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知识的微博
❶ 天文、地理类的科普知识
1.恒星?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自身能发光,由炽热气体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
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②产生“磁暴”现象;③产生极光。
3.行星?
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日食?
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依目视太阳被月球遮掩的多少,可分为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
5.月食?
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依地球遮避阳光照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6.区时 ?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按这种办法,每隔经度l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l2个时区。?
7.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l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然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
8.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桂、黔、滇广泛分布。 ?
9.河口三角洲?
在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河口三角洲。三角洲可分为四类:扇形三角洲(尼罗河、黄河)、鸟足状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多岛状三角洲(珠江、恒河)、尖头状三角洲(意大利的台伯河)。
10.堰塞湖 ?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中国东北的镜泊湖即是典型的熔岩堰塞湖。?
1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1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1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4.四大河流?
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15.五岳 ?
(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16.五湖?
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17.四海?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❷ 天文科普知识
宇宙海洋中的岛屿——星系
在茫茫的宇宙海洋中,千姿百态的“岛屿”,星罗棋布,上面居住着无数颗恒星和各种天体,天文学上称为星系。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在一个巨大的星系——银河系之中。在银河系之外的宇宙中,像银河这样的太空巨岛还有上亿个,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用大型天文望远镜观测夜空时,会发现众多的星系犹如宝石般闪着光芒。它们相貌各异:有的像旋涡,称为旋涡星系;有的像圆宝石,称为椭圆星系;有的像甩着两根小辫的短棒,称为棒旋涡星系;还有奇形怪状的,称为不规则星系。目前已被天文学家发现的星系总数有10亿个以上。
星系很多,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银河系的几个近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仙女座大星系了。它距离地球大约200万光年 。它的相貌几乎和银河系一模一样,体积大约比银河系大60% 。用肉眼看去,也只不过像星星那样大的一个光斑。
每个太空岛屿都是某个群岛中的一员。这些群岛,小一些的(包含几十个星系)叫星系群;大一些的(包含100个以上的星系)叫星系团。它们都归属于一个更大的太空集团——星系团集团,也叫超星系团。银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团称为本超星系团,它的核心是室女座星系团。无数超星系团组成了观测到的宇宙——总星系。观测到的宇宙与未观测到的宇宙组成了辽阔无边的宇宙。
❸ 天文和地理有什么关系啊
【历史上的天文地理】: “天文地理”泛指知识、学问。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例如许多旧小说中说到一个人很有学问,就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著名天文学家有 甘德 落下闳 张衡 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等;天文学著作有《甘石星经》《灵宪》等 著名地理学家:裴秀 郦道元 徐霞客 魏源等;地理学著作《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海国图志》等【现在的天文学,地理学】: 【天文学】:(Astronomy)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天文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天文学的实验方法是观测,通过观测来收集天体的各种信息。 在古代,天文学还与历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天文学已经发展成为观测全电磁波段的科学。 【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参考资料】: 天文:http://ke..com/subview/50651/6431497.htm 地理:http://ke..com/link?url=_eHknyAioCkcJw8U3AVAEbtZW--DwwzImo_ 天文地理:http://ke..com/link?url=I-_
