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記錄表
『壹』 鑽孔地質編錄小結寫些什麼
鑽孔基本情況(開孔、終孔日期,孔深、孔斜、孔徑)
鑽孔施工情況(破碎情況、漏水情況、岩石硬度變化情況、堵漏情況等)六項指標。
岩心地質情況(岩石分層情況)
采樣情況
『貳』 鑽孔樁基礎鑽孔施工記錄中的地質與水文地質描述怎樣寫柱狀圖怎樣畫
平原區的水文地質單元的劃分,主要根據社會經濟,氣候條件,自然地理情況(地形,和大地構造)進行水文地質單元的劃分。其中地質構造是主要劃分依據
『叄』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
水文、抄工程地質編錄區別:襲
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描述岩(礦)石名稱、礦化蝕變特徵、各種地質體產狀及形態變化、以及接觸關系、斷層構造及簡易水文地質鑽探工程編錄,應較詳細描述岩石組合特徵。
『肆』 各位高手,急求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規程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的裂隙統計應該是用線裂隙率。不能僅僅憑借裂隙率的統專計來確屬定岩層含水性。在鑽孔岩芯一般很難統計裂隙的。節理裂隙往往不是僅有一組,當裂隙發育時,岩芯是很破碎的,很難復原岩芯面貌去統計的。就算是統計了,也是不準確的。在鑽孔岩芯描述裂隙方面,一般只能大概描述裂隙發育程度,統計RQD值,做到這些就可以了。
『伍』 鑽孔地質記錄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鑽孔地質記錄表見表4.4。
表4.4 鑽孔地質記錄表
表4.4由3部分組成,分別對地層特徵、岩石特徵和簡易水文情況進行了描述。數據項說明如下:
(1)鑽孔編號:同表4.3中第一項。
(2)鑽孔號:同表4.3中第三項。
(3)層號:指進行某地層岩性描述的序號。
(4)層位或侵入時期:沉積岩層的地質年代或侵入岩的侵入時期代碼(CB04)。
(5)分層深度:岩層在鑽孔內底部的深度,單位為m。
(6)岩石地層單位名稱:經地層對比劃分的岩層名稱,按照各省地層清理成果填寫漢字名稱。
(7)岩層傾角:描述岩層的傾斜角,單位為(°)。
(8)岩層厚度:描述岩層的厚度。描述層在鑽孔內的頂深度與底深度之差,單位為m。
(9)接觸關系:描述層與下伏地層之間的地質接觸關系。即,本層與其下一層的接觸關系(CB01—18)。
(10)岩礦心長度:所描述地層的岩(礦)心長度,單位為m。
(11)採取率:描述層的層採取率。即,層岩(礦)心長度/層進尺×100%。
(12)岩石名稱:描述岩層主要岩石名稱。
(13)花紋代碼:用於表示該岩層岩性的花紋圖形。
(14)岩性描述:描述層的岩性特徵、構造特徵和變質特徵等。
(15)補充說明:包括掉鑽具、塌孔、掉塊、埋孔、涌水、漏水、縮擴孔徑、逸氣、涌沙等現象發生的層位、深度情況的簡要說明。
(16)測點地面高度:水文測量點的地面高程值,單位為m。
(17)地下水位高程:鑽孔地下水位的海拔高程值,單位為m。
(18)靜止水位:鑽孔地下水靜止水位的高程值,單位為m。
(19)沖洗液消耗量:鑽孔清洗液的使用量。
(20)泥漿比重:鑽孔使用泥漿的密度,單位為g/cm3。
(21)編錄人:鑽孔記錄編錄人員的姓名。
(22)編錄日期:鑽孔編錄的年、月、日。
(23)檢查人:對鑽孔記錄編錄表進行檢查的人員姓名。
(24)檢查日期:對鑽孔記錄編錄表進行檢查的年、月、日。
『陸』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些,具體一些,謝謝...
