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几种图分别是什么
是比例尺图吗?
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分类
地图的分类,系指按照不同的标志将地图划分成各种类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地图内容的选题范围愈来愈广泛,因而地图的品种愈来愈多,数量愈来愈大。为了便于组织地图生产,地图的保管、使用和快速检索,帮助读者了解各类地图的性质、用途及其规律性,进一步研究地图,有必要对地图进行科学的分类。
地图分类的标志很多,主要有地图内容(主题)、比例尺、制图区域范围、用途和使用方式等。其中最主要的分类标志是地图内容和制图区域范围;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比例尺对确定地图内容的完备性、详细性和精确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亦为一项重要的分类标志。
(一)地图按内容分类
地图按所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等内容的种类、性质和完备程度,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且各自又可细分出若干子类。
(1)普通地图
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其基本内容有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还表示测量控制点、独立地物、管线与垣栅等要素。这类地图的特点是着重描绘地区轮廓、地面起伏形态、自然状况和人类活动的成果。普遍地图是最常见的一种地图,应用很广泛,具有很高的通用价值,常为社会各部门所使用,广泛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主要供研究地域的基本情况、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同时也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①平面图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啊,把小块地区的地球表面(水准面)当作水平面,将地面上的地物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所测绘的地图,称平面图。平面图的显著特点是涵盖的实地范围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于1∶5000,在一幅图内比例尺处处相同。为工程施工和编制详细现划用图。
②地形图在平面图纸上既表示制图区域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特定符号表示其地貌形态的地图,称地形图。对较大制图区域,因考虑地球曲率影响,需要采用一定的地图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测绘其地物和地貌,用图解图形或符号表示。地形图的特点是地图比例尺构成系列,一般由1∶500至1∶100万,其中<1∶5000的地形图图上各处比例尺不完全相等;多为实测的或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的;具有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有统一采用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均严格按照测图规范、编图规范和图式进行作业;详细而精确地表示地面各要素;便于在图上进行量测和野外实地使用。地形图为国家各项建设的规划设计与施工、军事指挥和科学参考用图,亦是制作其它地图的基本资料。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典型作品。
③地理图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广大制图区域内最主要的地理要素和区域的重要特征的地图,称地理图。地理图的特点是涵盖实地范围很大,常常为一个流域、一个国家、一个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一般为<1∶00万至1∶1000万不等,视需要而择定;没有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图面上投影变形较大;地图幅面的大小参差悬殊。多用于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一般情况,了解其概貌,故又称一览图。
(2)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地理基础,着重表示制图区域内某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这类地图的显著特点是,作为该图主题的专题内容予以详尽表示,其地理基础内容则视主题而异,有选择地表示某些相关要素,因此专题地图的内容是由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两部分构成。在地图领域中,专题地图发展得最活跃、最迅速,地图的品种愈来愈多,层出不穷,表示的对象十分广泛,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根据专题内容的性质,可划分为以自然地理要素为主题内容的自然地理图、以社会经济要素为主题内容的社会经济地图和包容上述两类专题地图之外的各种专题地图的其它专题地图(又称工程技术图)三类;各类又可以分出若干种专题地图。
(3)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实质区别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异同,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其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它们可能都用了某些表示方法、符号或颜色,但在内容上,它们始终是迥异的。前者依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的六大类地理要素,以再现制图区域的地理全貌,显示的是整体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而后者,则依其某种特定用途,择取制图区域的某一种或几种相关地理要素为其主题内容,其它地理要素皆概略或不予表示,显示的仅是制图区域某一地理特征的区域差异。
(二)地图按制图区域分类
地图按涵盖的制图区域分类,其分类标志有多种,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志,就有相应的种类。
(1)、按区域范围大小分,有全球地图、月球地图、世界地图、半球地图、大洋地图、大洲地图、分国地图、省(区)地图、县市地图、乡镇地图等。
