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程地質
❶ 軟土工程地質
軟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大、承載力低的一種軟塑到流塑狀態的黏性土;如淤泥、淤泥質土以及其他高壓縮性飽和黏性土、粉土等。黃河三角洲地處渤海之濱,具有軟土的沉積環境,鑽探資料也表明區內呈片狀分布著軟土。
(1)軟土的劃分標准
本次劃分軟土採用如下標准: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並且厚度大於0.50m,將其確定為軟土層。
1)承載力標准值fk<80kPa;
2)標貫錘擊數N63.5≤2;
3)靜力觸探錐頭阻力qc<0.5MPa;
4)流塑狀態。
(2)軟土的空間分布
利用工程地質鑽孔資料和相應試驗數據的分析,圈定出軟土的分布范圍及埋藏條件,繪制軟土分布圖(圖4.4)。
軟土主要分布於黃河三角洲東北部濱海地帶、河口—刁口碼頭一帶、利津縣羅鎮—黃河故道西、墾利縣下鎮東部,另外在利津縣明集—廣南水庫一線呈不連續片狀、碟狀分布。
(3)軟土的成因及主要物理力學性質
研究區軟土具有兩種成因:
1)爛泥灣相沉積:在歷次河口的兩側,沉積的以細粒成分為主的土層,一直處於飽和狀態,排水固結過程進展緩慢,所以土的力學性質很差。顏色以灰褐色為主,流塑態,土質細膩,岩性以粉質黏土為主,夾粉土和黏土薄層。
圖4.4 黃河三角洲軟土分布圖
2)濱海湖沼相沉積:顏色以灰—灰黑色為主,有機質含量較高,具腥臭味,為淤泥或淤泥質土。
黃河三角洲地區軟土的主要物理力學指標統計結果見表4.5,可以看出:區內軟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等特點,在荷載作用下變形較大,對建築物極為不利。因此,在工程建設規劃時,應盡量避開有軟土分布的地區。在無法避開軟土的情況下,應對區內的軟土有足夠的重視,採取一定的處理措施。
表4.5 軟土主要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
註:e—孔隙比,無量綱;IL—液性指數,無量綱。
❷ 土體地質工程特點
1.土體地質工程類型
以土體做建築材料,以土體做建築結構,以土體賦存環境做建築環境建築起來的工程稱為土體地質工程。土體地質工程類型極其廣泛,而且其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常見有:①基坑工程;②地基工程;③邊坡工程;④地下洞室工程。
概括起來它們都屬於開挖工程。這幾類工程在民用建築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礦山工程、國防工程行業里都有。
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是民用建築工程。今天的我國在土體上建成的建築物高度已經高達420.5m,建築基坑有的已經深達30餘米,國際上建築基坑深度已經達到40m;建築物地基多數採用樁基;地下工程類型愈來愈多,地鐵、地下商場、地下倉庫等建築類型愈來愈多,規模愈來愈大,這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
2.土體地質工程穩定性控制因素
(1)土質成分:威脅土體穩定性的土體成分因素主要為淤泥、軟粘土和粉土,在土體工程建築勘察工作中必須認真查清。
(2)土體結構:威脅土體穩定性的土體結構為軟夾層層狀結構,這是土體結構中最不良結構,基坑工程破壞多受它控制;特別是粘土質和淤泥質軟夾層常構成積水帶,威脅著土體穩定性。
(3)地下水:地下水可改變土體強度和土體中應力狀態,對黏性土尤其具有特殊意義。改變土體中地下水狀態可大大改變土體強度和土體中應力狀態,改變土體地質工程穩定性。
❸ 工程地質知識點
1、「物源」的概念
萬物皆有所源,所有地質現象,都有其物質基礎。
如:滑坡——滑動面、切割面和臨空面,泥石流——鬆散的物質、陡峻的地形和足夠的突發性水源,岩溶——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水的溶蝕性和流動性;
黃土——粉粒、可溶鹽結晶;膨脹土——粘粒、粘土礦物;軟土——粘粒、絮狀機構;
2、「成因」的概念
萬事皆有所因,內因決定外因。
土層、岩層皆為自然歷史的產物,其形成和演化遵循一定的規律,其背後是內、外動力地質作用的營力的作用結果。
學習土的成因,是工程地質和土力學在本科教學內容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對於土,工程地質按土的成因進行分類,側重定性;土力學按顆粒級配分類,側重定量。
在地表水地質作用類型和產物中介紹殘積土、坡積土、洪積土和沖積土,分別對應的作用是:淋濾作用、洗刷作用、沖刷作用和沉積作用;我們要學會用分選性、磨圓度、層理等概念來分析這四種土的特性,這幾個概念來自這幾種搬運距離的不同導致的。
因此對於土而言,其形成源自外動力地質作用,包含:風化、剝蝕、搬運、沉積;
剝蝕和搬運涉及不同的外部營力,包含風、流水、冰川、重力、湖海等,不同的營力就有不用的物質,原生黃土源自風力搬運、膨脹土是流水搬運、冰磧物是冰川搬運等;
疊覆定律的內涵是原始地層由上到下的順序是按由新到老的順序分布的,新地層覆蓋在老地層之上。如果地層出現老地層在新地層之上,就是地層的倒置,一般由劇烈的構造運動導致。
工程地質構造中,倒轉褶曲、平卧褶曲、推覆輾掩斷層都會出現地層的倒置。
原始水平定律、原始連續性定律表示沉積地層形成時,一般先形成水平岩層,整合關系,地層沉積主要因為地殼的連續下降導致。地層抬升、受水平擠壓,會導致各種構造的產生,抬升後會導致地層的缺失;地殼的重復運動將導致各種不整合接觸的產生。
❹ 鹽漬土工程地質
當土中的易溶鹽含量大於0.5%,且具有吸濕、松脹等特性的土稱為鹽漬土;按含回鹽量可分為弱鹽漬土答(0.5%~1%)、中鹽漬土(1%~5%)、強鹽漬土(5%~8%)和超鹽漬土(>8%)。黃河三角洲地區的鹽漬土主要為濱海鹽漬土,按含鹽性質則大部分屬氯鹽漬土,局部為硫酸鹽漬土,區內的鹽漬土主要為弱鹽漬土,局部地段有中鹽漬土。
❺ 土木工程地質誰會
這個問題是不是太籠統了,具體問什麼呢,是有學過但不是很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