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转龙镇地理位置

转龙镇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27 00:19:15

⑴ 罗龙镇具体位置在哪里

宜宾市南来溪区罗龙街道地处长江上自游北岸,位于宜宾市东32公里,南溪城区西9公里。宜泸高速公路(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宜南快速通道(宜宾至南溪)贯通全境。镇内有新建的蔬菜水泥路通道和生态旅游柏油路通道,有客货水码头3个,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2013年12月30日,宜宾市南溪区罗龙镇建制取消,设立南溪区罗龙街道,正式成立街道办事处。

⑵ 六龙镇的地理情况

六龙镇素有“小荆州”之称,地处326国道和方沙线路上。矿产资源丰富,铁专矿、属硫铁矿、高岭土、石灰石等矿遍布全镇,煤炭生产是该镇支柱产业,烤烟英美基地、人工栽培天麻基地、经果林场等已初具规模。全镇农网改造工程和人饮工程基本完成。移动通讯网和程控电话网覆盖全镇,村村通工程和集镇中心邻频线路改造已完成,建成“丰收”广场一个,中央文明委赞助修建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大楼一幢,街道实施了亮丽工程,中下街毛路基本打通,为实施六龙小城镇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⑶ 梅龙镇的地理位置

梅龙镇广场位于来上海市南京西路自1038号,处于上海商圈的黄金地带,为沪上时尚人士购物休闲的首选地之一。
梅龙镇广场为一幢以现代经典设计概念建筑特色的商厦,融汇尖端建筑科技及典雅瑰丽的欧陆设计风格,结合先进大楼设施,为上海现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梅龙镇广场整幢大楼设计独特,外围绿化环境优美,二十二层高的甲级写字楼,矗立在十层高的商场裙楼上,气派不凡。外型华丽高雅,外墙采用充满时代气息的长玻璃窗及雅致的几何图案,配以优质花岗岩;顶部更采用欧陆传统的尖顶设计,配衬格调独特的灯光效果,宏伟夺目。

⑷ 龙坪镇的地理位置

龙坪镇地处罗甸县中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八总乡、沫阳镇相邻,回南与凤亭乡、答沟亭乡隔河相望,西与逢亭镇相连,北与板庚乡、云干乡接壤。全镇总面积189.9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0.07万亩;耕地面积10767亩,其中:田5722亩、土5045亩;宜林面积10.7万亩;宜牧面积5.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3%。全镇辖区内有县机关、企事业单位103个(含省、州驻县单位)。全年平均气温19.6℃,无霜期达335天,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早熟蔬菜是其支柱产业之一。镇内交通便利,矿产、土地、水资源丰富,共有企业1583个,工农商市场前景可观。

⑸ 龙场镇的地理位置

龙场镇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城西部十七公里处,关兴公路贯穿全境,素回有贞丰“西大门”之答称。东临旗上,南拥龙山山脉,西接兴仁县卡子,北连小屯、木桑,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人口3.4万。
龙场古镇具有悠久历史,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督师三十万出征云南,以扫清元蒙残余势力——梁王。大军途经龙场时,按明洪武二年定制“每克一郡,则度地要害,驻兵戍守”。时龙场并非集镇,乃蛮荒之地,但其地势险要,是贵阳、安顺、关岭至南笼(安龙)的必经之道,也是珠江沿江而上北盘江渡口西进云南之要塞。傅友德遂命部属武功将军龚著莲屯兵戍守此地。随着明朝政权的不断巩固,遂从湖广、四川、陕西等地移民屯田,把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及文化不断引入该地。龙场逐渐形成集镇。

⑹ 禄劝转龙镇的气候以及地理位置

转龙镇属于禄劝县,2010年由轿子雪山旅游区、倘甸工业园区管委会托管。位于昆明背面,距离昆明市区150公里(刚开通的轿子雪山旅游专线不到150公里)。转龙坝子气候干燥,冬季少雨多雾。

