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长江河段的地理信息
① 长江黄河地理位置内容
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流域面积75.2万km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 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全长约5400km。
黄河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各段有它的地势、气候等环境特徵。上游规划自源头至内蒙古的河口镇,高程由海拔4,500米降至1,000米,流域面积384,0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之半。自甘肃省兰州市以上,河流由西往东,流域内地势崎岖,平地稀少,每年雨量处於300-600毫米之间。虽然雨量并不丰富,但因人口稀薄,用水需求量不大,成为黄河水资源主要供应区。自兰州以下,河道转往北方,进入沙漠地区,雨量略减,流域面积也小,但途经青铜峡(宁夏)灌区和巴盟黄河(河套)灌区,这两地区的用水量极大。以黄河平均年流量581亿立方米计算,上游自兰州以上地段的流入量为323亿立方米,而采用量不过是18亿立方米,可是自兰州至河口镇地段,流入量为6亿立方米,而采用量占103立方米,是为黄河得益最大地区,也是从水资源考虑上“入-出”最不均衡的地段。
黄河中游设於河口镇至河南省的花园口之间,流域面积344,000平方公里,河道高程由海拔1000米降至400米。中游北段途经黄土高原,流域气候乾旱,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每年产沙十多亿吨,详细情况下面再叙。中游南段的主要支流为汾河与渭河,两流域的气候与雨量都算优惠,自古以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文明昌盛,为古代中华文化与经济的发源地,赢得“中华文化摇篮”之称。
中游地区每年流入黄河水量有247亿立方米,而采用量不过是62亿立方米,该是“供超於求”的水资源区,但是它是产沙区,流入黄河泥沙很多,大部分水资源浪费于输沙出海的负担上。估计每年输沙用水需要200-240亿立方米,是目前黄河年出海流量323亿立方米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占地极小,只拥有两岸大堤以内的滩地和泰山北麓的高地。流域两旁地区人口密集,农业发达,对河水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年流入量为21亿立方米,而采用量达88亿立方米。随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对水源供应的要求不断增加,黄河水资源不胜负担,如用水方法不作有效调整,预测在2000年黄河流域将每年缺水160亿立方米。
黄河下游水患频繁,近两百年来,破坏巨大的洪水灾害就有三次。1843年黄河遇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于开封地段决堤,黄河因此改道,由以往从泰山南路出海河道(所谓“明清故道”)改从泰山北路入渤海湾,成为现有河道。之后於1933年,大堤延线54处出险,淹没田地11,000平方公里,使三百多万人流离失所。两年后,大堤又於山东决口,淹没田地12,000平方公里,受难灾民又达三百万人。
②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纬度位置、河流
平原,处于中纬度地区,有汛期,无结冰期
③ 黄河各河段分界名称
黄河已经有人说了,就说说长江
长江的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宜昌至江西省湖口县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次之);湖口以下至入海口为下游,江宽,江口有水流堆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宾。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在“长江”这一总名称下,有些江段又有它自己的名称。这是长江与黄河显著不同的一点。自长江源头至长江南源当曲河口,通称为长江正源沱沱河,长度为358千米;自当曲河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通称为通天河,长度为813千米;自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河口,通称为金沙江,长度为2308千米;自宜宾市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俗称为川江,长度为1033千米。自湖北省宜都市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的城陵矶,该江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通称为荆江,长度为337千米;“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就指的是这一段,也是长江流经山区、丘陵区后而进入平原区的第一段,荆江的下半段素有“素颜”之称。江西省九江市附近的一段长江,俗称城府,因九江市古称浔阳而得名。江苏省镇江、扬州一带的长江,古称扬子江,因扬州市南面有一通往镇江市的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清朝末年,长江门户在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下被迫开放,外国船只由吴淞口上溯航行,首经扬子江,外国人便把它作为长江的代称,音译为"Yangtze River",广为流传。但是这只是俗称,自宜宾至入海口这一段,统称为长江。
④ 黄河长江的地理知识.急!!!!!!!!!!!