(2)按自然区域划分,如世界基本地理图、欧亚大陆地图、太平洋地图、鄱阳湖地图、青藏高原地图、黄淮海平原地图、长江流域地图、四川盆地地图、准噶尔沙漠地图、黄土区地貌类型地图、云南自然区划地图等。
(3)按政治行政区域划分,如世界政区地图、中国政区地图、台湾省政区地图、江宁县政区地图、马集乡(镇)政区地图等。
(4)按经济区划分,如上海经济区地图、徐海经济区地图等。
(三)地图按比例尺分类
地图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三类,这是区别地图内容详略、精度高低、可解决问题程度的,为人们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鉴于各个国家、国内各个部门对地图精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对地图比例尺大小的概念有所不同,以普通地图为例,其相对性表现为:
(1) 在建筑和工程部门,地图按比例尺划分为:
大比例尺地图:1∶500、1∶1000、1∶2000、1∶5000和1∶1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1∶2.5万、1∶5万、1∶10万的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1∶25万、1∶50万、1∶100万的地图。
(2) 在其它各部门,地图按比例尺划分为:
大比例尺地图:≥1∶10万的地图;
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的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的地图。
(3) 国家测绘部门将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八种比例尺地形图规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简称基本地形图,亦称国家基本图,以保证满足各部门的基本需要。其中: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0至1∶10万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和1∶50万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
在专题地图中,按比例尺分类亦有类似的细分方法及其相对性。
(四)地图按用途分类
地图按其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军用图、民用图、教学图、航空图、航海图、交通图、旅游图、规划图、邮政通讯图、参考图等类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细分,例如参考图可以再分为科学参考图和一般参考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地图集》即为科学参考地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即为一般参考地图。
(五)地图按使用方式分类
地图按其使用方式,可分为桌图、挂图、屏幕图和携带图四种。
(1)桌图:放在桌面上供在明视距离内阅读的地图,如地形图和地图集等;
(2)挂图:张挂在墙壁上,供人近距离阅读的宣传展览挂图和供人远距离阅读的教学挂图等;
(3)屏幕图: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电视屏幕图,如电视天气预报地图等;
(4)携带图:随身携带,供外行随时查阅的地图,如袖珍地图册、绸质地图或折叠得小巧的旅游地图等。
(六)地图按其它标志分类
(1)地图按其感受方式,分为视觉地图、触觉地图(盲文地图)。
(2)地图按其结构,分为单幅图、多幅图、系列图和地图集等。
(3)地图按其图型,分为线划地图、影像地图、数字地图。
(4)地图按其印色数量,分为单色图、彩色图。
(5)地图按其历史年代,分为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
(6)地图按空间信息数据可视化程度,分为实地图和虚地图两种。实地图即为空间信息数据可以直接目视到的地图,如包括线划地图和影像地图在内的惯用的传统地图作品;虚地图是空间信息数据存贮在人脑或电脑中目视不到的地图,其中存入人脑的地图称为心象地图,依一定格式存入电脑的称为数字地图。
(7)地图按其显示空间信息的时间特征,分为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两种。惯用的传统地图都是静态地图,它是现实的瞬间记录;动态地图是反映空间信息历时变化,连续呈现的一组地图,生动地表现出地理环境的时间变化或发展趋势。
地图的分类,因分类标志很多,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而具有很大的相对性,一幅地图可以归为这一类,也可以归为另一类,例如1∶10万比例尺地形图,既属于普通地图,又属于桌图;在工程部门称之中比例尺地图,在科研和军事等部门却又称为大比例尺地图。因此,在进行地图分类时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㈡ 地理大气环境地理大气环境了讲解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8Akg0Z2eFI/
㈢ 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28~29题。 小题1: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
小题1:A 小题1:D
㈣ 地理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
A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因素。区域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㈤ 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是
A.地球大气很复杂,它的产生也伴随着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且使生物从低级专到高级演化.故属正确; B.生物循环不只存在于有机界,还存在于无机界,故错误; C.水循环也参与其他物质循环,成为沟通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的纽带.因此水循环不仅仅存在于有机界,故错误; D.地形不仅影响河流的流向也影响着流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同时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是由于河流流经的地形地势不一样.流速也不一样,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落差大,流速较快,很多的水电站也多见于此.在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较慢.故正确; 故正确答案:AD.