水文、工程地質編錄
一、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1、岩心塊度的劃分:大於20厘米為長柱狀;10—20厘米為短柱狀;小於10厘米為扁柱狀;大於5厘米為塊狀;2---5厘米為碎塊狀;小於2厘米為碎屑狀、粉末狀。若為塊狀,需對塊體形態做大致描述,如楔塊狀、菱塊狀、團塊狀等。
2、
表1 岩石堅硬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定性鑒定
代表性岩石
硬
質
岩
堅硬岩
擊聲清脆,有回彈,震手,難擊碎;浸水後,大多無吸水反應
未風化-微風化的;花崗岩,正長岩,閃長岩,輝綠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岩,硅質板岩,石英岩,硅質膠結的礫岩,石英砂岩,硅質石灰岩等
較堅硬岩
擊聲較清脆,有輕微回彈,稍震手,較難擊碎;浸水後,有輕微吸水反應
1.弱風化的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熔結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雲岩,石灰岩,鈣質膠結的砂岩等
軟
質
岩
較軟岩
錘擊聲不清脆,無回彈,較易擊碎;浸水後,指甲可刻出印痕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的較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凝灰岩,千枚岩,砂質泥岩,泥灰岩,泥質砂岩,粉砂岩,頁岩等
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凹痕,易擊碎
浸水後,手可掰開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強風化的較堅硬岩;
3.強風化的較軟岩;
4.未風化的泥岩等
極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後,手可捏成團
1.全風化的各種岩石;
2.各種半成岩
對軟岩和極軟岩,應注意是否具有可軟化性,膨脹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質。
岩石堅硬程度的確定;主要應考慮岩石的成分、結構及其成因,還應考慮岩石受風化作用的影響,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後的軟化等情況。在作定性劃分時,應注意作綜合評價,在相互檢驗中確定堅硬程並定名。
3
表2 岩石風化程度的劃分
名 稱
風化特徵
未風化
結構構造未變,岩質新鮮
微風化
結構構造,礦物色澤基本未變,部分裂隙面有鐵錳質渲染
弱風化
結構構造部分破壞,礦物色澤較明顯變化,裂隙面出現風化礦物或存在風化夾層
強風化
結構構造大部分破壞,礦物色澤明顯變化,長石,雲母等多風化成次生礦物
全風化
結構構造全部破壞,礦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風化成土狀
對泥岩和半成岩,可不進行風化程度的劃分
4、
表3 岩體完整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結構面發育程度
主要結構面的結合程度
主要結構面類型
相應結構類型
組數
平均間距(m)
完整
1--2
>1.0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節理,裂隙,層面
整體狀或巨厚層狀結構
較完整
1—2
>1.0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
塊狀或厚層狀結構
2--3
1.0-0.4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塊狀結構
較破碎
2--3
1.0-0.4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小斷層
裂隙塊狀或中厚層狀結構
>3
0.4-0.2
結合好
鑲嵌碎裂結構
結合一般
中,薄層狀結構
破碎
>3
0.4-0.2
結合差
各種類型結構面
裂隙塊狀結構
<0.2
結合一般或結合差
碎裂狀結構
極破碎
無序
結合很差
散體狀結構
5、按節理裂隙間距發育程度分級
表4
分級
Ⅰ
Ⅱ
Ⅲ
Ⅳ
間距
>2m
2—0.5m
0.5—0.1m
<0.1m
描述
不發育
較發育
發育
極發育
完整性
整體
塊狀
破裂
破碎
按裂隙率的裂隙發育程度分級
分級
Ⅰ
Ⅱ
Ⅲ
Ⅳ
裂隙率k(%)
<2
2--5
5---10
>10
描述
弱裂隙性
中等裂隙性
強裂隙性
極強裂隙性
裂隙開口寬度分級
分級
Ⅰ
Ⅱ
Ⅲ
Ⅳ
裂隙寬度(毫米)
<0.2
0.2--1
1---5
>5
描述
