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亚洲地理知识程序框图

亚洲地理知识程序框图

发布时间: 2021-02-26 03:40:22

1. 亚洲地理相关知识点

我们都生活在亚洲,可是大家对亚洲有没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呢,为了让大家更加的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大洲,所以为大家准备了亚洲的地理知识.。
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高加索人种),棕色人(澳大利亚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很少)及人种混合类型。在中亚地区分布有由黄向白过渡的民族,就是图兰人种;西亚地区居民均属于白色人种;东南亚有少数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与棕色人(澳大利亚人种)的混血人种;印度多数属黑种人(尼格罗人种)。
主要分布语言:分属于蒙语系 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
宗教:亚洲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四大宗教发源地。
气候: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不具备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性气候。
自然资源: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经济: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地形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 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脉和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洼地(死海)。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 河流和湖泊: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亚洲湖泊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闻名世界。如亚欧界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内陆咸水湖;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
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群岛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2]
亚洲的河川大都发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长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条,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以额尔齐斯河为源的鄂毕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长254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内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恒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圣河。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国家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亚洲的地形
地势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形成众多较长的外流河。
亚洲的地势特点总结为三点:
1.地形复杂多样;
2.中部高,四周低;
3.地势起伏大。
亚洲的河流特点为:由于河流多发源于高山地带,所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育。
中心
亚洲最中心的点,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乌鲁木齐县永丰乡的包家槽子村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43°40‘37",东经87°19‘52"。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指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它距大陆周边海岸线最远,大陆性最强。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两年多的测算和实地考察,勘定为北纬43°40′37〃、东经87°19′52〃,实地在天山山脉北麓冲洪积扇上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境内,东北至乌鲁木齐市中心约30公里,有公路可达。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极强的具有典型亚洲区域特色的“亚心”标志塔巍巍耸立在“亚心”点上。
之最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
亚洲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共有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同时属于欧洲)。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1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人可以轻松地漂浮在水面上。
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是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西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拐弯处的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平均深度超过5000米,最深处6009米,峡谷全长504.6千米。
京杭大运河——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长度约1800千米。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东经87°19’52”、北纬 43°40’37”。
孟加拉湾——世界第一大海湾,面积217万平方公里。

2. 下图是“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根据所学的有关地理知识,完成表格中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东亚;温带季风;中国
B:印度内河流域;南亚;热带季风;巴容基斯坦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温带大陆性、亚热带沙漠;伊拉克
(2)适宜的温带或亚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3. 关于亚洲的地理知识,详细

亚洲(字源复古希腊语:Ασ制ία;拉丁语:Asia),曾译作“亚细亚洲”和“亚西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或者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约66.67%。
亚洲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东经103度31分,北纬1度16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到13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欧亚大陆。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4.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根据地理知识,完成表格

请看上图。

5. 关于亚洲的地理知识

亚洲的平原、高原、山脉和河流数不胜数,大的有:
平原分布在外围都是河流冲版积而成的:权西西伯利亚平原,黑龙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伊洛瓦底-萨尔温江三角洲,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亚平原(图兰-里海沿岸平原)。
高原分布在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往东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南亚有掸邦高原,南亚有德干高原,西亚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亚美尼亚高原,小亚细亚高原,中亚有帕米尔高原。
山脉主要有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天山,大兴安岭,横断山,印度的高止山,西亚有兴都库斯山,,连片的山区主要是东西伯利亚地区。
河流有流入北冰洋的三大河:勒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东亚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东南亚有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南亚有印度河,恒河;西亚有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中亚的内流河主要是阿姆河和锡尔河。

