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湿地地理位置
1. 内蒙古乌拉盖简介以及最新人口普查。
乌拉盖湿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北京西北方不到1000公里处。乌拉盖湿地版---乌拉盖水系曾经维持着广袤权的东乌珠穆沁草原。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的网站上,一直自豪地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草原”。目前在6534万亩可利用草场中,退化草场3037万亩,包括重度退化169万亩以及沙化51万亩、盐渍化353万亩.面积:20.3万平方公里。人口:101.6万,其中蒙古族占35%。辖9旗2市1县.
2. 请就保护乌拉盖河水系和乌拉盖湿地,提出合理建议 谢谢
恢复植被 加强生态建设 成立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保护湿地 退耕还地
3. 简述乌拉盖湿地的消失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复 包括气候、土地、河流制、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
(湿地消失,湿地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当地气候变化较大)1,降雨时空更加分布不均匀,降雨量也减小,空气变得干燥。2,土地费力下降,土壤盐碱化。3,河流径流量缩小,河流流量年际变化的,汛期河流流量增大。3,湖泊调节小气候能力下降,湖泊水位年际变化加大,湖泊水位下降。4动植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4. 简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内蒙古最大抄的内流河,横袭贯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古称冗鲁骨、乌尔虎、芦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宝格达山,向西南流至胡稍庙与支流色也勒吉河会合,然后折向西,至道特淖尔以西,河槽逐渐消失。形成大片湿地和湖泊,最终注入乌珠穆沁盆地最低处索里诺尔大洼地。
乌拉盖河已于2003年被乌拉盖水库截流招商发展重化工产业。由于河水断流,已造成中下游湿地和湖泊干涸,乌珠穆沁草原生态持续恶化。
5. 乌拉盖草原有那些景点,怎么安排行程
乌拉盖草原有原始草原、湖泊、湿地、白桦林、芍药沟、黄花沟等独特的草原风光自然景内观和布林容庙、农乃庙、成吉思汗边墙、固腊卜赛汗国际敖包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独特的乌珠穆沁部落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
行程安排:
乌拉盖有温和的春季和美丽的夏季,7-8月是乌拉盖的潮湿期,湿润的天气滋养了肥厚的牧草,这也是驾车深入草原的最佳时期。
在这里可以体验纯正的蒙古族习俗,吃手把肉、喝马奶酒,还可以尽情体验住蒙古包、穿蒙古袍、学蒙古语、骑马、牧羊、挤牛奶、做奶食品等生活习俗,感受蒙古族游牧生活之趣。
(5)乌拉盖湿地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乌拉盖草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属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过渡地带,以典型草原为主,草原可利用面积4618平方公里。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植物500多种。
2013年乌拉盖草地植被平均高度为29.7厘米,平均盖度为80.5%,平均鲜草产草量为259.2公斤/亩,干草产草量为115公斤/亩,各项指标与同期相比分别提高0.3厘米,0.9%,2.1公斤/亩,1.1公斤/亩。
6. 乌拉盖草原和科尔沁草原是一个地方吗
乌拉盖草原和科尔沁草原不是一个地方。
主要有三个区别:
一、地理位置不同
1、乌拉盖草原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南临“草原煤城”霍林郭勒市,东北与“温泉胜地”阿尔山市接壤,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大城市相距均在600公里以内,是隶属于锡林郭勒盟行使旗县级行政管理权的地区。
2、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在松辽平原西北端,兴安盟和通辽市的部分地方。科尔沁草原西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风景优美,资源丰富。
二、面积不同
1、乌拉盖草原土地总面积5013平方公里,现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农牧场和巴音胡硕镇,管委会所在地巴音胡硕镇是管理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2、科尔沁草原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 。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
三、气候不同
1、乌拉盖草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冬季较长,年平均气温-0.9℃。年平均≥10℃的有效积温1900-2100℃,相对有效性年均日照时数2700h ,日照百分率61%。无霜期90-110天,年度变化较大。
年均降水量3423mm,多集中于6/7/8月份,水热同期。年蒸发量1552.1mm,历年平均风速4.1m/s。
2、气候冬寒冷、夏炎热,春风大。年均降水量360毫米 ,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6~8月份,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春秋则为西南风 ,年均风速3.5米/秒 ,最大风速可达21.7米/秒,大风日数常达30天左右。
