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歪头山地理位置
『壹』 保定市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山区和平原两大类。保定西部山区面积10988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7%,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西部中山区海拔高程多在1000米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至阜平县岔河乡以西地区。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北部深山区,总面积67905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集中在该区,如阜平歪头山海拔22858米,为保定市最高峰,另有驼梁山(南坨)海拔2281米,百草坨(北坨)海拔2144米。涞源县利华尖海拔21447米,西甸子梁海拔2064米,牛耳尖海拔2046米,白石山主峰海拔2096米。中山区切割强烈,山势巍峨,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嵌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阜平、东团堡、走马驿盆地均位于该区。其中涞源盆地1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50米,阜平盆地平均海拔250米。
具体如下:
1、简介
保定,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互成掎角之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保定曾是直隶省会,直隶总督驻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会,从1669年至1968年,是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2、气候
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3、水文
保定市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中上游。大清河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水系上游为拒马河,自张坊出山口以下分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在涿州市境内有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汇入后称白沟河;南拒马河在定兴北河店有北易水、中易水汇入,白沟河、南拒马河在白沟新城汇流,以下称大清河。北支洪水经新盖房枢纽分别由白沟引河入白洋淀和新盖房分洪道入东淀。南支水系有潴龙河、唐河、孝义河、府河、漕河、萍河等,均汇入白洋淀,南支洪水经白洋淀下口的枣林庄枢纽入东淀。大清河水系流域面积4.3万平方千米,白洋淀以上流域面积3.1万平方千米。境内水系的最大特点是呈扇形分布,自成水系。
『贰』 邯郸和保定地势相差多少
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最高1898.7米,最低32.7米,相对高差1866米,总坡降为11.8‰。全市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五级阶梯:西北部中山区、西部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中部盆地区、东部冲积平原。
保定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山区和平原两大类。保定西部山区面积10988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7%,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西部中山区海拔高程多在1000米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至阜平县岔河乡以西地区。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北部深山区,总面积67905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集中在该区,如阜平歪头山海拔22858米,为保定市最高峰,另有驼梁山(南坨)海拔2281米,百草坨(北坨)海拔2144米。涞源县利华尖海拔21447米,西甸子梁海拔2064米,牛耳尖海拔2046米,白石山主峰海拔2096米。中山区切割强烈,山势巍峨,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嵌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阜平、东团堡、走马驿盆地均位于该区。其中涞源盆地1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50米,阜平盆地平均海拔250米。
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丘陵区,呈条带状,东北起涞水,西南至阜平,包括涞水、易县、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曲阳、阜平的一部或大部地区,面积41976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9%。低山区坡缓谷宽,陆地发育,有黄土覆盖,海拔高程除易县狼牙山为1105米外,一般在500米~1000米之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米~500米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逐渐坡展为平原,并有孤山、圆丘突出地面,如满城的陵山、眺山等。
平原区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自北、西、南向东部白洋淀倾斜,分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京广铁路两侧山前洪积平原,约占总面积的26%。主要由拒马河、易水、漕河、龙泉河、唐河、沙河出山口后洪积物堆积而成,水力切割,冲沟发育。一般在海拔30米~100米之间,地面坡降为1‰~4‰。冲积平原系河流冲积扇前部相连接而成,河流交叉处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地势平坦,海拔在10米~30米之间,地面坡降小于1‰。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1%。洼淀区位于平原东部,为白洋淀和周边低洼易涝区,海拔7米~10米。含安新全部,高阳、清苑部分地区,约为总面积的33%。
『叁』 歪头山在哪里 怎么去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
歪头山镇地理位置优越,南与石桥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西接辽阳市柳河子镇,北与沈阳市姚千户镇相邻,东邻张其寨乡
『肆』 保定的历史文化
历史
一、先秦时期
周赦王二十年(前295年),燕昭王在今市中心东五里建广养城。因为几条小河交汇,这片土地水草丰美,被燕昭王选来做牧战马之城,并没有普通居民,又称为空城。是为保定市区最早的城池。
二、汉晋隋唐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今市中心东北约五里建乐乡城,置乐乡县,属信都国,保定始设县;又有樊舆县、樊舆候国,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子樊舆侯刘修的分封地;新莽改称乐丘,东汉废。
西晋重置,属高阳国;北魏新置清苑县,与乐乡县同属高阳郡;北齐清苑、乐乡均废入永宁,后改永宁为乐乡;隋改乐乡县为清苑县,属河间郡;唐属河北道莫州。
三、宋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保定为宋朝皇帝祖籍,宋祖陵所在地,改清苑县为保塞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易州满城县南境入保塞县,并升保塞军为保州。
淳化三年(992年),呼延赞、李继宣先后知保州,筑城关、葺营舍,疏浚一亩泉河与鸡距泉水汇合流入保州城关。宋真宗赵恒曾在圣旨中说:“保州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乃宣祖之旧里也。”
