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临夏州的地理位置

临夏州的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26 02:45:41

⑴ 临夏盆地在哪里拜托各位大神

临夏作为一个地理行政区划名词,它可能指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也可专能指临夏属州的临夏市,还有可能是临夏州的临夏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 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⑵ 临夏的地理环境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市域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毗邻,地理坐标地处北纬35°31'至35°39',东经103°0'至103°16'。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
临夏市地处大夏河下游,河床纵坡径流量均大,落差显著,从临夏州西川电站滚坎至木湖峡长23公里的河段,落差达165米。电力蕴藏量比较丰富。总蕴藏量为43820千瓦,可开发利用的发电量为19980千瓦,至2013年已开发利用的发电量为2468千瓦。实际开发分别占可开发量和蕴藏量的八分之一和十分之一。
水能资源的应用临夏始于明清时期,以水磨为代表的水力资源利用极为普遍。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河州有水磨“共一千八百有奇”,经清代、民国均以水磨加工面粉居全省之冠,解放后逐渐以电磨代替。 临夏市迄今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金属矿。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和红粘土。
石灰石分布在牛津河宽100米,长2万米,深7米的1400完立方米的主流河床上,市境内可开采面宽70米、长3000米、深1.5米约31.5万立方米,含氧化钙(CaO)54.38%。
红粘土含二氧化硅(SIO2)52.86%,塑性指数大于13,粘土中碎石、砾石、钙质结粒总和小于3%,基本符合质量要求。
大量河沙及河卵石,分布于大夏河大桥上下游河床中,来源主要为上游岩石风化物经流水冲刷逐年沉积与下游河床的沉积岩石粒。

⑶ 临夏市是哪个省

临夏市地理位置
平均海抄拔1800米,距省会兰州150公里,为甘肃省西南部中心城市,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枹罕、河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的美誉。

⑷ 临夏市海拔多少

平均海拔1917米。

临夏市位于甘肃来省西南部,距自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市域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毗邻,地理坐标地处北纬35°31'至35°39',东经103°0'至103°16'。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

临夏市四面环山,平均海拔1917米,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相对高度差398.3米。黄河的一级支流大夏河穿临夏市城区而过,大夏河一级支流牛津河、红水河在境内汇入大夏河。

(4)临夏州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临夏市坐落在四面环山的一片谷底,地势相对平坦。北面、西面、南面都被临夏县紧紧包围,只有东面和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有大夏河、洮河、湟水河、广通河等大大小小的黄河支流三十多条,这些河流最终汇入黄河,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支线。湟水河沿临夏州北部边境而走,大夏河、广通河从境内穿过,洮河从东部边境由南往北入黄河。

临夏州东邻定西市,南靠太子山和甘南州相邻,西接青海省,北抵兰州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面积约8169平方千米。

⑸ 临夏州有几个县

临夏州下辖有1县级市(临夏市)、5县(临夏县 、永靖县 、广河版县 、和政县 、康乐县 )、2民族县(权东乡族自治县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临夏州政府位于临夏市红园路。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在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标在东经103°211′、北纬35°601′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5)临夏州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风景名胜:

积石关

积石关,旧名临津关,为前凉张轨所置,位于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关门村西,是河州二十四关之首。关内“积石神工”,又称“导河积石”、“积石奔流”、“积石锁钥”被列为河州八大景之首,绘有“积石神功图”。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

松鸣岩风景名胜区位于和政县南端陡石关口,面积约33平方公里。景区由西方顶、玉皇峰、南无台、鸡冠山四峰组成。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永靖县境内,面积214平方公里。由炳灵寺石窟以及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等组成。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临夏州_网络

⑹ 临夏东南西北乡分别是什么地方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东临定西市,西倚青海省,南靠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濒兰州市,是甘肃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汉藏贸易枢纽。
临夏州在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理坐标在东经103°211′、北纬35°601′之间。东临洮河与定西市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 南靠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兰州市接壤。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⑺ 临夏市具体地理位置在哪里及详细的介绍

临夏是一个回族自治州、也就是和市一级的。位于甘肃省。 临夏回族自治专州概况 临夏属回族自治州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另一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临夏州下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首府临夏市,全州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稀有少数民族。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记得选我满意。

⑻ 临夏回族自治州有几个区

临夏回族自治州由1县级市、5县、2民族县组成的。临夏州政府位于临夏市红园路。

1县级市、5县、2民族县分别是:

临夏县政府驻地:韩集镇 下辖乡镇街道:6镇19乡 临夏州西南部,地势东北低、西南高

永靖县 政府驻地:刘家峡镇 下辖乡镇街道:17个乡镇 临夏州北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广河县 政府驻地:城关镇 下辖乡镇街道:6镇3乡 临夏州东南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和政县 政府驻地:城关镇 下辖乡镇街道:6镇7乡 临夏州南部

康乐县 政府驻地:附城镇 下辖乡镇街道:5镇10乡 临夏州东南端,以种养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县