大风是沙地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区日照2900小时,日照率达67% ,10℃以上活动积温3160℃,无霜期140~150天。
7. 兴安盟的地理环境
1、湿地现状及分布:兴安盟境内河流分属黑龙江流域的嫩江水系和额尔古纳河水系、辽河流域的新开河水系以及内陆河流域的乌拉盖河水系。境内有绰尔河、洮儿河、归流河、蛟流河、霍林河、哈拉哈河等大小河流200多条,大小湖泊70多个。盟内流域总面积约598.06万公顷,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兴安盟湿地资源丰富,面积约39.7万公顷(见附表1),占全盟土地总面积6.6%,面积在120公顷以上的有264块。其中沼泽湿地分布最广,面积30.9万公顷,占全盟湿地的77.8%,主要分布在科右中旗、科右前旗、阿尔山市和扎赉特旗境内。其它还有7.1万公顷的河流湿地,1.2万公顷的湖泊湿地,0.5万公顷的库塘湿地。
重要湿地按类型分两大类,即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
(1)科尔沁湿地。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新佳木苏木,地处科尔沁沙地草原地带,东部与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境内霍林河、额木特河、突泉河三条河流均以无尾河形成大面积的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湿地总面积4.55万公顷。区内风积沙丘呈带状分布,湖泊、沼泽、沙丘、草地、榆杏疏林交错相间,环境多样,多种生物类型相互渗透。并且基本处在自然状态下,为珍稀鸟类,特别是鹤类、鹳类及大鸨等鸟类的栖息繁殖提供了极好的场所。
(2)图牧吉湿地。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境内,绰尔河、二龙涛河下游,松嫩平原西侧,东北、东南分别与黑龙江省、吉林省接壤,是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至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一线自然保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重要湿地。该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及湖泊湿地等类型,总面积2.86万公顷。湿地对周围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众多候鸟迁徙过境提供了栖息环境,对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具有其他生境不可替代的功能。
(3)阿尔山市湿地。阿尔山市境内的所有湿地是兴安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兴安盟、大兴安岭乃至东北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中之重。境内河流分属于嫩江和额尔古纳河两个水系。大兴安岭东坡以洮儿河为代表,大兴安岭西坡以大小莫尔根河为代表,以及众多的湖泊和泉流。湿地景观可分为:河谷湿地灌丛、草甸景观、河谷草甸景观、山麓草原景观、河谷低湿地草甸景观、山地沼泽化草甸景观和山地森林草甸景观等六个类型,总面积24.7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3%。阿尔山市湿地包括杜拉尔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五岔沟林业局和白狼林业局施业区内分布的大量湿地。尤以白狼洮儿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具有代表性,它地处大兴安岭岭脊,为嫩江重要支流洮儿河源头区域,面积0.1万公顷,属温带内陆亚高山高寒湿地类型,是以河流湿地和森林、灌丛沼泽湿地为主的复合湿地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4)乌力胡舒自然保护区湿地。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南部,涉及好腰、巴彦茫哈和巴彦淖尔等3个苏木的部分地区。保护区总面积约3.89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有草地、湿地、沙地等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草原广阔、溪流纵横、环境优美,物种丰富,生物区系复杂。有大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地质景观和古文化遗址。滩涂湿地是保护区的核心部分,是涵养水源的绿色蓄水库,起到调节气候、调蓄洪水、调节水量、防止自然灾害的作用。
(5)绰尔河流域湿地。绰尔河发源于牙克石市博林线52公里北山顶,流经兴安盟境内河长276.9公里,境内集水面积为69.93万公顷,河谷深且窄,主河槽宽约50-300米,河网密度大,属嫩江上游支流。该流域是集湿地、草原和原始森林为一体的自然区域,野生动植物原生群落较为完整,是理想的综合型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兴安盟重要湿地之一。绰尔河湿地5万公顷,集中连片。该地区既有森林类型植被又有草原类型植被,更有以淡水湿地为主的各类植被,如苇塘、河柳、低灌木等。
(6)洮儿河、归流河流域湿地。洮儿河是兴安盟境内较大河流,境内河长321.9公里,主要支流有归流河、蛟流河,属浅河床河流,形成广阔的湿地,这里生长着大面积的榆杏树、河套柳、蒲草、芦苇等植物,野生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该地区急需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考察、评估和规划。
(7)霍林河流域湿地。霍林河发源于扎鲁特旗特格音罕马拉西北二公里山顶,在巴润布尔嘎斯台郭勒入口处进入兴安盟境内,于科右中旗芦苇场处流出盟界,流经吉林省通榆县后汇入查干湖,境内河长292.6公里。该流域湿地包括科尔沁湿地、代钦塔拉疏林湿地和蒙格罕山湿地。