6. 高中地理亚洲知识点

亚洲除去中国之外最重要的是东亚日本,南亚和东南亚,还有西亚和中亚了解就ok

7. 亚洲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手绘图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亚细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简称亚洲, 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6%(或者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亚洲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其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非洲-欧亚大陆的西部则为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土耳其海峡、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经103度30分,南纬11度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最高峰为圣母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细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名称,希腊人称呼他们的东方(一说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为亚细亚,可能是来源於亚述人的名称,亚述一词在亚述的语言中也代表东方,原来只指希腊东方的小亚细亚半岛,后来扩展到包括所有东方地区。
洲名释义: 古代腓尼基语,意为“东方日出之地”,与欧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面 积: 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 口: 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种 族: 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
语 言: 分属于汉语、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
宗 教: 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
气 候: 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自然资源: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经 济: 除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为除南极洲外最广的洲,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东西时差达11小时。
西北部以土耳其海峡、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脉、 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洲”该词来源于古代西亚等地古人的闪米特语。亚细亚的意思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详地,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经度第二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纬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亚洲地理集锦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3米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260万平方千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或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湖水中除细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包括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编辑本段]居民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亚洲人口35.13亿,世界人口65.67亿。人口1亿以上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印度半岛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达300人以上。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仅1人多;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要人种。其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
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亚洲的居民分属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和日本语(有人认为这两种语系未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等。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编辑本段]表:亚洲各国的面积、人口
了解一下亚洲的各国:(中国2007.1.1-131 425万人 2007.4.3-131 719万人 增加294万人)7.2(131 908)
国家名称 首都 人口(万) 面积(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1,362,044,605 9,584,492
巴林 麦纳麦 75.6397 665
韩国 首尔 4,832.4000 98,480
黎巴嫩 贝鲁特 367.7700 10,452
东帝汶 帝力 106 14,874
尼泊尔 加德满都 2,587.3917 140,800
泰国 曼谷 6,235.4402 514,000
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14,766.3429 803,94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布扎比 230 83 600
不丹 廷布 80 46 000
阿曼 马斯喀特 309 500 240
阿塞拜疆 巴库 86 600 770
朝鲜 平壤 122 762 2 280
菲律宾 马尼拉 299 700 7 070
柬埔寨 金边 181 035 1 050
卡塔尔 多哈 11 43757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 195 500 466
马尔代夫 马累 298 27.3
马来西亚 吉隆坡 329 733 2 117
蒙古 乌兰巴托 1 566 500 260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2 240 000 1 915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5 765 30.7
老挝 万象 236 800 520
日本 东京 12800 377800
土库曼斯坦 阿什哈巴德 488 100 466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 2 724 900 1 680
巴勒斯坦国 耶路撒冷 164,741,924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143 100 600
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 69 700 540
科威特 科威特城 17 818 170
叙利亚 大马士革 185 180 1 500
印度 新德里 2 974 700 96 020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1 904 443 20 350
亚美尼亚 埃里温 29 800 378
阿富汗 喀布尔 652 300 2 210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447 400 2 370
斯里兰卡 科伦坡 65 610 1 830
伊拉克 巴格达 441 839 2 120
越南 河内 329 556 7 650
伊朗 德黑兰 1 645 000 7 100
也门 萨纳 531 869 1 610
约旦 安曼 96 188 458
缅甸 内比都4] 676 581 4 680
孟加拉国 达卡 143 998 12 200
新加坡 新加坡 647 340
以色列 特拉维夫 [2] 580
土耳其 安卡拉 769 360 6 280
塞浦路斯 尼科西亚 788,457 9 251
注:[1] 根据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千米,后诶以色列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但未确定疆界。
[2]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千米。
[4] 缅甸于2005年底由仰光迁都至内比都
[编辑本段]自然环境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 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 4 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 9 2 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 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锡尔河(2991千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 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亚洲地形图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黄河、湄公河、和黑龙江)。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气候差别最大的一个洲。 亚洲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石油、锡、锑、钨、铜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亚的石油和东南亚的锡。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稻谷和天然橡胶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黄麻、茶叶的产量也名列前茅。
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和巴比伦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亚洲人民为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煤、铁、石油、锡、钨、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锡矿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60%以上。亚洲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极丰富。亚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著名的渔场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有中国的舟山群岛、台湾岛和西沙群岛渔场,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渔场。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在古代,亚洲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科学发明创造,对世界经济 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继侵入,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了严重摧残,民族经济发展缓慢。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目前,亚洲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稻谷、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马尼拉麻、柚木、胡椒、黄麻、椰干、茶叶等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80%--90%以上,原油、鱼、大豆 、棉花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30%--40%,锡精矿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60%左右,钨精矿、花生、芝麻 、烟草、油菜籽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5%,木棉 、蚕丝、椰枣等的产量和牲畜总头数也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先进,重工业正在发展。中国东半部、日本、韩国、爪哇岛、斯里兰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发达。 东南沿海海上运输发达。广大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以畜力为主。
[编辑本段]地理区域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13亿多。 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面积约448万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万。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两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之一。 群岛区和半岛的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半岛北部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矿物以锡、石油、天然气、煤、镍、铝土矿、钨、铬、金等为重要。东南亚是柠檬、黄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槟榔、木菠萝、马尼拉麻等热带栽培植物的原产地,盛产稻米、橡胶、香料、柚木、木棉、金鸡纳霜及热带水果。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面积约437万平方千米。人口10亿以上。本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区,南部印度半岛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与德干高原之间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印度半岛的西南端、斯里兰卡南部和马尔代夫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河平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矿物资源以铁、锰、煤最丰富。 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 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面积约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万。高原广布,北部多山脉。北部山地高原与南部阿拉伯半岛之间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气候干燥。南部沙漠面积广大。本区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区和西部山地属地中海式气候,东部和内陆高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亚是胡萝卜、甜瓜、洋葱、菠菜、苜蓿、椰枣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骆驼、阿拉伯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种的原产地。
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狭义讲只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本区东南部为山地,地震频繁,属山地气候;其余地区为平原和丘陵,沙漠广布,气 候干旱,属温带和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矿物以天然气、石油、煤、铜、铅、锌、汞、硫黄和芒硝较重要。 中亚是豌豆、蚕豆、苹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库尔绵羊的原产地。出产棉花、烟草、稻米、蚕丝、羊毛和葡萄 、苹果等。
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东部为远东山地。极圈以北属寒带苔原气候,其余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河流结冰期六个月以上。矿物以石油、 煤、铜、金、金刚石较重要。出产麦类、马铃薯、亚麻和木材等。
[编辑本段]亚洲最中心的点
亚洲最中心的点,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乌鲁木齐县永丰乡的包家槽子村境内。地理座标为北纬43°40‘37",东经37°19‘52"。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指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它距大陆周边海岸线最远,大陆性最强。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两年多的测算和实地考察,勘定为北纬43°40′37〃、东经37°19′52〃,实地在天山 北麓冲洪积扇上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境内,东北至乌鲁木齐市中心约30公里,有公路可达。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极强的具有典型亚洲区域特色的“亚心”标志塔巍巍耸立在“亚心”点上。
[编辑本段]宗教
亚洲是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禅地。此外还有犹太教、印度教及锡克教等亚洲宗教。
(1)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形成于亚洲的印度和尼泊尔毗邻处。创立者为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486年),属释迦族,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2)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于公元7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创立,为一神教。麦地那和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古兰经》为最高经典。
(3)基督教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创始人是犹太拿撒勒人耶稣基督(公元元年12月25日生于伯利恒)。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圣经》为最高经典。
[编辑本段]地势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形成众多较为长的外流河。

