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北京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北京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發布時間: 2021-01-24 01:53:58

1. 中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分區圖怎麼運用到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中

地質災害風險性是指地質災害發生不同險情的概率。
風險概率為暴雨頻率。
風險概率一暴雨頻率一暴雨強度一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一險情一危險等級。可以進行縣(市)地質災害風險氣象精準預警…

2.  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響應

群測群防機構可通過電視、網路、傳真、通訊等形式接收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發布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縣級群測群防機構收到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後,應在2小時內將信息轉發到相關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單位、隱患點監測責任人以及隱患區巡查責任單位(或責任人)。

(1)當預警級別為3級時,群測群防機構應通知基層群測群防監測人員注意,查看隱患點變化情況。

(2)當預警級別為4級時,群測群防機構應通知基層群測群防監測人員加密監測,注意防範,做好啟動防災應急預案的准備。

(3)當預警級別為5級時,群測群防組織應立即通知基層群測群防監測人員加強巡查,加密監測。一旦發現地質災害臨災前兆,應立即發布緊急撤離信號,組織疏散受威脅的人員。

(4)未在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區域內,出現持續大雨或暴雨天氣時,群測群防責任單位和監測人員應及時上崗加強監測。當發現臨災特徵時,應立即組織疏散受威脅人員。

(5)鼓勵公民和組織通過電話等各種形式向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供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信息。

(6)縣級群測群防機構在汛期每個月25日前,應將當月地質災害信息反饋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信息反饋內容詳見附件Ⅰ-5。

3. 北京延慶發地質災害黃色預警是真的嗎

8月22日16時,北京來市延慶區氣象局自,國土分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Ⅲ級(黃色)預警信號,延慶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地質災害Ⅲ級(黃色)預警響應,經延慶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決定,從2017年8月23日起,延慶區范圍內的八達嶺森林公園、野生動物世界、古長城、古崖居、玉渡山、龍慶峽、百里山水畫廊、九眼樓、蓮花山、雲瀑溝景區暫時關閉,停止一切旅遊接待活動,開業時間將另行公告。

建議市民做好防範,採取以下措施:

1.市民、車輛盡量避免靠近邊坡、擋土牆和溝谷地帶,如發現邊坡出現異常,應當立即遠離並報警;

2.有關主管部門和單位做好地質災害各項防禦工作。

4. 北京發首個地質災害預警是什麼

2018年7月9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區突降暴雨,黑龍潭路附近積水嚴重,致內多輛汽車拋錨。 7月11日6時,中容央氣象台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據預計,7月11日08時至12日08時,台灣島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東部、四川盆地西部、陝西西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部、北京、天津北部、遼寧北部、吉林中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福建北部、浙江東南部、江西中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240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水量30~50毫米,局地70毫米以上。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和市氣象局11日9時聯合發布今年首個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北京房山、門頭溝、海淀、豐台、石景山、昌平、懷柔、密雲、延慶、平谷等山區發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請注意防範。

7月10日下午,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和山西省氣象局也曾聯合發布地質災害預警。預計自10日20時起,未來24小時,太原市婁煩,陽泉、長治、朔州、晉中、運城、忻州、臨汾、呂梁等地部分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級別為3級(黃色),發生地質災害風險較高。

5.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指的是什麼

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是指在一定地質環境和人為活動背景條件下,專受氣象因素的影響,某屬一地域、地段或地點在某一時間段內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真實世界遭受損失可能性的一種狀態,而不是真實發生的一種狀況。由於人類防禦災害能力和實施防災措施的不同,這種可能性的狀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或部分發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基於地質災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地層岩性、地質結構、地形地貌、岩土體類型等)和激發因素(降雨、地震、冰雪消融、人為活動)通過模型運算來開展工作,控制因素是基本條件,激發因素在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不同時段、不同地段常常表現出較大差異。

6. 北京發布6個預警,其發布的都是哪些區域

北京發布六個預警分別為,第一,暴雨橙色預警信號,覆蓋區域為北京全市;第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覆蓋區域為北京全市;第三,山洪災害風險預警,以房山、門頭溝、昌平、延慶、懷柔、密雲和平谷七個區域的風險區域最高;

強降雨天氣按照天文台的預報進入京津冀地區,北京當天夜間出現大雨至暴雨再到大暴雨的天氣,伴有頻繁的打雷閃電和九到十級的大風。在經過這段強降雨後,北京迎來了雨後天晴,整體氣溫回升,人們的防範措施體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效果。雖然暴雨天氣過去,但是還是會有雨帶在後續幾天持續影響京津冀地區,市民出行還是需要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在行車和在日常活動中要注意雨路濕滑,適當減速慢行。

