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手冊
㈠ 假想實體基礎寬度b怎麼定量,高層勘察中,關於鑽孔深度中,摩擦型樁勘察鑽孔應在假想實體基礎寬度1-1.5
一、 岩土工程勘察
1.1 我國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及水電、鐵路、公路、港口等勘察規范中關於勘察分級、岩土 分類以及勘察階段的劃分與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則。
1.2 岩石及土的分類標准(國標及各行業標准)。
1.3 高層建築、樁基礎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原則。
1.4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應在哪個勘察階段進行?地質點應如何定位?
1.5 了解各種地貌的形成,特別是一些特殊地質營力形成的地貌特點。
1.6 了解各種常用勘探手段的使用原則、適用的地層。
1.7 了解現行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對原狀土試樣的質量分級,各級土樣採取的要求。
1.8 了解岩石和土的各種物理力學指標的含義,主要力學指標的使用原則,試驗要求。
1.9 了解各種常用原位測試手段的適用條件、所可能提供的岩土工程參數及其應用。
1.10 了解各種常用原位測試設備的技術規格、操作方法。
1.11 了解岩土工程常用的水文地質參數的物理意義,測求方法,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方法。
1.12 了解地下水在第四系含水層中的一般賦存狀態,環境水對混凝土腐蝕性的分級及標准。
1.13 了解地下水對岩土體工程特性的影響,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問題。
1.14 了解一般常見的特殊岩土如填土、濕陷性土、紅粘土、軟土、膨脹土、分化岩等的因、分類,工程特性及評價指標。
1.15 准確了解平均值、標准差、變異系數、統計修改系數的含義。
1.16 為築壩、築路所需的建築材料勘察階段的劃分及各階段勘探工作的布置原則。
參考資料:
1、《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94)
2、《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年
3、《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287-99)
4、《工程岩體分級標准》(GB50218-94)
5、《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GB/T50266-99)
6、《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
7、《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10012-2001)
二、 淺基礎
2.1 建築物的安全等級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2.2 地基設計時,哪些建築物應按地基變形計算?哪些建築物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
2.3 地基設計時考慮的地基主要受力層指的是什麼?
2.4 地基計算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在什麼情況下應按基本組合,什麼情況下應按長期效應組合,什麼情況下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土體自重的分項系數應取多少?
2.5 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根據什麼確定,並應滿足什麼要求?
2.6 地基承載力與基礎寬度及埋深有無關系?如何進行深度和寬度修正?修正系數與土性有什麼關系?
2.7 抗剪強度由哪兩個土性參數不清所組成?如何用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
2.8 軸心荷載作用和偏心荷載作用對基礎底面壓力的計算有什麼不同?偏心荷載作用下如何考慮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
2.9 什麼叫做基礎底面的附加壓力?它與基礎埋深有什麼關系?
2.10 如何進行軟弱下卧層驗算?
2.11 當地下水位處於基礎底面以上時對淺基礎設計有什麼影響?設計時對地下水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
2.12 如何進行天然地基沉降計算?
2.13 考慮應力歷史時或需預測沉降歷時關系時怎樣計算地基沉降?進行這種講算時土工試驗有些什麼要求?
2.14 哪些因素會導致產生不均勻沉降?設計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減少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
2.15 用什麼方法來驗算地基穩定性?規定的穩定安全系數應不小於多少?從穩定性考慮,對位於土坡坡頂上的建築有什麼專門的要求?
2.16 淺基礎一般有哪些型式?
2.17 建築物沉降觀測要點。
參考資料:
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
2、《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年
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J024-85)
三、 深基礎
3.1 樁的分類、樁基礎的組成和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基本知識。
3.2 布樁時樁中心距的確定:樁端持力層的選擇及其厚度的要求。
3.3 樁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計算進及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樁基沉降時,應採用哪些效應組合?
3.4 什麼情況下應考慮樁側負摩阻力?如何考慮?
3.5 岩溶地區樁基應按哪些原則設計?
3.6 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准值與設計值的相互關系。各種抗力分項系數如何取值?
