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方向
『壹』 怎麼判斷滑坡地質災害.從哪些方面考慮其特徵
識別滑坡
掌握滑坡的基本特徵
1、必須有一定的滑坡邊界和滑坡床( 即滑動面、帶) 以下的岩土體."
2、 必須要改變原有山體斜坡( 或邊坡) 的地形地貌,形成獨特的「 滑坡地貌」."
3、 必須要破壞組成山體斜坡的岩土體的構造及其原始水文地質條件.形成有別於"
4、其外圍坡體內部的岩土體結構和構造,並改變地下水的滲流通道和排泄條件.
識別滑坡的標志
1、地形地物"
在山體斜坡地帶,滑坡區常形成圈椅狀地形和槽谷狀地形,或造成斜坡上出現異常
的台坎及斜坡坡腳「 侵佔」 河床、耕地、房屋場地、道路邊緣等現象.
在滑坡體上,常有鼻狀凸丘或多級平台.平台的高程和特徵與外圍河流階地不同.
在滑坡體外兩側,常形成溝谷,常有雙溝同源現象.可見到線形地物( 如道路、耕
地邊界等) 被錯斷位移的現象.
在滑坡體上,常有積水窪地、地面裂縫、「 醉漢林」、「 馬刀樹」 和房屋開裂、傾斜、
沉陷、隆起、冒水等現象.
2、岩土體結構構造"
滑坡體范圍內的岩土體常有擾亂、松動、擠壓揉皺、受水浸潤、擦痕等現象.基岩
的層位、產狀和斷層特徵與外圍不一致,常見有被泥土、石屑充填或未被充填的張性裂
縫,張扭性裂縫( 兩側邊緣) 及壓性裂縫.土體趨向鬆散,其層序正常或倒置,傾向異
常,普遍出現小型坍滑現象.
3、 水文地質"
滑坡區內含水層的原有狀況( 含水層位、水位、泉水流量等) 常被破壞,致使滑坡
體特別是滑坡群成為復雜的水文地質綜合體.在具有隔水作用的滑動面( 帶) 的前緣
( 出露點) 常有成排、成群的泉水溢出.在滑體後緣的斷壁上,常有泉水出露或滲水現
象.有時,在滑坡體兩側或前緣,會形成特殊的「 泥球」 現象.
4、 滑坡邊界及滑坡床"
滑坡後緣斷壁上帶有順層擦痕.滑坡前緣土體常被擠出或呈舌狀凸起,常伴有揉
皺、褶曲或斷裂( 非構造) 現象 在滑動的岩土體周邊兩側,常有溝或裂面( 或張扭性"
羽狀裂縫帶),甚至線狀地物被剪斷等現象.
滑坡床常具塑性變形帶.帶內多由粘粒物質或粘粒夾磨光角礫組成.滑動面一般很
光滑.其上擦痕方向與滑動方向一致.應注意滑坡擦痕的這種單層性特徵( 即只有表面
一層才具有),據此可與構造成因的疊成性擦痕相區別.
上述的滑坡外貌及其內部結構構造標志應是滑坡作用的統一產物.其外貌常可反映
實質.然而,經過長期的剝蝕破壞後,滑坡外貌特徵常遭到改變乃至消失.有時還伴有
其它成因的假象,給調查研究工作造成了困難.
『貳』 地質工程專業的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方法就業如何
1 由於地質工程專業的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方法涉及國民經濟建設的領域很廣,因此本專內業就業前景很容好。
2 地質工程專業培養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各類工程建設地質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 地質災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叄』 小弟即將研究生畢業,地質工程岩土方向(主要做地災和勘察等),想回宜昌找工作,有哪些單位可以推薦下的
宜昌中南設計院
宜昌地質環境總站
這兩個公司接觸的比較多
規模肯定是中南設計院好一些,
但地質環境總站相對比較自在些,我更傾向這個呢
可以參考參考,嘿嘿
『肆』 地質環境調查的轉型方向
從服務與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來看,地質環境調查需要積極、努力地推動和實現六個轉變。
(一)在研究對象上,實現從特定的地質實體向地球關鍵帶轉變
限於當時的國家需求與重點任務,過去的地質環境調查往往關注於特定的地質實體。例如,為了滿足經濟建設對地下水資源的需要,水文地質調查主要關注於儲存地下水的含水層,對含水層的組成、分布、水力傳導性質等進行調查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對地下水資源進行評價。生態文明建設將「山水林田湖」視為一個生命共同體,資源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國際上將處於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的交叉地帶,人類與自然相互聯系最為緊密、相互作用最為顯著的地球圈層稱為地球關鍵帶。地球關鍵帶將植物冠層、土壤層、包氣帶、含水層等納入統一框架,為地質學、水文學、土壤學、生態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供了一個系統平台,為氣候變化、生態管護、水資源安全、自然災害防治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展示了一種新的圖景。地球關鍵帶是「山水林田湖」在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學術界定,地球關鍵帶科學研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因此,地質環境調查應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根據認識地球關鍵帶和把握地球關鍵帶規律開展填圖、監測與建模。應當指出,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不是完全擯棄傳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調查,而是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對其進行融合、拓展和延伸,使地質環境調查不僅能否服務於資源開發,也能服務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二)在研究模式上,實現從偏重於填圖向填圖—監測—建模一體化轉變
自然營力和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的地質環境變化,是長期的、緩慢的、漸進的、隱蔽的地質過程與突發的、快速的、災難性的、不可逆轉的地質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對於地質環境管理,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變化趨勢比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狀態更有意義,實現地質環境要素預報預警需要地質環境過程研究從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畫。因此,在地質環境研究模式上,需填圖—監測—建模並重,遵循3M(填圖—監測—建模)循環體系框架,以循環上升的認識過程為主線,從數據採集通向綜合分析(圖5–13)。填圖的目的是精細刻畫地質環境物質組成、結構、空間分布等,包括水文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調查、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環境健康調查等。監測的目的是獲得地下水、土壤、地質災害、地應力等地質環境要素隨時間變化的動態數據。建模是基於填圖數據與監測數據對水文過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能量遷移過程、生態過程等進行定量化模擬。填圖、監測、建模構成地質環境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輔相成、循環上升、互為促進。
(三)在效用評價上,實現從偏重資源價值向資源價值與生態價值耦合方向轉變