閉合
微張
張開
寬張
6、現場按以下順序描述;
1)、岩心形態,並說明主次,接回次統計大於10厘米總長,對極破碎岩體,應說明破碎原因,如斷層、全風化等。
描述裂隙發育程度(表5)、充填膠結情況(結合程度表7)裂面有無風化氧化現象。
7、結構面結合程度的劃分
表5
名稱
結構面特徵
結合好
1、張開度<1mm,無充填物;2、張開度1—3mm,為硅質或鐵質膠結;3、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為硅質膠結。
結合一般
1、張開度1—3mm,為鈣質和泥質膠結;2、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鈣質膠結。
結合差
張開度1—3mm,結構面平直,為泥質和鈣質膠結;2、張開度>3mm,多為泥質和岩屑充填。
結合很差
泥質充填和泥夾岩屑充填,充填厚度大於起伏差。
3、岩石硬度劃分(表1)重點用擊或吸水性區分硬質岩;浸水後用手捏 、掰、刻細分軟質岩。
4、當岩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時,可不進行堅硬程度的分類。
二、岩石的工程分類;地質名稱+風化程度(表2)+岩塊的堅硬程度(表1)+岩體的完整程度表(6)+岩體基本質量等級(表7)。
1、根據RQD值劃分岩石質量
表6
等級
RQD(%)
岩石質量描述
岩體完整性描述
Ⅰ
90—100
極好的(優)
岩體完整
Ⅱ
75—90
好的(良)
岩體較完整
Ⅲ
50—75
一般的(中等)
中等完整
Ⅳ
25—50
劣的(差)
完整性差
Ⅴ
<25
極劣的(壞)
岩體破碎
2、岩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
表7
完整性
完整
較完整
較破碎
破碎
極破碎
堅硬岩
Ⅰ
Ⅱ
Ⅲ
Ⅳ
Ⅴ
較硬岩
Ⅱ
Ⅲ
Ⅲ
Ⅳ
Ⅴ
較軟岩
Ⅲ
Ⅳ
Ⅳ
Ⅴ
Ⅴ
軟岩
Ⅳ
Ⅳ
Ⅴ
Ⅴ
Ⅴ
極軟岩
Ⅴ
Ⅴ
Ⅴ
Ⅴ
Ⅴ
描述舉例;
234.45----236.72m
灰色泥岩;岩芯主呈短柱狀,次呈塊狀,少量碎塊狀;岩石易風化、破碎;岩塊浸水後手可捏成團;岩石遇水易軟化、崩解,微具有膨脹性,為極軟岩。岩石質量優,岩體完整。
RQD(%)=1.01/1.1.=92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
鑽孔水文地質編錄內容包括:描述岩芯的岩性、結構、構造,裂隙性質,密度,岩石的風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態、大小、充填情況,發育深度,統計裂隙率,岩溶率。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內容;統計與描述岩芯塊度,繪制岩芯塊度柱狀圖;統計節理、裂隙;確定鑽孔中流砂層的、破碎帶、裂隙帶、風化帶與軟弱夾層、岩溶發育帶蝕變帶的位置和深度;並可按工程地質岩組用點荷載儀測定岩石力學指標。按鑽進回次測定岩石質量指標(RQD),確定不同岩組RQD值的范圍和平均值。RQD值一般按公式2計算確定:
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組大於10厘米完整岩芯長度之和,單位:m
Lt---某岩組鑽探總進尺,m
注;小於10厘米岩心若為鑽進過程中機械破碎,則應上、下對接,其長度大於10厘米時應參與計算。
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
觀測和詳細記錄鑽進中涌(漏)水、掉塊、塌孔、縮(擴)徑、逸氣、涌砂、掉鑽等現象發生的層位和深度,測量涌(漏)水量,有條件時,應觀測鑽進中動水位和沖洗液消耗量的變化,必要時應測量穩定水位並進行簡易放(注)水試驗。單一含水層(組)的鑽孔應測定終孔穩定水位。
『柒』 鑽孔信息記錄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鑽孔信息記錄表見表5.3。
表5.3 鑽孔信息記錄表
此表用於記錄鑽孔的基本情況、水位、取樣、原位測試等。數據項說明如下:
(1) 鑽孔編號: 20 位 KKK HH ZZZZZZZZZ LL XXXX,用 0 ~ 9 字元表示。
KKK 代表擴展碼 3 位,填寫字元 「000」。
HH 代表工程勘察主管部門代碼 2 位。
ZZZZZZZZZ 代表組織機構代碼 9 位,填寫鑽孔資料保存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
LL 代表工程地質勘察類別代碼 2 位,按工程地質勘察類別代碼填寫。
XXXX 代表鑽孔序號代碼 4 位 (全國性大型線狀工程鑽孔序號位數若不夠,可以增加) ,編碼規則為 0001 ~9999。
例如,000 08 400015276 07 0356
資料庫中保存結果: 00008400015276070356。
工程勘察主管部門代碼