金天会七年(1129年)于保州设顺天军节度使。大定十六年(1176年)复保塞县为清苑县。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军攻陷保州城,屠城,城废。次年(1214年),保州移治满城。
四、元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降蒙金将张柔由满城移驻保州(今保定址),令贾辅、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为顺天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易名保定路,辖七州(含十二县)、八县,共二十县。十七年(1280年)置官领保定织染局。
五、明
明洪武元年(1368年)保定路改保定府。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移驻保定。明初年,设蓟辽总督,全称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
正德十年(1515年)设保定巡抚。嘉靖十年(1531年)建二程书院(院址今西大街路北),后改称金台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在府治西北建上谷书院。四十四年(1616年),在城东南角建清真寺。
崇祯十一年,保定总督从蓟辽总督中析出,其独立总督保定、山东、天津、登莱四巡抚之地[3]。
六、清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始为直隶省会。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莲池书院(今古莲花池)。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于城内西南角建淮军公所。
光绪元年(1875年)九月,天津至保定的电报线路完工。光绪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会在址舫头东建基督教堂。光绪十五年(1889年)架设保定至西安的电报线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卢汉铁路卢保段,次年一月通车。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保定创办电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卢汉铁路保(定)正(定)段通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慈禧行宫,慈禧挟光绪帝来保驻跸三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保定育德中学。该校曾为河北省同盟会机关驻地。同年,以莲池书院藏书楼为基础,建直隶省图书馆。
七、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为直隶省省会。1913年,废保定府留清苑县,省会迁至天津,清苑县仍为范阳道治所。1914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1925年于清苑县城(今保定市莲池区)设保定自治市。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随即保定自治市亦被废除。1935年,河北省会由天津迁回清苑。1937年9月,清苑县城被日军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后,建立保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年6月,河北省会由北平迁至清苑。1947年11月,河北省会又迁回北平。
1948年11月,解放军进驻,建立保定市,为冀中行政公署驻地。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成立。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日设立地级保定市和保定专区。以原清苑县城(今保定市莲池区)为保定市区域,清苑县政府迁至南大冉。1954年9月改称河北省政府改称河北省人民委员会。
1958年4月28日,保定市降为县级市,划归保定专区;5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由保定迁至天津。
1960年5月3日,保定市第二次升为地级市,由河北省直辖,设路东区、路西区、清苑区、满城区、完县区。1961年5月23日,保定市再次降格为县级市,划归保定专区,并路东、路西区为市区,清苑、满城、完县撤区设县。1961年7月,设立新市区,1962年9月,设北市区和南市区。
1966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由天津迁回保定,保定再次成为新中国河北省省会。1968年2月,省会迁至石家庄。1968年8月,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第三次升为地级市,并改由省直辖,并将满城县划归保定市。1986年5月,清苑县划归保定市。1994年12月,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地级保定市。
2014年,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将保定定位为“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为此保定规划1149平方公里承接北京功能疏解。
2015年5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北市区和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撤县设区。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雄县、安新县、容城县及周边区域,成立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简介
保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市境北临北京市、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沧州市,南邻石家庄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
拒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东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55.24万,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保定曾先后为清代直隶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会,素称首都“南大门”,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4)保定歪头山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一、地理
保定位于中国河北省中西部,在太行山脉东麓。北邻首都北京,南邻石家庄市,西邻山西省,东邻廊坊市。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3°40'~116°20',北纬38°10'~40°00'之间。以平原为主。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均气温12.0℃。
境内地形分为山区(含中山区、地山区和丘陵地区)、平原与洼淀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49.68%,最高山为阜平县歪头山,海拔2286米,此为驼梁山,海拔2281米。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7%,洼淀区约占3.23%。
二、人口民族
1、人口
2016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1042.5万人,比上年增加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1.2万人,城镇化率49.03%,比上年提高2.38个百分点。出生率12.18‰,死亡率5.79‰,自然增长率6.39‰。
2、民族
保定市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