㈡ 學好水文地質,要學哪些書一個不漏
水文地質學研究的是:地下水在於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其水量與水質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以及對各種圈層產生的影響,從而服務於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
岩石上部水未飽和帶,岩石孔隙或裂隙未被液態地下水充滿,含有大量空氣。在包氣帶中的地下水稱飽氣帶水,如土壤水。包氣帶水受重力作用順岩石的洞穴、孔隙、裂隙向下運動,但有時在包氣帶內,因透水層中夾有扁豆狀的隔水層,當包氣帶水向下滲透時,地下水受其阻隔可局部飽和,形成上層滯水。當地下水向下運動到一定深處,遇到不透水層阻隔時,就不能往下運動了,於是在不透水層之上,地下水便逐漸積成一層飽和帶,這就是飽和帶水。
潛水: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的隔水層之上的飽和帶水。隔水層頂面即潛水的下界,潛水的上界為自由表面,稱為潛水面。日常井水即潛水,井水面即潛水面, 其起伏與地面起伏一致,但起伏較小,還與雨水補給有關,潛水的動力使潛水面起伏變小。
承壓水:處於兩個穩定的隔水層之間的地下水。深處的承壓水在上部水體的靜水壓力之下,具有水頭壓力,打鑽通過上隔水層,水可自由噴出。自流水。 地下水的潛蝕作用:地下水的剝蝕作用發生在地面以下,故稱之。機械潛蝕作用 地下水流動緩慢,機械潛蝕作用較弱,但在黃土區較常見,地下水可把黃土淘空,引起地面陷塌。化學溶蝕作用:地下水溶有一定數量的CO2,其中約1%成H2CO3,故較純水具有更大的溶解能力,地下水CO2愈多,岩石溶解度愈大,溶蝕作用愈強烈,迅速。影響潛蝕作用的因素: 氣候炎熱多雨地區,地下水豐富,潛蝕作用強。岩性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石膏、石鹽。構造運動弱,有利於地下水長期作用,潛蝕強。
中國是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8287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
中國地下水超量開采嚴重,已引發諸多生態環境問題。目前,地下水的年開采總量已突破1000億立方米,佔全國供水總量的20%。其中,中國北方17個省、市、區地下水的開采總量佔全國地下水開采總量的88%,佔北方17個省、市、區供水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全國有100多座城市和一些井灌區的地下水水位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持續下降,有的地方地下水資源已瀕臨枯竭。在中國沿海地區,由於超采,地下水水位急劇下降,導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質惡化,耕地鹽化。在中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於超采,大量植被死亡,
水文地質學研究的是:地下水在於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其水量與水質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以及對各種圈層產生的影響,從而服務於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
岩石上部水未飽和帶,岩石孔隙或裂隙未被液態地下水充滿,含有大量空氣。在包氣帶中的地下水稱飽氣帶水,如土壤水。包氣帶水受重力作用順岩石的洞穴、孔隙、裂隙向下運動,但有時在包氣帶內,因透水層中夾有扁豆狀的隔水層,當包氣帶水向下滲透時,地下水受其阻隔可局部飽和,形成上層滯水。當地下水向下運動到一定深處,遇到不透水層阻隔時,就不能往下運動了,於是在不透水層之上,地下水便逐漸積成一層飽和帶,這就是飽和帶水。
潛水: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的隔水層之上的飽和帶水。隔水層頂面即潛水的下界,潛水的上界為自由表面,稱為潛水面。日常井水即潛水,井水面即潛水面, 其起伏與地面起伏一致,但起伏較小,還與雨水補給有關,潛水的動力使潛水面起伏變小。
承壓水:處於兩個穩定的隔水層之間的地下水。深處的承壓水在上部水體的靜水壓力之下,具有水頭壓力,打鑽通過上隔水層,水可自由噴出。自流水。 地下水的潛蝕作用:地下水的剝蝕作用發生在地面以下,故稱之。機械潛蝕作用 地下水流動緩慢,機械潛蝕作用較弱,但在黃土區較常見,地下水可把黃土淘空,引起地面陷塌。化學溶蝕作用:地下水溶有一定數量的CO2,其中約1%成H2CO3,故較純水具有更大的溶解能力,地下水CO2愈多,岩石溶解度愈大,溶蝕作用愈強烈,迅速。影響潛蝕作用的因素: 氣候炎熱多雨地區,地下水豐富,潛蝕作用強。岩性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石膏、石鹽。構造運動弱,有利於地下水長期作用,潛蝕強。
中國是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8287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
中國地下水超量開采嚴重,已引發諸多生態環境問題。目前,地下水的年開采總量已突破1000億立方米,佔全國供水總量的20%。其中,中國北方17個省、市、區地下水的開采總量佔全國地下水開采總量的88%,佔北方17個省、市、區供水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全國有100多座城市和一些井灌區的地下水水位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持續下降,有的地方地下水資源已瀕臨枯竭。在中國沿海地區,由於超采,地下水水位急劇下降,導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質惡化,耕地鹽化。在中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於超采,大量植被死亡,
水文地質學研究的是:地下水在於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下其水量與水質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以及對各種圈層產生的影響,從而服務於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
岩石上部水未飽和帶,岩石孔隙或裂隙未被液態地下水充滿,含有大量空氣。在包氣帶中的地下水稱飽氣帶水,如土壤水。包氣帶水受重力作用順岩石的洞穴、孔隙、裂隙向下運動,但有時在包氣帶內,因透水層中夾有扁豆狀的隔水層,當包氣帶水向下滲透時,地下水受其阻隔可局部飽和,形成上層滯水。當地下水向下運動到一定深處,遇到不透水層阻隔時,就不能往下運動了,於是在不透水層之上,地下水便逐漸積成一層飽和帶,這就是飽和帶水。
潛水: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的隔水層之上的飽和帶水。隔水層頂面即潛水的下界,潛水的上界為自由表面,稱為潛水面。日常井水即潛水,井水面即潛水面, 其起伏與地面起伏一致,但起伏較小,還與雨水補給有關,潛水的動力使潛水面起伏變小。
承壓水:處於兩個穩定的隔水層之間的地下水。深處的承壓水在上部水體的靜水壓力之下,具有水頭壓力,打鑽通過上隔水層,水可自由噴出。自流水。 地下水的潛蝕作用:地下水的剝蝕作用發生在地面以下,故稱之。機械潛蝕作用 地下水流動緩慢,機械潛蝕作用較弱,但在黃土區較常見,地下水可把黃土淘空,引起地面陷塌。化學溶蝕作用:地下水溶有一定數量的CO2,其中約1%成H2CO3,故較純水具有更大的溶解能力,地下水CO2愈多,岩石溶解度愈大,溶蝕作用愈強烈,迅速。影響潛蝕作用的因素: 氣候炎熱多雨地區,地下水豐富,潛蝕作用強。岩性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石膏、石鹽。構造運動弱,有利於地下水長期作用,潛蝕強。
中國是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全國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8287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
中國地下水超量開采嚴重,已引發諸多生態環境問題。目前,地下水的年開采總量已突破1000億立方米,佔全國供水總量的20%。其中,中國北方17個省、市、區地下水的開采總量佔全國地下水開采總量的88%,佔北方17個省、市、區供水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全國有100多座城市和一些井灌區的地下水水位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持續下降,有的地方地下水資源已瀕臨枯竭。在中國沿海地區,由於超采,地下水水位急劇下降,導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質惡化,耕地鹽化。在中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於超采,大量植被死亡,
土地荒漠化加劇。造成我國地下水超采狀況的重要原因是水資源缺乏統一管理,同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整體水平不高也是一個原因。