⑺ 龙游的地理位置

龙游县地处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属衢州市,北靠杭州,东临金华,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介于北纬28度44分一29度17分,东经119度02分--119度20分之间。总面积1138.72平方公里,人口40万。龙游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铁路、公路、水运交通发达,浙赣铁路、320国道、46省道、21省道及新建成的杭衢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衢江、灵山江通境而过,杭新龙、龙丽两条高速也正在规划建设中。龙游至省会杭州车程仅1个多小时,至上海仅3小时,距衢州民航机场仅30公里,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福建三省的重要通道。
龙游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商周时建有姑蔑古国,秦始设太末县,唐贞观八年改名龙丘,五代吴越宝正六年改称龙游,建县历2224年 。
龙游山水隽秀,人文荟萃,境内山脉、丘陵、平原、河流兼具,峰、岩、洞、湖、潭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自成特色,名胜古迹众多。到目前为止,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0多处。近年来发掘的龙游石窟,位于龙游县城北三公里的凤凰山麓,是一处气势恢宏、瑰丽壮观的古代地下建筑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石窟的发现,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考古、探谜、旅游爱好者的关注和青睐,成为华东重要的旅游新亮点,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它如鸡鸣山明清民居苑、龙南竹海森林、白佛岩瀑布、三叠岩、唐代古刹招庆寺等风景名胜均为中外游客钟爱。
龙游县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二山二江二滩”,鸡鸣山、凤凰山盘踞县城南北,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静卧县城东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和建设“没有围墙的景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龙游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工商企业活力倍增,已经步入加快发展的通道,造纸、电子、教仪、笋竹木加工、水泥建材、服装针织、机械、化工等行业主导地位日益突现,形成了以县工业开发区、龙北工业开发区、湖镇、溪口、亚伦园区为主的“两区多园”工业格局,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目前,各园区都在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外来投资搭好平台。
龙游物产丰饶,是传统农业大县,生猪、蛋鸭、珍珠、獭兔、稻米、竹笋、茶叶、柑桔、黄花梨、莲子、花卉苗木、中药材等农产品极为丰富,是文明全国的“中国笋竹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资源丰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区域。
龙游民风淳朴,勤耕好客,社会人文环境优越,是外来投资者投资创业的风水宝地。我们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经商贸易、探亲访友、旅游观光。

近年来,龙游县以经营城市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3年的2.6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8.3平方公里,人口由 1.8万人增加到8万人。初步形成了六纵五横的城市道路主框架,城市道路总长70公里;建成城市大型广场2座,总面积 8.3万平方米。其中,去年底竣工开放的占地5万平方米的荣昌广场,以其独特的规划设计风格和高品位的建设,赢得了省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实施了以太平路为重点的亮化、美化工程,突现了商业街的繁华景色;大规模实施了拆围透绿、拆墙建绿工程,新建城市绿化小游园10余个,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龙游县以构筑“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以“经营城市理念”为手段,致力于城市规划的调整与控制,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促进产业、人口集聚。目前,龙游县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并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城市总体设计,按照“以人为本”和“生态理念”勾画城市特色,努力把龙游城市建设成为“没有围墙的景区”。
按照城市化发展要求,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龙游县对城市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整,确定了以城南工业开发区和龙北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全县“两区多园”工业布局;规划布局城东教育园区,启动城东开发,力争三至五年内撤并乡镇高中向县城集聚,撤并乡村初中向中心镇集聚;通过迁建医院,增强城区卫生医疗机构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加大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初步形成浙西规模最大的建材装璜市场。
同时,深化“龙游石窟”景区建设,加快浙西大竹海、三门源明清民居、白佛岩瀑布和火山颈等景点开发,形成龙游二日游格局。结合旅游开发,在完成以荣昌广场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区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实施小东门旧城拆迁改造,启动以展示龙游历史文化脉络的灵山江景观工程建设,增强城区旅游功能。