01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原國家計委) ; 02 國家經貿委; 03 國土資源部 (原地礦部) ; 04 煤炭工業局 (原煤炭部) ; 05 冶金工業局 (原冶金部) ; 06 石油和化學工業局 (原化工部) ; 07 武警黃金指揮部; 08 鐵道部; 09 交通運輸部; 10 電力工業部; 11 水利部; 12 農業部; 13 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 14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15 國家黃金總公司; 16 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 ; 17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 18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19 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20 中國輕工總會; 21 其他。
工程地質勘察類別代碼
01 房屋建築和構築物; 02 動力機器基礎; 03 地下工程; 04 水上工程; 05 核電廠; 06 線路、機場場道和橋涵; 07 固體廢棄物堆場; 08 既有建築物; 09 罐、塔、倉等構築物。
(2) 項目編號: 與表5.2 填寫一致。
(3) 子工程名稱: 指總項目工程分段、分項招標或分解施工的子工程名稱。
(4) 鑽孔號: 鑽孔在原勘察工程項目中的編號。
(5) 坐標系統: 如果是其他自定義坐標系統必須換算成 1980 年西安坐標系或 1954 年北京坐標系或 2000 國家大地坐標系。填寫其中之一。
(6) 鑽孔緯度: 要求按照 DDMMSS 的格式填寫,精確到秒。
(7) 鑽孔經度: 要求按照 DDMMSS 的格式填寫,精確到秒。
(8) 鑽孔 X 坐標: 填寫鑽孔大地直角 X 坐標。
(9) 鑽孔 Y 坐標: 填寫鑽孔大地直角 Y 坐標。
(10) 鑽孔高程: 填寫鑽孔的海拔高程,單位為 m。
(11) 鑽孔類型: 指鑽孔的類別,見 《工程地質勘察類別代碼》。
(12) 開孔日期: 指鑽孔的開工日期。
(13) 終孔日期: 指鑽孔的完工日期。
(14) 設計孔深: 填寫開鑽前設計的鑽孔深度,單位為 m。
(15) 實際孔深: 指鑽孔的終孔深度,單位為 m。
(16) 初始水位深度: 填寫初始時期的水位。以高程/深度表示,單位為 m。
(17) 穩定水位深度: 填寫穩定時期的水位。以高程/深度表示,單位為 m。
(18) 施工質量類別: 填寫 「優」、「良」、「合格」、「不合格」、「報廢」。
(19) 編錄質量類別: 填寫 「優」、「良」、「合格」。
(20) 施工單位: 指鑽探的施工單位,寫單位全稱。
(21) 編錄單位: 指鑽孔編錄的單位,寫單位全稱。
(22) 鑽孔技術人員: 填寫打鑽主要技術人員姓名。
(23) 地質編錄人員: 填寫鑽孔編錄人員姓名。
(24) 水文觀測人員: 填寫觀測水位的人員姓名。
(25) 質量檢查人員: 填寫鑽孔質量檢查人員姓名。
(26) 取樣數: 指本鑽孔取樣的數量,單位為個。
(27) 取樣技術人員: 填寫負責取樣的人員姓名。
(28) 測試類型: 指原位測試的試驗類型,波速還是動力觸探。
(29) 原位測試操作人員: 填寫原位測試的具體操作人員姓名。
(30) 原位測試記錄人員: 填寫測試的數據記錄人員姓名。
(31) 編錄日期: 指鑽孔編錄的日期。
『捌』 鑽探簡易水文地質如何編錄及記錄有沒有相關規范
1、首先泥漿池復有規則制,長、寬、深等要記錄在班報上。2、鑽進之前,測量泥漿池的泥漿深度,記錄。鑽進停止或滿一個小時,再測量泥漿池的泥漿深度。在鑽進過程中的消耗量就是這兩個深度之差乘以泥漿池的面積再除以時間,單位m³/小時。時間、時間間隔、孔深起始深度等要記錄。發生異常涌漏水的深度、時間等要詳細記錄。3、下鑽前要觀測孔內水位,提鑽後要觀測水位。精確到厘米。4、學習鑽孔簡易水文觀測規程。以上為簡單要點。更詳細,要學習水文地質專業知識。
『玖』 水文地質鑽孔(井)數據表
地質鑽孔資料庫中水文地質鑽孔 (井) 數據表見表3.2。
表3.2 水文地質鑽孔 (井) 數據表
(1) 鑽孔 (井) 編號: 20 位 KKK HH ZZZZZZZZZ LL XXXX,用 0 ~ 9 字元表示。
KKK 代表擴展碼 3 位,填寫字元 「000」。
HH 代表地質行業代碼 2 位。
ZZZZZZZZZ 為組織機構代碼,9 位,填寫水文地質鑽孔 (井) 資料保存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
LL 為地質鑽孔類別代碼,2 位,按地質鑽孔類別代碼填寫。
XXXX 為鑽孔序號,4 位,編碼規則為 「0001 ~ 9999」。
例如 000 01 400015276 03 0001
