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投影分类
① gis中,地图怎么进行投影定义
这个话题有点大:
就是建立对应关系,比如球面到平面;前人已经建立了很多投影模型,会版根据条权件使用就行了;假如要编程,就得有准确的公式,网上也能找到不同语言写的程序。
不同的椭球参数、不同的比例尺,都有讲究;关键看用途是什么,满足要求就行。
② 地理信息系统
在农用地分等中需要对地块(图斑)进行空间定位、面积测算、类型调查以及权属确认等,图件是辅助农用地分等最重要的技术手段,这些图件包括土壤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坡度图等。这些图件如果采用手工方式绘制,操作起来费时费力,更新时也极其不方便。采用GIS技术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些工作。GIS技术在农用地分等中的应用贯穿于工作的整个过程。该工作实质上是针对农用地这一特定空间对象所做的多因素叠加综合分析,以及基于此分析的进一步数据挖掘。在农用地分等中,GIS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库建设
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农用地分等工作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数据值逻辑上的一致性等。而这一过程的工作量超过全部分等工作量的一半。该过程主要采用自动化扫描输入与遥感数据集成的方法,扫描后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编辑与处理后成为工作的基础数据(底图)。
2.数据处理
农用地分等工作中,数据的初步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化、转换和综合。由于各地采用的专业软件不同,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对各种来源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坐标系统和比例尺的统一,使之满足农用地分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为分等成果数据的共享打下基础。数据的格式化是指不同数据结构之间的转化;数据比例尺的变换涉及数据比例尺缩放、平移、旋转等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投影变换;数据综合包括数据平滑、特征集结等。
3.数据的存储与组织
这一部分工作在农用地分等工作中表现为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对接,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分等数据库的关键步骤,涉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在地理数据组织与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采用GIS软件系统将二者分开存储,通过唯一标识码(单元编码)连接起来。
以上部分构建了分等数据库,是农用地分等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农用地分等过程中同样应用了GIS技术,主要表现为采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二)在分等计算过程及省级汇总中的应用
1.空间叠加
农用地分等中同一个图斑受多种因素(主要表现为10个分等因素,涉及土壤图、地形图、坡度图、水文图等图件叠加)覆盖,需要采用叠置分析方法,按照面积或者中心权重进行运算。通过叠置分析将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数据层进行叠置,生成一个新的数据层(含有分等相关属性的图层),实现了各个图斑具有多重属性和各叠置层目标属性的统计计算。
2.缓冲分析
在因素量化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缓冲区分析方法计算确定某一因素的影响范围。将点、线、面等因素,根据各自的衰减方式计算得出缓冲区多边形,采用叠置分析的方法将分值赋予各个图斑。这是GIS重要的和基本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
3.空间分析与计算
在实现三级分等成果的联动追溯查询中还使用了包括泰森多边形分析在内的多种分析方法,解决市级图斑与县级图斑、省级图斑与市级图斑的一对多关系。泰森多边形可用于定性分析、统计分析、邻近分析等。如用离散点的性质来描述泰森多边形区域的性质;用离散点的数据来计算泰森多边形的数据;判断一个离散点与其他离散点相邻时,可根据泰森多边形直接得出。
4.地形分析
主要是利用等高线内插生成DEM或DTM模型描述地表起伏状况,用于提取各种地形参数,如坡度、坡向等数据。
(三)在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主要指用户的添加、删除和用户属性的编辑。该程序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菜单或工具栏,用户可以进行关联查询,通过省或市的数据查询县级数据,或者通过市、县的数据查询该数据相对应的省、市数据;还可查询汇总图中的某个分等单元是由工作底图中的哪些分等单元综合而成。
2.综合查询
综合查询指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提取和显示,主要有单目标查询、多目标查询和条件查询。单目标查询指通过鼠标选择某个分等单元,以查看其所有的属性。多目标查询指由多边形框选择多个分等单元,然后在列表中查看每个分等单元的属性。条件查询指使用界面提供的SQL语句编辑工具生成一个SQL条件语句,然后根据它来查找与条件相符合的目标,并把他们突出显示。
3.空间量算
空间量算包括空间位置、长度、面积的度量和图层的管理。图层管理包括图层的添加和删除、图层的移动、图层数据的表现形式和图形信息的提示方式。
4.图形操作
对图形的操作主要指对图形的浏览,主要有缩放、漫游、全图显示、导航图的显示、分等单元的突出显示、前景色及背景色的设置以及图层的分色显示。
5.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数据可以是当前的选择集,也可以是某个图层的全部对象。选择分类的字段,如镇、自然质量等,可对选择统计的对象进行和、最大值、最小值、计数等的统计,并以表的形式表达出来。
6.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主要是外部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所有图层的基本信息(包括图层的名称、类型、保存的路径等)导入工作环境和各图层文件的生成。图层信息的入库通过程序代码自动录入。
③ (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问题:说明我国常用的投影及其特点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又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地球椭球面和平专面间正形投影的属一种。该投影按照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确定函数的形式,从而得到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公式。投影后,除中央子午线和赤道为直线外, 其他子午线均为对称于中央子午线的曲线。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切于椭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按上述投影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椭球面正形投影于椭圆柱面。将椭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为高斯投影平面。取中央子午线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投影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之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④ 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地图投影类型及其原理
参考这个http://wenku..com/link?url=-
⑤ 在ArcGIS中投影和定义投影有什么区别
定义投影是数据没有坐标系的情况下,对数据信息的说明(定义)。如果数据是有地理坐标的,就可以用投影工具了。
⑥ 我国常用的gis地图投影有哪三种
高斯克吕格投影
等面积圆锥投影(albers投影)
等角圆锥投影(Lambert投影)
⑦ GIS,请问,像中国地图选多少的投影分带
从图中中心经度(中间竖直的)110°,可知这并不是标准高斯克吕格6°分带投影
该投影是从回0°开始,答每6度一个分带向东西半球累加计数,东半球第一个6度带0-6°,中心经度为3°;114-120°为20带,中心经度为117°。
⑧ 地图投影在GIS中的重要性是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道简答题 麻烦大家可以说的详细点。谢谢了
首先你得了解抄地图投袭影
简单说 地球是一个球 它的坐标是经纬度坐标
可是我们要计算要处理的是平面的地图
这中间就有一个转化的过程
把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
就是地图投影
为啥叫地图投影呢 类似于如果把地球模拟成一个透明的球 在它中间放一个灯泡
你再拿一张白纸贴着赤道围着它一圈 白纸上是不是就有了整个地球的投影了
因为 这张白纸是卷成圆柱形的贴着地球 于是这就类似于圆柱切投影
gis的基础是各种数据 而各种数据要数字化到电脑都需要正确的投影才能和实际坐标相匹配
你说地图投影在gis的重要性是不是不言而喻呢
⑨ 什么是地图投影,它与GIS的关系如何
地图投影是利用一定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内和方法。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容略宽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梨形球体,故其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所以运用任何数学方法进行这种转换都会产生误差和变形,为按照不同的需求缩小误差,就产生了各种投影方法。
GIS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⑩ 城市gis系统通常均采用什么投影
虽然发布很久了但还是答一答,6度或3度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