8. 亚洲,欧洲,非洲 知识框架

一、亚洲部分: (1)东亚
1、东亚的主要国家: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2、东亚的地形特征:海岸线曲折,沿海多半岛和岛屿,东亚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地势西高东低。 3、 日本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夏季较为凉爽,冬季温暖,降水丰富。
4、 日本河流水文特征:无冰期,含沙量少,河流短促,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5、 日本四大工业区及分布地区: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工业区,他们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 6、 日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内资源短缺,市场小。
7、 日本的农业特点:以水稻种植为主,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程度高(以小农机具为主),科技水平高,水利工程大。 8、 日本工业为什么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日本资源贫乏,需要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能源,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所以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可以减少运输,降低成本。(与德国、俄罗斯不同) 9、朝鲜半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2)东南亚
1、 主要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属于东盟国家)、东帝汶。共11国
2、 地理位置:在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3、 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
4、 马六甲在马来半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他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新加坡是咽喉要冲。
5、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多火山:这里是亚欧板快、印度洋板快、太平洋板快三大板快交界处。
物产 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 锡 石油
主要国家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菲律宾 马来西亚 印尼、文莱、马来西亚
6、 新加坡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新加坡处于物产富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优良。 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 ③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7、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
河流 上游河流 流经国家 城市 红河 元江 中国、老挝、越南
河内 湄公河 澜沧江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金边、万象 湄南河 泰国 曼谷 萨尔温江 怒江 中国、缅甸 伊洛瓦底江

中国、印度、缅甸
仰光

(3)南亚
1、主要国家:印度(用东城5.5区的区时,即东经82.5度地方时;与我国有三段相邻)、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马尔代夫。
2、 这里是佛教和印度教发源地。