㈥ “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小题来1:B 小题2:A
㈦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
第二章 大气环境预习要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中臭氧、二氧化碳、水汽的作用: 2.对流层的特点是: 3.平流层的特点是: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 5.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指 三、大气的运动 6.热力环境示意图的画法 7.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 8.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的不同 四、全球性大气环流 9.近地面的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情况(画图) 10.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
11.海陆分布使亚洲、太平洋气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是 1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风向是——----————————————, 成因是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13.冷锈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14.暖锋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15·影响我国天气主要的锋面是— 16.请画出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并说明其天气特征? 六、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点 17.气候的形成因子包括 18.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 19.分析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是 七、气候资源 20.特点有——— 21.气候资源对农业的影响是———。 22.气候资源与建筑的关系是———。 八、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23.台风的分布、时间、危害、防御措施是 24.暴雨的分布、时间、危害、防御措施是——— 25.干早的分布、时间、危害、防御措施是——— 26.寒潮的分布、时间、危害、防御措施是 九、大气环境保护 27.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措施 28.臭氧层的破坏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29.酸雨的成因、危害、措施
参考答案 1.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水汽既吸收红外线,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物质。 2.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密切。 3.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4.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尘埃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空气分子等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5.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同时放出长波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6.课本上的热力环流图。我贴不上。。 7.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8.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而近地面风向因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交角。 9.A.信风带 B.西风带 C.极地东风带 1.赤道低压带 2.副热带高压带 3.副极地低压带 4.极地高压带
10.以北半球为例,气压带、风带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1、夏季:亚洲——形成亚洲低压 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形成亚洲高压 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 12.东亚: 夏季——东南季风,冬季——西北季风 南亚: 夏季——西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重要原因,其次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如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就是这样形成的。 13.过境时出现大风、雨雪天,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其雨区主要在锋前。 14.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好。其雨区在锋后。 15.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6.课本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报歉我不会贴图,,,嘿。 17.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下垫面。 18.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19.①光分析气温特点(从纬度位置和下垫面) ②再分析降水状况(从大气环流角度出发) 20.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较大的变率。 21.决定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22.气候资源与建筑关系①是日照与街道方位;②风向与城市规划。 23.我国沿海、亚洲东部及南部、北美洲东海岸;夏秋季节,强风使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遭受严重损失。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泛滥。风暴潮则能破坏海堤等。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24.除我国西部沙漠地区外都可能出现,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夏半年;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预报。 25.我国的北方持别是华北、西北地区,春季、夏季;造成粮食减少,人畜饮水困难等: 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26.除青藏高原、海南等地外都可能受到寒潮侵袭。冬半年;特别是农作钩受冻害,并引发多种灾害。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27.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 28.主要是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加国际协作保护臭氧层,减少氟氯烃的排放。 29.主要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硫、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会使鱼类死亡,土、水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人体健康;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对煤中的硫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㈧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问题。8
你的答案说明你明确了高低气压,初始方向是对的,由c指向d,但是在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所以北半球右偏,,变成了东风。
