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山
Ⅰ 肯尼亚山的地理环境
东非来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自尼亚中部。最高峰海拔5,199米,是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非洲第二高峰。她穿越赤道线,平时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而在晴朗的日子里几英里以外都可以看到屹立在远处的雪峰。巨大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一片瑰丽的景色。山顶终年积雪,并有15条冰川伸延到4300米处。海拔1500─3500米多密林。2000米以下多种植园,在火山岩发育的肥沃土壤上种植咖啡、剑麻、香蕉等。连同周围地区辟为国家公园。以热带雪峰景色和众多野生动物吸引大量旅游者。山脚和山腰设有旅馆和宿营地。其南面的尼安达鲁瓦山脉的茫茫林海间有野生动物园。
Ⅱ 井冈山的地理环境
井冈山植物、动物区系复杂,区系成分繁多,生物资源丰富。距今约6000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比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纪型森林生态系统,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余属3400余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的植物有1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的有3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7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23种。在中国特有种子植物460种中,井冈山特有种子植物20种,还有列入省级保护的78种。
井冈山市已查明脊椎动物有307种,其中哺乳类4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1种,两栖类29种,鱼类35种。昆虫类种类达21000种,区内分布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有1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有1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7种,在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38种中,井冈山有特有动物25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 截至2013年,据地质勘测资料和群众报矿,井冈山市有瓷土、稀土、砂(岩)金、铀、钨、锡、铝、锌、镁、铜、硫铁、萤石、石墨、水晶、石棉、花岗岩、铌钽矿等10余个矿种,其中瓷土矿、稀土矿储量丰富,为两大优势矿种,其他均以小型矿点出现。七里船、西眉山一带,下庄至行洲一带的山岭中,发现的铌钽矿,在江西省尚属首次。
井冈山市的瓷土主要分布在东上乡的高凉寨,荷花乡的大庙、大仓,葛田乡的下古田等地。总储量为2500万吨。稀土主要分布于大塘、下古田、东上、龙市、睦村等地。据初步探明储量约为1200吨,其中大塘矿区储量415吨,下古田矿区309吨,龙市矿区173吨,东上矿区176.6吨,睦村矿区85.6吨。钨主要分布于东上乡泥湖、七里船、白石坳一带,含钨矿体8条,矿脉走长约3710米,平均为463.7米,脉幅平均1.68米,总厚度12.93米,矿体为石黄脉型。下七、长坪储量约3万余吨,纯度达65%。葛田乡有萤石矿,荷花乡有葛藤窝、樟树坡2个砂金矿点,东源水河床及两岩也有发现。在锡坪、桐木岭和白银湖地域查明有金、银、硫磺。拿山乡岩前村有石灰岩。长坪、拿山、东上有大理石。煤铁主要分布在拿山、厦坪、盆地的周边低山丘陵地层之中,品位不高,储量不大。
Ⅲ 麦金利山的地理环境
麦金利山系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隆起的巨大穹窿状山体,有南北二峰,南峰即海拔版6193米的北美洲最权高峰,北峰高5934米。山上终年积雪,雪线高度为1830米。南坡降水量较多,冰川规模较大,有卡希尔特纳和鲁斯等主要冰川。
Ⅳ 温迪亚山脉的地理环境
长约1,100公里,高450—600米,辛加乔里峰海拔884米。南北两侧的河流,分别注内入纳巴达河和恒河。印度中部容高地的南缘由继续的丘陵组成的山岭。西起古吉拉特(Gujarat)邦,向东延伸约1,086公里(675哩),经过中央邦,在瓦拉纳西(Varanasi)附近抵达恒河谷地。北支为凯穆尔山(Kaimur Range),在宋(Son)河以北,进入比哈尔(Bihar)邦西部;南支在宋河上游与讷尔默达(Narmada)河上游之间延伸,在阿马尔坎塔克(Amarkantak)高原与索德布尔(Satpura)岭相接。温迪亚山脉海拔450~1,100公尺(1,500~3,500呎),为恒河南岸主要支流昌巴尔河、贝德瓦(Betwa)河、肯(Ken)河、通斯(Tons)河的发源地。
Ⅳ 东方山的地理环境
东方山上小溪、抄大沟、袭泉流随处可见,汇入港道,形成五条水流,分别注入黄石磁湖、大冶金湖和鄂州花马湖,拦截东方山水系而成的人工湖,东有江洋水库,南有园门水库,西有东方山水库,北有石桥水库。
水库——位于东方山最东头的张家湾、谢家湾一带,面积约1.22km2。
潭——金盆地积水潭,位于弘化禅寺西南方约200m处的金盆地之间,是一块面积在1亩左右的积水潭,潭里有泉眼,这里终年积水。即使天旱之年,也不干涸。积水潭不深,拔开浮萍即可见到清澈的水光云影。
Ⅵ 日月山的地理环境
日月山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青海湖东侧,为祁连山支脉,西北一东南走向,版长90公里,权宽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877米。日月山,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日月山东侧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而呈红色,故古时被称为“赤岭”,藏语称“尼玛达娃”,蒙古语称“纳喇萨喇”,即太阳和月亮之意。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
Ⅶ 大悟山的地理环境
