工程設施的經濟價值較高,也有可能造成中、高等級的地質災害。因此,在這些地區,對那些中小型致災地質體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2.1.3 全國地質災害的基本災情

2.1.3.1 總體損失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發育、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在我國31個省(區、市)均有分布。

據不完全統計,1995~2003年,全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共造成10499人死亡和失蹤、65356人受傷、575億元的財產損失,平均每年死亡和失蹤1167人、財產損失64億元(圖2.1,圖2.2)。

全國有21個省(區、市)82個城市存在較嚴重的地面沉降。其中,有監測資料的14個城市的地面沉降面積已經超過6.4萬km2。據估算,這14個城市由於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0億元,平均每年27億元以上。1921~2000年的80年間,僅上海市區地面沉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達176.6億元,平均每年2.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達2943.07億元,平均每年36.8億元(據上海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資料)。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4個省(區、市)已發現地裂縫1232多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7.5億元以上。

圖2.2 1995~2003年全國突發性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情況(據2002年和2003年《中國地質環境公報》資料)

2.1.3.2 區域分布情況概述

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情況如圖2.3所示。

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具有區域性分布規律。就全國來說,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中南地區的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等省,以及華東地區的江西、湖北、福建、江西等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發生頻度最高,危害程度也最為嚴重;西南、西北地區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規模往往較大,而東南部地區多發育小規模和淺層的滑坡。

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平原地區,其中又以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等地區最為嚴重。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區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則密集成群或斷續相連形成大面積的地面沉降區(帶)。黃淮海平原的天津-滄州-衡水-德州-濱州-東營-濰坊地區和長江三角洲的嘉興-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地區,就是地面沉降十分嚴重且密集分布或斷續相連已形成地面沉降區(帶)的地區。

地面塌陷在岩溶地區和礦山開采地區廣泛分布。其中,岩溶塌陷在中南和西南地區的岩溶地區廣泛分布,且以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5個西部省(區、市)最為嚴重,這5個省(區、市)內岩溶塌陷的數量可佔全國岩溶塌陷總數的78%;礦山開采塌陷則以黑龍江、遼寧等省礦山分布區最嚴重。

地裂縫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東麓平原、大別山東北麓平原地區,已形成3個規模巨大的地裂縫密集帶。

2.1.3.3 地質災害主要成因簡述

(1)自然條件是決定地質災害發生的基本條件

區域性和地區性的地質、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控制著災害性地質作用發生的可能性,以及發育的程度和特點。

岩土體鬆散破碎的山地丘陵區,地形起伏、溝壑縱橫,具有孕育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有利地形地質條件。而其中的降水集中分布區,又往往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多發的地區。

暴雨、強降雨或連續降雨是誘發上述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據統計,我國由於降水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佔全國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總數的65%,而其中由暴雨誘發的又在降水誘發的災害中佔到66%以上。這使得我國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主要分布區也大多與年降水量較高、特別是暴雨集中的地區相一致。

具有厚度較大的鬆散沉積物、且其中蘊涵豐富地下水的平原、盆地與河谷地區、岩溶發育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區,是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災害的多發區。這是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對地質災害控制性的又一表現。

(2)人類活動越來越成為引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

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縫災害的人類活動,突出表現在工程開挖(如修路、切坡建房)、礦山開采、不合理抽取地下水和石油開采等方面。

在山地和丘陵區,修建鐵路、公路、房屋等工程,經常採用切坡、削坡等手段整理工程場地,採石、采礦開挖山坡和堆棄尾礦,都改變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在很多情況下破壞了地面與斜坡的穩定性。這種變化本身,以及在其他有關因素的作用下,往往足以引發上述災害。據統計,全國由於上述各種人類活動引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佔全國上述災害總數的50%以上。

不合理的地下水抽取、石油開采和礦山地下采空,改變了這些地區的地質結構,是引發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的重要原因。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上述人類工程活動的范圍和強度正在不斷加大,而且在發展過程中,對於規劃布局與地質災害的關系認識不足,使得人類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不斷增多,形成了地質災害日益嚴重的局面。