㈨ 七年级地理气候类型图及详解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青春期性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殖器官迅速生长发育 B.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 C.出现生殖器官 D.出现男女各自的第二性征 2、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胚胎发育经历的场所有 ( ) A.子宫 B.输卵管 C.输卵管和子宫 D.阴道和子宫 3、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是 (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膳食纤维 D.无机盐 4、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 5、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洁、新鲜和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 ( )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6、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能量被储存在食物中的( )中。 A、水 B、无机盐 C、维生素 D、有机物 7、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的涂片,我们看到的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将会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8、为了保证同学们在教室里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班委们讨论开了。最后,他们提出了几个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 了防止粉笔灰的污染,值日生应该在下课后擦黑板 B、关上窗户避免灰尘进入 C、在教室里摆放绿色植物 D、勤打扫教室和周围的环境 9、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 ( ) A、灭菌 B、温暖空气 C、湿润空气 D、过滤空气 10、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11、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体的受精作用发生在 (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子宫内膜 12、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D、奶油,巧克力 13、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 )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14、儿童易患佝偻病,是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更需要 ( ) A、铁 B、钙 C、锌 D、碘 15、 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 A、水 B、氨基酸 C、葡萄糖 D、麦芽糖 16、“绿色食品”指的是 ( ) A、富含叶绿素的食品 B、新鲜的蔬菜 C、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D、贴有“绿色”防伪标记的食品 1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水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18、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19、吃饭时随意谈笑,食物可能误入气管的原因是 ( ) A、 声门裂未来得及关闭 B、会厌软骨盖住了食道入口 C 、悬雍垂未阻住鼻腔内口 D、会厌软骨未盖住喉的入口 20、向澄清石灰水吸气的实验证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 ( ) A 、二氧化碳 B 、大部分是二氧化碳 C 、没有氧气 D 、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二、填空题:(35分,每空1分) 1、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 、 、 2、(1)写出一粒西瓜经过消化道的顺序: 口腔—( )—( )—( )—( )—( )—( )—( ) (2) 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能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的器官是 3、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指 4、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的,其中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5、常见的空气污源有 、 、 、 。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___________,通过这次交换,由肺泡扩散到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气体是___________,由肺泡外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内的气体是___________ 7、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
----------------------------------------------------------------------------------------------- 一、你会选(40分)
1、血液的组成为 ( )
A、血浆和血红蛋白 B、血浆和血细胞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白细胞和红细胞
2、人体中的血红蛋白存在与血液的哪个部分 (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3、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成分是 ( )
A、死亡的红细胞 B、死亡的血小板
C、死亡的白细胞 D、死亡的细菌
4、健康成年人如果一次献血300~400毫升,其结果是 ( )
A、不影响健康 B、有生命危险 C、生命活动有困难 D、死亡
5、体循环和肺循环进行的时间是 ( )
A、先肺循环后体循环 B、先体循环后肺循环
C、两者同时进行 D、不能确定
6、心脏结构中与肺动脉相连的结构是 ( )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7、能将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葡萄糖 D、空气
8、120克糖类在体外充分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为 ( )
A、17KJ B、120×17KJ C、120×38KJ D、100×17KJ
9、人体储备能源物质主要是 (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氢气
11、人体平静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1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 ( )
A、口腔 B、咽 C、喉 D、肺
13、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 ( )
A、肋间肌和腹肌 B、肋间肌和胸肌
C、肋间肌和膈肌 D、胸肌和膈肌
14、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二氧化碳产生于( )
A、肺泡 B、组织液 C、血液 D、组织细胞
15、下列食物中热价最高的是 (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16、呼吸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
A、扩散作用B、渗透作用 C、主动运输 D、离子交换
17、人体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
A、糖类 B、能量 C、二氧化碳 D、氧气
18、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 ( )
A、肺的通气 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9、呼吸运动是指 ( )
A、胸廓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B、肺泡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C、呼吸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 D、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20、血液与细胞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情况是 ( )
A、动脉血→静脉血 B、静脉血→动脉血
C、动脉血→动脉血 D、静脉血→静脉血
二、你会填(25分)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 。
2、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叫 ,它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 。
3、动脉的管壁 ,弹性 ,血管内血流速度 ;静脉管壁 ,弹性 ,管腔 ,血管内血流速度 ,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起作用的是 ,它起 和 作用。
5、呼吸道是由 、 、 、 、 等组成,是气体进出 的通道。
6、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是:管壁极薄,仅由 构成;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
三、你能判断(5分)
1、气体交换是指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 )
2、呼出气体主要含有二氧化碳和少量氧气。 ( )
3、人体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
4、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 )
5、医生给小明的父亲测量血压,测得的数据为21.3/13.3Kpa,在这个数据中表示小明的父亲舒张压为21.3Kpa,收缩压为13.3Kpa,患高血压病。 ( )
四、见图你会识(10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五、活动探究(20分)
下表是四位同学在不同状态下所测得的心率。
甲 乙 丙 丁
安静时 75 80 60 65
运动后 125 140 110 120
1、这四位同学在安静时心动周期各为多少?在运动后又是多少呢?