大悟山自然景观丰富。旧说有8景,又说有72景。其中有飞崖断壁的“天生桥”,险拔幽邃的“吊崖洞”、“石人山”石人栩栩,“狮子岩”怒狮欲跃等等,无不 景象秀绝。每当日丽风清,攀藤附葛,登最高峰金顶,顿觉天高地厚,心胸为之一爽。清光绪十一年《孝感县志》载明沈惟柄《登大悟山诗》云:“积雪千寻界紫霄,山灵策我上扶摇。苔花绣石堆云锦,枫叶经霜剪绛绡。槛外秋云生大别,望中风雨过南条。雁堂柏子无消息,万壑天箫吼暮潮。”大悟山属大别山脉,主峰金顶,海拔813米。其东南麓原建有寺(即大悟寺),俗称老庙。枕高山,傍溪流,佛殿数重,有藏经阁、读书院。门前枯藤老树,劲枝横突,郁郁苍苍。院中有古井,冬暖夏凉,终年保持固定水位。
山间峰峦起伏,溪涧纵横,气候清爽。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环山植被稠密、湿度大、水气蒸发升腾,形成轻云薄雾,游离飘忽,倏隐倏现,或浓或淡,有时覆盖如帽,有时缠绕如带,山乡人每以山间云雾变幻预测天气,为之谚云:“有雨山戴帽,无雨云缠腰。”
大悟山又是驰名中外的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它北依大别,南窥江汉,处平汉铁路翼侧,扼南北交通咽喉,进可以据三关,通豫皖,预驰中原。早在建党初期,徐海东就以大悟山为基地,建立农民自卫军,点燃了农民革命武装斗争的烽火。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中原抗战前哨,中共鄂豫边区党委、行政公署及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先后移驻大悟山区。大悟山区成为鄂豫皖湘赣边区抗日战争指挥中心。
大悟山,是大悟县与孝昌县的界山。大悟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至大悟县夏店望夫山,南至孝昌县小悟乡,西至大悟县栗林店的大兴垴,北至大悟县新城镇的马吼岭。
Ⅷ 上扬斯克山脉的地理环境
俄罗斯远东北部萨哈(Sakha, 雅库特〔Yakutiya〕)境内山脉,长约1,100公里(700哩),为一巨大大版山弧,与勒那河下游平权行延伸至拉普捷夫(Laptev)海。海拔一般超过1,000公尺(3,300呎),最高2,389公尺(7,838呎)。植被为苔藓和地衣稀疏的苔原。山中无路,也几无人烟。
Ⅸ 划分出各大地理单元的地理环境(山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丘陵和山脉相同点:地面都有起伏,不同点: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但起伏不大,山脉:海拔较高一般在米以上、起伏较大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海拔有高有低
四大高原是: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2.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
3.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
4.云贵高原:位于云南东部和贵州的大部
四大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周围被天山、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包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底部海拔800—1300米,沙漠广布。盆地中央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中国油气蕴藏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准格尔盆地 准格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底部海拔500—1000米。盆地中部分布着草原和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石油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盆地底部海拔在2700—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盐、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在巫山、大巴山等山脉的包围之中,地形封闭。盆地底部海拔400—800米,盆地西北部为成都平原。盆地内的岩石、土壤呈紫色,有“紫色盆地”之称。
三大丘陵:
1.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2.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3.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Ⅹ 乌龙山的地理环境
乌龙山位于位于浙江省建德市东部,古镇梅城以北,坐落在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交汇处之北岸,因山石乌黑,山体巍峨,蜿蜒如龙而得名。东西绵亘五六十里,海拔八百米以上山峰,相连约7里,最高处海拔916.6米。
乌龙山主体成扇形,上峰海拔909米,形成于燕山运动后期,山火山喷发后的酸性岩浆凝结而成。早期曾处于浅海之中,故而山巅地沉中时有螺壳等水生物遗迹出现。由于山体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断层,相对高度达800多米,几乎是拔地而起,高临江岸,气势十分雄伟,成为严州的象征。
乌龙山又名乌山。《水经注》卷四O《渐江水》:“浙江又东北经建德县南。县北有乌山。”这里说的“乌山”,即指乌龙山,又称乌石山。又《读史方舆纪要》卷九O《乌石关》载:“(在严州)府东十五里,以乌石山而名。”又称仁安山,据《严州图经》记载,宋“宣和初,臣僚建言,谓龙为君象,应州县山水地名有龙字者当避。及方腊之乱,复言狂贼窃发,由土地之名未正,乞赐以忠顺之名镇定一方”。于是改名为仁安山。向宋初年大诗人陆游的严州诗中就有《乌龙雪》、《有为予言乌龙山禹岭小可到处……》等题,其中的“乌龙”指的就址乌龙山。叫初,因 封广济王为乌龙山神,又恢复了乌龙山原名。乌龙山位于严州城北,故而又有北山之 称。陆游严州《秋兴二首》诗有“东馆烟波秋渐瘦,北山雾雨昼多昏”之句,其中之“北山”即指乌龙山。
严州人有俗话说:梅城人一天不见乌龙山就会哭。来表达浓郁的恋乡之情。山上最著名的是建于唐代的玉泉寺,位于乌龙山南麓石佛坳,唐德宗贞元十年,由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创建,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1942年为日军所毁,1990年重建。它背倚乌龙山,面临梅城古镇,群峰环峙、古木参天、山泉淙淙、遥望三江滔滔江水,是一处难得的佛寺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