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扬州市地理位置描述

扬州市地理位置描述

发布时间: 2021-02-27 10:59:22

『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市的地理位置特点是()A.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B.位于

a(顺便说说,扬州南面隔江对望是镇江、南京)

『贰』 谁可以给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扬州市



公车一般1元,266路2元(空调),出租车起步7元
建议住锦江之星,好像180元左右一晚
美女较多
繁华度还可以
瘦西湖 茱萸湾 大明寺 个园 何园
扬州炒饭 大煮干丝

『叁』 有谁介绍扬州的地理面貌,人口分布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扬州,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邻。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江都、广陵、邗江、仪征、高邮、宝应等3区2市1县;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人口分布:扬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445976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2684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12924 人,减少4.56%,年平均增长率为-0.47%。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1402969户,家庭户人口为420665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人减少0.1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97850人,占49.25%;女性人口为2263240人,占50.7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9.11 下降为97.05 。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27042人,占11.82 %;15-64岁人口为3377471人,占75.73%;65岁及以上人口为555247人,占12.4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0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2533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9758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06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8761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8 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72543 人,文盲率由7.59 %下降为4.08 %,下降3.51 个百分点。
民族
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现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少数民族总人口2万多,占全市总人口的0.6%。高邮下属的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民族乡。

行政区划:扬州市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71个镇、5个乡和13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60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约229.1万人。

『肆』 扬州在地理上处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呢

扬州处于中国的东部地区。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版统权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4)扬州市地理位置描述扩展阅读:

扬州的地理环境

气候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

地形地貌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最高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149.5米;最低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扬州

『伍』 扬州地理位置如何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1][2][3][4]

『陆』 扬州简介(概况)

关于扬州简介(概况)如下: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高邮市周山镇志光村龙华组确定为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点。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截至2018年5月,扬州市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高邮、仪征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62个镇、4个乡和17个街道。全市总面积6634,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

扬州沿河地区包括1个县级市和1个县,分别是高邮市、宝应县。

扬州沿江地区包括3个市辖区和1个县级市,分别是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和仪征市。

(6)扬州市地理位置描述扩展阅读

扬州历史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国为十道,扬州属淮南道。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扬州大都督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后改南京),扬州府属之。

1645年,清政府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

『柒』 扬州从地理位置上说应该是江南还是江北

从地理位置抄上来看,扬州位于长江以北。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643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50.74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28.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40.47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3.6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856.2平方千米,占73.7%;水域面积1735.0平方千米,占26.3%。

『捌』 扬州从地理位置上说是江南还是江北

从地理位置上看扬州是属于长江以北。

『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市的地理位置特点是()A.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B.

读图可得,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河运便利,扬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
故选:A.

『拾』 扬州市的地理位置。

扬州复,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制北纬32°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邻。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江都、广陵、邗江、仪征等3区1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扬州市的最高点为仪征市境内的大铜山,海拔149.5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