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學工處
① 中國地質大學共有多少學生
中國地來質大學(武漢)源有學生6.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近2.5萬人,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2800餘人,成教及網路教育注冊學生3.9萬餘人,各類留學生700餘人。
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全日制在校生15241人,繼續教育和網路遠程教育在讀生50000餘人。
② 北京地質大學有幾個校區共有多少學生
北京地質大學有幾個校區共有多少學生
北京地質大學是中國地質大學在專文革以前的名字,中國地質屬大學目前在北京和武漢兩地辦學,但同屬一個學校。地大成立之初名為北京地質學院文革爆發後被迫遷徙到湖北(之前還遷到湖南辦學)經過幾番周折最終落定武漢期間用過湖北地質學院和武漢地質學院兩個校名,學校南遷後,留京的教職工在原來留守處的基礎上,經治理整頓,於1978年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5年9月9日,地質礦產部決定,將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地質管理幹部學院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合並,成立了「北京地質教育中心」。後經國家教委批復正式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地大武漢三個校區,西區和北區隔著南望山,有隧道連接。北區西區和東區隔著魯磨路。漢口那邊還有個校區,但是本科和研究生沒用。地大武漢本科一個年級約4500人。
地大北京好像就一個校區還有點小。
③ 中國地質大學學生證怎麼寫啊 詳細點啊
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武漢兩所高校同名同姓,都是叫「中國地質大學」。
④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有兩個哪個好些呢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
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
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湖北省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氣田開發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
管理科學與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資源環境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海洋地質
⑤ 中國地質大學材化(武漢)學院學工處在哪
學校主樓後面的保衛部那裡就是,北區也有,看你具體找哪個處室,過去問問就知道了
⑥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生會有哪些部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學生會,
據說有以下部門:
辦公室(主席團與秘書部)、班聯部(班級成員聯合部)、宣傳部、組織部、學習部、實踐部、體育部、文藝部、衛生部、生活部、紀律部(紀委、紀檢部)、樓管部(男生內務部與女生管理部)、外聯部(外宣部)、社團部、技術部等。
⑦ 中國地質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18級的地大抄小學弟來晚了!
地大的專業,當然是地質方面的專業比較強。所以我還是推薦地質類的專業!地大的地質工程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是地質學類中的王牌。
專業是校品牌專業,2007年獲得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資助,2008年與2013年獲得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資助。
⑧ 中國地質大學學生如何使用維普資料庫
去機房可以用,進入學校主頁,點擊電子資源就有鏈接點了,各種資料庫免費用,而且在宿舍用cug的無線網也能用這個電子資源,就是每次登陸有時間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