隨著生態問題的出現,水文地質從水量為主,轉變為水量與水質研究並重。為了構建人和自然協調的、良性循環系統,以往現象歸納為主的研究,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從成生角度出發,探索目標系統的作用過程與內在機理,成為主流。 經過這么課程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地下水,地下水有什麼作用,在我們生活上地下水的意義。地下水在我們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保護好它。
《水文觀測技術網路全書》
3 790 《最新水文地質調查測繪新技術應用與地下水環境觀測評價及綜合勘察、災害預警監測防治實務全書》 4 998 《水文地質手冊》
4 998 《水文調查測驗與水資源調度、信息化管理及水文條例實施手冊》 4 998 《水文現代化及新技術應用手冊》 1 298 《現代水文地質調查工作手冊》
3 880 《煤礦水文地質分析、突水預測預報及重大特大透水災害防治、救治方案設計與快速治理實用手冊》
4 99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貫徹實施與水文建設項目管理控制及水文監測預報技術實用手冊》
2 608 《水文地質調查評價與水文地質資源勘察開發保護工程勘探及新技術方法應用實務手冊》
3 798 《地質工程鑽探工藝與技術實用手冊》 1 298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實施手冊冊》
3 798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測繪規程與工程地質勘察、試驗及監測標准規范手冊》
4 998 《工程地質新技術實用全書》
6 1380 《野外地質調查技術方法與質量檢查驗收達標手冊》 3 798 《現代地質(深部)找礦新技術標准手冊》 4 998 《六類地質災害應急防治技術標准手冊》 3 880 《地質調查項目預算編制與設計審查手冊》 3 880 《最新工程地質手冊》 4 998 《煤炭地質鑽探規程》
1 36 《2010年礦井地質應用技術手冊》 1 298 《礦山地質工程師實用手冊》
1 298 《工程地質勘察規范與勘察新技術應用手冊》 3 998 《鐵路工程地質工作手冊》
4 998 《成礦地質研究分析與找礦預測普查及儲量地質測量評審實用手冊》 4
1080 《重大地質災害防治方法與工程治理方案選擇及設計計算手冊》 3 880 《新編石油地質勘探與油氣儲量分析及測井鑽井數據計算處理新技術應用網路全書》
8 1980 《最新地質勘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及國家強制性標准實務全書》 6 1690 《地質勘察與地質災害監測評估防治技術實用手冊》 3 798 《地質礦產文書寫作規范與範例大全》
3 798 《國土資源調查預算標准-地質調查部分實施手冊》 4 1080 《工程地質勘察檔案管理工作實用手冊》、
《地質調查質量控制與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技術及規范化監督管理實用手冊》
4 998 《地質勘查資質注冊登記辦法與地質勘查資質分類分級標准應用手冊》
3 798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與防治規劃編制及防治工程質量控制要點實用手冊》
4 998 《地質勘查資質管理與勘查技術標准實用手冊》 3 798 《中國地質勘查大網路全書》
6 1680 《最新地質勘探技術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及強制性條文》
6 1680 《煤礦水文地質分析、突水預測預報及重大特大透水災害防治、救治方案設計與快速治理實用手冊》
4 996 《地質勘查、勘探項目定額概預算編制與成本控制及招投標報價實用手冊》
4 998 《地質隊隊長工作網路全書-地質礦產勘查與勘探工程技術裝備及煤田地質勘探》
4 998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規范與突發災害事故應急預案典型範本》 3 780 最新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管理、隱患排查與監測預警工作指導全書》 3 798 《地質勘查資質管理條例與管理工作法規及標准規范應用手冊》 4 1080 地質災害表現形式與防治措施及防治新技術新規范應用手冊》 4 1080 《地質調查項目管理辦法與標准規范全集》
4 1088 《水文地質調查評價與水文地質資源勘察開發保護工程勘探及新技術方法應用實務手冊》 3 798 《地質工程手冊》 6 1680 《最新地質勘探技術手冊》
2 598 《環境地質與生態農業建設實務全書》 4 998 《工程地質勘察檔案管理工作實用手冊》4冊 998 《最新地質工程遙感圖像典型圖譜》
1 298 《地質資料檔案管理規范與資料匯交質量要求及立卷歸檔規則實務全書》
4 1080 《地質調查項目概預算編制與審查標准評估及費用定額計算應用實務全書》
4 998 《地質礦產勘查「3S」核心技術指南應用手冊》 4 999 《現代遙感勘查新技術新方法實用手冊》
3 798 遙感技術與遙感數字圖像分析處理方法、解譯制圖及其綜合應
4 998 《最新國內外地質調查與災害災情評估理論及實踐手冊》 1 198 《地質勘察、勘探及測試技術應用手冊》 2 613 《地質災害勘查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手冊》
3 880
《地質工程勘察、檢驗監測及設計施工與災害防治技術實用手冊
㈢ 請問土工試驗方法標准,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工程地質手冊最新版本是哪個
2015年勘察工程所用的最新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2、《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9年版)
3、《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4、《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5、《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6、《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7、《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
8、《建築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
9、《土工試驗方法標准》(GB/T 50123-1999)
10、《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2008)
1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GB 50585-2010)
12、《靜力觸探技術標准》(CECS 04:88)
13、《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
14、《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准》(CECS 99:98)
高層部分:
1、《高層建築岩土工程勘察規程》(JGJ 72-2004、J 366-2004)
2、《高層建築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JGJ6-2011)
鐵路類:
1、《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2、《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鐵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規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4、《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 10001-2005)
5、《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范》(TB 10035-2006 J158-2006)
6、《鐵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TB 10002.5-2005)
7、《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 10003-2005)
8、《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TB 10025-2006)
9、《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
10、《城市軌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307-2012)
1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99-1999)(2003年版)
12、《鐵路工程地質手冊》(修訂版)(1999)
水工類:
1、《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 50487-2008)
2、《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L 55-2005)
