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煤礦工程地質評價

煤礦工程地質評價

發布時間: 2021-01-23 17:21:19

㈠ 煤礦工程地質勘察方法

(1)鑽探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煤礦鑽探技術進展很快。岩芯鑽探已推廣為繩索取芯金剛石鑽探,並朝著多種鑽探工藝配合的方向發展。沖擊回轉鑽探、定向鑽探、反循環鑽探、坑道鑽探、復雜岩層鑽進技術等都取得了成效。泥漿體系從高固相轉為低固相,從單一無機為主轉為高分子為主,地勘水泥和惰性堵漏材料也已得到推廣。鑽探技術已用於陸地區調與普查、能源與固體礦產、地熱與建築基礎等勘探;水域里包括濱海鑽探、深海鑽探和極地鑽探等,以及地下坑道中仰孔、斜孔鑽探等。

(2)坑探

勘探掘進,即鑿、裝、運綜合機械化程度已有相當大的提高,並形成作業線。勘探坑道軟弱圍岩錨注、錨噴加固支護技術和獨立長巷通風技術,以及坑道內柴油機尾氣凈化裝置等皆已具有相當高的技術水平。中型液壓鑿岩機的消化吸收良好,並已在生產中推廣使用,同時還積極推廣了新奧法(NATM)施工掘進技術。近些年來小斷面豎井機械化作業線及井深170m掘進技術、小斷面斜井機械化作業線及井深450m掘進技術、吊罐天井掘進技術、光爆及新型爆破器材等先進技術,都取得較好成果。

(3)物探

在物探方法方面,現已形成七大系統與系列,即區域重力調查、第二代航空物探、井中與地下物探、海洋物探等技術系統及油氣勘探、固體礦產找礦、水工環物探等技術系列。在儀器設備方面,已建有十數家地勘儀器製造廠,可批量生產各類物探儀器,滿足了國內勘查行業的需要。國際常規類型我國均有,且已更新了3~5代。在作用與貢獻方面至今已獲得數量頗為可觀的重大地質找礦效果,探測出數以千計的礦產地,數以萬計的供水井位,而且還完成了難以計數的工程勘測項目。同時解決了諸多大地構造和基礎地質問題。

(4)化探

近年來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首先,六種方法,即水系沉積物、土壤、岩石、地植物、水化學、地氣等測量技術業已建立,並取得發展與提高;其次,在應用方面,除用於地質找礦之外,已有成效的用於環境地質、農業地質、污染監測、考古勘察、醫學地質等多方面;最後,化探技術進步方面亦相當突出,主要表現在研究並推廣了一套山區、乾旱區、高寒區、岩溶區等特殊景觀區化探技術,同時,區域化探樣品分析方法、質量監控、標准樣制備和測試方法技術,用於檢查異常的Au、Cu等野外現場分析技術等也發展迅速。

(5)遙感

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採用航攝像片進行區域地質調查工作以來,地質遙感技術飛躍進步,包括可見光、紅外、微波等多波段成像的現代遙感技術已廣泛用於區調、成礦遠景預測、國土與農業調查、水工環地質普查等多方面,特別是城市遙感綜合調查(如北京8301工程)取得了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年來,又陸續引進了德國RMK航空攝影設備、美國航空數字多光譜掃描儀、航空定量雙道紅外掃描儀及地面處理設備,並引進了陸地衛星多光譜儀拷貝底片資料。MT圖像與SPOT圖像已推廣應用。我國也自行研製了JHY型機載航空紅外掃描儀,開發和推廣了微機圖像處理系統和相應的處理軟體。

(6)測量

測量技術方法水平提高且發展速度很快,地形測量由平板儀測圖為主發展到航空攝影測制(應用航片測制大比例尺1∶1000~1∶1萬圖件,提高工效2倍,成本降低1/3);推廣光電測距技術,使測量工效比原來提高3倍,且可節約一半人力;航空與海洋勘測已應用先進的無線電定位與衛星定位GPS技術等,陸地GPS也已試用。目前地勘行業中測量專業分布在各個部門,從事工程測量、地勘測地、地形測量、海洋測量、城市測量、礦山測量等,同時也進行地質災害監測、地面沉降與地震形變監測等多項工作。

