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庙镇地理位置
Ⅰ 泾川王母娘娘庙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以及有关王母娘娘的传说是怎样的
泾川王母娘娘庙位于甘肃省境内的回山之上,是王母娘娘的供奉之所,传专说中的王属母娘娘居住在昆仑仙岛,是玉皇大帝的妻子,掌管天下的灾疫和刑罚,拥有瑶池蟠桃园,园内是长生不老的蟠桃。王母娘娘是一位慈祥善良的女神。五帝时,王母娘娘曾派遣使者帮助黄帝战胜蚩尤部落,统一黄河,在百姓心中拥有很高的地位。王母娘娘庙石窟位于回山前的回屋旁,该庙是在北魏年间开凿修建的。
Ⅱ 嘉峪关,山海关地理位置
山海关: (河北省秦皇岛市)
天下第一关”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 古人称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被誉为“天下第一关”,一是从地理位置上,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再就从地理形势上,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贡。长城东部起点的山海关,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关”的代表称号了。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间,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的东门,又名“镇东楼”。乃箭楼格式。经实测: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楼之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 城楼上下内外,共悬挂着三块木质白地黑字“天下第一关”匾额:楼内一层为原匾,二楼内为清光绪五年王治清钩摹燕塞湖重刻,二楼内为民国九年杨宝清钩摹另刻。"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一米有余。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嘉峪关(甘肃省嘉峪关市)
地处河西咽喉之地,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是历代封建王朝戍边设防的重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城内有城”,它作为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纷争与融合的见证,悲壮而辉煌。 嘉峪关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Ⅲ 河姆渡地理位置
河姆渡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举世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
Ⅳ 旧庙镇的自然地理
旧庙镇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04年底,探明矿产资源有:金矿石、铁矿石、石灰石、莹石、铜矿石、大理石等;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利用的有:铁矿石、石灰石。其它矿产资源有待开发利用。
Ⅳ 延安的地理位置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市境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
延安市,陕西省地级市,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西宽256千米,南北长236千米,总面积37037平方千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5)关庙镇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延安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
气候特征
延安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全年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 延安市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迅速,气候多变,有大风、扬沙天气。季内降水占年总量的17%,3月平均气温4.5℃,5月平均气温16.9℃,最高可达36.5℃,遇较强冷空气侵袭时,最低气温可降到0℃左右,出现霜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延安
Ⅵ 求达州详细地理位置
