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案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案例

发布时间: 2021-02-27 07:35:28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哪些

自然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绿地自然地理环境旅游统一的演化过程

B.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据考证,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确是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而后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用权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
具体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C.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即自然地理过程无时不在;②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D.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举例说明

(1)自然地理环来境主要由地貌、源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要素组成,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分)
(2)举例: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气候极其干燥(气候)。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很少或全无(水文),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地貌、土壤),动植物极少(生物)。(12分)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E. 以土壤为例,简述你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图3.53“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图3.53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例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相反,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再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或是从旅行中获得对地域差异现象的感性认识。从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可以观察到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显著差异。
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图3.54)中可以看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规律性。

自然带(阅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分异
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综合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地域分异。各个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长带状的分布,这叫做自然带。各自然带有规律地分布在地球表面上。陆地上的自然带
世界陆地,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几个大的自然带,就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很简略的分法。如果再进一步划分,自然带可以分得更多更细些。例如,温带森林可划分为以下四个带:(一)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度到70度之间);(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北纬35度到50度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部);(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度到35度之间的大陆东部);(四)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度到40度之间的大陆西部)。地球表面的各个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界限,总是由这一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例如,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的森林草原带,由草原带向荒漠带过渡的半荒漠带等。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地面上如果排除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的干扰,自然带在平地上的分布应当是相当规则的。这种假设的“理想大陆”自然带,具有两种水平分布规律,即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按照水平分布规律分布的自然带,叫大陆水平自然带,它是同山地垂直自然带相对来说的。

F. 高二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开放性 的例子

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
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生物在自然专地理环境属形成和演化);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如’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过程);要素改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地貌,水,土壤,气候,生物谁离开谁都不行)
差异性:差异性是相对的
分为两大类:自然带和陆地的分异规律(分为3小点,1:由赤道到两极一热量为基础;2:由沿海到内陆一水分为基础;3:垂直分异,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分异越明显,垂直自然带越多
朋友,我没听说过有开放性,只听说过还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G. 写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描述步骤(以刚果盆地为例)

形成
主要是湖缘侵蚀作用:
1.原受断层作用陷落而形成低地。
2.因周围回高答原完整,形势封闭,后因多雨而逐渐积水成湖。
3.而后湖水逐渐侵蚀边缘,致湖水外泄出露形成
刚果盆地是个构造盆地,底部是基本上未受扰动的厚层沉积岩,形成平坦单调的地形,只有断层作用造成的一些零星分布的不高的陡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种单调的景观。沉积岩是在内湖沉积的。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原始的刚果河(扎伊尔河)切穿盆地西缘,内湖才逐渐消失。现在盆地西南部的两个大湖就是它的残迹。盆地周围是相邻高原的边坡,其基底结晶岩广泛出露。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