(7)岩礦分析

近年來,岩礦分析技術發展很快,地礦行業已建立起方法較為齊全的實驗測試技術體系。其中卓有成效的有區域化探主、次、痕量元素分析系統,超痕量Au分析方法,15個稀土元素分量測定方法,非金屬礦的物化性能測定方法等。勘查的試驗測試技術也具有較高水平。絡合滴定法、光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等都大步提高,極譜儀、光焰光度計、原子吸收光度計等已經普及,並部分配置了石墨原子吸收、X熒光光譜儀、等離子直讀光譜儀等大型設備。

(8)勘察電算

現在物探、化探、遙感、數學地質、測量制圖、水文地質以及科研管理都已用上微機。應用電算主要是進行數據處理(包括物化遙資料解釋推斷、地礦信息定性定量分析、地質作用過程數學模擬等)、圖形圖像處理、數據管理(如各類資料庫、檢索系統等),以及建立勘察專家系統等。

㈡ 如何寫露天煤礦工程地質寫實

這個你最好讓地測公司寫,雖然其中的描述也就是岩土的分層、岩性等常見內容,但是礦內出具的工程地質寫實不具備技術依據的效力。

㈢ 地質工程師得幾年才能評,具體的評估辦法是什麼

地質工程師
職業概述:
地質工程師是指掌握並運用基礎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質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從事資源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的資源勘查與技術、經濟評價以及對工程建設地質進行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編輯本段]
工作內容:
負責礦區地質工作,做好礦區查明資源量和保有地質資源量的統計工作;
根據礦區的設計和計劃,組織進行地質、水文、測繪、物探等各種工作,並做好檢查驗收;
收集、整理並審查礦區的地質材料,監督指導采礦車間的地質技術工作;
編制礦山地質技術管理規范,指導並監督礦山地質人員按照礦山地質技術管理規范做好生產地質控制工作;
負責礦區或區域的地質資源情況,研究、掌握成礦規律及國內外地質科技動態,對礦產資源的評價和勘探作出近期安排設想和遠景規劃。
[編輯本段]
職業要求:
教育培訓: 地質學、采礦工程以及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初級:地質技術員和地質助理工程師,中級:地質工程師,高級:地質高級工程師。
工作經驗: 是一種相對的統稱,主要工作是與地質有關,比如相同的同一證書的地質工程師:可能一個人只會做勘探地質,或只會做礦山地質,或只會做煤礦地質,或只對石油地質工作。關鍵是自己從事的工作礦種不同而精某一種礦產。當然,想轉其它礦產也是可以辦到的,因為地質學的基礎是岩石和礦物,大家都有學。而且證書是相通用。只要自己會做好工作就可以。還要具有一定計算機應用水平,身體素質較好,適應野外工作和經常出差;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談判能力。
[編輯本段]
薪資行情:
一般情況下,月薪在2000~6000元,經驗豐富的以及職業資格等級高的待遇非常優厚,年薪通常可以達0000萬元。
[編輯本段]
職業發展路徑:
隨著經驗的積累以及知識量的增加,可以通過相關機構的認證,成為高級地質工程師;若在礦區,通常可以升職為礦里的領導力量;除此之外,也可以到研究所、礦業經濟評估機構等工作,就業范圍比較廣。
職業資格:
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地質工程師、地質工程師、高級地質工程師。
申報條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助理地質工程師:
1、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學生;
2、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並有相關實踐經驗者;
二、地質工程師:
1、已通過助理地質工程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應屆畢業生;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三、高級地質工程師:
1、已通過地質工程師資格認證者;
2、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
3、本科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
4、大專以上或同等學力並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
發證機構:
經職業技能鑒定、認證考試合格者,頒發加蓋全國職業資格認證中心(JYPC)職業技能鑒定專用章鋼印的《注冊職業資格證書》。權威證書,全國通用。政府認可,企業歡迎。網上查詢,就業首選。
考試時間:
每年統考四次,時間為4月、6月、10月和12月。具體考試日期、地點、方式,由考生所在地的考試機構或培訓機構另行通知。
收費標准:
助理地質工程師:報名費10元、認證費130元、考試費200元,培訓費1280元。合計1620元。
地質工程師:報名費10元、認證費160元、考試費240元、論文評審費200元,培訓費1580元。合計2190元。
高級地質工程師:報名費10元、認證費260元、考試費400元、論文指導與答辯費700元,培訓費1980元。合計3350元。
前幾項費用,各地不得擅自變更。培訓費用,各地可做適當調整。

