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地震

地質災害地震

發布時間: 2021-01-24 09:08:18

A. 地質災害就是指地震么

常見的地質災害為滑坡、泥石流,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質災害。

B. 地質災害就是地震嗎

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C. 地震屬於地質災害嗎

地震也可以稱為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科定義: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專的,對人類生命財產、屬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D. 地質災害有哪些

地質災害有:

1、地裂縫: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產生開裂,並在地面形成一定長度和寬度的裂縫的一種地質現象,當這種現象發生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時,便可成為一種地質災害。

2、地面沉降: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下降運動(或工程地質現象)。

3、泥石流: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是一種災害性的地質現象。

4、岩土膨脹:由於其在土體中雜亂分布的裂隙及反復脹縮變形造成強度衰減的特性,所以常常給人類的工程建築帶來嚴重破壞,造成許多地質災害。

5、水土流失:易於發生水土流失的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是造成中國發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4)地質災害地震擴展閱讀:

1、地質災害是指由於自然或人為作用,多數情況下是二者協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層比較強烈地破壞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的岩土體移動事件。

2、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其他部門或者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接到報告的,應當立即轉報當地人民政府。

3、地質災害發生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啟動並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將災情及其發展趨勢等信息報告上級人民政府。

4、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的需要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機構,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工作。

E. 地震地質災害的介紹

在地震作用下,地質體變形或破壞所引起的災害。地震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地基土液化、軟土震陷、崩塌、滑坡、地裂縫和泥石流等。

F. 地震屬於地質災害嗎

地震也可以稱為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科定義: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G. 地震為什麼不屬於地質災害

地震也可以稱為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科定義: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H. 地震發生後,會有哪些地質災害,形成( )等

地震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是明顯的晃動。
極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鍾。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築物,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築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徵(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並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於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於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託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於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

I. 地震引發的地質災害

1.地震災害有哪些特點?
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它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以及頻度較高,並產生嚴重次生災害,對社會也會產生很大影響等特點。
2.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其中有震級、震中距、震源深度、發震時間、發震地點、地震類型、地質條件、建築物抗震性能、地區人口密度、經濟發展程度和社會文明程度等。地震災害是可以預防的,綜合防禦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自然災害。
3.地震直接災害有哪些?
地震造成建築物破壞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噴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壞和海嘯。

4.何謂地震次生災害?
因地震的破壞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災害,包括火災、水災和煤氣、有毒氣體泄漏,細菌、放射物擴散、瘟疫等對生命財產造成的災害。

5. 什麼叫次生災害源?
次生災害源是指因地震而可能引發水災、火災、爆炸等災害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貯存設施,以及水壩、堤岸等。
6.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災害是什麼?
各類建(構)築物的破壞和倒塌。由此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財產損失。

7.常見的由地震引發的哪種次生災害最嚴重?
火災。
8.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災發生在何時、何處?
1739年銀川8級地震引起的火災,大火燒了5天5夜。
9.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災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各種生命線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區,地上地下各種管網密布,次生災害源集中,所以地震次生災害出。
10.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災發生於何時何地?
1933年四川疊溪7.5級地震造成的水災。地震時山體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個堰塞湖,大震後45天,湖水堵體潰決,造成下游水災。洪水縱橫泛濫,長達千餘里,淹沒人員2萬多,沖毀良田5萬畝。
11.影響人員傷亡的因素有哪些?
(1)地震強度(震級和烈度);
(2)震中距離;
(3)震區人口密度;
(4)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
(5)發震季節和時間;
(6)有無地震預報;
(7)有無地震應急預案;
(8)搶救速度。
12.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我國陝西華縣的8級大震,死亡人數約83萬。
13.為什麼說中國是一個地震災害極其嚴重的國家?
中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地震活動頻繁;中國的地震主要是板內地震,具有震源淺、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的特徵;中國人口眾多,建築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災率較高。(板內地震是指板塊內部發生的地震)

J. 地震是不是地質災害中最大的表現形式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基礎地質研究室專家安美建 :地質災害,地殼表層以上是屬於地質研究的范圍,災害當然很多,地震、火山還有普通說的地質災害,滑坡、泥石流都是屬於地質災害。在國際上所有地質災害包括地震、火山,這當中地震對地質內部影響是最大的,火山休眠幾百萬年不活動,但是地震往往在某個地區幾十年發生一次大的地震,大的破壞性地震,六級以上的。普通地震也很頻繁,尤其是對一些城市,一旦發生地震整個城市可能就會消失,所以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最大。我們普通人認為地質災害比如滑坡,它的影響范圍很小,但是地震可以傳播很遠,不像滑坡塌下來的影響很小,但是地震波可以傳上百公里、幾百公里,如果房子搖倒的話會形成破壞,所以地震是危險最大的災害。地震災害與一般地質災害有個非常大的區別,地質災害滑坡是地質體滑下來,但是地震本身是利用地震波傳播,雖然斷層錯動,但是錯動有限,錯動幾米,造成災害最嚴重的是地震波,因為地震波可以傳到很遠,幾百公里,因為地震波是來回波動,可以使房子來回搖,把房子搖倒,地震波先是面波,周期很長,並且能量很高,這樣的話就可以影響到很遠的地方的建築,這是和一般地質災害不一樣的一個特點。國土資源部高級咨詢研究中心教授級高工、原地礦部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司司長岑嘉法 :地震我們通常指地球內部應力本身造成的一種活動,通常比如有火山引起的地震,再一個構造引起的地震,還有一些地區塌陷引起的地震,都是地殼內部形成的災害。我們現在說的地質災害是地殼外動力作用形成的,作為應力來研究,現在好像在《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裡面規定的,一個是自然因素或者人為因素造成的都放在地質災害裡面來。《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裡面規定六種主要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陷。如果是從大的地質災害來講,地震誘發的地質災害都是比較突發性的另外還有比較緩慢的,像地面沉陷,我們叫緩慢性的地質災害。總的因素裡面,地質災害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比如一個山體你去開挖邊坡,好像挖牆腳似的,挖得不合適它就垮塌下來或者崩塌。我們現在國土資源部管理的地質災害,對地球外面外動力作用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室主任李鐵鋒 :我補充一下,根據前兩位專家說的,大家對地質災害這個概念不太明白,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考慮什麼叫地質災害。如果從學科的層面來考慮,就是我們說的數理化就是學科,從這個角度考慮地質災害就是由於地球的內動力和外動力引發的地球表層的環境變化都是屬於地質災害。特別是針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產生威脅的都是地質災害。內動力我們剛才都談到了像地震、火山噴發都是屬於內動力的,就是地球的內部運動,包括斷層運動或者是岩漿活動所產生的。外動力就很多了,比如像河流的流水切割河岸產生塌岸,還有風,沙塵暴等等,從學科角度來講地震災害涉及到30幾種。現在也有人提出來,特別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等這些災害,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像修公路、水利水電建設,也引發了很多滑坡、泥石流,外動力裡面也有人把人類活動也作為一種外動力來考慮進去。比如我們說滑坡、泥石流有很多人為誘發的,有這種說法,所以從這個角度上,地震在地質災害裡面,從學科的角度來說地震是一個危害性比較大的災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