❹ 天文地理知识
您这五分有点难赚
❺ 求一个可以关注天文消息的微博或者公众号
你可以关注一些名人的微博。比如:李开复,关注一些企业家或者文学家或者比较有影响力的任务还有你喜欢的明星的微博。个人认为那些歌星影星的微博没啥大意义、还不如关注一些奇闻趣事的微博。
❻ 天文学知识
你分类到天文学里面,也就是说,问星球大气是否能为超导。
应该不能,首先气体导电专就是一属种非常损耗的方式,电阻极大,一般都当绝缘介质处理,还有即使现在的高温超导,也要零下好几网络,那时一般气体都变成固体了,就没有所谓的大气了,不过超导本身就很有研究性,说不定哪天就有突破说,气体超导是最容易的超导方式呢,也就是说大气有可能超导,但是我所知道知识告诉我大气不能超导。
❼ 有没有完整一点的天文地理知识
不知道楼主的高深是什么档次的,比如《时间简史》之类介绍宇宙学理论,中版学生的权数理知识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懂的书?如果类似于此,数学物理方面不敢妄言,天文学上推荐一本书《天文学新概论》再加一本杂志《天文(兔)爱好者》,我想其中的内容够像我这样资质平庸的人折腾上一年半载的了~当然,如果已经过了这个层级,那就翻翻大学的教材吧。高数大物两大魔王是不会让你轻易攻克这些山头的。比如现在手边还放着学了三个学期的《物理化学》,说来惭愧,其中至少80%的内容已经换给老师的。至于其中的某些部分,比如结构化学中的特征标、行列式等等,即便考试之前三天也没记住。若是这些还不能满足楼主的要求,那一定是天赋异禀而且至少拥有了理学学士的知识积累,那就不是我能推荐的了。PS上面的回答只是从知识的深度和宽度,比如上面提到的《物理化学》其中大多数的东西,即便对我化学系的研究生也没用。这里和外推荐一本乔治·巴洛的《艺术宇宙》,它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在于基于自然科学的思维之美。但内容并不深奥,初中生的积累都能轻松理解那些硬知识。我想这一点,在我19年的求学生涯中,只有于此给过我震撼和感动。
❽ 我想精通知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精通知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意思是,精通各种各样的知识。
❾ 推荐几个对学习有帮助的微博名称 谢谢。。。有现实意义的。。。
@袁老师讲历史
@历史大杂烩
@中国国家地理
@作文素材快线
@头条新闻 (时事哦,对政治有帮助)
@经典经济学
@我们都爱古诗词
❿ 我们所不知道的天文地理知识,有趣一点的,谢谢喽,我要讲课
有趣的地理知识
新的一天从哪里开始?
地球不停地从西向东自传,子夜,黎明,中午,黄昏由东向西依
次周而复始地在地球各地循环出现,
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是从哪里开
始呢?位于太平洋中部的斐济群岛上,
有个小岛上有一块小石碑,
石
碑左边写着“今天”
,右边写着“昨天”
,石碑中间画着日界线通过该
岛的位置。石碑说明:
“这是新的一天开始的地方”
。
根据国际规定,在东西
12
时区中部即东西经
180
°处,划一条国
际日期变更线,又称日界线。日界线西侧是地球上新日期的开始,所
以此线两侧的时间相同,
日期相差一天。
如轮船在太平洋上由西向东
航行越过此线时,日期需推后一天;相反,轮船由东向西过此线,日
期就提前一天。
五岳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
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
1532
米)
,
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
1997
米)
,位于陕西华阴县。南岳衡山
(
1512
米)
,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北岳恒山(
2017
米)
,位
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
1440
米)
,位于河南登封县。古代封建帝
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
历代曾有
72
个皇帝到泰山封禅。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
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恒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人们
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
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太阳将面临何种命运呢
天文学家说,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新图像显示了大小和太阳类
似的恒星死亡时的痛苦过程,
他还显示了中有一天太阳将如何耗尽他
的核能,
化成一颗红色的巨大星球然后再坍塌为一颗白矮星,
逐渐冷
却,最后也许会消失。天文学家邦德和其他人证明,像太阳这么大的
恒星将燃烧大约
100
亿年,
在一个
3000
万摄氏度的核熔炉中消耗氢。
最后,氢被耗尽,恒星核坍塌,缩成一个温度更高的星体。随后该恒
星迅速膨胀成一个巨大红色星球。
在这个红色巨星阶段,
太阳体积将
扩大大约
200
倍,
将地球炙烤到沸腾温度。再过几千年后,太阳将坍
塌成一个逐渐冷却的白矮星,
它的热能慢慢减少。
如果地球那时仍然
存在,它将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残骸。
星星有颜色吗?
在晴朗的夜晚,
我们看到天空有数不尽的星星,
星星的颜色没有
多大区别,基本上都是黄白色的。但实际上星星的颜色是不同的。如
果用望远镜观察这些星星,就会看到他们有各种颜色,非常漂亮,令
人赏心悦目。那么,星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星星的不同颜色是由它本身的温度所决定的。
星星表面的温度不
同,他发出光的颜色就不同。比如发白色光的星星表面温度很高,可
达
11500
度以上;发红色光的星星,表面温度达
2600
——
3600
度;
发蓝色光的星星表面温度达
25000
到
40000
度。而太阳表面温度是
6000
度,看上去是黄颜色的。因为我们距离星星非常遥远,加之大
气的折射作用,所以用肉眼看不到星星五颜六色的光。
如果有问题请追问,希望楼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