人工湿地:
水库和水田是兴安盟重要的人工湿地。水库湿地有:大、中、小型水库25座,总库容约19亿立方米。水田湿地主要有: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归流河、洮儿河流域水田湿地;扎旗好力保、都尔本新、保安沼、努文木仁区域的水田湿地;突泉县东杜尔基、九龙水田湿地;科右中旗霍林河流域水田湿地。水稻是湿地的重要产品之一,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历史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
2、湿地资源:
一是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兽类6目15科3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棕熊、麝、马鹿、驼鹿、猞猁、水獭、雪兔,其它有狍子、野猪、狐狸、狗獾、松鼠等。鸟类有16目46科31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大鸨等十三种,二级保护鸟类有47种。据不完全统计,2004至2007年连续4年每年有4-5万只各类鸟类在兴安盟湿地栖息、繁衍、过境、停歇,高峰时达8-10万只。鸟类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右中旗乌力胡舒湿地、科右前旗归流河流域湿地、阿尔山三河源湿地、扎赉特旗绰尔河流域湿地等地区。
二是野生植物资源。兴安盟境内野生植物种类多样,据初步调查统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8科,309属,619种。野大豆、草麻黄、蜻蜓兰、绶草、手掌草、宽叶红门兰、角盘兰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兴安升麻、芍药、山丹、桔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
三是泥炭资源。本区为大兴安岭北段裸露泥炭丰富区南部。分布面积广大,以阿尔山地区大黑沟一带最为丰富,次为霍林河谷、归流河谷、洮儿河谷中上游均有分布。一般厚度0.5-0.8米,最厚1.5米。类型较全,低、中、高位均有,分解度低,纤维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亦高,平均为58.45%,为富矿,平均粗灰分28.61%,干容重0.24克/厘米3,发热量3684卡/千克,总腐殖酸平均为39.66%,最高达49.98%,PH值低,含氮2.03%,含磷0.16%,含钾0.48%,属低酸性。消除环境污染和改造生态环境是泥炭应用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因其成本低、无污染、性能优良,在清洁燃料、污水污油净化、除臭剂生产、沙漠盐碱干旱的改造方面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强大潜力。而净化和改良环境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兴安盟现有耕地973.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区的1.45倍,相当于:全国的3.4倍,耕地有机质含量高达5%以上。大部分地区无霜期在105---107天。
玉米资源:玉米是兴安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盟粮食作物之首。2002年种植玉米401.4万亩,总产量79.26万吨。种植的玉米品种属饲料玉米和加工淀粉玉米。
大豆资源:大豆是兴安盟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2002年种植面积77.2万亩,总产量5.21万吨,平均亩产量67.5公斤,品种多为高油大豆。
水稻资源:水稻是兴安盟主要农作物之一,正常年份亩产在400公斤左右。
马铃薯资源:马铃薯在全盟各地均有种植,每年种植面积在50--60万亩之间,亩产量1000公斤以上,兴安盟科研机构现己培育出脱毒种薯20多个品种,全盟推广面积2万亩。
山野菜资源:阿尔山市是兴安盟山野菜主要产区,山野菜可开发量30万每年采摘山野菜800吨左右,现有加工能力1500吨。
甜菜资源:甜菜是兴安盟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正常年份平均亩产1200公斤。甜菜含糖18.1%,比全国甜菜糖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
杂豆资源:全盟种植杂豆151.6万亩,总产量4.98万吨。其中绿豆种植116.6万亩,产量3.97万吨;红小豆种植17.5吨;产量4900吨;云豆种植17.5万亩,产量5200吨。
胡萝卜资源:每年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总产量8000吨,胡萝卜加工可生产脱水蔬菜,提取β胡萝卜素,生产胡萝卜汁保健饮料、果胶等产品。 兴安盟阿尔山市境内矿泉资源丰富,且具有水质好、矿化度高、储量大、易开发利用等优势。已得到权威部门认定并已被开发利用的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五里泉、圣水泉及有待鉴定和进一步开发的金江沟温泉。
一、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位于温泉街。在东西宽70米,南北长500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48眼温度成份不同、作用疗效各异的矿泉。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
阿尔山温泉群处在阿尔山断裂带上。受新生代构造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影响,阿尔山地区形成了伊尔施、阿尔山、五岔沟等一系列断裂带。地下水尚断裂带渗透到不同尝试与不同成份的岩隙中,经过长期地热作用与矿化作用,形成了今天矿泉的不同温度与不同矿化成分;被矿化的地下水在不断的热循环的作用以及地表水的不断补给下,涌出地面,形成了今天的阿尔山矿泉群。冷泉水来自地表潜水,温泉、热泉、高热泉水来自地下深层循环水。