2、若心脏的每分输出量是5500mL,这四位同学在安静时的每搏输出量各是多少?
答案:
一、你会选(40分,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A C D B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C A B B D A
二、你会填(25分,每空1分)
1、食物
2、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3、厚;大;快;薄;小;大;慢;静脉瓣
4、运输氧;白细胞;血小板;止血;凝血
5、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6、一层上皮细胞;单行;物质交换
三、你能判断(5分,每题1分)
1×;2、×3、×;4、×;5、×
四、见图你会识(10分,每空1分)
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左心房;⑤左心室;
⑥上腔静脉;⑦右心房;⑧房室瓣;⑨下腔静脉;⑩右心室。
五、活动探究(20分,第1小题16分,第二小题4分)
1、安静时:甲:0.8s;乙:0.75s;丙:1s;丁:0.92s。
运动后:甲:0.48s;乙:0.43s;丙:0.55s;丁:0.5s。
2、甲:73.3mL;乙:68.75 mL;
丙:91.7 mL;丁:84.6 mL
05-06年下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极洲 D、非洲 2、 亚洲大部分位于 ( )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3、 位于亚洲和其他大洲分界线上的海峡是 ( ) A、白令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4、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式气候 5、亚洲地势的总特点表现为 (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6、俄罗斯平原和高原地形的分界线是 ( ) A、伏尔加河 B、乌拉尔河 C、叶尼塞河 D、勒拿河 7、在俄罗斯境内的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 ) A、多瑙河 B、伏尔加河 C、鄂毕河 D、叶尼塞河 8、日本位于( )的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9、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10、“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反映了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C、中部高,四周低 D、河流自南向北流 11、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成为亚欧大陆桥,其最东端在 ( ) A、新西伯利亚 B、乌斯季库特 C、伊尔库茨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12、与我国南方人一样,东南亚人喜欢吃 ( ) A、玉米 B、米饭 C、面食 D、烤肉 13、有一位来中国留学的学生在自我介绍时说到,我家乡的住房墙厚窗小,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你认为他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干热 B、湿热 C、干冷 D、冷湿 14、、有“火山国”和“千岛之国”之称的东南亚国家是( ) A.日本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15、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 A、越南 B、马来西亚 C、老挝 D、泰国 16、日本主要是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十分有利于日本的国花( )的生长。 A、牡丹 B、樱花 C、玫瑰 D、郁金香 17、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关于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你认为下列做法中最为合理的一项是 ( ) A、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 B、将林地开垦为农田 C、大力开垦科学种田 D、停止耕作,从国外购买粮食 18、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水旱灾害频繁 C、工业发达 D、粮食需大量进口 19、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述了 ( ) A、亚洲东部的山水 B、亚洲西部的山水 C、亚洲南部的山水 D、亚洲北部的山水 20、下列产品中,日本需要大量进口的是 ( ) A、铁矿石 B、录象机 C、照相机 D、摩托车 21、印度河最主要流经哪个国家 (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孟加拉国 D、泰国 22、北半球的“寒极”是 ( ) A、漠河 B、乌兰巴托 C、阿斯塔纳 D、奥伊米亚康 23、亚洲的气候特征是( ) A.气候较为单一 B.热带气候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 D.