㈣ 煤礦工程地質勘察工作

煤礦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應盡量收集已有的地質、水文地質及鄰近礦區的生產資料,充分利用地質孔、水文地質孔來滿足工程地質調查的要求。在詳查階段,勘探孔間距一般500~1000m,用於工程地質目的一般不需增加勘探孔數,孔徑一般採用89mm或108mm,對鬆散層、軟弱岩層及煤層採用雙層管取芯以減少擾動。須安排一定數量的孔全孔取芯。取芯深度一般要求從煤層之上30m至煤層以下10m。

3.1.3.1 鑽孔編錄工作

(1)在鑽進過程中,每一岩層分層的鑽進速度、鑽桿振動以及沖洗液消耗量的變化、水位變化等均應作仔細觀察、記錄。

(2)取樣或破壞岩芯之前,擦凈岩芯表面的泥漿進行彩色拍照,這可提供一個持久良好的記錄,而且可通過這些相片給出節理、自然岩層分層、軟弱岩層及軟弱夾層。

(3)對於取芯的每一岩(土)層,取芯後應立即觀察描述。

黏土類土:首先根據黏土顆粒含量多少(藉助於搓條、刀切等手段)劃分為黏土和亞黏土,再描述其顏色、成分、層理、結核包裹體、化石、滑面及其傾角、接觸面、溫度和可塑性等。

砂類土:首先根據顆粒粒組的百分含量劃分為礫石,粗、中、細、粉砂,再描述其顏色、顆粒成分及含量、分選性、滾圓度、層理、接觸面、化石、結核、濕度和密實程度等。

岩石:要描述每一岩石分層的岩石名稱、顆粒成分及含量、分選性、滾圓度、膠結物成分及含量、膠結方式、層理、接觸類型、該層的岩石質量標志(RQD)、強度、不連續面的密度及崩解、膨脹特性等。

野外可按以下簡易標志描述:

1)RQD:某一地層分層>10cm長的岩芯之和與該分層岩芯總長度的比值(%)。

2)折斷強度:從岩層中取出150mm岩芯,試著用手將其折斷。折斷強度可用下列標准予以估計:高的——手摺不斷,中等的——很少折斷,低的——經常折斷。

3)不連續面密度:以每分層中每米節理或不連續面的數量分級。

高的:>10,結構面極發育,岩體破碎;

較高的:2~10,結構面發育,岩體破裂;

中等的:0.5~2,結構面較發育,岩體呈塊狀;

低的:<0.5,結構面不發育,岩體完整。

4)崩解性:將有代表性的風乾的長25cm的岩芯放入水中10min,據以下標准評價確定。

高的:完全崩解;中等的:有些崩解;低的:很少或沒有崩解。

(4)取樣方法:根據煤層和岩石物理力學性質試驗的要求,對岩(土)層分層依次採取尺寸和數量均符合實驗要求的完整試樣,經包裝、蠟封後運往實驗室,如果是土樣、濕度敏感性較大的岩石均應在取芯後立即取樣,以保持濕度和不被風化。

(5)每個鑽孔應進行物探工作。

(6)鑽孔編錄的綜合成果必須反映在鑽孔工程地質柱狀圖上,該圖應包括下述項目:地層岩性、柱狀、RQD、折斷強度、不連續面密度、崩解性質、綜合評價等。這一圖件對評價地層的冒落特性,查明潛在的地層控制問題,估計平均支護載荷密度都是非常有用的。

1)節理和不連續面的密度和方向,它們之間的接觸關系及充填情況。利用這一資料可評價頂、底板岩層變形性質及分析殘余構造應力的方向。

2)直接頂板地層的厚度和力學特性。這些性質會大大影響工作面後方地層的冒落性、變形特徵、工作面支護載荷、頂底板移近、煤巷支護及岩層移動。

3)詳細調查岩芯丟失的層段,以查明軟弱岩層。

4)黏土岩和砂岩位置及厚度的變化,由此可查出古河床或河漫灘的標志,預計可能出現的地層控制問題。

5)每一地層單位的RQD、強度、崩解性、各岩層間出現離層的可能性。據此可確定平均支護密度及煤巷支護。

3.1.3.2 專門工程地質工作

下面討論更為詳細的工程地質資料的獲得方法。這些資料包括節理和不連續面的性質、原岩應力狀態、岩土層的強度指標、崩解性、岩體變形性質等。

(1)節理和不連續面的密度、間距、形狀和延伸等,這些可在岩石露頭上進行節理裂隙統計得到;也可通過岩心直接測繪,如此需考慮使用雙管鑽進,取得定向岩芯;還可使用物探技術或鑽孔電視於孔內直接測得節理裂隙圖像。