3、《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范》(DL 5073-2000)
4、《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SL 60-94)
5、《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DL/T 5395-2007)
6、《堤坊工程地質勘察規程》(SL 188-2005)
7、《水利水電工程土工試驗規程》(DL/T 5355-2006)
公路類:
1、《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
2、《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
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4、《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
5、《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
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
7、《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
8、《公路自然區劃標准》(JTJ003-86)
9、《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
其它類:
1、《工程岩體分級標准》(GB 50218-2014) (GB 50218-94已經廢止)
2、《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GB/T 50266-2013)
3、《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4、《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築規范》(GB 50025-2004)
5、《膨脹土地區建築技術規范》(GBJ 112-87)
6、《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
7、《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規范》(JTS 133-1-2010)
8、《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S 147-1-2010)
9 、《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
10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
11、《建築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
12、《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 106-2003 J256-2003)
13、《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09)
14、《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
15、《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准》(GB 50153-2008)
16、《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 J302-2004)
17、《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 50290-98)
18、《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國土資發〔2004〕69號
19、《變電所岩土工程勘測技術規程》(DL/T 5170-2002)
20、《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01)
21、《建築鋼結構防腐蝕技術規程》(JGJ/T 251-2011)
22.《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GB/T18772)
23.《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2008)
24.《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2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6、《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113-2007)
27、《軟土地區岩土工程勘察規程》(JGJ 83-2011)
28、《復合地基技術規范》(GB/T50783-2012)
尾砂壩:
1、《尾礦堆積壩岩土工程技術規范》(GB 50547—2010)
市政類:
1、《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
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
3、《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 194-2013)
4、《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032-2003)
5、《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
6、《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JJ 11-2011)
7、《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2012)
冶金類:
1、《冶金工業建設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749-2012)
2、《冶金工業建設鑽探技術規范》(GB50734-2012)
3、《冶金工業岩土勘察原位測試規范》(GB/T50480-2008)
4、《冶金工業水文地質勘察規范》(GB50615-2010)
設計手冊類
1、《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常士驃、張蘇民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2、《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龔曉南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3、《公路設計手冊·路基》(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鐵路工程地質手冊》。鐵路第一勘察設計院主編,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特殊類:
1、《露天煤礦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778-2012)
2、《構築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191-2012)
3、《城鄉規劃工程地質勘察規范》(CJJ57-2012 )
4、《既有建築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123-2012)
5、《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50260-2013)
6、《工程建設勘察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379-2006)(強調有總工)
生活垃圾處理場:
1、《生活垃圾處理場岩土工程勘察規程》
2、《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准》(建標[2001]101號);
3、《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岩土工程技術規范 (CJJ176-2012)
4、《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l13—2007)
5、《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93—2003)
㈣ 2014岩土工程規范
一、
岩土工程勘察
1.1
我國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及水電、鐵路、公路、港口等勘察規范中關於勘察分級、岩土
分類以及
勘察階段的劃分與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則。
1.2
岩石及土的分類標准(國標及各行業標准)
。
1.3
高層建築、樁基礎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原則。
1.4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應在哪個勘察階段進行?地質點應如何定位?