7. 北京發布雷電藍色預警了

是的。北京市氣象台8月18日9時15分發布雷電藍色預警信號:預計,當前至18日20時,北京市大部分地區有雷陣雨天氣,局地短時雨強較大,請注意防範。

北京市氣象局18日中午發布稱,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外圍偏南氣流和東移高空槽共同影響,預計18日下午至前半夜,北京仍有分散性陣雨。18日上午,北京普降雷陣雨,部分地區達到「大雨」量級,密雲局地「暴雨」量級。

北京市氣象台18日8時至12時的4個小時的降水量顯示,全市平均9.9毫米,城區平均9.1毫米,東北部平均21.2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密雲史莊子村,為57.5毫米,該站10至11時小時雨強52.0毫米。

據介紹,24小時內的日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為小雨,10.0至24.9毫米為中雨,25.0至49.9毫米為大雨,50.0至99.9毫米為暴雨,100.0至250.0毫米為大暴雨,日降水量超過250.0毫米為特大暴雨。

根據目前資料分析,預計18日午後至前半夜,北京仍有分散性陣雨(伴有弱雷電),雨量分布不均,局地短時雨強較大,預計最大的小時雨強可達20至30毫米。

(7)北京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擴展閱讀

19日降雨將結束

根據目前觀測,19日,隨著「副高」東移南退,本輪降雨過程趨於結束。19日白天,北京東部地區有陣雨,雨量不大。20日至21日,北京的天氣以晴到多雲為主。

氣象部門提示,連日多次降水造成山區和淺山區存在發生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公眾盡量避免前往山區的危險地帶、河道、地質災害隱患區域,提高次生災害和強對流天氣的防範意識。

8. 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1〕135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氣象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國發 〔2011〕20 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國辦發 〔2011〕33 號)和 《國土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關於深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合作的框架協議》有關精神,進一步推進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共同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體系建設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根據地質災害實際情況,圍繞地質災害防治氣象服務需求,採用多種方式,爭取多方支持,依託現有資源,共同推動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綜合的地質災害氣象觀測站網,加快對易發區及周邊地區氣象觀測站的升級改造,加強對已建氣象設施的維護和保障,使氣象觀測設施處於良好運行狀態,以滿足地質災害易發區市 (地、州)、縣 (區、市)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順利開展的需要。

二、健全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應急聯動工作機制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加快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和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共享平台,建立會商機制,共同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要建立應對惡劣天氣特別是突發強降雨等極端氣象條件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國土資源部門應根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加強應急值守,一旦發生 4 級以上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的災害性天氣,要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切實做好應對防範工作。氣象部門應加強 4 級以上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和服務保障工作,根據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的地質災害發生情況,組織開展加密觀測和針對性的預報服務會商,及時提供氣象服務信息,並提出相關防範意見和措施建議。要依託現有通信專線,進一步加強雙方信息數據共享,重點加強地質災害易發區監測、災害數據的充分共享。要進一步加強應急聯動能力建設,完善雙方信息互通制度,拓展災害應急聯動方式渠道,豐富應急聯動技術手段。雙方要明確各自的責任部門、聯絡人員及聯系方式,做到責任到人。

三、大力推進地質災害氣象業務標准體系建設

要加強科研和聯合攻關,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氣象業務標准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地質災害氣象監測預警預報精細化水平。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聯合制定地質災害易發區氣象觀測站建設安裝、運行維護、檢測校準、通訊協議、信息交換共享、預報服務產品製作、信息發布等方面的規范和標准,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相關標准和規范的編制工作,促進地質災害氣象業務的規范化發展。聯合加強對各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要針對地質災害突發性強等特點,聯合研發 6 小時間隔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產品,逐步開展地質災害短時臨近預警預報業務。要積極推動基層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的深入開展,推進福建省泉州市、雲南省玉溪市和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深入開展精細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試驗研究,探索積累經驗並在全國推廣應用。

四、全面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能力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不斷加強易災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學校、農村等地區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及氣象災害信息發布傳播設施建設,努力拓寬預報預警信息覆蓋范圍。要加強與廣電、電信、城建等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通過建立協同高效的聯合響應機制,利用電視和電台、手機簡訊、城區顯著位置電子廣告牌等設施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保證預報預警信息渠道暢通、播發及時。

五、積極探索建立多樣化的地質災害防治合作模式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根據各地特點和需求,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地質災害氣象業務發展長效合作機制,建立多方參與、權責明晰的地質災害氣象監測系統建設、運營維護與服務提供模式。對於面向公眾的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實況監測信息等服務,屬氣象部門公益服務范疇的,由各級氣象部門無償提供。對於相關部門和單位提出的個性化地質災害氣象服務需求,由氣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通過協議方式予以提供。

國土資源部 中國氣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