阿尔山矿泉属碱性重碳酸钠、钙泉(pH=7.4~8.5),也属含放射性氡泉(Ra=11.7-60.63Kmn),泉水中除上述主要成份外,还含有氯、镁、硫酸根、硅酸根、氟、锶、锰、铜、铝、钛、钡、银、铯等元素。阿尔山温泉早在几百年前就为科尔沁草原、呼伦贝草原及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所发现和利用。清咸三年(1853年)黑龙江呼伦贝尔总管府派人考察、勘测,并于此后开始修建经营,从此阿尔山温泉得到正式开发。由于战事频繁、交通阻隔,阿尔山温泉实际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民国37年(1948年)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阿尔山温泉的价值真正为世人所认识,并正在适度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1994年8月,在南泉区内打一口井深为288米的地热井,温度48℃,属高热泉,日涌量600吨,水质及元素同34号泉相同。
二、五里泉:泉水出自侏罗系火山岩之西北与东北间断裂复合部位,日涌量1054吨。水质特征无色、无嗅、清澈透明,清凉可口,余味甘甜,存放后无沉淀和悬浮物。1986年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卫生系中心仪器室和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研究所测定,矿水中含钙、钠、锂、氡、氯、镁、锶、锰、铝、钛、钡、银、钴、铯等20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12月5日,经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评审并报请国家地质矿产部批准,确认为含锂锶、偏硅酸矿泉水。
三、圣水泉:在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南70米处。1988年,吉林省勘察设计院对圣水泉水源的检测并报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会评审为优质天然矿泉水。属国内罕见的含氡、低矿化度、低钠、偏硅酸、重碳酸钙型优质饮用保健矿泉水。
四、金江沟温泉:金江沟温泉位于阿尔山东北60公里,有泉眼7处,南北排列,其中有2眼热泉已被开发利用,水温47℃。经鉴定与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属同一水系,水质良好、无污染。
水利资源:兴安盟水资源居全区各盟市第二位,地面大小河流200多条。盟内有四个水系,以嫩江水系为主,有绰儿河、洮儿河、归流河等。西辽河水系有乌纳格其河。额尔古纳水系有哈拉哈河。另有内陆水系乌拉盖河。除了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外还有比较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全盟水资源总量73亿立方米,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装机23.4万千瓦。有大中小型水库18座。其中有全自治区最大的水库,国家重点工程-察尔森水库,库容量13.4亿立方米,可灌溉80万亩良田。还有已经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的温德根水库,属综合利用项目,总库容量为18.4万立方米,集发电、灌溉、防洪、养鱼之功能于一体。
畜牧业资源:全盟草原面积445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933.15万亩,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全盟草场年产草量31亿多公斤,全盟现有人畜饮水井2.63万眼,有7个兽医站,7个改良站,每个乡设有一个综合服务站,完全可以满足牲畜防病治病和改良的需要,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兴安盟畜牧业生产属草原畜牧业,具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等基本特征。
2002年牧业年度(截止6月末),全盟家畜总数679.91万头只,基础母畜347.86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602.21万头只,占总数的89.62%,出栏255.84万头只,出栏率达到45.6%。标准化畜群比例达到70%。肉牛,现有总数21.2万头,其中育肥牛3.6万头,基础母畜10.5万头,良种和改良种畜达到100%,出栏8.36万头,出栏率33.2%。良种和改良种乳用牛,现有总数4.6万头,母畜2.34万头。羊,现有总数567.63万只,其中,育肥羊28万只,基础母羊328.06万只,种公羊116.47万只,良种羊238万只,改良羊516.77万只,出栏178.4万只,出栏率40.6%。总数中,绵羊316.94万只,绵羊中细毛羊292.46万只,山羊250.69万只。草原白鹅共有150万只,鸡360万只。
2002年畜产品总量:肉类总产量12万吨,主要有牛肉1.9万吨、羊肉2.3万吨、猪肉6万吨。牛奶4.8万吨。山羊绒450吨,羊毛8400吨,其中山羊毛1000吨、绵羊毛7400吨。牛羊皮198.8万张,其中牛皮9.8万张、绵羊皮144万张、山羊皮45万张。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地层出露较全,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根据成矿规律及矿产分布特点,可初步划分为三个金属成矿亚带及四个成煤区。矿产分布较广,矿种比较全,共发现矿种54种。可单独构成矿床的金属矿种有:铁、铬、铜、铅、锌、银等,伴生在其他矿床中可综合利用的矿种有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15种之多。能源矿产有煤、地热。非金属矿产十分丰富,有石灰石、蛇纹岩、石榴子石、萤石、脉石英、珍珠岩、玄武岩、花岗岩、粘土等,但有地质资料的相对较少;宝玉石矿产具有较好的找矿线索,有刚玉(红、兰宝石)、橄榄石、叶腊石(工艺品)等。