㈢ 地質災害報告格式怎麼寫

地質災害性評估報告書參考提綱如下:
前言
說明評估任務由來,評估工作的依據
第一章 評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和規劃概況與征地范圍
二、以往工作程度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四、評估范圍與級別的確定
第二章 地質環境條件
一、氣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層岩性
四、地質構造與區域地殼穩定性
五、工程地質條件
六、水文地質條件
七、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第三章 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
一、地質災害類型及特徵:闡述已發生的災種、數量、分布、規模、形成機制、危害對象、穩定性等
二、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按災種分別進行評估
第四章 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
一、工程建設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
二、工程建設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
(在山地丘陵區進行工程建設,一般工程設計挖方切坡工程在不穩定邊坡,必須進行危險性預測評估,可列專節論述)
第五章 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原則與量化指標的確定
二、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
三、建設場地適宜性區分區評估
四、防治措施
結論與建議
附圖:1、評估區地質災害分布圖;2、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圖
以上摘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

㈣ 請大家推薦一些研究自然災害的書籍。

《從大氣環流到全球變化(英文版》
This book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is the selected papers of Prof.Ye published before;the second part is a collection of papers written by Prof.Yes colleagues,schoolmates and former students as a present for Prof.Yes 80th birthdar.It covers the range of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change,consisting subjects such as energy dispersion in the atmosphere,geostrophic adjustment of atmospheric motions,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 impa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weath
《現代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技術(第2版)》
本書主要介紹了近年來發展的氣候統計診斷與預測新方法、新技術。其中包括氣候變化趨勢和突變檢測、氣候周期識別、分離氣候變化時空結構、診斷兩變數場耦合特徵以及氣候預測等方面的技術。還介紹了作者發展的氣候預測新方法。本書不僅給出方法的原理和數學公式,還給出了計算步驟、計算結果分析要點及應用實例。

《農業和生物氣象災害》
本書針對我國主要農作物、經濟林果、畜牧業、水產養殖業氣象災害以及農業病蟲害,綜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從致災氣象因子分類的角度,重點介紹了主要農業和生物氣象災害的概念與發生危害概況,致災機理與成因,致災指標,時空分布規律,災害的監測、預警、評估,減災對策及其氣象服務,氣候變化對農業氣象災害和農業病蟲害的影響事實、未來可能影響及其適應對策等幾方面研究成果。
《大氣成分與環境氣象災害》
主要介紹了低層大氣的主要痕量和微量大氣成分,以及某些大氣成分因其濃度的急劇變化而對天氣氣候、大氣環境、生態、人體健康等造成的嚴重影響或重大損失,還有大氣成分漸變過程中可能對氣候、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的重大影響等問題。探討了主要災種、國內外動態、監測方法、引起環境氣象災害的大氣成分源匯、輸送轉換過程、污染機理等,並列舉了大氣成分引發環境氣象災害的重大案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預報、預測、預警以及防治對策和建議。
《2008年貴州特大凝凍災害》
本書主要介紹了2008年貴州特大凝凍災害的形成機制,總結凝凍天氣的預報方法,評估凝凍災害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提出災害防禦的對策與建議。本書對今後進一步做好重大災害性天氣氣候的預報服務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寒潮和霜凍》
本書以防災減災為宗旨,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寒潮天氣和霜凍害等寒潮引發農業災害的研究成果和防災減災實踐經驗。本書前4章重點闡述我國寒潮發生概況、寒潮的天氣系統、寒潮災害性天氣和寒潮預報預警的新進展和新方法,第5-9章重點闡述霜凍害的基本理論、發生條件、地域變化、主要農作物的霜凍害和霜凍害防禦的理論和新技術,最後按時間順序列出我國近50多年來比較重大的寒潮和霜凍害事件。本書可供氣象、農業和防災減災等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氣象業務人員、農業生產管理者、各級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參考使用,也可作為農業和氣象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我國重大高影響天氣氣候災害及對策研究》
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近年來大范圍的氣候災害和突發性強烈天氣災害有更為頻發的趨勢,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對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本書在深入調查、研究和研討的基礎上,分別揭示了常常造成我國嚴重災害的重要高影響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原因;論述了它們的影響途徑和致災情況.分別對不同的高影響事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應對和防範的措施建議。本書在提高人們對高影響天氣氣候事件的認知,為應對、防禦和減輕高影響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帶來的災害及損失等方面有重要參考價值。