中文名称:达州所属地区:中国四川下辖地区:通川区、达县、宣汉电话区号:0818邮政区码:635000地理位置: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面积:16591平方千米人口:650万(2009年)著名景点:达州元九登高节达州市现辖通川区、达县、宣汉、开江、大竹、渠县5个县和代管万源市 通川区 通川区辖3个街道(东城、西城、朝阳)、7个镇(西外、北外、罗江、蒲家、复兴、双龙、魏兴)、3个乡(新村、盘石、东岳)。 达县 达县辖南外、亭子、福善、麻柳、檀木、大树、南岳、万家、景市、百节、赵家、河市、石板、金垭、渡市、管村、石梯、石桥、堡子、江陵、碑庙21个镇及大风、江阳、东兴、安仁、葫芦、大滩、花红、黄庭、黄都、平滩、碑高、马家、木子、双庙、斌郎、幺塘、陈家、龙会、罐子、申家、草兴、木头、金檀、大堰、赵固、九岭、桥湾、五四、银铁、沿河、香隆、永进、洛车、道让、虎让、米城、龙滩、梓桐、北山、金石、安云、青宁、檬双43个乡 宣汉 宣汉县辖19个镇(东乡、南坝、天生、双河、土黄、胡家、清溪、樊哙、峰城、大成、黄金、柏树、芭蕉、五宝、毛坝、华景、普光、君塘、新华)、31个乡(柳池、老君、明月、红岭、七里、庙安、天宝、东林、三河、老君、下八、黄石、凉风、上峡、塔河、茶河、天台、观山、南坪、凤林、桃花、白马、漆碑、石铁、厂溪、红峰、凤鸣、花池、土主、庆云、马渡、隘口)、4个民族乡(龙泉土家族乡、渡口土家族乡、三墩土家族乡、漆树土家族乡) 开江 开江县辖10个镇(新宁、普安、任市、回龙、天师、永兴、讲治、甘棠、长岭、广福、沙坝场)、10个乡(骑龙、长田、新太、灵岩、梅家、新街、靖安、拔妙、宝石) 大竹 大竹辖 竹阳镇 71561 乌木镇 18889 杨家镇 16810 清河镇 20607 柏林镇 22427 石河镇 24124 石桥铺镇 25060 观音镇 15350 周家镇 28626 石子镇 13544 文星镇 22739 高穴镇 17793 庙坝镇 17178 清水镇 18721 城东乡 14202 城西乡18181 竹北乡 24490 团坝乡 19223 东柳乡 20289 朝阳乡 15419 人和乡 13844 田坝乡 8465 中华乡 10386 黄家乡 7809 柏家乡 12256 李家乡 14994 月华乡 13603 余家乡 15001 双桥乡 8880 双拱乡 12086 二郎乡 13511 蒲包乡 4006 永胜乡 20161 新生乡 16377 安吉乡 14123 白坝乡 17579 双溪乡 14010 罗城乡 10959 高滩乡 14677 明滩乡 12572 八渡乡 12753 西河乡 9371 中和乡 9868 天城乡 14217 扬通乡 12536 吉星乡 8681 四合乡 13633 张家乡 6765 石龙乡 9209 童家乡 14564 神合乡 10269 妈妈乡 14910 金鸡乡 11061 五仓乡 9678 黄滩乡 8732 牌坊乡 12838 新桥乡 10118 姚市乡 11995 欧家乡 8256 高家乡 5979 民主乡 12103 莲印乡 13758 川主乡 10908 渠县 渠县辖15个镇(渠江、三汇、临巴、有庆、天星、涌兴、土溪、文崇、贵福、岩峰、静边、琅邪、宝城、氵鲜渡、清溪场)、45个乡(渠南、渠北、青龙、板桥、锡溪、龙潭、河东、李馥、青神、流溪、东安、汇东、汇南、汇北、丰乐、报恩、安北、平安、千佛、柏水、义和、大义、水口、三板、巨光、蔡和、鹤林、青丝、万寿、白兔、射洪、望江、和乐、龙凤、新市、宋家、拱市、中滩、屏西、定远、嘉禾、李渡、望溪、双土、卷硐) 万源市 万源市行政区划图万源市现辖12个镇、40个乡:太平镇、青花镇、旧院镇、罗文镇、河口镇、草坝镇、竹峪镇、大竹镇、黄钟镇、官渡镇、白沙镇、沙滩镇、茶垭乡、长石乡、白羊乡、铁矿乡、固军乡、井溪乡、堰塘乡、蜂桶乡、花楼乡、长坝乡、曾家乡、大沙乡、秦河乡、庙垭乡、鹰背乡、石窝乡、玉带乡、新店乡、魏家乡、柳黄乡、溪口乡、永宁乡、虹桥乡、康乐乡、白果乡、钟亭乡、庙子乡、紫溪乡、庙坡乡、梨树乡、皮窝乡、丝罗乡、罐坝乡、石人乡、赵塘乡、中坪乡、八台乡、花萼乡、曹家乡、石塘乡
Ⅶ 汜水关的地理位置
虎牢关(2张)
汜水关,本名虎牢关,属古成皋县,公元598年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朝以后称为汜水关。又名虎关、武牢关、成皋关、古崤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18公里的汜水镇,因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该景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击败燕师于此;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驻兵虎牢关和秦国对抗,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清仍是鏖战纷繁,时闻杀声。虎牢关为历史上的古战场,帝王的争地图疆为人们留下了很多可供观瞻的历史遗迹名胜。
虎牢关已经开始规划建立风景区,把虎牢关的路尽情重修扩宽,扩修三义庙(关羽的庙),修整点将台(吕布当年用的),并且黄河渡口开始有不少的游船(供游客乘坐)还有餐饮业的船(供吃饭)
Ⅷ 虎牢关的地理位置
