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鑽探規范
㈠ 工程地質鑽探規程91年的最新嗎
是最新的。DZ/T 0017-91 工程地質鑽探規程;現行版本。規定了進行區域工程地質專調查和各類建屬築工程場(廠)址基礎工程地質勘察鑽探的各項生產活動的技術要求,它既包含技術工作要求,又包括有關工藝操作規定。適用於區域工程地質調查和各類場(廠)址基礎工程地質勘察鑽探的設計、施工、管理和檢查,是進行各類工程地質鑽探各項工作的重要依據和准則。不適用於大口徑基礎樁施工工程鑽探。
㈡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jgj87廢除了嗎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JGJ87-92已於 2012-05-01廢止。
現行工程建設行業標准版《建築工程地質勘權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施行日期 2012-05-01 。
被替標准號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JGJ87-92,《原狀土取樣技術標准》JGJ89-92。
㈢ 工程地質鑽探標准 (CECS240:2008)過期了嗎新版本名稱是什麼急!!!
沒有過期。是現行標准。
標准號:CECS 240-2008
狀態:現行
名稱:工程地質鑽探標准
中標分類專:P13 ICS分類:93.010
標准分類編號:QT 頁數:76
發布屬日期:2008-05-20
實施日期:2008-09-01
作廢日期:——
㈣ 地質勘探規范標準的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地質勘探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是指根據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岩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包括地質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地質遙感、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海洋地質和鑽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質實驗測試等。
3.2 艱險地區 是指海拔3000m以上無人居住的地質工作區。
4 野外作業基本規定
4·1 地質勘探單位,應建立地質勘探工作區安全檔案,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傷害源,流行傳染病種、疫情傳染源,自然環境、人文地理、交通狀況。 地質勘探工作區安全檔案信息和預防措施應及時向野外作業從業人員交底。
4·2 地質勘探單位,應為野外地質勘探作業從業人員配備野外生存指南、救生包,為艱險地區野外地質勘探項目組配備有效的無線電通訊設備。
4·3 禁止單人進行野外地質勘探作業,禁止采、食不識別的野菜、野果。野外地質勘探作業人員應按約定時間和路線返回約定的營地。
4·4 地質勘探單位,應定期為野外地質勘探從業人員進行體檢。野外地質勘探從業人員體質應適應野外工作要求。
4·5 在疫源地區從事野外地質勘探工作的從業人員,應接種疫苗;在傳染病流行區從事野外地質勘探工作的從業人員,應注射預防針劑。 4·6 野外地質勘探施工,應收集歷年山洪和最高洪水水位資料,並採取防洪措施。
4·7 在懸崖、陡坡進行地質勘探作業,應清除上部浮石。進行兩層或多層地質勘探作業,上下層間應有安全防護設施。2m及以上高處作業,應系安全帶。
4·8地質勘探設備、材料、工具、儀表和安全設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應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准。
4·9 野外地質勘探電力線路應採用電纜。電纜應架空架設,電纜經過通道、設備處應增加防護套。
4·10 野外電、氣焊作業,電、氣焊工作點與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
4·11 野外地質勘探高架設備應設置避雷裝置。雷雨天氣,禁止在樹木下、山頂避雨。
4·12 可能危及作業人員或他人人身安全的野外地質勘探作業,應設置安全標志。
4·13 地質勘探爆破作業,應遵守《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
4·14 地質勘探野外工作車輛,應具有良好越野性能,並在野外作業出隊前進行車輛性能檢測。野外工作車輛駕駛員,應具有10萬公里以上安全行車經歷。
4·15 野外營地選擇應遵守下列規定: a 借住民房應進行消毒處理,並檢查房屋周邊環境、基礎和結構。 b 野外營地應選擇地面乾燥、地勢平坦、水源無污染背風場地。 c 挖掘鍋灶或者設立廚房,應在營地下風側,並距營地大於5m。 d 營地,應設排水溝,懸掛明顯標志。 e 在林區、草原建造營地,應開辟防火道。
4·16 山區(雪地)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每日出發前,應了解氣候、行進路線、路況、作業區地形地貌、地表覆蓋等情況。
b 在大於30°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懸崖峭壁上作業,應使用保險繩、安全帶。
c 山區(雪地)作業,兩人間距離應不超出視線。
d 冰川、雪地作業,作業人員應成對聯結,彼此間距應不小於15m。
e 在雪崩危險帶作業,每個行進小組應保持5人以內。
f 在雪線以上高原地區進行地質勘探作業,氣溫低於-30℃時應有防凍措施或者停止作業。
4·17 林區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在林區作業,應隨時確定自己位置,與其他作業人員保持聯系。
b 在林區作業,生火時應有專人看守,禁止留下未熄滅的火堆。
c 在森林地區進行地質勘探作業,應遵守禁區防火規定。
d 林區出現火災預兆時,應迅速撤離。林區發生火災時,作業人員應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或者開辟不少於5m的防火線。
4·18 沙漠、荒漠地區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作業人員應合理飲水。禁止未經檢驗飲用新發現水源水和未經消毒處理水。
b 發生沙塵暴時,作業人員應聚集在背風處坐下,蒙頭,戴護目鏡或者把頭低到膝部。
4·19 高原地區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初入高原者,應逐級登高,減小勞動強度,逐步適應高原環境。高原作業,嚴禁飲酒。
b 艱險地區野外作業,應配備氧氣袋(瓶)、防寒用品用具。
c 人均每日飲用水量,應不少於3.5L。
4·20 沼澤地區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在沼澤地區作業,應佩戴黑絹網、皮手套,扎緊袖口和褲腳。
b 在沼澤地行走,應隨身攜帶探測棒。
c 植物覆蓋的沼澤地段、浮動草地、沼澤深坑地段,應繞道通行,標識已知危險區。
d 在沼澤地區作業,應配備救生用品、用具。4·21 水系地區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水上地質勘探作業,應配備水上救生器具。
b 每天應對船和水上救生裝備進行檢查。
c 徒步涉水河流,水深應小於0.7m,流速小於3m/s,並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4·22 岩溶發育地區及舊礦、老窿地區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調查、進入舊礦老井、老窿、豎井、探井、探槽,應預先了解有關情況,採取通風措施,並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
b 在垂直、陡斜的舊井壁上取樣,應設置絞車升降作業台或者吊桶。
c 洞穴調查作業,洞口應預留人員,進洞人員應採取安全措施。