㈤ 目前有多少本關於地質災害的主要書籍

1 遼寧某菱鎂礦山主要地質災害及防治對策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6/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 青海省礦產資源開發引發的環境地質問題及防治對策 青海國土經略 2006/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 福建省安溪縣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對策淺談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 2006/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 關於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中幾個主要技術問題的探討 化工礦產地質 2005/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 太原市西山虎峪溝泥石流形成條件及防治 山西建築 2005/1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 我國金屬礦山固廢整治任重道遠 環境經濟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7 湖南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成因分析 國土資源導刊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8 湖南郴州市礦業活動引發的環境問題及防治措施 國土資源導刊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9 江蘇省露采礦山地質環境綜合評價研究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05/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0 礦產資源業可持續發展初探 北京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5/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1 東北地區礦業開發態勢與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綜合研究 華南地質與礦產 2005/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2 郴州市礦區生態環境狀況與土地復墾研究 熱帶農業科學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3 黑龍江省礦山地質環境綜合評價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4 西部礦山環境警報 百姓 2005/07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5 雲南礦山環境保護與整治建議 中國工程科學 2005/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6 礦山地質災害研究與防治探討 中國礦業 2004/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7 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指數探討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 2004/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8 信息在線 河南國土資源 2004/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19 江蘇省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研究工作現狀及其展望 江蘇地質 2004/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0 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對策探討 中國礦山地質找礦與礦產經濟——中國礦山地質找礦和礦產經濟研討會論文集 2000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
21 遼寧省主要礦山地質災害及防治對策探討 化工礦產地質 2004/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2 現代測繪技術在金屬礦山地質災害中的地位與應用展望 本溪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4/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3 地質災害:人為因素有多少? 南方國土資源 2004/08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4 我國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現狀、研究與發展 工業安全與環保 2004/07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5 中國西部地區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地球科學進展 2004/S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6 江西省某鉭鈮鎢錫礦山主要地質災害及防治措施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4/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7 南嶺地區礦山環境地質調查的意義、目標與方法 華南地質與礦產 2004/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8 甘肅西成鉛鋅礦區礦山地質災害及其防治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003/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29 沿河縣地質災害特徵、成因及防治 貴州地質 2003/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0 礦山地質災害分析 化工礦產地質 2003/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1 龍門山石灰石礦區生態地質環境的治理保護 露天采礦技術 2003/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2 地質災害特徵及影響 四川氣象 2003/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3 西南地區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地質問題研究 四川地質學報 2003/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4 加強礦產資源開發中對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四川環境 2003/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5 鞍山市鐵礦礦山地質災害形成條件及對策研究 世界地質 2003/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6 金屬礦山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3/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7 廣西主要突發性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 南方國土資源 2003/10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8 福建省礦山開發造成環境問題及解決辦法 福建水土保持 2002/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39 江蘇礦山生態地質環境問題及防治對策 江蘇地質 2002/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0 淺析煤炭產業對環境的破壞及對策 煤炭技術 2002/1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1 山東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戰略思考 山東地質 2002/05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2 開陽縣礦山地質災害及防治對策 礦業安全與環保 2001/0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3 福建省礦山開采引發的地質災害及防治建議 福建地質 2001/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4 攸縣礦山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 湖南地質 2001/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5 包頭市石拐區煤礦礦山地質災害嚴重 礦產保護與利用 2001/06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6 馬鞍山地區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及防治對策 上海地質 2001/S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7 雲浮硫鐵礦地質災害及其防治 采礦技術 2001/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8 礦山環境問題與對策 雲南環境科學 2001/S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9 淺議礦山地質環境狀況及防治措施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 2001/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0 我們如何遠離地質災害 中國減災 2001/03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1 礦山地質環境狀況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浙江地質 2001/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2 開創地質災害防治新局面 中國地質 2000/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3 雲南省礦山地質災害及防治 中國地質 2000/08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4 開發與保護同步 資源與環境共舉 中國地質 2000/08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5 江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之礦產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的對策思路 江西地質 2000/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6 遼寧省采礦誘發的環境地質問題與防治 遼寧地質 2000/01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7 攀枝花市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及保護對策 四川地質學報 2000/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8 玉溪市礦產資源開發環境影響的特點及對策 雲南環境科學 2000/02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59 阜新地區礦山地質災害及其防治對策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0/04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0 攀枝花市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及保護對策 資源.產業 2000/08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61 礦山環境當如何 資源.產業 2000/09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請查收,本人非地質專業,不足之處請包涵