虎牢关,属古成皋县,公元598年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朝以后称为汜水关。又名虎关、武牢关、成皋关、古崤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18公里的汜水镇,因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穆天子传》记载: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
西周时,虎牢属古东虢国地界,归属于郑国管辖。鲁隐公五年(前719年),郑败燕师于虎牢。鲁庄公二十一年(前672年),周王室爆发“子颓之乱”,周惠王复辟,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以东的地方。鲁襄公二年(前570年),晋国占领虎牢。韩哀侯二年(前376年),韩国由虎牢灭郑。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
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该景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击败燕师于此。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驻兵虎牢关和秦国对抗。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清,虎牢关仍是鏖战纷繁,时闻杀声。虎牢关为历史上的古战场,帝王的争地图疆为人们留下了很多可供观瞻的历史遗迹名胜。
虎牢关已经开始规划建立风景区,把虎牢关的路尽情重修扩宽,扩修三义庙(关羽的庙),修整点将台(吕布当年用的),并且黄河渡口开始有不少的游船(供游客乘坐)还有餐饮业的船(供吃饭)。
Ⅸ 安徽省临泉县关庙镇位于东经多度。北纬多少度
安徽省临泉县关庙镇位于皖西最南面,地处大别山腹地,主产:灵芝、药材、板栗等专农特产。
安徽省属临泉县关庙镇的地理坐标为:
北纬N33°05′54.21″ 东经E114°54′21.78″
海拔:43.61 米
具体如下图:
Ⅹ 山海关地理位置在哪
山海关: (河北省秦皇岛市)
山海关---
--------------------------------------------------------------------------------
万里长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它像一条巨龙,越荒漠穿草原,盘旋在高山之上,游走于黄河岸旁和渤海之滨,它从修筑伊始到最后完成,历史两千多年。现存的长城,主要是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在前人的基础上修筑的,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有人作过这样一个粗略的估计:如果单单把现存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那么它可以环绕地球一周多。所以,称中国万里长城为世界的奇迹是当之无愧的。
在渤海之滨、燕山之麓的长城上,有一座雄伟的城楼,依山傍海,十分壮观。这就是历史名关-——山海关,世称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位于华北与东北的交界处,北倚群峦叠翠的燕山,南襟烟波浩淼的渤海。远古时期这里属幽州碣石,是中原与东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交往的交通要道。到了中古时期,又成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两汉时期,设置临榆县。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始称山海关。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地势险要,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系河北省秦皇岛市三个城市区之一,现辖 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全区人口13.8万。 山海关属温暖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 24.6摄氏度,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6.1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10.1摄氏度;无台风、无梅雨,年平均降水量668.1毫米,全年无霜期在180天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15小时。全区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本区标准冻土深度为0.85米。 山海关海陆空立体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京沈高速公路、 102国道和205国道,京山、沈山铁路均在此交汇,京沈高速公路出口距城区仅5公里,从山海关到北京、到沈阳分别只有2个小时和3个小时的路程。