⑻ 龙颈镇的地理环境

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8396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工业总产值7.3237亿元,同比增长159%;农业总产值3.2476亿元,增速11.88%;第三产业总产值2.2683亿元,同比增长19%。农村人均纯收入3974元,同比增长8.6%;完成招商引资金额5.01亿元,共有28个项目投入固定资产建设,累计固定资产总投资3.2057亿元,同比增长75.4%;完成两税收入共1265万元,同比增长9.4%。其中国税收入933万元,同比增长9.3%,地税收入332万元,同比增长9.6%。
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6154亿元,同比增长52.8%,其中工业总产值13.0177亿元,同比增长77.8%;农业总产值3.8576亿元,增速11.6%;第三产业总产值2.7401亿元,同比增长20.8%。农村人均纯收入4365元,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7.2612亿元,同比增长126.5%;完成两税收入共2039万元,同比增长125.9%。其中国税收入1101万元,同比增长92.2%,地税收入938万元,同比增长220.7%。镇财政总收入2507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1027万元。
2010年,该镇实现生产总值49.2亿元,比2006年增长2.8倍。其中完成农业总产值5.13亿元,同比增长58%;完成工业总产值37.4亿元,同比增长4倍;完成第三产业总产值6.69亿元,同比增长1.9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同比增长4.9倍。完成工商税收入库9902万元,同比增长6.8倍;本级财政收入5200万元,同比增长9.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6077元,同比增长53%。
2014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9.87亿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农业产值7.91亿元,同比增长6%;工业产值27.46亿元,同比增长36.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7亿元,同比增长45.5%;第三产业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0.95亿元,同比增长5.9%。工商税收1.26亿元,其中国税收入4742万元,地税收入7827万元,本级财政收入6486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645元,同比增长12%。 2010年成功引进大型工业项目6个,发展、整合规模以上企业6家,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亿元,比2006年增长3.5倍。在先后成功打造明珠工业园、河洞工业园后,获省认定的第29个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云龙工业园)落户龙颈、禾云两镇,现时在该镇辖区范围内已建成企业4家,共7条生产线投产。2009年获省科技厅认定为“技术创新专业镇”。
2014年龙颈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2亿元的国电七星岗风电场目前已完成用地预审、选址、环评等手续,正处于工程招标阶段。恒大金碧天下第4期目前已投入6000多万元,计划在年前推出80幢双拼别墅。投资1.28亿元的滨江自来水厂正在施工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投入4000多万元。石马龙腾峡漂流项目共投入2000万元,目前正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办理用地报批以及其他相关的手续。军营商业街项目已完成了测量及规划设计,正加快推进征地工作。投资3.5亿元的美邦陶瓷已于今年2月顺利试投产。投资3600万元的港龙陶瓷有限公司新建成品抛光生产线,已顺利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500万元的清远市泰丰矿业有限公司增资扩产工作已经完成,新增生产线已经投入使用。 龙颈镇把握鸡心黄皮、“早钟六号”枇杷、黑毛节瓜、骆坑笋、沙田柚、砂糖桔等多个农业主导产品,并将其打造成为特色品牌,巩固和扩大种植规模。充分发挥骆坑笋、鸡心黄皮、砂糖桔等省、市“一乡一品”重点项目的优势,以“双桔利”、“伟伦”等龙头企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借助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上马了村级集体帮扶项目一批,各级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2010年,该镇丰产林种植面积达11万亩,笋竹种植面积6万亩;水稻产量3.21万吨,比2006年增长19%;水果产量3.36万吨,比2006年增长39%;家禽存栏量70.63万只,牲畜存栏量3.17万头,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畜禽生产大镇”。2009年,该镇“双桔利”冷库、伟伦猪场被评为县农业龙头企业。
龙颈镇按照区发展“一乡一品”的要求,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全镇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个。积极扶持河洞绿之宝(山苏)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南方传媒农业科普基地项目以及新能源植物燃料——矮化高糖柿子种植项目。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其中鸡心黄皮挂果面积达2000多亩,砂糖桔种植约4万多亩。 2014年,龙颈镇教育创强方面共投入5712.59万元,其中基建方面投入3558.44万元,设施设备方面投入2016.15万元,在7月上旬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的验收,使龙颈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维修镇综合文化站,完善各文化功能室,大力推进村级文化室“五个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和全民健身广场建设。
基层卫生站的建设,分别投入130万元和165万元建设南冲卫生院、石马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另外有7个基层卫生站建成投入使用。 2014年,龙颈镇推进省水利示范县建设工程,总投资1.4亿多元,涉及36个村委会26个灌区,受益面积共50265亩,相关工程已全部完成;河道整治方面,分别投入3043万元和2715.61万元,对石坎河和坝仔河进行河道整治;投入300万元,进行了包括滨江河、坝仔河、丙水河、长洞水、石马河、石坎河等河道的清障工作;投入1200多万元推进约1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185.48万元对建星等10个村开展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及示范点建设,优化农村生活环境。龙颈镇第一批“美丽乡村”有石岗田美村和珠坑新村,两村的建设共投入180多万元,现已通过验收。头巾营盘、军营大坳、龙北高宅、平岗迳仔口、立坑茅坪、石马新桥等6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共45个,实际投入资金达361.38万元,目前全部工程已经完成。申报成功“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06.8万元,提高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⑼ 原来的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转龙镇现在已划分,不知属哪管辖

属于两来区管委会管辖。
昆明倘甸源产业园区和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区(以下简称“两区”),地处滇中北部,东接东川区,南连寻甸县,西倚禄劝县,北隔金沙江与四川会东县相望,距昆明>120公里,是昆明北部地理中心。全区辖倘甸、转龙、凤合、红土地、金源、乌蒙、雪山、联合、舍块9个乡镇,94个村委会。
来自:昆明朗高设计

⑽ 长城的地理位置

中国北方 ,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