1.5
了解各種地貌的形成,特別是一些特殊地質營力形成的地貌特點。
1.6
了解各種常用勘探手段的使用原則、適用的地層。
1.7
了解現行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對原狀土試樣的質量分級,各級土樣採取的要求。
1.8
了解岩石和土的各種物理力學指標的含義,主要力學指標的使用原則,試驗要求。
1.9
了解各種常用原位測試手段的適用條件、所可能提供的岩土工程參數及其應用。
1.10
了解各種常用原位測試設備的技術規格、操作方法。
1.11
了解岩土工程常用的水文地質參數的物理意義,測求方法,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方法。
1.12
了解地下水在第四系含水層中的一般賦存狀態,環境水對混凝土腐蝕性的分級及標准。
1.13
了解地下水對岩土體工程特性的影響,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問題。
1.14
了解一般常見的特殊岩土如填土、濕陷性土、紅粘土、軟土、膨脹土、分化岩等的因、分類,
工程特性及評價指標。
1.15
准確了解平均值、標准差、變異系數、統計修改系數的含義。
1.16
為築壩、築路所需的建築材料勘察階段的劃分及各階段勘探工作的布置原則。
參考資料:
1
、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
(
GB50021-94
)
2
、
《工程地質手冊》
(第三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4
年
3
、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
GB50287-99
)
4
、
《工程岩體分級標准》
(
GB50218-94
)
5
、
《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
(
GB/T50266-99
)
6
、
《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
JTJ064-98
)
7
、
《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
TB10012-2001
)
二、
淺基礎
2.1
建築物的安全等級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2.2
地基設計時,哪些建築物應按地基變形計算?哪些建築物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
2.3
地基設計時考慮的地基主要受力層指的是什麼?
2.4
地基計算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在什麼情況下應按基本組合,什麼情況下應按長期效應組合,
什麼情況下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土體自重的分項系數應取多少?
2.5
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根據什麼確定,並應滿足什麼要求?
2.6
地基承載力與基礎寬度及埋深有無關系?如何進行深度和寬度修正?修正系數與土性有什麼關
系?
2.7
抗剪強度由哪兩個土性參數不清所組成?如何用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
2.8
軸心荷載作用和偏心荷載作用對基礎底面壓力的計算有什麼不同?偏心荷載作用下如何考慮滿
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
2.9
什麼叫做基礎底面的附加壓力?它與基礎埋深有什麼關系?
2.10
如何進行軟弱下卧層驗算?
2.11
當地下水位處於基礎底面以上時對淺基礎設計有什麼影響?設計時對地下水要考慮哪些方面
㈤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手冊 哪裡可下載
網路文庫裡面就有。
下面我給你附上水利水電行業的標准,可以自己選擇不同的下載。
水利水電行業標准
(SLJ1-81、DLJ203-81)水利水電工程鑽孔抽水試驗規程(試行)
(SL17-90)疏浚工程施工技術規范
(SL17-90)疏浚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18-91)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
(SL18-91)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19-90)水利工程基本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報告編制規程
(SL25-92)水利水電工程鑽孔壓水試驗規程
(SL25-92)水利水電工程鑽孔壓水試驗規程條文說明
(SL27-91)水閘施工規范
(SL27-91)水閘施工規范條文說明
(SL32-92)水工建築物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
(SL32-92)水工建築物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36-92)水工金屬結構焊接通用技術條件
(SL38-92)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准(七)碾壓式土石壩和漿砌石壩工程
(SL39-92)露頂式弧形閘門液壓啟閉機系列標准化
(SL40-92)QPG型卷揚式高揚程啟閉機系列標准
(SL46-94)水工預應力錨固施工規范
(SL46-94)水工預應力錨固施工規范條文說明
(SL47-94)水工建築物岩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
(SL47-94)水工建築物岩石基礎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48-94)水工碾壓混凝土試驗規程
(SL48-94)水工碾壓混凝土試驗規程條文說明
(SL49-94)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規范
(SL49-94)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規范條文說明
(SL52-9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
(SL52-9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條文說明
(SL53-94)水工碾壓在混凝土施工規范
(SL53-94)水工碾壓在混凝土施工規范條文說明
(SL55-93)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
(SL55-93)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條文說明
(SL60-94)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
(SL60-94)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62-94)水工建築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
(SL62-94)水工建築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105-95)水工金屬結構防腐蝕規范
(SL105-95)水工金屬結構防腐蝕規范條文說明
(SL168-96)小型水電站建設工程驗收規程
(SL168-96)小型水電站建設工程驗收規程條文說明
(SL171-96)堤防工程管理設計規范
(SL171-96)堤防工程管理設計規范條文說明
(SL172-96)小型水電站施工技術規范(一)篇
(SL172-96)小型水電站施工技術規范(二)篇
(SL172-96)小型水電站施工技術規范(三)篇
(SL172-96)小型水電站施工技術規范(附錄)
(SL172-96)小型水電站施工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174-96)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防滲牆施工技術規范
(SL174-96)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防滲牆施工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176-199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試行)
(SL176-199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試行)條文說明
(SL193-97)小型水電站技術改造規程
(SL193-97)小型水電站技術改造規程條文說明
(SL214-98)水閘安全鑒定規定
(SL214-98)水閘安全鑒定規定條文說明
(SL227-98)橡膠壩技術規范
(SL227-98)橡膠壩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SL230-98)混凝土壩養護修理規程
(SL230-98)混凝土壩養護修理規程條文說明
(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與驗收規程(試行)
(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與驗收規程(試行)條文說明
(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規范
(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規范條文說明
(SDJ17-78)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築材料勘察規程(試行)
(SDJ19-78)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測資料內業整理規程(試行)
(SDJ57-85)水利水電地下工程錨噴支護施工技術規范
(SD105-8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一)~(二)章
(SD105-8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三)~(四)章
(SD105-8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五)~(六)章
(SD105-8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七)~(八)章
(SD105-8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附錄)
(SD113-83)水利平面閘門液壓啟機基本參數(6~100t2×6~2×100t)
(SD114-83)水利平面快速閘門液壓啟閉機基本參數(6~100t)
(SD117-84)農村低壓地埋電力線路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暫行規定
(SD128-84)土工試驗規程
(SD128-84)土工試驗規程說明書
(SD128-86)土工試驗規程
(SD128-86)土工試驗規程說明書
(SD128-87)土工試驗規程