山海关火车站是特等站,位于京沈铁路、京沈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中段。山海关民航机场位于城西南3公里处,可起降大中型客机,通往上海、广州、哈尔滨、西安等15个城市,并准备增开国内其他航线和国际航线。近临城区的山船码头有4个深水泊位,是良好的装运内外货物的作业区。城西15公里有全国第二大港-秦皇岛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与世界109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业务往来。 山海关三次产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稳定,工业已形成船舶修造、铁路桥梁、机械加工、金属加工等多种行业和门类体系;农业呈城郊型,龙头企业带动,果菜二分天下称雄;旅游业兴旺不衰,“向山野拓展、向海上延伸、向古城挖潜”,连续五年门票收入在 5000万元以上,成为支柱产业。
山海关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依燕山,东傍渤海,地扼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时,这里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则是兵家必争之地。前人曾以“两面三刀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诗句,来形容其险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沈阳)之间的“锁钥”,是恰如其分的。山海关之所以称为“天下第一关”,乃极言其地势险要,修筑精巧,作用重大。当年,山海关关城周长4公里多,外绕宽16米、深8米的护城河,城高12米。城的四面各有一个关门,其东门日“镇东”,即“天下第一关”门。在门城的东西各筑罗城,关城南北各长翼城,以驻军队,互为犄角。关城东数里外又筑威远城、烽火台、敌台等附属工程。以上这些建筑,好象众星拱月般地拱卫着主建筑山海关关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起着长城东首要害重镇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军事才能。
山海关东门城楼上悬挂着“天下第一关”匾额,这五个字每字高达1.6米,笔力顿挫凝重,雄劲浑厚.匾额的艺术风格与关山险隘的建筑格局十分谐调,使整个城楼显得更加奇特俊秀。
登上“天下第一关”城楼,南眺渤海,白浪滔天,烟波浩淼;北登长城,蜿蜓起伏,气势磅礴。那边连绵起伏的城墙上,每隔几百米,就有敌台高耸。在城楼上,俯瞰附近敌楼、烽火台,凝视城楼内陈列的兵器盔甲的寒光,顿时感到关高城重,壁垒森严,仿佛置身於古代战场。
万里长城这条苍龙的巨首“老龙头”,位於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长城自关城蜿蜓南下,在南海口急骤转折与海岸平行,止於老龙头山岗上的宁海城。今天到龙头,仍可看到长城常受海涛重击,木材石料难以长久保持坚固,工匠们便用铁锅固沙打基础,上面再砌砖石。现在老龙头及其附近的城墙已经修复,它地势高峻,海天开阔,树木繁茂,空气清凉湿润,是登高望海的理想场所。
在山海关附近,还有根据历史传说修建的孟姜女庙。据传说,孟姜女跨过万水千山为丈夫送寒衣,当来到修长城的工地时,听说丈夫已经累死,顿时悲痛欲绝,一连三天三夜,将一段长城哭倒。后人为了纪念她,便修了贞女祠(俗称姜女庙)。孟姜女庙坐落在山海关城东凤凰山顶上,庙内现有山门、前殿、后殿和振衣亭四座建筑。前殿供孟姜女塑像,身着青衫素服,面带愁容遥望南海。孟姜女像两侧有童男童女侍立。殿后有望夫石。千百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诗文、戏曲、传说、唱本广泛流传,给长城古关增添了悲壮色彩。
从孟姜女庙向东南沧海中眺望,有一组暴露出海面的奇形礁石,其中有一块类似人形的巨大礁石耸立在波海中,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姜女坟”。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帝王,像统一中国的秦始皇赢政,汉朝武帝刘撤,魏武帝曹操,唐朝太宗李世民,都有曾到过碣石这个地方,留下了著名的遗迹和诗篇。1986年,在山海关外15公里处濒临渤海的绥中县万家乡发现了六处秦汉大型宫殿遗址群。无独有偶,在山海关西南北戴河区横山南边也发现了一组大型建筑的遗址。据考察推断,这两面三山处遗址很可能是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过去传说秦皇岛是由秦始皇亲临这个地方而得名,如今有了确凿的依据,然而碣石在哪里?过去一直众说纷纭。秦始皇行宫遗址的发现,“东临碣石”千古之迷被揭开。位于海中的姜女坟礁石距绥中县秦代行宫遗址旁的海岸线仅四百米。据考古学家考证,“姜女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碣石”。这一发现,使山海关胜境更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