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西北的地理环境
『壹』 我国大西北自然环境
西部一直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大西北。中国近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倾东南之富,填西北之贫,长期依赖中央政府的救济与补助,从来没有办法实现大西北的自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大西北的口号提出十几年,也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在西南设立重庆之后,在西北也设立一个直辖市,带动大西北的经济腾飞,也未尝不是良策。
但是西安是决对不能脱离陕西省,成为直辖市的。理由如下。
西安把陕西全省稍有经济发展余地的地区全部划为已有,作为自已的一个县或者区。临潼本属渭南,只因有了秦始皇陵与骊山等旅游资源,被西安纳为临潼区。远在千里之外的陕北阎良,因为有国家的飞机制造基地,也早被西安纳为阎良区。陕西全省的经济拳头都被西安收编了,西安脱省,等于扶持一个直辖市而消灭了一个省,剩下的陕西只能跟非洲国家相提并论。这样既不符合设立直辖市的目的,也对陕西四千万人民太不公平。
而且,西安脱省之后,陕西根本没有合适的城市作为省会。宝鸡太偏,不足以带动全省,咸阳太近,一直作为西安的卫星城市,西安国际机场就在咸阳。如果西安做为直辖市,市区稍一扩张,咸阳就在西安的三环以内了。陕西的南北中三大版块地形地貌区别太大,根本找不到一个新的省会,西安无论如何是不能脱省建市的。
更何况,陕西虽然号称西北六省区之一,但是请大家看一下中国地图,西安是中国中心地区的中心位置,完全是西部资源区与中东部发达较发达地区的传承地带。西安不能做为直辖市,与华中地区不能设立直辖市一样。除了思想,西安从来不是落后地区。
还要说明,也不要指望兰州成为直辖市。甘肃省西部走廊与东部山区之间,同样找不到足以带动全省的中心城市了,甘肃离开兰州,正如陕西离开西安。加之兰州狭长的地形限制,根本不可能做为一个带动全西北的直辖市。
西北的直辖市应该选在哪里呢?一个无人注意的城市,已经在大西北静静的躺了近千年,等待着国人去开发,去建设。只有这个城市,才是大西北的中心,才是大西北经济腾飞的希望----那就是银川。
银川平原自古塞外江南,地形条件优越,城市发展空间巨大,西靠贺兰山脉抵御风沙,东面黄河水源丰富,地形上俨然一个西部的北京城。地理位置适中,东有陕北地区资源丰富,北有河套平原经济相对发达,近有兰州与平凉,辐射关中与陕南,就近直通青海,西向遥控新疆。假设宁夏的河南地区划与甘肃,而银川成立直辖市,有了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吸引国际资本的投入,完全可以带动大西北经济腾飞。
其实,这也是行政区转换,由假想的银川直辖市取代原来的宁夏自治区。但是对于宁夏来讲,一来河南地带纯属山区,划归甘肃之后,无损于宁而有利于甘,两省之间不难协调。二来银川平原全归直辖市,所有居民全为市民,初期投入国家承担,民众思想不难动员。对于国家,一者东部地区重复建设浪费投资,不如开发西部,平衡全国。二来既使不设直辖市,每年西部补贴也不在少数。与其补助,不如开发。
不要说银川城市规模太小,经济基础薄弱,不具备作为直辖市的条件。如果西部自身能有一个现成的超级城市,就不需要讨论直辖市了。正是因为大西北的经济落后,现在单靠自身已经无法形成龙头城市,无法实现区域经济腾飞,才会出现西部大开发的话题,才会出现西北设立直辖市的话题。
对于带动经济发展,直辖市的设立不是变魔术,不一定会有神奇的变化,还要看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投入,还要看直辖市的发展战略与策略。但是无论如何,在西北地区打造一个适宜的经济中心,资本中心,总比由东部资本进入西部开发,然后携带巨额利润离开,更有利于大西北的发展。就是因为大西北没有一个经济中心,所有资源大开发的红利都不会留在西北。大西北需要一个资本大本营,而西北各个城市之中,无论如何找不到比银川更合适的地方了。
在大西北设立一个直辖市,在大西北实现资本本地化,在大西北实现经济腾飞而不是资源输出,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总体经济平衡,才有可能改变上千年的倾东南之富填西北之贫的失衡格局,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全面繁荣与真正富强。
『贰』 分析西北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你好~
中国西北地区:
1.位置与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专阿尔金山——祁连属山一线以北。
2.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2.)气候:a.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远。山岭阻隔。导致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b.特征,以干旱为主,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多大风。
(3.)植被,以草原为主,由于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体现了地理环境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
(4.)河流,河流流程短,流量小,多为内流河,流经本区的外流河主要有:额尔齐斯河、黄河。
3.农牧业
(1)畜牧业:半干旱地区以草原牧场为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东,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干旱地区以高山牧场为主,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
(2)灌溉分布:被誉为“塞外江南”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以及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特色农产品: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新疆的长绒棉。
『叁』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突出的特征是干旱。
这里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空气干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植被稀疏;土壤发育差。
『肆』 西北地理环境文化经济等
从新时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在很大成度上决定了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并由此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有别于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区分为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方便。又因为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而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
西北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划,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西北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西北地理环境也影响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伦,埃及,罗马,印度等文明,都发源于暖温带逐渐向寒冷地带发展,中国则相反,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雨量由东南至西北递减,而地势由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增高,多数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这种自然条件,往往决定收获的丰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气温,造成南长北短的农作物生长季节,这些条件对农民的垦殖发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进的趋势。
早在秦汉时期,就拥有六千万人口,而耕地面积却远远不足。再加上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这样不得不使农民在所分得的狭小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对土地作最精济的利用。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的条件下,虽然忙碌辛苦,也仅能糊口,这便养成了安土重迁,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对他们来说,土地就是生命,离开或失去土地,就意味着贫穷与死亡。
这种经济上对土地的依赖,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则表现为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厚情怀。这种文化特色,形成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
『伍』 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西来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源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西北部;
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为半干旱、干旱气候);
3.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及其中的呼伦贝尔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
4.西北地区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呼伦贝尔草原、石质戈壁、沙丘.内流河、内陆湖、绿洲。
『陆』 说明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西北地区自复然地理环境的整制体性: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气温年日较差大;河流多为内流河;土壤发育差,有大面积荒漠土;地表面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突出的表现就是干旱.
『柒』 中国西北部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特征是什么
1 、中国历史地袭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气候等。
2 、中国历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 世纪迁到中亚了,其他各民族都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
3 、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5 、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后,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国。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尚书省。
7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惯称为三大阶梯。
8 、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是吐鲁蕃盘地。
9 、中国疆域的基础是在乾隆年间最终确定的。
10、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