地質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兩類資源:一類是土地、礦產、水等有形的自然資源;一類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控水分等無形的生態服務。長期以來,我國走的是一條粗放式的經濟增長道路,經濟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源的大規模消耗取得的。在此過程中,社會高度重視地質環境的資源效用,而忽視了地質環境所具有的環境與生態效用,造成了生產、生活空間的不斷擴展和生態空間的日益萎縮。受此影響,水文地質調查強調對地下水資源量與開發潛力進行評價,而忽視地下水的生態作用;礦產資源調查強調對礦產的經濟價值進行評價,而忽視礦產開發對生態系統的破壞;環境地質調查強調地質環境問題對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而忽視其對生態系統的負面效應。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為此,在評估地質環境效用過程中,不僅要評估其資源價值,還要評估其生態價值,全面反映地質環境的實際價值。
圖5-13 地質環境調查的填圖—監測—建模體系框架
(四)在問題應對上,實現從偏重事後應急向事前預警轉變
由於地質環境具有隱蔽性、復雜性、累積性、難控性和一旦釀成地質災害的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徵,目前人們對地質環境的認識還遠不成熟。受地質環境調查程度低、監測站點缺乏、歷史資料積累少、技術設備落後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工作,例如地質環境承載力評價、地質災害預警、地震活動預測等,至今尚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難以做到准確的定量評估和預報預警。以往的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主要集中在區域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的摸底性調查、地下水資源的現狀調查等方面,而對地質環境中發生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等機理研究顯得薄弱。雖然有一些專家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實際中調查與研究也有所結合,但是調查與研究相結合的深度、廣度仍非常局限。為了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地質環境調查工作需要實現從地質環境問題發生後的綜合治理向有預見性的事前調控轉變,從單純的技術調控向系統的技術、政策、制度等綜合調控轉變。
(五)在組織實施上,實現從單純依賴地質部門向聯合大地學部門轉變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農業、林業、水利、地震等資源環境部門,又涉及發展改革、工業與信息化、建設、科技等社會經濟部門。國土空間具有多重功能與屬性,各個部門管理職能在實現過程中,往往存在空間重疊與功能沖突的情形。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不僅需要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進本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而且需要各部門間的溝通合作與無縫對接形成完整的體系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的重要支撐,地質環境調查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這一要求,一方面要責無旁貸做好岩石圈的地質框架構建與地質過程研究,另一方面要遵循地球關鍵帶的框架,主動聯合其他資源環境機構推進地球表層圈層的調查與研究,採用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解決途徑。
(六)在國際視野上,實現從偏重解決國內問題向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經濟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國際社會期望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同時我國也有更多的意願和能力來分擔更多的國際公益事務。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了國家社會高度關注。2015年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促進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過去,在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中,強調通過國際合作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技術與經驗來解決國內的地質環境問題,而較少參與全球層面的、跨國區域層面的重大國際項目,解決國外的地質環境問題。根據共建綠色絲綢之路以及其他國際環境保護需要,我國應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通過科技合作、技術支持等形式,加強全球性、跨國性重大地質環境問題的調查與研究,推動全球環境保護行動不斷向縱深推進。以參與全球或區域地質環境治理,服務和支撐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伍』 大數據用於自然災害的預警在哪些方向
自然災害是指由於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內源破壞等現象或容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自然異變作為誘因,二是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氣象災害(台風、暴雨、乾旱、洪澇、風暴潮、海嘯等)和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陸』 地質工程學科中的。地質災害及防護工程專業碩士。的就業方向
還就業方向呢抄,你還有沒有機會改行?能改趕緊改,地質行業走下坡路了,幹了十年了,工資反而沒有剛畢業的時候拿的多了(物價卻上漲了n倍)。哪個行業不比乾地質的拿得多?你能說出來一個嗎?端盤子都比我們掙得多,還tmd天天加班,各種出野外,最後媳婦都跟人跑嘍,你好好想想吧
『柒』 防災科技學院-地質學(地震方向)學什麼(理科生)本科
【培抄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扎襲實的地質學基本理論、知識及相關應用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地質學生產與應用的基本技能,能運用地質學的理論和方法從事地震地質、地震危險性分析、地質調查等基礎工作的地球科學和防震減災領域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艱苦專業,女生慎重填報)
【學制】全日制四年
【學位】理學學士
【主要課程】岩石學、礦物學、地史與古生物、構造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原理、地球化學、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大地構造學、遙感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地球物理數據解釋、中國區域地質。
【業務規格】1.掌握地震地質學和相關的現代地質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2. 掌握地質數據的採集、處理、綜合研究和成果解釋的技術和方法;3. 掌握地震構造調查與研究、地震危險性分析的基本方法;4. 具備運用地質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地震成因、地震活動規律等地震地質的基本能力;5. 掌握地質調查工作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就業方向】可在地震部門從事地震地質工作,或在地質調查、礦產勘探、油氣資源勘察、交通建築行業從事基礎地質工作,以及相關部門的教學、科研和業務管理工作。
『捌』 開設地質災害的綜合防治的大學或研究機構有哪些 我想考研,地質災害的綜合防治方向,幫忙推薦一下!