斯里兰卡——佛教,印度、尼泊尔——印度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教
3、 地形:北部是狭长崎岖的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略成弧形,广阔的恒河印度河平原,南:西高东低 4、 印度河平原为什么是沙漠地区: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副热带高压控制,西南季风影响不到这里。
5、 热带季风区什么时候最热及原因:旱季刚结束(3—5月份)。①太阳高度较最大②气候干旱容易升温③日照时间长 6、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区:(注意原因)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叶 黄麻
半岛沿海和恒河三角洲 德干高原东部和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西北部 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 恒河三角洲
7、比较:
气候 地形特点 矿产 分布地区 德干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平缓 铁、煤、锰 德干高原 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面积辽阔,平缓 铁、煤、锰 东南部 云贵高原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崎岖 煤、有色金属 东部
8、印度工业、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班加罗尔:电子工业中心
(4)中亚
1、 主要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
2、 地形与气候: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十分稀少。
3、 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主要河流是锡尔河、阿姆河,最大湖为里海 4、 白金之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中亚最大的城市。 5、 咸海面积减少的原因是: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大量引锡尔河和阿姆河河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破坏植被,湖区荒漠化严重。 6、 中亚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
7、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2001)
二、西亚和非洲部分
1. 古代丝绸之路起止以及途经国家
答;由西安沿甘肃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境内,再经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到达欧洲 2. 西亚的五大产油国以及西亚石油的特点
答;五大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 油质特点;出油高,埋藏浅,油质好,储藏量大。 3. 主要石油输出路线
答;A。波斯湾——地中海,红海沿岸
B.波斯湾——好望角,苏伊士运河——西欧,北美 C.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日本
4. 非洲之最(山峰,湖泊,河流,裂谷,海湾,岛屿,盆地) 答;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 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 最深湖泊:坦噶尼喀湖 最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最长河流:尼罗河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5. 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答;上游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夏季降水集中,导致河水泛滥。 6. 东非大裂谷的起止,特点和形成原因
答:起止: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6000千米长。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形成:板快张裂初断裂形成 7.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答: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形成 8. 非洲自然带呈对称分布的原因
答:赤道横穿中部,气压带风带的对称分布,自然带的对称分布 9. 非洲的资源及对应的产地
答:石油: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尼日利亚,苏丹,安哥拉 金刚石:刚果金,南非 黄金:南非 铝土:几内亚 铜:赞比亚 10.埃及人口的主要分布地
答:尼罗河谷地,河口三角洲地区 11.阿斯旺水坝的利弊
答: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
弊:下游泥沙大大减少,尼罗河三角洲受侵蚀,海岸线后退,土地肥力下降, 渔业资源减少,下游地区地表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 12.埃及的四大支柱产业 答:石油,运河,侨汇,旅游
13.埃及最大的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答:最大的港口:亚历山大 人口最多的城市:开罗
14.埃及长绒棉生长的有利条件( 重点)
答:灌溉便利,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土壤肥沃 15.埃及人口大量迁入沙特的原因( 重点)
答:地理位置较近,埃及人口多劳力过剩,沙特人口稀少,石油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两国语言 宗教 生活习惯相似。 16.苏伊士运河的地理意义
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17.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答: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18.刚果盆地东侧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重点)
答: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19.埃及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重点)
答:历史文化价值高,距离欧洲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近,交通通达度好,环境承载量较大,地区接待能力较强。 20.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答: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灌溉,入河水量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湖周边地区开垦过度,植被遭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三、欧洲部分
1. 斯堪迪纳维亚半岛上的湖泊,曲折的峡湾(冰川侵蚀),阿尔卑斯山附近的湖泊(冰川侵蚀)以及平原部分波状的丘陵(冰川堆积),由什么作用形成? 冰川作用
2. 伊比利亚半岛内部, 斯堪迪纳维亚半岛沿海区域各是什么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3. 欧洲为什么少长河?
由于大陆轮廓曲折,并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形成. 4.多瑙河发源于哪里?流经多少个国家?在哪里注入什么海? 它发源于瑞士西南部山地,流经9个国家,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5. 莱茵河发源于哪里?流经德国哪个工业区?该工业区兴起条件,衰弱因素及后来的兴起条件是什么?