三、社会事业
1、文化艺术
2016年,保定全市公共图书馆22座,总藏书量199.2万册;博物馆、纪念馆21座;文化馆23座;乡镇(街道)文化站268个。全市公共文化设施5839个。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3%,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6%。
2、教育事业
保定在历史上宋有州学、明有府学。 清代莲池书院提倡新学,开创了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先河,为晚清时代培育了大批政治、军事、法律、外交、工程、文、史、哲学等方面的人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推动了中国军事教育与军队的近代化进程,是中国近代军事人才的培养基地。
2016年,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2所,专任教师6426人,在校学生6.7万人。普通中学419所,专任教师3.8万人,在校学生50.5万人。
小学1884所,专任教师4.3万人,在校学生87.9万人。幼儿园2428所,在园儿童36.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8.2%。
『伍』 歪头山铁矿地理位置,要具体的
歪头山歪头山镇自建镇以来,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1998年被省体改委批准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了以城带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在新形势的机遇感召下,转变观念,振奋精神,抓住中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有利时机,把歪头山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卫星城镇,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生活社会化、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一、自然环境 歪头山镇地理位置优越,南与石桥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壤,西接辽阳市柳河子镇,北与沈阳市姚千户镇相邻,东邻张其寨乡。全镇地域面积44.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72亩,林地面积18768.7亩。现有总人口23482人,其中农业人口7273人,下辖6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社区。 二、地理环境 歪头山境内四周环山,属缓丘宽谷区,东南至西北地势平坦,东北至西南属低山丘陵区。区域内季风性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左右,年降雨量达800毫米,无霜期145天。境内水利条件较好,地下水含量丰富。在本镇有南北走向的沙河贯穿该镇5个村,全长9.6公里,流域面积2524亩。 三、基本概况 由于充分利用了自然优势,坚持走产业化的道路,发展迅速,农、林、牧、副渔业已初具规模,农业主要以发展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种植无公害的蔬菜为主,养殖业和多种经营各业并举,林业以人工林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6%。 歪头山镇自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都突飞猛进地发展。1997年进入小康社会,1998年列入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2003年全镇农村社会总收入完成 1.74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2%,全口径农业总产值实现5971万元(按现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6%,实现农民人均收入395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基本达到富裕并继续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近几年来,歪头山镇的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2002年引进“天演”速生杨公司,建成杨树种苗繁育基地1000亩,商品林基地500亩,又在周边地区发展500亩,全镇现有木材加工厂点5个。2003年市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建成本溪市溪湖区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500亩,主栽品种北五味子,间作套种一些地道的中药材。种植业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现有无公害蔬菜保护区2000亩,经济作物面积1500亩,水田面积1100亩。养殖业在改良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增强科技培训力度,提高饲养水平,改进优良品种,增加牧业效益。林业以人工林为主,林地面积696.2公顷,承包山7710.7亩,自留山824.5亩,主要分部在岱金峪村和柳峪村;果树和多种经营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红南果和尖把梨等优质品种取代老品种,逐步形成林果规模化、产业化。 歪头山镇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铁矿、石灰石矿等均有一定规模的储量,铁矿石的开采、选矿成为该镇的工业主导产业。铁矿石储量2000多万吨,石灰石储量2400多万吨。粘土储量为2.2万立方米,,具有采掘、冶炼、运输综合工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歪头山镇现有企业496个,其中镇办16个,村办7个,个体私营业户473个,参加就业人员总数1906人。现有第三产业230个,其中资源型企业10个。 歪头山镇政府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为重点,优化服务环境,树立“精干、高效、大服务”的意识,提供从便、从快、从简的优质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塑造歪头山镇招商引资新形象,使大批的客商能够“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快”,将该镇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新乡镇。
『陆』 保定的概况
保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她位于中国首都北京、港口城市天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三大城市形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这里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港口、机场十分便利,已成为近临首都北京的重要卫星城市。
保定,隶属于河北省,辖管3区、4市、18个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40万,是列重庆、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人口大市。
保定,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前景:
一是市场广阔。
以保定市为中心,依托相距120—140公里的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大中心城市,构成了拥有近5000万人口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巨大消费市场。
二是特色明显。
以中国乐凯、天鹅、天威、风帆、宝硕、八达、田野、依棉、龙飞、长天、康信等一批知名企业集团为主体,形成了机械、纺织、电子、轻工、化工、建材、汽车、矿产、食品、医药等十几个主导行业,拥有乐凯胶片、风帆蓄电池、天鹅人造丝、塑料制品、大型变压器、皮卡汽车、高档纱布、大颗粒金钢石、奶制品等享誉海内外市场的高质量产品。