你好,樓主,我在研招網(學信網)查詢了一下,總共65個招生單位招收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專業。
如下招生單位招收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專業,你所說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是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一個二級學科,一般院校均會涉及這個方向的。考研不難,關鍵是選好學校,定好復習計劃,祝你好運~
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查詢
查詢條件: 任意 省/市/區 任意 學校 任意 門類 (0818)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學科 任意 專業
招生單位所在省市 招生單位名稱 是否211 是否研究生院 是否985 是否自劃線 是否有博士點
(11)北京市 (10004)北京交通大學 是 是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10008)北京科技大學 是 是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1141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是 是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11414)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是 是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11415)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是 是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80001)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否 否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82501)中國地質科學院 否 否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82806)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 否 否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83401)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否 否 否 否 是
(11)北京市 (85401)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否 否 否 否 是
(13)河北省 (10076)河北工程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13)河北省 (10077)石家莊經濟學院 否 否 否 否 否
(13)河北省 (10081)河北聯合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14)山西省 (10112)太原理工大學 是 否 否 否 是
(21)遼寧省 (10145)東北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21)遼寧省 (10147)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22)吉林省 (10183)吉林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23)黑龍江省 (10220)東北石油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31)上海市 (10247)同濟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32)江蘇省 (10284)南京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32)江蘇省 (10290)中國礦業大學 是 是 否 否 是
(32)江蘇省 (10291)南京工業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32)江蘇省 (10294)河海大學 是 是 否 否 是
(33)浙江省 (10335)浙江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33)浙江省 (85302)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否 否 否 否 否
(34)安徽省 (10359)合肥工業大學 是 否 否 否 是
(34)安徽省 (10361)安徽理工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35)福建省 (10386)福州大學 是 否 否 否 是
(36)江西省 (10405)東華理工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37)山東省 (10423)中國海洋大學 是 否 是 否 是
(37)山東省 (10424)山東科技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37)山東省 (10425)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是 是 否 否 是
(37)山東省 (10429)青島理工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41)河南省 (10078)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否 否 否 否 否
(41)河南省 (10460)河南理工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42)湖北省 (10489)長江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42)湖北省 (1049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是 是 否 否 是
(42)湖北省 (11075)三峽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43)湖南省 (10533)中南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43)湖南省 (10534)湖南科技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45)廣西壯族自治區 (10596)桂林理工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50)重慶市 (10611)重慶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51)四川省 (10613)西南交通大學 是 是 否 否 是
(51)四川省 (10615)西南石油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51)四川省 (10616)成都理工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51)四川省 (10619)西南科技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52)貴州省 (10657)貴州大學 是 否 否 否 是
(53)雲南省 (10674)昆明理工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61)陝西省 (10697)西北大學 是 否 否 否 是
(61)陝西省 (10704)西安科技大學 否 否 否 否 是
(61)陝西省 (10705)西安石油大學 否 否 否 否 否
(61)陝西省 (10710)長安大學 是 否 否 否 是
(61)陝西省 (83306)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研究院 否 否 否 否 是
(62)甘肅省 (10730)蘭州大學 是 是 是 是 是
(6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0755)新疆大學 是 否 否 否 是
『玖』 請問學地質專業的出來做地質災害治理方向的工作怎麼樣有沒有前途一般進哪些單位
可以去地質隊呀,去地質隊應該待遇還不錯,就是辛苦,但是一份勞動一分收獲。
『拾』 做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工作的話,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地質災害屬於水工環地質方向,以後和別的工科一樣,從助工開始,有能力可以拿到教授級高工,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報考注冊岩土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