(SD128-87)土工試驗規程說明書
(SD207-87)QPPY系列液壓啟閉機
(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
(SDJ212-83)水工建築物地下開挖工程施工技術規范
(SDJ213-83)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規范
(SDJ217-87)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標准(平原、濱海部分)(試行)
(SDJ217-87)水利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標准(平原、濱海部分)(試行)編寫說明
(SD220-87)土石壩碾壓式瀝青混凝土防滲牆施工規范(試行)
(SD220-87)土石壩碾壓式瀝青混凝土防滲牆施工規范(試行)編制說明
(SDJ226-87)架空送電線路導線及避雷線液壓施工工藝規程(試行)
(SDJ249.2-88)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准——金屬結構及啟閉機械安裝工程(試行)
(SDJ249.3-88)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准(試行)——水輪發電機組安裝工程
(SDJ249.4-88)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准(試行)——水力機械輔助設備安裝工程
(SDJ249.5-88)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准——發電電氣設備安裝工程(試行)
(SDJ249.6-88)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准——升壓變電電氣設備安裝工程(試行)
(SD266-88)土壩壩體灌漿技術規范
(SD266-88)土壩壩體灌漿技術規范編制說明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一)~(二)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三)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四)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五)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六)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七)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八)~(九)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十)~(十一)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十二)~(十四)篇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十五)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十六)
(SD267-88)水利水電建築安裝安全技術工作規程(十七)篇
(SDJ275-88)水電站基本建設工程驗收規程
(SDJ276-90)架空電力線外爆壓接施工工藝規程
(SDJ277-90)架空電力線內爆壓接施工工藝規程(試行)
水輪發電機定子現場裝配工藝導則(SD287-88)
(SD288-88)水輪發電組推力軸承、導軸承安裝調整工藝導則
(SD290-88)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電器技術條件
(SD292-88)架空配電線路及設備運行規程(試行)
(SD296-88)QP型卷揚式啟閉機系列參數
(SD297-88)QL型螺桿式啟閉機系列參數
(SD298-88)QL型螺桿式啟閉機技術條件
(SD315-89)固定卷揚式啟閉機通用技術條件
(SD326-89)進口220~500kV電力變壓器技術規范
(SD327-89)進口330、500kV並聯電抗器技術規范
(SD330-89)進口110~500kV電容式瓷套管技術規范
(SD333-89)進口電流互感器和電容式電壓互感器技術規范
(SDJ336-89)混凝土大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試行)
(SDJ338-89)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試行)
(DL402-91)交流高壓斷路器訂貨技術條件
(DL404-91)戶內交流高壓開關櫃訂貨技術條件
(DL410-91)電工測量變送器運行管理規程
(DL443-91)水輪發電機組設備出廠檢驗一般規定
(DL446-91)水輪機模型驗收試驗規程
(DL453-91)高壓充油電纜施工工藝規程
(DL474.1-92)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絕緣電阻、吸收比和極化指數試驗
(DL474.2-92)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直流高電壓實驗
(DL474.3-92)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介質損耗因數tgδ試驗
(DL474.4-92)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交流耐壓實驗
(DL474.5-92)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避雷器試驗
(DL474.6-92)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變壓器操作波感應耐壓試驗
(DL478-92)靜態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DL489-92)大中型水輪發電機靜止整流勵磁系統及裝置試驗規程
(DL490-92)大中型水輪發電機靜止整流勵磁系統及裝置安裝、驗收規程
(DL496-92)水輪機電液調節系統及裝置調整試驗導則
(DL507-93)水輪發電機組起動試驗規程
(DL508-93)交流110~330kV自容式充油電纜及其附件訂貨技術規范
(DL509-93)交流110kV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及其附件訂貨技術規范
(DL/T524-93)繼電保護專用電力線載波收發信機技術條件
(DL/T556-94)水輪發電機組振動監測裝置設置導則
(DL/T556-94)水輪發電機組振動監測裝置設置導則條文說明
(DL/T572-95)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
(DL5006-92)水利水電工程岩石試驗規程(補充部分)
(DL5006-92)水利水電工程岩石試驗規程(補充部分)說明書
(DL5013-92)水利水電工程鑽探規程
(DL5013-92)水利水電工程鑽探規程條文說明
(DL5017-93)壓力鋼管製造安裝及驗收規范
(DL5017-93)壓力鋼管製造安裝及驗收規范條文說明
(DL/T5018-94)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製造安裝及驗收規范
(DL/T5018-94)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製造安裝及驗收規范條文說明
(DL/T5019-94)水利水電工程啟閉機製造、安裝及驗收規范
(DL/T5019-94)水利水電工程啟閉機製造、安裝及驗收規范條文說明
(DL/T5036-94)轉槳式轉輪組裝與試驗工藝導則
(DL/T5037-94)軸流式水輪機埋件安裝工藝導則
(DL/T5038-94)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工藝導則
(DL/T5050-1996)水利水電工程坑探規程
(DL/T5050-1996)水利水電工程坑探規程條文說明
(DL/T5055-1996)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范
(DL/T5055-1996)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DL/T5064-1996)水電工程水庫淹沒處理規劃設計規范
(DL/T5064-1996)水電工程水庫淹沒處理規劃設計規范條文說明
(DL/T5070-1997)水輪機金屬蝸殼安裝焊接工藝導則
(DL/T5070-1997)水輪機金屬蝸殼安裝焊接工藝導則條文說明
(DL/T5083-1998)水工隧洞預應力混凝土襯砌錨束施工導則
(DL/T5083-1998)水工隧洞預應力混凝土襯砌錨束施工總則條文說明
㈥ 土工試驗方法標准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工程地質手冊最新版本是哪個
2015年勘察工程所用的最新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2、《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4、《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5、《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6、《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
7、《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2007)
8、《建築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
9、《土工試驗方法標准》(GB/T 50123-1999)
10、《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2008)
1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規范》(GB 50585-2010)
12、《靜力觸探技術標准》(CECS 04:88)
13、《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勘察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0年版)
14、《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標准》(CECS 99:98)
高層部分:
1、《高層建築岩土工程勘察規程》(JGJ 72-2004、J 366-2004)
2、《高層建築箱形與筏形基礎技術規范》(JGJ6-2011)
鐵路類:
1、《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2、《鐵路工程不良地質勘察規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鐵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規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4、《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 10001-2005)