(2)可在鄰近礦井中使用應力解除法,或在鑽孔中通過水力破裂法測定原岩應力狀態。水力破裂法適應於較深處的應力測量,且只能得到水平面上的兩個應力的大小和方向,垂直方向的應力則需按深度和上覆岩層的容重計算得到。以上測量必須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認為該區有構造應力存在時才進行,否則即按自重應力場計算原岩應力。

(3)實驗室測定的岩(煤)塊強度變形指標有變形模量、泊松比、單軸抗壓強度、單軸抗拉強度、岩塊和節理面的粘聚力與內摩擦角值。這些參數應盡量在較大直徑的岩樣上測定,以便更接近岩體指標。

在進行岩移預計或留設防水煤柱時,尚需得到鬆散層的變形和強度指標,它們是土的壓縮系數、無側限變形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和內摩擦角、無側限抗壓強度,黏土的抗拉強度、固結系數、先期固結壓力,還要得到其他常規的物理性質指標,如含水量、黏土的塑限及液限、砂土的相對密度、顆粒成分等。

(4)水理性質:在水或濕氣作用下,頂、底板岩石的惡化對地層控制是極其不利的。岩石的水理性質可由膨脹和崩解指標表示,決定這一性質的內因是它所含黏土礦物的性質及含量,如含蒙脫石的黏土類岩石最易崩解和膨脹,因此還必須進行岩石的礦物成分分析。

(5)岩體的變形性質:在鑽孔內設置鑽孔膨脹儀以測量直接頂、底板橫向變形性質,通過聲波測井可得到垂直層理方向的岩體變形性質。

3.1.3.3 水文地質調查

包括鬆散層含水層中的地下水和基岩含水層中的地下水的調查。這些調查應提供以下信息:(1)地下開挖時潮濕的區域;(2)開挖區地下水量的預計;(3)采礦引起的地面及岩層移動對地表和地下水變化的影響。為此,必須進行野外鑽孔抽水、注水試驗,以查明地下水水位、水流方向,岩層的滲透性,各主要含水層間的水力聯系等。

3.1.3.4 圖件的編制

工程地質工作的成果應反映在以下圖件上,可便於開采設計和生產使用:

(1)工程地質柱狀圖。在綜合鑽孔編錄及專門工程地質工作的基礎上編制,並需將各岩層劃分為工程地質岩組(指工程地質性質相近的岩層的組合)。它包括以下內容:地層單位、深度、厚度,各岩組岩性描述,岩石(體)的變形指標、強度指標、膨脹崩解特性,節理裂隙的密度和方向,可能離層的部位和岩層的滲透系數等。

(2)工程地質剖面圖。著重反映沿勘探線工程地質條件的變化,包括工程地質岩組、風化帶界線、各岩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地下水位、岩層滲透性等內容。

(3)工程地質問題平面預測圖。根據頂、底板岩性岩相、岩石物理力學指標、岩體變形性質,節理、裂隙、斷層的產狀和密度,地下水活動情況,瓦斯集中的可能性等,對頂、底板岩層進行穩定性評價,預測可能出現的地層控制問題,為選擇採煤設備和頂、底板管理方法提供依據。

㈤ 工程地質評價有哪些方法

工程地質評價有哪些方法
1.定性研究:通過實驗、詳細的實地研究,對地質過程的形成機制進行分析,得出定性評價2.定性分析基礎上,通過定量計算,進行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地質過程機制

㈥ 工程地質評價

1、工程場地的穩定性與適宜性;
2、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
3、預測工程對既有建築的影響,工程建設產生的地質環境變化,以及地質環境變化對工程的影響;
4、提出各類建築物工程措施建議意見;
5、預測施工、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工程地質問題,並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施工方法。