它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北面 流经德国鲁尔区.
兴起原因:1)煤炭资源丰富.2)靠近铁矿.3)水源充足.4)水陆交通便利.
衰弱原因:1)煤炭能源地位下降.2)生产结构单一.3)世界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冲击.
后兴原因:1)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第二产业.2)改善交通,形成交通网络.3)发展科技.4)美化环境,减少污染. 6. 德国陆上九大临国是哪些?
丹麦(北) 波兰 奥地利 捷克(东) 瑞士(南) 卢森堡 荷兰 比利时 法国(西) 7.德国的南北地形及所在地形的农业情况.
南是北德平原,可发展畜牧业.北是高原山区,河谷地带多,可发展林业,高山牧场.
8.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是什么? 分别为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 9,俄国四大工业区.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钢铁 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 军事工业) 10.俄罗斯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
1)河流封冻期时间长,海洋封冻期时间也长.2)海域较封闭,不与外国联系.3)呈南北走向,经过经济发达区域较少 11、温带海洋法气候广大的原因是: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 海陆分布 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 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12、英国农业分布的特点是: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13、法国的工农业特点是: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14、德国内河运输发达的原因是:
经济发达运输量大;地形以平原为主,有利于运河的修筑;境内河流众多,众多大河流经,航运发达;气候为温带海洋气候,降水丰沛均匀,水位季节变化小。 15、德国的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16、俄罗斯:
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工业区: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农业区: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9. 亚洲地理知多少,手抄报

亚抄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袭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7条。
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黑龙江-阿穆尔河、勒拿河和叶尼塞河

按地区分有许多河流是跨地区的河流,地理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按水系分类。

按水系分
太平洋水系主要有 黑龙江-阿穆尔河、鸭绿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湄南河

印度洋水系主要有 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狮泉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10. 关于亚洲的人文地理知识

亚洲简况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居民: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体种族,约占全洲人口的60%。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亚洲的居民分属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和日本语(有人认为这两种语系未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等。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自然环境: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592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锡尔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草原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自然资源: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煤、铁、石油、锡、钨、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锡矿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60%以上。亚洲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极丰富。亚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著名的渔场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有中国的舟山群岛、台湾岛和西沙群岛渔场,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渔场。 经济:在古代,亚洲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科学发明创造,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继侵入,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了严重摧残,民族经济发展缓慢。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目前,亚洲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稻谷、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马尼拉麻、柚木、胡椒、黄麻、椰干、茶叶等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80%—90%以上,原油、鱼、大豆、棉花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30%——40%,锡精矿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60%左右,钨精矿、花生、芝麻、烟草、油菜籽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5%,木棉、蚕丝、椰枣等的产量和牲畜总头数也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先进,重工业正在发展。中国东半部、日本、韩国、爪哇岛、斯里兰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发达。东南沿海海上运输发达。广大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以畜力为主。 地理区域: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面积约448万平方千米。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两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之一。群岛区和半岛的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半岛北部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矿物以锡、石油、天然气、煤、镍、铝土矿、钨、铬、金等为重要。东南亚是柠檬、黄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槟榔、木菠萝、马尼拉麻等热带栽培植物的原产地,盛产稻米、橡胶、香料、柚木、木棉、金鸡纳霜及热带水果。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面积约437万平方千米。本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区,南部印度半岛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与德干高原之间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印度半岛的西南端、斯里兰卡南部和马尔代夫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河平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矿物资源以铁、锰、煤最丰富。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面积约700多万平方千米。高原广布,北部多山脉。北部山地高原与南部阿拉伯半岛之间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气候干燥。南部沙漠面积广大。本区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区和西部山地属地中海式气候,东部和内陆高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亚是胡萝卜、甜瓜、洋葱、菠菜、苜蓿、椰枣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骆驼、阿拉伯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种的原产地。 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狭义讲只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本区东南部为山地,地震频繁,属山地气候;其余地区为平原和丘陵,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属温带和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矿物以天然气、石油、煤、铜、铅、锌、汞、硫黄和芒硝较重要。中亚是豌豆、蚕豆、苹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库尔绵羊的原产地。出产棉花、烟草、稻米、蚕丝、羊毛和葡萄、苹果等。 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东部为远东山地。极圈以北属寒带苔原气候,其余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河流结冰期六个月以上。矿物以石油、煤、铜、金、金刚石较重要。出产麦类、马铃薯、亚麻和木材等。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人口为60.55亿,其中亚洲人口为36.8亿,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 2、亚洲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沉重的压力。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1、 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多个,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不同的地区民族,在建筑、音乐舞蹈、礼仪等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民风民俗。 2、 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 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亚热带气候,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源。而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 3、 经济发展差异 1、 亚洲地域辽阔,不同的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等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如亚洲的日本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经济发展中国家。 2、 亚洲除日本外,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不发达,工业基础一般比较不发达,济落后。特别从20世纪7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发展出口加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