以中国北方闻名的国家级三大专业市场,即:安国中药材市场、留史皮毛市场、白沟箱包市场为主体,拥有容城服装、顺平肠衣、曲阳石雕、高阳针织等特色产业,形成了走向国际市场的新优势。全市出口产品达200多种,年出口贸易额达10多亿美元。
三是资源物产丰富。
平原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蔬菜、草莓、苹果、梨、柿子、鲜桃、辣椒等农副产品。山区蕴藏着铁、铜、铅、锌、钼、金、花岗石、优质石灰石、陶瓷、玻璃原料等等50多种矿产资源,且储量大、品位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以华北明珠白洋淀,涞水野三坡,涞源凉城为重点区域的环京津温泉疗养、娱乐健身等旅游项目开发前景看好。
四是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保定建有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涿州市、高碑店市、白洋淀温泉城建有河北省批准的省级经济技术和旅游开发区,区内建立的各类中外企业,均可享受国家和河北省规定的各类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建有三资企业1000多家,其中菲律宾生力公司、法国欧麦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等一批世界知名大公司相继落户保定。保定设有海关、商检、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服务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中心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等涉外机构,对外商投资项目实行“一个窗口、联合审批”,并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有保税仓库,服务体系比较健全。
保定作为“中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之一,这里人才济济。拥有七所大专院校,每年大中专毕业生近万人。市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量居中国同等城市之首。
『柒』 保定海拔多少米
地貌分西部山区,中部平原和东部洼淀区。
1、山区按高程及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三类。
中山区在西部海拔一般1000米以上,最高山峰为阜平县歪头山,海拔2286米。低山区在中山区的东南部,海拔在500米到1000米。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米至500米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南渐坡展为平原。
2、平原区海拔在10米到30米。
保定市市区地势平缓,海拔22-23米。
3、东部洼淀区在白洋淀周围海拔7米到10米。
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以黄海高程100米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1098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7%。平原(含洼地)11124.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0.3%。
(7)保定歪头山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保定市位置境域: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介于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
保定市气候:
保定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4℃,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6.4℃。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雷暴、冰雹、大风、寒潮。
『捌』 保定市海拔高度
地貌分西部山区,中部平原和东部洼淀区。
1、山区按高程及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三类。
中山区在西部海拔一般1000米以上,最高山峰为阜平县歪头山,海拔2286米。低山区在中山区的东南部,海拔在500米到1000米。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米至500米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南渐坡展为平原。
2、平原区海拔在10米到30米,其中保定市市区地势平缓,海拔22-23米。
3、东部洼淀区在白洋淀周围海拔7米到10米。
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以黄海高程100米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1098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9.7%。
(8)保定歪头山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保定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3.4℃,1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6.4℃。年平均日照时数2511.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6%。
年平均降水量498.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8天;降水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年平均风速1.8米/秒。年平均蒸发量为1430.5毫米。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雷暴、冰雹、大风、寒潮、大雾。
新中国成立后,保定仍为河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项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国家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落户保定,奠定了保定的工业基础,也增强了保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城市建设。
但是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以及自然条件的制约,保定的发展也有过曲折和徘徊。
『玖』 河北省保定市西大洋水库海拔多少米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全市总面积22190平方公里。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
环境:
全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山区按高程及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北起涞水县宋各庄、易县紫荆关、涞源县走马驿,南到阜平县岔河以西。包括涞源县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阜平的西部深山区,总面积6790.5平方公里。该区最高山峰为阜平县歪头山,海拔2286米。中山区山体切割强烈,河谷深切,支脉发育,并嵌有小型盆地和断裂谷地。涞源、阜平、东团堡、走马驿等盆地均位于该区。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区和丘陵区,呈条带形。北起涞水,南至阜平,包括涞水、易县、徐水、满城、顺平、唐县、曲阳、阜平的一部或大部地区,总面积4197.6平方公里。低山区坡缓谷宽,陆地发育,有黄土覆盖。海拔高程除狼牙山为1105米外,一般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米至500米之间,地形低缓起伏,向东南渐坡展为平原,并有孤山圆丘突出地面。