海洋气候显著 24、俄罗斯临北冰洋沿岸的最大海港是 ( ) A、莫斯科 B、圣彼得堡 C、摩尔曼斯克 D、符拉迪沃斯托克 25、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 ( ) A、贝加尔湖 B、死海 C、青海湖 D、里海 26、马来半岛的南部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和大洲是 ( ) A、中国、亚洲 B、美国、非洲 C、加拿大、北美洲 D、俄罗斯、亚洲 28、连接地中海和黑海的是 ( ) A、土耳其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29、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差别是 ( ) A、少了阿富汗,多了埃及 B、少了巴基斯坦,多了土耳其 C、少了土库曼斯坦,多了埃及 D、少了格鲁吉亚,多了土耳其 30、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的最大产地是 ( ) A、东亚 B、东南亚 C、中亚 D、西欧 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题:(10分) 1、 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 2、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 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________(国家),这个国家的居民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_________民族,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_。 4、 东南亚包括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5、 南亚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 三、综合分析题: (60分)
1、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分析回答问题:(17分) (1)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填序号)该气候的特点是:气温年较 差 (大或小),降水 (多或少),且集中在 季。 (2)北回归线经过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为 气候、 气候、 气候。(填序号) (3)青藏高原地区属于 气候(填序号)。该气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因素。 (4)哈尔滨降水量明显 (高于或低于)乌兰巴托,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5)雅库茨克气温 (高或低),孟买终年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因素。 (6)把三个城市与其所对应的气候类型连接起来。 惠安 温带季风气候 孟买 热带季风气候 北京 亚热带季风气候 2、读俄罗斯图,读后回答问题(10分) ①A是 山脉,它和 山,乌拉尔河,土耳其海峡共同组成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②B是 河,注入 ,主要位于____________平原内。 ③C是 ,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________是俄罗斯的首都。 ④E是 油田,它是俄罗斯最大的油田。 ⑤F是________________高原,它的森林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阅读材料及“板块运动图”,回答问题:(9分)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此次印度洋大地震 位于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此次海啸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是东南亚的_____ _______,该国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2)东南亚地处两大洋和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位于__ ___半岛和___________岛之间的 _______________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它沟通了______ 洋和 _______ 洋,亚洲和 洲,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4、读日本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中数码代号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日本的领土是由①__________岛、②_________岛、④___________岛和_________岛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它是一个_________(发展中或者发达)国家。 (2)⑤是 (城市),⑥是 _____(城市),这两个城市都在日本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平原上。 (3)日本的经济主要是______________型经济,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它所需石油主要来自于 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等国家。 (4)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 _____海沿岸。 5、读南亚季风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A中箭头表示的是一月前后,从 (海洋或是陆地)吹向 (海洋或是陆地)的_______季风。受此季风的影响,印度形成__________(旱季或者雨季)。 (2)图B中箭头表示的是七月前后,从 (海洋或是陆地)吹向 (海洋或是陆地)的_______季风。 (3)对印度农业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季风。 (4)在图A和图B两种季风影响下,印度大部分地区属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㈩ 谁有高中部分地理的大气环流图啊,请注意我的问题补充。
0 0! 地理要背? 不是吧`~~~ 如果单纯的靠背,我想你地理不会学的如何内好。 对于一些死记的东西容,当然要背诵。 对与一些联系比较紧密的,要靠 一个一个的推,这样只要知道开头,几乎就可以回忆起来了。 比如你所说的,什么墨西哥暖流。什么风 你就要 从水平气压剃度力开始记起-- 水平气压剃度力——风的行成——受地转偏向力——三风四带—— 气候成因——水文,植被,土壤,年温差。。。。。 类似,很多。 多看看地图,也很有很大的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