資料庫中保存結果: 00001400015276030001
地質行業代碼
01 地礦部門 02 冶金部門 03 有色部門 04 煤炭部門
05 黃金部門 06 建材部門 07 核工業部門 08 其他部門
地質鑽孔類別代碼
01 地質調查鑽孔 02 固體礦產鑽孔 03 水文地質鑽孔 04 煤田地質鑽孔
05 工程地質鑽孔 06 油氣地質鑽孔 07 城市地質鑽孔 08 環境地質鑽孔
09 災害地質鑽孔 10 海洋地質鑽孔 11 科學研究鑽孔 12 其他地質鑽孔
(2) 項目名稱: 指水文地質鑽孔 (井) 隸屬的工作項目名稱。
(3) 鑽孔類型: 用以區分鑽孔 (井) 施工目的,參見 GB9649TKAA 項下 01 ~09 填寫。
(4) 鑽孔號: 指水文地質鑽孔 (井) 原始編錄時給定的編號。
(5) 鑽孔檔案編號: 指資料保管單位對歸檔鑽孔資料檔案的編號。
(6) 行政區劃: 指鑽孔 (井) 所處行政區劃位置,按 GB2260—2007 填寫。
(7) 坐標系統: 指對地形圖採用的坐標系統進行說明,包括分帶、投影方式等。
(8) 孔 (井) 位: 填寫省 (直轄市、自治區) 到縣級以下詳細地址。
(9) 鑽孔 X 坐標: 指孔 (井) 口地面南北向高斯六度帶直角坐標值。
(10) 鑽孔 Y 坐標: 指孔 (井) 口地面東西向高斯六度帶直角坐標值。
(11) 鑽孔緯度: 按實際工作時所用地形圖填寫,精確至秒。
(12) 鑽孔經度: 按實際工作時所用地形圖填寫,精確至秒。
(13) 地面海拔: 即孔 (井) 竣工後的地面高程,與計算後的井口高程一致,採用1956 年黃海高程系。
(14) 地下水類型: 參見 GB9649: 012 潛水,014 承壓水,016 潛水,承壓水,017 潛水—微承壓水,018 微承壓力—承壓水。
(15) 開孔日期: 指鑽孔 (井) 開孔的起始日期,按 GB /T7408—2005 日期完全表示法的基本格式 YYYYMMDD 表示。
(16) 終孔日期: 即鑽孔 (井) 完工的終止日期,按 GB /T7408—2005 日期完全表示法的 YYYYMMDD 基本格式填寫。
(17) 設計孔深: 指開鑽前設計的鑽孔深度,單位為 m。
(18) 終孔深度: 指鑽孔 (井) 最終結束鑽進時經過計算校正後的深度,單位為 m。
(19) 含水層穩定水位: 即鑽孔靜水位。鑽孔完鑽後所揭露的所有含水層混合水位的標高,單位為 m。
(20) 地形圖編號: 填寫實際工作時所用比例尺的國際標准分幅編號。
(21) 含水段個數: 指鑽孔揭露的含水段的總個數。
(22) 質量等級: 指鑽孔質量評定等級,分為: 1 優,2 良,3 合格,4 不合格。
(23) 隸屬地質工作項目: 填寫鑽孔 (井) 所屬地質工作項目漢字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4) 項目主管單位: 指下達項目的單位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5) 報告名稱: 填寫地質成果報告的漢字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6) 完井井深: 即成井深度,單位為 m。
(27) 施工單位: 指野外完成鑽孔 (井) 的單位名稱,填寫漢字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8) 編錄單位: 指鑽孔資料編錄單位的全稱,最多 40 個漢字。
(29) 鑽孔技術人員: 指進行野外鑽探施工的技術人員姓名。
(30) 編錄人員: 指進行鑽孔編錄的工作人員姓名。
(31) 質量檢查人員: 指對鑽孔施工、編錄質量進行檢查的人員姓名。
(32) 取樣人員: 指施工現場取水樣的人員姓名。
(33) 取水樣數: 指該鑽孔取水樣的總數。
(34) 資料所在單位: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漢字全稱。
(35) 通訊地址: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通訊地址。
(36) 郵政編碼: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所在地區的郵政編碼。
(37) 電話號碼: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聯系電話。
(38) 電子郵箱: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電子郵箱。
(39) 聯系人: 填寫保管鑽孔 (井) 資料的單位的聯系人職務、姓名。
(40) 數據採集日期: 指本次建庫數據錄入日期,按 GB /T7408—2005 日期完全表示法的 YYYYMMDD 基本格式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