平原区系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自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按成因分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京广铁路两侧为山前洪积平原。主要由拒马河、易水、漕河、龙泉河、唐河、沙河出山口后洪积物堆积而成,水力切割,冲沟发育。一般在海拔30米至100米之间,地面坡降为1‰至4‰。冲积平原系河流冲积扇前部相连接而成,河流交叉处多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洼地。地势平坦,海拔在10米至30米之间,地面坡降小于1‰。该区含市区全部,雄县、高阳、清苑大部,容城、徐水、定兴、高碑店、博野、蠡县的一部分。
洼淀区位于平原东部,为白洋淀和周边低洼易涝区,海拔7米至10米。含安新全部,高阳、清苑部分地区。境内河流主要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流经东北部边界。大清河主要分为南北2支,长10公里以上的山区河道众多,呈扇形分布。南支主要由潴龙河、孟良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金线河、界河、府河、漕河、萍河、瀑河等汇入白洋淀。北支拒马河从铁锁崖分为南、北拒马河。北拒马河至涿州市东茨村入白沟河。南拒马河,在白沟镇与白沟河相会,以下称大清河。大清河经白沟引河与白洋淀连通。白洋淀在市辖区东部,东西长39.5公里,南北宽28.5公里,总面积362.8平方公里,为天然积水区。
全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灾害。热量充分,平原市、县年平均气温12℃左右,西北部山区7℃左右,平原市、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在10℃以上,西北部山区达14.8℃。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2500~28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达60%左右,山区日照略多于平原。
年平均气温12.1℃(涿州)~14.0℃(保定)、涞源8.0℃。年降水量525.8毫米(顺平)~846.9毫米(安国),各县(市)降水量比往年偏多,降水比较集中,一日最大降水量126.0毫米(安国13/8)。无霜期日数最长为阜平,259天,最短为涞源,174天。年日照时数最多为涞源,2753.8小时,最少为高碑店,1972.8小时;年平均风速1.1米/秒(易县)~2.2米/秒(阜平)。
全年总趋势:全市各季气温偏高,暖春现象明显,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属偏暖年份;全市春、夏、秋季降水量偏多,冬季降水偏少,全年降水量较常年基本持平或偏多1~8成;全市年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冬、春、秋季接近常年,夏季偏少。2008年最长连续无降雨日数较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冬旱。2008年度出现了春季沙尘天气、秋冬季大雾以及连阴雨天气。另外,夏季的雷暴、风雹以及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多次自然灾害。
『拾』 想知道: 保定市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在哪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抱白洋淀,与京、津呈三足鼎立。历来为军事重镇,曾北控三关,南通九省,宣化、大同为之屏障,倒马、紫荆、龙泉三关为之阻隘,联络表里,翊卫京师。清代以来至公元1968年前,近300年为直隶和河北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公布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保定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40'—116°20',北纬38°10'—40°0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总面积22112平方公里。辖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3区,涿州、高碑店、定州、安国4市,清苑、满城、徐水、安新、高阳、唐县、涞源、易县、涞水、定兴、容城、雄县、顺平、阜平、望都、博野、蠡县、曲阳18县。总人口1077万人,约占河北省人口的六分之一,为全国第四人口大市。
保定市由43个民族构成一个大家庭,被列为河北省民族工作重点市,少数民族人口163522人,占全市人口的1.6%,分布在全市25个县(市、区),分布特点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其中万人以上的有易县、定州、涞水、定兴、徐水。全市共有3个民族乡,38个聚居乡,182个民族村。
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各约占1/2。境内群山西峙,沃野东坦。山区按高程及地貌划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及丘陵三类。西部为中山区,总面积6790.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7%,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阜平县歪头 山,海拔2286米。中山区东南部是低山区和丘陵区,呈条带形,总面积4197.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98%,海拔高程除狼牙山1105米外,一般在500至1000米之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至500米之间。平原区系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自北、西、南三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按其成因分山前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及洼淀区三部分。境内河流主要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流经东北部边界。大清河主要分为南北2支,长10公里以上的山区河道有99条。南支主要有潴龙河、孟良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金线河、界河、府河、漕河、萍河、瀑河等汇入白洋淀。北支拒马河从铁锁崖分为南、北拒马河。境内有西大洋、王快、安格庄、龙门4大水库。
保定属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差距较大。平原为12.7℃,山区为7.4℃。一月平均气温,平原为-5℃,山区为-12℃。7月平均气温,平原为27℃,山区为22℃ (涞源)。极端最低气温为26.8℃,最高气温43.3℃(市区)。年日照2447—2871小时。无霜期165—210天。年均降雨量575.4毫米。年均径流量24.5亿立方米。
保定交通便利,京广铁路、公路纵贯全境,区域公路四通八达。沿新修的京石高速公路从北京出发只需2小时就可以到达保定。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已有2000年多年的历史。发现有两处仰韶文化遗址。元明清为保定路、府治,民国和解放初期,几度为河北省省会,清雍正年间创建于此的莲池书院,是当时闻名全国的高等学府,古莲花池又是当时全国十大名园之一。
保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物荟萃,风景独特,可供旅游、观光的有全国十大园林之一的古莲池,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华北明珠”白洋淀,易县清代西陵,出土2000年前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的满城汉墓,曲阳北岳庙,定州开元寺塔,国家级旅游名胜风景区涞水野三坡,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涿州影视城等300多个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