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在福建地理位置
㈠ 泉州在那个省
中文名称
泉州,外文名称:Quanzhou、Zaitun、Zayton
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福建省
下辖地区:4区,3县级市,5县
政府驻地:丰泽区东海街道海星街市行政服务中心
电话区号:0595
邮政区码:362000
地理位置:中国华东,福建省东部沿海,台湾海峡西岸
面积:11014.78平方千米
人口:865万(2017年常住人口)
方言:闽南语(泉州话)-闽台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开元寺、府文庙、清净寺、天后宫、清源山、草庵、清水岩
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火车站:泉州站、泉州东站、晋江站、惠安站
车牌代码:闽C
行政区划代码:350500
地区生产总值:7548.01亿元(2017年)
人均生产总值:87260元(2017年)
泉州,福建省下辖地级市,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总面积11014.78平方千米,辖四区、三市、五县;2017年常住人口865万。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此得名。泉州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7年,泉州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4月,泉州入选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
2017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48.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经济总量连续19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03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4397.7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952.19亿元,增长10.6%。
㈡ 福建泉州在哪
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回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答,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中文名称: 泉州
外文名称: Quanzhou
别名: 鲤城、刺桐城、温陵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丰泽区、鲤城区、晋江、石狮等
政府驻地: 福建省泉州市庄府巷24号
电话区号: 0595
邮政区码: 362000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
面积: 11015平方公里
人口: 812万人(2010年)
方言: 闽南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涂门街、府文庙、开元寺、清源山、崇武古城、郑成功陵园等
机场: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火车站: 泉州站等
车牌代码: 闽C
市花: 刺桐花
市树: 刺桐树
著名高校: 华侨大
㈢ 泉州地理位置地形概况气候情况著名景点主要物产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台湾等同一种方言:闽南语。
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市雕飞天迎宾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的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晋江,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圆、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安溪铁观音和永春芦柑是拳头出口产品。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德化高岭土质量居全国前列,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原料。
㈣ 泉州位于福建的什么方向啊
泉州位于福建的东南部。
泉州,福建省东南沿海地级市,简称泉、鲤,别名鲤城、刺桐城,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1982年,泉州入选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泉州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018年4月,泉州入选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
(4)泉州在福建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泉州发展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8年前7个月,“亿吨大港”泉州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3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35万标箱,已与4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海运物流通道;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31万人次,增长52.4%。
与此同时,综合保税区、晋江陆地港、泉州购跨境电商平台等建设,将逐步建立起泉州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投资环境。
2、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频繁到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投资设立产业专区、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贸易投资“引进来”激发活力,截至2018年7月,海丝参与国家和地区已来泉设立企业1602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76亿美元。
3、文化交流不断深化,海丝文化焕发耀眼魅力。2014年以来,泉州已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和两届海丝国际艺术节等盛会。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工商理事会在泉州成立,目前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360家企业或组织参与其中。
㈤ 泉州的地理位置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地处闽东山内地中段和闽东南沿容海丘陵平原中段。
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㈥ 泉州地理位置
泉州位于福建省抄东南沿海,南临台湾海峡,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
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㈦ 福建地理位置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度30分至28度22分,东经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人口3488万,现有9个设区市,下设14个县级市,45个县和26个市辖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福建成为历史上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为“海上丝绸之路” 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宋元时期,泉州已取代杭州、四明(今宁波)、广州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对外贸易中心,是当时世界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中国伊斯兰教等文化胜地。明万历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多由福建出海。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与广东一道作为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及对外开放和进行综合改革实验的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福建深水海港、国际航空港和陆上铁路、公路等综合运输网络的逐步完善,未来福建仍将作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门户发挥重要作用。
㈧ 福建泉州是南方还是北方
是南方,位于东南沿海。
㈨ 福建泉州地理位置在哪里
地理概况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和Zayton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专22’—属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口800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 泉州示意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