5、《鐵路特殊路基設計規范》(TB 10035-2006 J158-2006)
6、《鐵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TB 10002.5-2005)
7、《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 10003-2005)
8、《鐵路路基支擋結構設計規范》(TB 10025-2006)
9、《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111-2006)
10、《城市軌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307-2012)
1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99-1999)(2003年版)
12、《鐵路工程地質手冊》(修訂版)(1999)
水工類:
1、《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 50487-2008)
2、《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L 55-2005)
3、《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范》(DL 5073-2000)
4、《土石壩安全監測技術規范》(SL 60-94)
5、《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DL/T 5395-2007)
6、《堤坊工程地質勘察規程》(SL 188-2005)
7、《水利水電工程土工試驗規程》(DL/T 5355-2006)
公路類:
1、《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G C20-2011)
2、《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
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
4、《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 D70-2004)
5、《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
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
7、《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E40-2007)
8、《公路自然區劃標准》(JTJ003-86)
9、《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 B02-01-2008)
其它類:
1、《工程岩體分級標准》(GB 50218-2014) (GB 50218-94已經廢止)
2、《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GB/T 50266-2013)
3、《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4、《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築規范》(GB 50025-2004)
5、《膨脹土地區建築技術規范》(GBJ 112-87)
6、《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
7、《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規范》(JTS 133-1-2010)
8、《港口工程地基規范》(JTS 147-1-2010)
9 、《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13)
10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
11、《建築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
12、《建築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 106-2003 J256-2003)
13、《建築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09)
14、《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2-2002)
15、《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准》(GB 50153-2008)
16、《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 J302-2004)
17、《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 50290-98)
18、《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國土資發〔2004〕69號
19、《變電所岩土工程勘測技術規程》(DL/T 5170-2002)
20、《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01)
21、《建築鋼結構防腐蝕技術規程》(JGJ/T 251-2011)
22.《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要求》(GB/T18772)
23.《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2008)
24.《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25.《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6、《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113-2007)
27、《軟土地區岩土工程勘察規程》(JGJ 83-2011)
28、《復合地基技術規范》(GB/T50783-2012)
尾砂壩:
1、《尾礦堆積壩岩土工程技術規范》(GB 50547—2010)
市政類:
1、《市政工程勘察規范》(CJJ 56-2012)
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
3、《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 194-2013)
4、《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032-2003)
5、《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范》(CJJ 166-2011)
6、《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JJ 11-2011)
7、《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2012)
冶金類:
1、《冶金工業建設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749-2012)
2、《冶金工業建設鑽探技術規范》(GB50734-2012)
3、《冶金工業岩土勘察原位測試規范》(GB/T50480-2008)
4、《冶金工業水文地質勘察規范》(GB50615-2010)
設計手冊類
1、《工程地質手冊》(第四版)。常士驃、張蘇民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2、《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龔曉南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3、《公路設計手冊·路基》(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鐵路工程地質手冊》。鐵路第一勘察設計院主編,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
特殊類:
1、《露天煤礦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 50778-2012)
2、《構築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191-2012)
3、《城鄉規劃工程地質勘察規范》(CJJ57-2012 )
4、《既有建築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范》(JGJ123-2012)
5、《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50260-2013)
6、《工程建設勘察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379-2006)(強調有總工)
生活垃圾處理場:
1、《生活垃圾處理場岩土工程勘察規程》
2、《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准》(建標[2001]101號);
3、《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岩土工程技術規范 (CJJ176-2012)
4、《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CJJl13—2007)
5、《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93—2003)
㈦ 水利水電工程包括哪些
水是人類賴於生存的基本要素,電力是社會發展的主要能源。水利水電工程學科是在水的自然特性研究之基礎上,以工程或非工程措施調控和利用水能資源的工程科學。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著重培養從事大中型水利水電樞紐及其建築物(包括大壩,水電站廠房,閘和進水、引水、泄水建築物等),以及工業用水工建築物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研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習與研究方向包括水文水資源、水環境、水工結構、水力學及流體動力學、工程管理等,發展趨勢是與信息技術、可靠度理論、管理科學等新興學科的交叉與融合。
㈧ 岩土工程常用的原位測試手段有哪些能提供哪些參數其適用條件是什麼
一、 岩土工程勘察
1.1 我國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及水電、鐵路、公路、港口等勘察規范中關於勘察分級、岩土 分類以及勘察階段的劃分與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則。
1.2 岩石及土的分類標准(國標及各行業標准)。
1.3 高層建築、樁基礎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原則。
1.4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工程地質測繪與調查應在哪個勘察階段進行?地質點應如何定位?
