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 » 地理环境差异性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差异性分异规律

发布时间: 2021-02-25 21:58:05

『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哪些分异规律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版气候带权,植被、土壤与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同一自然带,随着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降水量多)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高.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贰』 地理环境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从总体来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征?不同的区域又有什么特征?

从总体来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不同的区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2、 全球性的地域差异主要是哪两种?由此产生的地域差异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全球性的地域差异主要是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由此产生的地域差异最明显的标志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3、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基础是什么?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地表景观和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形成基础是热量。

4、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在地球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差异沿着纬度方向变化由赤道到两极的更替。

在低纬的热带雨林带、高纬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横穿整个大陆地带,在中纬的一定范围内的各自然带形成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5、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形成基础是?地球上最典型的地区在哪里?如何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分异。形成基础是水分变化。

这种变化在中纬谋区表现较为明显,自然景观呈现出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6、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分异规律与哪些因素有关?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拨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递变,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分异的基础是水热状况。

分异规律与纬度、高度等因素有关。纬度越低垂直分异明显,高度越高垂直分异明显

『叁』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什么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专上保持特征的相属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

表现特征:各自然带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①各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②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③各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长条状分布。

分布规律:①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更明显,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②经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比较明显,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③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非地带性规律: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

『肆』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参考(1.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终年少雨;地表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版
2.属于热带季权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3.属于高山高原气候,严寒干燥
4.属于温带、亚热带气候区,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为什么产生差异:水分、热量条件的不同
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水分差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热量差异);垂直分异规律(水分、热量差异)

『伍』 什么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请用你的话解释

自然地理复环境的两个最基本制特征是整体性和差异性。差异性是指全球陆地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的不同地区,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性。
水平地域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形成基础:热量,分布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方向延伸影响因素:降水,形成基础:水分,分布规律: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垂直
地域分异规律: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成因:主要是山地随海拔的增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陆』 地带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有什么区别

地带性分异规律指受水热等地带性因素影响,自然带呈带状的分布规律,如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指的是受非地带性因素(如陆地形状;地形;洋流、地质作用等)影响形成的分布规律.如绿洲;如紫色盆地等。

1、地域分异规律(rule of 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2、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是两种基本的地域分异规律 ,它们控制和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大尺度分异 。

1)地带性规律

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俄国著名地理学家 B.B.道库恰耶夫于 19 世纪末发现并揭示出来的 ,其要点可以概括为: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②由宇宙-行星因素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③带和地带只在理想情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④客观上应存在除地带性规律以外的另一种规律。

2)非地带性规律

非地带性是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 、地势起伏、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决定的自然综合体的分异规律。海陆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内陆间的分异、小至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非地带性分异范畴。

拓展资料:

地域分异规律是在人们认识自然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并加深认识的。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根据当时对地球表面温度的纬度差异的认识,将地球划分为5个气候带,是最早对气候分异规律的认识。中国2000多年以前的《尚书·禹贡》据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将当时的国土划分为九州。这是中国最早对地貌分异规律的认识。19世纪德国A.von洪堡经过实地考察,研究了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19世纪末, 俄国В.В.道库恰耶夫以土壤发生学观点进行土壤分类,并由此创立自然地带学说,同时指出它对地表各种自然现象的普遍意义。随着对陆地表面的分异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自然地带是不连续的,大的山系、大的高原还出现垂直带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除了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外,还有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在起作用。

『柒』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怎么知道是不是由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专,植被、土壤与自然景观属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同一自然带,随着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降水量多)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高。5.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捌』 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珠穆朗玛峰南北坡

受洋流影响..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温度高.温度较高降水较多,自然带分布较多。北坡为背风坡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江水较少,自然带基带为草原带

『玖』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可以分为三抄个方面:袭

第一,自然环境的东西延展,南北交替——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

其次,自然环境的南北延展,东西交替——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

最后,高山地区到山麓地区的自然环境会随着高度的发生变化而变化——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拓展资料

地域分异规律

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地域分异——中国知网

地域分异——网络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