㈦ 求一篇關於煤礦井田地質的論文或報告,或者直接給篇工程地質的論文。6000字以上,謝謝

怎麼發給你啊 給個郵箱

㈧ 工程地質穩定性評價方法——以麗江-香格里拉段為例

一、概述

隨著滇藏鐵路工程的分段實施,麗江-香格里拉段的規劃設計已納入日程。但是,由於該段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非常復雜,雖然經過多輪論證,線路仍難最後確定。按照初期規劃(圖13-1),滇藏鐵路麗江-香格里拉段共有3個走向方案可以比選:①麗江-長松坪-虎跳峽上峽口-香格里拉方案(西線方案);②麗江-大具-白水台-小中甸-香格里拉方案(組合方案);③麗江-大具-白水台-天生橋-香格里拉方案(東線方案)。初步分析認為,西線方案工程地質條件相對較好,可以作為推薦方案,該方案需要新建鐵路隧道34座,總長87130 m,占該段線路總長的54.4%,最長的隧道是位於麗江西北的玉峰寺隧道,全長10970 m;需要新建鐵路大橋39座(10253 m),涵洞182座(4547 m),橋涵占線路總長的9.2%。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使得該方案仍存在許多問題,且工程建設難度大。

為了更好地指導該段鐵路選線,我們在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的基礎上,將基於GIS技術的層次分析法引入到麗江-香格里拉段鐵路規劃區的工程地質穩定性評價(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在評價過程中,綜合考慮地形坡度、工程地質岩組、斜坡結構、地質災害發育現狀、地殼穩定性、微地貌類型(地形與鐵路設計高程高差)、人類工程活動、降水量、距離溝谷距離等因素,充分利用GIS技術處理海量數據信息的優勢,採用層次分析法模型,進行麗江-香格里拉段鐵路規劃區的工程地質穩定性評價。基於評價結果,可以很好的指導該段線路比選和優化。

二、基於GIS的層次分析法原理

層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美國數學家SattyT.L.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系統分析方法。它適用於多准則、多目標的復雜問題的決策分析,可以將決策者對復雜系統的決策思維過程實行數量化,為選出最優決策提供依據(圖13-2)。經過多年的應用實踐,不少研究者開始將GIS技術與AHP方法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傳統的AHP方法在地學研究中的應用效果(Harris et al.,2000;劉振軍,2001;彭省臨等,2005)。基於GIS的層次分析法充分利用GIS技術的空間分類和空間分析功能,在評價指標數據採集、處理和自動成圖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不僅可以對工程地質穩定性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更細致的逐次分析,而且在計算過程中不受計算單元數量的限制,因而評價結果更直觀、更便於應用。

圖13-1 滇藏鐵路麗江-香格里拉段線路方案示意圖

圖13-2 基於GIS的層次分析法技術路線圖

基於GIS層次分析法的工程地質穩定性分區評價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步驟:

(1)確定研究區、研究對象及研究目標,並進行數據分析,確定進行工程地質穩定性分區所需要的數據,包括數據來源、數據質量指標等。

(2)將收集的各種資料進行數據處理,包括在MapGIS 6.7軟體平台上進行數字化、格式轉換、投影轉換、分層及屬性編碼等,建立研究區、研究對象的空間資料庫。

(3)根據研究目標的特徵,分析影響目標的因素,建立目標的層次指標模型和層次結構,構造判斷矩陣,由專家對影響因素進行綜合評分,並進行層次單排序、求解權向量和一致性檢驗,從而獲得各指標因素值,並運用GIS空間分析功能提取分析因子。

(4)採用ArcGIS 9.2軟體平台,對評價區域進行柵格化,每一個柵格作為模型評價的一個運算單元,並將資料庫中的數據按照規則進行柵格化處理。再採用圖形疊加的模型評價方式,將參與評價的各個因素權值分配到不同的柵格上。將各個因素進行圖形疊加,對屬性值進行代數運算,再將疊加後的柵格數據化,生成新的圖形,並形成最終評價結果。

(5)工程地質穩定性分區評價的數學模型:

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及重大工程地質問題

式中:B——工程地質穩定性指數,aj——權重,Nj——指數。

(6)通過分析計算獲得的工程地質穩定性指數值的分布范圍,結合野外實際調查結果驗證,對不同區域的鐵路工程建設適宜性進行綜合分區評價。

㈨ 礦山地質工程問題及工程地質條件

礦山地質工程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對礦山建設中將要遇到的地質工程問題和工程地質條件進行預報,這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這項工作做好了,不僅可為國家節省大量資金,且可加快礦山建設速度。礦山建設中經常遇到的地質工程問題有:①露天礦邊坡穩定性問題;②井巷及采場圍岩穩定性問題。