1.5 了解各種地貌的形成,特別是一些特殊地質營力形成的地貌特點。
1.6 了解各種常用勘探手段的使用原則、適用的地層。
1.7 了解現行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對原狀土試樣的質量分級,各級土樣採取的要求。
1.8 了解岩石和土的各種物理力學指標的含義,主要力學指標的使用原則,試驗要求。
1.9 了解各種常用原位測試手段的適用條件、所可能提供的岩土工程參數及其應用。
1.10 了解各種常用原位測試設備的技術規格、操作方法。
1.11 了解岩土工程常用的水文地質參數的物理意義,測求方法,地下水動態長期觀測方法。
1.12 了解地下水在第四系含水層中的一般賦存狀態,環境水對混凝土腐蝕性的分級及標准。
1.13 了解地下水對岩土體工程特性的影響,可能引起的岩土工程問題。
1.14 了解一般常見的特殊岩土如填土、濕陷性土、紅粘土、軟土、膨脹土、分化岩等的因、分類,工程特性及評價指標。
1.15 准確了解平均值、標准差、變異系數、統計修改系數的含義。
1.16 為築壩、築路所需的建築材料勘察階段的劃分及各階段勘探工作的布置原則。
參考資料:
1、《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94)
2、《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年
3、《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GB50287-99)
4、《工程岩體分級標准》(GB50218-94)
5、《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GB/T50266-99)
6、《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064-98)
7、《鐵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TB10012-2001)
二、 淺基礎
2.1 建築物的安全等級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2.2 地基設計時,哪些建築物應按地基變形計算?哪些建築物可不作地基變形計算?
2.3 地基設計時考慮的地基主要受力層指的是什麼?
2.4 地基計算時傳至基礎底面上的荷載在什麼情況下應按基本組合,什麼情況下應按長期效應組合,什麼情況下不應計入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土體自重的分項系數應取多少?
2.5 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根據什麼確定,並應滿足什麼要求?
2.6 地基承載力與基礎寬度及埋深有無關系?如何進行深度和寬度修正?修正系數與土性有什麼關系?
2.7 抗剪強度由哪兩個土性參數不清所組成?如何用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地基承載力?
2.8 軸心荷載作用和偏心荷載作用對基礎底面壓力的計算有什麼不同?偏心荷載作用下如何考慮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
2.9 什麼叫做基礎底面的附加壓力?它與基礎埋深有什麼關系?
2.10 如何進行軟弱下卧層驗算?
2.11 當地下水位處於基礎底面以上時對淺基礎設計有什麼影響?設計時對地下水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
2.12 如何進行天然地基沉降計算?
2.13 考慮應力歷史時或需預測沉降歷時關系時怎樣計算地基沉降?進行這種講算時土工試驗有些什麼要求?
2.14 哪些因素會導致產生不均勻沉降?設計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減少建築物的不均勻沉降?
2.15 用什麼方法來驗算地基穩定性?規定的穩定安全系數應不小於多少?從穩定性考慮,對位於土坡坡頂上的建築有什麼專門的要求?
2.16 淺基礎一般有哪些型式?
2.17 建築物沉降觀測要點。
參考資料:
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J7-89)
2、《工程地質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4年
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J024-85)
三、 深基礎
3.1 樁的分類、樁基礎的組成和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基本知識。
3.2 布樁時樁中心距的確定:樁端持力層的選擇及其厚度的要求。
3.3 樁基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計算進及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樁基沉降時,應採用哪些效應組合?
3.4 什麼情況下應考慮樁側負摩阻力?如何考慮?
3.5 岩溶地區樁基應按哪些原則設計?
3.6 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准值與設計值的相互關系。各種抗力分項系數如何取值?
㈨ 部分水文地質參數經驗值
1.滲透系數K(表3-1,3-2,3-3)
表3-1 黃淮海平原地區滲透系數經驗數值
(據《工程地質手冊》編委內會,2007)
表3-2 礫石滲容透系數
(據《工程地質手冊》編委會,2007)
表3-3 滲透系數經驗值
(據《供水水文地質手冊》編寫組,1977)
2.降水影響半徑R(表3-4,3-5)
表3-4 影響半徑經驗值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手冊》認為,粗砂,粒徑0.5~2.0mm時,R為100~150m。
(據河北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四大隊,1978)
表3-5 根據單位出水量、單位水位下降確定影響半徑經驗值
(據《工程地質手冊》編委會,2007)
3.給水度μ(表3-6,3-7,3-8)
表3-6 黃淮海平原地區給水度經驗值
續表
(據河北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四大隊,1978)
表3-7 給水度經驗值
(據《工程地質手冊》編委會,2007)
表3-8 給水度經驗值
(據曹劍鋒等,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