全盟有各类矿产地326处。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15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103处;矿化点188处。经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已估算的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潜在经济价值约440亿元。从全国各大山脉成矿预测及矿产分布情况,分析判断兴安盟位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段,应为矿产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只要加强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就可能找到新的、更多的矿产资源。
孟恩套力盖铅锌银矿、大型银矿、中型铅锌矿。位于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苏木。探明铅12.3万吨,锌31.7万吨,此外伴生银、金、铟、铜等,均可综合利用。属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体产于花岗杂岩体内,受构造断裂控制呈大小不等的脉状近东西向展布。共有矿体44个,主要矿体9个,一般长400-2000米,厚1.7-2.94米,延深250-500米,平均品位:铅1.03%、锌2.30%、银92克/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石易选。选矿获精矿品位:铅69.14%、锌47.47%、银688克/吨,回收率分别为91.6%、86.8%和88.7%。
莲花山铜银矿:位于突泉县九龙乡。探明铜14.8万吨,银421吨。为中高温岩浆热液成因的中型铜、银多金属矿床。矿化带呈北西向展布,长约4公里,宽2.53公里。分3个脉群,大小30余条矿体。矿体长148-1600米,斜深120-550米,平均厚0.59-4.36米。平均品位:铜0.44-1.78%、银17.8-78.9克/吨。以含砷铜银矿和含银铜矿矿石为主,伴生有益组分为钻、镉、硫、金、砷、锢、硒、蹄、铋等,可综合利用。矿石易选,浮选法精矿品位:铜25.11%、银460克/吨,回收率分别为91%和30.46%。 兴安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盟内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科尔沁草原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有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如獐、熊、驼、鹿、丹顶鹤、白天鹅、雉鸡、榛鸡、狐狸、猞猁、狍子等。
野生药用植物近600种,分属91科,总量在1.5亿公斤以上。还有猴头、蘑菇、木耳、黄花菜、蕨菜等珍贵植物。
8. 乌拉盖草原在哪
地理位置: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
乌拉盖草原因乌拉盖河得名,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和通辽市三盟市的交界处,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天边草原”的美誉。
草原可利用面积4350.53平方公里,以2、3、4等草地为主,其中产量以3、4、5级属多,总体表现草地质量优良,产量中高。
境内植物类型多样,有62科501种,以木科豆科为主,牧草种类优良,除优良牧草外,具有不同价值的用途的野生植物较为丰富,中蒙医药用植物较多,主要有大黄、桔梗、甘草、柴胡等。野生动物有黄羊、草原狼、骆驼、狐狸、獾、野兔等。
(8)乌拉盖湿地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地理环境:
位置:
乌拉盖草原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南临“草原煤城”霍林郭勒市,东北与“温泉胜地”阿尔山市接壤,与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大城市相距均在600公里以内,是隶属于锡林郭勒盟行使旗县级行政管理权的地区。
土地总面积5013平方公里,现辖哈拉盖图、乌拉盖、贺斯格乌拉三个农牧场和巴音胡硕镇,管委会所在地巴音胡硕镇是管理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气候:
乌拉盖草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冬季较长,年平均气温-0.9℃。年平均≥10℃的有效积温1900-2100℃,相对有效性年均日照时数2700h ,日照百分率61%。
无霜期90-110天,年度变化较大。年均降水量3423mm,多集中于6/7/8月份,水热同期。年蒸发量1552.1mm,历年平均风速4.1m/s。
水文:
全国第二大内陆河乌拉盖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纵贯全境,大小湖泊12个,泉水23处。
9. 乌拉盖河流
乌拉盖河
内蒙古最大的内流河之一。古称冗鲁骨、乌尔虎、芦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回西侧的宝格达山答,向西南流至胡稍庙,然后折东西向,至新庙以西,河槽逐渐消失。形成大片湿地和湖泊,最终注入乌珠穆沁盆地最低处索里诺尔大洼地。主要支流有舍野日机河、宝日斯太河、 彦吉嘎河、高力罕河、巴拉盖尔河。主要流经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1980年在上游建成乌拉盖水库,坝高14米,总库容2.2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36亿立方米,可灌18万亩耕地,并为下游30万亩芦苇供水。
乌拉盖河流 的上游主要植被类型:森林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