控制上列地質工程問題的關鍵性工程地質條件有四項:①軟弱、破碎岩體及軟弱夾層;②軟弱結構面,包括斷層帶、層間錯動帶及貫通較長的大節理;③地下水;④地應力。這四項工程地質條件是控制上列礦山地質工程問題的關鍵,在礦山地質工程研究中必須查明。

地質因素是有規律的,工程地質條件是可以查清和作出預報的,我國礦山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的實例,淮南煤礦成功地強行通過潘集三井下部含水層便是一例,潘集礦區位於淮河中游,沖積層厚139~463m,含有孔隙水,屬於水下採煤,涌水、突水是該礦基建中遇到的大問題。調查報告提出可能遇到17個含水層,需做5次注漿處理,需耗費工期9個月,投資246.28萬元。淮南指揮部地質測量處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找出地質規律,修正原地質勘察資料,在施工過程中不斷作出預報,保證順利地完成了建井任務。他們對礦井出水點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該地區基岩裂隙水主要從NWW及NNE組裂隙及斷裂中湧出。前者為淋水,水量不大,時間長;後者為突水方式出現,出水集中,而時間短。基岩裂隙水主要通道是區域性活動斷裂,裂隙水具有垂直分帶規律,它與岩層中的砂岩密切有關。測量結果分析表明,裂隙水的補給源是有限的。因為該地區煤系地層均上覆有較厚的新生界鬆散蓋層。其中有較厚的粘土層分布,特別是底部有一層較厚的粘土層將上層水隔開,下部煤系中斷裂不發育,且有粘土層分隔,水力聯系差,突水條件極小,且在其附近的潘集一主井在323m處發生突水,開始時漏水量為151m3/h,突水點集中在井筒9m段內。第二天減為99m3/h,三五天減為74t,64t,48t。停工17d就復工了。據此判斷,三井不會產生嚴重突水,故決定不進行注漿止水,而做好准備採取強行通過。結果表明,施工工程地質預報是正確的,共節約注漿費326.49萬元,提前工期兩個月,超進尺一倍,三個井筒原計劃進尺450m,而年末實際進尺為922.8m。

兗州煤田興隆庄東翼皮帶大巷穿過巨王林斷層的地質預報是又一個成功的實例。興隆庄礦精查報告劃定的巨王林斷層是影響井田設計開拓的主要斷層之一,同時是東翼皮帶大巷施工的一大障礙。原精查報告指出,該斷層落差為25~110m,斷層附近岩石中裂隙發育,破碎帶較寬,導水性強,施工時將面臨斷層突水和頂板難於支護等困難。第一工程處地質組對精查報告重新進行了分析,發現原勘察中對巨王林斷層僅有一個鑽孔控制,而對皮帶大巷將穿過的地方斷層落差未予確定。他們根據斷層性質、斷層面向深部延展時斷距變化規律及施工中獲得的資料分析,提出:巨王林斷層為一扭性斷層,落差較小,應在1~17m之間,具有尖滅的可能性。岩層不會太破碎,且導水性不會好。皮帶大巷遇到斷層時,預計斷層兩盤以塑性泥質岩、粘土岩為主,斷層泥充填應較密實,亦預示導水性差,阻水可能性大。鑒於上述對斷層導水性和臨近含水層的分析認識,預計皮帶大巷遇到斷層時可能出現的最大涌水量為80m3/h,或者不出現涌水,不必停工注漿處理。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取消了原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注漿堵水措施,採取強行通過的方法通過。掘進實際情況表明,這一預報是正確的。結果井筒施工提前10個月左右完成,為國家節約投資240餘萬元。

上面兩個實例表明,工程地質工作在適量的勘察工作量配合下,充分利用地質原理,完全可以作出正確的地質預報。關鍵在於礦山工程地質工作者不僅要掌握一般的地質原理,而且還要掌握與礦體埋藏條件有關的地質規律,特別是小構造及小小構造,斷層、節理、蝕變帶等規律,這樣才能主動地去查明具體礦山工程地質條件,預報礦山建設及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地質工程問題。

㈩ 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工程地質性質如何評價

這個要具體情況 具體分析的 不能一概而論 同一種岩類因其化學成份、礦物組成、岩石結構、結晶方式的不同以及形成後所受構造活動的影響不同 工程地質性質差異會很大的 例如同為岩漿岩花崗岩和玄武岩 沉積岩中的礫岩、砂岩、頁岩 變質岩中的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片岩、角岩等 但總的來說岩漿岩的硬度和耐磨性較高 沉積岩硬度較低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