4·23 特種礦產地區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a 在放射性異常地區作業,應進行輻射強度和鈾、鐳、釷、氡濃度檢測,採取防護措施。
b 放射性異常礦體露頭取樣,應佩戴防護手套和口罩,盡量減少取樣作業時間。井下作業應佩戴個人劑量計,限額作業時間。
c 放射性標本、樣品應及時放入礦樣袋,按規定地點存放、處理。
d 氣體礦產取樣,應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
e 地下高溫熱水取樣,應採取防護措施。
㈤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點位如何布置,有什麼規定嗎
根據《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版)裡面有詳細介紹
㈥ 地質勘探,施工前進行地勘,遇到岩石後應鑽探多少米,規范規定,哪一條(比如孔樁)
回次進尺,由於岩土地層的性質不同對於回次進尺的要求也不大一致。根據建築鑽探技術標准求,土層中,不超過1.0m,對於主要持力層一般不超過0.5m。對於岩層,不超過岩心管長度,軟岩中不超過2.0m。
由於部分地層比較破碎,在鑽探過程中如果進尺太大,容易導致岩心管內的碎石隨岩心管轉互相磨損,這樣取芯率會降低,影響鑽孔岩芯質量。在復雜地質條件下,控制回次進尺的深度也是保證取芯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6)工程地質鑽探規范擴展閱讀:
全新統粉細砂層組:
主要分布於長江三角洲平原和蘇北廢黃河故道地區,屬沖積和沖海積相沉積,為褐黃色至灰黃色粉細砂,含少量泥質,飽水,不均勻系數小於50,砂層厚度10-25米,頂板埋深小於5米,受地震作用後容易產生砂基液化。
上更新統粉細砂層組:主要分布於里下河和太湖地區,以灰色、黃褐色粉細砂為主。砂層厚度3—14米,頂板埋深10—20米,多屬中密至密實狀態。
上更新統含礫中粗砂層組:主要分布於淮河以北地區,為沖積、沖洪積相棕黃色中、粗砂,局部地區夾有亞粘土透鏡體。層厚2—24米,頂板埋深2—24米,砂層飽水,密實,顆粒分選性差。
全新統亞砂土層組:主要分布於長江三角洲平原區、黃泛區及沿海一帶,為灰黃色沖積、沖洪積、沖海積相沉積。軟塑狀,固結壓密程度較低。層厚2—10米,頂板埋深一般為0—3米。
全新統粘土、亞粘土層組: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為灰黃色、褐黃色沖積、沖海積和湖積相沉積物。可塑,具高——中壓縮性。層厚一般為2—7米,頂板埋深0—5米。
㈦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現在修改為什麼
《建來築法》、《建設工程質量源管理條列》、《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規范》等
施工圖設計前必須進行施工圖設計勘察
初步設計前進行初步勘察
在施工圖前的規劃、可研、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勘察,勘察深度國家相關規范都要詳細規定,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施工前必須要有經過國家行業審查部門出具的施工圖審查合格證書,否則屬於違法行為,發生重大事故的,追究刑責。
㈧ 土工試驗方法標准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工程地質手冊最新版本是哪個
2015年勘察工程所用的最新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2、《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4、《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5、《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6、《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7、《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
8、《建築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
9、《土工試驗方法標准》(GB/T 50123-1999)
10、《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2008)
1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GB 50585-2010)
12、《靜力觸探技術標准》(CECS 04:88)
13、《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
14、《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准》(CECS 99:98)
高層部分:
1、《高層建築岩土工程勘察規程》(JGJ 72-2004、J 366-2004)
2、《高層建築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JGJ6-2011)
鐵路類:
1、《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2、《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鐵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規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4、《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 10001-2005)
5、《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范》(TB 10035-2006 J158-2006)
6、《鐵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TB 10002.5-2005)
7、《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 10003-2005)
8、《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TB 10025-2006)
9、《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
10、《城市軌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307-2012)
1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99-1999)(2003年版)
12、《鐵路工程地質手冊》(修訂版)(1999)
水工類:
1、《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 50487-2008)
2、《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L 55-2005)
3、《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范》(DL 5073-2000)
4、《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SL 60-94)
5、《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DL/T 5395-2007)
6、《堤坊工程地質勘察規程》(SL 188-2005)
7、《水利水電工程土工試驗規程》(DL/T 5355-2006)
公路類:
1、《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
2、《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