东乡族自治县 政府驻地:锁南镇 下辖乡镇街道:5镇19乡 临夏州东北部,东乡族的发祥地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政府驻地:吹麻滩镇 下辖乡镇街道:17个乡镇 临夏州西部,是中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8)临夏州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前前后后。

一、新中国成立前党对临夏民族工作的指示

临夏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的贫困地区,早在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军甘肃临夏前,一野前委专门发出的《对临夏回民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在临夏能否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和策略,不仅关系着临夏地方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争取西北广大回民与瓦解青、宁两马匪军,也是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坚持团结回族人民……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信教自由与尊重回民风俗习惯的政策。”并提出:“在纯粹回民居住的地区,成立回民临时乡自治政府,回汉杂居地区,可依其各占居民多少,分别吸收若干回汉积极分子参加工作。”对一个地区的民族问题专门作出指示,实属罕见。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前的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宣告成立,就开始实行一项重大的民族政策,这就是在少数民族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从我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把民族问题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适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保证了解决民族问题在正确的道路上胜利前进,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1949年6月,在我们党的倡议和领导下,召开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基本政策,作出了重大决策。《共同纲领》第六章,专门就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作了4条原则规定:

第5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

第51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凡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地方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第5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均有按照统一的国家军事制度,参加人民解放军及组织地方人民公安部队的权利。

第53条,各少数民族均有使用和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事业。(《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290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还有1256个民族乡。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政府。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新中国诞生后,甘肃是最早建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省份之一,而临夏地区的一些县市又是全省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方。1950年9月25日,临夏地区第一个县级区域自治地方——东乡族自治区成立。

1953年9月6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内务部批准,广通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还在临夏各县市批准设立11个相当于区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和19个相当于乡一级的民族自治区。

三、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

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全国回族人口有350万人,在当时全国少数民族中排列为第三位。其中110万聚居于当时的甘肃省境内。因此,中央民委向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省一级回族自治区的报告,这一报告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从1956年5月起,中共甘肃省委和人民政府先后邀请1700多名回汉族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进行充分酝酿。

在提出的多个方案中,也提出了临夏是回族聚居地之一,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经过几上几下的讨论,省级回族自治区的落脚点最终定在了甘肃省东北部,这里有西海固(现宁夏固原)和河东(现宁夏吴忠)两个大的民族自治区相连。

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议案》,1958年10月25日,省一级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

因为在省级自治区的建立中不能包括回族聚居的临夏专区,所以,陈毅副总理在《关于成立回族自治区问题给中央的报告》中建议:另将回族聚居的临夏专署改建为回族自治州。1956年9月11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第37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设置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决定》。

在临夏地区,实行更广泛区域的民族自治,也成为全地区干部群众的一致愿望,根据这一意愿,中共临夏地委于1956年7月10日提出了《关于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意见》,7月23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第54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方案》并上报国务院。

7月31日,地委副书记葛曼在临夏专区1000多人参加的干部大会上,作了《关于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报告》。地委宣传部根据报告精神拟定了宣传大纲,重点内容是: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第二,几年来临夏全区各方面的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第三,成立回族自治州的意义;

第四,全州干部群众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迎接自治州的成立。

1956年8月23日至27日,中共临夏地委召开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会议通过并组成了自治州筹备委员会,由沈遐熙任主任,张乐山、张质生、贾书德、马歧山为副主任。

经过充分的宣传和筹备工作,自治州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1956年11月13日至19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临夏市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会议选举沈遐熙(回族)为州长,张质生、马彦良(回族)、贾书德、马歧山(东乡族)为副州长;王瑞刚等28人为委员,共青团代表337人,其中回族134人、汉族128人、东乡族57人、保安族8人、撒拉族5人、土族2人、藏族2人、维吾尔族1人,共有妇女代表60人。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的同时,宣布撤销了原甘肃省临夏专区,并改广通回族自治县为广通县。对原东乡族自治县和临夏县大河家回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联合自治区以及东乡族、保安族聚居的民族乡均予以保留。当时自治州的管辖范围是临夏、和政、康乐、永靖、广通、东乡族自治县、临夏市七个县、市和自治县。

11月20日,由4万多名各族群众参加的隆重庆祝会在临夏市东校场举行,国家民委办公厅主任甘春雷、甘肃省副省长陈成义及青海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事务负责人等参加了庆祝大会。

陈成义在讲话中说:“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临夏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临夏地委书记葛曼讲话说:“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又一次光辉的胜利,也是我们临夏人民团结进步,共同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州长沈遐熙在讲话中号召:“全州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向幸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前进。”

临夏地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临夏回族自治州也成立60年了。期间,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不断得以完善,自治地方的设置也更为合理。1981年9月30日,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至此,临夏回族自治州辖一市七县,其中包括两个民族自治县。全州总人口219万人,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3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9.2%。

⑼ 临夏市属于哪个省

临夏,隶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州委、州政府回所在地,也答是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市域东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毗邻,四面环山,平均海拔1917米,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全市辖4镇7街道。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