㈥ 想學習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想問一下,看哪些書合適

西安科技大學有個王念秦的滑坡泥石流專家出的書《工程地質分析基礎》主要寫的是滑坡泥石流的;還有我國著名的張悼元,王恭先教授出的一些書,你自己找吧!

㈦ 請高手推薦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書籍,謝謝。

一 地質環境評價與地質災害管理(黃潤秋 許向寧)
二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實施手冊
三 地質勘察與內地質災害監容測評估防治技術實用手冊
四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理論
五 地質災害災情評估理論與實踐
六 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
七 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與應急指揮及綜合防治實務全書
八 地面沉降、地裂縫、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㈧ 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

傳統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的表現形式為調查報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逐漸向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不同種類、不同階段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的內容不同,通常包括地質災害歷史、現狀,活動規律與形成條件,危害區范圍、社會經濟條件與受災體分布情況,破壞損失程度,發展趨勢預測,防治對策與措施等。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的主要成果為:①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主要內容為縣(市)社會經濟狀況、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分布與發展特徵、易發區劃分、主要災害隱患點危險性和危害性評價及監測預警和防治建議;②地質災害區劃圖,成圖比例尺寸一般為1∶10萬,除圈出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外,還應用專門符號將潛在的和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點反映到圖上;③地質災害調查表、有關照片和錄像片;④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成果根據評估對象不同,分為規劃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成果內容和要求將在第十章中闡述。

針對具體災種的專項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其內容和要求,由調查評價的目的、階段,災害類型及其特徵而定。

小結

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防治地質災害提供科學依據。應學會根據調查評價的類型、對象、工作程度,選擇配置最適宜的技術方法,以取得符合要求的調查評價成果,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復習思考題

1.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選擇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技術方法的原則是什麼?

3.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成果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㈨ 求一本關於512地震的書(只須題目)

我有在書店見過這么一本書,封面是黑色的,書名不太記得了,上面有大大的5.12三個數字,背景是擺成愛心形狀的蠟燭

《汶川壯歌》 人民出版社

《中國512抗震救災記事》 四川教育出版社

《驚天動地的七天七夜——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記事》

四川教育出版社

《我們在一起——抗擊512特大地震紀實》 四川文藝出版社

《大愛感動中國——汶川大地震紀實》(畫冊) 成都時代出版社

《我們與汶川同在——生命的感動、生命的奇跡、生命的風采》

上海文藝出版社

《生死不離——汶川抗震救災紀實》 上海大學出版社

《心疼的燈光》 上海錦綉文章出版社

《驚天地 泣鬼神——我們萬眾一心》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大愛感動中國——汶川大地震紀實》

文匯出版社等17家媒體出版社共同署名出版(成都時代出版社書號)

《大愛無疆——湖南在行動》 湖南人民出版社(待出)

《我在地震現場》 湖南文藝出版社(待出)

《生命》 湖南文藝出版社(待出)

《中國自然災害災情分析與減災對策》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4、地圖(2種)

《四川汶川地震救災志願者服務地圖》 成都地圖出版社

《抗震救災專用地圖——四川省全圖》 星球地圖出版社

5、災後心理輔導、健康知識(15種)