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4、《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
5、《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
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
7、《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
8、《公路自然區劃標准》(JTJ003-86)
9、《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
其它類:
1、《工程岩體分級標准》(GB 50218-2014) (GB 50218-94已經廢止)
2、《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GB/T 50266-2013)
3、《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4、《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築規范》(GB 50025-2004)
5、《膨脹土地區建築技術規范》(GBJ 112-87)
6、《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
7、《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規范》(JTS 133-1-2010)
8、《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S 147-1-2010)
9 、《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
10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
11、《建築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
12、《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 106-2003 J256-2003)
13、《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09)
14、《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
15、《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准》(GB 50153-2008)
16、《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 J302-2004)
17、《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 50290-98)
18、《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國土資發〔2004〕69號
19、《變電所岩土工程勘測技術規程》(DL/T 5170-2002)
20、《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01)
21、《建築鋼結構防腐蝕技術規程》(JGJ/T 251-2011)
22.《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GB/T18772)
23.《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2008)
24.《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2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6、《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113-2007)
27、《軟土地區岩土工程勘察規程》(JGJ 83-2011)
28、《復合地基技術規范》(GB/T50783-2012)
尾砂壩:
1、《尾礦堆積壩岩土工程技術規范》(GB 50547—2010)
市政類:
1、《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
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
3、《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 194-2013)
4、《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032-2003)
5、《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
6、《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JJ 11-2011)
7、《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2012)
冶金類:
1、《冶金工業建設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749-2012)
2、《冶金工業建設鑽探技術規范》(GB50734-2012)
3、《冶金工業岩土勘察原位測試規范》(GB/T50480-2008)
4、《冶金工業水文地質勘察規范》(GB50615-2010)
設計手冊類
1、《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常士驃、張蘇民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2、《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龔曉南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3、《公路設計手冊·路基》(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鐵路工程地質手冊》。鐵路第一勘察設計院主編,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特殊類:
1、《露天煤礦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778-2012)
2、《構築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191-2012)
3、《城鄉規劃工程地質勘察規范》(CJJ57-2012 )
4、《既有建築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123-2012)
5、《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50260-2013)
6、《工程建設勘察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379-2006)(強調有總工)
生活垃圾處理場:
1、《生活垃圾處理場岩土工程勘察規程》
2、《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准》(建標[2001]101號);
3、《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岩土工程技術規范 (CJJ176-2012)
4、《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l13—2007)
5、《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93—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