1、三门峡水坝
2、塞上江南
3、长江
4、都江堰
5、黄土高原
下游的华北平原
6、长江中下游
太湖
乱砍乱伐
降雨集中
⑤ 长江和黄河的河段划分
长江:宜昌为上游 宜昌--湖口为中游 湖口以下为下游 宜昌在湖北,湖口在江西 上中下游的特征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字串1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字串8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黄河,古称 河 ,发源于 青海省 巴颜喀拉山脉 ,流经 青海 、 四川 、 甘肃 、 宁夏 、 内蒙古 、 陕西 、 山西 、 河南、 山东 9个省区,最后于 山东 省垦利县注入 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5464公里,仅次于 长江 ,为 中国 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河长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对于黄河,根据河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坏境和水文情势,将其作了上、中、下游的划分。 黄河上游长346公里,从河源至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河口镇),河流穿越青藏高原,流经峡谷,其间分布有20多个著名的峡谷。这里山高坡陡,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是该河段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出青铜峡之后,其地势平坦开阔,进入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这里水渠纵横交错,成为黄河上游最早的农业开发区之一。 黄河中游1234公里,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该段河道的水文特征:由于夏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河道淤积与侵蚀河段交互出现,峡谷与宽谷相间。 黄河下游767公里,从河南郑州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县,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全靠大堤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地面约2—5米,有的高达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以上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划分方案,也是普通采用的方案。此外,还有一种意见,即以河源至龙羊峡(或刘家峡)为上游,龙羊峡(或刘家峡)至花园口为中游,花园口以下为下游。还有一种意见是,从河源到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三门峡为中游,三门峡以下为下游
⑥ 黄河 长江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水复文特征:河流夏季制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无结冰期;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长江水系特征:河流长度大,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大致在干流两岸呈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水能丰富。
黄河水文特征: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黄河水系特征:河流长度较大,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较小;支流较少,下游几乎无支流,河网密度小;水能丰富。
⑦ 长江、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线、河段特征及其治理方法谢谢。
长江:河口、旧孟津
黄河:宜昌、湖口
一、长江上中下游分界
1、湖北省宜昌市以上的长江河段为长江上游。
2、湖北省宜昌市至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之间的长江河段为长江中游。
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以下的长江河段为长江下游。
二、黄河上中下游分界
1、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
2、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之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
3、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
长江、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洪涝灾害成因及综合治理
(一)长江
(1)长江各河段水流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江阔水深、少支流。
(2)易洪段: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尤其是荆江段。
(3)成因
①自然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暴雨时南北两岸支流同时涨水;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排水不畅,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中游地区湖泊淤积严重,蓄洪能力下降。
②人为原因——中上游地区滥垦乱伐,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湖泊面积缩小;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4)措施: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湖;三峡水库防洪作用巨大;裁弯取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二)黄河
(1)黄河各河段的水流特征
上游: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平缓;
中游: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2)易洪河段:下游。
(3)成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后,带来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华北平原后,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从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4)措施:①上、中游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修建水库(小浪底水库)。
②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⑧ 黄河长江的地理知识点
黄河:
1.上中来下游的分界点:
2.水电站自、水利枢纽;
3.中游的水土流失(原因,措施);
4.下游的“地上河”(原因,措施);
5.支流:
长江:
1.支流;
2.洪涝灾害;
3.荆江的治理;
4.沿江经济;
5.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6.上游的水能资源
⑨ "河底日隆今日高,黄河竟是天上涛”蕴含着什么地理信息
蕴含的地理信息是:由于上游河水流速湍急,冲刷河床,裹挟着大量专的泥沙,在中下游地属区由于地势平坦,河面开阔,水流缓慢,泥沙逐渐沉积下来,导致黄河的河床逐渐的增高。成百上千年的积累导致在黄河的中下游的某些河段出现河床高于地面的情况,形成地上河。
⑩ 长江和黄河的地图分别是怎样的
长江: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内。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容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