《地震災後心理干預手冊》 人民衛生出版社

《走出地震的震撼和悲傷》 人民衛生出版社

《震後心理指導手冊》 人民軍醫出版社

《震區官兵心理衛生指導》 人民軍醫出版社

《災後心理救助手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震災即將過去 親情與你同在——震後家庭健康知識簡明讀本》

中國人口出版社

《震後兒童心理救助手冊》 天地出版社

《災後心理救助》 天地出版社

《讓悲不再痛,讓哀不再傷——災後心理自我調適手冊》

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讓心中充滿陽光——地震受災人員心理自助讀本》

浙江科技出版社 四川科技出版社

《給自己一個寧靜的港灣——地震救援人員心理健康自助讀本》

浙江科技出版社 四川科技出版社

《幫助你自己——渡過難關的辦法》 寧波出版社

《地震兒童心理救助:兒童家庭和教師活動指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重建心靈家園》(漫畫繪本) 湖南少兒出版社(待出)

《我的地震經歷——兒童心理創傷救助》(引進版)

湖南文藝出版社(待出)

6、地震醫療、防疫及災後防病常識(26種)

《地震災害自救互救防疫》 人民出版社

《地震自救互救醫療知識手冊》(書名可能改)科學出版社

《傳染病家庭預防》 海洋出版社

《災難和事故的創傷救治》 人民衛生出版社

《災害現場求生術——自救與救治》 人民衛生出版社

《災後防病知識宣傳畫》4種 人民衛生出版社

《地震災後防病手冊》 人民衛生出版社

《地震應急救護知識》宣傳折頁 科學普及出版社

《震後防疫防病小常識》宣傳折頁 科學普及出版社

《危重急病的診斷與治療》 科學普及出版社

《地震災後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宣傳掛圖》 中國農業出版社

《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識宣傳掛圖》 中國農業出版社

《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識問答》中國農業出版社

《村級動物防疫員免疫技術手冊》中國農業出版社

《地震災後農村滅鼠技術掛圖》中國農業出版社

《現代創傷骨科學》 人民軍醫出版社

《實用創傷救治》 人民軍醫出版社

《脊柱脊髓與四肢神經損傷救治原則》 人民軍醫出版社

《震區防疫手冊》 人民軍醫出版社

《地震傷急救手冊》 人民軍醫出版社

《震後防病把五關》 人民軍醫出版社

《災區醫院院內感染預防指南》 人民軍醫出版社

《地震災後防病必備常識》 學苑出版社

《抗震救災急救手冊》 四川人民出版社

《地震災區衛生防病手冊》 四川科技出版社

《中小學生意外傷害自防自救》 武漢出版社

7、地震常識、自助讀物(21種)

《地震來了怎麼辦》掛圖1套4張 人民出版社

《地質災害預防》折頁 地質出版社

《地震32問》宣傳手冊 地質出版社

《抗震救災小常識》折疊卡 科學出版社

《抗震救災自助手冊》(64開、32開)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網路全書》第二版資料匯編·地震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

《家庭地震應急三點通》 科學普及出版社

《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指南》 科學普及出版社

《抗震救災》科普掛圖(1套10張) 科學普及出版社

《防震減災》科普掛圖(1套4張)電子版 科學普及出版社

《地震來了怎麼辦》 地震出版社

《漫話城市地震防災》 地震出版社

《地震知識100問》 地震出版社

《震後氣象災害防避指南》 氣象出版社

《少年兒童地震防護手冊》 四川少兒出版社

《抗震救災手冊》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百姓應急避難手冊》 天地出版社

《武漢市民應急救助手冊》 長江出版社

《地震災後100個特別提醒》 上海三聯書店

《抗震救助讀本》 湖南科技出版社(待出)

《神狗歷險記——震後餘生》 地震出版社

㈩ 地質災害隱患防治通知書怎麼填寫

(1)編制並組織實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計劃;(2)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內年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容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並對其監督管理;(3)管理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4)組織編寫有關標准、規范;(5)組織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報;(6)負責承擔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評估單位的資質管理;(7)進行地質災害責任鑒定及糾紛調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